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教师报》电子版(最新19篇)

浏览

5730

作文

54

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本学期,我校订阅了《中国教师报》,这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 ”。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闲暇之余,我便抓紧时间阅读《中国教师报》。慢慢地,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 “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让我领略到国内、外教育不同的的无限风光;“深度访谈”使我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力量;“教师论坛”给了我与名师心与心交流的机会……每一次读,我都受益匪浅。我品味到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知识大餐”,她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更让我享受到了一份温馨,一份淡然,一份美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教学理念在逐步改变,教学生活也格外丰富多彩了。

《中国教师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同行,认识国内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机会,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反思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教师报》给我们这群最广大社会专门群体却是最容易被人淡漠的群体提供了表达思想、总结经验、倾吐对教育的思与学的情感园地,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加强和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为以后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让我拂去心灵的灰尘,端正了一个教师的心态,点亮心灯,不为名利所累,让我做一个面带笑容的老师,时刻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不仅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让我更加理智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在不断陶冶中,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对待学生,学会了乐观对待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2003年,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经验不足,在教学上有很多疑惑。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中国教师报》,深深地被他上面刊登的每一篇文章所吸引,尤其是他那贴近一线教师生活的那一篇篇教学心得,让我茅塞顿开,在教学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中国教师报》——你让我接受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人的思想为之一振,如行走在沙漠的人遇见了绿洲一般的新奇。每次品读你时,我都要认真做笔记,有时还和同事共同分享你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在你的帮助之下我茁壮成长起来了。

以往,我总埋怨学生,说自己备课辛苦,上课累得嗓子哑,而学生还是不愿倾听,他们总不回答问题。自从有了你——《中国教师报》,我不再怨天忧人,首先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是不是我讲课不够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听,是不是孩子过于胆怯,缺乏自信。学生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去尊重、引导,我相信,真情一定能滋润孩子的干渴心灵,真情一定能让每个孩子盛开出智慧之花!

学生的思维总是叫人难以捉摸,课堂上总会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教师手足无措。对于叫我们“尴尬”的问题,怎么办?是当作没听见,还是斥责学生,或者直接坦白“老师也不知道”。 自从有了你——《中国教师报》,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老师不是什么都懂的“万能博士”,但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对那些教师能力范围、学生理解范围之外的问题,可以简要引导或暂时搁置。

现在都提倡“赏识教育”,但是长期下去,孩子在一味地表扬声中长大,可能会导致心理承受能力降低,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一些孩子被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要死要活。到底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正常的“赏识教育”呢?自从有了你——《中国教师报》,我知道了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针对学生身上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也要大胆地批评。不过这种批评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提醒式”,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很多老师都在一味地套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问题让学生自己说,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规律也自己去归纳,那么教师的指导作用究竟何在呢?自从有了你——《中国教师报》,我明白了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必须对其学习方式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积极的引导。试想,学生连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都不知道,又如何谈得上自主学习呢?你开阔了我的思维,使我走出了对自主学习认识的误区,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

伴随《中国教师报》这块沃土我像一株待长的幼苗成长起来。我将以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继续读报、继续工作、继续感动、继续收获……我深深地相信: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在《中国教师报》陪伴下,我会越来越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974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年轻老师,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赶快成长起来。我常常想?初为人师,何为人师??在遇到学生上课不听讲时,我会懊恼不已,暴跳如雷,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老师。我总是在问我自己,是自己的课上的不好吗?是学生素质太差吗?还是我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某些问题?读了《富‘内’方能养‘外’》,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惭愧。《富‘内’方能养‘外’》是发表在《中国教师报》第318期?教师教育?版块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唐婉老师从参加一次教师资格考核认定现场中考生们面对一些非常基础性的专业知识而不知所措时那种令人失望的一幕中展开,对此从发出深深的喟叹以及对这些青年教师以后站上讲台上的一种隐隐的担扰。从而从问题的根源上提出富‘内’才能养‘外’的深刻见解。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受益良多。

是的,当老师是需要涵养的。这种涵养离不开广博的知识。我们都知道,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工作和心理科学知识。是的,新课程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要求老师博览群书又对专业知识把握的精准而独到,所谓精,就是要知的深,对专业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的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

学科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做最好的老师应该具备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情怀。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但这种涵养我认为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因为在教育中,不能缺乏爱。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的爱的典范。是的,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所有学生,无论智商高低,无论是家庭条件好差,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因为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一位教育者曾这样说过:?师爱如春风,能融化学生心头的冰雪;师爱如春水,能涤荡学生心头的污垢;师爱如春雨,能滋润校园棵棵幼苗茁壮成长。?长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诚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诚挚的爱,才能使师生心连心。有师爱作基础,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爱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有效的?催化剂?。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去爱每一位学生,作一个爱的播种者,用爱引领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这种涵养还离不开教师的幽默。懂得幽默的人是智慧的人。教师的教学压力大,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能使自己快乐,身心健康,减缓压力。所以一个有涵养的老往往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幽默来达到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课堂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出幽默感,既能使学生开怀大笑,又能使学生品位和深思教学内容。

教学幽默是教师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我觉得教师的涵养是应该包括幽默感的。因为建立一个平等、民主、快乐、和谐的课堂正是新课标提倡的。

教师是需要涵养的,就象水土需要保持是一个道理。我们当老师的,至少在短时间内多媒休取代不了黑板,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还是要天天跟粉笔打交道,写板书。基于这一认识,我每天都要找点空闲时间来练一练板书,目的只有一个,涵养自己的素质。除了日常写字。教师的涵养离不开教师广泛的阅读,阅读的视界决定了一个老师的眼界,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大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即使是象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那样,一生云游神州大地,从南到北他也很难走遍。怎么办?多读书,查资料,哪怕象加拿大著名医生那样,每天临睡前读十五分钟,持之以恒,收效也会是很可观的。

当老师的,还有文字功夫我认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若长期不动笔把自己平时学习体会、教后感慨和反思及时写下来,往往就如过眼烟云,点点创新思维火花有可能就稍纵即逝。许多教育家不正是在一点一点的写作中积累起来的吗。相反的,很多很有经验的老师,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师为什么没有突破呢,这跟有没有坚持写作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写作的过程是一个锤炼思想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内化再吐出的过程,是一个提炼升华的过程。作为经常和文字打交道的老师,开个博客,写点文字,应该说是应该而且必要的。

是啊,当了老师的我才知道,一堂精彩的课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个老师深厚的知识根底。当老师所需要的涵养是多方面的,初为人师的我,值得我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涵养,让自己真正地能够做到厚积薄发。陆游曾经训儿:?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推而演之,平时课上得出彩的老师,也多是功夫在课外。杰出教师都是源于平常很注重自身素质涵养提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正是对教师工作的一个生动写照吗?是的,我曾经多么迫切地希望在教坛斩露头角,可是现在看来,我应该像唐婉老师说的那样,在教育的道路上沉潜一段时间,扎扎实实地修炼自己内在的涵养,才能真正地在教育事业上取得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463 字

+ 加入清单

——读《周芙蓉:走进孩子内心的快乐》有感

一个冷漠不愿与人交谈的孩子,成绩差,性格古怪孤僻,戒备心强。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手老师,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有耐心和责任心。这样的学生,老师与其进行心灵沟通并且从而走进其内心世界,让他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前后表现截然不同。学生能有如此大的转变,不得不感叹,教师的作用真的不容小觑。这个老师的成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与支持。只要用心关注并且努力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作为一个工作不到一年的新手老师,愿意将教师作为理想去追求,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刚开始时,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方法。常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大声喧哗,甚至引吭高歌,更有甚者直接导致课堂的中断。课后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的一切,无疑给我这样满怀冲劲的新老师泼冷水。对此,我感到非常无奈甚至是气愤不已,但又束手无策。但是,渐渐地,经过仔细的了解学生发现:他们内心里都有认真学习,好好听课的想法,但是却因为自控力太差或者学不进才导致这样的或那样的不合理的行为表现。学生会有好玩的天性,常常会为了玩而忽略学习。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为友谊中的小矛盾,亲情中的小疙瘩,或者师生间摩擦而影响学习的情绪。他们好动,总是无法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学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关注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学生的许多烦恼,在我们老师作为成年人的角度看来也许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也是一名学生。为了一道无法演算出的数学题而自责不已,为了一篇反复背诵却记不住的文章而难过,为了老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而思忖忧虑很久,为了与同桌化解矛盾而写纸条道歉,为了生活的不愉快不顺心而伤心很久。同时,也会为了超过哪位同学而暗自较劲,为了教师的一个小称赞而欢喜不已,为了攻克一道难题而信心大增,为了获得一个梦寐已久的成绩而欢呼雀跃。这就是学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烦恼。因为小烦恼而心绪不宁,从而影响学习。这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真实写照。因此,一直在内心提醒自己,我曾经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应该学会“异地而思之”换角度思考,那么你所觉得的那些不可理喻的东西都会迎刃而解或者豁然开朗。作为教师,我们是否还记得作为学生时我们的这些特点呢?是否用心去关注孩子们的这些变化?其实,用心去关注他们,那你也许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讲台上,在教室这个场合,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从教师身份出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树立好榜样固然重要。可是,我认为育人应该更为关键。而如何育人,这个是困扰我们大多数老师许久,让人头痛不已的问题。我想,这个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了解他们内心的诉求和需要。从教师也是学生的角度看,通过工作的锻炼,让自身得到成长是

通过与学生的相处,用心去关注他们患得患失的缘由,感受他们的纯真简单,体会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而非害怕恐惧。用心去关注他们,我们会懂得,他们真的还只是孩子,拥有孩子的任性与吵闹,他们需要我们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并关注内心的发展变化。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你一定会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忧伤而忧伤。

记得,用心去关注孩子们。他们是有情有意的人,会记得老师给过她们的小帮助小赞许。不因一次的违纪而武断的否定他们。用心关注孩子们,无论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和过人之处。用心去关注孩子们,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有违纪吵闹的行为的人,或许可以理解并进行引导。用心用情去关注孩子们,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的。记得,用心关注孩子们的快乐与忧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教师报》从听说到初次接触后再到走近并爱上她时,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光阴不长但却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深深地知道这份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和他们心灵互通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中国教师报》让我明白,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爱孩子是心灵撞击出的爱的火花;是初春时细雨对幼苗哺育的无私;是花苞吐蕊漫人间的芬芳……

还记得初睹《中国教师报》芳颜是在一个舒服的秋天。那是我刚走上教师的岗位没多久,在一次例行的会议前,我随手拿起了放在报架上的一叠报纸悠闲地翻阅起来。在右手一上一下地摆动中,我的心渐渐地被她所深深吸引。眼前的她就像江南的女子般情感细腻,文风朴素悠长,没有过分的夸夸其谈,曼妙的字里行间透出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实在道理。每逢完成了工作的茶余饭后,我便会走进空荡的会议室里,和她进行心灵的交流。于是在安静的氛围里我慢慢熟悉了她的风格:《教师教育》、《新课程.课堂》、《班级在线》、《杏坛春晓》……从这里我走出了校园,走向了世界。

我从《中国教师报》中不仅了解到基本的教育政策还读到了许多震撼心灵的文章。如在《老师,我可以唱歌了吗?》一文中,从简单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善良的教师的“机智巧妙”和孩子的“天真可爱”。一个智障的孩子,一颗无法约束自己的心,看着看着,我落泪了,在过多追求分数和课堂纪律的今天,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人性迸发出的光辉;而在《晓风轻拂,时光淡淡——读》里,让我知道在被各种低级无聊毫无内涵的所谓流行充斥的现在,更应该拂去尘嚣静下心来去品读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啊!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我们总是心安理得认为会永远属于我们,从不曾想过走进它、品读它、理解它、升华它。殊不知在自以为拥有中错过了欣赏许多人类的辉煌。身为教师的我们都已经离经典的国学越来越远了,还能指望那些熟悉周杰伦、李宇春的孩子们去记起孔子、孟子们的声音吗?当曾经优美的《高山流水》、《阳春三月》被如今的《双节棍》等流行歌曲所取代时,我们是该高兴时代的进步还是担心文化的流逝?《中国教师报》让身为语文教师的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今后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啊!

《中国教师报》陪我度过了日落星升、花开叶落的岁月。是她让我在工作的迷茫中找到了航行的方向;是她引领着我在浩瀚的天宇中尽情地翱翔;是她陪伴我度过寒冷的雪季;是她教会我如何拥有一颗与学生灵犀的心……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温暖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在记忆的心扉中,常驻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恰似那流光溢彩的画页,亦如跳跃着快乐音符的乐章。读你,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不管是工作劳累时的忙里偷闲,还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消遣,身边总少不了你——《中国教师报》一路伴我成长。 这是一份以中国教师为名,零距离贴近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报纸。第一次看到她,就让我这个身处一线的青年教师倍觉亲切。一路细读下来,我的心中便拥有了几份欣喜、几份收获。

其中一篇《我走出了困惑》引起了我的注意,读后让我心境逐渐明朗:工作中的一点不如意怎么就如此消极呢?文章作者遇到挫折并未埋怨消沉,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去面对新的旅程,迅速走出困境,结果收获了许多成功和感动。想想平时教育学生说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可自己遇到这么点不公平,难道就可以否定世间的公平吗?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接下来的日子,我与《中国教师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它身上了解了更多的感人事迹,认识到教师的人生价值不是让人看到自己

的成绩,而是敬业地默默付出。是《中国教师报》坚定了我为师的脚步,让我对教育更加执着。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又是《中国教师报》,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学生。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特别是“班级在线”、“教师教育”、“创新课堂”,报中所载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的做法让我受益匪浅,并借鉴到我的班级工作中。陶行知就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中国教师报》的文章让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岁月在流逝,而我从未停止对《中国教师报》的阅读,也没有停止对自己的反思,“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首先要归功于《中国教师报》。

当人心变得浮躁,当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我对《中国教师报》却情有独钟,在读懂了她的同时也读懂了自己,读懂了人生。这里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的读者失望,她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文学趣味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精彩纷呈,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一路随行,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最近又看了一篇《老师最害怕的七件事》顿感震撼!老师有很多害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学生。但最害怕的还是教不好学生!看到“中国教师报”能采用此文,如此大胆地公开老师们的痛处。可见贵报刊敢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能为广大一线教师代言!也让教师们深感慰藉!

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中国教师报》的人文情怀打动了我、吸引了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正因为尊敬的报刊工作者们用心灵和才智奉献着真诚的爱,才会有《中国教师报》的一片蓝的天!使得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也有“露脸”的机会,从而网络了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有着大量的“缄默性教育教学知识”:首先他们已经对教材了如指掌,有时间来考虑比“如何讲明白”更高一层的“如何讲生动”的问题。其次他们有了丰富的经验储备,能够很快地对学生的需要有所回应和即兴发挥,一句话,他们有了给学生“点穴”的本领。因为“共同成长,共同分享”让教师们爱不释手!

《中国教师报》为我打开了一扇更为敞亮的窗户,让我观望到一片更为广阔的风景,给自己的成长插上了一对飞翔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以来,我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自己,尤其是当我发现并阅读到《中国教师报》这份属于教师自己的报刊时,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前不久认识了《中国教师报》。一次学校召开每周例会后,本校语文组教研组长叫住我,让我写一篇有关《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我一听傻眼了,还有这份报纸?我可从来都没听说过。她让我去网上看看。

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我静下心来,在网上找到这份报纸读完后,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这份报纸果然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许多文章,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让我感动既亲切又感动!

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它具有时代气息,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反思多多。另外,它还具有科普性与知识性。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最后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中国教师报》帮助了我,也改变了我。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真正做到以爱育爱并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时在课堂上看见学生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来的无名火蹿上来,很冲动,忍不住想发火。可是我读了《中国教师报》后,让我改变了以前的急躁和冲动。以前我很容易对学生生气,总是埋怨学生不好管,感觉自己容易激动,也很消极,觉得烦心事儿很多。通过学习,我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偶尔还会动怒,但我已经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了

我想,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令人深思的小事,它们犹如散落在沙滩上的一枚枚可爱的贝壳,也许不经意间就被我们踩在脚下,冷落在一边,可是,如果我们俯下身去,悉心的将它们拾起、收藏,就会渐渐发现它们的美丽,发现它们身上留下来的教育的真实痕迹,追寻着这样的痕迹,或许我们就能寻找到改善教育行为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的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共同交流,一起参与,一起推动,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愿《中国教师报》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每个教师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结婚邀请函电子版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谨于公历***年*月*日假座*****酒家*楼*厅举行婚礼,下午*时恭候*时入席,***,***敬备薄酌恭候光临。

2、谨于阳历***年*月*日借用*****酒家*楼*厅进行结婚仪式,下战书*时恭候*时举行宴会,***,***敬备菲酌恭候惠临。

3、兹定于何时何分(星期几)在何地为某某与某某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筵,恭请阁下光临,某某敬邀。

4、嘿,**月**日**时来参加XX和XX的婚宴,千万记得准时到哦,地址还记得吧,就在XXXXXXX,诚挚邀请您见证。

5、结婚请柬要发,不过婚礼前几天发条短信提醒一下也是必要的,分享几条结婚邀请短信供大家参考:

6、可爱的同学们,本人将于X月X日举行告别单身仪式,在这神圣的时刻,恭请大家出席,为我见证!

7、我们俩谨订于**年**月**日假座**饭店**厅举行婚宴 谨请光临*** 谨订***

8、您好,本人XXX兹定于2009年1月1日中午11点与XXX举行结婚典礼,地点XX饭店XX层XXX厅,诚挚希望您携家人参加,谢谢您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与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371 字

+ 加入清单

读一份好报,就如同与一位挚友互诉衷肠,它表述着你想说却未曾说出口的,它直接抚慰着你的内心,让你觉得那么亲切舒适。“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正如你所宣扬的那样,从我接触你的那天起,便对你有了一份非凡的亲切感,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成了我在这个学校最独特的陪伴。虽然你在我身边不声不响,可却填补了我内心里那份孤独。

翻看你时,我已习惯在一杯茶时,习惯了读的同时进行标记和摘抄,可这一次,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我想记录下来我的所思所想。在第586期的“总编七日谈”中,写到了怎么帮“下乡”的新教师,虽然通篇文字不多,可却深深地刺了我的心,文中所写的是那么的真切。

读着读着,我的思绪回到了2010年的那个秋天。怀揣着满腔的教育激情,带着还未褪去的学生稚气,来到了“彭塔”这个地方,这个我在23年前从来没听过的地方。一路上,我激动万分,在行驶了将近两个小时后,车停在了一个旧旧的大门前,这大门,分明就像我小学时的母校,一眼望去,整个校园没有我所期待的活力的气息,真的是满目凄凉。就在那一刻,我的心透心凉,我无法想象我将怎么在这开启我的教学之旅。看着父母的车消失在眼前,泪如雨下。正如文章中所提到的几“缺”,活生生

的生活,样样都缺的生活。而就是在办公室等待安排时,我们有了此生的第一次相遇。五年了,如今的学校有了些许的改变,学生们住上了崭新的宿舍楼,有了干净宽敞的食堂,吃上了营养餐,作为老师的我,又有了什么改变呢?五年了,我已成家,因为距离的关系,我还如从前依旧过着单身的生活;已从“两扇门、四扇窗”的大屋搬进了“一扇门、两扇窗”的小屋;每月拿着1500多块的工资,坚守在我爱的地方……

五年了,很多事情都变了,可不变的是你的陪伴,在最初的时光里,在思家情绪最浓时,在两次经历丧子之痛时,把你捧在手心里,一滴滴眼泪打在你的身上,湿了一大片,虽然你无声无息,可你说得都一次次敲打在我的心上,使我有勇气坚持下去。在别人眼里,网络的时代,一份报纸能带来什么?对于别人也许你只是信息传递的一种手段,对于我,你是一种陪伴,更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特岗教师,我现在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的是想把我的学生带出去的决心,我们没有城市教师有利的条件,我们却丝毫不输对教育的那份爱,面对生活太多的曲折,我选择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我的学生身上,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快乐,能够学有所成。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什么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可我习惯了静下心来看看自己走过的和正在走的路,我喜欢拿着一份报纸一杯茶的时光。有太多的行业令人趋之若鹜,人们看到的

更多的是其所包含的利益价值,可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它叫“特岗教师”,虽然只占教师队伍的一小部分,可却付出自己所有,待在一个什么都很缺的地方,努力创造着什么都不缺的生活,脸上显露的是不与年龄相符的成熟,过着单调的生活,却依旧笑容满面,因为我们的心是幸福的。

谢谢你,中国教师报,谢谢你一直的陪伴,谢谢你在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谢谢你让我吐露自己的心声,我承认现在的条件很艰苦,我承认我所经历的痛,已让我的心千疮百孔,可我知道我还能站起来,看着我的学生,他们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他们离不开我们,而我也离不开,选择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中国教师报,选择了你,我愿你能一生相伴,我愿你为我的教育生涯继续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好的书,犹如一盏指明灯,可以给迷茫的读者指明方向。同样,一份好的报纸也可以为迷茫的读者拨开云雾,重见光明。我是《中国教师报》的忠实读者,在拜读《中国教师报》的同时我收获了很多。也许一期《教研新举措》就为我解开了心中多年的教学困惑,使我豁然开朗;也许一期《决策者说》就为我指明了深化课改的方向,使我事半功倍;也许一期《教师生活》就使我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使我与时俱进。

每当我在教学中有了困惑时,我习惯翻开《中国教师报》寻找答案。现在我区正处在深化课堂改革的探索时期,深化课堂改革该怎么“深化”?课堂的结构该怎样变化?课堂中的老师该干些什么?课堂中的学生又该干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课改研究周刊》连载了多篇关于推动《第三代课改》的文章,通过仔细阅读、认真品味《教室的明天》、《遇见未知的教室》、《走向第三代课改》、《教育实验室图景》等一系列有关第三代课改的文章,使我收获颇丰。《课改笔记》里的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深化课堂改革的心灵,正是这段话不断激励我努力践行课堂改革。每当我在课堂改革中遇到挫折,我就会拿这段话激励自己:往灰色的地带看教育总觉得朦胧一片,很难改变;向绿色原野看教育总觉得生机一片,正在改变。改天换地,不可能一蹴而就;改变一点点,却可立竿见影。

我是一名擦边的80后,到如今已工作16个年头了,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龄,更注重现实的成长。因为我知道:无论现实多么世俗,多么残酷,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我们深化课改的资本,是我们不被别人超越的资本,是我们赢得掌声的资本。我为了不使自己与时代脱节,我把《中国教师报》当成自己的辅导老师,跟她学艺,确保自己与时俱进。在跟辅导老师的对话中,我知道了自己该朝哪个方向努力;该以什么样的教师为榜样;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长期拜《中国教师报》为师,不仅我感觉到了自身的变化,身边的同事也发现了我的变化:全区深化课改的讨论有了我的身影;年度论文获奖明显增多;所教班级的成绩大幅提升……

长期的阅读,使我对《中国教师报》有了深深的依赖,好品茶的人,一日无茶则滞,因为他对茶产生了依赖。我感觉自己就和好品茶的人一样,我是一日不读《中国教师报》则滞。这不是夸张,这是事实。因为我从《中国教师报》身上汲取了精神养料,她帮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想这样的良师益友你也不舍得抛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教师报是我的新朋友。和她相识不到3年,但我们已交情莫逆。

20**年10月,我去石家庄参加中国教师报河北省推介会。当时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个广告性质的见面会,局长吩咐我去应付一下。会议议程非常简练,没有夸夸其谈和长篇大论,更没有一个领导讲话超时。看着会上发给我们的样报,听着各级领导的讲话,不知不觉间会议按时结束。我开始感觉这份报纸的不一般,并渐渐收敛了自己的“吹毛求疵”。

返程路上,我认真研读会议资料里的《中国教师报》,觉得这份报纸就像我的朋友。随后的几次投稿,叶飞站长都会亲自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稿件的优缺点和修改方向。看惯了颐指气使、拿腔作调小报记者的作风,我觉得中国教师报这个朋友我是交对了。我对她开始刮目相看了。

随着几篇文学稿件和教育论文的发表,我和叶飞渐渐熟悉了,于是,有了为献县教育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

在201*年全省通讯工作会上,我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在会上,中国教师报发出了“以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倡议,并向农村教师赠送了一批教育书籍,鼓励教师进行阅读、反思、交流。回来后,我立刻着手进行组织工作。考虑活动的总体设计,遴选学校和教师,对稿件真伪进行甄别,忙得不可开交。两个月后,稿件见报了,承办学校的校长和发稿教师欢呼雀跃,我县作为当时承办这一活动的全国唯一县级行政部门,还被解成君编辑以编者按的形式进行了肯定。先前的所有劳累和烦躁一扫而光,我终于为献县教育做了一件事,为中国教师报尽了一份力!

随着我县对中国教师报的了解,全县各校开始踊跃订阅,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报用报活动。每逢投递员来到学校,最先被“抢”光的就是中国教师报。校长们都说这份报纸订得太及时了,太有价值了!

两年来,我又接触了《中国教师报》的几个编辑老师,他们让我享足了“孟尝君客我”的待遇。因为中国教师报,我戒除了以前的妄自尊大和趾高气扬,几近泯灭的教育理想复活了。

201*年7月初,我有幸参加了香山会馆的开馆仪式,并引导全县教师加入“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收看李炳亭主任的课改视频报告。7月底,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有幸邀请到雷振海总编和“课改中国行公益宣讲”专家团来我县进行课改宣讲,全县六百余名骨干教师聆听了教诲,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课改的方向。会后,雷总编握着我的手亲切地说:“陈枫,干得不错!”

在我心里,中国教师报像个侠士,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如同诤友,挚语诤言、心心相通;是我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更如一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我能时时感受职业的荣耀,快乐幸福地成长。

中国教师报,我们的图腾,有你,我们很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同学聚会邀请函微信电子版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同学

十年前我们相聚相识,有着各自的梦想和憧憬,有着一样的热血和激情。在那三年中,我们相知相重,经历了人生最纯净美好的时光,金石滩海边结下的友情已如谷中泉水,浩然成湖。秦皇岛山中传奇的故事已如山中翠柏,层峦叠嶂。 弹指一挥间,转眼已是十年了,不觉我们已近中年。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十年的时光,我们已经体验了人生百味,十年的时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人生感慨,是啊,无论人生浮沉与贫富贵贱如何变化,同学之间的友情始终是纯朴与真挚的,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共同感受,每一位同学始终忘不了还是那段真诚的同学情,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寒窗三载。十前我们酿造了一坛美酒,十年后我们来共同开启,这酒一定是醇美醉人的。

各位同学,来吧,十年沧海桑田,别因您的缺席而使聚会失色!让我们重温过去美好的记忆吧!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好时光!展望精彩的明天。

经征求多数同学意见,我们确定于年月日举办班同学聚会。为了把这次聚会办成一个隆重、热烈的聚会,我们专门成立了筹委会,并确定具体时间和地点如下:

聚会活动筹委会名单:

会长:****

·婚礼邀请函·宴会邀请函 ·讲座邀请函 ·投标邀请函

·校庆邀请函 ·生日邀请函 ·活动邀请函 ·英文邀请函 筹委会成员:****

时间:*年*月*日全天

地点:***

费用:聚会费用为每人100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聚会期间的住宿、餐饮和宴会;2、照相、录像、洗像、刻制纪念光盘方面的费用;3、编印聚会纪念册的费用;4、其它费用等。如费用不足,由筹委会成员共同补齐;如费用结余,由筹委会成员负责使用余额,给参加聚会同学每人购买一份聚会纪念品。

其他事项:为了便于筹备组提前制作聚会纪念册,请各位同学于*月*日前将本人的联系方式、最近照片、聚会建议、聚会留言交到筹委会。筹委会在此请求您,若您了解本班其他同学的信息,请代为邀请,或立即告知我们,以便我们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5月20日,我参加了香山夜话---“到哪里寻找我们的职业幸福?”一看到这个非常贴近教师的话题,就非常感兴趣。

论坛前,我早早地坐在电脑前,看看大家如何破解这一谜团。

期间,吕建斌老师发了个题为“勿做抱怨哥”的帖子,读完之后,很有感触,想到,我身边也有类似这样的老师,于是,有感而发地贴个帖子。

没想到这次夜话活动,刊登在389期上,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教师报》上,那时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我如“疯人”般的拿着报纸逢人便讲,四处“炫耀”……

此后,我每次参与论坛都精心准备,积极参加,认真学习,迄今为止,已经参加了33期,我成了论坛的常客。

我的名字,因而也6次出现在《中国教师报》上。

一直以来,我把参加夜话,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常常“风雨无阻”地守候在电脑旁,有时参加晚了,那心里是“抓心挠肝”般的难受啊!

兴奋,第一次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

6月7日,参加了“寻找新学校、新校长”香山夜话活动。

我发个帖子,介绍了原来我校校长是如何的“好”,谁知,徐建利版主的回复说:“以生为本,才是新校长的核心标准!”这让我一头雾水,什么是“新”?她与“好”有什么区别?带着疑问,我走进了李炳亭主任的博客,拜读了4月18日《新课堂与新学校》的博文,对于“唯有新教师才会有新课堂,当学校解决了课堂问题,才有可能变身为新学校”这句话,感触最深。

是啊,没有新学校,哪来的“新校长”?我又如饥似渴地读了李主任的其他博文,当读到7.30“高效课堂的灵魂”---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时,引起我强烈震撼。

是啊,不解放教师,怎能解放学生?想到那则“向陶行知学什么?”的征稿启示,就写了一篇《向陶行知学“解放”》的文章,没想到,发表在390期“教育家周刊”栏目。

那一夜,我由于兴奋过度,一宿都没睡好觉。

后来,我又有三篇文章《我们需要以师为本的培训》、《职称评定八个要》和《做一对黄金搭档》相继发表,在此,十分感谢冯永亮和陈盼两位编辑。

幸福,第一次整理夜话

一天,陈娥版主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让我整理10月5日的“网友话网刊”夜话稿,我回复说“我能行吗?”陈老师说:“杨华老师推荐的人,肯定没错!”信任产生力量,信任催生幸福。

我下决心一定要把稿件整理好,不辜负版主的信任。

我认真学习了前几期的夜话整理稿,用心揣摩整理夜话的方法,悟出的技巧是“用一根针,穿一条金线,把一缕五颜六色的丝线,织成色彩斑斓的彩绸”。

夜话那天,我一直整理到凌晨,陈版主心疼地说:“明天再整理了!”就这样,第二天又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才整理完毕。

公示后,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真的好幸福!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整理了两次夜话:10月21日应庄老师之邀,整理了“惩戒教育,想说爱你不容易”的论坛稿,11月9日受李修成版主的诚邀,整理了“合作学习,你践行了吗?”的夜话稿。

我最深的感触是,整理真的很累,但,学习最多,收获最大,最幸福!

高兴,第一次夜话“加精”

8月21日,参加了香山夜话“问道:现代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考试”。

梁编对于《我平时采用的考试方式》一文,给予了“你的发言很有水平!”的评价。

而后,我又贴了一篇《铿锵“三人组”》的文章,梁编的回复是“题目起得好,做法更好!加精。

这可是我进入会馆以来,三百多个帖子中,唯一“加精”的,当时,非常高兴,同时也总结出,要想在夜话“加精”,就必须认真准备。

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看到有夜话活动,我都要认真思考,用心领悟,深入研究,与论坛一起成长。

到目前为止,“加精”数量,已有6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做的是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最近我总是在想,如何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孩子们?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如何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在天真烂漫的童年过得更加快乐。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如果不能触及小孩子的心灵,不能感化他们,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一名老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上课、备课、做游戏,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多。最近我利用休息时间,在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多期《中国教师报》后,我感触很深。从听说到走近再到走进她,时间虽短,但她却很快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她有丰富的内涵,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从事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加热爱孩子们。如果把一个班比作一个小花园,孩子们就是那朵朵各具特色的鲜花,芬芳的玫瑰,淡雅的兰花,华贵的牡丹,无畏的腊梅……朵朵花朵争奇斗艳,尽显独特魅力。而我们教师就是小花园的园丁,除草、施肥、剪枝……只有因“花”施教,才会百花齐放。《中国教师报》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只真正爱上孩子,才会有“百花齐放”的收获。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心育人首先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可以决定成败”。爱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表达。《中国教师报》使我真正意识到,教育必须具备对孩子要有“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袋”、“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出错的权力”等一系列细节教育。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宽容每位孩子们。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作为一名老师,对孩子要多宽容。她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每个孩子,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教育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孩子的错误如果不是因势利导,而是进行叱骂甚至体罚,是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因为这样的做法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

以上只是我读《中国教师报》一点点收获,我相信因为有了她的帮助,我今后的工作会更加出色,生活会更加充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教师报》征文

全文共 1545 字

+ 加入清单

献身教育 终生不悔

——读“徐翠梅:留守少年的守护人”有感 “对孩子的关心永远不变,为教育献身的初衷至死不改”这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的铮铮誓言。为此,她十年如一日地关心着、爱护着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她就是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中学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长”——徐翠梅老师。

2014年9月24日,《中国教师报》刊载了徐老师的事迹,也是从那一天起,我认识了这位爱心无垠的老师。11年里她担任过学校的语文老师,负责过留守儿童的主要工作,兼任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又充当过很多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长”,2014年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教师”。

她用老师的情、“妈妈”的爱滋养着在家庭教育中“营养不良”的留守儿童,陪伴他们度过了孤独、叛逆的青春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深厚内涵,她是真正的“留守少年守护人”。在她的关爱和教育下,原本桀骜不驯、染上各种不良习气的小亚考上了技校,成为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阳光男孩;在她的引领下,很多留守儿童看到了农民工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劳动场景,深切体验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在她的组织下,留守儿童们参加过“集体生日庆祝会”、“‘保护环境,爱

我母校’的义卖”等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美化了他们的心灵。

因为她的默默付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曾深度报道了这位优秀的“代理家长”。为此,她曾在大街上遭到很多家长的“围堵”,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这些让徐老师油然而生一种快乐感、自豪感,让这位“代理家长”更加坚定了做留守儿童的守护人,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的决心,这是怎样的一种献身教育的精神啊!

徐老师还不断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法和途经——她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每学期还至少给学生做3场心理讲座,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她的带领下,紫庄中学的很多老师都义务做起了留守少年的“代理家长”。

徐老师“献身教育,终生不悔”的精神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紫庄中学的老师们,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田上,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终生不悔的崇高境界。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必然以教育为快乐。一个人只有从自身所从事的事业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产生进步的原动力。教师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我,不断成长,就得有一种“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坚定的立场和崇高精神。

其次,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崇高思想。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大群远离父母、孤独叛逆的留守儿童时,我们的爱心更显出其巨大的能量。徐翠梅老师也曾经说过“如果家庭亲情缺失,再得不到学校教育的弥补,那会耽误多少孩子的前途啊!” 做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因为只有充分关心孩子,才能让留守儿童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会担当,真正成人成才。

另外,教育需要坚守。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徐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实现为人师表、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目标。面对留守儿童,我们需要更多的坚守,坚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坚守“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品格,坚守“献身教育,至死不悔”的铮铮誓言!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说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像徐翠梅这样甘于奉献、孜孜不倦的优秀老师们。让我们也向这位平凡且伟大的徐翠梅老师学习吧,做一个“献身教育,终生不悔”的优秀教师,为伟大的“中国梦,教育梦”增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开学一个多月以来,除了每天坚持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外,还在课余时间为自己补充些精神食粮,其中中国教师报给予我了不少养分。

课堂上为什么要关注倾听呢?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双向的,在课堂上,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听得专注且不时有反馈时,教师往往更容易灵感迸发,激情四溢。新课堂中,展示环节的关注者,不仅仅是展示者,甚至可以说,倾听要比展示更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时,教师对于展示会花费很多精力去培训,却常常忽略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关注。课堂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情感的碰撞。没有了倾听者与展示者之间的有机互动,新课堂的展示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倾听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语言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感受展示者在展示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倾听是对一个人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的挑战和训练,是逻辑的归纳、综合、演绎的过程。因为倾听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所以倾听可以使学生的心智越来越发达。此外,倾听也是一种关怀、一种品德。

那学生倾听时要注意什么?首先,倾听者要表示出诚意,身体坐正、面对展示者,露出笑意,等等。即使展示者的讲解零散甚至混乱,倾听者也应该耐心地等待对方把观点表达完整。每个人的看法和观点不相同,这很正常,但尊重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必备的素质。

其次,倾听者要适时地对展示者进行鼓励和理解。每个展示者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支持,因此,在双方对话时,如果倾听者在语言中加入一些如“对的”、“是这样”的短语,都能给展示者带来自信。

最后,倾听者要适时做出反馈。展示告一段落时,倾听者的激励性反馈,会给予展示者极大的鼓舞。当然,有时不恰当的反馈也会不利于双方的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穿针引线、双向沟通的工作。

回到自己的课堂中,虽然我一直在坚持“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并尽力完善各个环节的有效性,但是扪心自问:我对学生的倾听重视度够吗?平日里,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展示方面,认为展示的好坏决定课堂的效果,但真正是这样吗?

就在刚才,我在电脑前静坐了1个小时,脑海里不停的浮现出我和学生们上课的场面,可回忆了很久后才发现我的情绪变化完全是因为学生们的展示,而不是倾听···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明日上课,在保证课堂流程顺利进行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们的倾听上,因为中国教师报让我知道:倾听是一个情感投入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心智越来越发达。此外,倾听也是一种关怀、一种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一份报纸,一杯茶,让烦躁的心慢慢沉淀,在网络中的巧遇,让我认识了你——《中国教师报》。从听说到走近再到走进她,时间虽短,她却很快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学生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荒谬的。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包容一切学生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热爱学习成绩挺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学生更要多一份偏爱。我们对学生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学生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宽容学生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不是因势利导,而是进行叱骂甚至体罚,是没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为这样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方法,会直接导致学生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严重影响学生德身心健康。校长如果没有宽容和善待的胸怀,麦克劳德能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而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解放学生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根本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的差异。 “班级在线”、“教师论坛”(《中国教师报》中的栏目)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告诉我,这种规矩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诫的“六解放”。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新课程”、“创新课堂”、“综合实践”(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渗透这新课程的理念,帮助我把握好学科教育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了激发、释放和展现。

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日子里,我有了更多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正是因为有了她,“热爱、宽容、解放学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灵魂,激发我更好地提高、成长。

有《中国教师报》相伴的日子里,教育、生活真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身为教师的我深知,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今天我与学生关系的民主与和谐,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属于美丽而有丰富内涵的她——《中国教师报》。

从听说到走近再到走进她,时间虽短,她却很快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她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时性的内容供我学习、吸收,为我更好地善待学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热爱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这是荒谬的。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包容一切学生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学生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热爱学习成绩挺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学生更要多一份偏爱。我们对学生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学生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宽容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导性的文章告诉我,教师必须主动地走下“师道尊严”的“神坛”,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长、不是以现在而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不是因势利导,而是进行叱骂甚至体罚,是没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为这样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方法,会直接导致学生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严重影响学生德身心健康。校长如果没有宽容和善待的胸怀,麦克劳德能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而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中国教师报》让我更解放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根本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的差异。“班级在线”、“教师”(《中国教师报》中的栏目)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告诉我,这种规矩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诫的“六解放”。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新课程”、“创新课堂”、“综合实践”中每一篇文章都渗透这新课程的理念,帮助我把握好学科教育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了激发、释放和展现。

阅读《中国教师报》的日子里,我有了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正是因为有了她,“热爱、宽容、解放学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灵魂,激发我更好地提高、成长。有《中国教师报》相伴的日子里,教育、生活真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过去的一年,是教师备受关注的一年,也是教师频频得“红包”的一年。这个时代是一片万物正在生长的肥沃土壤,中国的教师队伍正在生长中实现转型、壮大成长。

这是一个对传统纸媒充满了挑战的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正胶着在一起向前走,新媒体的声势正越来越大。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关切地问起:报纸还能活几年?这也是一个信息蜂巢的时代,信息越多,人们能得到的信息反而越少。在媒体大军中,中国教师报笃定地做一份“以师为友”的专业报纸——靠专业立足,办有用的专业报,成为教师离不开的帮手、助手。

专业需要专注。改革,依然是教育的时代强音。2016年,我们更加关注课改。将课改在报纸上的容量、分量扩大,以报纸为平台,关注课改之点、课改之人、课改之路,布点做事,凝聚课改人、课改专家、课改支持者,努力把“课改报”这个名头做强。

专业需要聚焦。2016年,我们将聚焦课堂、课程,聚焦重大典型经验、典型人物,把好文章做足、好经验做透,传递教师需要的专业之声,传播教师需要的好做法好经验。

专业需要聚力。教师是中国教师报与生俱来的力量源泉,为1400万教师而生,为1400万教师服务。中国教师报扎根于教师中,生长在教师中,聚力聚智于教师中。2016年,中国教师报将继续为全国教师打造平台、提供舞台,汇聚教师之力,推动教育发展。

校长在成就教师中成就自己,教师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己。媒体人在成就读者中成就自己。这是中国教师的报纸,我们以师为友,在成就教师中成就一份报纸的未来。积极、善意、建设性,我们期待中国教师报的每篇文章,都有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期待我们为中国教育发展、为每个教师的成长发出积极、善意的声音,提供建设性意见。为中国教育变革而努力的人、为学生成长而费心劳力的人,中国教师报欢迎你!

我们以师为友,与每位教师一起坚守。这是一个变化、变革、颠覆出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多的时代,中国在改变,中国教育在改变,中国教师报在改变。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不能变。教育,更需要有一份沉潜之心,如冬日的大江大河,在平静中不懈流淌。坚守教育的核心价值,坚持鼓励学生向善向上,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分”,相信人类向上向善的力量……静水流深,以待未来。

任何个体的狂飙突进都是昙花一现,我们相信一份报纸的命运,因为它和1400万教师在一起。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更多的耐心和沉潜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教师报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雪,轻盈落下,寒冷的冬天有中国教师报温暖着我的教育情怀,很惬意。一句鼓励,能温暖冰封的心灵,一声肯定,能点燃奇迹的火把。

20**年,我被迫成了一个“差班”的班主任。在农村教学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经营这样一个“差班”,我处于绝望的边缘,每天在博客里发泄着内心的苦闷和抱怨。直到无意间,看到了任永生局长的一篇博文《向水学习》,这篇文章唤醒了我内心的教育情怀——我们应该向水学习,打造如水的教育。

顺着任局长博客的足迹,接触到梁恕俭编辑的博客。梁编对教育的执著和投入,让我彻底发生了变化。从此,我也每天一博,让自己在反思中成长,在梁编的一次征文中,我的文章竟然入选了。当我收到样刊时,激动的泪水润湿了眼眸,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上报。自此,点燃的教育梦想一发不可收拾。我调整好困顿的心灵,投入到高效课堂的研究中,每天琢磨起我的“问题学生”,让每天的进步幸福着自己的成长。

此后,我又通过梁编走进了李炳亭主任的博客,他对教育的执著,对课改的勇气和魄力,让我震撼。当我得知6月份他在沈阳有个高效课堂的培训会,我在博客里发了张纸条,讲了我对高效课堂的向往,没想到李主任真的给我回复了并真诚地说“你来吧”。当时兴奋得我好几天没有睡好。到了沈阳,我看到了“真的”任永生局长、李炳亭主任,触摸了立人学校的合作学习模式,这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原来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业。之前自己一直陷入泥沼之中,只是因为缺少那份自信、执著和勇气。

7月份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的开馆仪式,隔着时空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芬芳和温情。我注册了“香山会馆·读者俱乐部”,在这里,我认识了吕建斌、庄华涛,熊振鸿等很多有着教育梦想的一线教师。当我怯怯地敲下我的教育观点时,那些贴心的话、暖人的语,让我感受到草根教师的教育力量与无穷的智慧。每一次的“香山夜话”都是畅言的精彩、浓缩的精华。这里是教师自己的家,一个可以发挥智慧、自我展示的舞台。

当我因中国教师报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我从抱怨教育变成了享受教育。由对教育的无奈变成了对教育的投入,在付出和探索中收获了教育的幸福。当我入围“最美女教师”之后,我仿佛真的成了最美的女教师,脸上充满了自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每天和我的“问题孩子”一起幸福成长,没想到我的“差班”奇迹般地消失了,成了学校最具活力的班级。

感谢中国教师报,唤醒了一个教师的教育情怀,点燃了一个农村教师的教育梦想。因你,我学会了奋斗;因你,我学会了坚守。你让我的梦想插上羽翼,展翅翱翔在教育的天空。我以信仰为水,坚守为肥,让教育梦想成长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