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评析越剧《梁祝》唱词特点【20篇】

经常地会听到有人说某某宝宝是个早产儿,那么对于早产儿到底有何特点呢?要如何进行照顾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早产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008

作文

619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她是位性格多变的人

人的性格是各种各样的,但她却把许多性格融合在了自己身上。

严肃

她总是那么一丝不苟。学习时,从来不怠慢,一副冰冷冷的样子,不苟言笑。旁人怎么打扰她,她也只做自己的事,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里,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毅力。对于他人的无聊问题,回答不能再简短了:“你干嘛呢?”“写作业。”“陪我玩会儿吧?”“没空。”……她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对他人也一视同仁,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和他在一组的同学深有体会的,我这里就不说了。

开朗

一下课,她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唯能听见她那“诡异”的笑声。她爱笑,只要谁说一句略带趣味的话,她就“哈哈”笑个不停。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洁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快活地露出两排的雪白的牙齿。还不时撇撇嘴,扮个鬼脸,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平静

她的另一面便是一位安静的女孩儿。对人说话总是细声细语的,且极有礼貌。如果不小心碰了别人一下,他会连声道歉;当别人来座位找她时,便主动让座;有时别人帮助了她,又极为诚恳的道谢……这样的女孩儿,怎能不招人喜爱?看起来家教极高。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风采。她是谁呢,你猜猜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吴教授身材魁梧,个子不高,有着一双乌黑而明亮的大眼睛,微胖的身子,黑黑的头发,五官十分精致。

每次当我来上作文课时,吴教授都是笑眯眯的。他上课异常幽默,我们也很快乐,经常开怀大笑,从而,让十分枯燥无聊的作文课,变得既生动,又有趣。不知不觉,作文课就下课了,我常常感觉意犹未尽。

吴教授批改作业,特别的认真,用心。每次都会用红笔,把我出现的错词、错字圈出来。把我本来可以写的更好却未写好的地方,用心的划出来了,并且告诉我,怎么才可以写的更好。他每次上作文课前,都会与我进行沟通交流,让我明白了自己缺失在哪里,哪里下次可以写得更好。

吴教授知识面很广,他上课时,时常会讲一些课外知识,非常的丰富多彩,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听得十分入迷。因为吴教授上课十分有趣,让我在作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爱上了作文,喜欢上了作文课,原来和我是死对头的作文,现在我们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好伙伴,让我觉得写作文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猜猜他是谁写人物特点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他胖墩墩的,头发短短的、厚厚的,戴着一副眼镜。圆圆的小脸蛋上面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就像黑葡萄一样。只要他那大眼珠子一转,总会有很多好主意或是鬼点子。而那张小小的嘴巴也似乎总会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

他喜欢帮助别人,只要我在学习上碰到不会的问题,他总会耐心地教我。那次我不小心摔倒,他如闪电般迅速地来到我身边,扶我起来,还一个劲地问“痛不痛?”“有没有受伤?”如果其他同学需要帮助,他也会马上帮助他们。

他踢足球很厉害。有一次足球课,老师让同学们打比赛,他一听到,高兴地跳了起来。比赛开始了,他在球场上奔跑,球传来传去,他的眼睛却一直盯着足球。突然,他快速地冲到前面,其他队员看到后连忙会意地把球传到他的脚下,他找准时机,使出全身力气把球往球门踢了过去。球像火箭一样飞进了球门。“耶!”他兴奋地在球场上吹呼着……

你们猜猜他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秋天特点的段落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潜流着,复苏的草原又泛起点点苍苍的颜色。然而,台风暴雨一闪而过,强烈的气流依然抖动着耀眼的波光。这时,只有北来的候鸟知道这张温暖的床眠,那飞翔的天鹅、鸿雁和野鸭,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这儿显得更苍郁了。

不知道从多久起,仿佛一场紧张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人物性格特点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上午,一群承载着开心和期待的学生在教室里……因为将要周六,班里同学也很兴奋。但是,不幸就降临在上午的第二节课……---英语课!

在我的印象里,英语老师就像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仅长相差不多,而且脾气也很相似。所以,我更敬重英语老师。英语老师的脾气很温和,但今天却和以往大不相同。但这样的变化,能怪谁?还不是我们。

上午第二节课来了,英语老师进了教室里,看似心情不太好。给我们全班同学发了昨天测试的卷子,因为只判作文,我很开心,我得了十分。但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心情不大好,因为的一、两分的人大有人在。接着,老师说了让我们难以置信的话:“下面改错,改完错再抄一遍,拿给我看…。”边说着,手里拿起了木棍。“你们就是不长记性!我看不打不行!得九分的过来打一下!八分两下!…零分十下!”这让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和嘴,大家都低头改错。我一时不知做什么,也就又写了一遍。接着,其中一个课代表—李帅荣上去了!老师真的硬生生的打了。这让班里同学哪还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没有一个敢上前去……老师急了:“谁也别想躲!除了那三个得十分的!班干部先上,然后小组长……”接着,班里同学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个上了……看着班里同学红彤彤的手。再看看我、张紫霄和郑坤杰不用挨打,是多么的好。

一节课就要这么过去了,老师抬手又狠狠打了自己十下,还念叨着:“真是教学无方!……”这动作让我深感意外!同学们,你们是否只想着自己的痛,却忘记了老师的心情和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狗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小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3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

小狗有一张宽而大的嘴巴,嘴里有一排洁白而又锋利的牙齿,它一口就可以将一只大老鼠咬死!

小狗有着矫健的四肢,它跑得速度非常快,一分钟可以跑二、三里路呢!

小狗的眼睛不很好,大约只能看一里的距离。那么,它为什么能看准东西呢?它主要靠得是它的鼻子。

小狗的爪子很锋利,不用多长时间,它就可以挖一个很大的圆形的坑。

小狗刚生下来的时候,毛是棕色的,可是它长大以后就不再是棕色的了,而变成了深黄色。

小狗的性格非常温和。如果你对它好,它就会用头顶你的腿,好像是在向你撒娇;可是如果是陌生人来到它的家里,它仍会“汪汪”地叫个不停,甚至会扑到你身上咬伤你的。

夏天到了,大热天,我们常常可以看见狗总是在吐舌头,而不见狗出汗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狗的汗孔长在舌头上。

小狗真不愧为人们所喜爱,这是它用自己真正的本领换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弟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馋猫。我敢肯定没有人比他更能吃了,因为他有一个皮球一样的肚子。他吃饭的时候,可是洋相百出。

此刻他正拿着一个勺子开始跟面“战斗”了。只见他全副武装,手里拿了一个勺子。我就跟他说:“吃面,不能拿勺子,要拿叉子,不然挖不起来。”可他就是不听,非要拿勺子。他用勺子一挖,面就掉碗里了,气得他瞪大双目,眉头紧皱,紧握双拳,手臂都弯成了一个L字母,气冲冲地对着面大声喊:“调皮的面,等着,我一定要吃掉你。”我不禁笑出了声:“面又不是人,他怎么会听见你说话呀。”

我又一次劝弟弟:“还是换成叉子吧!”可他是个牛脾气,说什么也不肯换。我看到他的脸涨的更红了,再次拿起勺子往面里面一抽,又使劲一挖,碗里的酱油都溅了他一脸,面也溅得满地都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弟弟一脸生气的表情看着我,过了大半天,我才忍住不笑了。

第二次“面条大战”以弟弟的失败而告终,不过他毫不气馁,来了个花样百出。他把面卷成一团往嘴里送,可出乎意料的是,面居然直接滚到了地上。我忍不住把嘴里的面笑喷了出来。

最后他终于老老实实的把勺子换成了叉子,开始享用他的美食了。只见他把半个脸低进碗里,仿佛嘴和面碗长到一起了似的。接着就是不断地“呼呼”声,有时还夹杂着一两个饱嗝。与其说是他在吃面,倒不如说是面碗在吃他。

看着他那胖嘟嘟的脸蛋,我又笑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对联的特点大全

全文共 948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三、讲究平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 “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 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对联的结构问题,显然比绝句要复杂得多,下面谈谈有关对联的结构。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 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 《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变式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对联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现汉字谐音特点对联的内容,欢迎阅读!

对联: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

分析:澡堂联。“兵部”谐“冰布”,布即置意;“翰林”谐“汗淋”。

对联:君子多乎哉;小人樊须也。

分析:秦观对苏轼,集四书句。“多乎”谐“多胡”,“樊须”谐“繁须”。

对联: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分析:苏轼对佛印。“河上”谐“和尚”;“诗”谐“尸”。

对联:风吹罗汉摇和尚;雨打金刚淋大人。

分析:明僧人姚广孝、林御史戏对。“摇”谐“姚”,“淋”谐“林”。

对联: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分析:宋汪仲嘉招郡僚宴集,营妓赔酒,有杨小玉及李娘者色艺俱佳,户掾主杨,理掾主理,席间相戏得上联而无对句,后汪与敖麋对局,有沈姓县令旁观,乃得下联。“羊”谐“杨”,“礼”谐“李”指二妓;“审”谐“沈”,指沈县;“迷”谐“麋”,指敖麋。

对联: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分析: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对联: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分析: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对联: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分析: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分析:金圣叹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对联:雨打阶前滑利;雷鸣天下同知。

分析:徐阶戏对某知府。“滑利”谐“猾吏”。

对联: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分析: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对联: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分析: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对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分析:“暑”谐“鼠”,“风”谐“蜂”。

对联: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分析: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对联: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分析: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对联:黄耉无疆;白圭有瑕。

分析:明代白、黄二都指挥集《诗经》戏对。“耉”谐“狗”,“圭”谐“龟”。

对联:七菱八落;十榛九空。

分析:上联谐“七零八落”,下联谐“十镇九空”。

对联:若非乾上龙尾;定当坎下驴头。

分析:谐风水先生善于奉承。“坎”谐“砍”。

对联:孔子生于舟未;光舞起自汉中。

分析:林大钦对渔翁。“舟末”谐“周末”;“光舞”谐“光武”,刘秀年号。

对联: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分析:刘师亮。“税”谐“岁”,“贫”谐“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什么是消息,它有哪些特点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也就是说新闻消息就是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报道最近发生的事实。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它是新闻体裁的重要形式,是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角,其它新闻报道如通讯、广播稿、新闻评论等是它的发展和补充。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作新闻或狭义的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新闻体裁的总称)它是我们使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采写发稿要及时、迅速,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在结构上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佳作评析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审题准确,立意深刻。命题材料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要精准把握中心含意不大容易,而本文无论是阐述艺术中“留白”的功效,还是阐述人生中“留白”的智慧,都契合材料中心含意,全文思路清晰,见解深刻。本文的又一亮点是妙用引证,全文四处引用,不仅引得贴切,而且评得精当,有文采,有说服力。此外,本文语言凝练,表意精准,显示了较深的表达功底。而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入题太慢,论证不够集中,本文是从“人生”的角度阐述“留白”的意义,所以用来阐述“艺术留白”的内容偏多了;第二是论证思路不够清晰,如倒数第二段的旁逸削弱了文章的说理力度;第三是论证方法不够丰富,本文引证精彩,“黛玉”一例精当,但除此之外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一个同学的特点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双面杜

只要在我们班提“斤斤计较”这个词,没有人不会联想到“菁菁计较”,她啊,有着三寸不烂之舌,无论与谁吵,准是“百战百胜”。但可畏一物降一物,他便是个例外。

“杜新烨!你脚这么翘着,我怎么坐啊!”老菁极不耐烦地吼道。

“冷静,冷静”,他瞪大了眼睛,摊了摊手,无辜地说:“我怎么了?我不就这么坐着吗?有问题吗?”

“有!你打扰到了我!”

“有吗?你在那张桌子,我在这张桌子,没问题啊!还有,你得学会专心学习!”他边说边在桌上比画着。

“你!你!”老菁败下阵来气急败坏地回到了位子上,而他,依旧嚣张地把腿翘得老高,不停地抖着,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儿,又提高了分贝,冲那桌的苏鸿权叫道:“到院子里踢球去啊!”然后拿起那所谓的“球”——一个塑料瓶,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到门外,我从不知道胖子的速度能这么快。

但别看他课外生龙活虎,课堂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当严厉的陈老师正深情并茂地朗读着课文时,一阵轻微的鼾声从身后传来,随即,老师充满怒气的气音响起:“杜新烨!”全班同学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这个沉睡的身影上,只见他趴在桌上,眼睛半睁着,露着白眼,嘴微咧,听到老师的叫声,他缓缓张开眼,悠悠站起,“叭嗒”一串晶莹的液体落到了桌上,不知谁喊了一声:“口水!”顿时,大家哄堂大笑,连板着脸的老师也露出哭笑不得的神情,唯有他,面无表情,令人忍俊不禁,笑声阵阵,不禁让人感觉所有的烦恼都在笑声中释放了在紧张的课堂中,没有了逗大家一笑的“双面”杜,还真不行呢!

也许是因为杜新烨截然不同的状态,大家光荣地授予他“双面”杜这个称号。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每每回忆起紧张的学习生活,双面杜极不和谐的鼾声引起的阵阵笑浪,又将会令我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添上轻松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老师特点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大炮老师

五年级我们班换了一位新班主任,姓孙,孙老师有着中等的个子,细小的眼睛,折射出一种和蔼可亲的目光,让我觉得时刻觉得很温暖,一开始我以为他是一个特别温柔的老师,但后来我才知道他非常严厉。

犹记得那个下午三节课过后,因为孙老师去开会,所以班上乱成了一锅粥,同学们有的互相追逐打闹,有的交头接耳,大声喧哗。好不热闹,不知什么时候,孙老师突然蹑手蹑脚地站在了教室后面。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孙老师在后面,全班顿时安静了,仿佛空气凝聚的一样,同学们个个垂头丧气,活像一个个犯人,等待着法律的严惩,孙老师默不作声的从后门健步走上讲台,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终于火山爆发。

孙老师如大炮如雷鸣般的声音响了起来,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是自习课,自习课就是让你们在教室里为所欲为吗,你们听听,整栋楼都听不到一点声音,但我一踏进教学楼时就听见我们班的声音,人家一年级小朋友,都知道做作业,你们不感羞耻吗?

孙老师连串向我们发射大炮,震耳欲聋,让我们记忆犹新。

大炮老师虽然批评同学们毫不客气,但他教数学一丝不苟,不管什么数学难题都要等我们懂了才罢休,也正是因为有孙老师,我们的数学成绩才由低到高,我真敬佩大炮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1、 相关性。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2、 自由性。这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题目自由。所给话题可以不作题目,考生可以自拟题目。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

(2) 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写,都有效。

(3) 文体自由。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

(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考生广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深度。

总之,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小学生三年级优秀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勤劳、能干,是个“闲不住”的人。

每天天刚亮,妈妈就起床做饭、煮菜,当我吃完早粥上学时,妈妈也把家务干完了,就到田地里给农作物除草、施肥、除虫等,直到中午才回来……晚上,吃完饭后,妈妈又在灯下劈竹、破篾、织笠,直到夜深才睡觉。她就是这样忙忙碌碌不停地工作着。

妈妈不但勤劳,而且热心助人。记得去年秋收假的一个傍晚,我和妈妈从田野里收割回来,在路上看见三叔公吃力地拉着几袋稻谷。妈妈顾不上疲劳,连忙走过去,“三叔,你休息一下,我帮你拉吧!”“不用,不用,你干了一天活,已经很累了,你们先回去,我自己慢慢拉。”三叔公推辞说。“你年纪大了,还是我帮你拉吧!”妈妈接过车把,用力地拉着。不一会儿,来到一道斜坡,劳累的妈妈显得力不从心,拼命地往上拉,汗珠从额头上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满脸通红的,我和三叔公急忙用力从后面推,慢慢地推上了斜坡,妈妈累得气喘吁吁……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拉到三叔公家。三叔公感激地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不知何时才能拉到家。”“不用谢,邻里帮忙一下是应该的。”我和妈妈就回家了。

妈妈,我爱你!我为有你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有人物特点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他不会银行没没工作,不顾冷嘲热讽,清洁环境,就是......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漫画,有一位清洁工人的着头在扫地,一位美女手上拿着一包瓜子边走边吃,瓜子壳走到哪里就丢到哪里,当一位清洁工人就跟在美女后面,扫她掉了的瓜子壳。美女,发现后,回头大骂清洁工人,说他没素质。清洁工人没有说话,也就在默默的扫地。其实在这则漫画中才是谁才是最没有素质的呢?大家都十分清楚。

我每天都是六点钟起床的,可是让我醒来的不是闹钟,而是让而是讨厌的“沙沙沙”的声音——这是清洁工,在扫地的声音。妈妈总是嫌这些声音太吵闹。后来才发现清洁工人是那么伟大。

再一次,我和朋友在家里玩,当我们在阳光下看见清洁工人在扫地,突然有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垃圾车里,旁边直冲去,正中垃圾车的扶手。,垃圾车翻了,死垃圾散落一地。清洁工人没有任何反应,他好像对这种状况很正常,又重新把垃圾场收拾了一次。

清洁工人们,你们默默无闻的为大家做贡献,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闻评论的特点

全文共 2073 字

+ 加入清单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观后感:芭蕾舞鞋上的《梁祝》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寒假,照例是躲不开成堆的作业的。在过了个热热闹闹却索然无味的年后,我去大剧院看了场由上海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它至今让我津津乐道。

梁祝》,伴随着双蝶的缠绵,那一支经典小提琴曲的悱恻,已经成为记忆中化解不开的情结。在中国,我们这个沉淀太多历史文化痕迹的国度,又有谁会不知道梁祝,这个唯美凄艳的传奇?可是,人们又总是不倦地用各种形式将之演绎。无论是新近出炉的动画片,抑或已经是很远很远的以前,那个被我们学校舞台奉为经典的英语短剧《梁祝》,女主角踩着溜冰鞋的衣袂飘飘、风姿绰约……而这个寒假,我再一次领略到梁祝的魅力。

且不说父亲最钟爱的小提琴曲《梁祝》的CD常常在我家的CD机里旋转,也不说自己怎样夹杂着新奇看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情感,这个寒假,最让我为之沉醉的,仍然是这一部四幕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老实说,对于芭蕾,我实在是所知甚少,顶多也就知道些许“劈腿”、“下腰”之类半专业的词汇,对于其中深刻的东西,就完全不懂了。不过,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更多的,是从视觉效果、艺术感召力方面欣赏芭蕾舞剧。

舞剧分序幕之蝶恋及共读、送别、抗婚、化蝶四幕,将梁祝的故事娓娓道来,尤其是经典的“十八里相送”的依依不舍、欲语还休,“化蝶”的天怨人怒,情何以堪!舞台装点得精致;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伴奏,在我听来,都是从那首耳熟能详的曲子中衍生出来,转而成为或紧凑或舒缓的乐音,时而奔腾跳跃,轻松欢快,时而哀伤低沉,如泣如诉,让我也不禁为之投入。

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杨柳依垂,远处点点亭榭的暗影,错落有致。在炎炎夏日里,祝英台被迫回家,满腹心事,梁山伯一路送友,却不知不觉;这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背景,蝴蝶双飞,鸳鸯戏水,白鹅交颈,喜鹊对鸣,情景交融。到了“抗婚”这一幕,背景是祝家府宅。但见府院深深,气宇轩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纸醉金迷。这时候,在所有人都称心得意之时,祝英台却满腔苦闷不得言。她的抗婚,却受到父亲的断然否决。梁山伯上门提亲,反而被家丁活活打死。那一刻,演员们用精湛的舞步、逼真的肢体语言,将人物角色的性格、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马文才的张狂得意、飞扬跋扈;祝父的利欲熏心、刚愎自用;梁山伯的一腔痴情、有心无力;祝英台的愤懑伤心、投诉无门;家奴们的狗仗人势、凶狠冷酷……这一切,让我们台下的观众,看得唏嘘不已……

一直觉得,芭蕾舞剧是一种阳春白雪的东西,多少有点儿孤高,可真正欣赏过一出芭蕾舞剧后,发现,自己是真正被那唯美的舞台艺术感染了。又或许,是再一次地陶醉在《梁祝》这个凄美的故事中。尽管可以用千百种方式去演绎,不变的,依然是那个催人泪下的伤感的故事,那个经典的爱情悲剧。这个寒假,芭蕾舞剧《梁祝》让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四季气候特点的词语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意盎然 春雨如油 春风化雨

夏天:烈日炎炎 百花争艳 骄阳似火 电闪雷鸣 骄阳似火

秋天: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 电闪雷鸣

冬天:白雪皑皑 寒冬腊月 寒风刺骨 冰天雪地 寒冬腊月

形容春天的成语:(1)风和日丽 (2)草长莺飞 (3)春光明媚 (4)春寒料峭 (5)春暖花开 (6)春色满园

形容夏天的成语:

(1)火伞高张 (2)赤日炎炎 (3)炎天暑月 (4)赤时当空

(5)骄阳四火 (6)暑气蒸人 (7)燋金烁石

形容秋天的成语:

(1)西风落叶 (2)桐叶知秋 (3)天高气爽 (4)秋高气爽

(5)金风飒飒 (6)江枫渔火 (7)林寒涧肃 (8)秋风萧瑟

形容冬天的成语:

(1)橙黄橘绿 (2)白雪皑皑 (3)冰天雪地 (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 (6)寒气逼人 (7)千里冰封

(8)朔风凛冽 (9)天寒地冻 (10)雪虐风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父母的特点作文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的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妈妈说爸爸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丈夫;妹妹说爸爸是一个嗜成绩如生命的父亲;我说爸爸是一个冷冷的。如同一座冰山的父亲。

小时候,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就从来没有过父亲的关怀,留下的就只是一位严父,一个不会笑的机器人。一次,我在玩耍中不小心摔到了,从膝盖上流出一种液体,红红的,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出于儿童的本性,我不知所措的大哭起来,这哭声引来了爸爸,爸爸走过来,冷冷的问:“疼吗?”我的心一下子凉了,上前拥抱父亲的手垂了下来。我哭的更起劲了,爸爸又说:“疼,就赶快站起来!”我又一次愣住了,抬头望望父亲,又是一种冷冷的表情,我撒娇的坐在地上不起来,奔向父亲会来抱我,没想到父亲却走了,只留下依旧冰冷的话:“跌到了就要爬起来,你就在那里坐着吧!”那年我3岁,从我灰色的记忆里就封存着这样一件事:父亲对我是没有爱的,他是机器人,根本不是我的父亲。

心中载着这件事,一直过了十年,那年我13岁。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的语文考试考砸锅了。我怀着满腔的委屈回到家中,想从父亲那里等到一点安慰,打开话腔,我的泪便流了下来,父亲冷冷的看了我一眼,便转身向阳台走去。过了一会儿,不知怎么,我竟然哭不出来了,这时,爸爸才转过身,又向我投来一个冷冷的目光,慢慢说:“哭啊!怎么不哭了!哭了,成绩不就突飞猛进了吗?”父亲又接着说:“一个人只有经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才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哭。逃避……这些都是无能的表现。这句话是我茅塞顿开,我一子明白了,冷冷的眼神,冷冷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冷酷。无情,只是更深沉。更含蓄罢了!

梁静茹的《暖暖》浮在我的耳际,是啊,父亲是冷冷的,但我也要用我的努力,把它慢慢体会,直到融化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秋天田野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飘过人间,洒下了片片散发着异香的油彩。霎时,一幅秋田之景在悄悄绽开。

漫步在羊肠小道上,微风吹过,周围一大片一大片的麦子有规律的扭动着自己的腰肢,形成一大波一大波醉人的麦浪,惹人喜爱。一个个小点隐藏在似无边际的麦浪中,拿着镰刀,手一舞,一捆捆麦子便神奇的整齐的摆放的田地上。路上,也有一群小点小心翼翼的把碎金似的麦粒倒进袋子,他们脸上洋溢着的丰收的喜悦,清晰可见。

旁边,黄澄澄的玉米也不甘落后,一颗颗饱满的果实紧密的排列在玉米棒上,还装作害羞似的包上了一层绿衣,只露出一个小脑袋张望着这个世界。这可爱的模样引得一个个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小手伸向了它们,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无边无际的田野中。

轻轻一转身,只见一串串葡萄也披上了紫色衣袍,在阳光下反射出诱人的光芒;苹果也裹上了鲜红的外套,显得格外冷艳动人。红枣,黄梨,甜柿子……应有尽有,簇拥在一起,好似一场盛大的水果宴会。我不由自主的摘下一颗红苹果,一咬,甘甜的汁水立刻涌进了我的口腔,属于苹果的独特芳香在我的味蕾上跳着优美的华尔兹,我深深的陶醉在了这夹杂着秋天的美妙滋味中。

“哗啦哗啦“,清脆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只见两只金色蝴蝶在翩翩起舞。我惊奇的走近,却发现只是枯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绽放自己独特的美,我在心底默默的赞叹着。

”嘎——“仿佛来自天外的飘渺声音碰撞着我的鼓膜,我抬头仰望,只见一群群大雁匆匆忙忙向南赶路,一眨眼便不见了踪迹,为这个金色世界平添了几丝忙碌的气氛。

到达了小路尽头,朵朵棉花软软的笑嘻嘻的望着我,摇头晃脑的。身上的两片绿萼,紧紧的围着它,如同贪吃的小孩子在护自己甜甜的棉花糖,惹人怜爱。咦,白白的棉花群中怎么会有点灰呢?走近一看,只见一个圆圆的,小巧的猕猴桃静静的躺在棉花里,准是哪个顽猴儿偷偷放上去的。

整个世界都弥漫着果实的芬芳,驱走了夏天的炎热与烦躁,让人有种满满的温馨与喜悦。一分辛苦一分甜,这个千古流传下来的名言在这里完美体现。这丰收的景象在鼓舞着人们,也在警醒着人们:只有付出汗水才能换来累累硕果。

秋天的田野,梦一般的世界。

[描写秋天田野特点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