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个“红小鬼”的长征历史典故(合集20篇)

浏览

1542

作文

1000

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我们在中小学时都熟读的故事。南朝四百八十寺有什么古诗?这些伟大的寺庙又是如何建成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庙之首南禅寺,一起了解那些逝去的文化。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1958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栖玄寺说

雪后的鸡鸣寺一种说法认为,据史料记载,早在孙吴时期,现鸡鸣寺之处就已建有一寺,名为“栖玄寺”,此因鸡笼山北面有栖玄塘而得名。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七皇子、建平王刘宏为人谦俭周慎,深得父王信任,并赏赐其在鸡笼山东偏北处建宏敞府第。

刘宏于宋大明二年(458年)临终前,嘱咐将鸡笼山下东偏北处的府第捐为寺庙,沿用名“栖元寺”,元、玄同义,南齐时改名建元寺。孙吴时期开拓了南北向的潮沟(在今南京市机关大院西墙附近),南接城北渠、运渎,经栖玄寺门前,北通玄武湖,后来,明代筑城时阻断了该潮沟,但此沟的南端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尚存,沟旁尚有几棵老槐树。从这些资料看,三国孙吴时的栖玄寺该是鸡鸣寺的前身。

还有人认为三国时,栖玄寺曾是孙吴府第的后苑,晋代时,该地是廷尉署。如果栖玄寺确实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鸡鸣寺的历史就可向前延伸300年,但是,对这一说法存在着争议。

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泰寺说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的“同泰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定: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所建的同泰寺,是鸡鸣寺的前身。他们认为:当时的同泰寺范围很大,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

同泰寺寺内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梁武帝是中国古代最笃信佛教的帝王之一,他曾四次舍身于同泰寺,并常到寺内讲经说法。如果同泰寺果真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由于南朝非常浓厚的信佛风气,由于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寺庙的盛行(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特别是由于梁武帝这位“菩萨皇帝”多次舍身于同泰寺,鸡鸣寺当然是更加的意义凡非。当然,不管其前身是同泰寺还是栖玄寺,或是其它的寺庙遗迹,鸡笼山麓的鸡鸣寺也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南朝四百八十寺建置沿革

南朝第一寺——鸡鸣寺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始于东吴。

三国时,为吴国后苑。238—240年(吴赤乌年间),建栖玄寺,因鸡笼山北有栖玄塘而得名。吴末,孙皓时毁。

300—301年(西晋永康年间),有僧人在鸡鸣山上倚山造室,建佛寺五所,因规模不大,名声小。

东晋,建都建康(南京),辟为廷尉署。

南朝刘宋时,相传有黑龙现于玄武湖,山改名龙山。

439年(刘宋元嘉十六年),征庐山慧远高足雷次宗在鸡笼山开馆授徒,竟陵王萧子良于鸡笼山开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

458年(刘宋大明二年),建平王刘宏将鸡鸣山府第舍宅为寺,名栖元寺。齐时,改名建元寺。相传齐武帝萧赜游钟山,至始闻鸡鸣声,故山改称鸡鸣埭。梁普通年间,迁廷尉署于六门外,在原廷慰署地建同泰寺。

527年(梁普通八年),寺建成,当年舍身于同泰寺,并改年号为大通元年。寺在宫后,北掖门外路西,寺南与台城隔,抵广莫门内路西,宫开一后门,与寺之南门相对,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名,帝晨夕入寺,多出入此门。寺中造大佛阁七层、宝塔九层、大殿6所、小殿10余所,东西各有般若台三层,筑山构垅,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是一所长方形院落,规模并不大。整个寺院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3间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这就衬托了正殿的雄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寺内现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5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夜游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这里的夜市美食,这里其实已经商业化,夜幕降临,繁华似锦,跟深圳的东门、广州的上下九、南京的夫子庙差不多,也扮演着同样地角色。

沿着中山路一直往前走到底就是南禅寺,这里是不仅聚集了一众食店,著名的有王兴记、穆桂英美食城、景福记等等,也是购物集中的地方,多以特色集市为主。如果喜欢淘货的话,可以到此碰碰运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妙趣横生的十二生肖诗历史典故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朝时,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著名文士沈炯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这道诗在首字按排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别开生面,文采娱人。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也曾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他把十二生肖名,巧妙地散嵌于诗句中。诗云:“昼间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国嗟差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鹍鸡:古书指像鹤的一种鸟)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元代文人刘因的咏十二生肖诗:“饥鹰吓鼠惊不起,牛背高眼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水浩无涯,幻镜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肠栅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诗中嵌入十二属相,且每一句都是一个寓意生辉的故事。

明朝大学者胡俨也写有十二生肖诗,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此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让人在享受情趣之余品味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莜面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汉武帝时期战事不断,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匈奴经常骚扰汉地,造成了大量的人畜损失,人民苦不堪言,正常的生产生活无法继续。消息传到中央,汉武帝大怒,随即命大军前去征讨。可是游牧地区的匈奴大军忽东忽西,作战不定,给汉军造成极大损失。军队屡战屡败,加上汉军的补给全靠长安从内地及各郡征调,补给环节薄弱很容易遭到打击。而游牧民族的骑兵,靠掳掠为主,随军自带干粮,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战越勇,令汉军十分头痛。于是武帝采纳了大将军卫青的建议,命随军驻地垦荒,以供军需,并从各郡征调大批劳力调往当时的河套地区,使汉军的实力大增。当时别的农作物在当地产量有限,大量种植,此种一经播下,生长迅速产量很高。汉军食后,军力大增、耐饥寒,经酷暑,最后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率众到河套地区,犒劳三军,并封敬献谷物的大臣莜司为大将军。并亲自为这种谷物取名为为莜面。

从此,这种谷物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

隋朝末年,隋文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纳,被贬为并州(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时,不料身怀六甲的李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李渊滞留该寺,常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对李渊说,我夜观天象,天下大乱,群雄恶战,将军应养精蓄锐,将来必成大业。今日我让香积房给你做顿稀罕饭,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午时将莜面“蜂窝”筒筒端了出来,李渊蘸上辣椒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称其为“莜面窝窝”。又叫“燕麦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时值秋收季节,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上前问询一位中年男人,得知当地人的吃法仅仅是把莜麦磨成面,然后加水和好再蒸熟,就和吃馒头一样。特别单调。于是,便把“莜面三生三熟”的加工,制作方法和莜面的各种吃法传给了他,此人名叫“袁焕”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象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栲栳栳”。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袁焕的子子孙孙为躲避战争一大部分迁徙到了大同的天镇,随后又迁到了张家口的张北县,日久这种民间美食传遍了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等地,成为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现如今袁焕的第二十二代传人袁博已定居在张北县二泉井村,还保存着“莜麦”传统的加工,制作方法。是属于全人类的“民间文化”。来自唐朝的“味道”。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在归化城吃过莜面,给予很高的评价。乾隆年间,莜面作为进贡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20世纪50年代,朱德总司令两次来察哈尔视察,都主动要求吃莜面。他说,当年在晋西北转战,曾多次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吃过莜面,也听说过莜面是“张家口三宝”之一的传说。那又筋又细的莜面,支持过晋察绥陕根据地革命将士的伟大斗争,总司令一直在怀念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盘古开天地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最美丽的创世纪传说。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此后才有了人类。

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

大约在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以前,太阳系的地球上。而这时地球上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混沌一片,即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中间有核的浑圆体。人类的祖先盘古便在浑圆体的核心中孕育而成。

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当他有了知觉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见。急切间,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浑圆体破裂了,沉浮成两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盘古在天地间不断长大,他的头在天为神,他的脚在地为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生长一丈。如此一日九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盘古就这样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

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

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传说墓中仙居着盘古氏之魂,如今广西桂林还存有盘古祠,每年都有许多人到庙里去祝祀。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的神化,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谁创造了人类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用群体的智慧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美好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邓玉芬6个孩子为国捐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旺,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拯救自己。

当年6月,10团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9月,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毫不犹豫地又把三儿子送去了白河游击队。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无人区”斗争。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和许多山地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坚强的邓玉芬没有屈服。亲友们劝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开荒种地。

国难当头,人命如蝼蚁,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子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同年秋,二儿子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了家里。三儿子也下落不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春种秋收,做鞋做袜,照料伤员,她从不得闲。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战士们就是她的亲儿子!邓玉芬为了让伤员能多吃点儿,自己节衣缩食。家里养的几只老母鸡,鸡蛋却一个也舍不得给亲儿子吃,统统送给了伤病员。战士们都知道在密云的猪头岭有个邓妈妈。

1944年春,日伪军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围住猪头岭一带,一连折腾了7天7夜。小六儿跑丢了,她背着刚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她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儿子小六儿也被妈妈送去当兵。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男女老少齐动员。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是抗战时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将记住长征高一作文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1939年那场被载入人类历史的跨越万里的征途吗?数以万计的红军战士们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而被迫开始的长征,每一步都满带着战士们的艰辛和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翻越雪山、跨越泥沼地、嚼草根、啃皮带等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事情,红军战士们都已经尝试过了甚至克服了这些困难。试问我们当中有哪些人尝试过,敢拍着胸脯说自已也能像红军战士那样克服困难,恐怕没有吧。是的,我们不可能会去尝试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现在物质质丰富的社会也不大可能有人会去嚼草根、啃皮带了。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以怎样顽强的毅力克服这些困难的,我们能够做是个我们最大的努力去继承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所体现的非常人的毅力和长征精神。

长征不仅是因为这个路程的距离确实出乎意料的长,更令人惊异的是长征途中所发生的感人的、震憾人心的故事。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吗?它讲述的是个老班长如何带领两位小战士走出泥沼地的故事。一个老班长用随身携带的鱼钩掰弯了做成了鱼钩每天钓鱼熬鱼汤给两位小站士补充身体的营养,不让他们的身体太过虚弱而支撑不住走不出草地。但一天天的钓回来的鱼越来越小,再这样下去三个人都会撑不下去的,老班长决定牺牲自己来换取俩位小站士走出泥沼地的机会。老班长永远的长眠于长满青青绿草的泥沼地下,两位小站士也走出了泥草地。这是用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另两个人的生命,这是怎样的的一个大无畏精神的体现。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长征的胜利。漫长的长征路上,殊不知有多少人的白骨长眠于地下。

这些人需要被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应被记住,这才是长征带给我们的无价的精神遗产。历史记住的不仅仅只是在长征途中牺牲的人们,更应记住的是长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油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油条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

相传在南宋年间,邪恶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害死在风波亭。消息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

那时,在从安桥河下,有两个食品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一家卖油炸糯米团。这一天,刚刚散了早市,做烧饼的王二通通火炉,理好灶上卖剩的最后一迭葱烧饼,看看没有买主,就坐在条凳上休息。这时,做糯米团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锅,蹲在那里抽袋烟。

两人彼此打过招呼,就一起聊起了天,谈来谈去,就谈到秦桧害死岳飞的事情上来了。两人都非常愤懑,就想用一种方法来抒发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想来想去,王二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见他从面板上弄了两个面疙瘩,揉揉捏捏,捏捏团团,不久就捏成了两个面人,一个吊眉无赖,一个歪嘴刁婆。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无赖的颈项上打横一刀,又往那歪嘴刁婆的肚皮上竖着一刀。

李四看到后,认为还不是恰到好处,于是他跑回自己的摊子,把油锅端到王二烤烧饼的炉子上来,将那两个斩断切开了的面人重新捏好,背对背的粘在一起,丢進滚烫的油锅里去炸。一面炸面人,一面叫着,“大家来看油炸桧罗!大家来看油炸桧罗!”

过往行人听见“油炸桧”,觉得好新鲜,都围拢来。大家看着油锅里有这样两个丑人,被滚油炸的吱吱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跟着喊起来;“看呀看呀,油炸桧罗!看呀看呀,油炸桧罗!”

恰巧,秦桧坐着八抬大轿,正从皇宫里退朝回府,经过从安桥。秦桧在轿子里听见吵杂的喊声,觉的这声音直刺向自己的心窝,就叫停下轿子,立刻派出亲兵去抓人。亲兵挤進人群,把王二和李四抓来,连那油锅也端到轿前,秦桧看见油锅里炸的焦黑了的两个丑人,气的络腮胡子根根都朝上,走出轿来大声嚎叫:“好大的胆子!你们想要造反?”

王二心里异常平静的回答说:“我们是做小生意的,对造反不敢兴趣。”

秦桧说:“既然如此,怎敢乱用本官的名讳?”

王二说:“啊呀,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桧’,我是火旁的‘烩’哩!“

这时,围观的众人都叫起来,“对呀,对呀,音同字不同!”秦桧无话可说。它看看油锅里浮起的那两个丑人,喝道:“不要罗唆!这炸成黑炭一样的东西,如何吃得!分明是两个刁民聚众生事,欺蒙官府!”

听秦桧这么一说,人群中立刻站出两个人来,说:“就要这样炸,就要这样炸!”一面把油锅里的面人捞起来。还连声说:“好吃,好吃!我越吃

牙齿越畅快,真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哩!”这一来,气的秦桧脸象紫猪肝,他只好瞪瞪眼睛,往大轿里一钻,灰溜溜的逃了。

无赖秦桧被当众吃瘪,这件事情一下哄动了临安城。人们纷纷赶到从安桥来,都想吃一吃“油炸桧”,王二和李四索性两人合伙做起了“油炸桧”生意。

后来,由于捏面人很费工夫,顾客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因此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个简便的法子。他们把一个大面团揉匀摊开,用刀切成许多小条条,拿两根来,一根算是无赖秦桧,一根算是刁婆王氏,用棒儿一压,扭在一起,放到油锅里去炸,仍旧叫它“油炸桧”。

老百姓当初吃“油炸桧”是为了消消心中的愤懑,但一吃味道还真是不错,价钱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来越多。一时间临安城里城外很多摊位,都学着做起来,以后就渐渐的传到了外地。天长日久,就把这些根长条条称作了“油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掩耳盗铃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学习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史!下面梳理了掩耳盗铃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

【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释义】

掩: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历史典故】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还爱占小便宜。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弄到手,甚至是去偷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他看见邻居门口新挂的铃铛十分惹人喜爱,这只铃铛做得十分精致,声音也很响亮,在很远的地方便能听见。于是,他动心了,他边走边想:怎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他决定等到没人的时候,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现,那样就得不到铃铛了。该怎么办呢?他冥思苦想,始终也想不到一个好办法,他的一个朋友帮他出主意说:“只要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听了这个主意,他大受启发,他想:只要把自己的耳朵掩住,就听不见铃声了。于是,他自作聪明地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

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他伸手摘铃铛,但是,铃铛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去了。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众人纷纷披着衣服出来,想看个究竟。邻居走上前,当场抓住了偷铃铛的人。这个人看着大家奇怪地问:“我都把耳朵掩上了,你们怎么还听得见啊?”

【成长心语】

铃声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形状。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想想别人看到你的举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已经决定要做的事情,至少应不损害别人的利益,才能被人接受。自欺欺人蒙住的只是你自己的双眼。唯有站得正、行得端,你才能成为一个不被人诟病的大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红军长征途中吃马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在过草地的时候。草地上的泥沼非常多,稍微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几秒钟就能把人吞没。当时大家都累得没有一丝力气,双腿发软,走着都能睡着。正当大家都想办法唱歌互相鼓劲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身后不远处,一声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回过头的时候,战士们看到有一匹马,掉进了泥沼里,已经淹了半个身子了,眼瞅着一点点往下陷。那匹马还想挣扎着蹬腿,可是它越使劲,陷得越快,马背上的行李和物品也加快了它陷下去的速度。这匹可怜的马,它知道自己要永远留在草地了,眨了眨眼睛,流下了一行泪水,战士们看到这个场景,也禁不住哭了起来。

突然,有几个饿红了眼的战士拿着刀,朝那还没完全陷下去的马背上割肉。大家已经一星期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能吃的都吃了,皮带、鼓皮,甚至连羊毛褂子都被大家分着嚼烂了。人都饿昏了,革命还没完,吃了马肉就有力量走出去。反正这匹马要死了,为了革命,远处就有篝火,仿佛他们已经闻到了马肉的香味。这时,他们疯狂地在马背上用刀划、挖,鲜血淋漓,没有人能感觉到马在颤抖……

可是,有更多的战士,他们的肚子也饿得像打鼓一样。他们冲上来,去打那些割马肉的人,甚至还扇耳光。他们一边抚摸那矗立着鬃毛的马,一边含泪痛声骂道:“这帮没良心的,你们有没有人性啊?它从长征一开始就跟着我们,走了这么远,默默地给我们背东西,驮伤员,你们都忘了吗?饿疯了吗?”

他们并没有饿疯,也没有失去人性。只是,这饥饿的魔爪使许多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都倒下了。吃马肉,不是没良心,是没办法呀!

刹那间,泥水弥合了,马彻底淹没了。这一刻,大家谁也没有说话,没有吵闹,只是静静地看着。

1.小毛驴帮助红军走出长征路的历史典故

2.长征中战友被冻成“石头”的历史典故

3.长征路上战胜疾病的历史典故

4.红军长征吃得苦中苦的历史典故

5.长征途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6.马背上的小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7.百余红军在长征路上跳崖牺牲的历史典故

8.长征历史典故:夹金山的一天

9.长征历史典故:不朽的丰碑

10.抬周总理担架过河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琅琊榜》中的历史知识典故

全文共 191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琅琊是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涵盖今山东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由孔笙、李雪合力执导,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高鑫、吴磊等联袂主演的古装剧《琅琊榜》最近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很多朋友跟我说,《琅琊榜》太古朴了,个中太多专业名词、历史知识,读书少了还真是看不懂。没错,《琅琊榜》虽为虚构,背景是架空的,但个中礼节、文化,却扎扎实实地复古讲究。

这部电视剧,没有泛泛的爱情,没有大量爆发的情绪,看惯了大悲大喜的观众们一时无法适应,但是80后励志网听了身边很多朋友的反馈,我相信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剧,它不再是一次性产品,哪怕个中礼节演示,都值得你反复一观。

电视剧《琅琊榜》以其磅礴大气而又不失诗意的故事主线与画面感,为国内古装剧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不同于以往的古装剧,《琅琊榜》从精神气质上保持了鲁剧制作严谨、精良的风格, 在制作上,包括场景,服装,都十分精细,这方面也是鲁剧的优点。

以下分享豆瓣作者,猫眼电影特邀影评人“绿流三千里”的一篇《琅琊榜》的剧评文章:看懂《琅琊榜》,原来可以解锁这么多成就。在作者的剧评中,了解一些历史小常识,让大家迅速融入《琅琊榜》!

看懂《琅琊榜》,原来可以解锁这么多成就。

近期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琅琊榜》,虽然是架空的大背景,但仔细点也能看出借鉴了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以下,就来说说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使追剧的小伙伴们更了解故事背景,也更了解历史。

1、何为江左

麒麟才子梅长苏,江湖人称“江左梅郎”。于是问题来了,江左在哪里呢?江左就是现在的淘宝包邮区,大致范围包括皖南、苏南、上海、浙江、赣东北,古称江东。

额,江左就是江东,可是老师不是讲左西右东吗?

我国古代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组成,五行对应着五种方位。太阳从东边升起,有利于植物生长,所以东方属木,你看繁体字“?”字的中间部分是“日”字,贯穿“日”字的是“木”字。金克木,所以与东方相对的西方属金。中国位于北半球,北方冷,南方热,所以北方属水,南方属火。由于北半球的房屋,坐北朝南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所以坐北朝南,以南方为正,成为中国古人的习惯,周朝就以坐北朝南为周王之座。当以南方为正时,便左东右西了。

历史上江左风流人物的代表是谢安。西晋末年,乱世,北方士族纷纷举家南遣,渡江到江左,史称“衣冠渡江”,“王谢堂前”中的谢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一支。谢安自小是神童,王羲之的好基友,为人胸襟博大,气度恢弘。他隐居东山二十载,四十二岁出山,粉碎了桓温称帝的美梦,以少胜多打赢了肥水之战,如此文治武功,丝毫不亚于梅长苏嘛,不愧是当时的国民贵公子,成语“东山再起”就是说的谢安。

2、何处是琅琊

琅琊是山东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老地名,涵盖今山东临沂以及青岛、诸城、日照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王氏、颜氏、诸葛氏都是这里的豪族。并不是欧阳修《醉翁亭记》里面提到的安徽滁州的琅琊山。

3、大梁是谁家天下

在晋朝灭亡之后,,南北对峙形成几个朝代,南方政权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其中的南朝梁,就是《琅琊榜》中大梁的原型,他们的君王都姓萧。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因为萧衍的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

南梁又称萧梁,统治时间只有五十五年,但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昭明文选》的作者萧统、《宋书》的作者沈约、《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诗品》的作者钟嵘,以及江淹、丘迟、吴均、瘐信、陶弘景等大名士兼文学家、文学评论家,都是这个时期的人。

《琅琊榜》中梁帝的贴身太监叫高湛,这是当时北齐皇帝的名字。作者是有多恨北齐呐。不过北齐高家这一家子确实都是男神经病,家族遗传狂躁症,代代乱伦,一部北齐史完全可以当三级片看。于妈神剧《陆贞传奇》就改编自北齐亡国妖女的故事。北齐也不是好人都死绝了,我国著名美男子兰陵王便是北齐皇子。

4、都城“金陵”

《琅琊榜》中的京城叫金陵,当然就是南京啦。不过南朝梁时正式的称呼是建康。“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把吴越之地都抢夺而来,并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石头山属于钟山山脉,当时钟山叫金陵山,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屈原沉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44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屈原沉江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屈原沉江的历史典故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志在四方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晋献公在宠妾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分别逃亡到狄国和梁国。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担心重耳会回来争夺王位,便派人去追杀重耳。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了重耳,送给他20辆四匹马拉的车,并且在各方面都很照顾他。重耳在齐国一住7年,日子过得十分舒服,不想回国了。他的随从子犯、赵衰等人对于重耳如此胸无大志很是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齐桓公死了,齐孝公做了齐国的国君。子犯、赵衰、狐偃等觉得齐孝公不是一个贤能之人,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便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不料,正巧齐姜的一个小丫鬟在树上采桑叶,把他们说的话全听去了,小丫鬟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齐姜。齐姜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害怕这丫鬟泄露了秘密,就把丫鬟杀了,然后对重耳说:“公子,知道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惜走遍天涯海角,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那个听到你部下秘密商议的丫鬟,我已把她杀掉灭口了。”重耳听了很惊讶,说:“可是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

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便不再劝他了,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把重耳灌醉后,送出了齐国。后来,重耳在62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形容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愿意到遥远的地方做一番伟大的事业。

志向高远与否,使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天生没有志向,有的人志向卑微,有的人志向高远,他们进步和成功的程度和他们志向的大小是相称的。“大丈夫四海为家”、“好男儿志在四方”,都说明了人们对于志向的一种追求。不要蜗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做一只井底的青蛙,而应该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去关注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去看待世间的万物,以一种更广阔的胸怀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历史典故:志在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风歌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垓下决战后,汉王刘邦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一个比秦朝更强大的汉王朝。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正式即了皇帝位,这就是汉高祖(西汉纪年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王时算起)。

汉高祖建都洛阳,后来迁都到长安(今陕西西安)。从那时候开始的二百十年,汉朝的都城一直在长安。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西汉”,也叫“前汉”。

汉高祖即位不久,在洛阳南宫开了一个庆功宴会。他对大臣们说:“咱们今天欢聚在一起,大家说话用不到顾忌。你们说说,我是怎么得天下的?项羽又是怎样失天下的?”

大臣王陵等说:“皇上派将士打下城池,有封有赏,所以大家肯为皇上效劳;项羽对有功的和有才能的人猜疑、妒忌,打了胜仗,不记人家的功劳,所以失去了天下。”

汉高祖笑了笑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成功失败,全在用人。坐在帐帷里定计划,算得准千里以外的胜利,这一点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运送军粮,这一点我比不上萧何;统领百万大军,开战就打胜仗,攻城就能拿下来,这一点我怎么也赶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豪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被我灭了。”

大家都佩服汉高祖说得有道理。后来,人们就把萧何、张良、韩信称做“汉初三杰”。

在楚汉战争中,有些带兵的大将立过大功,汉高祖不得不封他们为王。这些诸侯王有的虽然不是旧六国贵族,但是都想割据一块土地,不听汉朝政府的指挥。其中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功劳最大,兵力也最强。汉高祖对他们确实不放心。

有个原来在项羽手下的将军叫钟离昧,汉高祖正在缉拿他,韩信却把他收留下来。

第二年,有人向汉高祖告发韩信想谋反。汉高祖问大臣该怎么办,许多人主张发兵消灭韩信。只有陈平反对。陈平说:“韩信的兵比咱们精,他手下的将军又比咱们强,用武力去对付他,是很危险的。”

后来,汉高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巡视云梦泽,命令受封的王侯到陈地相见。韩信接到命令,不能不去。到了陈地,汉高祖就叫武士把韩信绑了起来,要办他的罪。

有人劝汉高祖看在韩信过去的功劳份上,从宽处分。

汉高祖才免了他的罪,取消他的楚王封号,改封为淮阴侯。

韩信被降职以后,心里闷闷不乐,常常推说有病,不去朝见。

过了几年,有一个将军陈豨(音xī)造反,自称代王,一下子就占领了二十多座城。

汉高祖要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一起讨伐陈豨。可是两个人都推说有病,不肯出兵。汉高祖只好自己去讨伐陈豨。

汉高祖带兵离开长安后,有人向吕后告发,说韩信和陈豨是同谋,他们还想里应外合,发动叛乱。吕后跟丞相萧何商量了一个计策,故意传出消息,说陈豨已经被高祖抓到,要大臣们进官祝贺。韩信一进宫门,就被预先埋伏好的武士拿住杀了。

韩信被杀不到三月,汉高祖灭了陈豨,回到洛阳,又有彭越的手下人告发彭越谋反。汉高祖听到这个消息,派人把彭越逮住,下了监狱。后来因为没有查到彭越谋反的真凭实据,就把他罚做平民,迁送到蜀中去。

彭越在到蜀中去的路上,正好遇到吕后,就向吕后哭诉他实在没有罪,苦苦央告吕后在汉高祖面前替他说句好话,让他回自己的老家。吕后一口答应,把彭越带回洛阳。吕后到了洛阳,对汉高祖说:“彭越是个壮士,把他送到蜀中,这不是放虎归山,自找麻烦吗?”

汉高祖听了吕后的话,就把彭越处死。

淮南王英布一听到韩信、彭越都被杀,干脆也起兵反了。他对部下说:“皇上已经老了,自己一定不能来。大将中只有韩信、彭越最有能耐,但他们都已经死了,别的将军不是我的对手,没什么可怕的。”

英布一出兵,果然打了几个胜仗,把荆楚一带土地都占领了。汉高祖只好亲自发兵去对敌。

他在阵前骂英布说:“我已经封你为王,你何苦造反?”

英布直言不讳地说:“想做皇帝啰!”

汉高祖指挥大军猛击英布。英布手下兵士弓箭齐发,汉高祖当胸中了一箭。幸亏箭伤还不太重,他忍住创痛,继续进攻。英布大败逃走,在半路上被人杀了。

汉高祖平定了英布,路过他的故乡沛县住了几天,邀集了故乡的父老子弟和以前熟悉的人,举行了一次宴会,请他们一起喝酒,无拘无束地快乐几天。

他在快乐当中,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了项羽,又想到以后要治理好国家,可真不容易。别说一些诸侯不肯安分守己,就是边境上也常常发生麻烦,哪儿去找勇士帮他守卫呢?

想到这里,十分感慨,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潘多拉的盒子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与太上皇博弈的太监

全文共 51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得罪大太监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京城长安经过安禄山之乱的战火,总算是有了点繁荣的样子。这个时候,因躲避乱匪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回来了。他来的时候,儿子李亨的皇位已经坐稳,这事就显得很尴尬。最后,李亨便尊父亲为太上皇,李隆基就在兴庆官里养起了老。

虽然李隆基安心了,可他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却有些失落。以前他在皇帝身边说一不二,现在却没有实权了。

李隆基搬到兴庆宫后,皇上李亨每天都恭恭敬敬地来给父皇问安。问安的队伍浩浩荡荡,每次都停在兴庆官外。

高力士发现,皇上轿前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太监,他就打听那个大太监是谁。有人告诉他这人叫李辅国。高力士在宫中多年,大小太监都有印象,却记不起谁叫李辅国了。

高力士又找了相熟的太监袁公公,问这个李辅国是个什么来路。

袁公公说:“李辅国就是当年御马监里喂马的小太监小三子呀。”

高力士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当年在御马监里,的确是有个小太监叫小三子。那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谁想到他竟然成了大太监。

袁公公又对高力士说,那个小三子在御马监里待了几年,后来又到太子李亨身边。正赶上安禄山叛乱,李辅国便帮着李亨招兵买马,把乱匪打败,为太子坐到龙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亨便赐他姓李,又给他取了个名字,李辅国。

高力士吸了口凉气,在皇家有大臣太监被赐姓就算是无上的荣耀了,再加上“辅国”这个名字,就更厉害了。没想到那小子飞黄腾达,爬得这么快。

那天早晨,皇上又来兴庆官问安。等皇上进去见父皇,轿子停在兴庆官外,高力士便走上前几步,故意在轿前咳了两声。

李辅国抬头见到高力士,马上施礼说:“是高公公呀,这几天一直没腾出空来看望您,实在抱歉呀。”

高力士拿架子拿惯了,故意拖长了音问:“你是谁呀?”

李辅国不卑不亢:“我就是当年御马监里给您喂马的小三子呀。”

本来李辅国对高力士已经相当客气了,可高力士从骨子里既瞧不起他又忌恨他,心里想着和他搞好关系,可嘴巴却不听话:“原来是小三子呀,我一直在深悔一件事,当年我的鞭子下得太狠了,打到你背上都出了血,不知道你的伤好了没有?”

高力士这话无异于当众揭了李辅国的伤疤。

当年,御马监里一匹马得了病,李辅国几夜不眠不休地守着,不敢有半点怠慢,但马还是瘦下来不少。正好那匹得了病的马是高力士的爱马,他一见爱马瘦了不少,就生气地问这匹马是谁喂的。小三子说是他。高力士不由分说,扬起鞭子来就往小三子身上抽去。

高力士越抽越来劲,小三子身上留下一道一道的血痕,最后御马监的管事太监过来苦苦劝阻,高力士这才住了手。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现在高力士却提起来,并且是当着众多太监、大臣的面,无疑是给李辅国难堪。

李辅国却还是笑着脸,说:“我怎么敢忘呢,一想起便觉得背上疼,还得感谢高公公赐我那几鞭子。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当个有实权的太监,现在我终于实现梦想了。”说着阴笑了两声。

高力士脊梁骨微微发冷,心想这个李辅国怕是不好对付,但又想,自己有太上皇撑腰,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二、枕上做文章

过不到一个月,兴庆宫里发月钱,数量明显减少了。

原来,兴庆宫里平时的吃穿用度以及那些太监们的月钱,都是皇宫里统一发放的。以前发的跟在皇宫里时一样,可这个月怎么突然降下来了呢?

高力士预感到,这是李辅国在报复自己,就怒气冲冲地问皇宫里的太监:“你们这是欺负兴庆宫的人吗?”

太监说:“李公公说了,现在乱匪刚退,国家还不稳定,宫中的花费一定要节省着点。不光是兴庆宫,我们皇宫里的也都减了。”

高力士心想,糊弄鬼呢,又去找李隆基,可诉了半天苦,李隆基却说:“我皇位都不争了,为了国家大局,少得两个钱又有什么好争的?”

高力士知道,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是过去雄心勃勃的皇上了,只好作罢。

以后几个月,每个月的月钱都在减少,弄得兴庆宫的太监手里都很紧。那些小太监撑不住了,纷纷来找高力士,说这太监当不下去了,还不如当乞丐呢。高力士心想,小三子这一招够狠的,难道自己就这么逆来顺受吗?

这一天,高力士看到一个百姓抱着一个包袱,在宫门外徘徊,眼睛还不住向宫门口看去。高力士就让几个小太监把那个百姓叫过来。

那个百姓见到高力士战战兢兢的,高力士叫他不要紧张,慢慢说来。他就说,他叫刘海,家在京城,他这里有宫中旧物,想献出来。

刘海打开包袱,高力士就见是一对瓷枕,上有龙凤呈祥的图案,便知是一对鸳鸯枕,就是专供夫妻枕的。他再一看,这对鸳鸯枕正是兴庆宫中旧物,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安寝的榻上的。这对瓷枕可是他们枕了多年的心爱之物。高力士知道太上皇成天想念杨贵妃,如果让他看到这对瓷枕,肯定很高兴。

高力士就问那个刘海,是怎么得到这对鸳鸯枕的。

刘海就说,当年安禄山的乱匪入京,在京城里大肆烧杀抢掠,连皇宫也不能幸免。皇宫里值钱的东西,都叫那些乱匪抢了个遍。等乱匪走了,京城里的百姓也趁机想发点财,纷纷到皇宫里抢东西。可刘海胆子小,不敢进皇宫,去了兴庆宫。

等刘海进了兴庆宫,才发现里面值钱的东西几乎都叫人拿走了,他在宫里转了半天,就看到一张床上有一对瓷枕,就想不管孬好,拿点东西回去吧,就抱了那对瓷枕回去了。

刘海又说:“这些年,我一直珍藏着这对瓷枕,现在太上皇回来了,应该归还皇宫才是。所以我就来了。

高力士便想到让刘海给李隆基献枕,博得太上皇的高兴。可两人刚要进宫,高力士却突然又生了个主意,喊住刘海悄声问:“你想发财吗?”又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刘海越听越点头,脸上兴奋得不得了。

不长时间,刘海在高力士的带领下,抱着枕头进了宫。高力士向上禀报:“太上皇,当年您和贵妃娘娘枕的鸳鸯枕找到了。”

李隆基正睡得昏昏沉沉的,听说是鸳鸯枕,立即从床上坐起来。刘海打开包袱,里面却只有一只瓷枕了。

李隆基一眼就认出了鸳鸯枕,立即老泪纵横,说:“这枕头,我本想这辈子再也见不着的,没想到……”又问刘海,“另一只枕头呢?”

刘海忙解释说:“太上皇,这鸳鸯枕是我父亲从安禄山敌军中所得,现在我父亲死了,我也不知另一只的下落,只是找到一只就献上来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唉,罢了,罢了,人都不能齐全了,何况枕头呢?”又摆了下手,说:“赏他十两纹银。”高力士在下面应了一声,就把刘海领出来。

高力士向太上皇献了瓷枕后,这几天一直在观察他的动静,见他没事就拿起瓷枕来,来回地摩挲着,还叹气:“可惜只有一只,两只再也凑不到一起了。”他知道太上皇睹物思人,又想起在马嵬坡死去的杨贵妃了。

高力士便趁机进言:“皇上,那对鸳鸯枕或许还能找到呀。”

这句话正说到李隆基的心坎里.就问高力士:“怎么个找法?”

高力士说:“就算百姓人家丢个东西贴张告示还能找到呢,别说咱们皇家了。”

李隆基觉得有理,他立即吩咐高力士,贴出告示悬赏,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把另一只枕头找到。

高力士马上按太上皇的意思写好了告示,悬赏另一只鸳鸯瓷枕,并把瓷枕的图案画在上面。告示上说,谁要是能找到那只瓷枕,就能得到赏银一百两。为了鼓励大家踊跃献枕,凡是来献枕的人,都能得到十两赏银。

三、生财自有道

这告示一贴出去,京城里立即一片哗然。献枕都有钱拿,这等好事岂能错过,不到一天,兴庆官门前便排起了长长的献枕队伍。那些太监也忙了起来,每个来献枕的人,都要把枕头经由太监传到太上皇那里,让李隆基验看了,然后再给赏银。

第一天,献枕的有好几百个人,第二天,来的人更多了,第三天、第四天……献枕的人依旧源源不断。

那些太监看到这么多人来献枕,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太监们给百姓传枕头不能白传,都要从十两赏银里抽二两银子,作为上传费。百姓也乐意,反正还能赚八两呢。

而这就是高力士的心机。当初他在宫门口悄悄对刘海说的,就是让他先献一个枕头。因为两个一同献出去,他最多能得几十两银子,如果献出一个去,另一个便会不断地升值……这样一来,那些太监有了发财的路子,再也没有怨言了,高力士的危机化解了,他想,小三子呀小三子,你以为克扣月钱就能把我弄死呀,你太嫩了点。

兴庆官前就这么一连收了十几天的枕头,李隆基在宫中看枕头都看烦了,也没找到真正的另一只鸳鸯枕。由于他太想念杨贵妃,急于让这对鸳鸯凑在一起,就让高力士将赏银提高到一千两。

这样一来,献枕的人更多了,有人还从别处收了瓷枕,再到兴庆宫来卖,拿献枕当成买卖干起来了。那些太监也不分辨,反正每个枕头他们抽二两银子,别的都不管了。

又过了十多天,也没见鸳鸯枕出现,李隆基坐不住了,又下旨说赏银提到一万两。

这下,全京城都轰动了。

就在这一天,有一个人怀里拿着个包袱,来到兴庆宫门前。那个人就是之前来献枕的刘海。高力士见到刘海,笑了一下,说:“你终于出现了。”

刘海说:“公公叫我到一万两的时候出现,我怎么敢不出现呢?”

高力士就领着刘海进宫。

在李隆基床前,刘海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瓷枕。李隆基拿过瓷枕来,反复看了几眼,激动地说:“是它,就是它。”说着,又拿起以前那只瓷枕,将两只瓷枕放在一起,泪水就流了出来。他摆了摆手,说赏。

高力士应了一声,脸上得意地笑着,要知道这一万两银子到手,自己能从中抽五千两。

高力士正要领着刘海去领赏银,宫殿里却突然闯进了一伙御林军,把高力士和刘海团团围住了,为首的是李辅国。

高力士指着李辅国,怒喝道:“大胆李辅国,竟然私闯兴庆宫,你还把太上皇放在眼里吗?”

李辅国却说:“我是奉皇上之命来保护太上皇的。这个献枕人根本就是个骗子,来人,把这个骗子抓起来!”

上来几个御林兵就把刘海抓起来了。

李辅国又冲着高力士冷笑了一声:“高公公,你放任那些不三不四、身份不明的人频频进入皇宫,不顾太上皇的安全,万一有刺客怎么办?”

高力士被问得哑口无言。

李辅国又跪下来说:“启禀太上皇,奴才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来接太上皇人皇宫的,兴庆官周围人员太杂,皇上日夜难安,想还是把您接到皇宫里才安全些。”

李隆基虽然老了,却不糊涂,说:“皇儿恐怕是为皇位日夜难安吧?我只是想找一对鸳鸯枕,重温过去的梦,可他还是不放心。现在想想,过去的都过去了,还找它干什么呀,人都不在了,更何况是物呢?”李隆基颤抖着双手把那对瓷枕举起来,重重地摔下去。鸳鸯枕瞬间在李辅国面前碎了一地。

以后的事,对高力士来说简直是做梦一样。当天他便陪着李隆基迁到皇宫里。没过几天,他就被从太上皇跟前调开,彻底没了依靠。几天后,他又从皇宫被调往巫州,可等快到巫州的时候,身后却来了皇宫的快马,带来了圣旨,要把他转调到郎州,一刻也不能停留。巫州离着郎州路途遥远,可圣旨不可违,高力士只好又往郎州赶去。

四、送命因贪财

又经过半个月,高力士刚到郎州,又来了圣旨,要把他调到巫州。

高力士本就年老体衰,如何经得起这么折腾,心想,这是李辅国存心要他的老命呀。而那个传旨的太监,就是当初他打听李辅国的袁公公,高力士一抱拳,说:“袁公公,我这副老身子骨,不想再走了。我只求袁公公给我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公公说:“高公公是皇宫里的老人了,你既然要真相,我就让你死个明白。”

袁公公就对高力士说,李辅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对高力士怀恨在心,可高力士有太上皇撑腰,他没法下手。就想先把太上皇扳倒了,再对高力士下手,那就易如反掌了。可怎么才能把太上皇扳倒呢?

李辅国最善察言观色,他看出了皇上的忧虑。皇上虽然每天都去兴庆宫里问安,明是去看父皇,实际上也是观察父皇的动静。他看到朝中大臣对太上皇的崇敬之色,比对自己这个皇上可强多了。他的担心更甚了,害怕哪天父皇再坐上皇位。李辅国看出这一点后,就不断地向皇上进言,明里暗里地提醒皇上,要防着太上皇点。可不管李辅国怎么说,太上皇那里没动静,还是白搭。

就在这时候,兴庆官里贴出告示,要寻找一只鸳鸯枕。随着去献枕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还不断地向皇宫要银子,李辅国便看到了下手的机会。每次兴庆宫门前人最多的时候,李辅国便想办法让皇上看到。皇上心里也犯了疑:为了找一只鸳鸯枕,父皇也不必召集这么多人呀,恐怕不只是找个枕头那么简单,说不定是在收买人心……最后,皇上下决心要对太上皇下手了,就让李辅国带兵把太上皇逼回皇宫。李辅国就让安插在兴庆宫的太监及时禀报,在刘海献枕的关键时候,进兵兴庆宫……

袁公公这一说,高力士全明白了,自己只知道捞钱,却没想到皇上对太上皇的猜忌之心,反而给了李辅国可乘之机。这都怨自己太贪婪了。他又想到,当年,皇上离京其中也有他的主张。也是为了他个人私利,他在皇宫多年,攒下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害怕乱匪打进京城来动了他的钱,便想趁着皇上离京的时候把钱财转移……如果当时自己反对离京,或许现在太上皇还是皇上,自己还是呼风唤雨的大太监。

高力士找了棵歪脖树,一根绳子吊死了。

几年后,李隆基在忧郁中死去,紧接着他儿子李亨也死了。再剩下李辅国更加飞扬跋扈,可他最后也被刺杀了。等这些人都死干净了,那个叫刘海的才从狱中出来。是袁公公可怜他,觉得他不应该卷入皇家的斗争中,等这些相关的人一死,便把他放了。据说,刘海回家后,用他那第一只鸳鸯枕换来的十两银子,做起了小买卖,可他却始终不知道当年的鸳鸯枕是闹出了怎样的风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昆阳大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45 字

+ 加入清单

更始皇帝刘玄派王凤、王常、刘秀他们去进攻昆阳[在河南省叶县],派刘縯再去围攻宛县。镇守宛县的将军叫岑彭[岑cén],十分厉害,刘縯没法儿打进去。昆阳兵力薄弱,很快地就给王凤、王常、刘秀他们打下了。接着,他们又打下了临近的定陵[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和郾城[就是河南省郾城县]两个县。

王莽听到了汉军立刘玄为皇帝,又打下了昆阳,围攻宛县,急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可还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在这么紧急的时候,他还搜罗天下美女,娶个小姑娘做皇后。王莽已经六十八岁了,头发、胡子全都白了。他把头发和胡子染黑,又做了新郎,还在搜罗来的美女当中挑选不少人做妃子。后宫的大事办完了,他才派司徒王寻和司空王邑去各地征调兵马,到洛阳会齐,先去平定南阳这一头。王寻、王邑集合了四十二万人马,号称一百万,浩浩荡荡直奔昆阳。

昆阳的汉军将士站在北门的城门楼子上往远处一望,只见没结没完的全是王莽的军队。有的人害怕了,准备散伙。刘秀对他们说:“这是最紧要的关头,必须顶得住。咱们兵少粮少,全靠同心协力才行,要是见了敌人就散伙,那就什么都完了。大丈夫,英雄汉,万万不能灭自己的志气。”他把怎么到外面去调军队,怎么布阵怎么打,跟大伙儿说了一遍。将士们这才安定下来,愿意听他的指挥。昆阳城里当时只有八九千人,王寻、王邑的头一批人马就有十万。刘秀请王凤和王常只守不战。自己带着李轶他们十三个人骑上快马,趁着黑夜冲出南门,往定陵和郾城去调兵。昆阳城虽然不大,城墙可又高又结实,王寻、王邑一时打不进去。

这时候,刘縯已经把宛县打下来了。刘秀可还没得到信儿。他到了定陵和郾城,要把这两个地方的兵马都调到昆阳去,暂时放弃这两个城。将士们可不大愿意。刘秀就对他们说:“现在咱们到昆阳去,把所有的人马都用上,打败了敌人,就可以立大功,成大事。要是让敌人打过来,咱们打了败仗,连命都保不住呐!大丈夫做事,得站得高,看得远。”为了鼓舞士气,他虽然还没得到刘縯那边的信儿,却故意说:“宛县已经打下了,大司徒的大军就快到了,还怕什么呐?”将士们这才勇气百倍,放弃了定陵和郾城,跟着刘秀直奔昆阳。

刘秀带着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作先锋。到了离王寻、王邑的大营四五里地,他们布置了阵势。王寻和王邑一瞧,前面才这么一丁点儿人,只派了几千士兵去对敌。刘秀突然冲过去,一连杀了几个敌人。将士们见了,高兴得直蹦。

他们说:“刘将军先前碰到小队的敌人,好象胆儿挺小似的,今儿见了强大的敌人,就这么勇敢,真怪!他还打头呐!来呀,咱们大伙儿冲啊!”这一来,汉兵一个抵得上敌人十个。王寻、王邑的兵连着往后退。汉军赶上来,杀了上千的人。刘秀带着敢死队直冲过去,专打中军大营。王寻、王邑自己带着一万兵马跟刘秀的三千人交战,还真打不过,不一会儿就乱了队伍。各地征调来的兵马各守各的阵营,互不相救。汉兵越打越有劲儿。王寻想显点本领,还要往前冲。汉兵知道他是大将,立刻把他围上,乱砍,乱刺,结果了他的性命。

王邑瞧见王寻被杀,慌忙逃跑。城里王凤、王常他们一瞧城外打赢了,开了城门打出来。两面夹攻,喊声震动了天地。王莽的大军听到主将被杀,副将逃了,全都慌了神,乱奔乱跑,自相践踏,沿路一百多里地都有尸首倒着。

汉兵正杀得高兴,忽然瞧见一个怪人带着一群猛兽冲过来了。那个怪人叫巨毋霸,据说有一丈来高,身子象公牛那么粗。这么笨拙的巨人有什么用呐?他可有一种特别的本领,能够训练老虎、豹、犀牛、大象。王莽拜他为校尉,让他带着几只猛兽和一批扮作猛兽的士兵出来助威。汉兵哪儿见过虎豹出来打仗的,只好躲开了。没想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突然“哗喇喇”一声响雷,接着大豆似的雨点象天塌了似地往下直倒。那些身上涂着颜色扮作老虎和豹的士兵给浇得直打哆嗦,不但不往前冲,反倒窜到后面去了,巨毋霸也只好往后退。一群猛兽净向巨毋霸挤过去,挤得他立不住脚,仰面一倒,头重脚轻,就这么掉在河里,说什么也起不来了。

汉军一看可高兴了。他们认为这是天帮助他们消灭敌人,个顶个都生龙活虎似地直往前追。王莽的大军好象决了口子的大水向后倒去,把人都挤到河里,淹死了一万多人,连那些猛兽也都夹在里面。各地征调来的兵将也都四散逃跑了。

昆阳大战消灭了王莽的主力。这个消息传到各地,鼓舞了各地起义军。有不少人杀了当地的官府,自称为将军,用汉朝的年号,等待着刘家皇帝的命令。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家皇帝与刘家将军发生了矛盾。宛县和昆阳打了胜仗,刘縯哥儿俩的名声大了起来,更始皇帝刘玄对他们有点儿不放心,他们手下的人也不把刘玄放在眼里。有一个叫刘稷[jì]的,是刘縯的心腹,就这样说刘玄:“他算老几?哪儿轮得到他!”话传到刘玄耳朵里,他就把刘稷拿下,说他违抗命令,定了死罪。刘縯急忙跑来替刘稷争理,刘玄没主意了。站在一旁的朱鲔大喝一声说:“刘稷对抗命令,还不是刘縯主使的吗?他也不能免罪!”刘玄把脑袋一顿,使出了做皇帝的威风,把刘縯和刘稷一块儿都杀了。

刘秀这时候不在宛县。他听到哥哥给杀了,痛哭了一场。然后擦干眼泪跑到宛县来见刘玄,承认自己的不是,向刘玄表示忠心。人家问起昆阳大战的情形,他说:“这全是

皇上的洪福和将士们的功劳,我不过跟着大家沾了些光。”

他也不给他哥哥穿孝,有说有笑的,完全象没事人一样。刘玄反倒觉着过意不去,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为武信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射虎中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汉书·李广传》亦载此事,作“中石没矢”。另《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四章:“昔者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因复射之,矢跃无迹。”此二事相类。

释义用法李广等以石为虎,劲射竟把箭射入石中,而当知道是石头后,再射就射不进去了。后多用此典形容勇武过人,射艺精湛; 也用来形容用心精诚、气概豪迈。

用典形式

【射石】 明·陈子龙:“暗中射石黄云冷,白昼腾虎俱峥嵘。”

【石没羽】 唐·李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石虎衔箭】 隋·卢思道:“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白羽没石】 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怪石饮羽】 宋·苏轼:“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弦声裂石】 金·元好问:“血毛不见南山虎,想得弦声裂石时。”

【南山射虎】 宋·张孝祥:“身老南山看射虎,眼高四海送飞鸿。”清·文廷式:“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弯弓饮羽】 清·梁清标:“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

【射虎李广】 明·李梦阳:“椎牛李牧将士跃,射虎李广匈奴知。”

【射虎南山】 清·周振采:“请看猿臂终强健,射虎南山气尚遒。”

【射虎将军】 宋·陆游:“射虎将军老不侯,尚能豪纵醉江楼。”

【裂石惊弦】 宋·辛弃疾:“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林暗疑降虎】 唐·卢肇:“林暗疑降虎,江空想度杯。”

【暗石疑藏虎】 北周·庾信:“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弃官奉亲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语出二十四孝。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二十四孝》。

【释义】为了孝顺父母放弃做官。

【历史典故】

潘岳,字安仁,荥陽中牟人,晋武帝时任河陽县令。他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到林中赏花游乐。

一年,母亲染病想念家乡。潘岳得知了母亲的心愿,马上辞官奉母回到了家乡。虽然上级再三挽留,但他毫不动摇,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级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允许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家里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然后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成长心语】

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怎样尽孝道。有人认为,给父母提供很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能做到“外安其身”。真正的孝道是要能够“内安其心”。如果不能从心里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之四面楚歌声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四面楚歌”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之四面楚歌声,欢迎阅读!

出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è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在《夏日绝句》里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对项王的惋惜思念和敬佩之情。

毛泽x也曾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典故: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四面楚歌歌词:

九月秋凉兮,四野飞霜,日月征战兮,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盼断肝肠,妻子何堪兮,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跺足拭掌,姐妹思念兮 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登门看望,窗兄窗弟兮,问短问长。一旦交兵兮,枪尖而亡,骨肉为泥兮,同战沙场。何不思故兮,各奔家乡,居家团圆兮,永得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苏东坡买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67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那年的春天,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来到了汴京。汴京宽阔的大街上,兄弟二人左顾右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世上还有这么繁华的城市。在一处幽深的巷子里,那个花蝴蝶般的妓女朝苏洵招了招手,苏洵的脸立即涨成了猪肝色。他看了两个儿子一眼,对这座城市刹那间充满了无名的恐惧。

照苏洵的意思,在汴京租一处房子住下算了,等谋取了功名,说不准都是要外放的。苏轼不同意。苏轼说:“租房子哪如买房子!”苏轼又说:“租的房子永远是人家的,买的房子才是自家的。”

苏辙也附和哥哥,说:“我们应该买一处房子。”

于是,他们就有了一栋房子。这栋房子在仪秋门附近,房前房后遍栽高大的榆树和槐树。房子的后面,是一处占地约半亩的小花园,园内的花儿已开始含苞吐蕾,有早熟的蝴蝶在花蕾上扇动翅膀。

不久,朝廷的任命下达,苏洵被任命为校书郎,在京城任职。苏辙只有辞去外补职务,陪同父亲住在汴京,这是宋朝的规矩,无须赘言。

苏轼却去了凤翔府,出任签书判官,不得不告别刚刚入住的房子。苏轼的这一西行,在他以后人生的旅途中,或许埋下了某种暗示。

以后的若干年,苏轼辗转于凤翔、杭州、徐州等地方任上,居住的都是官舍。年轻的苏轼,一心想建立功业,还没有出现过为自己造房筑屋的念头。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开始筑建他一生中最有田园风味的“雪堂”。

这一年的冬天,黄州飘起了鹅毛大雪,雪稍霁,苏轼就开始在黄州东门外东坡故营地筑造房屋。房屋建好,苏轼给它取名雪堂。

苏轼在雪堂的四壁画上了森林、河流及渔夫垂钓的景致。雪堂的石阶下有一座小桥跨沟而过,除了下雨天,这条水沟都是干涸的。沟里常有野兔出没。在雪堂的东边,苏轼栽了一棵柳树,每天早晨,枝头有黄雀梳理着羽毛。苏轼雇人在柳树下打了一眼土井,井水清澈,除了汲水做饭,苏轼还用井里的水浇花、洗衣服。绕过柳树,走下山坡,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稻田旁栽着几棵高大的桑葚树,桑葚成熟时,小孩子吃得满嘴红紫。

雪堂后边,是一个小土岗,遍栽青翠的毛竹,荫翳蔽日,苏轼搬一把躺椅,就在这下边乘凉,间或打个小盹儿,立即就有蝴蝶飞来,在他眉毛上翩翩起舞。

这一段时间,苏轼喜欢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赋。在田间耕作时,他将《归去来兮》中的句子打乱,重新组合起来,配上当地民歌小调,教家人吟唱。他用竹枝敲击着接牛角,敲出了优美的旋律。

一幅多么美妙的田园图啊!

然而,这种生活不久就被打破。朝廷一张诏书,苏轼由黄州迁任汝州。是夜,苏轼站在雪堂的院子里,遥望满天星辰,长久地沉默不语。

苏轼九月抵达金陵,和王安石在一起数日,饱览了秦淮河两岸的美景,他怀恋雪堂,想在这儿再置一处房子。他想,朝廷这样把他调来调去,每到一地都得寻找房屋,很是操劳,不如趁早找一个养老的去处。

消息传出,仪真的太守邀请苏轼,让他把养老的房子建在仪真。

仪真靠近金陵,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

湖州太守腾元发是苏轼的好朋友,亲自登上门来,迎接苏轼去湖州小住,并劝他在山清水秀的宜兴买上一块田地,还出主意,让苏轼上表朝廷,一家老小需要靠种田谋生,申请朝廷允许他把家安在宜兴。

恰巧,腾元发有一个亲戚,在宜兴城外二十里的深山中有一处田地,每年可产八百担大米,苏家可以凭此衣食无忧了。苏轼有点儿动心。托人卖掉了他父亲当年在汴京买下的那处住宅,筹了银两,用来购买田产。

一天清晨,苏轼去看那片田地。船在荆溪里行走,两岸繁树浓荫,恍如仙境。想到将来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颐养天年,苏轼几乎陶醉了。

那果然是一片肥沃异常的土地,可以说旱涝都能保住好的收成。

苏轼站在那片田地上,开始谋划起来,那儿种水稻,那儿种桑椹,那儿种柑橘。等等。他手舞足蹈,像一个小孩子。

苏轼把这片地买了下来,又写信给腾元发,说已决定在荆溪边买上一处房子,然后把家小接来,要长期定居于此了。

过几天,房子找到了,这是一栋老宅子,房子建得古朴而精巧。

几经说合,原房主人同意五十万钱出手,苏轼掏干净所有口袋,才凑齐这笔钱。买下房子,苏轼掐着手指头定了个黄道吉日,准备在那一天搬进新房子里去。

离搬进新房子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天晚上,有着很好的月亮,苏轼与朋友邵民瞻在月下散步,邵氏就是这所房子的说合者。他们偶然进了一个村子,听到一个老妇人在一间茅舍里很伤心地痛哭。苏轼听得心酸,就推门进去问个究竟。

老妇人说:“我有一套房子,世代相传好几百年了,可我生个不争气的儿子,卖掉了房子,把我撵到这间茅屋里来了。看到明晃晃的月亮,想起祖宅,很是心酸。”

苏轼一问之下,暗自吃惊。老妇人所说的房子正是自己刚买下的那所。苏轼弯下腰安慰那位老妇人说:“你不用伤心了,我就是买你房子的人,现在我就把房子还给你。”苏轼掏出买房的字据,当着老妇人的面撕掉了。

苏轼带着家眷要离开宜兴了。小船在荆溪里穿行,两岸有怪鸟惊起。小儿子问苏轼:“父亲,我们的房子呢?”苏轼站在船头,抬目望向远处。

远处一片迷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吟完之后,又想将“敲”字改用“推”字,犹豫不决,于是,一边思考,一边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动作。

当时韩愈做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的仪仗面前,还在不停地做着手势,结果冲撞了韩愈的马队,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将自己刚才骑在驴上所得的诗句告之,还把因为斟酌“推”、“敲”二字而来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显得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并且两人并排回家,一同议论做诗的方法,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