0

无奇不有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汇集20篇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小编整理了无奇不有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浏览

906

作文

229

和衷共济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和衷共济是指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一、词语释义

【成语】: 和衷共济

【拼音】: hé zhōng gòng jì

【解释】: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举例造句】: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近义词】: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反义词】: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含褒义

【英文】: work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in times of difficulty)

二、典故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神采奕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神采奕奕褒义词,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

一、成语释义

【成语】: 神采奕奕

【拼音】: shén cǎi yì yì

【解释】: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近义词】: 精神焕发、神采飞扬、精神百倍

【反义词】: 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精神面貌

【英文】: glowing with health and radiating vigour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举例造句】:

我在底下看着,果然神采奕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德高望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德高望重褒义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德高望重

【拼音】: dé gāo wàng zhòng

【解释】: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近义词】: 众望所归、年高德劭

【反义词】: 无名鼠辈

【歇后语】: 选了尺码又挑斤头

【灯谜】: 最有威望的人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

【英文】: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

二、成语典故

【出处】: 《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举例造句】: 我们家德高望重,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故事】

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问我,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可以理解它应该是中性词。在汉语这么多年的使用中,妞这个字让我感觉到在很多语境中对女性的不尊重。

拼 音 niū

基本释义

小女孩:大~。小~。他家有两个~儿。~~(爱称)。

详细释义

〈名〉∶女孩子

这人叫黑妞,是 白妞的妹子。——《老残游记》

这小妞带点子这个干么呀?卖唱的?——杨沫《青春之歌》

又如:妞儿(女儿;女孩子);傻妞

组词

妞妞 妞子 妞儿 白妞 吱妞 泡妞 柴禾妞 妞妞坨 得瑟妞 柴火妞

谜语

“妞”为谜底的谜语

1.东施(打一汉字)

2.母牛(打一字)

妞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中性词,什么时候用的比如对朋友来说它是褒义词但对讨厌的人来说就是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同归于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同归于尽是指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贬义词。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近义词】: 玉石俱焚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稻草人救火;竹虫咬断竹根

【灯谜】: 原子弹打飞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二、造句

1.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2.他勇敢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3.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欣欣向荣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欣欣向荣褒义词,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欣欣向荣

【拼音】: xīn xīn xiàng róng

【解释】: 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出处】: 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举例造句】: 在其间欣欣向荣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 ★叶圣陶《搭班子》

【近义词】: 朝气蓬勃、方兴未艾、蒸蒸日上

【反义词】: 日暮途穷、每况愈下、死气沉沉

【灯谜】: 高高兴兴学先进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事业等

【英文】: flourish prosperous

二、成语典故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担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官职,他对当时朝廷的官场黑暗非常不满,表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公元405年,他毅然辞官回乡,在回乡的途中,他把路途所见所闻写成《归去来辞》,描写欣欣向荣的春天的景象

三、成语示例

(一)形容花草树木。

1.春风吹走了冬天的寒意,吹走了雪花的痕迹,山角下嫩黄的小花布满整个视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春天的树呀草呀,都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3.春天来了,花草树木都生出了绿叶,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明媚的阳光下欣欣向荣地生长。

5.春天到了,花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竞相开放,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6.花园里的花朵欣欣向荣,显露着芬芳,显露着娇艳,显露着美丽。

(二)比喻事业

1.周恩来《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2.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3.他以顽强的意志走出了事业的低谷,现在他的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4.祖国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人人都在奔小康。

5.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使祖国的发展欣欣向荣。

6.如今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骄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703 字

+ 加入清单

骄傲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骄傲算是中性词。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骄傲的相关介绍,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骄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骄傲算是中性词。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是褒义词又可以是贬义词。

例如:

1、他太骄傲了,总瞧不起别人。(贬义词)

2、他骄傲的告诉大家,自己的考了全校第一名。(褒义词)

骄傲拼音:jiāo ào

词义:

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骄傲自满。

2、自豪:我们都以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

3、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

4、西方基督教所认为的七种最严重的罪恶之一。

含义:

亦作“ 骄敖 ”。亦作“ 骄慠 ”。亦作“ 骄骜”。

“骄”指马背拱起,不让陌生人骑。“傲”指人昂首抬头的样子,引申指居高临下的态度。

“骜”指马抬头昂首。“慠”指心气抬升,引申指居高临下的神情或心理。“敖”本义为“抬高”、“抬升”。

出自:老舍《养花》:“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示例:她很骄傲她从来没有和北方佬说过话。

骄傲褒义词

1、人不能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会停滞不前。

2、一株花朵,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化作春泥以护花。

3、即使我们在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4、工作取得成绩,当然值得高兴,但不能骄傲。

5、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一直是我们学校的文艺骨干,我们班的骄傲。

6、如果你因为学习成绩好而骄傲自大,成绩就会一落千丈。

7、取得了好成绩,要防止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

8、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9、不要把荣誉称号当成骄傲的资本,而要当成前进的动力。

10、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11、看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得了个“双百”就骄傲了。

12、运动会赢得了第一名,他骄傲地不得了。

13、她在奥运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使我们感到无比骄傲。

14、爸爸骄傲的说,儿子像我一样的那么帅那么牛。

15、一个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就不可避免地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16、这并不是鼠目寸光的尝试,也不是值得骄傲的东西。

17、长城不但是中国的骄傲,还是世界的奇迹。

18、你看他左顾右盼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太骄傲了。

19、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败。

20、长城这个伟大的建筑,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1、小明虽然考了第一,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

22、骄傲严谨充满不露声色,这就是我了解的母亲。

23、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4、公主般的莉莉总是那么骄傲,从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他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骄傲自满。

26、祖国的突飞猛进使我们骄傲极了。

27、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28、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骄傲的人最终总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29、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30、即使成绩再突然出,也不能骄傲自满。

31、即使我们在学习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不应该骄傲。

32、这些兴趣和爱好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有不少人曾为我竖起大拇指,说我是老师和家长的骄傲,我当之无愧!

33、一株鲜花,可以骄傲地在花瓶中供人玩赏,也可以默默化作护花的春泥。

34、我以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5、看他神气活现的样子,打了满分就骄傲了。

36、我是一个值得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37、小明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感到特别骄傲。

38、世博会圆满,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39、我不时提醒自己:要谦虚,不要骄傲。

40、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41、虽然人人都夸她闭月羞花,她却没有因此而骄傲。

42、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43、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骄傲自满。

44、我为我们班取得体育的好成绩而骄傲。

45、骄傲的是,他竟会一本同情之心,崇尚义气,委曲求全。

46、骄傲的兔子输掉了比赛,它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赛场。

47、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48、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49、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金碧辉煌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金碧辉煌褒义词,意指金光碧色,彩辉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金碧辉煌

【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解释】: 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举例造句】: 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近义词】: 富丽堂皇

【反义词】: 黯然无光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光彩夺目

【英文】: splendid in green and gold

二、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画家李思训的书画造诣很深,十分擅长山水树石,笔力遒劲,能把云霞流水、鸟兽草木画得栩栩如生,他的山水画以金碧辉映,独创一格,笔法工整,色彩鲜艳,装饰性强,给人以绚烂多姿和富丽堂皇的印象,他的画风自成一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视死如归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视死如归褒义词,形容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

一、关于视死如归的成语及解释

【齿剑如归】:犹言视死如归。

【鼎镬如饴】: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临难如归】:犹言视死如归。

【视死若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视死犹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佻身飞镞】: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二、视死如归的意思

【成语】: 视死如归

【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近义词】: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视死若归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临刑唱大曲;董存瑞炸碉堡

【灯谜】: 临刑唱大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怕死

【举例造句】: 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误入歧途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误入歧途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误入歧途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参考!

成语资料成语解释: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成语举例: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写于深夜里》)

常用程度:常用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迷失方向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误入歧途是贬义词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例子: 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不无可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

误入歧途造句

1 千万不要染上赌博,不然你会误入歧途。

2 小李误入歧途,是陈老师的耐心教育挽救了他。

3 自我价值方面,不要自欺欺人,这可能会让你误入歧途

4 对那些误入歧途的少年,要挽救他们。

5 他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如今后悔莫及,人皆谓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误入歧途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素材库。造句网整理

6 他都知道误入歧途了,竟然不知改弦易辙,令人遗憾!

7 请原谅我误入歧途,跟着别人吸了毒,今后我决心和他们划清界限,重新做人。

8 你的话会使他误入歧途。

9 在面对神秘莫测的未来时,鼠目寸光的人很容易误入歧途,他们往往在面对困难是胆小怕事,犹豫不决,因而错失了很多正确的选择..

10 有的学者不负责任地鼓吹一些稀奇古怪的观点,常使涉世不深的年青人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成语接龙

途遥日暮 暮想朝思 思贤如渴 渴者易饮 饮胆尝血

血肉相联 联袂而至 至公无我 我黼子佩 佩紫怀黄

黄道吉日 日月如流 流水朝宗 宗师案临 临危授命

命里注定 定于一尊 尊无二上 上行下效 效犬马力

力不能支 支床叠屋 屋下作屋 屋下架屋 屋乌推爱

爱才如命 命在旦夕 夕寐宵兴 兴味索然 然糠照薪

薪尽火传 传风火 火伞高张 张慌失措 措心积虑

虑周藻密 密不通风 风掣雷行 行号巷哭 哭笑不得

得其三昧 昧地瞒天 天生丽质 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

口诵心惟 惟日为岁 岁聿其莫 莫明其妙 妙笔生花

花团锦簇 簇锦团花 花香鸟语 语四言三 三榜定案

案兵束甲 甲冠天下 下马冯妇 妇孺皆知 知名当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瞻远瞩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高瞻远瞩褒义词,指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出自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

一、高瞻远瞩的意思:

【成语】: 高瞻远瞩

【拼音】: gāo zhān yuǎn zhǔ

【解释】: 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举例造句】: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近义词】: 登高望远

【反义词】: 鼠目寸光、目光如豆

【歇后语】: 泰山顶上观日出;墙头上看飞机

【灯谜】: 更上一层楼;背负青天朝下看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比喻目光远大

【英文】: look far ahead and aim high

二、成语典故及示例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 茅盾 《子夜》三:“和 孙吉人 尚属初交,真看不出这个细长脖子的小脑袋里倒怀着那样高瞻远瞩的气魄。”

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我们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者。

We have leaders of greatvision.

Provided by jukuu

今天的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

Todays leader has to be highlyvisible.

Provided by jukuu

香港人向来高瞻远瞩,自强不息。

Hong kong has always beenboldand global in outlook.

Provided by jukuu

他将成为一个数学的高瞻远瞩者。

He would become a mathematicalvisionary.

《联合早报》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上了网际网络。

Lianhe zaobao has shown greatforesightby not missing the internet.

Provided by jukuu

高瞻远瞩固然重要,但如果我们想要增加动力,我们需要想小事,做大事。

Thinkingaboutthebigpictureisimportant,butifwewanttobuildingmomentum,weneedtothinksmallandactbig.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再接再厉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

对于现状比较满意时而对他人所说的激励话。

是中性词,希望对方能够再努力达到更好的状态。

再接再厉释义: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再接再厉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语出] 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辨形] 再;不能写作“在”;厉;不能写作“励”。

[反义] 得过且过。

[用法] 多用来表示有了成绩后不停步;继续进取;常用在鼓励或赞颂的场合。一般作状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例句]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我们班名列前茅;老师勉励我们要~;夺取更好的成绩。

[英译] continue to exert oneself

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的区别

词目 :再接再厉 发音: 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 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示例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不断进取。 “再接再厉”与“再接再励”这两个词的差别就在“厉”与“励”字上。而“厉”与“励”的区别又是十分明显的。 “厉”,有“严格、严肃、猛烈、勉励”等意义,如“雷厉风行”“厉声”“声色俱厉”中的“厉”就分属这些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再接再厉”中“厉”的意思是“勉励”“努力”“前进”的意思,结合这一词意,我们可以把“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意思解释为“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前进”。 而“励”的意思是“劝勉”,可组成“励精图治”“奖励”等词语,当组成“再接再厉”时,一般不写成“再接再励”。从上面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厉”和“励”的意思毕竟是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暴跳如雷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暴跳如雷,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含贬义。

一、词语释义

【成语】: 暴跳如雷

【拼音】: bào tiào rú léi

【解释】: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处】: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举例造句】: 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近义词】: 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反义词】: 心平气和、奴不变容、和颜悦色

【灯谜】: 霹雳舞

【用法】: 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二、成语故事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骄傲的褒义词和贬义词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骄傲(英语:Pride),又写为憍傲,是一种内在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有两大类常见的意涵。第一类,作为负面的意思,骄傲是指一种对于个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胀与炫耀,通常与傲慢(hubris)是同义词。第二类,作为正面的意思,骄傲是一种对于达成目标,或是对于某个选择或行动,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种受到赞赏之后产生的情绪,对自我独立、坚强的形象感到满足,成为某个社会群体一份子后产生的归属感与认同,并因此衍生出满意的情绪,有时也作为自嘲鼓励使用。

“骄傲作为一种产物,即使没写在脸上 但也会充满在空气中,所以别抱有侥幸的心里,以为自己在骄傲的时候,无人知晓。”

骄傲的褒义词贬义词,这个要看语境,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一般情况都是褒义;相反,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  比如: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一般都是贬义。

褒义词: 吐气扬眉,不亢不卑,才高八斗

眨义词: 恃才傲物,夜朗自大,大言不惭,耀武扬威,旁若无人,趾高气扬

用骄傲造句

1、作为一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2、中国是个伟大的祖国,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3、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不就是得了个第一吗?有本事你再考个第一试?

4、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5、看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

6、为了保卫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值得我们替他们骄傲!

7、当看到神七升天时,我发自心底的骄傲我是中国的子民。

8、你终于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真为你骄傲。

9、航天英雄杨利伟是我们的骄傲。

10、运动会赢得了第一名,他骄傲地不得了。

11、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12、同学们都不爱理他,因为他在取得成绩后总是很骄傲。

13、今天我为祖国骄傲,明日祖国为我骄傲。

14、今天,爸爸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我为有个勇敢的爸爸而骄傲!

15、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

16、我们的运动健儿们获得了冠军,骄傲的走了出来。

17、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从不骄傲。

18、虽然你考了100分,但不能骄傲,否则,别人将会超过你。

19、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0、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21、小明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感到特别骄傲。

22、你太骄傲了,只取得了这样一点成绩就自吹自擂,要继续努力才是。

23、我为我们班取得体育的好成绩而骄傲。

24、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

25、刘翔打破世界纪录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26、无论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多好的成绩,都不能骄傲。

27、小红是我们班的骄傲。

28、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29、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30、我为我们的航天英雄感到骄傲。

31、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32、不要因为考了好成绩就骄傲,这样会使你退步的。

33、你刚刚取得一点好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

34、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35、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亲朋好友都替我感到骄傲。

36、当我经过自己的努力攻克这道难题时,我骄傲的蹦了起来。

37、我们的运动健儿们获得了冠军,骄傲的走了出来

38、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39、她骄傲的资本是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40、为了保卫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值得我们替他们骄傲。

41、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42、我们不能有一点成绩就骄傲。

43、我们在取得成绩后不但不能骄傲,而且还应该更谦虚。

44、即使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45、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46、我们为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而感到骄傲。

47、我是一个值得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重心长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是关于语重心长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语重心长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语重心长是褒义词,往往指一些名师说话前的神态。

语重心长

【解释】形容言词恳切,有分量, 意味深长 ,含有丰富情感。

【出处】清·洛日生《海国英雄记·回唐》:“叹别离 苦况 ,转忘了母亲的 语重心长 。”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 状语 、宾语;含褒义 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的教诲和嘱咐。

【词性】 褒义词

【近义词】 言近旨远 、 微言大义 、 苦口婆心 。

【反义词】 轻描淡写 、 浮光掠影 ( 注释: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用来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

【 灯谜 】 一言九鼎 千秋意 。

语重心长造句

1、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要好好学习。

2、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同学们,上了中学更要努力学习。

3、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包含着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4、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5、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同学们永记不忘。

6、我犯了错,妈妈语重心长的教导我。

7、她这番语重心长的谈话,我们应该铭记在心。

8、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语重心长的批评我。

9、外婆老是语重心长地教我要做一个有贡献力量的人。

10、他那些语重心长、动人心弦的话,使我不禁泪如雨下。

11、每每和爸爸交谈时,他对我说话总是语重心长。

12、妈妈语重心长地劝导我要好好学习。

13、我犯了错误,妈妈语重心长的教育我。

14、老师的这一番谈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15、老师语重心长地教我们怎样学习。

16、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叫我把字写好,过好生字关。

17、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教我做人的道理。

18、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不求甚解读书的人,犹如在沙滩上建高楼一样,不堪一击。”。

19、刘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告诉了我们要好好做人。

20、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以后要走怎样的路,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

21、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同学们终身难忘。

22、老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长大要为祖国做贡献。

23、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得小明哑口无言,羞愧满面。

24、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春风化雨般渗入我心头。

25、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26、爸爸语重心长地教我怎样尊敬老师。

27、我对妈妈说了谎,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并告诉了我一诺千金的道理。

28、妈妈的叮咛语重心长。

29、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讲你要好好学习。

30、如果我犯了错误,我希望家长能语重心长的开导我,不要喋喋不休的唠叨个不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顶礼膜拜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顶礼膜拜,多用于贬义,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一、成语解释

【读音】 ( dǐng lǐ mó bài )

【解 释】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非常崇拜。

【出 处】

1.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2,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轰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

【近义词】 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

【反义词】 不以为然( 注释: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

【英 文】 kneel and worship (usually at temples) bow in worship

【辨 析】“顶礼膜拜”和“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敬”。但“顶礼膜拜”偏重在“崇”,表示极其崇拜;“五体投地”偏重在“敬”,表示极其敬佩,并也可用来表示崇拜的程度。今多用于贬义。

【正 音】膜不能读作“mò”。

【辨 形】膜不能写作“模”也不能写作“莫”。

二、成语典故

清俞万春著《荡寇志》七十回,附“结子”一回,又名《结水浒传》。此本接续金圣叹评本之七十回水浒传而作,是所有水浒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场相对的一本著作(金圣叹评本之立场有正反两说,尚无定论),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孰知罗贯中之害至于此极耶」(有一说法称:水浒七十回之前为施耐庵所作,七十回之后为罗贯中所续,故金及俞皆尊施而贬罗)的话,并进而著书立论,要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丝毫不容假借!」故此书中对及时雨宋江等人深恶痛绝,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几乎都无好下场。故后人感叹:金圣叹不过是腰斩了《水浒传》,而俞万春却是扫荡了《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暗无天日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暗无天日

【拼音】: àn wú tiān rì

【解释】: 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贬义词

【举例造句】: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近义词】: 不见天日、漆黑一团

【反义词】: 重见天日、大放光明

【灯谜】: 最黑的时候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

【英文】: complete darkness

二、成语典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好高骛远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解释】: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好高骛远是贬义词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好高骛远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示例】: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近义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词 目

好高骛远发 音 hào gāo wù yuǎn 释 义 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出 处 《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示 例 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练功》)根据意思,所以是贬义词

好高骛远是贬义词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好高骛远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好:喜欢;骛: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出自】:《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示例】:但是~,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秦牧《画蛋·练功》【近义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反义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追问三年五载是什么呢?  回答三年五载 [拼音] sān nián wǔ zǎi [注释] 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指一年的时间。 [意思]指多年。 形容较长的几年时间。 [近义词] 年复一年 [反义词 ] 一年半载 [用法] 多用于形容时间较长。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1]

1.褒义词有哪些

2.褒义词和贬义词是什么意思

3.三心二意是不是褒义词

4.乐善好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5.同舟共济是褒义词吗

6.含蛇字的褒义成语

7.推波助澜是褒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同舟共济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同舟共济褒义词,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一、同舟共济的意思

【成语】: 同舟共济

【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解释】: 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举例造句】: 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近义词】: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同舟而济

【反义词】: 反目成仇、各行其事

【歇后语】: 一个船上的难友

【灯谜】: 乘一条船渡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协力

【英文】: be in the same boat

二、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安全到达河的对岸。

三、关于同舟共济的成语及解释

【敌国同舟】: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同舟敌国】: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好逸恶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好逸恶劳贬义词,贪图安逸,厌恶劳动,专指好吃懒做的人。

一、成语解析

【成语】: 好逸恶劳

【拼音】: hào yì wù láo

【解释】: 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举例造句】: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清·黄宗羲《原君》

【近义词】: 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反义词】: 不辞辛劳、旰食宵衣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贪图安逸

【英文】: love ease and hate work

二、成语典故

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很高明,经常手到病除,他为人仁义厚道,为穷苦百姓治病尽心尽力,药到病除,为达官贵人治病经常不见效。汉和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玉回答达官贵人自做主张,态度不谦和,好逸恶劳,不愿配合治疗。

小贴士:习惯的不同,会导致身体的健康差异,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常常锻炼身体,不好逸恶劳,总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同仇敌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仇敌忾,褒义词,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成语出自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一、 同仇敌忾的意思

【成语】: 同仇敌忾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解释】: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举例造句】: 因为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忾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

【近义词】: 同仇敌慨

【反义词】: 卖国求荣、屈膝投降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共同作战

【英文】: 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

二、成语故事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