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闻一多的墓志铭(优秀20篇)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浏览

1334

作文

1000

纪念逝去的爷爷作文

全文共 3111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是平津战役退下来的老兵,年轻的时候曾在村子里的管厂做过会计,算是当时一个不错的活计。爷爷那代兄弟两人,爷爷是长子,在一次战役中因炮弹落到身边而负了伤。听老人说要不是爷爷身边幸好有个装满水的水缸,估计就没有后来的我们父子了。成了伤兵的爷爷只能回家休养,伤好后却并未归队,被疼爱他父母给强留了下来,怕再出什么事情。算是没能在战场上看到部队胜利的那一刻。也因此爷爷受到了更多的疼爱,兄弟二人中自然好吃的都归了他,多少有一点好吃的陋习。而爷爷的弟弟则相反,因没能得到向哥哥那样宠爱却养成了农村人本该有的勤劳质朴,劳碌一生,辛勤了大半辈子,虽然受穷,但也落到自在,子女孝顺。

小的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当时的流浪汉和乞丐又很多,每逢晌午便挨着村子、每家每户的去要粮食,甚至不请自来的开门进院,很是吓人。所以家里没有大人的时候院门是开不得的,老人和孩子只能呆在家里,因此爷爷成了我小时候的玩伴。而我自然成了四角院落的禁锢者。唯独赶上村子里的集市,爷爷才会带着我出去,买一串糖葫芦,买一块狗肉,虽然爷爷好吃,但依旧会分给我一点。这个是爷爷在我心中最早的印象。

在当时家里能有辆单车算是不错的事情,就在后来乞丐逐渐少了很多的时候,爷爷便会骑着单车带我出去闲逛 ,或者是带我去拜访他的朋友,去看他的战友。虽然外出的次数逐渐增多,却也没人在乎我这个小家伙心中的感受,不过我依然乐意去和爷爷见这些从未见过的人,去从未去过的地方,因为那些人家中总有我没见过的东西,能吸引我好奇心的事物,这边是对爷爷爱的开始。

爷爷生有四子,爸爸最最小,因爷爷的不好没能读完大学,便随村里的长辈外出打工。反而伯父,却因为爷爷的宠爱而没有向几个弟弟那样外出打工攒钱娶到老婆生了孩子,当我入小学的时候依旧单身一人。因此大伯无后,我则成了三世同堂的长孙,可能这也是不愿吃苦的大伯能向爷爷那般疼爱我的一个原因吧。后来也确实证明了伯父有过继我的意思,只是

母亲舍不得,折中说伯父老了可以由养老罢了,自此以后则是伯父和爷爷两个人带着我出去玩。而我却并不喜欢他,只因在我更小的时候曾被他带出看戏,正赶大雨便抱着我急忙跑了回来,只是他舍不得丢掉嘴里的半卷旱烟,反倒因他跑的过程将火红的烟灰掉在了我的棉袄上,却没能及时发现,烧透了棉衣,到家里的时候已经给我留下了偌大的一块伤疤。

后来爷爷攒够了一些钱便买了三轮车,开始自己贩卖花生花籽,带着大伯并教他做生意,赚了一些小钱。无子的伯父依旧带着我,只是从闲逛变成了有规律的集市,带着我去进货,去送货。每每去的人家倒也大方,每次都是吃喝回来。回来的路上往往就睡在了车上,即便有着柴油机的轰鸣,但也依旧睡的香甜。或许是年纪小,或许是真的喝多了汽水,总之印象中很多次都是在睡梦中将喝掉的汽水变成尿渗进了货里,却也不曾说过我什么。

爷爷对我的好不只在于带我出去玩,还会时不时的做点糖葫芦给我吃,带我去吃野果,捉蚂蚱,捕蜻蜓。只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对爷爷的好感便终止了,只知道那件事要小时的我很伤心,很难过,甚至骂了爷爷,骂出了名字,在我印象中这是我的第一次粗口。但凡看到了我做错了事情后,便将所有的同类错误都怪罪于我,解释不清楚,爷爷也不信,也许在他那个年纪的眼里只是开个玩笑或者真的就这么认为孩子犯错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总之和爷爷的感情淡了。直到和爷爷不说话的时候是因为伯父娶了亲,带了个比我大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空降在伯父和爷爷对我的关爱中,切断了爷爷对我的视线,从此就如同从未疼过我一样,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似乎也都只是那个陌生哥哥的所有,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伯父娶亲以后,我就很少去爷爷那里,也很少听见他的声音,很少去想他的事情。对爷爷不满的不只有我,更有其他几家堂姐堂妹的抱怨,便都开始了对爷爷的隔阂。后来在同龄玩伴的唆使下终于和那个陌生的哥哥动了手,也估计是小时候第一次打架,并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伯父找到了学校,告了老师的状。我想我是错了,但是我也更难过于伯父的作为,毕竟将打架事件公布到学校里不是一个过去疼爱我的伯父所能做出的事情,至少不是一个长辈做的事。而后来的爷爷也因为伯父成家后将生意交给了他,这个看似对爱子的呵护并没得到伯父所谓的孝顺,反而因帮着收钱的时候收到了一张假钱被撵了出来,从此爷爷变成一个彻底的闲人。

我母亲是不喜欢爷爷的,因为爷爷不曾给过他们什么,甚至还剥夺过他们自建的房子给老大结婚用,也因母亲在和婶婶发生争执后坐视不理而受了外伤,可以说母亲是恨爷爷的;而父亲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孝子,在爷爷被伯父请退后爸爸却一直张罗着给爷爷买着买那。 甚至农忙的时候因母亲没能及时给爷爷及时做饭,想要拿锄头拆家里房子的时候,爸爸依旧送了他助听器,照顾他日益不好的听力。因此我认为爷爷有这样一个儿子是幸运的,而我有这样一个爷爷是很难过的事情。

时间久了爸爸也就发现我不爱和爷爷说话了,疏导我和弟弟在过年的时候去给爷爷拜年,初一早上我就和弟弟去了,一同来的还有堂兄,而我得到的压岁钱,却远不如堂兄,心里却明白自己才是他的嫡亲长孙,因此心也就彻底的冷了。爷爷年老的时候按照风俗有四兄弟按月轮值照顾,因为母亲先前的因故,他们之间早就不说话了,只是每次由我将饭菜端过去给他,帮他料理下东西。但也是懒得说什么,唯独一句不变的就是吃饭了,回来我来收碗筷。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了四五年,感觉到更多的是爷爷对那个空降的孙子疼爱,和对我们诸多嫡亲的冷淡,对我们的毫无期望,也毫无温馨可言。更言之我们兄弟不是读书的命,这句话则是刻在了心里的痛,一直到大学录取后方才消失的痛。

爷爷越来越老,伯父对他也越来越刻薄,甚至到了自己去捡破烂赚钱的地步。虽然如此,单我依旧感觉不到一点怜悯,只是后来听弟弟说爷爷看到了一场车祸,受害者当场死了,回来就大吃了一顿,说早晚都会死,也许不吃就没机会了。

这样了无生趣日子不知道过了多久,直到高中留宿一心读书,心里想一定考上大学给他看,因为他曾说过我们兄弟不是读书的命,所以一直在努力的日子里掺杂着一点怨。可惜老天不给我这个机会,高二的那一年他去世了。这是一个突然的消息,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爸爸来学校看我的时候只是说爷爷死的并不痛苦,直接从姑姑家的阳台摔了下来就走了。爸爸通知的我的时候已经是爷爷入藏一周后的事情了,说是提前告诉我怕影响我学习。而这早说与完晚说对我的影响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懂,也没去想。只是要我出去吃了一份饺子,便草草的回去了,临走告诉我要好好学习,记得周末回家吊念下爷爷。

其实听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感觉到难受,心中没有什么波澜,只是和父亲分别后不愿再回宿舍休息。一个人走进到了空荡的教室,安静的坐在角落里,哭了。泪水无声的流着,哭累了,就不只觉的睡了,被窗外尚未走的父亲以为我本来就是一个贪睡的孩子,也许果真认为爷爷说的那样,我不是读书的料。课后也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懒得辩解什么,因为心中的那份痛也许早就要自己觉得这些事情都不值得放在心上。那场并不伤心但止不住的大哭至今给我的印象都很深,也许在骨子里我还是深深的爱着爷爷的。虽然无声,确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是的因为你对我多年的冷淡我恨过你,但也因小时候的眷顾和天生的亲情深爱着你。只是你没能给我机会,也没能要见你最后一面,没能给我这个孙儿认错的机会,更没能要你看到我走进大学的教堂,我失落,我难过,失落的是我再也无法为你证明自己,难过的是我永远的失去了你。

请假回家后感觉什么都是冷冷的,凄凉的,坐在你的坟前不知道心里在想着什么,也许是对你的哀思,但从此我的心里更加平静,更加珍重别人的感情。而这个憾事或许会成为我内内心深处一生的伤痕。

[纪念逝去的爷爷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清明节纪念革命先烈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每当我们背诵起这首流传千古的的名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那一起时的亲人们,那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者们,他们那崇高的品质感染者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烈士陵园中,陈列着一排排墓碑,一座座墓碑代表着一份份忠诚。他们的拼搏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祖国的未来更富强吗?

回首抗战八年,革命者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帝国主义的残暴折磨中,他们经受了种种惨绝人寰的毒刑。就在那皮鞭的撕咬,鲜血的飞溅,烈火的焚烧中,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人性与兽`性进行着殊死较量。他们精神不朽,火种不灭。他们是神圣的;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

回想起这些,一位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先烈浮现在眼前,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萦绕在耳旁。刘胡兰,邱少云,方志敏,董存瑞……他们不都是正当花季时,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群众利益而牺牲了。他们的品质令人赞扬,他们的精神令人佩服,他们的故事令人永记!

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和平与幸福,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不朽,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们去创造明日的辉煌。今天,我们不用在想革命先烈们那样为了自由,为了解放抛头-,洒热血,我们要继承前辈们的意志,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纪念白求恩的读后感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大家院校进行了“静觅书香校园,”的阅读活动。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阅读文章来到许多有意义的书籍,这种书本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宽阔了我的见识,熏陶了我的品性。在其中,帮我留有深有感触的是《白求恩》这部有关革命先烈的书本了。

《白求恩》这本书叙述的是一位出世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北边小镇卡兰文赫斯特的著名普外科权威专家——白求恩的小故事。他是一个蓝眼睛、白色皮肤的外科医师。在我国中国抗战拉响后,白求恩带著大量药物和优秀的医疗机械千里迢迢赶到我国,满怀对中华人民的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无尽热情,投身于到革命事业中去。他凭着自身的精湛的中医,救回来了许多的伤员们。可悲剧的事還是发生了,在一次手术中,白求恩的手指头被划破了,感染了病毒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早晨五时二十分,杰出的工人阶级国际主义战土,中华人民的盆友,英勇刚正不阿,充满激情的员诺尔曼·白求恩始终地终止了吸气。来自澳大利亚的外科医生白求恩和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伤员交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那样的工作责任心是多么的宝贵呀!

书里最令我打动的是白求恩不管不顾生命的风险救护伤员的小故事。那天早上,白求恩已经给孙家庄的一个伤员动了手术。忽然,卫兵急忙跑进去,神色焦虑不安地说:“不好了,白大夫,对手又来‘围剿’了,早已入村了,请您赶紧迁移!”可白求恩好像沒有听到,依然专心致志地坚持不懈给伤员动手术,全然不顾眼下的风险,他一直恪守在手术台上前,直至给这名伤员做了手术治疗才撤离。读到这儿,把我白求恩那类“以伤员救护为第一位,自身的生命为第二位”的珍贵精神实质所打动。念完《白求恩》这本书后,此刻的心情很长时间不能忘怀,心里十分复杂,我既打动又缺憾。打动的是白求恩医生以远大的胸襟,千里迢迢赶到贫困落后的我国,与中华人民共渡难关,抵御日军,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工作中;缺憾的是白求恩沒有直到抗日胜利的那一天,完成他一生的愿望,把他高超的造型艺术承传下来。

我自小就想变成一名优异的医师,今日念完这本书后,我更坚定不移了自身的总体目标,要向白求恩医生那般变成一名对社会发展有效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念鲁迅先生

全文共 1951 字

+ 加入清单

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鲁迅先生,是几年前的事了,却羞愧自己的文笔,怕误了先生的英明,一直都不敢下笔。如果,要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涌现的若干伟人中选出三个人来代表我们这个民族,先生必是其一。我对于鲁迅先生的敬仰,是无法言表的。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其次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名斗士、一位革命家,不愧于革命的旗手。

如果,仅用数量来衡量一个文学家的成就,那先生很难与当今的那些专业写手抗衡。他们堆砌文字的功夫已与工人堆砌砖瓦的功夫不相上下,这就是他们胆敢蔑视先生的原因,也是胆敢说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原因,遗憾的是这句话也是出自古人之口,非他们原创。幸运的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没有用数量来衡量文学贡献的。先生的贡献,仅仅是《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就可以站在世界文学史的山顶了,何况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一点,其实已不容我在这里多话,先生在世的时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就已经承认和肯定了他的成就和贡献。血写的事实不是现在的一些屑小之辈可以抹杀的,更不是现在的一些无耻之徒通过谩骂可以改变的。

现代文学在中国发芽以来,鲜有对历史具有批判意义、对现实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对未来进步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以上意义和作用!他的革命精神也体现在这些文字中。

首先是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鲁迅先生对历史的批判是无情且深刻的,但是,请记住,他批判的是历史文化中负面的消极的保守的落后的部分,是“吃人”的那部分历史文化,而不是全部历史文化。相反,他比一般人更重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更重视对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全面否定历史文化,谩骂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垃圾,不适应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礼顶膜拜,完全背叛自己的祖宗!其中,竟有一些人打着鲁迅先生的旗号,以为先生是他们的先导,这是对先生最大的诽谤之一!鲁迅先生不仅继承了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而且,还发扬光大了我们的历史文化,他自己的作品和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优秀部分!我们要踏着他的足迹,举着他的旗帜,在继承中发展、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发展我们的优秀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中华民族的贡献!

其次是对现实社会的改造。先生所在的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出生、成长在清末,成熟、战斗于动乱的民国。他为什么要弃医而从文?就是因为他认识到医生仅仅只能医治个别人身体上的病,不能医治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病;医生仅仅只能挽救个别人的生命,不能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旗手的时代,而他,就是一名旗手,他深刻的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改造,需要革命,而他,就是一名革命者。有人说,他没有拿起枪、举起刀,没有去冲锋陷阵,是的,革命需要行动的实践者,但是,革命更需要思想的实践者,革命的思想是革命的方向,革命的思想是革命的旗帜,没有方向和旗帜的革命是盲目的,无畏的牺牲有什么意义?别忘了,在他努力寻找民族解放与民族自强的道路时,更多的文人是合流同污,风花雪月,粉饰太平,如梁实秋、张恨水之流,最更悲的是,他们现在又“重生”了,红火了,历史又在重演!

鲁迅先生的精神是什么?就是革命。革命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就是创新。不断革掉落后的保守的腐朽的,创造先进的开放的文明的。这种精神会过时吗?永远不会!先生的革命精神在他的杂文里表现的最清楚,他努力与中华民族的一切落后的保守的腐朽的文化、思想、传统作斗争,与这些文化、思想、传统的代言人作斗争,他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强大寻取一条正确的道路,十分迫切的希望自己的祖国民主、富强、文明,十分迫切的希望自己的民族解放、自由。现在,我们不仅不能没有鲁迅先生的精神,相反,我们比以前更加需要鲁迅先生的精神!为什么?因为,革命还远远没有成功!就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建立新中国,只是万里长征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道路更加漫长而且艰巨。现实告诉我们,革命的任务还很艰巨,外部环境,资本主义依旧统治着世界,它们对我们的敌视和颠覆一刻也没有停止,军国主义、帝国主义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内部环境,官僚主义还十分严重,腐败问题还十分严峻,它们时刻都在威胁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严重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有时候,我都有点痛恨先生,为什么把中国人的劣根性看得那样深、那样准!可是,不得不承认,现实依旧每天在重演先生笔下的故事,无情的官僚、冷漠的看客,阿Q 一般的人物,活灵活现的生活在我们中间。所以,先生的时代并没有远去,这不是我们的幸福,这是我们的悲哀!今天,我写文章纪念鲁迅先生,不仅为我们的历史,更为我们的现在。我们要好好读一读先生的文章,好好想一想先生的用心,为着过去、为着今天,更为着未来!

永远纪念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国庆节67周年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国庆放假的第一天,妈 妈说,外面会人很多,车也很多,我们就在家里玩。于是我就在家里跟爸爸玩跳绳,打羽毛球,读学习单。

第二天,爸爸说带我去北雁荡山玩,我在那里看到了一个大瀑布。妈 妈说它叫大龙湫。还走了铁索桥,妈 妈都吓死了,可我一点都不怕,哈哈哈。

第三天,妈 妈去上班了,交代爸爸监督我学习,还说下班了她要回来检查,于是一天我都跟爸爸在学习,还跟爸爸做了口算卡。

第四天,我跟妈 妈回外婆家了,看外婆去了,在外婆家跟哥哥玩了一天,我还教哥哥骑自行车了。

七天乐终于快要结束了,今天在家跟妈 妈去河边洗衣服,中午跟妈 妈一起包饺子吃,下午的时候妈 妈带我去哥哥家玩,我又教我哥哥骑自行车,我哥哥也学会了,哈哈哈。妈 妈说,接下来要乖乖的呆在家里,看看书,收收心,好准备去上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

全文共 992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习近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上的讲话原文全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习近平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向领导红军创造这一历史伟业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在长征中浴血奋战和在各地坚持革命斗争的红军指战员,向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各族人民特别是各革命根据地人民,向所有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在长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

同志们!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西北地区红军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党领导的各方面力量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都为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长征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没有这种思想上政治上的大团结,中国革命胜利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长征途中,我们党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汇聚起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强大力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真正抗日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是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的正确道路。

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过程,不仅是战胜敌人、赢得胜利、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而且是联系实际、创新理论、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推动一大批革命根据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革命的火种在神州大地渐成燎原之势,有力推动了新的革命高潮到来。

同志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80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慕名前来寻访长征路的人络绎不绝。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同志们!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志们!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巩固和发展,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长征走过的道路,不仅翻越了千山万水,而且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给我们的根本经验和启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点,不仅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正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说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了,我们必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活力。同时,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完善和改进,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变方向,更不是要丢掉我们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要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坚决反对任何破坏统一和团结的分裂活动。我们要凝聚起全体人民智慧和力量,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让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迸发出来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抓住战略重点,实现关键突破,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维护好发展全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心一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断把完成总任务的历史进程推向前进。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强大物质基础。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改革旗帜,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党和国家事业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打开创新局面。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长征锻炼了人民军队,长征磨练了人民军队,长征成就了人民军队,长征开启了人民军队发展的新起点。长征是人民军队的光荣,光荣的人民军队必须永远继承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要紧紧扭住政治建军不放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永远做红军的传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要紧紧扭住改革强军不放松,坚定不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紧紧扭住依法治军不放松,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要紧紧扭住备战打仗不放松,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快提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要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要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要加强国际军事安全合作,积极履行同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全军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

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安不忘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同志们!

长征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五四运动纪念主题班会讲话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站在平整的操场上,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此时此刻,我们总会想起1919年天安门前那惊天憾地的壮举。

穿越103载的时光隧道,我们依稀看到曹家大院前那义愤填膺的脸庞,听到那响彻河山的“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铮铮誓言。赵家楼的大火已然熄灭,但是五四的精神却永远放射出熠熠的光辉。五四青年那勇往直前的奔放与热情,那追逐理想的执着与坚定,那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的四个大字,筑起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凝成的是代代流传的中华魂。

走过硝烟,穿过阴霾,挣脱了屈辱,战胜了衰落,我们的祖国沐浴着朝阳,傲然立于世界的东方!

今天,五四的火炬已传递到我们的手上,振兴祖国,光耀华夏,我们责无旁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高远的追求,都必须从小事做起,从脚下开始。雄鹰只有展翅高飞才能鹏程万里,猛虎只有回归山林才可以成为百兽之王,我们只有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扬帆远航。

走进实验中学,让人感觉舒适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校园风景,更应是实验人高雅的举止、不凡的气质。一声你好,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一句没关系,彰显的是绅士气度。让我们恪守中学生守则,远离低俗,言行文明。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功,习惯决定人生的高度。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为人生成功打下坚石。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是企盼参天的大树,我们是渴望搏天的鸿鹄,让我们高擎五四的火炬,修养自身,用文明与礼貌画出一道道优雅与美丽,让我们这时代的骄子,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用智慧和汗水,挺起中华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几天端午节就要到了,你想知道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吗?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们家,奶奶每次总是提前两天就要包粽子。她先把早就采来的粽叶放在清水里面浸泡,然后再把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比如说糯米、咸肉、蜜枣、红豆等等)用一个个小盆子装好,放在装粽叶的大盆旁。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在奶奶的手下听话的卷成一个个圆锥形,随后糯米、咸肉等就有序的往圆锥形粽叶里“跳”,最后,奶奶大手一挥,一根长线就绑住了粽叶,一个粽子就诞生了。煮熟后的粽子香喷喷的可好吃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还会去买艾叶挂门口。母亲说以前艾叶是不用买的,小河里面都长满了艾草,直接去采就行了,可是现在却没有了。

当然,除了我们家,家家户户都在过端午,我们还有集体活动呢,那就是赛龙舟。在大大的湖里,一条条神气的龙舟在惊天动地的鼓声中飞速的前进。岸边围满了我们这些看热闹的观众,为他们加油呐喊。

看啊,我家乡的端午节多么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我请爷爷给我讲讲这段历史。在一天下午,爷爷让我自己从电脑上看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后,爷爷以他亲身的经历,向我讲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

最早从一八七五年日本侵略台湾杀害我高山族同胞开始,到一八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再到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对我国发动全面的侵略战,最后到一九四五年八?十五日本鬼子投降日,日本帝国主义曾侵占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土地。日本鬼子所到之处,到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我国的土地上制造了无数的“万人坑”、“无人村”。

我爷爷于一九三七年生于济南,出生不久,日本鬼子就侵占了济南,老奶奶抱着爷爷加入了逃难的人群,逃回了老奶奶的老家肥城县。可是不久之后日本鬼子又占领了肥城,并且经常到村子里扫荡,乡亲们被鬼子们追赶的东奔西逃,鬼子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苦难。1943年老奶奶带着爷爷又回到了济南,住在官扎营西街,正好在当时的“新华院”对面。“新华院”是鬼子在济南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关押着中国的抗日军民。爷爷亲眼看见过日本鬼子把中国人捆在树上,用刺刀将他们残杀。鬼子还让大狼狗咬人,将人活活咬死。不仅如此,日本鬼子还在无影山上活埋了大批的中国人。爷爷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充满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在一九四五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死伤三千五百万人,损失的财富更是不计其数。。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国耻,发奋学习,长大了为建设我们的问答祖国贡献力量,决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中国的一寸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129运动81周年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 年下半年,日 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 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于 12 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 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12 月 9 日,在中共北 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 6000 余人,高呼“停止 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 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 多人被捕, 30 数百人受伤。10 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 会”计划成立的 12 月 16 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 1 万余人又举行示 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 扩大宣传团, 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

杭州、 广州、 武汉、 天津、 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 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 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 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 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 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 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 意义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 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面对中国入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 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战争的洗礼,而是就业的 竞争。我们的报国之举也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学知识、建家 乡。其实,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我们都需要一颗爱国之心,只有高 尚的爱国情操才能架起我们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称,是“人不为己,天 株地灭”呢?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可以供我们轻佻地把玩;历史不是已经成为 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流中一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和中国的现 在与未来毫无瓜葛;历史是祖先的脚印,一行行、一代代的努力才把 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道路前仆后继铺到了今天; 历史是一艘摆渡的巨 轮,不断地把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往前摆渡;历史是一个民族 精神的记忆,它们曾经在竭蹶的背景,风雨交加的时代下彰显和平时 代所不能目睹的绚烂;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的楼梯,我们靠着它不 断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 楼梯并没有抽掉,历史不容忘却。现代社会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 和资源配置国际化为基本特征的。

在这场与共同挤乘物质快车的地球 村村民展开的艰苦精彩并呈的长时间搏弈中, 我们必须洞见其中的隐 患、凶兆。中华民族曾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现在如果我们一着不 慎的活,同样有可能被吞噬掉宝贵的国家利益,掏空身子。一些民族 和国度早就环向周围,馋涎欲滴。既然历史是并没有抽掉的楼梯,我 们何不利用这笔财富和教训, 在民族精神符号的记忆中找寻我们尚未 完全记取的英勇姿势呢?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射得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不断的学习与进步, 这不仅是一种对于过去的缅怀,也是对于未来的信念,所以对于今天 的我们来说,努力的学习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对于历史 可以陈述可以影射作文去演绎, 但是对于那背后的艰辛, 只能用心去体会! 蹉跎的岁月中,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坚强!历史也是一样!民族在 觉醒,中国也在走向壮大!历史不容忘记!让我们昂首并进!让我们 的祖国更加昌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纪念秋天的作文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

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

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诗人杨万里则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秋天的别样美景,他的《秋凉晚步》云: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关于纪念秋天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征文3000字

全文共 421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3周年。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失败为成功之母。”毛泽东同志也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切正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

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他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了全面评价。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势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艰苦卓绝斗争中产生的伟大人物,都是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中国在近代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路径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

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

然而,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的特殊国情是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小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根深蒂固,又遭受着西方列强侵略和压迫,经济文化十分落后,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成为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过的难题。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和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

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不懈探索,弄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后,经过人民解放战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这个伟大历史胜利,是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这一伟大奋斗历程和成果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只有重走红军路,才能对长征精神有切身感悟,但条件所限,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举行了“长征精神学习活动”,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上井冈山,他指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他同时号召: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也许我们踏上这片孕育了中国革命胜利的热土时,会带着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人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创造出世代相传的井冈山精神?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义无反顾地跟着党走?又是怎样的信念让先辈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一次现场教学就是一部活教材”。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课堂”,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多方查阅了曾志、张子清、王佐、袁文才、甘祖昌等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一幕幕艰苦卓绝、悲壮惨烈的革命场景,一位位为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红军战士,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本次学习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将“学”与“做”有机结合,带头弘扬和践行井冈山精神,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实际行动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2410 字

+ 加入清单

“捐躯赴国难,视死念如归”,当我读到《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句格言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的地想到行军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其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7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我落泪?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去保全集体的团队精神。还记得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率部为红军殿后。掩护主力队伍撤退以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湘江已经被国民党封锁了。他们又饿着肚子翻山越岭退回到湘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他命令其他的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非常得意,在抬着他去邀功的时候,陈师长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扯断,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这个故事使我感动至深,难以忘怀。

长征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为了大部队的安全,牺牲了自己。如果一支军队、一个民族拥有这种精神,那就无坚不摧了。

长征精神就是一个宝库,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七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受命于危难之际,转战于生死之间,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畏艰险,纵横神州十一省,长征二万五千里,铁流三万北上抗日,其悲壮历程,感天动地。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面临的环境艰险,进行的斗争艰苦,创造的业绩丰富红军过草地,天空像用锅底黑刷过的一般没有太阳;眼前是一望无边的茫茫草原,看不见一棵树木,更没有一间房屋。

如果一不留神,踏破了草皮,就会陷入如胶似漆的烂泥里。只要一陷进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一个人拔出腿来。山上的冰雪还没有融化,残冬的威严仍然统治着大地,但是,红军战士,万里长征考验了他们的意志,锻炼了他们的性格他们要坚决地走出去。

长征途中的故事感人肺腑的太多太多。在过祁连山时,祁连山被一片严寒封锁着,没有人烟,没有草,也没有路,只有参天的原始森林和密密层层的刺丛。红军战士只好边行军边开路,衣服被刮破了,皮肉被刺开了。起初,有的同志还撕下块布条缠一缠,后来干脆就不理会它了。由于频繁的战斗,打进山那天起,就没有半粒粮食了。头几天,红军战士采些野果子充饥,还可以勉强度日,后来渐渐地感到不行了,饥饿夺去了不少战士的生命。山上的风很大,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只穿着一件很单薄的衣服,行起军来还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停下来稍歇会儿,身上就要起鸡皮疙瘩,浑身打起哆嗦。晚上睡觉他们只好捡些野牛粪和枯树枝生火取暖,人靠人围成一圈。大家疲倦得连眼都睁不开,靠着靠着就睡熟了。天气太冷,火越烧越小,同志们的腿就尽量靠边火的旁边,有时裤子烧了几个洞也不知道,直到被刺骨的寒风吹醒,才发觉身上堆了一层厚厚的雪,连眼睫毛也是白的,活象一个雪人。有时冻得实在熬不住了,干脆就围成一堆,天南海北地摆起龙门阵来。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寒冷,共同的理想鼓舞着我们,天还没亮就又继续行军了……

山好象越爬越高,路一天比一天难走了。每个同志都清楚地知道,怕困难就不当红军,当红军就不怕困难,一定要翻过山去,这是红军战士的本色。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真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红军精神将永远伴我同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的发展中培育、积累和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

我国著名核查员郁建兴,在2003年3月13日,下午2时,在返回巴格达的途中,因连续核查劳累,很快地就闭上了双眼。可是,这不该发生的事情突然发生了。此时,高速公路上行驶着一辆20多米长的大货车,联合国核查人员的车队开始超车,第一辆过去了,第二辆也过去了,郁建兴坐的第三辆车正在超车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砰”的一声,越野车撞上了大卡车的尾部,巨大的惯性使它翻到了公路旁的一个干涸的水塘中。同事们马上送入医院抢救,由于郁建兴头部负重伤,抢救无效,最后因公殉职。

和平卫士郁建兴,是联合国开始对伊进行武器核查以来,第一位因公殉职的核查员,是一位为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中国军人。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闻名中外,劳动模范杨怀远爷爷凭一根小扁担,几十年如一日为乘客挑行李。

勤劳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我是乡下人,但是从没下过田,也没尝试过地里干活的那种种滋味,但我明白,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瞧不起劳动的人,就是瞧不起自己。

祖国的宏伟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周恩来总理,在青少年时,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我也时刻记着自己的诺言:努力学好文化,长大后报效祖国。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我们班里是一个素质较好的班级,在学校举办的背古诗比赛中,有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三名的好成绩,是啊!我们不努力,又怎能去报效祖国呢?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力争全面发展呀!

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进步得很快,可是离时代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唯一的奋斗目标,立志报效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最强使命。让我们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去报效祖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优秀征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香港的上空。今天我们用凝重的目光注视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零点那一刻,中国的国旗和香港行政区的区旗缓缓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它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香港回归,又称“九七回归”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经过多次的会谈在1984年6月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再访北京。8月1日,贺维抵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中英双方已同意协议大纲及主要条款。再经过许多阻碍的情况下,我国终于在1982年9月26日与英国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在签署声明后,香港进入过渡期,城市方面、层英权计划、拆卸九龙寨城、香港机场核心计划等问题的推动下。我们的领导人物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的发展与和平统一的进程。

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我们通过与葡萄牙的和平谈判,顺利解决澳门回归问题,并将以“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最终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渴望统一的两岸人民来说都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香港回归,主权移交。主权移交是香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对香港影响深远。它的前部分是对中国大陆政权的恐惧带来了移民潮;另一方面,加速了两地在经济及社会上的融合。香港政权的移交也标志着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最光辉的“日不落帝国”时代的终结。

香港的回归,回归不单是换一面国旗、区旗,更换一些名称便能落实,还要经过一段心路历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而这个转变,首先发生在法律制度上。回归的意义在于,香港回到自己祖国的主权下,虽然香港实行与内地不同的制度,我们与内地和台湾、澳门同胞生活在同一个国土上,同为中华民族,共用同一语文共享统一文化,共有同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是国家的一部分,国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的回归,它给我们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更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强大。古往今来,历史上都未曾有过,一个国家兵不血刃,收回失地。今天,我们收回香港,从中看到了国家的富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看到了历史发展中辩证的真理。它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祖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神州大地将在写辉煌史诗。21世纪将是中国全面复兴与发展的世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爱国作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它是一次当年令全世界震惊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饭吃也是很平常的事,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在长征途中,常发生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丰碑》来说,文中的军需处长在过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一位小战士,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为军需长,如果他没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为了让别的战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这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鼓励着红军走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难之路。他们自己不吃,让给战友吃,他们不穿,让给战友穿。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地解决。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强力壮的战士有能力爬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但他们没有独自爬过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战友一起手拉手,肩并着肩,一同爬过了雪山。

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开展了关于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活动,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小编整理提供的相关启事内容,快来阅读了解吧。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尊敬的 教授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将于2016年10月14—17日(15—16日会议)在武汉共同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暨辛亥革命10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孙中山•辛亥革命•21世纪的中国”。素闻阁下长期从事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且成果丰硕,特向您征稿。诚邀您提交大作,与海内外同行共襄盛举。

会议主办方将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对征稿进行评选,一经入选即呈上会议正式邀请函,并于会后正式结集出版。论文征稿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31日。现呈上征稿参考选题和回执,请于2016年5月31日前将回执返给我们。有关会务的进一步安排,主办方将与您保持密切联系。谨此奉闻。

恭颂

康祺

会议组委会

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代章)

2016年3月25日

联系人:桂琪玉

电话:(86)027-87324788

E-mail:xhgmyjzx@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紫阳东路45号

邮编:430070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为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湖北·武汉篇的历史底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台湾研究所、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地等将于2016年10月中下旬在湖北武汉举办“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孙中山与武汉”,具体参考选题如下:

一、孙中山研究

1.孙中山的生平与活动研究;

2.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研究;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研究;

4.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研究;

5.孙中山与各方的关系研究;

6.孙中山的外交政策研究;

7.孙中山与港、澳、台的关系研究;

8.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9.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与超越研究;

10.海峡两岸民间的孙中山记忆与孙中山形象的塑造研究;

11.孙中山学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研究;

12.孙中山学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研究;

13.孙中山的伟大人格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研究;

14.孙中山的历史评价研究;

15.海峡两岸史学界孙中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孙中山、辛亥革命与武汉

1.张之洞与晚清武汉的改革开放精神之型塑;

2.清季武汉的新政举措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湖北篇之谱写;

3.孙中山与清季武汉革命团体的关系研究;

4.清季武汉的革命团体、新军与武昌首义的关系研究;

5.《鄂州约法》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6.辛亥革命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

7.孙中山武汉之行考实;

8.孙中山《实业计划》中湖北·武汉的地位研究;

9.孙中山与湖北辛亥革命先烈的关系研究;

10.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在湖北的传播与接受;

11.辛亥革命先烈与湖北革命精神的型塑;

12.武汉地区孙中山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三、赴台湖北辛亥革命先烈后裔研究及其他

本次征文原则上仅接受电子邮箱投稿,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和标题。本次唯一投稿邮箱为:42900768@qq.com。论文截止日期为2016年9月20日,要求如下:

1.作者应保证所提交论文为原创,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且尚未公开发表;

2.论文应紧扣会议主题;

3.论文字数应控制在2万字以内;

4.论文注释规范请参考《历史研究》的注释规范进行。

“孙中山与武汉——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筹备委员会

2016年6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念八一建军节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说我们现在过的这么幸福,那么我们就要感谢那些为我们洒下鲜血的革命烈士,是他们给予我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也是他们,我们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八路军,是他们,如果没有他们谁能想到这个世界,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

而每当建军节,我想到最多的就是当年我们军人的长征,我们伟大革命先辈的付出和牺牲,当数万红军踏上长征这段路程时,当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带领着八路军为我们创造现在美好的生活,抗战是军人的战歌,现在的生活是军人吹响胜利的号角。红军长征时是以慷慨悲壮的血战,他们八年的抗战也是处处绝处逢身,伟大的人民解放军,即使生活在那“抛头颅,撒热血”的壮志情怀,还让我们记忆犹新。而这种精神还是应该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皮带充饥、湘江血战、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那些年下来每一位中国军人都吃了很多的苦,但是他们没有抱怨没有退缩,困难再大他们也都克服过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军人精神吧。每年八一建军节,中央电视都会有一些晚会,各种表演不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其实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尊重历史,不忘历史中的每一步每一个脚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大戏《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起,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制作的献礼剧《绝命后卫师》即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在12日的首播发布会上,总制片人芶鹏、导演董亚春携主演张桐、李卓远、李强、郭广平等亮相。现场,张桐提前爆料李卓远所饰演的角色“候胜飙”是国军和共产党中间的“叛徒”,而李卓远却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有着不同见解,他表示:“候胜飙只是有着自己的信念,信念驱使着他活着最重要。”

《绝命后卫师》从从长征路上普通红军指战员出发,刻画小人物在长征路上遭遇的艰难险阻与无所畏惧。 导演董亚春被这段史实深深打动,他表示,由于现实中的原型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找资料很难。连师长陈树湘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有一张画像是根据唯一活下来的100团团长韩伟口述画的。陈树湘受伤被俘后,用手扯断自己的肠子自尽,让人动容。

李卓远扮演《绝命后卫师》中的候胜飙,曾是国军中的主力分子不被重用,投诚至红三十四师后发现他们个个对于死亡无所畏惧,觉得这与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驰,觉得人首先应当爱护自己的生命。

李卓远表示,虽然自己饰演的角色可能会被认为是“反派”,但拍摄时仍然处处深受感动。“我既是国军的一份子,也是三十四师的一份子,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再想到这就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心情就会更加沉重,希望观众能够了解这段无可匹敌的英雄史诗。”

剧中34师师长陈树湘由演员张桐饰演。张桐说,不同于以往《亮剑》中的魏和尚等角色,陈树湘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师长,他不仅善于作战,更有人文情怀,最后他英勇就义的场景,将给人们带来震撼和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纪念毛主席诞辰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的美好总是值得浓墨重彩描述的,我们也许能从青年时代里的毛泽东找到自己的影子,亲切自然。

毛泽东主席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湖南度过的,当年正年轻的毛主席是小伙伴里面的全能型达人,绝对“向上向善好青年”。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小山冲。

让我们跟着毛主席的青葱岁月,好好学习!

毛主席曾经只想做一名普通的教员,但是在知识学习方面是尽可能拓展和深化。他在军事、历史、哲学、诗词、书法等方面造诣很高,这和他学生时代的学习态度和研究精神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提倡博览群书,同时又提倡认真研究、系统掌握书本知识。

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研读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毛主席就曾在书页上写有12000字的读书批注。为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所读过的哲学教材书页上都留下了许多阅读符号,如横线、竖线、斜线、波浪线、三角、方框、圈、点、勾、叉及问号等。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业优异。杨昌济先生把毛泽东列为他在长沙教过的几千名学生中的前三。第一师范的最后一年,同学们在人品、胆识、口才和文章等几方面把毛泽东作为学校的楷模(校长当然不会这样做)。一个学友称他为“奇才”,又一个称他为“智囊”,还有一些称之为“毛奇”。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