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趣的端午节作文(优秀20篇)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1732

作文

1000

有趣的六一小学生满分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好吃、好喝、好玩这是我的六一,爸爸的儿童节是怎么过六一的呢?

我把水杯当话筒,凑到爸爸跟前:请问,您小时候的六一是怎样过的?爸爸很配合,认真地接过话筒,沉思着,表情从严肃到狡黠,再到一脸的笑容,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那个时候生活条件比较差,没有电视、电脑,及各种精致的玩具,就是连小人书、报纸也很少看到。家里有干不完的农活,空余时间都要用来帮大人干活。

那,你就没收过礼物?我有点不甘心。哪有礼物啊,你爷爷奶奶为了调动我们干活的积极性,年年许诺暑假带我们兄妹三人到公园去看猴子,我们在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中认真干活,可是每次愿望都落空,我们长大了也没见到的影子。爸爸大笑。

啥都没有,这算什么六一啊?大概是从我的眼神中看到失望的表情,爸爸又说不过呢,我的童年还是很快乐,作业没现在多,有那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还有许多玩不够的游戏,比如:捉迷藏、打仗、占城、抓石子、踢毽子、滚铁圈、打陀螺等等。就举打仗这个游戏给你听听吧!

我们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一样的玩具手的枪,但都有一把自己用木头刻成枪。放学回家,村里的孩子都集中在打谷场上,分好组枪战就开始了,呵呵,现在想起来,既滑稽可笑又幼稚,嘴里啪啪地叫着,手里举着枪,煞有其事地扣动着扳机,被射中的人要假装哀嚎着倒下,装伤或装死常常玩得满头大汗、废寝忘食,父母的大声叫喊都听不到,偏要等到父母拿着棍子来打人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虽然有点苦、有点累、有点穷,可也无忧无虑。

接受完采访,爸爸把话筒交给了我,去做他的事情去了,而我却陷入了沉思:虽然时隔那么多年,当时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爸爸回忆起他的童年却仍然充满着幸福与满足。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作业也许多了些,自由的时间也许少了些。

可我们现在有丰富多彩的游戏、纷繁多样的课外书、琳琅满目的玩具、各式各样的零食,假期里,爸爸妈妈还经常带着我去外地游玩,让我更多的了解大自然,他们还帮我培养了下围棋、打乒乓球等爱好我们拥有的这么多,这么好,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感受这快乐,不好好珍惜这幸福呢?想想许多年以后,当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一定也会像今天的爸爸一样,充满着幸福和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有趣的大自然优秀的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中有许多奇妙无比的声音,只要你去认真倾听,就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音韵。 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ounds in nature. As long as you listen carefully, you will feel the wonderful rhyme of nature.

听,春的声音,一阵带着花的芬芳的春风拂面而来,悄无声息,春风仿佛是一支画笔,画绿了大地,画红了桃花,画蓝了天空,白云悠闲飘过,风轻轻地掠过树梢,哗哗,沙沙,春风抚摸大地,像是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唤醒还在沉睡的春芽。风虽看不见,但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伸出手,风轻轻地从指间划过,温柔清爽,呼呼。

听,夏的声音,空中乌云密布,雨降临大地,哗啦啦,哗啦啦,像一曲奇妙的歌,传出很远,很远,像天万台织布机,发出整齐的音响,像少女轻抚琴弦,又像蚕宝宝在蚕食桑叶,雨中小珠子从花朵上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滴答,滴答,细雨打在屋檐上,嗒嗒,淅淅,这里是音乐的世界,有无数跳跃的音符,这是雨在歌唱,沙啦啦,沙啦啦。

听,秋的声音,看,大雁扑着翅膀往南方飞去,不远处,一只小鸟在学飞,扑祾裬,扑棱棱,秋风吹过,吹的树叶纷纷落下,仿佛是一只只蝴蝶在风中跳着优美的舞蹈,这时,正是初秋,但知了丝毫没有减弱它的兴趣,藏在树叶里,快活的叫着,溪流静静的流淌着,哗啦呼啦。

听,冬的声音,雪花悄无声息地落下,房檐上,树枝上,地上都盖满了白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不正是对此最好的写照吗?突然,远出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打闹声,这雪虽悄无声息,但却带给多少孩子欢乐,他们在打雪仗,堆雪人,笑声传遍了整个天空,哈哈,哈哈。

这是大自然独特的天籁之声,用心去感受,你会听到这奇妙的音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小学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听别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热闹的声音给吵醒了,哎!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换上新衣服,发现妈妈从锅里拿出了一堆粽子,热腾腾,一股糯香直往鼻孔里钻,勾起了我的小馋虫,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呢!

吃过早点,我来到屋外,大人们都在忙碌着,我猜测他们一定是在准备赛龙舟。我赶紧来到水边看比赛。“加油!加油!”一阵阵加油声传进了我的耳朵。只见选手们奋力地划着船桨,有节奏的鼓声令人振奋,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居然打成了平手呢!

晚上,我把自己在下午做的小纸船拿出来了,再把它带到江边,拿出蜡烛把它点燃,放到小纸船里。这么多的船灯,把黑漆漆的夜晚照得像白天似的。然而,这更加体现出了端午节夜晚的美丽。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一边看成群结队的精致船灯。亮光纷纷,把人们的脸照得发红。我想:“在水里的屈原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吧!”

看,端午节多热闹呀!我迫不及待地想过下一个端午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古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两千余年前,楚国官员士大夫屈原以身殉国投汨罗江而死的日子,据书上记载:5月5日屈原死的这一天“当时楚地‘汨江吼号,神哭鬼泣,山崩地撼,日月无光’屈原殉国而死,气壮山河,死后人神共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人们并没有忘记他,汩罗江畔,英雄魂,鬼泣山崩天地撼,现在的人们到了这一天,总会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来悼念他,比如爬龙舟大赛、抓水鸭、包粽子等等,尤其龙舟大赛是全国乃至东南亚华人国家的重要事项,十十分的普遍,缅怀,悼念伟大的屈原先生忧国爱民,以死殉国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的日记800字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当时秦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商讨国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赶快告诉楚怀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劝,还把屈原赶出自己的地盘郢城。结果楚怀王因为不听屈原的话,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立,后来客死秦国。没过多久秦军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跳入滚滚激流的泊罗江。让我想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中的悲愤。

屈原投江自尽后,岸上的渔民和百姓们无比惋惜,立刻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可是没有找到。百姓们纷纷拿来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鱼虾水怪们不要吃屈原的身体,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驱赶河兽。众人划船救屈原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船。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让我回味无比。首先,奶奶已经准备好粽叶和圆溜溜的糯米,奶奶说:“先挑两片粽叶,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听完奶奶的话我跃跃欲试想做自己第一个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动作捏来捏去,可是,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和我玩游戏,我捏左边它往右边,我捏右边它又往左边跑,真淘气!最后绑绳子的时候,糯米居然从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扫兴。我决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装上糯米,这次我把小米粒们看得死死的,捏得紧紧的,再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缠起来。哈哈~~~终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出来,闻到香味,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拨开粽叶,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点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极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我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初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撤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时候我最爱唱这首儿歌。因为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就又有的吃,又有的玩啦!

端午的前一天,家家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这一天,奶奶是大忙人,我是小忙人。因为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最好,而我是奶奶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唆。每次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总是左手拿着粽叶,先把粽叶卷成一个空心的锥体,然后用右手抓米,放进空心的锥体里,直到装满为止。接着,奶奶用棕叶紧紧裹住锥体。最后,再用一根蓑草把粽叶紧紧扎住。我呢,就在一旁“指挥”―这个粽子包果脯的,那个棕子包咸肉的……奶奶呢,就笑眯眯地照我说的做。等奶奶包好了粽子,我就3个、5个、10个地把那些小巧玲珑的棕子连成串……可惜每次不等奶奶把棕子包完,我就趴在凳子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爷爷总会早早喊我起床,让我和他一起从田埂上砍来艾叶插在门窗上,说是可以驱蚊,还能避邪。

早餐当然是粽子。吃棕子的时候,我喜欢用筷子插在粽子上,然后蘸上白糖。哇!香喷喷的粽子可好吃啦,我一口气能吃掉好几个呢!除了棕子,桌上还会有咸鸭蛋、鲜鸡蛋和妈妈从超市里买来的绿豆糕,足够我们一家吃个痛快!

吃完早餐,奶奶总是会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缠在我的手腕上,还要我佩戴上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囊才许出门。

午餐也很丰盛。除了荤菜,还少不了这几样菜:糖拌西红柿、炒觅菜、凉拌胡萝卜、烧海虾、红红的西瓜,妈妈说这是“五红”。

我喜欢端午还因为爷爷的肚子里有说不完的关于端午的有趣故事。从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青掘墓鞭尸到越王勾践演习水师;从东汉时期的烈女曹娥到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爷爷真不愧是当教师的,他说他的故事能一直让我听到老呢!

我爱端午节,它既让我快乐又让我感到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四年级有关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等待已久的端午节。下午,我刚回到家,就见妈妈与奶奶专心致志地包着粽子,只见奶奶手中拿着粽叶,卷成陀螺形,放入米和蜜枣,之后就包成四角形.我看了之后觉得又有趣,有简单。

于是就走上前去说道:“我也来包粽子好吗?”奶奶和妈妈爽口地答应了.我也学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拿来粽叶卷成陀螺形的,我卷啊,卷啊,可卷起来的就是没有妈妈和奶奶的好.我不灰心,一连卷了好几次,终于卷出了一个令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形状,可拿来与奶奶和妈妈的一对比,哎呀,还是别有差距.我心里想:“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包地不好那是理所当然的了.”当我放上米时,米好似一个个顽皮小孩从上面倒下去,下面漏出来,我倒了半天见米还不满,才发现我的棕叶有一个很微小的洞,又看了看奶奶和妈妈放米的时候,米好像一个个乖娃娃,随妈妈奶奶任意摆布,妈妈见了,说:“这样的粽叶不“合格”.

我又做了一次,这一次我做得很精细,很细心,尽量满足妈妈对我的要求,几分钟后,我欢呼起来:“哦,成功咯!”我终于做出了一个最好的粽叶。再一次放上米,米也不再像顽皮娃娃那样,而是乖乖的躺在它们的“小疽园”里.要把米全部包裹起来了,我左一片叶子,右一片叶子,把米遮拢,尽量不撒到外面,可是还有一些米像娃娃还没有玩够似的,又跑了出来,无奈,我只好不管撒出来的米了,继续包我的粽子.为了不在让米再次撒出来,我又多用了一片粽叶当做“外衣”捆上线,

一个怪怪的粽子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是进我最大的努力包出来的,我也非常满意,奶奶和妈妈见了还夸我做地不错呢,我听了美滋滋的。过了一会儿,粽子蒸好了,我拿着自己的“作品”吃了起来,觉得不其他的粽子好吃多了,因为粽子是自己做的,吃起来肯定香。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有趣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在和同学的游戏中获得了一些乐趣。

游戏开始,我跟他兵分两路,前期都很顺利,我和他都发育得很好,但没过多久,我们俩就都被对面的人盯上了。直接围过来把我们掉干回了老家。我们都不服输,申请了复活。

复活后,我告诉他不要“浪”,不可轻敌。他回复收到。于是我们俩各就各位,开始新的战斗。这时候我看到小地图,敌方的人都不见了,我猜肯定是在哪里埋伏着。突然,敌方竟然全部从我面前的这个草丛里窜了出来,把我杀了个措手不及。我又被干掉了。

我还是不甘心,又申请复活,我跟同学说跟着我,都别乱跑,要不然这场比赛打不赢了。他同意了。随后,他跟着我来到了上路。一下就见到一个残血的敌军,不由分说把他干掉了。然后我们把他们的上路塔推了,继续前进。但是好景不长,我们的下路也被敌方推了,我隐隐感觉到草丛里有杀气,直接就一个技能甩了过去,没想到竟然打出了两个人!正好!我们也是两个人。跟他们拼了!异常激烈的厮杀后,我们俩成功的把他们俩给干掉了。我们开心地交流刚刚有多帅。我的“预感”帮了我。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终于引来了最终的决战。我们的队友直接冲上去跟他们拼了,敌方见我们这边少了两个人,以为肯定能打赢了,但他们没有想到,在这之前,我们俩早就跟队友商量好了,他们负责“诱敌”,然后我们俩从侧方杀进敌军,队友再做后援。在这样的机智配合下,敌军全部歼灭,我们获胜了!那一刻,我们俩很开心!

游戏这个东西,沉溺其中便成了坏事;若只是偶尔玩玩,还是可以锻炼智商、修炼合作精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主题作文300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棕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棕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棕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难忘的端午节年级小学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时的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Dragon boat is a traditional activ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cause of this activity was set up to commemorate Qu Yuan, a great poet in ancient my country.

今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有幸和爸爸观看了一次赛龙舟。尽管当时是早上7点钟,岸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比赛还没开始,两岸已经是掌声雷动,吆喝震天。爸爸拉着我左冲右突、前推后挤,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感觉。

一条条精美的龙舟停泊在江边,龙船狭长、细窄,一个个龙头非常漂亮,栩栩如生,龙尾也像蟒蛇的尾巴和狮子的尾巴熔合在一起。从远处看,就像几条蛟龙在水面上整装待发。每一条船上赛手的衣服样式整齐、颜色鲜艳,只是颜色不同,有的红色,有的黄色,有的蓝色……真是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会儿红色1号,不一会儿蓝色8号又追上了。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气大增,每一只龙舟的速度更快了。这时,击鼓手开始鸣鼓了,划船手顿时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来助威,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真是鼓声!人声!助威声!

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急速飞腾。渐渐的,渐渐的。1号,5号9号构成了集团。100米!50米!20米终点越来越近,只见5号的力量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了!把后面的两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冲线了!

通过这次赛龙舟比赛,让我明白只有团结合作、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会取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趣的日记500字怎么写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件最有趣的事,让我想起来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有一天晚上,我从学校回到家里,一进家里,妈妈就问:“儿子,晚上你想吃什么呀?”我低头沉思了一下,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木耳”,于是我便说:“妈妈,晚上吃炒木耳,行吗?”妈妈听了便爽快的回答说:“当然可以了,但是,我要下楼去超市一趟,去买一点盐,你要在家里写作业,行吗?”我说:“行。”于是妈妈便下楼了,这时,我想妈妈每天那么累,又要工作,干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不如我来帮妈妈泡木耳吧!于是我便到厨房去泡木耳了,我先拿出一个小盆子,往里面倒满了水,然后我就要倒木耳了,于是,我往盆里哗啦啦的倒了半袋木耳,但我觉得这还不够一盘的呢,我便把剩下的半袋木耳全部倒了进去,然后我便美滋滋的写作业去了。妈妈回家后,走进了厨房,就听见妈妈“啊!”地一声,然后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好奇的跑过去看,只见盆子里冒的像小山一样,正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地上也有许多。妈妈大笑地说:“儿子,你怎么泡这么多木耳,这是够我们家吃好几个星期的啦。”我摸着小脑瓜,尴尬地笑了!妈妈也指着我笑了!

这件事虽然己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家人们茶余饭后一说起来,还是会因我的无知逗得哈哈大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一年级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年级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有趣的书话题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题记

我还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理想?直到我遇见了它——书籍。它是我理想的钥匙,从此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读到白求恩为给战士们做手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无数革命英雄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牺牲在战场上的故事,我被他们的这种献身精神深深鼓舞,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军医,继续发扬先烈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书”的字形本身就像一股向外喷射的泉水,那点点滴滴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的每一滴都使我们充实丰富。上了小学老师给我讲,不要用华丽的外表来装扮自己,而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当我读到孙悟空被唐僧救出五指山时。

我为孙悟空而感到开心;当我读到唐僧不分青红皂白把孙悟空踢出取经行列的队伍时,我为孙悟空的不幸而感到同情;当我读到他们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时,我被他们的坚持与智慧而震撼。《西游记》这本书采用了丰富的想象,它让我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是我爱上阅读的一把钥匙。

上了初中后读的书就更多了,它让我更好地了解世界。比如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了解到封建礼教对儿童的毒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写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恶势力的批判。还比如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权同国内外敌人斗争的各种困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的憎恨。

每一本书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每一篇文章都彰显着作者独有的艺术风格。书是文学的一种载体,是认识世界、了解人生、增长知识、通向未来的桥梁。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是我最大的伴侣,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我爱这把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有趣的端午节九年级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6月x日,也就是端午节妈妈早早的起床了,准备了好几个粽子,中午的时候妈妈买齐了“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 Today is June X, that is, the mother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gets up early and prepared several dumplings., Yellow croaker, cucumber, salted duck eggs and male rice wine.

后来我查了资料,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还为了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午的时候我吃了“五黄”不过雄黄酒真难喝。

至今为止还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端午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的班会的观后感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好!(鞠躬)“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节日是生活给予人们的馈赠,因为在翘首等待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所有的准备也都是甜蜜的。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有气氛的。勤劳的人们格外忙碌和欢快,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每当到了这段时期,青年桡手们都意气风发,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坚实的肌肉随着动作一起一伏,额上布满汗珠兀自反射着太阳的光辉,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平静无波的塘河上来去如飞。看到此场景,我不禁想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我们应当学习他的爱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开心的端午节六年级的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Sec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l rumors are Qu Yuan.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唐·文秀)

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怀;一条江河,流淌千年。

一个节日,一种纪念的文化;一腔眷恋,流传人间。

龙舟竞技,伴随着热闹的呐喊,穿过幽幽的挂满艾草的街头巷尾。端午节,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与活动,连同一份朴素的情愫和纯洁的思想,全都融入了浓浓的端午粽香。这缕端午的粽香啊,悠悠飘散,飘了千年。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为如今的“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人们认可的便是纪念屈原。

2011年百度端午节logo正是以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元素。诗人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他忠贞爱国,为满朝奸邪所不容,楚怀王不辨忠佞,将屈原贬至南方荒蛮之地。终于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听闻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自知报国无望,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死后,江边百姓纷纷引舟竞渡,打捞屈原,并将粽子抛洒在汩罗江中,以免江中鱼虾啃食他的身体。逐渐地,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就养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办诗会、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名人,他才华横溢,独创了“骚体诗”;他品行高洁,遗世独立,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为我们世代所敬仰。时至今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并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人言:粽子分明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而那颗红枣,正是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子之心。“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响彻在屈原的故乡。

悲壮的传说、留香的艾草、飞渡的龙舟、甜美的粽子……端午节的每一个元素都无不让人感到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与传承,让我们在向幸福前进之时也不要忘记秉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日记一件有趣的事40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施老师让我们做个游戏,先问我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纷纷抱怨自己的名字有哪些不好。于是,老师说:“你们喜不喜欢改一下自己的名字呢?”我们应声说好,从小就想把自己的名字改一改了,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于是我们开始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上自己想改的名字让同学们来猜。正当大家还在冥思苦想自己的名字时,我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名字:赵阳昊!赵就是百家姓里的第一个,阳就是富有朝气蓬勃的意思,昊就不用多说了,就是原来的意思,象元朝开国皇帝一样有广阔的胸怀。

过了一会,许多同学把名字交了上去。施老师先把一张纸条翻开,甜蛋糕!“哈哈哈”教室里爆发出了一阵笑声,不用说肯定是田的啦(^_^)。还有一个是杨洋扬,一听就知道是杨肇远的呗。课堂上又爆发出笑声。我突然发现老师拿的是我的纸条。我心想:oh!no!这是我的纸条啊!虽然我认为我起名字不错,但不能告诉大众啊!只听老师说出了赵阳昊这三个字时,全班的目光一齐齐刷刷地看向我,很少受到这种引人注目的待遇,我一下子害羞起来。

最后,陆续有几个搞笑的名字,坦克?梦海?等等。欢笑声中,我们上了开心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件有趣的事日记400字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羡慕第一批用钢笔写字的同学,因为他们写字很工整、很漂亮。我也想试一试写钢笔的滋味。

今天晚上,我趁妈妈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把妈妈预先给我准备好的钢笔拿出来试写,我知道钢笔要上墨水才能写出字来,所以我又把一瓶黑色墨水拿出来。我还记得爷爷曾说过:钢笔末端的橡胶能吸入墨水。所以我就把钢笔的末端放进墨水里,过了一会儿,我认为已经吸满墨水了,便盖上笔套开始写字,但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连续试了好几次,还是写不出字来,我觉得很奇怪,心想:“咦,这支钢笔会不会坏了呢?”接着,我把钢笔洗干净,又重新试装墨水,但仍然写不出来。怪了,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过了几天,妈妈发现我的钢笔黑乎乎、脏兮兮的,就把我的钢笔洗得干干净净,然后问我:“这支钢笔怎么会这样脏的?”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接着,妈妈耐心地教我,原来我把钢笔上墨水的方法弄反了,正确的方法是手拿着橡胶,然后把笔尖放入墨水里,一按一按地把墨水吸上来,最后盖上笔套就能写字了。

这件事虽然很搞笑,也很有趣,但是,能在欢笑中学会了怎样使用钢笔,我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趣的老鹰捉小鸡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玩的游戏有捉迷藏,踢足球,跳皮筋,吹泡泡,踢毽子,老鹰小鸡,其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老鹰捉小鸡,一有空,我们就会玩这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先剪刀石头布,选出老鹰,个子最高的当鸡妈妈。老鹰捉小鸡的时候,鸡妈妈要迅速的伸出双臂来保护小鸡,当小鸡一旦被老鹰捉到,将淘汰并退出游戏,下一次重新玩。但是第一被捉到的,下次由他来当老鹰,最后的人来当鸡妈妈。

现在,好玩的游戏开始了。由我来当老鹰,我看到“鸡妈妈”一不注意,我迅速把一只“小鸡”捉到了。后来,“鸡妈妈”开始全神贯注起来,我首先跑到鸡妈妈的面前,然后一只手来捉小鸡,我再来了好几次猛扑,最后所有的小鸡都被我捉到了,这时,好玩的游戏就结束了。

老鹰捉小鸡可真是太好玩了,我下次一定还要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端午节,大家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