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书伴我一生作文(20篇)

浏览

3877

作文

825

“乐乐”的一生500字作文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放学回来,不见乐乐摇头摆尾的迎接,心中不禁有惘惘然的感觉。

乐乐是我家养的狗,记得三年前,母亲从济宁中把它买回来。那时它不过几个月大,长长的耳朵,短小的四肢,全身盖着白和灰光滑的毛。过了两年,乐乐长大了,而且越来越美丽呢。在一个明月高照的晚上,乐乐便初为“狗母”,它生了四只纯黑色的小狗,一只白色的小狗,这时的乐乐已经不像往日那样贪玩了,表现出一片慈爱之心。一但听见宝宝的叫声,它就急不可待,飞奔到我们为它建造的小屋一个大箱子而以。

后来经过乐乐废墟忘食照顾、哺育,这五只可爱的小狗,小狗慢慢的长大,而乐乐却一天比一天消瘦。这时它要带着小狗儿的职份也疏忽了。但我们不会责怪它的,因为为了它的儿女啊!好景不常,母亲竟然把乐乐的子女一个一个的送给人家了。当时乐乐见子女一个一个离开时,显得非常伤心,它孤单的蹲在我们脚下,可怜兮兮的,好像恳求我们把子女还给它。我们亦无可奈何,只替乐乐难过。跟着的日子,乐乐总是闷闷不乐,见到美味的菜肴,也吃得不起劲,我们知道它的心里得苦,但我们亦无力帮助它们母子,只有为它们静静的祝福。

几年过去了,乐乐终因年老体弱,离开我们了,我心里也很痛苦,乐乐到极乐世界去了。但乐乐啊,你知道我们还挂念你吗?

[“乐乐”的一生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愉此一生小说结局原文内容介绍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出川出国最顺的路是从重庆下巫山经过武汉到上海,坐车离开成都的时候,柳愉生的目光一直在车窗外,想到要离开这里去到遥远的地球的另一端,心中不舍不免越重。因为战争关系,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加上周耀华一路上又去拜访了一些诸如世交、诸如父亲旧友之类的大人物,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仲夏时节了。

美利坚在日本投下的□□轰动世界,日本军因《波茨坦公告》必须撤军,□□和国民党已经在筹划重庆谈判,但是“李闻血案”以及国民党特务对□□的暗杀,让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两党在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即使谈判,恐怕最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周耀华说“内战不可避免”。柳愉生看着报纸一直唉声叹气。

虽然看着自己的祖国战乱不断让人心情憋闷,郁郁难平,但是坐着豪华客轮里的头等舱去美利坚的行程却是非常美好的,周耀华每日都教他说些最常用的英语,柳愉生体力不行,但脑子在学习方面却很有天赋,学起语言来最开始有难度,但过了一个坎,有了语感,就觉得非常容易了。

周耀华还夸他说他天生就是学语言的料,因为他的这一句话,柳愉生在心里暗自高兴了很久。 周耀华自然也对这一路行程分外满意,一路和柳愉生恩爱不断,身心舒爽。 到达美国后,周耀华先带着柳愉生一起去了洛杉矶的周家大本营,拜见了一众长辈,介绍柳愉生是他的大学同学,是来美利坚留学的,周家人不知道柳愉生和周耀华的关系,自然待他非常热情。

在洛杉矶没有呆多久,周耀华便带着柳愉生回了新奥尔良的家。 柳愉生因为要去伯克莱加州大学读书,周耀华便跟着过去做生意。 柳愉生因为周耀华夸他在语言学上有天分,便选择了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但因为怀念故土,想将博大精深的汉语传播向世界,之后成了一位著名的汉语言学教授。

他相信周耀华对他的爱情,但是,他从不认为爱情是持久的事情,爱情在他心里只是璀璨的但是瞬间明灭的烟花。 作为一个男人和周耀华在一起,他以为他们两人的关系能够持续几年便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从没有想过要依赖周耀华过一辈子,他努力学习,从大学助教开始,先教了一段时间的英语,然后又转教汉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出过自己的散文诗集小说

六年之后,周家人才发现他和周耀华之间的关系,自然勒令周耀华和柳愉生断绝关系,柳愉生以为这就是他和周耀华的结局,到这时候,他已经在美国站稳了根,并不会有初到陌生地方的惶恐,虽然难过,但他觉得将关系结束在最美好的时候也是不错的。

周耀华并没有如他所想的按照家里的要求和他断绝关系回家结婚生子,而是拒绝了家里的要求,选择了和柳愉生在一起。 因为柳愉生实在太思念故土,但是却无法回国,周耀华为他建了一座愉生园,里面按照柳愉生当年在成都时的柳家公馆的样子修建,然后增加了一个小湖泊,湖边建成“临湖望月”“烟柳长堤”等七景。

两人互相扶持生活,在二十年后,周家老爷子去世,周耀华的母亲病重,柳愉生作为周耀华的伴侣的身份才得到周家的认同。 周耀华也从周家过继了一个十岁的养子周淙文,成为他的继承人,在他七十岁,便将所有的事务与权力都交了出去,从此和柳愉生过起了自在的生活。

到世纪之交,柳愉生才和周耀华重新踏上故土,这里的巨大变化让两人都欣慰不已。 当柳愉生再回来成都,记忆里的府南河再不是原来的模样,以前在这里的那些痕迹再也无法寻觅。不过,只要身边的人还在,或者,即使他和身边的人都不在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和一辈子在一起相互扶助而过的生活,都将不会因他们的消失而消失,那些记忆都被印在了他们的灵魂里,若是还有下辈子,那么,他们还会因为这些记忆而相逢,无论性别,无论年龄而在一起。他的一生被他写进了书里,只要有人会去看,就能够体会到他和他在一起的美好,会理解他们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父爱作文:父爱是一生的财富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父爱作文:父爱是一生财富

如果母爱是一种伟大的爱,那么父爱,则是最简单的爱。它和母爱一样,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责任。抓住它,你变抓住了一生中最简单,却又最伟大的财富。——题记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直到级的时候。

那天,寒风怒吼,草木肃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汽车即将靠站,我漫不经心地往窗外一看,却发现了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空下,凛冽的寒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不是灯光苍白的反射,就是白发,就是一根根、一片片的因辛劳与疲惫而起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傲然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突然明白,父亲这大半辈子的打拼究竟是为了谁。那被不断压倒和挺起的不只是父亲的白发,还有父亲的心

车靠站点,我快步下车。父亲望见了我,他便不再用手挡透大衣,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向狂风屈服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这因衣服被掀起而疯狂涌入的寒风,匆忙地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父亲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驱走寒冷的火热的心,那一刻,我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想使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触到的,分明是冰一样的大手,我紧紧地攥住父亲冰凉的双手,父亲却忙躲开,“我??我的手太凉了??”我毫不顾父亲话语中含带的一丝丝失落,一把抓回那双冰凉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我知道:这一瞬间,我抓住的,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父爱是山,呵护生命的火;父爱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父爱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父爱是路,引领你的一生。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直到初三。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

那被不断压倒和挺起的究竟是父亲的白发还是父亲的心?车靠站点,我快步走下,显然,父亲望见了我,他不再用手指堵住进风的大衣,而是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向狂风屈服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裸露出来的红色毛衣在这莫名的黑暗中跳动着,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父亲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火热的心,那一刻,我一任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想使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触到的分明是冰一样凉的大手,我紧紧地将父亲的手攥住,父亲却忙躲开,“我的手太凉了。”我不顾父亲的躲闪,一把抓回那双冰凉的大手,我知道:我抓住的是我这一生的财富。

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山,化作火,化作灯,化作路,化作一点一滴的父爱,陪伴我每一天、每一秒,陪伴我这一辈子。父亲啊,你的爱是女儿一生的财富,因为有了你的爱,女儿一生不会贫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树叶的一生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表达了什么呢?后来我才明白是表达了树叶对大树的爱。

那一次,树叶出生就想:我长大应该去哪儿呢?突然,电闪雷鸣,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淋在大树上。“啊!”树叶喊道,“好凉啊!”树妈妈听到后,马上抱住树叶,说:“好孩子,不要怕冷,有妈妈保护着你,绝对不会让你淋到一滴雨水。”于是,树叶感动地流下了泪珠。

有一天,树叶又在想到底去哪儿。忽然,台风气势汹汹地向它们冲来。台风大喊:“我要把这座城市毁了!”当台风吹过时,树叶仿佛要被吹飞了,树叶一边挣扎一边说:“妈妈,我马上就要走了,你要保护好自己!”可树妈妈说:“孩子,我不会让你那么快离开这个世界!”说着,树妈妈就用全身的力气把孩子拉回来。终于,树叶被成功拉回来了。可是,树妈妈的一只手臂被吹断了。树叶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对树妈妈说:“谢谢您,妈妈!”

到了秋天,妈妈对树叶说:“孩子,你马上就要离开我了,你可以去雄伟的天安门,也可以去创意十足的科技馆,还可以去艺术气息浓郁的美术馆……去看看世界名建筑,去看看世界名人,去看看世界各地风情。”可树叶说:“不,我不去这些地方,我要在您身边,给您养分,让您永远健康长寿!”说完它就离开了妈妈,落在妈妈的身边,为妈妈提供点滴的养分。

第二年春天,当第一片叶子长出时,它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兴奋地说到:“妈妈,这个冬天您过的还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800字优秀作文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一生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不幸。当挫折和不幸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难过。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正确态度应对,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整天沉浸在挫折来临时的难过情绪中不可自拔,自暴自弃。

如果我们的一生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话,那么,我们跟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任何的区别,很容易被风雨所摧残。

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

比如,现在一些公司、工厂的老板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造成了他们亏损,甚至破产的现象,因为一时的挫折和打击,迫使他们自寻短见。还有,因为金融危机使一些人找不到工作,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往往因为经不住考验而一死百了。

其实,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需要积极的态度外,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因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在艰难的条件下,甚至在逆境中取得优异成绩。如果具备了坚强的意志,那么,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觉得突然、恐惧,而是从容对待又如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某市有一个上高三的学生成绩非常好,要考上省的重点大学是小菜一碟,连他自已都是满怀信心的。可是,当录取名单出来的时候,并没有他的名字。教他的老师都觉得意想不到,他自已也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满怀信心的他,一下子精神崩溃,意志不清,结果走上了一家二十几层的楼上准备跳楼自杀。当他正准备往下跳的时候,突然得知他被那所大学录取了,当时因为电脑出了差错所以没有他的名字。大学的负责人深表歉意。他当然是很开心的啊!老师们也喜出望外!但是,学校知道了他因落榜而想跳楼自杀的事后,认为他的意志不够强,所以学校最后并没有录取这位成绩优异的学生。

如果上面故事中的主角,在落榜的时候没有选择自杀,而选择了坚强,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事实证明,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要靠坚强的意志和正确的态度应对,这样才会减少自已和家人的痛苦。同时,挫折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负方面的影响,它还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好处。因为,只有经历过风霜雨雪的磨练,我们才会活得更坚强、更精彩!我们要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战胜挫折。当我们在战胜挫折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总结了不少人生经验。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挫折越多就说明我们的人生考验越多,同时我们也在克服挫折中慢慢长大,变得懂事!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800字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鲁迅的一生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鲁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读过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为我对鲁迅先生还充满着许多疑问。比如: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答案是严肃。因为鲁迅先生的神情是严肃的,文章是严肃的,笑也是严肃的,同时也充满着慈详。从鲁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读出一份执着、固执和严谨,每一个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义,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起来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些文章,去读曹文轩、去读《草房子》。可是我发现这些文字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鲁迅先生是不明说的,只有仔细品味,才能有所体会。

我觉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会比较乏味,因为大多数文章都有着一样的写作风格,我知道是因为当时年代的原因,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凉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有时读了,让人一筹莫展。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严厉而慈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蚕的一生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养了12只可爱的蚕宝宝,它们是纯洁的化身,是白衣天使的白衣服。

它们还没有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个浅黄色的卵,渐渐地变成灰色,在变成黑色,蚕宝宝终于冲破了卵,出生了,刚出生的蚕宝宝黑黑的,一个星期过去了,蚕宝宝从又黑又瘦的样子变得白白胖胖了,而且食量也增多了不少。

又过了几个星期,蚕宝宝已经长成“成蚕”了,它们已经脱了好几次皮,它们脱下的皮软绵绵的,只是有点脏。

又过了一个星期,蚕宝宝不动了,我非常担心,妈妈说:“别担心,它们要做茧了。”我发现蚕宝宝开始吐丝了,很快,12只蚕宝宝都做好了茧,把自己困了起来。

“蚕宝宝破茧了”我大喊起来。变成了蛾子,然后进行交配,产了好多卵,过了几天新生命诞生时,蛾子死了,它们不仅死了,还死的有些凄凉呢!

蚕的一生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吉思汗一生的十场经典战役

全文共 2637 字

+ 加入清单

成吉思汗

一、野狐岭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

1211年,成吉思汗进攻金国野狐岭。主持军事的完颜承裕将兵力遍布野狐岭长城各个地方,他则坐镇中央,凭借山势和长城之险要,阻挡蒙古人。山势和长城固然能加强军队的防御能力,但同时也分散了兵力。

成吉思汗大军一抵达野狐岭就发动了进攻。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在前。成吉思汗采取的是集中突破战术,所有力量都用到了完颜承裕的中军大营。完颜承裕面对成吉思汗的猛攻,意识到了自己的布阵失策,然而要挽回已来不及,因为兵力过于分散,联络调度已大成问题。

二、兀剌海城之战——心理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

建国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给西夏皇帝李安全写信,却受到了李安全的嘲讽。成吉思汗先是暴跳如雷,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开始进行周密计划,调动二十个千户和怯薛军,用一个月时间对军队进行攻城训练,同时派出数个侦察小组,离开主力几十里进行情报搜集和武力侦察。秋季的第一个月结束后,他的兵团如同神兵天降,兵临西夏国兀剌海城下。在此之前,他的侦察小组把一个西夏牧羊人放进了兀剌海城,传播这样的消息:成吉思汗兵团对于坚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尽城中之人。

这是成吉思汗惯用的攻心战,传播恐惧,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三、初战摩诃末——机动、灵活的闪击战,出其不意

摩诃末采用他的传统阵法,自己指挥中军,他儿子札兰丁在右翼,速不台一眼就看出摩诃末的中路军是主力,右翼也不可小觑,只有左翼力量弱小,可以攻击。号角一响,速不台的一支偏师直奔摩诃末中军,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而他本人则率领主力发挥蒙古骑兵的快速能力,直攻摩诃末的左翼。摩诃末的左翼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就被击溃,摩诃末急忙分出一支中军去救援左翼,这正中速不台下怀。他的主力在击溃摩诃末左翼后,穿过乱哄哄的战场,绕到了摩诃末中军背后,发动猛烈穿插式攻击。摩诃末中军大乱,他本人也急忙向他儿子的右翼逃跑,幸好他儿子札兰丁是个英雄人物,迅疾调动机动部队及时阻挡了速不台兵团的强烈攻势。

四、攻占居庸关——诱敌法,以少量的部队做诱饵,干扰对方判断

哲别对居庸关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后,立即断定居庸关绝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智取的办法是诱敌人出关,打野战。要完颜福兴出居庸关,难度系数很低。完颜福兴傲慢,浮躁,没有头脑。哲别在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进攻后,就扔下些兵器和马匹,向东“逃跑”。

完颜福兴在城上看到蒙古人逃跑的风姿,豪情万丈地下令:“出关!”正当他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时,猛地听到一阵马嘶声,鸡鸣山如同被掀翻的蚂蚁窝,突然从山腰冲下来无数蒙古人,完颜福兴派头顿失,像个强盗头子遇到政府军一样,掉马就逃。哲别兵团轻而易举地在追击途中将他们歼灭大半,剩下的人恨不得生四条腿,闭着眼睛向居庸关逃。

五、合阑真沙陀之战——斩首战术,扑灭对手士气

札木合的情报指出,王汗这次是倾巢而来,主攻分为四个梯队,作战计划则是以攻为主,各个梯队陆续上阵,把敌人压缩到固定地点后,中军分出四路从四个方向包围,打歼灭战。

铁木真想了想,对两个争先恐后的先锋官说,先不要冲锋,全力抵挡他们的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攻他的第三梯队。第三梯队的部族擅长横排一字形进攻,比较容易冲破,一旦冲破,就要不遗余力地向前攻击第四梯队,王汗的卫队,只要破了王汗的卫队,克烈人必然士气大减,这样就能一鼓作气,打败他们。

六、布哈拉城之战——“围三缺一”战术,防止困兽犹斗

成吉思汗一抵达布哈拉城下就发动猛烈的攻击,昼夜不停,连续七天。布哈拉城中守将阔克汗决定死战到底。

奇怪的是,蒙古人突然停止了攻击,而且还撤走了一个城门的军队。布哈拉城的将军们纷纷跑路。

当得知计谋成功后,成吉思汗命令拖雷带领主力追击布哈拉逃兵。拖雷急行军追到阿姆河畔时,布哈拉城的逃兵正准备渡河,拖雷发动全面攻击,一万余花剌子模士兵被屠杀在阿姆河畔,鲜血染红了阿姆河。

七、阔亦田之战:大迂回战术,避免正面交锋

成吉思汗决心采用大迂回包围战术,派出主力渡河绕到泰赤乌的后方,他自率少量分队在正面进攻,吸引泰赤乌人的注意。

这种战术的优势是,可以天降奇兵,突然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不过有个弱点,一旦敌人主动攻击,担任正面进攻的少量分队会受到重创。

成吉思汗大致算了下时间,估计博尔术等人已经绕到了敌人后方时,下令开战。

大迂回包围战术成功实施,泰赤乌人被夹攻得鬼哭狼嚎,四散而逃。

八、十三翼之战——情报战,获取情报优势

几天后,准确的情报送来。札木合已集结了十三个部落三万人马,分为十三个战斗单位向兰湖开来。

情报指出,札木合的主力是其本部札答阑部和铁木真的死对头泰赤乌部,两支特种攻击部队则由蒙古部落兀鲁兀部和忙兀部担任,这两支部落和铁木真阵营中的主儿勤部号称蒙古三打手,都是骁勇善战的部落。

有了情报,他开始和他的同事们制订作战计划。他的计划是模仿,既然札木合分成十三个战斗单位,他也把部队分为十三个战斗单位,也称为十三翼。

九、讹答剌城之战——利用矛盾,各个击破

摩诃末和他的将军们又犯了不明敌情的毛病。就在开战之前,成吉思汗让人写出了两封信,一封是给身处报达的哈里发的,一封是给摩诃末母亲秃儿罕的。给哈里发的信让成吉思汗避开了伊斯兰世界大联合的风险。

给秃儿罕的信中,成吉思汗说:“您与您的儿子常有政见和人事上的冲突。我们无意进攻您的居住地玉龙杰赤,待我完成花剌子模各地征服后,当以富裕强大的呼罗珊奉献给您。”

秃儿罕没有回信,可成吉思汗确信这位老女人不会对摩诃末伸出援手。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封信让成吉思汗避开了进攻布哈拉城时可能受到的来自玉龙杰赤的背后袭击。

十、大战蔑儿乞——远交近攻,扩大己方阵营

横祸来时,天方欲明。蔑儿乞部的首领带着部下席卷而来,扫平了铁木真的地盘,并抢走了铁木真的老婆孛儿帖。

第二天,铁木真和兄弟别里古台、合撒儿去了黑森林,请求义父脱斡邻勒帮他抢回老婆。脱斡邻勒抚摸着穿到身上的黑貂皮袄说:“你放心,你我曾有契约,蔑儿乞人居然敢抢我儿的媳妇,我必尽灭蔑儿乞人,义不容辞。”

铁木真感激地拜谢,脱斡邻勒又说:“蔑儿乞有三大部落,其实他们的祖先也是你们蒙古人,这些人和你们一样,骁勇善战,不可小觑。所以保险起见,你应该再找个人。”

铁木真面露难色,因为整个蒙古草原上,他的帮手只有脱斡邻勒。脱斡邻勒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放心,这个人肯定帮你。因为他曾被蔑儿乞人俘获当过奴隶,吃尽苦头,这样好的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

“谁?”

“现在的札答阑部落酋长——札木合。”度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好习惯伴我一生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习惯育人,坏习惯能让人毁掉一生,但好习惯更能让人受益终生!

记得我上一年级时,刚开始热情高涨,但过不了几天,就开始心理不平衡了。因为每当我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在看电视,让我忍不住偷偷埋怨:凭什么你们可以看电视,而我却要做这无聊的作业?于是,我做作业就没有刚开始的那么认真、积极了。

可是,爸爸妈妈很快就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儿。一天吃饭时,爸爸显得很严厉,对我说:“你现在是不是没有认真做作业?”我含糊的“嗯”了一声,似乎想蒙混过关。“为什么?”爸爸又问道。“哼!”我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可以看电视而我却要忙着做作业!”听到这话,爸爸妈妈对视一眼,说道:“那你给我们布置作业吧,我们跟你一起做。”“真的吗?哈哈哈……”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从此,每天晚上我都会布置作业给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一起做。这是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回家就做作业,再也没什么抱怨了。而且爸爸妈妈还偶尔“写错”几个字,让我找出来,过了一把当“小老师”的瘾。很快,爸爸妈妈就再也不用陪我做作业了。

习惯育人,好习惯伴我一生,爸爸妈妈帮我养成的好习惯,将会使我受益一生,更是我最大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五一劳动节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冲动的心境站在这娇艳的五星红旗下讲话,觉得无比的愉快跟骄傲。时光如流水,三天的假期在炽热蓬勃的"五一"劳动节中一晃而过。我们年年都迫切地渴望"五一"劳动节的到来,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庆贺它。那么,同窗们晓得"五一"劳动节是怎么出生的吗?“五一”国际劳动节来源于美国。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举办大罢工,请求改善劳动前提,履行天天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们团结战役,夺得了罢工的成功。人们为了留念这次胜利,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全世界的劳动者从此有了本人的节日。当初,劳动者已经成为我们国度的主人,劳动条件极大改良,因而每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夸奖劳动者、歌唱劳动的节日。

我们现在仍是小学生,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应该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造就高贵的情操,控制丰盛的常识,学会更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优良的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本。知识就是力气,今天我们学会的知识越多,未来就可能为祖国、为国民作出更多的奉献。其次,我们应当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床铺自己折,自己的书包自己理;在学校,积极扫除卫生,时刻坚持环境的整齐;在社会上,踊跃加入力不胜任的公益运动,培育自己的适应才能。第三,我们要爱护劳动结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挥霍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分钱。第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最美。无论是白领还是农夫工,无论是迷信家还是干净工,他们都是光彩的劳动者,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

我们的幸福生涯来源于父母的昼夜操劳,起源于老师的辛苦工作,来源于全社会宽大劳动者的独特贡献,让咱们向他们致敬!向他们问候!祝他们“劳动节”快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蝴蝶的一生六年级文章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美丽可爱的蝴蝶,我们蝴蝶的种类有很多很多,据说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

有凤蝶、粉蝶、斑蝶、环蝶、灰蝶等等。

我喜欢在树枝和花丛中飞舞,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我,可你们知道我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吗?我在短暂的一生中要经过一些很复杂的变化,由卵变成幼虫,幼虫变成蛹,最后再羽化成蝶。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毛毛虫”,我奇丑无比,人人见了都避而远之,甚至有人一看到我就想吐。因此,我只能躲藏在草丛中、树叶下,生怕被别人发现了。我每天都在绿叶间拼命地吃啊、吃啊,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出人投地。

慢慢地,我长得更大了,可我仍然是一只可怕的毛茸茸的菜青虫。我想改变我的容颜,于是,我拼命从嘴里吐出细细的长丝,编织成一个白白的漂亮的椭圆型房子,然后我静静地躺在里面,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我发现我的身体也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我蜕光了皮,背后长出了两张折好的翅膀,头上出现了两根长长的触角,还长出了六条又细又长的腿......我激动起来,用力扭动着身体,终于,我破茧而出!天啊,我终于能展翅飞翔了!我兴奋地扇动着翅膀,飞呀,飞呀,飞过了草地 ,飞过了花园,飞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人们看见了都赞美我:“多漂亮的蝴蝶啊!实在是太美了!”

可是,我的寿命并不长,没过多少天,我就累到在花丛中,等待着生命的结束。

虽然我在人世的时间很短,但我看到了绿草如茵的森林、看到了鸟语花香的世界,我把自己的美丽展现给了世界上喜欢我的人们,我死而无憾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梦中一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的时候,匆匆从医院回来的妈妈神秘地从包中拿出了一本黑灰色的书籍——《生命的密码》,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封面上的老人吸引了:谈家桢——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泰斗,原来这一本书是讲这位院士的“发迹史”啊!,我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看了许久,眼睛不知不觉惺忪了起来,迷糊中,我走进了一条古巷,墙根芳草萋萋,脚下凌乱的石板构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闻着空气中清新的气息,眼前的慈城真如一幅画,不愧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走着走着,只见邮局的小楼上,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正从楼梯上走下来,根据我的直觉,他就是谈家桢。

一下子,石板、墙根、邮局,连脚步声都不见了,画面一下子切换到了一座透露着浓浓的西方现代气息大楼前,一看校名“宁波斐迪中学”。噢,我记起来了,书中说这是一所由英国教会办的中学,谈家桢爷爷小时候就在这儿读书。过廊上有捧着书匆忙跑过,也有托着试卷飞奔或慢步的教员走过,谁也没看不见我。我往一间教室里窥望,只见一个外籍教员向正在向在座的学生提问:“人是谁创造的?”教员敲了敲一位学生的桌子,让他回答。他抿了抿了嘴,憋了半天也没回答,自然,他受到了批评,他就是谈家桢……过了好久,他大声说道:“虽然我现在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相信一定能正确地回答。”如此豪言壮语让我由衷地佩服。正当我自忖之余,美丽的校园以及那大理石般光滑的建筑又不见了。

黑黝黝的实验室里,我小心地走在过廊上,耳边传来时有时无轻微的嗡嗡声。我把向内的窗户打开,只见一位青年的科学家在一个破旧的实验室中记录着一些什么东西,他时而拿着铅笔做记录,时而又踱到一只关满果蝇的大透明箱内观察。我静静地走到他面前,啊!是青年时期的谈家桢爷爷。我试图与他招手,可他并不能注意到我,只是继续投身在科学观察中,我不禁为谈家桢爷爷做事的执着、一丝不苟的精神所感动。又一下子,所有的场景都不见了,耳边只些许传来几声谈论的声音。

我站在一张红地毯上——中南海!我一看就知道了,两位西装革履的人士在一起激动地握手,是谈家桢爷爷和敬爱的毛主席!下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跟着鼓掌。在掌声余音未定之时,人们扭曲了,我又出现在一个地方……英伦三岛的初秋凉意正浓,谈家桢与中国代表团在参加第17届国际遗传学大会,谈家桢口若悬河,回答了“人是谁创造的”这个问题。

我猛的惊醒,这次境竟带着我穿越了一位伟人的一生,让我见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我终于领悟这本书题的真正意义——只有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非人的成就!

梦醒了,书还在,谢谢,谈家桢爷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的作文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习惯这个词,我的理解很广泛。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潜力量”:它不仅可以使人懒散,走上犯罪的不良之路,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人一生受益。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被我们称为习惯。习惯是在幼小时养成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有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一个主宰人生的好帮手。习惯的好坏决定着你的成功与失败,习惯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它既可以帮人,也可以毁人,一个好习惯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是好人,是坏人都在一个行为、一个动作、一声言语之间。

对于我来说,好的习惯可以成为我打开梦想大门的工具,它也许会带给你不少正能量的忙,但它从来都是善良的,从不会制造出坏的习惯。坏的习惯有很多,它也可以转化为受益的好习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都是坏习惯,是由不良的行为构成的。你只有注意平时的一举一动,时时反问自己:“你违背了好习惯了吗?你违背了自己的内心了吗?”那么就可以将一个贻害终生的坏习惯转变为一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但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坚持,更需要不违背内心的准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人人都有缺点,都有坏习惯,但经过自身的不断学习改进和总结,也会变成优点和好习惯。好习惯会时时刻刻提醒你,帮助你。好习惯和坏习惯往往在一念之间,是好是坏就用行为与自我的内心来证明吧!

[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好习惯决定一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好的习惯,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好的习惯,能影响人的一生。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好习惯是靠培养出来的,需要你的细心,恒心,好习惯是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会指引着你走向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有的人生活俭朴,有的人节俭,有的人不懂珍惜时间,有的人邋里邋遢……好习惯能指引着我们向前,而那些坏习惯却会让我们步入歧途!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会伴随着我们步入初中的殿堂!

本人最大的一个坏习惯敌人就是——挑食。小的时候,正是嘴馋的时候,那时候,我对餐桌上的蔬菜都不感兴趣,最严重的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餐桌上只要有我不喜欢吃的菜,我这个挑食大王就是看也不会看一眼,更别说是去吃这些菜了!爸爸妈妈对我的这一大特点是束手无措,一筹莫展……我这种猖狂的日子渐渐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

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正为我准备着“极具挑战的晚餐”,而我这个挑食大王却在一旁若无其事地自娱自乐。过了一会,随着“厨房交响曲”渐渐结束,热腾腾的菜被一一“请上”餐桌。“张瑞,快来,吃饭了!”爸爸用雄浑有力的声音叫着我。我慢吞吞的来到极不愿意来的地方——餐桌,随意的瞟了一眼桌上的菜“白菜,青菜,土豆,汤……唉!”我一边摇着头一边有气无力说,又叉着腰极不情愿的走了回去。这算什么啊,没一样是我爱吃的!我心里暗暗埋怨道。爸爸看到我这种反应,忽视了他做的“美味佳肴”,冲着我喊道:“你给我站住!天天挑食,就吃自己喜欢吃的不喜欢的就不吃,你这样下去,到底要怎样。”爸爸的这一举动镇住了我,我当然是要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我慢慢的回过头,走到位子前,坐下,露出虚伪的笑:“呵呵,我只是开个玩笑,我吃我吃,这么好吃,我怎么会不吃的呢?呵呵。”爸爸的怒气渐渐消下去了眉头舒展开了,我默默的低着头,扒着碗里的饭,还特意夹了一些青菜吃。吃着吃着,爸爸抬起头,严肃的对我说:“不是说你不吃饭是不对的,只是,你每天这样挑食,再这样下去,你自己看着办吧,我们这是为你好,别不领情,天天给你变着花样做饭,你倒好,看都不看一眼……”爸爸说着说着,不知有什么东西不争气地从眼眶中流出,滑落脸颊,落入嘴里,咸咸的,伴着米饭渐渐的变得苦涩……

从此,挑食的坏毛病脱离了我,我甩拖了他。我很庆幸自己养成了这样一个好习惯,它能让我营养均衡,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既然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又决定命运,那么我相信,我的这一好习惯将会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大的帮助,它将会促使我迈向理想的圣殿,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登峰造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个梦想改变一生作文

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给生活一个梦想,人生将变得诗意与芬芳,生命将变得璀璨而绮丽。一个培育世界领袖的梦,给予德克诺人生的信念和勇气,让他感受到了生命与事业的美丽与辉煌。生活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 一如没有梦境的睡眠与没有星星的夜空一样充满了遗憾。给自己一个梦想吧人生将由此而美丽!

德克诺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他工作不久便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学生让他十分头痛。他甚至考虑换份工作。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天使对他说:你的学生中有一人将会成为世界领袖。你准备如何启发他的智慧,增加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才能与思想,还有他坚强的性格?总而言之,你会怎样教导他,使他成为位伟大的世界领袖?

德克诺被惊醒了,一身的冷汗。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梦。我将是一名世界领袖的老师!德克诺激动得不能自己。

德克诺选择相信这个梦,他开始重新思考他给予学生的教导。他在想他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具备世界领袖的才干。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询问了许多专家学者,最后,他得出了结论:他认为一个世界领袖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阅历与经验。他不仅要有极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能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不仅要有领导众人的能力,还要有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他应该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也应该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应该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生命有着极高的尊重。他应该有着创造性的思维,有着先进的思想。他应该有着自己做人处世的原则,应该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最后,他的心中也应该充满了仁爱与感恩之心。

培养计划在德克诺的心中渐渐完善起来。他的世界也因此改变。当每一位学生从他的面前走过时,他都会仔细地凝望着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领袖。上课时他不再把他们看成普通的学生,而是当成未来的世界领袖来对待。他的心中仿佛有了一份责任。因为未来的世界会掌握在台下的某一位学生的手中。

此后,那个梦一直鼓舞着他,让他对工作始终充满着高度的热忱,丝毫没有了当初的懈怠之心。他按照他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着。总是想尽办法培养他的每一位学生的各项能力,他决心要让他们成为最合格最伟大的世界领袖。然而,多年以后,他的学生中并没有人成为世界领袖。但是他们大都成为杰出的人,他们有的成了著名的作家,有的成了画家,还有的成了哲学家他们都感恩于德克诺老师曾给予他们的最好的教导。不仅如此,德克诺所熟识的一位女士后来成为了美国政坛上的风流人物,她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他的女儿。她曾经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父亲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导师,他一言一行都让我非常钦佩。

看起来,德克诺的那个梦没有成真,然而他并没有感到遗憾。他曾经感慨地说道:我很庆幸我做了那样一个梦,那个看似十分荒诞的梦让我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完全改变,它确实改变了我的一生。

其实,我们也需要着那样一个梦。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都将会遇到一位或者一些他日必定登上人生高峰的人,只不过我们无法预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能够遇上他们。所以,我们不妨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与众不同的人,看成是未来的世界领袖。或许这样,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一个梦想改变一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朋友,一生一起走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一生中,亲情、友情、爱情是生命的主旋律,缺一不可,在这三种情愫当中,唯有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想堤岸。也许,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谁都渴望拥有一位与心相约的朋友共同走…——题记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他是去年十二月调到我们办公室上班的。那天上午,一口一个哥地称呼我,我感到很惬意。粗粗地打量他,一幅浓眉大眼,方正白皙的脸庞。一种直觉告诉我,我肯定能和他成为朋友,成为一种兄弟一般的朋友。当天中午,我们办公室主任召集大家吃饭,算是欢迎新成员的到来,并一一向他介绍了每一个人。就是那顿饭后,他没有再叫过我一声哥。

那段日子里,我还暂时住在城东,因为在城西买的房子正在装修,他住在靠近市中心的一个小区。下班我们同坐一趟公交车回家,短短的20分钟车程,成了我们每天交流的机会。我得知他就在这个城市上完大学,又和这个城市的一位姑娘——他的同学相恋结婚,并且正在等待小宝宝的出生,每天中午和下午他都得赶回家里,照顾怀有身孕的妻子,我感觉他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男子汉。他性格温和,操着一口带着方言味的普通话,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大悲大喜,我喜欢这种宠辱不惊的性格。

日子在一天天走过,上班时间,我们都各自忙各的,难得说上几句话。下班后一起坐公交回家,渐渐地成了我心中的期许。我们无拘无束地谈论着生活琐事,毫无遮掩地倾诉着心事,静静地听着彼此的经历和身世,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当他到站下车的时候,我总是按捺着不舍,默默地望着他匆匆远去的背影。我一次次地认定,他是我来到这个城市两年来遇到的可以互诉衷肠的人。

今年元旦,我正式搬进了城西新买的房子,离单位很近,步行也仅是10分钟的路程。下班了只要能和他凑在一起,我都和他一起等公交,然后坐在一起说一会儿话,虽然连5分钟都没有,但是我心甘情愿。因为在一起能让我体会到一种淡淡的温情,即使只言片语。而且我发现,他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厌烦的样子,似乎也有一种期待。我时常想,假如我和他早早相识,假如在单位我不是单独的办公室,而是每天和他坐在一起,假如我们年龄接得更近,假如我们是同学,假如我们住在一个小区……那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近。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人心的世俗化,使人们已经无暇敞开心扉交流,人与人之间虽然触手可及,但却在相互远远的凝望,有一种欲言又止的困惑。我时常期望着一种至真至纯的友情,没有任何利益互换,无需任何承诺。

在《读者》杂志上,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朋友一生一起走》,讲的是一对朋友,一生都在呵护和守望着友情。小学、中学是同学,大学还是同学,毕业了在一个城市工作,钓鱼登山在一起,喝酒打牌在一起,当一个终老离去的时候,还是另一个拖着年迈的身体赶来,默默地安顿朋友的灵魂,以后的日子里,又常常来到朋友安息的山谷看望。在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位陷入深深思念的老人,独自伫立在山间,微风轻轻吹动他的满头银发,而眼前满目青山,坟头荒草萋萋。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呀!虽然无言,却是对友情最好的坚守和表白。

我和他的友谊开始不久,但我愿意为“朋友一生一起走”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妹妹—倾尽一生的等候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一种人,心素如简。喜欢一种态度,云淡风轻。喜欢一种等候,长长久久。——题记

在茫茫红尘中徘徊许载,只为一朵花开,等一个你来。

你说我傻,我微笑着点头。你说我痴,我无奈着微笑。你问我为何对你那么好,我浅笑安然,沾几滴清墨,嗅几缕墨香,提笔写道:君在,我愿皆我所能,为君当此生风雨。君在,我愿丢弃天下,为君遮一世琉璃。君在,我愿地久天长,伴君暮暮朝朝。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许些温暖,哥此生,足矣。

你是否知道,当哥哥看到你的个性签名每句都有我,哥心里有多么欣慰,那种感觉,就如一滴晨露滋润在我的心田,久久,都挥之不去。

万水千山迢遥,唯有情难度。

哥希望,可以与你游山玩水,与你在云山雾水间诉说我苦苦的等待。我可以倚在树下,看你抚动琴弦,弹一曲高山流水。袭几张宣纸,画世间桑麻。我们携一卷温柔,游走碧水青山,只为看那夕阳晕开的光彩。不被红尘俗世所纷扰,不去看那池水深了几分,不去管那花开花落,只要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有你,便好。

妹妹,时光清浅,且行且珍惜。我不求爱你爱的轰轰烈烈,只求能陪你细水长流。不求爱的明澈,只求爱得彻底。不求地久天长,只求此刻拥有。愿我陪你和时光一起变老,早迎晨露,晚送夕阳,平平淡淡,无愿无悔。不知,君可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开国上将陈奇涵一生的故事

全文共 12439 字

+ 加入清单

陈奇涵1897年8月24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乡坝南(又名竹坝)村。1909年入兴国县城背街陈家祠的“五四制”北汇小学堂读高小。1913年毕业后考入赣州府中学(后改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这是赣南仅有的三所省立重点中学之一。陈奇涵在该校苦读四年,中学毕业后,因无钱升大学,返回家乡。

陈奇涵读中、小学的10余年间,正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新旧思潮急剧交锋的动荡时期。他深切认定,要使祖国外不受强虏欺侮,内不遭官僚压榨,就必须立志改革,发奋图强。于是,他产生了“教育救国”的念头。1918年秋,陈奇涵邀了十多位学友和乡友,会集于兴国县城赤勘小学内,座谈教育救国。与会者都是热血青年,凭着书生意气,各抒己见,感慨不已。

他经过一番筹划和思索提议说:“我们就取‘君子忧道不忧贫’之意,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创办一所‘忧道小学’,怎么样?”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决定创办一所平民学校,取名“忧道小学”。大家怀着教育救国之心,为着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分子,为民权、自主、民生自由而奋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和激励下,面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横征暴敛,兴国一批有知识的热血青年在彷徨中觉醒。陈奇涵终于醒悟到:“教育救国”这条路是行不通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要救国救民,只有另辟路径。同年6月,陈奇涵怀揣1斤蚕丝(变卖作路费)、百余元钱,只身南下广东,投考云南讲武学堂韶州(今韶关)分校。1920年转入护国军第二讲学堂学习。同年参加逐桂出粤之战。1921年6月27日,孙中山命令粤、赣、滇、黔各军出兵讨伐桂军,分兵三路进军广西。陈奇涵又随赣军征战三个月,占领了南宁和桂军的最后据点龙州,迫使陆荣廷仓皇出逃,最终平定广西,统一两广。陈奇涵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由候差员提升为排长。

1922年5月,陈奇涵参加第一次北伐战争。两年后,陈奇涵脱离赣军,在广州受聘为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1925年初,陈奇涵转入黄埔军校。他先担任该校第三期学生总队第一大队第三队上尉连长,后担任少校政治大队长(营长)。这个时期是陈奇涵一生的转折时期。

陈奇涵自到黄埔军校,便开始有计划地阅读革命理论书刊。每逢星期日,他还去东皋大道农民运动讲习所,聆听毛泽东、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等同志的政治专题报告。在黄埔军校,陈奇涵直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人生观,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他立志为民众谋解放,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周恩来领导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黄埔军校的一个进步团体组织。陈奇涵在此结识了周恩来、聂荣臻等人,并积极参加该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和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政治斗争。1925年2月,经陈赓、许继慎介绍,陈奇涵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奇涵在黄埔军校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在对学生进行军政训练的同时,自己在血与火的战斗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参加东征、平叛等一系列战斗中,经受了战斗洗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军人。

1926年3月20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并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迫使共产党退出黄埔军校和第一军,有预谋地挑起“中山舰事件”。接着又有恃无恐,向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限制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活动的《整理党务案》。5月15日至22日,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由蒋介石主持在广州召开。由于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屈从于国民党右派的压力,使《整理党务案》得以通过。此后,蒋介石相继窃取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独揽党政军大权,使国民党右派在组织上占了绝对优势。

珠江之畔风云突变,中国革命处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陈奇涵此刻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此时,他已是黄埔军校少校军官,如果脱离势单力薄的共产党,留在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内,则待遇丰厚不言而喻,飞黄腾达也指日可待。但陈奇涵不改初衷,毅然保留共产党员的党籍,宁愿丢掉高官厚禄,而去承担清贫和风险。他秘密接受党的指示,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和总政治部留守处主任孙睿明的领导下,带领一批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共产党员,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特派员的名义,准备离开黄埔军校,返回故乡。

1926年9月,在陈奇涵的带领下胡灿、肖以佐等十余人陆续返回老家兴国,各自利用合法身份,深入到各个乡镇,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筹备建立兴国党组织。由他们亲自创办的忧道小学,成为他们宣传革命的场所和党的秘密联络点。

9月17日,陈奇涵等在平川中学秘密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会上,胡灿提出建议,陈奇涵在家乡的目标大,而且经常奔波于赣南、赣东各地指导工作,所以暂时隐蔽身份比较适宜。他的建议得到同志们的赞同。会上决定由胡灿任书记,凌甫东任组织委员,肖以佐任宣传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兴国建立组织的开始,也是赣南最早成立的几个县级党组织之一。至1927年春,全县已发展党员100名,下辖十八个党小组。

1927年1月,朱德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由武汉赴南昌,转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工作。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朱德,利用以前他在滇军护国军时的声望和同僚关系,选定第三军为目标,着手创办军官学校,培养革命武装干部,以便在各方面开展革命活动。同时,指示陈奇涵利用本人在江西的声望和工作基础,配合朱德创建军官教育团。军官教育团组建后,名义上隶属第三军,实际上归属中央军委和中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该团由朱德任团长,陈奇涵任参谋长和党的负责人(支部书记)。陈奇涵还直接指挥一个营,协助朱德在南昌城内开展革命活动,为党培养军事骨干。并负责以密码直接与武汉的中共中央军委保持联系。直至南昌起义前,党中央的电报指示都是经过陈奇涵的密码本译出的。

1927年2月21日,蒋介石在南昌总司令部第十四次总理纪念周上公然发表演讲,叫嚣:“我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并不仅是国民党一党的领袖。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势力之一部分,所以共产党员有不对的地方,有强横的行动,我有干涉和制裁的责任及其权力。”并制造了震惊全国的赣州“三•六惨案”,杀害了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这是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的前奏,是他放出的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第一枪。

3月30日,朱德、陈奇涵指挥军官教育团,配合南昌工人武装纠察队,包围了驻牛行车站的蒋介石的宪兵团留守处,收缴了其枪械,活捉了该团副团长关麟征及其下属全部人员。4月,朱德和陈奇涵率领军官教育团及一部分警察,以“剿匪”为名离开南昌,进入赣东地区开展革命活动,镇压反动派及其武装。朱德、陈奇涵到达临川后,接见了各公法团体负责人,召开公法团体会议,了解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弄清当地情况后,决心为民除害,并在临川县政府召开了剿匪会议,研究与布置开展剿匪工作。

朱德、陈奇涵率军官教育团在赣东的临川、崇仁、宜黄、乐安、金溪、东乡、进贤等地打击土匪与反动地主武装。在清剿中采用“剿抚兼施,各个击破”的策略,实行“先投降者免罪,顽固逃窜者严惩”的政策。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奉朱德指示,陈奇涵率领814团加入起义军行列,在抚州配合起义军在南昌的行动。经过4小时激战,起义军全歼守敌3000余人,胜利占领了南昌。

8月5日,起义军按照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部署,退出南昌,向广州进发。起义军撤离南昌后,革命势力受到反动势力的重重包围,白色恐怖笼罩江西。奉命留在抚州的814团因内部反动势力哗变,陈奇涵被迫离开抚州,经吉安返回兴国。回到兴国后,陈奇涵主持召开了“羊山会议”,这是中共兴国党组织从遭受挫折到恢复发展的转折点,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羊山会议”后,中共兴国支部改为中共兴国特别支部,陈奇涵任军事部长。

1928年4月,中共赣西特委委员、赣西工农革命军第7纵队党代表曾炳春,带领该纵队到兴国进行游击活动,与中共兴国党组织负责人陈奇涵、肖芳全、李明兰等人取得联系,他们秘密地在兴国冰心洞的清静观召开了一次中共兴国区委扩大会议。不久,陈奇涵、曾炳春首先领导了崇贤农民暴动,揭开了兴国武装暴动的序幕。

兴国暴动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革命群众运动,也是兴国前所未有的一次革命武装暴动。革命红旗第一次在兴国城的上空飘扬。从此,兴国的革命由秘密走向公开,使得许多反革命分子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甚至跑到赣州、南昌长期“避难”,不敢回来。1929年2月,红2团、红4团第二次攻占兴国县城,摧毁了兴国的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兴国的封建势力,为兴国红色政权的建立,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陈奇涵作为兴国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在兴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0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三分校在吉安陂头成立,朱德兼校长,毛泽东兼党代表,陈奇涵任教育长。不久,红4军离开吉安,李文林改任校长兼政委,金万帮任校委书记,陈奇涵仍为教育长,具体负责学校的军政训练与日常教学工作。这个学校为部队培训了一批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与地方武装领导干部,也积累了宝贵的军事教育经验。陈奇涵调到第三分校后,转入了正规红军。从此,他一直没有离开部队。

1932年1月,陈奇涵率领红3军第9师在于都北区地方武装配合下,在于都、宁都等地消灭地主武装,攻下兴国、于都、赣县的马安上宝土围,歼敌五、六百人,缴枪三百余支,在于都北区基础上成立胜利县。3月12日,由于形势发展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重新组建红军第一军团,下达了《关于重编红一、三、五军团的训令》,以红四军和红五军团之红十五军合编为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陈奇涵任参谋长兼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

4月2日,红一军团由长汀以东的馆前、新桥地区移至长汀,准备东征。陈奇涵采取各种手段,侦察敌情和地形,为毛泽东、朱德决策龙岩战斗提供可靠的情报和建议,并一举攻占闽西重镇龙岩,歼敌两个团,为进攻漳州创造了有利条件。11日,陈奇涵出席了毛泽东在龙岩主持召开的红一军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并草拟了“漳州作战计划”。20日,参与指挥了红一军团攻打漳州战役,歼敌第四十九师大部,占领了漳州。打开漳州后,陈奇涵又协助军团长布置红一军团短时间分兵闽南,将部队分散在漳州及其周围发动群众打土豪、扩大红军、筹备粮款。

此次东征,开辟了闽南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苏区,使中央根据地的南翼基本得到稳定。此时,中央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1933年1月,红一军团在黎川三都整编,陈奇涵因负伤治疗,调离红一军团。3月,陈奇涵伤愈出院后,调任江西军区兼赣东北战区指挥部参谋长,协助军区总指挥陈毅、政委李富春统一指挥江西赤色地方武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3年,陈奇涵祸从天降。在反对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中,他受到株连。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人从上海抵达红都瑞金,从此,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得到全面贯彻。2月中旬,“左”倾错误领导者首先在福建苏区开展反对所谓“罗明路线”的斗争。罗明当时是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拥护毛泽东的主张,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作法。因此,他遭到打击,政治、组织上受到处分,被撤职。其后,福建省一大批领导干部也遭到错误批判斗争。这些遭批斗和撤职的干部,都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好同志。

2月下旬,“左”倾错误领导者又如法炮制,在江西掀起了一场反“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古(柏)”的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江西苏区一大批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丰富斗争经验、敢于公开抵制和反对王明“左”倾错误的党政军干部受到打击或被牵连。刚出任江西军区参谋长的陈奇涵也莫名其妙地受到株连。

邓、毛、谢、古四人,在中央苏区对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抵制,因而被划为一个“小派别”,受到王明宗派主义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陈奇涵与他们4人比较熟悉。1932年陈奇涵负伤住院期间,拿出自己的补助,请同在一起住院的邓小平、毛泽覃吃了一顿饭,这件事情,在反“江西罗明路线”开始后,竟成了打击陈奇涵的借口。1933年冬,陈奇涵终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消了江西军区参谋长职务。

1934年春,陈奇涵从江西军区兼西路军参谋长一下子降职到红军总政治部武装动员部当科长,在部长罗荣桓的领导下,负责扩红工作。

陈奇涵在错误的党内斗争面前,表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立场和态度。在政治原则问题上,陈奇涵不惧“左”倾错误领导者的压力,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从不妥协让步,在组织纪律上,他服从分配。虽然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但仍顾全大局,做到受打击而不屈服,被撤职也不灰心,对党的事业始终满怀信心,继续任劳任怨地为扩大红军而努力工作。

1934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组建教导师的决定。教导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掩护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保障其安全。新组建的教导师,直属军委领导。8月间,调陈奇涵任教导师作战科长,参与教导师的组建工作。9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争的形势不断恶化。瑞金以北的宁都、石城相继失陷;东部敌军已开始向根据地中心长汀发动进攻;南部敌军已进抵会昌一带。中央红军已处于十分危急的局面。此时,毛泽东、彭德怀提出主力红军应冲破敌人的堡垒封锁,出击外线,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脱离其堡垒,相机歼灭之,以打破敌人的“围剿”的建议。

陈奇涵由于懂工兵技术,临时被抽调去于都河架桥,准备长征。10月10日,陈奇涵赶回教导师,红军指战员离别瑞金,开始了长征。在漫长的长征道路上,陈奇涵不仅要与战士一样长途行军,而且在行军途中,还要随时观察部队行军秩序,检查各团掉队人员。到宿营地后,他仍不能休息,还要派人侦察地形,寻找向导、派出警戒;接着,他还要绘制新的行军路线图,发出当日口令,写出宿营报告,派人送达上级司令部。本来这是他担任部队首长时,由参谋来完成的工作。但是现在他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丝毫的怨气,而是忍辱负重,默默地为党工作着。

1935年1月,红军抢渡天险乌江,陈奇涵负责指挥架桥行动,保证了飞渡乌江天险的胜利。红军渡过乌江,接着进占遵义,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示要起用受王明路线打击排挤的干部,陈奇涵调任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长。

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入侵,严重地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1935年12月下旬,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同时,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实现中国共产党直接对日作战的主张,1936年1月19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了《东征抗日和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东征分左右两个纵队行动,红一军团为左翼纵队;红十五军团为右翼纵队。陈奇涵以军团副参谋长身份参加指挥红七十八师进行东征战役。经过75天的东征作战,我军共歼敌13000多人,俘敌团长以下官兵4000余人,缴枪4000多支,扩大红军8000余人。在山西二十多个县的农村发动了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推动了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东征的战尘尚未洗去,陈奇涵又奉命踏上了西征的征途。1936年5月,为了巩固和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队伍,西北革命委员会决定红一方面军主力进行西征战役。

此时已是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的陈奇涵,亲自率领红七十八师,一路高歌猛进,在西征两个月时间里,与红一军团其它各部协同作战,歼敌两个团又一个营,俘敌旅长以下2000多人,解放了环县、同心等多座城镇,开辟了纵横800多里的新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7年初,陈奇涵被调入抗大第二期学习。抗大是1月20日开学,至8月毕业,历时7个月。陈奇涵被编入第二期大学部第一大队。

陈奇涵在抗大学习热情和自觉性非常高,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除了每天上课之外,还抓紧时间自己阅读、研究问题。通过半年的学习,陈奇涵在马列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水平和军事指挥、领导艺术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提高。他更深刻地领会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掌握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规律和战略战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新时期。抗大第二期大学部学员奉党中央的命令,立即结束学习,于8月份,分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10月,毛泽东电令成立绥德警备区,任命陈奇涵为警备司令。

1938年3月,陈奇涵以“半渡而击,主动出击”的战术,击退了日军1个旅团向宋家川、军渡等地的数次进攻。陈奇涵在率领警备区军民二年的反顽抗敌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和成绩,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赞扬他们“保卫了延安的东北大门”。1939年,陈奇涵调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接到新任命的陈奇涵,虽然在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红三军、红四军、红一军团、江西军区和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等职务,对参谋工作轻车熟路,但他仍然感到这次到军委工作的担子之重,决心不辜负中央信任,更好地完成协助军委领导指挥全局作战的工作。不久,陈奇涵又同时兼任了延安卫戌司令、防空司令、总交通司令等职。

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抗日军事政治骨干,1941年1月,陈奇涵奉命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校长。陈奇涵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精神,运用第一期办校的工作经验,根据第二期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八路军各部队来的学员队和知识分子学员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教学上做了不同安排,并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他们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德育为重点,利用延安相对安定的环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参谋人员、俄文翻译、军事指挥员、政工干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我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2年2月,陈奇涵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延安高级干部整风运动。他任高级学习班第三党支部书记。延安整风运动中,陈奇涵召集在延安的赣籍老红军,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赣西南、赣东及兴国等地党的历史经验,整理了一大批珍贵的党史资料。中央军委还为陈奇涵1933年受撤职处分的问题,于1942年3月正式做出书面结论:“对陈奇涵同志的撤职处分,是当时干部政策的错误,应予正式撤消其撤职处分。”至此,陈奇涵的八年之冤,得以昭雪。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陈奇涵当选为“七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大会。在会议上,陈奇涵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例,阐述了“左”倾错误路线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的巨大损失,不同意王明进入中央委员会。会后,他又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再一次向毛泽东陈述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对陈奇涵坚持真理,疾恶如仇的品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告投降,9月3日,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急忙调兵遣将,把国民党军队14个军共41个师、8个交通警察总队约54万多人,运送到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各地,其目的就是要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内战,以建立国民党独裁政权。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国民党军队以“收复失地”为名,抢占各战略要地,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夺取了一大批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之后,把抢占战略要地的重点放在了东北。

东北背靠苏联,当时具有战略上的优势地位,能否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成败的一个关键。为了巩固东北根据地,陈奇涵奉命率干部队奔赴东北。但因途中生病,病情日趋严重,很难继续前行。中央考虑陈奇涵的身体状况,暂不去东北,留在冀热辽,担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

1947年3月30日,为加强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的力量,中央军委决定,将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下辖热河军区、冀热察军区和冀东军区。自5月中旬开始,陈奇涵参与指挥了东北民主联军向东北国民党军发起的夏季攻势,连续作战50天,收复了大片土地,先后攻克城镇42座,进一步扩大了解放区。7月,陈奇涵接上级指示,调离冀察热辽军区,前往东满。9月,东北局任命陈奇涵为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与司令员周保中、政委陈正人一起领导东满军区的工作。上任不久,陈奇涵领导部队参加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

东北我军在夏季攻势后就地进行了休整,并编组了新的部队。野战军除将辽吉纵队改编为第七纵队外,又以冀察热辽军区6个独立旅及东北民主联军与周保中、陈奇涵领导的东满军区所辖的3个独立师,分别合并组成了第八,第九、第十等3个纵队。至1947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共辖9个纵队39个师,连同地方武装,总兵力达51万人。为贯彻执行《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所规定的任务,配合关内我军的作战,东北民主联军于9月14日发起了秋季攻势。

陈奇涵协助周保中率领东满军区部队配合我军第六纵队在中长路一带对敌作战。10月9日,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围歼吉林之敌,引敌分散于四平以南和以北地区和长春以东地区,以便各个击破。于是,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第六纵队以奔袭方法,围歼吉林外围松花江两岸口前、九站等处之敌,以免敌逃回吉林。令第二十九师主力担任围歼棋盘街、江密峰之敌,并抽一个团配合东满军区部队,归陈奇涵指挥,担任围歼乌拉街之敌。15日,陈奇涵率部占领了乌拉街、棋盘街,全歼该地敌人。17日至18日,陈奇涵等又率部配合六纵占领了桦皮厂、九站、口前等地,肃清了吉林外围之敌。

东北敌军遭受我军秋季攻势打击后,被迫退缩于中长路长春至大石桥和北宁路沈阳至山海关段的各主要城镇。物资供应缺乏,处境更加困难。而我军在秋季攻势后,进行了短期休整,部队士气旺盛,全军总兵力达73万人。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利用江面结冰,便于机动兵力的有利条件,集中全部主力,发起冬季攻势。

1947年12月,冬季攻势发起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东满军区部队在吉长线活动,钳制吉林、长春之敌。31日,在陈奇涵等领导下,东满军区部队奔袭长春、二道河子东的杨家店地区,给敌以沉重打击。

为了加强部队统一指挥,促进我军正规化,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陈奇涵所在的东满军区也改为吉林军区。3月,陈奇涵率领吉林军区前线指挥所和松花江前线指挥所参加围攻吉林和长春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1948年4月,东北局决定撤消南满军区,所辖地区和部队分别改为安东军区和辽南军区。陈奇涵被调任辽南军区司令员。从此,陈奇涵离开东满,转战辽南。

陈奇涵一到辽南军区,就领导辽南军区部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1948年6月初,根据东北局精简整编,缩小机构,充实连队,以求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前为原则,陈奇涵对军区进行第一次整编。7月,辽南军区改为辽宁军区,陈奇涵仍任司令员,8月初,针对当时辽宁军区部队庞大,武器缺少,对敌游击战争困难的情况,陈奇涵对辽宁军区进行了第二次整编。经过两次整编,提高了辽宁军区部队的战斗力,为以后大规模战斗中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奠定了基础。

为保障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战役的顺利进行,陈奇涵还率领辽宁军区部队抢修铁路、公路、桥梁、恢复交通运输。到1948年8月中旬,基本上使辽南地区交通得以畅通,保证了战争中的军运。同时,他还在辽南设立兵站,医院、供应站,保障战役中物资供应和伤员救护。这些工作,在整个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全军已有12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17个独立师共60余万人,加上机关、地方部队,总兵力达103万人。东北地区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获得解放,我军同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已经成熟。

9月12日,辽沈战役爆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陈奇涵率辽宁军区部队协助主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辽沈战役后,陈奇涵立即投入到辽宁省的恢复工作。刚解放的辽宁还极不稳定,土匪残兵还不时对我人民进行骚扰,国民党特务也大肆进行破坏活动。陈奇涵率部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于11月中旬肃清了规模较大的残兵土匪,使社会秩序得以安定。

1948年11月20日,中共辽宁省委成立。陈奇涵等7人为省委常委。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主力向关内挺进,12月25日,中央军委电令,任命陈奇涵为东北军区参谋长。

陈奇涵离开了辽宁军区,赴任东北军区,一方面组织东北军区各部队,进行战斗总结,开展军政训练,肃清残余匪徒,稳定社会秩序,一方面做好大军南下的准备。同时,抓紧东北军区机关的业务建设和组织建设。

他还对东北军区的参谋工作做了改进:创办军事杂志,以统一部队的军事思想;举办参谋学校,全面培养参谋干部;参谋人员与指挥人员由下而上的加以交流,以便充实参谋人员作战经验及实际工作经验。

陈奇涵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对有关军队建设与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他特别注重部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教育。在战术技术上,他提出了四大技术和三三制战术。他还对部队的编制、后勤、卫生等工作都提出了良好的建议。这些建议大都被采纳,对东北军区的建设,乃至东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3月11日,奉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命其向中南进军。这时,陈奇涵奉中央军委之命,调离东北,随第四野战军主力挥戈南下,解放江西。4月初,陈奇涵奉中央军委命令,来到北平。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切地接见了他。要他立即准备南下,组建江西军区,并出任江西军区司令员。6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宣告成立,陈奇涵任省委常委。6月25日,江西军区正式成立,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委。从此,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直接同美国军队作战。为了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对兵员的需要,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进行了两次扩兵。共扩大新兵77350多人,这些新兵除一部分补充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外,大部分经教育训练后,组建了11个团又4个营,编制成志愿军序列,开赴朝鲜前线。此外,江西军区还征召了14700名转业军人归队,编成5个团,分别调拨给华东军区和中央军委。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随时准备把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熟练军事技术的战士送上前线,陈奇涵领导江西军区部队开展了以美国侵略军为作战对象的军政大练兵。在6个月的军政大训练中,陈奇涵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实际情况,凭借自己训练部队的丰富经验,亲自指导制定训练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措施,进行严肃认真的训练。

江西军区的这次军政大练兵,是在革命胜利后比较安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由于陈奇涵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准备,训前对组织领导、训练方法、步骤作了明确规定,特别强调了教养一致和统一训练作风,共轮训7820名干部和骨干,全面系统地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

195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统一管理全军军事审判工作。基于陈奇涵资历深,威望高,廉明公正,熟悉军事法律,中央军委暨毛泽东主席于2月28日发布任命书,任命陈奇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

同年夏天,陈奇涵来到北京走马上任。军委管理局分配他一家住到西四北头条一座四合院里。他家在这里一住就是40多年。他到京不久,就去北戴河向军委领导汇报军事法院的工作。

一天吃过晚饭后,陈奇涵去海滨散步,迎面走来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同志,邓小平高兴地说:“我们从延安分别后,这是第一次见面”,周恩来说:“听说你去搞军法工作了,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啊!”他们和陈奇涵一起坐在海滨的藤椅上,开怀畅谈起来。

我军的军法工作,从建军之初就有,但没有全军统一的军队法院(庭)。红军时期有的部队称“军队审判所”,抗战以后称“军法处(科)”,实际上多数军区和部队把它放在保卫部,全军的总政治部也设有“军法处”。现在要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的军队,必须建立一个全军统一的军队审判机构。

军事法庭是军事法院的前身,是一个刚成立的新单位。陈奇涵来时,一切俱空。与其说是调陈奇涵来上任,不如说是调他来筹备。他身边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一切都得白手起家,从头做起。经过他的努力,军委把一处院子拨归军事法庭。院内有一幢二层楼房作办公用房。

陈奇涵为筹备军事法庭,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法庭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上,放在考虑法庭的工作方针、任务、内容、方式等重大问题上。他叫人翻译有关苏军军事法院方面的资料,又派人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我国有关历史资料,结合我军历史上的审判工作经验和组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与想法。1954年8月25日,陈奇涵向中央军委作《军事法庭的建立与工作》的报告。并得到中央军委对军事法庭工作方针的第一个明确批示:“目前,制法为主,习法为次”。陈奇涵根据这一批示,为开创我国军法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我国军法战线上的奠基人。

1954年9月,陈奇涵当选为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以后召开的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陈奇涵继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同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1955年1月,陈奇涵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根据军事法院编制人员少的情况,陈奇涵对军事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主张精干高效。由于陈奇涵对各处、室的职能分工规定明确,也就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办事效率较高。在定编制、定机构的同时,陈奇涵就抓军事法院的班子和各级军事法院干部的配备。

1955年9月,陈奇涵被授予上将军衔。由于他在革命战争中的巨大功绩,还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各一枚。这是我国军法战线上的第一位上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军法上将。

1956年9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陈奇涵作为军队系统选出的八大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不久,他又担任中共中央政法小组成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协助董必武抓全国政法工作。1957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陈奇涵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在法院领导的分工上,他分管军事法院系统的工作,同时还担任军事法院院长职务。

从50年代末期开始,陈奇涵的身体每况愈下,战争时期染下的重疾风湿性关节炎时而复发,犯病时疼痛万分,不能行走。心脑血管疾病也向他袭来。但是,陈奇涵在疾病面前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在此后二十余年时间里,他始终惦记着人民,惦记着工作,惦记着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英名将永远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上光耀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我深受感动,下面听我介绍一下。

张海迪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健康。张海迪曾经也有过快乐的童年,和很多孩子一样也有她自己的幻想,张海迪五岁那年,灾难降临到她的身上。一天,海迪正在排练节目。她正在练习的时候,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摔倒了,她想站起来,但用尽全力也没能站起来。父母知道后把她送到了医院,过了一会,医生说出了结果,五岁的她正得了脊髓血管瘤。许多医生都没能救起她。后来有许多人关爱她,她的三分之二身体几乎都没有了知觉,在她住院时,她坚持学习。妈妈也经常鼓励她。每当病情折磨她时,她都非常坚强。海迪每天都坚持写日记,长大后成了作家。

读完之后,我想:张海迪真是我们的榜样啊,我对一件事非常怀疑,为什么张海迪那么可爱聪明,而上天还要折磨她?张海迪在生病的时候还在自学,我真惭愧,现在有的同学把生病作为借口,不学习。她还那么坚强,病情折磨她时都不掉眼泪,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就哭,一点都不坚强,张海迪每天坚持写日记,现在有的人一星期写一篇就不错了。张海迪非常爱上学,得了病还想上学。她可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她那爱学习、坚强、坚持写日记的好精神。

张海迪我们为你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在共享时代的一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辆年代久远的自行车。

我见证了上海,是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一步一步发展至现今的国际化大都市;我见证了我的小主人是如何从牙牙学语的婴儿一步步成长,衰老至现今一块冰冷的墓碑。是的,我是一辆历经岁月的自行车。但我怎会料想到,自己竟会在如今的共享时代,失去了价值,成为了一堆破铜烂铁……

身为古董的我被一家名叫“ofo共享单车”的公司收购。他们仔细地照顾我,为我早已破烂的表皮刷上崭新亮黄的漆,为我早已锈坏的链条上了油,也为我早已破洞的轮胎充足了气。将老态龙钟的我做了个大改变。我与我的兄弟们整齐地排列在卡车里,运向人们需要我的地方。一路上,我竟像个孩子似的,兴奋得不能自已。

到站了,我被一个强壮的男人粗鲁地扯下了车。粗心大意的他,竟失手将我摔在了地上。“嘿!可恶的人,快扶我起来!我的漆都要被你摔没了”我想气愤地大叫。可无奈,我只是一辆自行车。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望了我一眼,用力一拉,将我放在了马路上。“哼!现在的人都怎么了!若在从前,我的主人可舍不得让我磕着碰着,可疼我了呢!”我愤愤地说到。可我并没有将这件恼人的小事放在眼里,毕竟这是我上班的第一天啊!我期待地望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希望他们能骑上我。

就在大卡车走了不一会,一个贼眉鼠眼的人,手上拿着一打纸,向我走了过来。“啊!新主人是你吗?”我期待地问着。可谁知,他狠狠地向我的车头上贴了一张纸,又将纸贴在了其他兄弟身上。“你在干嘛!快撕下来啊!”我恨不得冲上去打他两拳。可无奈,我只是辆自行车。“兄弟,别费功夫了!”一个声音冒出。我低头一看,是只小蚂蚁。“每辆像你一样的自行车,都会被贴上小广告的!”它说到。“哼!现在的人都怎么了!若在从前,我的主人可舍不得让我受一点苦!”我愤愤地说道。“算了,忘了它吧!我的新主人应该马上到了”我依旧十分兴奋。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一个穿着整齐的男人走了过来,骑上了我。我高兴极了,仿佛又回到了前主人骑我的时候。我平稳的把主人送到了一个地铁站,主人看了看手表,骂了一句,接着竟然将我摔在了大马路上,飞快地跑进了地铁站。“主人!主人!你干什么呢!快点回来呀!你怎么这样对我呢!”我躺在马路上,绝望地大喊。而主人,早已不见了身影。然而,上天像是嫌坏事还不够似的,“碰!”一声巨响!一辆车迎面开来,将我截成了两段!我虚弱地看了看,依稀看到一个衣着时髦的女士从车上下来……接着,我昏了过去……

“啧啧啧……瞧这撞的……怕是修不好……唉!熔了吧!”“好吧……”隐约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我留下了眼泪。我做错了什么吗?……现在的人……怎么回事呢……这个时代变了啊……我……我……

我再次陷入了昏迷,只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醒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百岁老人一生传奇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郭洁老人诞生于1911年12月,自幼喜爱体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胸怀挽救国家危亡的大志。1936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中国运 动员共有70余人,参加铁饼项目的郭洁就在其中。郭洁老人在世时曾回忆说,当时国运衰败,我国的运动员只能乘船,经过近20天的颠簸到达比赛地。经历了新 旧中国的变化,郭洁老人最能感受到“国运兴,体育兴”的人间大道。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西安体育学院成立,郭洁受聘为体院的体育教师。从此开始从事喜爱的体育事业,著作等身,育人无数。即使退休后,他仍没有离开体 育,积极投身于全民健身运动,深入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1991年,在各方的资助和支持下,年近80岁高龄的郭洁老人组织了西安体院的运动医学、运动 生理学两学科的教师,对西安市晨练中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了社会调查,并在1993年撰写了《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