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课课后教学反思选集(实用20篇)

浏览

731

作文

244

一封信教学反思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一封》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本课讲述了小露西想念爸爸,在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给远方的爸爸写信的故事。通过课文,体会小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体会这一家人之间浓浓的温馨的爱。培养学生热爱家人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启发学生想象,联系自身实际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叙述出来,并将它与露西的体验作对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本文内容。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还让同学们在第二封信中采用了分角色朗读,一人读妈妈想说给爸爸的话,一人读露西想说的话,这样孩子们就能深入文本,体会当时的情境,把露西当时写信的心情表达的更准确。最后,在出示阅读《信》这首诗时,孩子们从读中感悟可以给小鸟写信,可以给花儿写信,可以给云、树写,当然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写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中生作文课教学反思

全文共 2329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 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感谢这次同研一节课,让我对作文讲评课有了新的体会。反思这堂作文讲评课,我认 为其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教师要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目标。这中间,教师要擅于调控课堂,做到

有收有放,收放自如。其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活动中的一员,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生成新知识。再次,教师要擅于评价和鼓励,用精当的评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上,我还注重让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等。让作文课不单是写,而且还有听、说、读等方面的训练。本课里同样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 环节上还有些把得死,想放开,可是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怕驾驭不了,所以设计的时候还是走了保守的路线。这说明还是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进一步锻炼并加强学习。 在方法的总结上还是老师说得多,学生的认识仅限于表面,说明写作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及角度还是把握不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指导,促进学生的写作、评价水平都能提高一个新高度。 如何利用作文讲评为学生开创一个正常的自由表达空间,是作文教学面临的难题,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 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在作文讲评中真正体会到写作之乐,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 我将尽量抓住几个关键环节。

一、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

学生的活动天地和思维空间会使他们的一些做法显得有些幼稚,想法有些天真,但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按照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的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学生的作文,尊重学生的意愿.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只要具体明白、具有真情实感,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写自己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同时促进他们在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二、以欣赏的眼光,科学评价学生的作文

作文讲评不是单纯的教师评、学生听,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评议、修改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要想使评讲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才能使作文讲评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 以欣赏的眼光来,首先要善于肯定。教师要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讲评过程中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欣赏环节,如 “榜上有名 ”、 “佳作亮相 ”、 “片段欣赏 ”等,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的写作思路。同时还要注意肯定学生自己的相对进步,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的机会,使被评价者通过他人的赞赏而受到激励。另外我们还可让学生的表现延展至课外,如鼓励他们投稿等,让他们充分 “炫耀 “自己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快乐。 其次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 “赏中有评 ”。一是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迪性、商讨性、趣味性的语言点拨,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评评好在哪里,妙在哪里,欠缺又在哪里;二是教师要善于激发提高,唤起学生 “我要修改、我要写得更好 ”的心理需求,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值得提出的是,在学生动手修改、互改前,教师一定要强调 “三分文章七分读 ”,并提出相应的要求,切不可草率过场,敷衍了事,这样在具体的欣赏、评析中,学生会产生一种羡慕之心,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别人的优点为榜样,吸收其中对自己需要的东西.自觉投入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去。 第三教师要抓住共性、突出重点。学生作文出现的共性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句不够通顺;二是应用文的格式存在问题;三是记叙文的 “四要素 ”不全;四是议论文的论点不突出;五是文章的结构顺序比较混乱;六是记 “流水帐 ”,不能突出重点等。这些共性问题,其实都是学生作文的基础问题。评讲中,如果不注意这些共性问题,草草过场,往往它就成为我们作文教学路上的绊脚石,这点不容忽视。但我们又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作文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每次确定一到两个重点进行落实。

三、引领学生自改、互改,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叶圣 陶老 先生说过: “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因此,在讲评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自改、互改中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这是减轻老师工作负担和压力,培养学生动手、用脑等多方面能力的好举措。首先教师要明确修改方向、提出要求,学生对照要求自改;其次学生在自改的基础上进行互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别人是如何触及生活、触及自然的,是如何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的,又是怎样以真情实感写出新颖的文章来的,在互改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从而达到相互沟通、交流的目的。再次教师要引领修改,对部分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评改和交流,用这种引路的方法,鼓励学生认真观察、亲临社会实践,把笔尖探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强化情感。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语文老师能够抓住关键环节,在讲评作文时讲究科学,注重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健康向上的学习、育人环境,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生作文课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反思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上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性。学生是习作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启发学生乐意写和学会写上。从以上作文教学设计来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修改、自主总结规律、自主领悟写法、自主选择作文素材、自主评赏过程。并且,整节课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维持、强化学生的习作兴趣上,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和谐共振。

2、规律性。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习作的认知规律。以上作文教学设计,从"师生共同评析病例作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深入实践动笔写作--修改习作--评赏习作"几个环节的纵向联系来看,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

3、开放性:从"学生修改病例--构思起草--评赏习作"这几个环节,老师只是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学生是课堂的主宰者,应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是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雪》教学反思参考作文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这节课是晚自习上的,打算一个晚自习上完。结果任务完成了,效果非常好。

首先,学生欣赏视频歌曲《我爱你塞北的》,精彩的塞北雪的画面和动听的歌曲。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歌曲快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觉得这段tv美不美,美在哪儿?”学生有感而发,自然回答得非常好,就连平时语文成绩不好的同学也能答上来,效果很好。

接着我便导入本课,我觉的本课导入非常成功,学生通过观赏雪景和聆听歌曲,有了真切感受,说起来也就简单了,由此,我意识到,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是有困难,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缘由,缺乏真实的感受,回答起来就难了,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不着边际,或离题万里。

[《雪》教学反思参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植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许多树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也有许多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因此,在本次作文前,我特意组织了一个名为“找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要求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秋游,到野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秋天的树叶,制成标本,带回来仔细观察。意在让学生走近大自然,与秋天零距离接触,通过对各种植物,特别是植物叶子的细致观察,让他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迷人。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就完全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利用好丰富、鲜活的资源了。

其次,我把自己收集的资源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唤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同时,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介绍自己喜欢的树叶,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梳理了学生在表达方面的思路,为学生更好地作文打下了基础。

再之,在指导观察上, 我从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几个方面来进行,通过视频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品评,由颜色说到了形状,味道,最后说到了用途,可以让学生引用或借用诗词和名人名家赞美秋叶的优美语句来表达,气氛轻松而热烈。

最后,在动手写作前,明确的对学生提出习作的要求,并进行写作技法点拨,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一时间,秋叶、秋风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让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只要做了,即使是几片普通的树叶,也会在学生们的眼里飘逸成一道风景,美丽、超然、充满想像而富有诗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自传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1.教参中提到有关作文教学的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分段表述。学习写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认识破折号、分号,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

2.写实作文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自己有什么感受就怎么写,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能够再现生活,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我的自传》就是写实作文,一定要学生如实写出自己的个性、精神风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习作一直怀有畏难情绪,怕写、不会写、能写的又写不好,对老师来说习作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平时一些写实的作文,比如自己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写熟悉的景或物,写读后感,这些看来可以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的题材,可在学生看来却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都写得很笼统,就像“搭架子”,还有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是抄袭、套改、瞎编,不说实话,纯粹是为写作而写作,表达不出真情实感,有违作文教学的初衷。

本次作文是《我的自传》,属于写实作文,写人,而且是写自己,我估计在这次习作中,学生的情况是这样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用事实说话,不过在选材方面可能不够典型,谋篇布局上易于倾向记流水账、详略不分,语言贫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情景随笔化习作《抓逃手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的主题是初识鲁迅。这组的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体现三个层次:谁给你的印象深,当时的情景和留给印象,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习作要求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求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人。不仅要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我根据这一要求,设置“抓逃手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动作、心理活动),又要观察同伴的动作、表情等。

今天作文课上,一上课就告诉大家一起做个游戏,获得冠军的同学还有一份奖励。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学习了游戏规则,为了让学生领会的更深,我让四名学生做了示范。

游戏正式开始,向学生强调这个游戏考察的是注意力。听老师读故事,听到有关“3”的字音时,快速用手去抓身边同学的右手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右手食指从另一个同学的左手掌心逃脱出来。

在玩游戏之前,我提醒他们去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动作、语言并记住自己的想法。一切就绪,我开始讲故事。故事不长,为了达到突然的效果,我故意说“是大山,不是大三”结果有许多同学都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有时在说数时,说到1,2,我故意说数1不说3,很多自作聪明的学生觉得肯定是“3”,立刻伸手去抓别人,结果答案是“1”但是我立马用很快的速度读出“3”马上刚刚还在幸灾乐祸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淘汰了。有的学生主动去抓别人的手指,但是自己的手指不幸被别人抓住,在课堂上出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精彩一幕。这些都成了学生写作时一个很好的素材。这个游戏,我在自己班里做时,学生很兴奋,有时,我都有点控制不住课堂,学生都在兴奋地谈论自己刚才地感受,也不去听老师讲故事。这一次学生表现的很好,没有出现我担心的场面。

游戏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回忆,谈感受。这一环节共5分钟,浪费了2分钟,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说的兴趣。

“游戏马上开始了,你是什么心情?心里在想些什么?”

“你是哪一回合被淘汰的,为什么淘汰?现在什么心情?”

“刚刚谁的表现让你最难忘?”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你现在什么感受?

最后让学生趁热打铁,根据这次游戏动手写习作。同学们不仅写作热情很高,还写出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这次习作,字数都很多。最少的396字1人,442字1人,500-600字的11人;600-700字的18人;700-800字的7人,800字以上的2人。学生书写认真,习作有条理,无论是游戏开始前的,还是游戏被淘汰后的,还是游戏获胜后,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写游戏感受的有32人(共40人)有的学生写到:这次游戏,让我悟到获胜的关键所在就是身体的协调性和大脑的反应能力。还有的学生说:“这全游戏的关键是练习你的反应力、敏捷力、听力这三点。没有这三点。你很难取得冠军。”这足之处是,只有很少部分学生能把动作写具体,还用上了比喻句。

有很多学生的动作描写不具体,怎么抓,怎么逃,没有写出来。我感受到:小学生写不具体,不仅是一次活动体验不足,更重要的是缺少有意观察,刻意观察。有的同学只注重了表面现象,没有仔细地观察活动中的一行一动,这就缺少了真情实感。游戏虽然能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的欲望,让他们为兴趣而写,但观察不细致,就不可能写出充满童真色彩的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体育教学反思周记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体育学习的目的不光在于让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还在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对体育本身带有一定的兴趣,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浓烈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哪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并根据此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兴趣接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进行调动,使其主动学习,才能使学习气氛宽松、广阔,学生无拘无束地置身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节课成功,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即使遇到前面所说的情况:碰到自己不是很擅长的教材,也能轻松完成。

我们都知道优美的示范、准确的讲解是最能感染学生的。但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做到亲而不媚、“笑”而不俗。亲而不媚指让学生感到很放松,觉得老师很好相处,愿意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从教学中我真的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统一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我们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不设上下限,力争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为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发挥的天地。学生的差异性,学生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需要的帮助不同。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式地接受、记忆过的过程。这种教学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热情。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样滑稽的局面。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笑”起来,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过于严肃,势必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如果学生做完练习的第一反应是观察教师脸上的表情而不是体会练习过程中的满足感,那么学生也就永远都“笑”不起来;其次,要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循循善诱,永远不要让学生觉得“我肯定不行”或“这太简单了,我不练都行”,而要让他们认为“我肯定能行,让我试一试”。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底年级同学,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总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去为学生拓展一个空间,而不是让学生艰难的来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和教学只有在师生愉悦的情况下才会迸发无限生机。

总之,无论体育场地如何,学生情况怎样,作为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新课程目标一定要吃透,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重视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办法,使我们的新课程目标顺利完成

体育教学反思周记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文课教学反思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马山中学 张芸

上周我给学生们上了节作文课。因为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初三年级的特别害怕写作文的孩子们,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在想怎么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呢?我打算认真地倾听一下同学们的心声。因此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向同学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写作文难吗?具体难在哪里?”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们也许也许也是感受到了我的真诚,也许是少了课堂的约束,表现的特别积极。有的说:“没有内容可写”。有的说:“不知道怎么把要写的内容表达出来”。有的说:“写出来的内容像白开水,越写越没信心了”。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有底了。学生们在写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了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忽略了对写作技法的归纳和演练。

三、缺乏必要的文辞积累,文章缺乏文采。既然找准了病根,那就得趁热打铁,对症下药。

在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三句话写好作文”。学生们这下可炸了锅。有的人表示怀疑,有的人迫切想知道究竟是那三句话。在学生的“千呼万唤”中我板书了这三句话并作出了简明的解释: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及格)二、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文采。(优秀)把要写的事情写清楚了,并有自己的感悟。(高分)。公布答案后,学生似乎对我的说法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两篇中考考场作文(《怀念葱油饼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长大了》),请学生们当一回“小老师”评判一下文章写得怎么样。接下来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同学说:两篇文章的作者都从生活小事中感受到了真情。有的同学说:《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文章,作者观察很细致,用词也特别准确,也很有文采。譬如,作者写因为天气热,补鞋子的老爷爷额上渗出了汗珠。用“渗”而不是“流”。待学生评判完毕,当我告知学生这两篇作文就是今年中考的高分作文时,学生终于信服了写在黑板上的三句话。最后,我给学生们提出了有关写作的两点希望:一、多观察,多练笔。二、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记小事,书真情。

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课堂上我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些写作上的启发。但课堂有限学习无限,要想让学生们真正地爱上写作,写好作文,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会学生立足生活,感受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学反思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堂生动活泼的作文指导课,虽然设计上没有什么创新,但很实在,学生真正动起来了,不仅敢说,而且才思泉涌。我想,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不在于它的形式多么热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

1、学生的收获。即通过这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老师的任何设计都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我班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就是语句不生动,一些修辞手法不会运用,平常再三强调注意描写,但真正写好的聊聊无几,这次上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学了那么多写景的美文,接触了精彩的比喻、拟人的修辞,他们需要一次写作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巩固下来。这次写作指导课,设计中有一段课外阅读,通过比较赏析,学生对描写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再将总结的方法运用在写作中,真正学会了描写。在课后学生的反馈中,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如何写景,如何使文句生动,在习作中一些精巧的比喻、拟人已经一改贫乏的面貌,虽然有些还有点嫩,但总是学会了,并且已经开始尝试了,这就说明这堂课是有效的。

2、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热情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如果一堂课学生反应冷漠,只有老师在唱独角戏,就不成其为课堂。什么是参与?参与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积极思考问题,是否提出质疑,在讨论中能否谈出自己的观点,简单说就是学生动起来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调动。这节课,在另一个班上时学生反应平淡,在这个班,我实行了分组评比的方式(组别是以前就有的),各组的发言人数及质量都与成绩挂钩,所以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不仅敢说,也说得好,在发言中就感觉到他们确实开动脑筋,也确实有自己的看法。

3、老师的应变能力。教师的应变能力不是指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引到自己预先设计的环节中,而是随机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课堂导向深入。在这堂课中,学生对老师给出的范文提出质疑,指出不足,使我诧异于学生的领悟能力,但老师并没有因为它是自己写的就将学生的一棍子打死,而是谦虚地请教,充分得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并由学生的发言将课堂的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有付出才有收获,学生的心 田需要老师精心地灌溉,学生的写作兴趣也需要老师精心地扶植,所以,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各位语文教师共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反思论文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的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即,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要学生会独立、主动地去获取已有知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反思论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语文是一门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增长智慧的学科。它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以后的工作中更为重要,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可是在多年农村中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语文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歧视语文,表现出种种消极、抵触的心理,似乎语文是可学可不学的学科。下面结合我在农村中学教学的经验,略谈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反思。

一、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

1.基础差。我们所在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山区和坝子,优秀的学生大部分被民族中学、城里的学校所选择,条件稍好一些的少许学生也纷纷到城里读书,剩下的优秀学生甚少。我校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对拼音学习很吃力,不会正确注声调,不能完整的拼读生字,多音字不能正确区分,同音字、同义字相互代替,滥用成语,作文记流水帐、病句多、重复嗦、没有内容、写字潦草,不会预习、不会复习,做综合性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百分之三十的学生稍微能跟上老师,但思维不灵活;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很聪明,但不愿意多学,投机取巧;只有百分之五的学生学习有奔头。

2.环境影响。丽江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许多家庭卖地租房,手头也就宽裕,他们不再追求知识改变命运。同时,现在村子毕业的大学生进入服务业的较多,因为考取事业单位、公务员难上加难,村民们认为反正自家的孩子以后只有进入服务行业,晚进不如早进,读不读书效果都一样,对孩子的要求也就降低了。村民的价值观一发生了变化,孩子学习更加失去了兴趣,没了奋斗目标,更不要说学好语文了。

3.学校理念。众所周知,语文在所有学科的比例中最重,但依学校实际情况来看,却是语文次于数学和英语。因为他们认为在农村语文再提高也不会超过城里的学生,能提高的幅度小,而且费时费力。而理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到了初三,更是如此,甚至有些班主任还会对课后看语文的学生进行干涉。在这样理念的灌输下,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就可想而知了。

二、对当前状况的反思

谁都知道语文是需要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面对这些具体情况,我不断探索,总结了两点:

1.在课堂中创设诱人情境,点燃激情的火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就要在语文课堂中,根据教材特点积极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讲到杜甫的《石壕吏》,有的同学提出他们要自己诠释,在课堂占主权的我有点诧异,但看他们真诚的眼神,我同意了,给他们课后准备一周的时间。等到一周以后,他们准备了话剧,同时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把拓展题也完成了。不但把握了人物特点,记住了课文内容,理解了人物的情感,还当堂完成背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场表演,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不足为奇,可是,对农村学生来说,这一次大胆的尝试,让他们尝到了甜头,找到了自信。以后的古诗词可以尽量让他们去展示,不拘泥于一格。通过这次,我发现,尽量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

2.学习李元昌老师“不求一日分数高低,但求未来无限发展”的大语文素质教育,致力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在动力,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潜能,循循善诱。因为在农村,只要你考不上高中,父母不会再强迫你读书,很多同学都走上各行各业的道路。鉴于这样的考虑,教会学生写通知、失物招领、告示等各种应用文体;同时,让学生读名著,提高自己的素养,拓宽自己的眼界,这样,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会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至于失去人生目标;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来说,会成为一个你不断发展的宝库,引你不断发掘。

总之,农村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动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一、创设情境,课堂教学趣味盎然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非常重要,教师一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绪定会空前高涨,把自己独有的想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表达出来。课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上课前又设置了“猜谜语”的环节,让学生明白抓住动物的特点来表述,可以更好的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课堂上创造让学生向大家展示并介绍的机会,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放松自己,从而激发他们交流的兴趣与意愿。

二、讲究方法,课堂训练扎实有效

习作教学难,难在写作前的指导、课堂生成的捕捉和处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课堂上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物图片,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打开学生思路,丰富写作题材,投学生所好,使他们说得尽兴,个性得到张扬。同时采用“写后指导”的方式,化难为易,妙趣横生,让教学“无痕”。

三、多元评价,在讲评中习得方法

学生写完片段,老师让孩子们读一读自己的作品,这是对学生作品的赏识和鼓励。课堂上组织精心评改学生的作文,也是培养学生爱作文的重要一环。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课堂上我出示评议步骤,让学生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流畅,是否有错别字;二读,看笔下的动物有没有特点,看看是否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三读,把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画出来,并加上小红旗。然后再上台朗读习作,大胆展示自我,老师及时捕捉闪光点,发现引导点,并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激励,让学生从老师和同学的评议中找到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添了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受益非浅,作文能力和评议能力都有了提高。文章不厌百回改,不仅要自己改,还要请别人帮忙改,尝试修改后再上台赏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多元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更为他们在习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自然在习作时就下笔如行云流水了。

虽说课堂表现亮点很多,但细细品味,觉得指导学生说这个环节还不够精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针对一两个学生说的,进行捕捉,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说具体,此时就是进行口头作文,说好了,待会儿也能写好。评改环节,第二次修改无法充分展示。课堂虽然已经结束,相信这节课对那些孩子们的影响决不只是一瞬间!习作教学的与众不同在于听、说、读、写相结合,我们要让学生潜心去听,真心去说,用心去读,静心去写,我将沿着习作教学的新思路,继续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悟亲情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感觉,自己的这个课(教案)在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思想理念方面,还是认真的,也努力做到了。下面是这个课例的教学设想和课后思考。

一、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标准思想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于新课程,我是这样理解的,实际课堂上,教学应遵循“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交流探讨”的原则,应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感悟和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不能满堂灌,应将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中,避免越俎代庖,这样学生学习才越来越有兴趣,才有长进、步入佳境。但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应适当发挥引导教学过程、灵活调控课堂气氛等作用,师生都投入了,这样的教学才真正有实效。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觉感悟和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有别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道理的传统教学。教学过程分“体验亲情、交流感受、表达亲情”三个环节,按下面三个步骤开展:第一,以文本阅读为楔子,引导学生如何捕捉细节、感悟亲情(自主阅读——自觉感悟);第二,从对文本亲情的感悟中寻找与生活的共鸣点,唤起学生类似的亲情体验,交流感受(师生、生生合作探讨、交流互动);第三,亲情告白(包括学生写课堂小作文,完成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作业)。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特别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对亲情的感悟的教学安排上,我选择一篇短小感人、内涵丰富而有张力的阅读材料作为情感的引入,让学生去读,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学生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体会到了母爱的真挚、无私、博大、深沉,懂得尊重亲情、珍惜亲情、奉献爱心的道理;下面的环节也重在学生自主发言,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力求沟通融洽。

二、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听,说、读、写的有效结合,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中,开展“体验亲情、探讨亲情、表达亲情”等阅读、讨论、交流、写作等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基本能力。首先,以文本的阅读作为唤醒学生情感体验的切入口;第二,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探讨、交流,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为下面寻找与生活的共鸣点作铺垫;第三,通过上面的情感酝酿,唤起学生类似的亲情体验,交流感受,进入生活中亲情体验的交流,逐步将学生推向对生命本质认识的高峰,为下面学生抒写自我心灵的真情实感蓄势;最后,水到渠成,让学生捕捉一二生活细节,当堂完成亲情小作文。全程读、说、听、写结合,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避免了讨论式教学中出现的空、泛等不实的做法。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对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和生活。忙碌的现代生活和紧张的节奏,使我们渐渐地忽略了身边家人的感受,也疏远了与他们的情感,不少学生和父母有“代沟”;这代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家人的处处呵护已让他们中不少人存在“唯我独尊”“凡事多为己着想少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意识,只会享受爱,不懂得付出。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察觉到自身的缺点,并反省,逐步改正。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挖掘其中的情感。我们大多是平凡人,过的是平凡人的生活,生活中固然不乏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但更多的是平凡、朴素、深沉埋在心底、不着痕迹的爱,特别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往往蕴藏在平凡琐碎的生活小事中,不易被觉察。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能力,加深对亲情的感悟,提升做人的品位。

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当堂的小作文来看,学生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个性体验,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为文造情。这也是一个闪光点。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一节课的时间安排紧些,在“交流感受”部分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发言,有些仓促收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的自传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从写作对象来说,《我的自传》是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不过,这个人物不是以往写人文章中的人物,而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这里都可以应用。但是,想把这个“我”写好,却不像其他写人作文那么简单。

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这个“我”,应该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不一样的我。写出来的自传要让人看了以后,知道那就是你,完全真实的你,而不是陌生的别人。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教学这次习作之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去做了预习,认真回答以下的问题:

1、我是谁?(姓名、性别、年龄、家庭情况介绍)

2、我长得怎么样?(身高、外貌、体形)

3、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4、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5、我的学习成绩如何?对学习的态度如何?

6、我有什么快乐?烦恼?

7、我的优点、缺点是什么?这些优点、缺点带给我什么影响?

8、我的理想是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9、别人(家人、老师、同学)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

10、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最大?

11、哪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有什么事促使我在某一方面有了改变?

13、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经历?(可请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帮忙回忆)

有了这样的材料在手,学生就有了可供选择的素材,除了第1个问题,剩下的哪个问题展开来写都能有很多内容可以写,学生就不愁没有材料,也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不过,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具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要表现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就要在选材上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现出来,能在众多的材料中学会取舍。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强调学生不能记成流水账,以免有些同学把预习所回答的问题串连起来成一篇文章。自传中一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我们的个性特点、精神风貌、生长经历都要在自传中体现出来。我注重引导学生写出事实,写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活动,这样让文章生动、充实,这是这次习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课堂上写作学生一下子不习惯,所以完成的情况不太好,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没有完成。也跟学生平时写作速度慢有点关系,写作速度的训练在要以后的作文中加强。

在学生互评习作和全班修改作文这两个环节上做得不够到位,可能是因为学生平时缺少训练,一下子没有适应这种情形,也由于我没有灵活地引导,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来看,这次作文教学取得了一点小成功。在取材上,有的写自己的缺点优点和这些优点缺点带给自己在学生、生活上的影响;有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有的写了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自己的打算;有的写了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对自己的影响;有的写了在街上看到小乞丐后自己的想法和改变;有的回忆了生活中影响自己比较大的事;有的谈了自己的理想;有的谈了自己是如何喜欢打乒乓球的……总之,从内容上来说,不再像以前的作文那样单一。以前老赖着不交作文的同学都把作文交上来了,写的内容虽然还是不够具体,但是真实;语句也还是不够通顺,但是我起码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平时绝大多数写“搭架子”作文的同学这次的作文都言之有物,虽然在具体生动上还欠缺为火候;平时写作还算比较可以的几个同学这次的作文也是表达得更加富有真情实感。不过,这次的作文也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过于雷同。因为我在课堂上举例讲了开头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等内容入手,而结尾可以总结一下自己,所以不管写什么内容的同学,都套用了我所举的开头和结尾的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一篇习作还是有待努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之链》教学反思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这节课,我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与学生一起品读这篇小小说,效果应该是不错的。特别是品读环境描写的语句,我们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了环境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明白这样的环境描写是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处境的。课堂作业就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想象餐馆里屋的环境,写一段话,并用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句话。

从作业反馈看,大多数学生能写出具体的意境,表现人物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学完课文,又补充阅读了《一杯牛奶》,这时再诵读了《练习2》上的诗歌《我不期望回报》,思想主题鲜明极了,可谓水到渠成。

[《爱之链教学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教学反思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习作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思路,调动生活的积累,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紧密结合,由于在习作前的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已对如何“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把引导学生如何写具体作为贯穿课堂的主轴,课堂先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教师的“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特点进行写作练习。导“析” 、导 “评”环节则以例文的形式,让学生在品析中掌握把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方法。使学生下笔时有章可循。对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作通常是“无话可说”,甚至“无材可写”,仅仅靠教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在这节课上概念清楚,方向明确,笔下的文章语句优美,事例真实,但这堂课我觉得安排内容太多,解决的问题多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有就是学生写作结构上有千篇一律之嫌,形式拘泥,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心中有法,表达多样”在写作结构千篇一律的基础上百花齐放是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至于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在上面已经谈了认识,在这节课上虽然只是几张幻灯片,但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姓“语”,信息技术能为作文课插上腾飞的翅膀,但启航时却必须有方向,否则会喧宾夺主,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总之,作文教学没有止境,我会在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努力,觅得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快乐幸福地生活,轻松愉快地习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的高三语文教学,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深思的地方,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下面谈一下今年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课本梳理。引导学生对必修一至必修五等课本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尤其是文言文,有指导材料,有老师点拨,有学生整理、感悟。帮助了学生对课本素材进行有效复习、思考、整理和吸收。对课本专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思考和材料积累。但是,在指导过程中没有能指导学生及时回顾复习,强化记忆,学生在第二学期基本上忘记了了先前复习的内容,这也导致了我们的复习往往事倍功半,在二轮复习是师生往往觉得无事可做,分数难以保持。

二、加强早读晚读的指导与落实。早晚有系统指导材料,有具体落实检查措施,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又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充分发挥自主性。

三、专题素材积累。

(一)时事评论。利用午间新闻,要求同学边看边有选择地做记录,并且指导同学每周在读书笔记上写至少一篇时事评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养成观察、思考、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反思》。学生在训练中接触了很多新鲜的时事及评论文章,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内容的选择和写作上老师并没有给以具体切实有力的指导,致使学生在记录整理上随意性较强,显得粗浅,写得水平仅让停留在较低水平。

(二)利用早晚读材料对个专题素材进行积累,特别是美文阅读。每次的材料上都精选一篇美文,让学生阅读评鉴。

(三)美文荐读。要求学生每周选自己喜欢的一篇作文,抄录在纸上,并向同学介绍自己选文的优点,学生浏览其他的文章并选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并作点评。但是往往坚持力度不够,选文随意性较强,有的同学应付了事,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没有完全发挥。可以加强背诵和模仿训练,不断重复、跟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四、是坚持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1、书写清晰规范;

2、审题明白准确;

3、答题科学合理;

4、时间利用得当。

五、是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和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六、是阅读思考与解题技巧同等重要。解题技巧的总结和积累在高三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思考也不容忽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很少思考,成为解题机器,只会按部就班,缺少应变能力。体现在考试中,他们对于新东西新题目,因为缺乏应有的自信、创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踏实努力,在给学生的指导上要具体到位有力,尤其要重视检查落实,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常态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教研组的听课轮到我了。自然,教研组长而已,你不是第一个,谁是第一个?有老师来听课,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一般,自然要好好准备一下。在上这节课之前,在四班先是试讲了一下。本来四班是打算让学生们来进行复习的,但还是对自己不放心。讲了一下,果然发现课件制作的顺序有点问题,需要再次的进行调整一下。

开始上课是在上午的第二节。由于是常态课,就把常态课中的一些平常的做法拿了出来,先是对作业问题进行了点评,然后是对上一节课的复习提问。再就是进入学习新课的环节。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设计上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存在疑问的地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本节课的学习中,特别注重增加了一些材料题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较多的材料题,增加对当时历史的认同感。通过出示材料,发现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的不错的。例如,本来我以为“阳光下的地盘”,学生会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结果,很多的学生回答上来了;再比如,“火星”值得是什么?本以为学生也难以回答的,结果,学生都顺利的回答上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学生的潜力,需要教师努力去挖掘,只要教师创设好的情境,就一定能够发挥出学生的最大潜力。另外,一个比较得得意的地方就是让很多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也是我慢慢的在探索中得出的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让很多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他们上课的专注力。总体感觉还算是比较的流畅、自如。再者,对于拓展的地方,自己也算是比较的不错,例如,讲到了中国参加一战及战后中国的窘境;对于意大利参加一战的的根本原因,也是探讨的很到位的。另外,学习本课的时候,对前后知识的联系,也是尽量的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飞机的发明者等等。

本节课,尚有遗憾之处,就是,练习的设计上,记得还有一些深刻的题目没有设计上。罗曼罗兰对一战的评价,一些文学家对一战的描述等。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搜集整理。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需要教师个人改进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当然,如果,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的话,就是对本节课的课堂设计上,基本上是按照课本内容平铺直叙的下来的,内容整合上基本没有。常态课的话还是可以的,如果进行评选的课,是需要作进一步的准备的。

常态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最基本形式,只有将常态课上好了,才能在以后的优质课评选中得心应手,遇到各种评比活动不至于手忙脚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人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作文指导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这次讲授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高尔基、李四光、列宁、宋庆龄的填空题让学生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结果上课,学习范文时,体会不出写人的方法,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评讲习作时,学生读出来的习作记流水账,语言干瘪,人物特点突不出来。

2、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习作,总觉得太难太难了,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如果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学生就更不乐意上习作课了。这次习作研讨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就体现了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因此,多数学生写的习作,写事的过程不够具体,写人的人物的特点不够突出。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认为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在备课时,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制定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

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要有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备课活动中,认真做好“备学生”的工作,对于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地备课,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于作文的反思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假如我会变教学反思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节指导作文课当中,存在几个问题: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开头时,没有像学生说明写的是作文的开头。另外,在评价作文时,只是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这就不能直面地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修改作文,借助投影机投影学生的作文,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何修改作

这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在这节课当中,我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充分尊重他们独特的个性,使他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变”来实现他们的梦想或者心愿。

回想这节课,有几个地方需要反思

一、第一环节是以孙悟空的变进行导入,凭着孙悟空在学生脑海中的鲜明形象,孙悟空那出神入化的72变成功地引起了学生想变的欲望。老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心愿也来变一变,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

二、对于农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一篇佳作对他们并不容易。因此,指导他们写好文章的开头尤为重要。我出示例文中的开头,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的开头要说清楚两个方面,()一是“想变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变?”也就是说要变的原因。当给学生说明之后,并没有立刻让学生写,而是先让同学按要求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写开头的方法,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在这节指导作文课当中,存在几个问题: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开头时,没有像学生说明写的是作文的开头。另外,在评价作文时,只是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这就不能直面地指导学生学习如何修改作文,借助投影机投影学生的作文,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何修改作文了。最后,板书的设计不太完善,应加上变的内容,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在这节作文课当中,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也看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在下一节作文课当中,我会更加下更大的功夫,力求让作文课上得更加的生动、有活力。机械功教学反思会计教学反思会动的玩具教学反思

[作文大全:假如我会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作文教学课后反思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曾于十三周的时候开了一场关于作文选材方面的作文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反映,可自己却总觉得似乎只是面上的效果,学生真正的收获只是获得意识层面的一种认同感。

究其原因,本人事后反思以为:关于作文的选材这个话题,本身是和立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我的这节课则是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单独讲选材这个话题。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循环往复,老是会将二者再次结合讲解。绕来绕去,话题不干脆,拖泥带水。

另外,此节课上,以教师选材方法的讲析为主,配以例子进行分析,但缺乏学生的实战演练环节,对于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的检测,作为教师并不了解,也不清楚,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效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课堂的缺失。

还有一种感觉便是选材这个话题还会和谋篇布局搅在一起。就曾有听课的老师提议是否采用“老酒装新瓶”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选材。我当时并未在会上进行反驳。其实,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一个是关于选材,一个是关于谋篇布局,二者其实是不可混为一谈的。试想,老师对其竞也不了解至此种程度,更何况是学生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