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并称【通用20篇】

我们在阅读古文和古诗词时,常会遇到一些有关书信传递的典故,平时见得最多的是“鸿雁传书”,其次是“鲤鱼传书”,另外有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至少是我自己不熟悉的“黄耳狗寄信”。这些典故你知道怎么样来的吗?下面是开学吧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古代并称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415

作文

610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霸王领兵到了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见天快晚了,就下令安营扎寨。

那时,韩信还在霸王手下当将官。夜里,霸王和众将军饮酒作乐,吃得高兴了,便对韩信讲:“别人说你有能耐,我要和你打个赌,怎样?”韩信打了一躬说:“不知大王以何赌输赢啊?”霸王说:“我们两人,一个在东边山洼里筑一座城,用来挡山外的敌兵;一个在孙赵和金塘营之间掘四十九口井,让军民都有水吃,两样都要在今晚完成,晓星一出为准,你敢吗?”

韩信心想:“造城是地面上的事,一点不马虎不得;挖井是地下的事,深浅可以讨巧。”心里想挖井。

霸王又问:“你是造城还是打井?”韩信说:“我们做两个阉子,抓阉作数。”

霸王拣一个,上面是造城。韩信说:“大王抓的是造城,那个当然是打井了,大王就造城吧。”其实,两个阉都写着“造城”,霸王大老粗,不知道中计哎。这样嘛,就各领一千兵动工了。

韩信带兵到了金塘营,他把兵先分成一班班地去挖井,自己坐在祠堂里饮酒。霸王怕输,亲自到场地催工。忙得十兵们个个气喘八哈,大汗直淌。

韩信见大快二更了,叫探子去看霸王弄得怎祥了,回报是筑了一半。韩信又问井挖得怎祥了,探子报说:才有十几口井。韩信不慌不忙,叫来两个牙将。咬了耳朵,二人就分头去了。韩信下令:“快替我备马,随我到大王面前请功。”

见了霸王,韩信问:“大王。你的城筑得如何?”霸王说:“有一半高了。”

韩信说:“你看晓星已出了,大王输了。”霸王抬头一看,晓星果已挂在半空中了。就问韩信:“你的井难道都打好了?”韩信说:“清大上去查点吧!”霸王不信,跟他一同查看了。

一路上,韩信指指点点说:“沿路三七二十一口,外围村边四七二十八个,不错吧?”霸王点着头,心里很感奇怪。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韩信到霸王处请功以前,已经派一个牙将传令,叫士兵在沿途必经之处,挖的真井;在外围不显眼的地方,只挖一半,就放下井栏;霸王不会查到的地方,只放了一个井栏,一锨也没挖。霸王粗心,只顺着韩信指的路走,看到井栏,便以为真的了。那晓星也是假的。是韩信指派另一个牙将,把一盏点亮了的灯笼用风筝放到天去,乍一看,真像是晓星出在半空一样,霸王又当真了。本来霸王在晓星出之前能筑好城的,见晓星出了,就停了工,所以到现在这上城还有一角没有城墙,后人就称它是霸王城。

城内村庄就叫小城里。孙赵到金塘营的一带井多,但多数只有一半深,是韩信打的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古代关于道德的格言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道德其实从古至今,到处都有人在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关于道德的格言,欢迎大家阅读!

1、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5、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6、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9、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0、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4、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1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16、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17、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1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9、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0、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6、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4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5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5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1、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6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6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6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7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7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02.中国古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

全文共 55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 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 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 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四、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五、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获奖名片】最美使者

【评价】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付出。

2.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颁奖词】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事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六、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 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中原大地的雄师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被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 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雄师。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从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风波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 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英雄的经典名言警句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 爱默生

英雄儿女各千秋。 宋·陆游

英雄割据剖己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唐·杜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 波特莱尔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伏契克

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 罗曼·罗兰

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 克拉尔德·斯坦利·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汉·王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马中挑马看赤兔,人中挑人看吕布

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谁高出众人一筹,谁在众人眼里就是英雄(斯威夫特)

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清·陈恭尹)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法国)

面临危机,才知英雄无几(法国)

艰难临头,英雄出头(英国)

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欧洲)

忧愁愤怒出诗人,艰难困苦塑俊杰

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休谟)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希契科克)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

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唐·刘禹锡)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唐·许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应天书院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寓言小故事:狐狸和兔子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只凶残而又狡猾的狐狸,专门欺压残害弱小动物。有一天,狐狸捉到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母兔。当它张开血盆大口的时候,兔子苦苦地哀求说:“仁慈的狐狸先生,请您发发慈悲,看在我三个幼小的无依无靠的孩子份上,不要伤害我吧!”狡猾的狐狸一听母兔还有三个孩子,立即将它放了,并装出一副十分慈悲而又怜悯的笑脸,关切地安慰说:“啊,原来是这样!您咋不早说呢?我不伤害您,您赶快回家去照管孩子去吧!”可怜的母兔无限感激,连声道谢后,赶回家去。

狡猾的狐狸远远跟踪在后边。它来到兔子的家门口,见门紧紧地关着,就侧耳听起屋里的动静。这时,从门缝传出兔妈妈柔和而感激的声音:“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被狐狸先生逮住了。我说,请您看在我三个小宝宝的份上,放我回家吧!狐狸先生十分仁慈,它可怜你们这些小生命,不但没伤害我,还催我快点回家照管你们呢!”三个小灰兔听了,连声感激和称赞说:“狐狸先生真好哇!”狐狸听到这里,心里喜滋滋的,推门就往里闯!不曾想,他头大门小,头被门框撞了一个大青包!狐狸十分恼火,正要发脾气。这时,兔妈妈听见有人敲门,就问:“谁呀?”狡猾的狐狸听见兔妈妈柔和的问话后,立即镇静下来,用一种十分关切的口吻说:“我呀。我来探望您可爱的小宝宝来了!”兔妈妈很是高兴,连声说:“啊,是仁慈的狐狸先生啊!快请进!”狐狸一边揉着脑门上的大青包,一边急得无可奈何地说:“亲爱的兔妈妈,我的心地是世界上最最善良的!这一点您已经知道了。我本想立即就来到您的身旁,看看您那天真可爱的小宝宝,可是我的个子太大,我进不去呀!您还是快把小宝宝领出来,让我好好地瞧瞧吧!”兔妈妈赶快给孩子整理衣服,一边连声回答:“好,好!请您稍微等一等,我马上就出来!”很快,兔妈妈领着三只天真活泼的小灰兔,亲亲热热地蹦出来了。就在它们离开大门的一刹那,凶残而又狡猾的狐狸往门口一坐,厉声说道:“对不起,我原先放走你们一只,目的是为了得到你们四只!你们这些头脑简单、只配做鱼肉的小傻瓜,早就该是我的口中食了!”说着,向兔妈妈和三只天真无辜的小灰兔扑过去。

兔妈妈在她即将断气的时候,无限懊悔地说:“我真是活该,谁叫我这样轻信狡滑而又凶残的狐狸的鬼话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

全文共 1646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欢迎阅读语文迷小编为您分享的古代名人读书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6】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7】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8】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10】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11】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12】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6】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7】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8】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0】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21】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22】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23】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4】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2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6】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27】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0】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3】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3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6】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3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8】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3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4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4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5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2】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3】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54】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55】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56】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57】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8】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9】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6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代爱国名言精选20条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4、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晏殊和尚

5、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6、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8、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

9、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10、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11、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3、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江北庄取米》

1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5、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1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8、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妙趣横生的古代对联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对联文化十分普及。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富豪商贾,下至平民百姓、街头小贩、渔牧农夫,都能出口成对。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经典的对联趣闻。

一、清朝有名的大学士周起谓为官之后,一日,路遇曾经的教书先生。先生见到周起谓便生出一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周起谓稍作思考,对出下联;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样取自五官的生理特点,对得工整有力,实为绝对。 对联大全

二、明朝时期,江南有一知府,姓贾名文通。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擅续对。一次,城中一间档铺贴出一幅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当铺老板出重金征下联,由于难度较大,数月无人能对。贾知府闻后,略加思索,挥笔立就,续了下联;春读书,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此联一出 ,市民争相传阅,一时间,贾知府声名大噪。

三、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 ,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解缙笑笑说:“行。”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简短励志名言_名言警句作文1100字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3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3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3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3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3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39、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4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人物的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在芸芸的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人物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双手激荡起大大小小的波浪。他们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离去,但那些有他们激荡起浪花却依然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我喜欢着他们,思考着他们,学习着他们。

卧薪尝胆的勾践、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公正严明的包青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忠心谨谨的屈原……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但是相对于他们,我更加喜欢她,一个受着中国古代传统礼教的压迫下,仍能站起来撑起那片属于自己天空的“小”女子--花木兰。

当社会要求这女子要三从四德、小鸟依人时,守着传统思想胶乳的花木兰却毅然德为了一个“孝”字披上了沉重的战袍,来到离家千里远的战场挥洒着热汗,忍着苦忍着累坚强的战斗着。在那种“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的恶劣环境下,木兰竟能保着性命,并得到可汗的赞赏,可见木兰心中不只是“孝”,还有“勇”与“谋”。木兰她站了起来,为天下女子做了榜样。

我喜欢木兰,喜欢她的坚强、他的勇敢。她的故事就如同是一座灯塔,屹立在那历史长河的岸上,照亮了一批批巾帼英雄前进的道路。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记她的故事,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干出一番事业,撑起那属于我们的那片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韩孟诗派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

“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而且在诗歌理论及创作方面,他同孟郊、李贺等一群仕途阻塞、时命舛蹇的寒士一道,大胆地摆脱传统诗教的束缚,一改盛唐以丰腴肥润为美的审美时尚,努力追求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以“不平则鸣”为创作理论,形成了重神尚骨,以奇险怪异为审美的诗歌主张。在创作中,这派成员除对杜甫、李白的自觉接受与推崇外,还主动从禅宗及佛教思想与艺术中吸收合理成分,把“心”当作诗歌创作的源泉。他们的创作,表现的往往是自己心灵的历程,尤其是李贺,他的有些诗,干脆就写一个虚构的世界,以曲折地宣泄他内心的幽微。他常把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与自己虚构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诗想像离奇怪诞,往往使人感到虚实不定,跳跃怪奇,不可确解。韩孟诗派的成员在语言方面也有大的变革,他们力求“陈言之务去”。

(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怪异之风、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对联经典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人归夜半夜归人。

下联:蝶醉花间花醉蝶。

下联:鹤晓秋初秋唤鹤。

下联:月浸江心江浸月。

下联:雁落平沙平落雁。

下联:月锁云中云锁月。

下联:雪降冬至冬降雪。

下联:种播春分春播种。

上联:雨滋春树碧连天。

下联:天连碧树春滋雨。

上联: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下联: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联:处处飞花飞处处。

下联:潺潺碧水碧潺潺。

新联:重重绿树绿重重。

新联:声声笑语笑声声。

上联:油灯少灯油。

下联:火柴当柴火。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临汉贴翰林书。

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

下联:龙隐岩中岩隐龙。

上联:水连天天连水。

下联:楼望海海望楼。

此联为海南海口望海大酒楼联。

上联:酒客酒楼同醉酒。

原对:诗人诗社齐吟诗。

吾联:书童书房共读书。

上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原对:天连水尾水连天。

吾联:花满楼里楼满花。

上联:雪岭吹风吹岭雪。

下联:龙潭活水活潭龙。

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原对:珠联璧合璧联珠。

吾联:舟随浪潮浪随舟。

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

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项羽_1000字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别称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①垂髫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④束发:男子十五岁。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⑩古稀:是七十岁。⑪耄耋:指八九十岁。⑫期颐:是一百岁。

12.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喜寿:77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形容古代男人的句子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1、高挑秀雅的身材,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艳丽贵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颇有点风流少年的佻达。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他穿着墨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手持象牙的折扇。栏外的花园里,芙蓉月下妖娆,浅红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唤回春天。

2、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他的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眼睛里闪动着一千种琉璃的光芒。容貌如画,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这种容貌,这种风仪,根本就已经超越了一切人类的美丽。他只是随便穿件白色的袍子,觉得就算是天使,也绝对不会比他更美。这种超越的男女,超越了世俗的美态,竟是已不能用言词来形容

3、长发如墨散落在白衣上,只稍微用一条白带把前面的头发束在脑后,全身散发着跟他的剑一样冰冷的气质!如利刀雕刻而成的立体五官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薄薄的嘴唇好看的抿着,深邃得看不到底的眼睛则正射着刀锋,戒备地盯着。

4、都道是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江草绿,柳丝长。这些日子以来封妃之事闹得我着实头痛,批完了折子,便着了小路子陪我去御花园散散心,初春时节,柳絮飘飞,黑底绣金龙的绸袍上亦沾了几朵,随手拂去]。

5、江南的雨季又不约而至了,一如那江南的女子般,温柔而多情。负手立于船头,一袭月白色绣金龙的袍子倒也衬得人有了点诗意,小路子于身后为我打伞,耳畔依稀飘来袅袅的歌声,闻言转头,微微挑眉)这歌声……(略略沉思)走,去看看。

6、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被金冠高高挽起,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7、目光接触到最后一个人时,我忍不住浑身一震。一袭青衣,一张面无表情的俊脸,猛然砸入我眼中。标杆般笔挺的修长身材,小麦色的健康肤色,刀削的眉,高挺的鼻梁,薄薄却紧抿的唇,以及一双漆黑的眼珠时而闪过墨绿,他身上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凉薄气息。

8、那个修长的身影背对着我,一动不动的站在荷塘边上。他的袍服雪白,一尘不染。连日光都不好意思留下斑驳的树影。他的头发墨黑,衬托出他发髻下珍珠白色脖颈的诗意光泽。他的背脊挺直,好像在这白杨树一样挺秀的身材中,蕴含着巨大坚韧的力量。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比他更加优雅入画的男子。一种光亮至美的气息从他的面庞感染到了我。他没有笑,但他的清澈的眼睛却在忠诚的微笑着。他的皮肤像昆仑山里洁白的雪莲花,他的眸子是天山之巅神圣的池水。

9、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

全文共 184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

周密《癸辛杂识》云:“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往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点显然不是要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文明礼貌小故事汇总

全文共 3514 字

+ 加入清单

1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3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2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13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4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 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创新古代名言警句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1、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 —— 尼柯拉耶维奇

2、最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最会抱怨时间不够。拉布吕耶尔

3、人生是指我们若没有嗜好的话,便不过如同极度无聊经营不善的剧院而已。 —— 斯蒂文生

4、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 —— 富兰克林

5、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 苏霍姆林斯基

6、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7、文化越高,劳动越受重视。 —— 罗雪尔

8、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 布莱希特

9、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 管仲

10、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11、人生就象打橄榄球一样,不能犯规,也不要闪避球,而应向底线冲过去。 —— 罗斯福

12、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 李白

1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 鲁迅

14、争强与好胜之心在思想的碰撞中可以激活智慧而集思广益,但也是偏见向真理低头的死敌。 —— 王润生

15、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16、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 雨果

17、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 冰心

18、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 赫尔岑

19、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0、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21、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 —— 伊林

2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3、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 伏尔泰

24、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 —— 西塞罗

25、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26、老年时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 叔本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古代名人的作文700字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我一直这么觉得。

许许多多的人都会觉得她是心狠手辣,工于心计,不择手段谋权篡位。那我想说一句:“现在这个社会谁的城府不深?或许大家只是略逊她一筹而已。”一位女性可以做到“至尊红颜”谈何容易?心计首先是她在深宫里活下去的保障,“工于心计”可以说也是被迫成为的一种习惯,这有错吗?

如果说皇位的继承是必要,那么谋权篡位不也是一种本事吗?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一位女性的野心可以得到实现,要用多少战胜荆棘载途所付出的努力啊!

武则天这个名字从小就扎在我的心里,从小我就潜意识地想像她一样,可以做一个叱咤风云的女性,我看过很多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可以说,我是疯狂地迷恋。

武则天14岁就被唐太宗召进宫,立为“才人”,赐号武媚。14岁,和我差不多的年龄,就被无辜地卷进了黑暗的深宫,她那时还是一个少女啊,应该单纯自由,却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妃嫔,一个被皇帝视为衣服的妃嫔,她不甘心吗?她当然要不甘心!她有了像摘天上月亮一般的目标,凭着她的“巧慧多权术”,她做到了。

她顺利地成为了唐高宗的皇后,在多少流言蜚语下,她戴上了凤冠,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但她觉得值,这是我非常佩服她的一点,可以果断地放下任何儿女私情,只为了自己想要的。

现在的“女强人”也越来越多,但她们的光芒终究因为“情”而被掩盖住。我认为,一位女性如果可以放下感性,那么她们已经到成功的大门口了。

武则天通晓文史,对政治方面也有很大的天赋,她怎么舍得埋没自己的才华,让自己懦弱多病的丈夫管理天下,自己做个贤妻良母?

她开始协助高宗裁决政事,遂专国柄,势力的强大已经超过了皇帝。等到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她还是不肯放手自己的权力。后来她凭借自己高深的城府与有目共睹的实力,如愿以偿成为了“至尊红颜”,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是女性的骄傲。

郭沫若就这样形容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无法否认,武则天对历史的贡献是很大的,她从14岁被召进宫,一直到82岁病死在上阳宫,这将近70多年的岁月她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想想她最后立的无字碑,或许她也有不为人知的伤心处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呢?她也不知道该找谁倾诉,只好自己默默承担,把一切想说的话都化为“无言”,只有自己懂。

她始终是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我认为她只是用争强好胜的性格充实了自己的全部,她难道不会脆弱吗?会的。只是她早就明白了“弱肉强食”,她不得不把自己弱的一面撕得碎碎的,再埋在泥土中,用自己的欲望来踩踏——狠狠地。

当今社会,女状元越来越多,女强人比比皆是,每个人都像武则天那样有着一个又一个欲望,总是在奋斗,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努力的多,收获的也多。有时候我们就是不应该满足,不要总以为哪件事自己做不到,武则天其实就是当今世界追求梦想的女性的指路牌,虽然隔了一千多年,但武则天敢于向“男尊女卑”说“不”字的精神我们不应该发扬吗?

武则天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她是女性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古代名言警句30句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1、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9、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0、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30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