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生成功的滋味作文合集3篇 作文题目(热门19篇)

反省,化干戈为玉帛,化荆棘为坦途,化山重谁复为柳暗花明,小编收集了高中生成功的滋味作文合集3篇 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浏览

441

作文

413

成功的滋味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是美好的,是甜蜜的,是激动人心的。

记得那是在我上五年级时,我报名参加了全级的作文竞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在那天放学以后,我便飞奔回家,进了书房,翻箱倒柜的找出了我所有的作文书。从此以后,我可谓是起早贪黑。早晨,在闹钟的闹铃声中,我睁开朦胧的的睡眼,开始阅读那堆“堆积似山”的作文书……

比赛那天,我胸有成竹的来到赛场,我在赛场四处张望了一番后,发现这里可真是高手云集啊!我既兴奋又紧张,紧张是因为我这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兴奋是因为我能与这么多高手过招。不一会儿,考官来了,考卷发下来后,我便迫不及待的地看了看作文题目,“哇!”我不由得在心里欢呼起来,题目是《我的××》,这可是我最拿手的作文啊!待我构思了一番之后,我就飞速地写了起来。啊!我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才思泉涌”。比赛结束了,我满怀着高兴的心情回到了家中,我一路哼着小曲。

一个星期后,令我梦魂萦绕的颁奖仪式终于开始了。当颁奖老师念到“五年级获奖名单”时,我的怀里像揣了一只小白兔,不停地“砰砰”地跳着,我闭上眼,心里默默的祈祷着。“第二名,王倩,”当我听到这时,我高兴得差点没有跳起来。随后,我便骄傲地走上颁奖台,从老师手里自豪地接过奖状,心里比蜜还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功的滋味六年级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爱迪生在通过20xx多次的实验后发明了电灯,他尝到了成功滋味;牛顿在仔细观察与钻研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还有好多人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我也不例外!

成功象是酸酸的石榴,回忆着自己投稿的过程,酸酸的,几度碰壁,因为自己的写作水平的确不太高超,写作也没有自己的风格,只是会别人的作文,没有生动的语言,所以,自己并没有被大家所认同。总是在收发室里盼望着发来的喜报,可每次都是一个结果——又失败了!

成功象是苦苦的柚子,还是那投稿的时期,我回想着,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决定应该努力,每天挑灯夜读,在深夜,读着几位作家的代表作与几位名人的成功经验,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同学们在休息的时间,仍用书籍在充实自己,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积累一篇好词好句,我觉得苦苦的!

成功象是甜甜的荔枝,在我接到第一封编辑阿姨的来信时,我觉得自己象是吃了荔枝,甜甜的!因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作文终于被人们认可了,“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句话在我心头围绕。

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是酸酸的;为了成功,我们会付出艰辛的努力,苦苦得;成功之时,我们会感到欣慰与幸福,甜甜底!

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是酸酸甜甜的,我喜欢这种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作文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我们会成功、失败、烦恼、痛苦……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酸甜苦辣,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我的“甜”经历吧!

所谓的甜,就是指成功的意思。

那是我四年级时,由于英语成绩比较好,老师就让我去参加了英语竞赛,我早早的就开始准备,每天都背项语单词,天长日久,书上的单词几乎一字不差的背出来。到了比赛那天,我来到大教室前,看到人很多,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紧张害怕。开始比赛了,每个人都专心致志的低下头不停地写着。我很快的就写完了,而且还检查了好多遍,最后走马观花的过了一遍,觉得没问题了就交卷。当我踏出大教室的门后,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了。接下来的几天中,我的心仍然是忐忑不安。做每件事都不是那么专心,而是心不在焉。我每天都会想:我到底会得几等奖呢?会不会什么也得不了?到了下星期一升旗时,该宣布成绩了,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生怕自己没得奖,我屏气凝神地听着,当听到“五三班薛钧维荣获一等奖”时,我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来了。这完全归功于我平时的刻苦学习,让我得了一个奖状。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我简直是要开心死了,因为这是我在英语竞赛中,每一次获奖。让我感到非常开心,之后,同学们英语不会的都来问我,我无比自豪。

这就是我尝到的成功的滋味,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不断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功的滋味700字作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看见大哥哥大姐姐和小弟弟小妹妹在广场上放着五颜六色精美的风筝,心里就不由自主的羡慕起来,一个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广场上玩。

广场人山人海,瞧!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溜冰,有的在滑板,有的在嬉戏,还有的在放风筝……看着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在放像快活的小鸟的风筝,心里又开始羡慕了,我恳求爸爸帮我买风筝,爸爸便顺从我意。风筝买来了,开始放风筝了,因为第一次放风筝,显然有些兴奋,我拿着风筝线以刘翔的速度往前奔,可这不听主人使唤的风筝就是不飞起来,我连续试了好几次,可风筝还是违抗主人的‘命令’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不禁想打消放风筝的念头。

在一头“幸灾乐祸”的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放弃,还是让我这个放风筝‘专家’来教你吧!你呀,不能这样一直跑,你应该一会儿小跑,一会儿注意拉线。”“嗯!”我按照吧爸爸说的去做,一会儿小跑,一会儿在风筝快落下时候拉线。

经过多次磨练,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风筝终于飞上去了!看着自己的风筝像快活的小鸟似的飞在天边,自己的心情也仿佛是那只快活的小鸟,比喝了蜜还要甜好几倍!这就是成功滋味! 成功的滋味是甜的!天边的红霞,照着我们,向往的微风,吹着我们,头上飞过鸟巢的鸟儿,唱着歌儿,都好像为我祝福!它们和我们构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成功画卷!

这次放风筝,不但让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而且,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努力,无论你面临着多大的风波,只要你坚持不懈,永不败言,永不放弃,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功的滋味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要但负起建社和发展祖国的重担,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各种本领。爸爸妈妈除了让我学钢琴,还让我学小提琴。说起学小提琴,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其中有喜有忧有苦有甜……

一年前的冬天,爸爸把我带到小提琴老师那,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心想:过不了多久就一定会拉出美妙的曲子。可还不到一天我的想法就来可个180度打转弯,因为学拉小提琴根本没我想像中的简单。

开始,要学习琴和弓的持法,持弓还可以,可夹琴就不一样了。琴要用颈和肩夹住,这个姿势特别别扭。没练多久,脖子就又酸又疼。这下我的兴趣全没有了,哪还想学下去。正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我想起了老师的话: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鼓起勇气,经过三天的苦练,终于过关了!

由于学过钢琴,“电线”上的“小蝌蚪”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可认识五线谱不等于会拉。4根粗细不一的琴弦,弓要拉准它们可真不容易啊!有时发出的声音不像乌鸦叫,就是老鼠叫,难听死了。我又泄气了,爸爸给我讲了一些名人故事,我又重新拿起弓。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现在已经会与钢琴合奏了。即使闭上眼睛,也不会按错弦了。初四那天晚上,我们集体拉了一首曲子,钢琴在一边合奏,我又与钢琴单独合奏了一首《练习曲》,赢得了来自不同地方的20位老师的好评与掌声。

这是我恍然大悟:成功滋味儿好甜好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也许失败占百分之九十九,而成功只占百分之一,所以说成功是难能可贵的,成功的滋味也是不同寻常的。我也成功过,也曾尝到过成功的滋味。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去学游泳,以为游泳很容易,哪里知道学起来并不轻松。爸爸首先跃进了游泳池,我站在上面不敢下水。爸爸鼓励我说:不要怕,你下水来试试,不下水是学不会游泳的。我在爸爸的鼓励下,下到了水里,可水刚刚没过胸口,便感到了水的压力。它把我肚子挤得瘪瘪的,喘气时要用很大的气力,鼻子在这时似乎不起作用了,吸气吃力,只有张大嘴巴大口呼吸,似乎要吞食什么东西,很难受。后来,我在水里学走路,我想学游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大口吸气,身体就会轻轻松松地漂起来,再刨几下,用脚划划水,就会“扬帆前航”了。可自己的腿仿佛注了铅一般,抬起来非常吃力。首先要在水里学会憋气,整个脑袋都在水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吃到一口水,我吗,大概可以憋二十秒,我想,我还要继续努力,向三十秒前进。然后就开始学游泳的基本功了,我的手像船浆一样从中间向四周划开,脚一上一下来回舞动着,还要憋气,也就是我们说的“潜水游泳”。刚扑腾了两三下,自我感觉还不错,有点骄傲了,这时我感到了身体在慢慢下沉。于是,我的心一慌,手脚全乱了,接着就又喝了一口水,那滋味儿真不好受。后来,爸爸帮助我,把我拉上岸来,对我说:“你的毛病就是换气、划水和蹬腿不协调的结果,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我不再气馁,坚信“铁杵也能磨成针”,我决心再次下水,一定要把游泳学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猛地一下钻入水中,接着就按照爸爸教我的要领一点点地划了起来。果然,爸爸教我的要领很有效,我坚持游了下来。在那一刻,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后来,爸爸妈妈看见我会游泳了,都夸我厉害,我自己也开始沾沾自喜了,这时爸爸要趁热打铁,赶紧教我仰泳,让我再会一种游泳的方法。当然,仰泳我也学会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都很开心,因为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中组初赛题目

全文共 6328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破产。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二、创新作文写作(100分)

一个人究竟是“富二代”还是“贫二代”,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无法改变。但由于有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的存在,不少“贫二代”最终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高考在出身之外,为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之门。而现在,由于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与全国重点高校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少有文学特长的高中生通过大赛成功敲开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之门。可以说,大赛在高考之外为广大的高中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也许在高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故事……请以“高考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功的滋味的作文35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在我眼里,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或者是成功的道路,当然,每个人都能拥有成功的滋味,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我成功过的事吧。

那天,老师说准备要举行乒乓球比赛,我们连忙问:“什么时候?”,而老师却回答说:“不确定。”当接近六一的时候,我们又要推迟了参加乒乓球赛的时间,终于,在一节体育课之后,我们上球馆比赛了,我们不知怎么搞的,遇见了高手,我们不管用什么招式都敌不过他们,总算发现了他们的弱点,快速移动,来个抽球,他们很快就抵抗不住了,但由于我们赢的局数较少,在最后的大PK中,我们输了,我回家后放声大哭,而妈妈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立即不哭了,因为,我们还有几场比赛没比。第二天到了,我迅速地找出了对手的弱点,赢了一局,不料,队友们发挥失常,败下阵来,所以,我们又输了,但,论单人我赢了,所以我还有点胜利的感觉。

还有另一件事呢,这件事当然是在考场上啦!考试过后,我们期待自己能考得高分,而在点名的时候,我的心像小兔子一样乱跳,而我清晰地听到:“最高分,小黄,96.5分,请上来领试卷,那一刻真的很开心,很多人都羡慕地看着我呢!成功的滋味真是太开心了。

这就是我成功的经历,你有过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中作文成功800字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是人追求美好事物的表现或结果,一般地,成功总带来荣耀和赞美,因此成功是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的。

成功的道路永远都是蜿蜒曲折的,铸就成功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古往今来多少有志之士在这蜿蜒的道路上前行,他们有的到达了终点,闪耀出灿烂的光辉,被后人所赞叹。但更多的是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黯淡无光,鲜为人知。这些人中要么是被所处时代之黑暗阻碍,要么是被自身命运所绊倒。因此铸就成功需要合适自己方法。

成功路上必将经历不少磨难,正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写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磨难必定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没有经过磨难得到成功,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绝对算不上成功。

成功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成功路漫漫,不坚持何以走到终点?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揭示了生产,市场的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如此伟大的著作是如何完成的?马克思因被各国政府驱逐而在伦敦定居,他日复一日的到图书馆中摘录资料,回到家中进行整理,马克思忍受着饥饿,变卖了所有家产来进行创作,最后在恩格斯的支持下最终花了40年完成了《资本论》这一著作,马克思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他成功的原因。

成功也需要机遇,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西班牙人胡安·加亚西是二战期间著名的双面间谍,他一开始被聘为德国间谍,后德军派他到英国建立情报网,结果他却回到西班牙,编造假情报给德国。后在美国向德国宣战后,盟军招募情报人员,于是胡安又成为一名英国间谍,期间他向德国发送了大量不准确或过时的情报,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前,让德军误以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从而使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他同时获得了英,德两国的荣誉勋章,后隐居在委内瑞拉。故事中胡安凭借着对战争均势的分析和自己对机遇的把握取得了成功。

铸就成功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我们应该在伟人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在现实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功的滋味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的童年往事就像一群闪烁的小星星,而我这次写下的这件事,算是最亮的一颗星星了。

在我八岁那一年的一天,妈妈买回了一辆火车模型的零件。这辆火车模型的车身是火红火红的,光滑而坚硬。我对它可算是爱不释手。

那一天我还非常高兴地叫嚷着:“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有一辆火车模型了!”然后我就拿着零件回房做火车。我拿着说明书做着,可是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心灵打击。作文

我把火车模型往桌子旁边一推,心灰意冷地叫着:“我不做了!我从来都不知道做这个东西会这么难,要花那么多的心思,我还不如做作业呢!”

妈妈走过来亲切地说:“今天是星期五,作业明天再做吧。你不是很喜欢做模型的吗?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来,妈妈和你一起做。”

我任性地说:“不行!这个东西这么难,我宁愿写作业!”

妈妈这时的表情变得异常地严肃,甚至还有些生气。她说:“做人不能见着困难就躲避,要学得克服困难!”

我看着妈妈,然后不情愿地坐在桌前。

妈妈这时的语气温和了一些,说:“来,妈妈和你一起做。”说着,妈妈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拿过说明书放在桌子中间,接着和我一起安装零件……

快要完成的时候,我想:“快要完成火车模型了,剩下的那一点就留给我自己做吧。”我想着想着,就说:“妈妈,剩下的就让我一个人完成就可以了!”

妈妈说:“好哇!”就走开了。

现在要安装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如果这个零件安错了,中间部分就要重心安装了。我在心里想:“可千万别出差错啊!”我照着说明书把这个零件装上去,可是下一个零件却怎么也装不下去了。难道是那个重要零件安装错了吗?我仔细地看看说明书,果然是装错了。我尝试地把那个零件取出来,可是不行。难道一定得拆掉中间部分才行吗?想着想着,我便不甘心地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妈妈听到哭声,连忙跑过来问怎么了。

我说:“零件安错了,中间部分要重新安装。”

妈妈听了,劝我说:“不要灰心,不就是重新安装中间部分吗?没关系,只要有耐心,一会儿就好啦!”

我说:“说得倒是挺轻松的,我可是安装了一个小时的。”

妈妈说:“大不了就再花一小时,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想:“妈妈说的对呀,不就是重新安装中间部分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气,重新安装了起来。大概是过了一个小时吧,我终于完成了。我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妈妈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就是这辆火红的火车模型,使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也使我明白了一个令我终生受益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功的滋味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使人兴奋,使人信心十足,迎接下一轮的挑战,成功的滋味是甜的。但是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的辛酸,经历了多少磨难。

这些天,我们每天都要看一次新闻联播,看着那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赛出他们自己的风格,献出了他们高超的技艺,他们勇敢地向最高峰前行。看着他们,有时候也会为他们担心,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一位小女孩,她参加了高低杠比赛,她做得非常的精彩,她以她高超的技艺赢得了冠军,她下场时感动的拥抱着她的教练,她流下了喜悦的,快乐的泪珠,她站上领奖台时,全国人民为她欢呼,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才十多岁,就能这么辉煌,就能在北京奥运会上赢得金牌,她是那么的出色。

成功的滋味是甜的,它能使你奋发前进,成功像又大又红的苹果,使你越吃越想吃,永远都希望它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普阅读及征文初赛题目高中组

全文共 10565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第一题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70分)

荒原

“乔治,你能不能去看一下育儿房?”

“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

“那还说。”

“我只是要你去看看嘛,或者找个心理专家来看一下也可以。”

“心理专家看育儿房做什么?”

“你很清楚他能做些什么。”乔治的妻子莉迪娅在厨房中央停下脚步,望着电炉嗡嗡地闷头烹煮四人份的晚餐。

“反正,育儿房变得有点不太一样了。”

“好吧,咱们就去瞧瞧吧。”

他们沿着长廊走过这栋隔音效果绝佳的幸福爱巢——花了他们三万元安装自动设备,提供他们更衣、饱餐、安睡、嬉戏的场所,对他们无比体贴的房子。他们一走近,某处的开关便自动感应,育儿房的灯光随即在他们进入十英尺范围之内亮起。同样地,在他们背后,走廊里的电灯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陆续开启或关闭,发出轻柔的自动化声响。

“好啦。”乔治·哈德利说。

他们站在育儿房铺着茅草的地板上。这个房间长四十英尺、宽四十英尺、高三十英尺,花的钱相当于房子其他部分的半数。“不过,为了孩子,花费再多都值得。”乔治曾经这么说。

育儿房非常安静。里头沉寂得仿若正午时分暴晒在烈日下的林间空地。墙壁空荡荡的,而且是二维空间。此刻,乔治和莉迪娅站在房间中央,看见几堵墙壁嗡嗡地开始震动,接着变成水晶墙面,并且不断往后退;瞬间出现一大片非洲大草原,四面都是三维空间,色彩则是仿佛重现了极细水晶和碎麦秆的色调。两人头顶的天花板则变成大片深邃的天空,悬着一轮黄澄澄的炽热太阳。

乔治·哈德利的眉毛开始冒汗。

“咱们赶紧找个阴凉的地方吧,”他说,“这景象太逼真了。可是我看不出哪里不对劲。”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他妻子说。

这时候,暗藏的气味声律系统(odorophonics)开始朝着大草原中央的夫妻俩吹起一阵夹带着各种气味的微风。火热的麦秆闻起来像狮子草,清爽的绿色有着阴凉水潭的味道;加上带有铁锈味的浓烈动物体臭,仿佛在空气中撒满了红椒粉的尘埃味。此外还有各种声音:远方羚羊的足蹄踩着泥草地的蹬蹬闷响,秃鹰群的窸窣骚动声。一团黑影在空中掠过,影子在乔治·哈德利仰起的脸上晃了几下。

“讨厌的东西。”他听见妻子说。

“是秃鹰。”

“你看,那里有一群狮子,在草原那儿。它们正准备走回水潭。它们刚刚才吃饱了,”莉迪娅说,“不知道他们吃了什么。”

“别的野兽吧。”乔治·哈德利眯着眼睛,举起手来遮蔽酷热的阳光。“也许是斑马或者小长颈鹿。”

“真的?”他妻子紧张兮兮。

“难说。不过,现在谈这个也未免太迟了,”他笑了笑,“那里只剩一堆白骨了,还有那些冲下来捡食残余的秃鹰。”

“你听见尖叫声吗?”她问。

“没有。”

“大约一分钟前?”

“抱歉,没听见。”

那群狮子走了过来。乔治·哈德利不得不再度佩服起当初设计这房间的机械天才。这样的效能奇迹,要价却相当低廉,每个家庭都该安装一套才对。当然了,偶尔你也会为它们那科学的精确性感到吃惊,你会被吓一跳,心头猛一震,不过,多数时候,它们带来的是一种人人向往的趣味,不只是对你的孩子而言,也包括你自己,尤其当你突然想体验异国风情、转换一下景致的时候。瞧,得来全不费工夫!

眼前出现的是狮子,就在十五英尺外,那么逼真,热腾腾活生生的。你仿佛可以触摸到它们尖刺的毛发;你嘴里似乎充满它们那热烫皮肤所发散的带着尘埃味的皮革气息;它们身上的黄色看来就像是精致的法国织锦,跟夏季枯草的色调如此协调;狮子缠结的肺囊在寂寥正午的吸气声清晰可闻;还有它们那滴着唾涎的嘴巴里伴着喘息飘散的兽肉气味。

狮群站在那儿,恐怖的绿黄色眼珠瞪着乔治和莉迪娅。

“小心!”莉迪娅尖叫。

狮群冲着他们跑过来。

莉迪娅立刻逃开。乔治也本能地跟在她后头狂奔。到了外面走廊,砰一声关上房门,他大笑起来,她却哭个不停。两人站在那儿,为对方的反应惊愕不已。

“乔治!”

“莉迪娅!啊,我亲爱的、可怜又可爱的莉迪娅!”

“我们差点被追上了!”

“只是墙壁,莉迪娅,要记得,那只不过是水晶墙壁罢了。当然,我得承认,它们实在太逼真了——非洲就在我们家客厅——可是那些都是超动感、超灵敏的三围空间彩色影片和心理录音纪录片,全都只是气味声律和音响效果啊,莉迪娅。手帕拿去吧。”

“我好害怕,”她走向他,依偎在他怀里,呜呜地啜泣起来,“你看见没有?你感觉到了吗?好像真的喔。”

“好啦,莉迪娅……”

“你一定要告诉温迪和彼得,不要再想非洲的事了。”

“好——好。”他拍抚着她。

“一定?”

“当然。”

“把育儿房上锁几天,等我情绪平稳了再说。”

“你又不是不清楚,彼得对这种事有多敏感。一个月前,我为了惩罚他,把育儿房上锁了几小时,结果他闹翻了天!温迪也一样。育儿房是他们的宝贝。”

“非上锁不可,没得通融。”

“好吧。”他不情愿地把那扇巨大的门关上,“你工作太辛苦了,需要休息一下。”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她长叹一口气,找了张椅子坐下。椅子立刻摇晃起来,感觉很舒适。“也许我还不够忙。也许我太空闲了,才会胡思乱想。我们把整间房子的装置关闭一段时间,过几天正常生活,好不好?”

“你是说,你愿意亲手为我炒蛋?”

“对啊。”她点点头。

“还有缝我的袜子?”

“嗯。”她慌乱地点着头,眼泪汪汪。

“还有打扫整间屋子?”

“是的。是——我愿意!”

“可是我记得,我们买这所房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可以不必动手做家务事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没有了归属感。房子已经是妻子、母亲兼保姆。我怎么跟非洲大草原竞争?我替孩子们洗澡、刷洗身体的效率和速度,怎么比得上那座自动刷洗浴缸?根本没得比。不只是我,你也一样。你最近也是烦躁不安。”

“我想我大概是烟抽得太凶了。”

“你在这屋子里也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跟以前比起来,你每天早上抽烟抽得更凶了,下午喝更多的酒,晚上也得吃更多镇静剂。你也开始觉得自己没用了。”

“是吗?”他犹豫着,尝试深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唉,乔治!”她望着他背后的育儿房门,“那些狮子不会跑出来吧?”

他望着房门,发现它在颤动,好像被什么东西从里面用力推撞着。

“当然不会。”他说。

***

晚上只有夫妻俩一起用餐,因为温迪和彼得进城参加一场特殊造型嘉年华去了,还传了视频回来,说他们会晚点回家,请双亲别等他们吃饭。此刻,乔治·哈德利坐在那里,出神地望着餐桌从它的内部机械装置吐出一盘盘温热的食物。

“漏了西红柿酱。”他说。

“抱歉。”一个细小的声音从餐桌内传出,接着送出西红柿酱。

至于育儿房,乔治·哈德利心想,既然上了锁,便暂时伤害不了孩子们。任何事情,过了头都不是好现象。而孩子们显然花太多时间想非洲的事了。那轮太阳,他仍然能感觉到,它晒在他脖子上,就像只炽热的爪子。还有那群狮子,以及鲜血的气味。奇妙的是,育儿房能够捕捉孩子们的心念所发射的电波,然后创造出生动的影像来满足他们的所有欲念。孩子们想到狮子,就真的出现了狮子。孩子们想到斑马,就出现了斑马。要太阳,有太阳。要长颈鹿,有长颈鹿。要死亡,有死亡。

这最后一项是个问题。他无味地嚼着餐桌替他切好的肉块。关于死亡的意念,温迪和彼得还那么幼小,不该想到死亡的事。或者,并非如此。其实这种事永远不嫌早,也许早在你明白死亡是怎么回事之前,你就曾经希望某个人死掉。例如,你两岁那年用纸弹玩具枪对着人猛射的时候。

可是,像这样——在酷热的非洲大草原中——惨死于狮子的利牙,而且一再上演,似乎不像是开玩笑。

“你要去哪里?”

乔治没回答莉迪娅,只是出神地朝育儿房悄悄走过去,一路让前方的灯微微亮起,接着在他背后熄灭。他贴着房门聆听。远远的,有只狮子在吼叫。

他开了锁,打开房门。就在进门前,他听见远远的一声尖叫,紧接着一声来自狮群的狂吼,然后便安静下来。

他一脚踏进非洲。几年来,他曾经无数次打开这道房门,发现里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大海龟、阿拉丁神灯、南瓜头杰克、怪医杜立德,还有从一轮无比真实的月亮飞跃过去的乳牛——这都是属于童话世界的各种奇妙事物。不知多少次,他看见飞马在幻化成天空的天花板上翱翔,还有宛如喷泉的红色烟火,或者听见天使的歌声。如今,却是炙热的非洲荒漠,一个在热浪中上演着杀戮事件的大烤炉。也许莉迪娅说得对,也许他们需要休息一阵子,远离这些幻境;对十岁的孩子来说,这些景致实在太赤裸裸了。运用想象力的训练来锻炼头脑是件好事,可是当孩子的幻想老是绕着某个模式打转……过去一个月来,他有好几次隐约听见远方传来狮吼声,甚至闻到它们那浓烈的气味一路飘向他的书房门口。可是他太忙了,没怎么放在心上。

乔治·哈德利独自站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猎食中的狮群纷纷抬起头,注视着他。这场逼真幻境的唯一漏洞是敞开的房门,他可以从那儿看见他妻子在黑暗走廊的那端,像幅照片似的,出神地吃着晚餐。

“走开。”他对那群狮子说。

没有反应。

他非常清楚这房间的规则。你发射你的意志。无论你想什么,都会成真。

“阿拉丁神灯快出现。”他大声说。

那篇大莽原毫无变化,狮群也还在那儿。

“快啊,臭房间!我要阿拉丁!”他说。

一切依然如故。毛皮被烤得发烫的狮群继续大嚼着食物。

“阿拉丁!”

他回到餐桌前。“那蠢房间竟然不听话,”他说,“没反应。”

“也许——”

“也许什么?”

“也许它没办法反应,”莉迪娅说,“因为孩子们最近老想着非洲、狮子和杀戮的事,那房间已经积习难改了。”

“大概吧!”

“或者是因为,彼得做了设定,让它维持现状。”

“设定?”

“说不定他打开过它的机械装置,偷偷修改了。”

“彼得根本不懂机械的东西。”

“他比谁都聪明,他的智商——”

“可是——”

“你好,妈妈。你好,爸爸。”

哈德利夫妇转过头去。温迪和彼得踏进家门,脸颊光滑得犹如薄荷糖,眼珠像玛瑙大理石般晶亮,两人的连身背心娃娃装散发着直升机之旅残留的清新气息。

“你们刚好赶上吃晚餐。”夫妻俩说。

“我们吃了好多草莓冰淇淋和热狗,”两个孩子手牵手说,“不过我们可以坐下来看你们吃。”

“好,过来告诉爸妈育儿房的事。”乔治·哈德利说。

兄妹俩朝他眨了眨眼,然后对望了一下。“育儿房?”

“就是非洲草原什么的。”做父亲的假装快活地说。

“不懂。”彼得说。

“你母亲和我刚刚经历了一趟如假包换的非洲之旅,见识了大草原和狮子。”乔治·哈德利说。

“育儿房里面没有非洲啊。”彼得回了句。

“少来了,彼得,你明明知道有。”

“我不记得有什么非洲,”彼得对温迪说,“你记得吗?”

“不记得。”

“你快去看一下。”

她照着做了。

“温迪,回来!”乔治·哈德利说,可是她已经跑远。屋里的灯光随着她的脚步,像一连串烟火般闪烁变化。太迟了,他突然想起,刚才进育儿房检查之后忘了把门上锁。

“让温迪去看一下,再回来告诉我们。”彼得说。

“不需要她来告诉我。我看过了。”

“你一定是弄错了,父亲。”

“我没有,彼得。我们去瞧瞧吧。”

这时候温迪回来了。“不是非洲啊。”她喘着气说。

“我们一起去看个清楚。”乔治·哈德利说。于是一家人通过走廊,打开育儿房门。

里头是一片美丽的翠绿色森林,一条美丽的河流,一座紫色山丘,还有嘹亮的歌声;神秘迷人的印第安少女在树林间跳跃,成群的蝴蝶随着她的长发飘飞,犹如舞动的花束。那片非洲莽原消失了,狮群也不见了。房里只有印第安少女,正唱着一首引人落泪的美丽歌曲。

乔治·哈德利探头望着已然改变的景致。“回房睡觉去。”他对孩子们说。

两个孩子张大了嘴。

“别装作没听见。”他说。

他们走到抽风室,一股风流将他们像落叶似的往上一吸,顺着风管送到他们的睡房。

乔治· 哈德利越过那片充满歌声的林间绿地,在先前狮子聚集的位置附近捡起一样东西。他缓缓走回妻子身边。

“什么东西?”她问。

“我的一只旧皮夹。”他说。

他拿给她看。上面还沾着温热青草和狮子的气味,还有几滴唾液,显然被嚼过了,两侧甚至还黏着几抹血迹。

他关上育儿房门,牢牢上了锁。

半夜,他仍然醒着。他知道妻子同样睡不着。“你想,会不会是温迪修改的?”她终于开口。房里一片黑暗。

“还用说吗!”

“把大莽原变成森林,用印第安少女取代狮子?”

“没错。”

“为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反正得等我查出个究竟之后,那个房间才能再打开。”

“你的皮夹怎么会跑到那里面?”

“你又问倒我了,”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我已经开始后悔给他们购置那个房间了。要是孩子们有一点神经质,像那样的房间——”

“那房间应该是有益孩子健康,能帮助他们克服神经质才对。”

“我开始怀疑它的功能了。”他盯着天花板说。

“他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看看我们得到什么回报——耍神秘,顽抗不从?”

“是谁说过‘孩子就像地毯,必须经常踩一踩’?我们从来就舍不得打他们。老实说,他们太任性了,来去全看他们高兴,而且当我们是小孩似的。他们太娇宠,我们太放任。”

“自从几个月前你禁止他们搭火箭去纽约之后,他们就一直在闹别扭。”

“他们还太小,不能参加那种旅行,这我解释过了呀!”

“可是我注意到了,从那时候起,他们就决心跟我们对抗到底。”

“我想明天我还是请戴维·麦克林过来一趟,要他看一下非洲。”

“可是非洲已经不见了,现在是绿野仙境和印第安少女了。”

“我感觉,到了明天一定又会变回非洲。”

片刻后,他们听见尖叫声。

两声。是从楼下传来的人声。接着是一阵狮吼。

“温迪和彼得不在他们的睡房里。”他妻子说。

他躺在床上,心怦怦地跳。“糟了,”他说,“他们跑进育儿房了。”

“那两声尖叫——很耳熟。”

“是吗?”

“是啊,非常耳熟。”

尽管他们的床努力地摇,一小时过去了,还是无法将这两个大人摇入梦乡。夜色中弥漫着一股猫科动物的气味。

“父亲?”彼得说。

“什么事?”

彼得低头盯着鞋子。他很久不曾正眼看父亲一下了,还有母亲。“你不会一直把育儿房上锁吧,会吗?”

“这得看情况。”

“什么情况?”彼得问。

“看你和妹妹的表现啰。如果你愿意把非洲风景稍微变化一下,例如,加一点瑞典风,或者丹麦风,或者中国风——”

“我还以为我们怎么玩都可以。”

“确实如此,但也是有限度的。”

“非洲有什么不好呢,父亲?”

“你终于承认非洲是你想象出来的?”

“我不希望育儿房被锁上,”彼得冷静地说,“不希望它永远关闭。”

“其实,我们正在考虑把这房子的所有装置关闭一个月左右,开始过一种比较正常、自己动手做家务事的生活。”

“听起来好可怕!我是不是必须自己绑鞋带,鞋子不会自己绑好?还有自己刷牙、梳头发、洗澡?”

“变化一下会很有趣的,你不觉得吗?”

“不,糟透了。上个月你把自动画图机搬出去,好讨厌。”

“那是因为我希望你能练习自己动手画画啊,儿子。”

“我才不要,我只要能看能听能闻到味道就够了,其他什么也不想做。”

“好吧,去玩你的非洲吧。”

“你很快就要把所有机器都关闭吗?”

“正在考虑。”

“我觉得你还是不要这么做比较好,父亲。”

“我不会接受自己儿子的威胁!”

“算了。”彼得缓缓走向育儿房。

“我没迟到吧?”戴维·麦克林说。

“一起吃早餐好吗?”乔治·哈德利问。

“谢谢,吃过了。出了什么事?”

“戴维,你是心理学专家。”

“我尽力。”

“好,请你看一下我们的育儿房。一年前你顺道来看过一次,那时候你可曾发现有什么不寻常的?”

“不算有,只是一些普通的暴力迹象,某些地方发现了轻微的偏执倾向,这在儿童身上很常见,因为孩子们总觉得自己受到父母的迫害,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通过走廊。“我原本把育儿房上了锁,”做父亲的解释说,“昨晚孩子们又闯了进去。我让他们在里面待了一阵子,好让你看看他们想象的景致。”

育儿房传出一声可怕的尖叫。

“就这个,”乔治·哈德利说,“看你能观察出什么来。”

他们进了房间,没有说话,以免打扰孩子们。

尖叫声已减弱。狮群正在进食。

“孩子们,你们先出去一下,”乔治·哈德利说,“不,别改变你们的心理状态,让墙壁保持现在的样子。走吧!”

孩子们离开后,两个成年人站在那里,仔细看着远处群聚的狮子,它们正大口嚼食着刚刚猎捕到的不知什么东西。

“要是能看清楚那是什么就好了,”乔治·哈德利说,“有几次我差点就看到了。你想我是不是该把高倍望远镜拿进来,然后——”

戴维·麦克林干笑了几声。“不需要。”他转身观察着四面墙壁,“这现象持续多久了?”

“一个多月。”

“的确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我要的是具体事实,不是感觉。”

“亲爱的乔治,心理学者一辈子都无法看见事实的,他只能聆听各种感觉和暧昧的事物。告诉你吧,这地方感觉不太好。要相信我的灵感和直觉,我对不祥的事感应很灵敏。这真的很不妙。我建议你把这房间整个拆掉,从明天起,每天带你的小孩来找我治疗,持续一年。”

“这么严重?”

“恐怕如此。这种育儿房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让我们可以观察孩子们的意念在墙上形成的图形模式,供我们闲暇时研究,以帮助孩子们。不过就这个案例来看,这房间已经变成通向——而不是远离——破坏性思维的管道了。”

“难道上次你没有这种感觉?”

“当时我只觉得,你太宠你的小孩了。可是现在他们却对你很不满。怎么回事?”

“我不准他们去纽约。”

“还有呢?”

“我把几台电器搬了出去,一个月前还威胁他们说,要是他们不好好做功课,我就把育儿房给关闭。后来我真的把它关闭了好几天,让他们知道我不是说着玩的。”

“哈,哈!”

“这么做有关系吗?”

“关系可大呢。他们本来拥有的圣诞老人,如今却变成了吝啬鬼。孩子们当然比较喜欢圣诞老人了。你让这房间取代了你和你妻子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这房间是母亲,也是父亲,在他们生活中的分量远远超过真正的双亲。现在你却要把它给关闭,也难怪他们会恨你。看那片天空,就可以感觉得出来。还有那太阳。你必须改变一下你的生活,乔治。你跟许多人一样,太依赖人造装置带来的舒适了。要是明天你厨房里的什么电器出了问题,你就得饿肚子了,你连打个蛋都不会。所以,把所有机器都关掉吧。现在就关。这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可是顶多花个一年,我们一定能把孩子们教好的,你等着瞧吧。”

“可是,对孩子们来说,把育儿房永远关闭,这冲击会不会太大了些?”

“我只是不希望他们愈陷愈深。”

狮群已享受完一顿红色飨宴。

它们站在林间空地边缘,盯着这两个男人。

“这下换成我感觉受到迫害了,”麦克林说,“咱们快滚吧。我向来不喜欢这种房间,总觉得心里发毛。”

“那些狮子好逼真,对吧?”乔治·哈德利说,“它们该不会——”

“怎么样?”

“——该不会变成真的吧?”

“应该不会。”

“万一机械装置有漏洞,被窜改什么的?”

“不会的。”

他们走向门口。

“我想这房间一定不喜欢被关闭吧。”做父亲的说。

“没人喜欢死亡——就算只是个房间也不例外。”

“我在想,它会不会恨我打算把它上锁?”

“今天这儿的偏执味相当浓厚,”戴维·麦克林说,“你继续钻牛角尖吧,老兄。”他弯身捡起一条沾血的领巾。“你的?”

“不是,”乔治·哈德利表情僵硬地说,“是莉迪娅的。”

他们一起来到保险丝盒前,将开关一扳,终结了育儿房。

两个孩子闹得天翻地覆。他们不停尖叫,耍脾气,乱丢东西,又哭又吼,还骂人,在家具上跳来跳去。

“你们不可以这样对育儿房,不可以!”

“好啦,孩子们。”

小孩们扑倒在沙发上,悲伤地大哭。

“乔治,”莉迪娅说,“把育儿房打开,几分钟就好,这样太突然了。”

“不行。”

“你不能这么霸道。”

“莉迪娅,已经关上,就不会再打开了。这屋子里的所有装置也要马上关闭。我越看咱们买来的这一大批家当,就越觉得讨厌。我们在这些机械电子玩意儿上投注太多心力了。老天,我们真需要呼吸一点淳朴的空气啊!”

他说完便走到屋子各处,把语音时钟、电炉、电暖器和自动擦鞋、系鞋带、擦澡、拖地的机器,以及所有他够得着的电器全部切断电源。

屋子里仿佛躺满了尸体,感觉犹如一座机械的坟墓,静得可怕。机器内部那些静候着按键声啪嗒一响而启动的潜藏能量,如今一丝都听不见。

“别听爸妈的话!”彼得朝着天花板哀号,仿佛在对育儿房说话那样。“别让父亲害死你们!”接着他转身对他的父亲说:“啊,我讨厌你!”

“再怎么骂我也没用的。”

“希望你死掉!”

“我是死了很长一段时间没错。现在我们要真正开始生活了。我们要活起来,而不是把自己交给机器去处置操弄。”

温迪仍然哭个不停,彼得也跟着大哭起来。“再玩一分钟,一分钟就好,让我们再玩一下育儿房啦!”他们泪流满面地哀求。

“唉,乔治,”莉迪娅说,“应该问题不大吧。”

“好吧——好吧,但是要马上关闭。注意,只能玩一分钟,然后就要永远关起来。”

“爸爸真好,爸爸真好!”孩子们尖叫起来,破涕为笑。

“然后我们要出发去旅行。半小时后戴维·麦克林会过来帮我们搬家,然后送我们去机场。我要去换衣服了。一分钟后你们必须把育儿房给关上。莉迪娅,记得喔,一分钟。”

三人交头接耳地离去,乔治则搭乘风管上楼,开始更衣。一分钟后,莉迪娅也上楼来。

“真高兴我们终于要离开了。”她叹了口气。

“你把他们留在育儿房了?”

“我也得换衣服啊。唉,可怕的非洲,那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呢?”

“无所谓了。再过五分钟咱们就要出发去爱荷华州。老天,当初我们怎么会搬进这里的?为什么买了这么可怕的房子呢?”

“虚荣,金钱,愚蠢。”

“我们最好赶紧下楼去,免得孩子们又被那些野兽给迷昏了头。”

他们沿着风管下了楼,跑着通过走廊。可是不见两个孩子的踪影。“温迪?彼得?”

他们跑进育儿房。那片大莽原空荡荡的,只剩几只狮子在那里,冲着他们张望。“彼得?温迪?”

这时,房门砰地关上。

“温迪,彼得!”

乔治·哈德利和他的妻子惊慌地转身,往门口急奔。

“开门!”乔治·哈德利大叫,努力转动着门钮。“糟糕,门从外面锁上了!彼得!”他敲打着门板,“快开门啊!”

他紧贴着房门,听见门外响起彼得的声音。

“别让他们把育儿房还有整个家关掉。”

乔治·哈德利夫妇用力敲门。“好啦,别闹了,孩子们。我们该出发了,麦克林先生马上就要来了,而且……”

接着,他们听见一阵响动。

大莽原上,狮群正从三个方向,踏着干黄的草地靠近过来,喉咙里咕噜噜地发出低吼。

狮子。

乔治看了妻子一眼,两人转身,和那群野兽对望。它们缓缓逼近,蹲伏着,尾巴竖起。

乔治夫妇惊叫起来。

他们突然明白了,先前他们听见的那些尖叫声为何会那么耳熟。

“我来啦!”戴维·麦克林出现在育儿房门口。“嗨,你们好。”他向两个孩子招呼道。他们正坐在那片林间绿地的中央,像野餐那样吃着简单的午饭。他们背后是水潭和黄色的莽原,头顶一轮火热的太阳。他开始冒汗。“爸爸妈妈呢?”

孩子们抬头,微笑着说:“噢,他们马上就来。”

“很好,我们该出发了。”麦克林远远看见一群狮子挥舞着爪子互相缠斗,随后便恢复平静,开始在树荫下大嚼起来。

他举手遮着太阳,眯眼望向那群狮子。

这时狮群已填饱肚子,转往水潭去喝水。

麦克林先生的脸上掠过一抹黑影,接着更多阴影闪过,一群秃鹰从耀眼的天空俯冲而下。

“要喝茶吗?”一片沉寂中,温迪问他。

选自《图案人》

雷·布拉德伯里 著 王瑞徽 译

法律出版社

1.读了全文,你认为 “哈德利夫妇”“孩子”“育儿房”“狮子”分别隐喻什么?请结合内容信息具体分析。(20分)

2.这篇小说想象了一种未来的生活,科技在给人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和后果。请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造成这种困扰和后果的原因是什么?(请分项罗列)(20分)

3. 你认为科技和生活二者的关系该如何协调?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现实数据及其他有用的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超过400字。(30分)

第二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30分)

近年来,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具备能使消费者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了解商品信息更加深入全面,同时节约消费者的时间和体力、消除消费者与商家的面对面冲突等优势。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的优点变得更加突出,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全球购物形式与潮流。

在中国,网上购物蓬勃发展的最明显标志,莫过于“双11”节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都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以提高销售额度,由此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其中以天猫为代表,2009年,天猫商城“双11”销售额为0.5亿元。2012年达到191亿元。2014年11月11日凌晨,活动开场仅到第3分钟,阿里的平台成交额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而在2015年11月11日,只用了1分12秒,天猫“双11”交易额就已超过10亿,最终全天交易额达912.17亿元。2009年以前,11月11日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而到2012年,它却成了一个标志性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网络卖家、平台供应商、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

当人们在享受“双11”这场消费盛宴的同时,却逐渐认识到,如果物流没有跟上,盛宴就会变成一场灾难。每年“双11”之后,快递公司在短时间内突然收到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甚至没办法再收件,就会出现“爆仓”现象,快递变“慢递”。这就导致了消费者抱怨送货慢,货品送到已经挤压变形;而快递员则抱怨工作累强度大,快件送不完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增添人手、提前发货、扩大仓库容量等传统应对方式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呢?

问题:

“双11”过后,重庆市某快递物流公司遭遇了“爆仓”的情况。董事长加急聘用了兼职的快递员,但是仍然被客户投诉,送货慢、货品挤压变形、送错地址等问题给公司声誉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公司员工则向董事长反映工作压力大,货物送不完的情况。为了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挽回公司的声誉,董事长决定向社会征集能够改善公司现状的科技创新的点子。请你结合目前的情况,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董事长提出一些办法,解决他的难题。

要求:请提供科技的解决手段,并附基本的说明及优劣势分析。(不超过400字)

二、创新作文写作(100分)

当地时间2015年8月22日,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正式揭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这一世界性科幻大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科幻文学重不重要?答案不言而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踏实走路与恣意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而科幻作品正是澎湃的探索欲与激昂的想象力的逻辑性合体。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具有开辟道路的作用。著名科幻作家凡尔纳,当年在其作品《从地球到月球》中提供的登月方案,所描述的绕月飞行后来被一一验证;在《海底两万里》中描绘的潜水艇,更比潜水艇的发明提前了100年……

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科幻小说,主题自定,题目自拟,字数限1500~1800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诚信为题目的高中学生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任何人在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要获取别人的信任。你是老师,就要与学生交朋友,帮助他完成学业;你是老板,就要与职员共渡风雨,完成任务;你是领导,就要与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造福……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真诚”二字。

我国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就是一个讲信用的楷模。她讲信用的品德是从小养成的。她11岁那年,同学张燕到她家玩,她送给张燕一个自制的吊饰。张燕说:“你的手真巧,能教教我吗?明天上午,我来,你等我好吗?”“我一定等你一上午的,你放心吧,我不会出门的。”

第二天,爸爸告诉她,今天全家去赵奶奶家做客。她很高兴,她早想去看赵奶奶养的小狗了。可一想起约定,便惋惜的说:“爸爸,上午张燕说要来,让我教她叠吊饰,我什么地方也不去。”爸爸说:“过几天再教嘛!”宋庆龄说:“不,我不能失信,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张燕。”吃过早饭,全家人都走了,她一边做功课,一边等张燕,还准备了许多折吊饰的手工纸。9点、10点……一上午过去了,张燕还是没有来。虽然没等到张燕,但宋庆龄并不后悔,她为信守一个诺言而欣慰。

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诚信待人,诚信为国,用诚信打动人心。

[以诚信为题目高中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中优美作文:牵挂的滋味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人世间什么都能说清楚,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说不清楚。亲情的牵挂,爱人的牵挂,知己的牵挂,真的是一种说不清楚的痛。我想看了这篇日志的人们,应该好好珍惜你的那份感情和牵挂 。因为有人牵挂,是你的温馨,因为有人牵挂,是你的幸福。因为有人牵挂,你才会活的自在,活的潇洒,活得那么自以为是。不是吗?试想,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人惦记,没有人牵挂,他的生活会如意吗?我信奉,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牵挂也要牵挂真心对你的人,牵挂也要牵挂值得你牵挂的人。牵挂也要牵挂读懂你的人。

牵挂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但痛中有乐

牵挂是一种改不了的痴

但痴中有甜

真正的牵挂是一种苦苦的忍耐

真正的牵挂是一种酸酸的无奈

无奈中更有一份切切的期盼

有一个人牵挂着是幸福的

在心中牵挂着一个人是幸运的

牵挂你也许是我漫漫长久的一生

也许只是四季轮回中短暂的一季

无论时间的长短

无论 结果 怎样

但此时这份挂念

却是真真切切地牵系着两颗心 挂念的滋味就是这般凄美这么真纯

人生如梦

梦中让我与你相遇相知

从此

我便走进了相思的风雨中

走进了挂念的心房

你的一言一行

已镌刻在我心中

初识时朋友般的叮咛

让我感到你的真诚

忙碌时的一句

你还好吗

让我倍感亲切

世上最美的情是爱情

但除了爱情外

还有一份真挚的情

就是友情

有时一句短短的问候

就是一份深深的怀念

有时一点小小的心意

就是一片浓浓的情意

有时一个轻轻的关注

就是一次甜甜的回忆

夜幕下 星星的寂寞月知道

梦里的缠绵心知道

我的挂念你知道吗

我的祝福您听到了吗

牵挂的滋味

就是这样苦苦甜甜

挂念你的感觉

就是这样缠缠绵绵

牵挂你直到永远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功的滋味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朵小小的梅花,在今年秋天,我就迫不急待地降临到了这个世上,成为一个小小的花苞。

我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是大树妈妈对我轻轻地说:“你还小,而且比你大的哥哥姐姐都要等到春天才开花。”“可是……”我非常委屈地喊道:”我想尝一尝成功滋味。”小叶子兴奋地说:“那种感觉很好!”“那,你就在今天的讲故事比赛中试试吧。”妈妈温柔地说。

我很郁闷,那有什么好玩的?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尝尝成功的滋味!

小叶子听说了,赶紧跑来劝我:“小梅花,你就别出去了。你还那么小,你一朵普通的梅花,还是等春天吧,现在入冬了,寒风瑟瑟,外面可冷了!”

“就算我很普通,我也要出去。这样我就是一朵不普通的梅花了!”我依旧毫不动摇。

于是,我开始一点又一点,一次又一次的拨着小花苞,可一点效果也没有。我就闭起双眼,咬紧牙关,向那绿色的墙壁冲过去!

砰!砰!小花苞终于破了一个小口子,我鼓起勇气一次又一次得冲过去,一次又一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个小女孩牵着她妈妈的手,指着一朵在寒风中盛开的梅花说:“妈妈、妈妈,你看,花儿竟然现在都有,这真是一朵特别的花啊!她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啊!”

我听着小女孩的话,心里顿时觉得美滋滋的。我终于成为了一朵特别的梅花,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次成功的失败高中作文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45年前的这周,阿波罗13号的舱体在距离地球32万公里的太空中发生故障,严重破损,对于执行这次登月任务的3名机组成员来说,这个场景就像最恐怖的噩梦一般,更糟糕的是,这不是梦。

1970年4月13日,宇航员刚刚结束了对地球的太空现场直播节目不久,阿波罗13号飞船上的一个氧气管因意外出现的火花而被引燃,发生了猛烈的爆炸。从那一刻开始,3名宇航员的命运通过广播成为全美国上下最受人瞩目的新闻。

爆炸的彻底损坏了三组燃料舱和氧气储备中的一组,剩余的氧气也开始不断泄露至太空中。

“休斯顿,我们这儿出了点麻烦。”机组成员之一,宇航员杰克·斯威格特通过无线电向远在地球的NASA任务控制中心——载人航天中心(现约翰逊太空中心)汇报。

“B组动力电压过低。”任务指挥官詹姆斯·洛弗尔汇报说,这意味着飞船上的两组动力系统中,有一半出现了故障。

斯威格汇报了飞船故障之后,任务指挥中心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判断出症状源自指挥舱严重损毁。此时,由于动力系统故障,飞船上指令舱的控制系统只剩下15分钟工作时间。三名宇航员不得已,转移到了登月舱,此时,这个为登陆月球设计的飞船成了他们的救生舱。

接下来,三名宇航员挤在原本为两人设计的登月舱中,分享着两人份一天半的口粮,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帮助下,为未来三天半的自救之旅而努力。

在饿肚子之前,呼吸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登月舱的二氧化碳过滤装置也是为两个人准备的,在同时进入三人的情况下,舱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的话,数小时之内三位宇航员就会窒息。他们利用舱内简陋的材料,重新制作了一个二氧化碳过滤装置。

同时,为了节约系统能源,宇航员关闭了大部分设备,只保留最核心的维生系统,舱内温度骤降至冰点。

但是,相对于安全重返地球,上面这些困难都不算事儿。

登月舱原本是用来登陆月球设计的,如何“驾驶”它飞回地球并且安全重返大气层,成为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中心所有人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登月舱内没有导航系统,爆炸后散落的碎片,也让通过恒星定位也变得困难。最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宇航员使用地球作为标志,通过地球表面的晨昏线来定位,然后通过控制发动机燃烧时间来进入正确航线。

时任阿波罗13号的任务主管杰拉尔德·格里芬事后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几年后,我重新翻看任务日志的时候,发现自己当时的字迹潦草得几乎难以辨认,我当时太紧张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最后一道坎,过了这关就没事了。只有真正明白任务的人,才知道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多么重要,而他们的做法是多么疯狂。”

经过了太空中三天的飞行,命运的天平渐渐倾向阿波罗13号。飞船平安度过重返大气层的“黑障”期,降落伞也如愿正常打开。

1970年,4月17日,阿波罗13号飞船溅落在太平洋萨摩亚群岛附近的海面上。

这次任务被誉为“一次成功失败”,宇航员虽然没有完成登月任务,但他们最终安全返回地球。

[一次成功的失败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有无数成功的喜悦。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你心情是怎样的?

成功,它不仅让我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而且还会令我们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给忘记掉……这就是成功对我们所起的作用。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但经过这件事,我的数学成绩发生了大大的进步。这时,我得到“成功”了。

一次,数学老师对我们说:“下个星期,我们来测验,不通过的就得抄整张试卷二次,”心想:“唉,算了吧!我数学成绩这么差,肯定要抄试卷了。”

突然,数学老师走过来对我说:“下课后,你来办公室找我,我有话要跟你说。”这时,我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心情也紧张起来。因为,这是数学老师第一次单独叫我去办公室聊天,“老师叫我去办公室,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事。”心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下课铃响了,我去办公室找她。每走一步,心就紧张一点……

到办公室门口,看到数学老师的身影,我的心又产生恐惧感。老师远远地看到我,就叫我走进去。老师不仅没有说过一句骂我的话,还很温和地对我说:“你不能再这样学习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对你非常不好。小学的知识算容易了,但等你读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难度加深了许多,如果你再不改一下你的学习态度,再这样得过且过,你的前途就……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听了老师这番话,觉得自已再这样真的不行,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能再这样……

我每天都牢记老师的话,每天抽出时间来复习、看书。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经过一番的努力,我各科的成绩有了大大的进步,而且得到老师的夸奖。这时,我对自己说:“我成功了,我是最棒的……”

这,就是我成功的经历,原来成功的感觉是这么愉快,这么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作文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只有一种滋味,那就是甜,但成功过程的滋味却千变万化。有人说这个过程是甜的,也有说这个过程是苦的……可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味道,它时而苦;时而甜;时而酸;时而咸……所以我也说不出它具体的味道。

我也有过成功,我也体验过成功过程的滋味。就说上一次吧,我们上体育课,老师教我们挑双摇绳,我毕竟是第一次跳这种绳,不免会有些害怕,更何况这种绳那么难,每当我刚跳进去,便立刻被绳子给缠住了,不一会儿,我便累得气喘吁吁了。可为了成功,我便又开始不停地练,最后,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成功了,我会跳双摇绳了。我这次的成功有苦也有甜,苦的是我练双摇绳练得汗流浃背,而甜的是我最后成功的兴奋、喜悦。

成功过程的滋味不但有苦有甜,还有辣有咸。比如前不久,妈妈教我缝衣服,那针与我一点儿也不和谐,总是和我唱反调,别说衣服没缝好,连我这手都给这针扎破好几回了,手指火辣辣的疼,仿佛有无数钢针扎在我的伤口上一般,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滴在我的伤口上。不过为了成功,后来我还是把衣服给缝好了,尽管缝的不好看。我这次成功有手被针刺破的疼,也有咸咸的泪水。

成功过程的滋味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成功是你努力的成果,而如果你不努力的话,将永远也得不到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功的滋味七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对自己都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由此可见,自信是多么重要的。尼克松总统在大选中因为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担心失败,使用违法手段窃取选手信息。因顶不住各方的压力竞选胜利后被迫辞职。这正是不自信所导致的后果,那我们又该如何建立起超强的自信呢?

一个人的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小双的确充满自信。当他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时,他对记者说:“这表明了我在中国体操的地位?”1995年在日本人多的全能冠军后,他又坦言:“我还有更大的潜力,我很遗憾这次有些外国选手发挥的不好,咱们亚特兰大见?”果然,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李小双荣获体操男子全能金牌。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他敢表现得如此高调、自信么?反之,一个不具如此实力的人说出此番话来只会招来别人的嘲笑,遭到人家背后的轻视议论。

一个人的自信需要适度这个标准杆。网络上一夜成名的“凤姐”要求她的另一半非要哈佛毕业等各种很高的条件,还自吹从小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显然凤姐的做法过于自信甚至到了一种自夸的境界。因为没有把握好适度这个标准杆而盲目的夸大自己,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也只能使遭到别人的唾弃嘲讽与抨击。所以说适度的自信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则将事倍功半。

一个人的自信也需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很勤奋,有学问而且自信,颇有志气,在事业上作出古代圣贤皋陶,后稷那样的业绩,但他没有就此止步,凭借着决心超越前人的自信心而最终名流千古。

自信在一个人成功的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的建立需要强大的实力,适度作为标准杆,客观地看待自己,这样才能做到正真的自信。试想一下,若尼克松总统知道如何建立真正的自信,也不至于干出违法,不光明的事情而最终弄得如此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战胜挫折,走向成功发言稿1000字高中生版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是人生的必然,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如同人生的影子,它将伴随着每一个人前进的脚步。虽然谁都期望一生中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但是或早或迟,或大或小,总难免遇害上各式各样的挫折。

认真准备考试,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以诚待人,却换来嘲讽的目光……这些困难都会给我们造成挫折感。面对这些失败,我们会难过,会哭泣,然而,困难不会因泪水退却,人生的磨难也从来不会给出软弱的心灵让座,不能让沮丧把青春的果实泡得霉烂。是逃避,还是奋起?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挫折能使人真正的保持聪明和清醒。当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时,越是回避越难以解脱,只有敢于直面它,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方法,这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作为重点中学的学生,中考、高考的落榜应该是较大的挫折之一吧!落榜时,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落榜带来的创伤是难以愈合,但是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哭泣,沉沦吗?相信大家都听过张继的《枫桥夜泊》吧!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正是他科举落榜后写的。他名落孙山的痛苦,侵蚀了他饱经苍桑的心,细细地品尝过那不幸,感受格外深刻,这才把无奈的愁情表达得格外传神。千百年后,人们不一定记得当年身穿红袍,骑马游街的状元爷,可却都传颂着落榜的张继的《枫桥夜泊》。挫折并不可怕,平静的湖面练不聘书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只有经历风风雨雨,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挫折不仅是一种难得锻炼,也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一笔财富。成绩不好,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解决它;把挫折带给我们的苦闷和焦虑化做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前进!将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另一种受艰苦的劳动中,用身心的忙碌去占据有限的思维空间,去潜消内心的痛苦。这样可以迫使自己暂时离开挫折的情境。居里夫人年轻时,由于贫富的差距而被爱人抛弃,可她却没有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而是毅然去了巴黎留学,进行艰苦的科学研究。如果,居里夫人当年没有将挫折带来的苦闷化做动力,那么我们的历史上就有可能失去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历史上,司马迁受宫刑而历作《史记》;孙膑挫而着兵法;诺贝乐深受的姑娘突然?嫁给了坟墓?他转移挫折的方法是把精力完全转向自然科学。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大山,挫折就是人在攀登大山中难以把握,难以预期的崎岖山径。只有经得起考验,受到了挫折的磨砺,甩得脱挫折的梦魇,勇于征服攀登中的所有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不要让挫折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让挫折点燃我们心中的信念之火,让我们的心灵充分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