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儿【20篇】

浏览

5287

作文

1000

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我来说说端午节吧。

每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

每当端午节时,奶奶就手忙脚乱地开始包粽子,奶奶从市场里买回粽叶,然后,放在水池里泡几个小时,再用热水泡一下,然后,拿来小凳子和擦布,坐下来慢慢地一张张地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洗完了以后,奶奶把糯米放在脸盆里,放上温水,也要泡几个小时。奶奶知道我和妈妈喜欢吃赤豆粽,奶奶早就准备好了小红豆。

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很听话地在奶奶手中使过来,使过去,奶奶拿着粽叶一裹就好像畚斗一样,一手托住粽叶,一手把糯米放在“畚斗”里,再用力按一按,然后把粽叶盖住畚斗,成了一个四角形的,上面尖尖的有三个角,然后,奶奶捏住粽子,用一根绳子一头咬在嘴里,一手绕着粽子,在上面打一个结,就完成了。我也在凑着热闹,帮奶奶五个一串是白米粽,六个一串是赤豆粽,系在一起,在再轻轻地放在箩里。

时间过得真快,奶奶裹完了粽子,接着,爷爷把奶奶裹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烧。

不一会儿,散发出一阵阵香喷喷的粽香。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真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端午节为题材的高三作文大全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年阴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每每这一天,我们家就繁华起来了。

端午那一天,奶奶一直很早的取出自身采来的粽子叶(便是苇叶),把它煮一遍,随后放到冷水使得它变冷预留。我奇怪地问:“奶奶,为什么要先煮一遍呢?”奶奶说:“不煮得话它太脆,非常容易断,无法包的。”哦,原先也有那样的大学问呀!然后奶奶便会把早已泡好的檽米和煮好的豆馅都提前准备回来,那样就逐渐包了,我激动的对奶奶说:“奶奶,我也要包。”奶奶望着我摩拳擦掌的模样笑着说:“行吧,最先我们要先把豆馅攥好。”因此大家先把豆馅搞成一个个豆馅团。下面大家就逐渐包了,在奶奶的具体指导下,我先从水中取出几块粽子叶,叠起来在一起,然后把他们叠成布氏漏斗形,可是底端不可以有洞,奶奶跟我说:“你刚开始学,就不必放豆馅了,立即放米就可以了,先试一下包一个“瞎”粽子。”我一听现在很多在加工厂有过经验的客户,想必都知道有关原料的就笑了,嘿嘿,原先没有馅的粽子叫“瞎”粽子呀!笑归笑我还是照奶奶说的去干了,我往布氏漏斗形的粽子叶里装满檽米,再把粽子叶剩余的部分沿着口一压,把米封在里面,我正提前准备开展最后一步,把它系住,但是,这时候,它确像一个顽皮的小朋友伸开了嘴,把米呕吐出去,也没有舍弃,在奶奶的具体指导下又从头开始,坦白说,这一确实不太好学,在奶奶基本上包完全部的粽子的情况下,我终于也包好啦自己的粽子,换句话说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了,我兴高采烈跳了起来,奶奶望着我包的的粽子兴高采烈说:“没得说,琦琦确实学会了呀,模样尽管不好看点,可是早已不漏米了,再好好地训练训练,2022年奶奶可就会有助手了”。听了奶奶得话,我高兴极了,我一定会好好地训练的,2022年我一定能帮奶奶一起包粽子。

奶奶乐滋滋地把粽子放到髙压锅中,过去了40分钟,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就起锅了,我吃着甘甜的粽子,很高兴,感觉尤其美味,由于这终究就是我的劳动所得!

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热烈欢迎你们下一次端午来我们家,吃我给大家包的粽子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端午节的高三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更偏爱端午。我享受它深沉的韵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如约而至。在那一天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我喜欢端午的意境,喜欢那源远流长的历史。相传战国时代,秦楚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屈原,胸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怀着难以抑制的悲愤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屈原在流放途中听说楚国已败,万念俱灰,投入汨罗江自尽。百姓听说后,自发打捞屈原尸体,为避免鱼虾撕咬屈原,人们纷纷拿粽子投入江中。“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我喜欢端午的意境,喜欢那丰富多彩的习俗。每年端午一到,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幽香扑鼻的艾叶,村村寨寨都要举行激动人心的龙舟比赛。赛龙舟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急鼓声中人们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既娱神又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的节目。龙舟张灯结彩、来往穿梭,真是“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我喜欢端午的意境,喜欢那花样繁多的粽子。据记载,春秋时,用菰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甚至还用做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直至今日,五月初,家家都要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我爱过端午,因为那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习俗、花样繁多的粽子。但愿岁月不会冲淡它的传统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把我们平淡的生活装扮的五彩缤纷,情意浓浓。其中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除夕等。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有把艾草插在自己家的门口,用来避邪;还有制作香囊,香囊有很多种,有中药做的,用来提神治病,还有艾草做的,用来散发清香。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在好多年前就有的习俗,是用来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想法,得不到楚王的认可,并且被流放到非常偏远的地方,屈原忧愤交加跳江而死。附近的人们听说后,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再也没有找到他。人们怕江中的鱼把屈原吃掉,就把竹筒里面的米倒在江里去喂鱼。从此以后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惯。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充分的说明了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寄托了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哇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最开心的是放假三天,又可以好好的耍三天,放学了,也能跟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里玩一会儿。特别的爽,但不过还很在意的是端午节吃粽子。

到了放假的第二天,哈哈,正是端午节。

中午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饭桌前,然后拿起一双筷子,奏起了,音乐——霹雳啪啦,叮咚叮咚,我妈妈拿起几个粽子一同意放进锅里,然后就开始蒸只过了一会儿粽子就都蒸熟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个粽子,但是被妈妈的回首掏,给抢了回来又放进碗里,因为还有客人没有到,我就只能静静的坐着又开始当音乐家,过了一会儿客人都到齐了,饭也好了,一桌子的好菜什么鸡爪鸭爪汤等,都是特别的好吃。当然这些我是不会太大喜欢吃,因为我的心里只有一个盖头,端午节就要吃我最喜欢的豆沙粽子。

我喊客人们吃饭,他们就通通都坐在饭桌旁准备好吃饭,都说这个菜肯定。好美味哇,这个菜还不错,我这个菜肯定很好吃。好,开饭了,我赶紧用回首掏夹起了,我最喜欢吃的豆沙粽子心里在练:“一年一度的我最爱喜欢的端午节的豆沙包,肯定特别美味。我也就迫不及待地上了一口哇,我里个乖乖太好吃了,吃完以后也还想吃第二个,可是妈妈不准,因为每人只有一个所以我就只好不吃,但是我也更期待的是明天我们全家的小孩都会去重庆玩。

这就是我过端午节先吃全家饭再去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端午节的小学二年级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把我唤醒,突然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洗漱完毕,跑到厨房,对外婆说:“外婆,我要吃粽子。”外婆说:“知道了,小馋猫。”外婆把烧好的粽子给我,我看见这些粽子用不同颜色的线绑着。我好奇地问外婆:“这些不同颜色的线有什么说法吗?”外婆耐心地解释道:“红线是豆沙粽,白线是白米粽,紫线是赤豆粽,黄线是肉粽,黑线是芝麻粽还有绿线是五谷杂粮粽。”看着这些粽子我唯独对白米粽情有独钟。我直勾勾地看着白米粽,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剥了一个白米粽给我,我在白米粽上撒了点白糖,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甜甜的糯糯的,还有一股清香,不一会儿我就把一只粽子吃完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起来了,我们一起吃早饭,一边吃粽子一边听爸爸讲屈原的故事。

吃好早饭,我们来到了龙舟比赛的现场。这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看见每条船上有19人,船头有一个人负责挥旗,船中间有一个人打鼓,船尾还有一个人掌舵,两边各8人划桨,大家听着鼓声,嘴里喊着“一二,一二……”手里的桨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大家整齐划一地划着,每个人都使出浑身的劲,你追我赶,此时此刻我好想跳到船上和他们一起拼搏。比赛结束了,冠军队的选手们欢呼雀跃,其他队的选手们也不气馁,他们互相握手互相拥抱,大家笑成了一片。

端午节好热闹好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二年级怎样过好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就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激流中。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悬艾叶,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如今的端午节,不仅有祭奠先人的意义,还是每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虽说都是在华夏这片大地上,但每个家庭过端午节的形式都不一样。

每年端午节,奶奶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菜市为我买一些中草药,然后回来熬水给我洗澡,说是洗了之后就不会生疮长痱子。小时候,每次过端午节时,最盼望的就是泡“药水浴”,其实并不是为了什么不生疮,而是想得到在泡药浴时那种不一样的乐趣!奶奶为我搓着身子,而我却只顾着玩水,把水溅的奶奶一身都是,还在那儿“咯咯”的笑个不停。

泡完了药浴,还剩下一些中药草,扔了,又十分可惜。不过心灵手巧的奶奶有的是办法。她说:“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正好这里又剩下了一些药草,不如奶奶给你做个香囊吧!”听了奶奶的点子,我自然是很高兴,就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一针一线的缝制香囊。奶奶的手艺果然很不一般,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形状玲珑可爱的香囊就做好了。精致的香囊散发出淡雅的清香,闻着沁人心脾。

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我们家里也要吃粽子。妈妈把一箩筐已经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边去,然后就到别处忙去了。然而,我却总是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经常蹑手蹑脚的等妈妈离开厨房过后,就悄悄的揭开锅盖,搓搓小手,小心翼翼得拿出一个热乎乎的粽子。“呼呼!哇,好烫呀。”一不小心,手中的粽子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掉到了地上。这时,声音惊动了外面的妈妈,她走进了厨房,看到了掉在地上的粽子,一下子就什么都明白了,摸摸我的脑袋,又好气又好笑!

我家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快乐的Party。不仅有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又在这些气氛中得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端午节日记600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三文化端午节小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是诗人陆游写的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在嘉兴,端午节有众多的习俗:家家户户挂门前艾草,希望一年无灾无祸;老人给小孩做香囊,驱蚊辟邪;还有一年一度的南湖赛龙舟,那场面十分激烈。

而在那天,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每次奶奶总会先准备箬叶、糯米、鲜肉、细线。她先把两片叶子叠起来,弄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往里面加入一半的糯米和两块鲜肉,最后把米加满,盖上箬叶,一个精巧的粽子就包完了。这样看着奶奶这么熟练的技法,我也决定试一试。我学着拿起两片碧绿色、长条状的箬叶,用手把箬叶折成漏斗状,但这两片叶子却像两个顽皮的孩子,怎么都不听话。我只好用手指拼命地捏住,快速地把糯米倒进去,糯米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好像在劝说这两片箬叶,又赶忙放了两块诱人的肉,然后把糯米迅速加满。最后,我用力地把展开的箬叶严严实实地包好,再小心翼翼地用细绳来了个“五花大绑”,不让一粒糯米“逃”出来。看着这个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是亲手包的粽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一下,美味的粽子就出锅了。吃着美味的粽子,我不解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奶奶告诉我:“端午节包粽子是老百姓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屈原,希望不让江中的鱼儿打扰到屈原。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哦!原来习俗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呢!”我这才恍然大悟。

端午节,实在是太有趣!既可以挂艾草、做香囊、赛龙舟,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粽子,更显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端午节

同学们,你们必须听过这首诗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述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明白原先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向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此刻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能够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十分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样能够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就应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搞笑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透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三介绍端午节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已经期待已久,因为每年的端午节,爷爷果园的杨梅就成熟了!

这次端午节与双休日连在一起,学校放假三天,我们一家回到了家乡蛟桥。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吃完早饭,爷爷开车,拉着我们在山路上奔跑。山路两边是一大片碧绿的菜园,清清的湖泊、崭新的加油站,等到两边的树木越来越多,我知道,我们进山了。我们在小树林里转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来到水渠上,车子从水渠上的小桥上开过,桥下湍急的水流冲击着两边的石头“哗哗”地响。弟弟妹妹“哇哇”大叫起来,不停地喊“慢点!慢点!不要掉下去了!”我才不担心呢!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经过这里,更何况爷爷的车技那么好!

经过小桥,车子在路边停了下来,爷爷笑呵呵地说:“下车吧,孩子们!”我们陆续下了车,哥哥猫着腰往上走,边走边说:“跟我来!”我们跟着哥哥走进一片松树林,地上铺着一层蓝色的小草,踩上去软软的,像踩在地毯上一样舒服。

“我们到了!”哥哥喘着气说。抬头一看,我们已经走出了松树林,眼前又是一片新天地:一棵棵杨梅树婀娜地站在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翠绿的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细看,在那狭长的叶片下,藏着一颗又一颗红的、紫的、暗红的、红得发黑的圆圆的珍珠,那不就是杨梅吗?我看呆了,大姑姑不停地按动手上的相机,小姑姑已经选好了一棵挂满了又大又甜的杨梅树,说:“我们就在这摘吧!”我和哥哥二话不说,“蹭蹭蹭”地爬上了树。我们骑在树上伸手往前探着身子,左右开弓摘了起来。哥哥图快,折下一枝就往下抛,而我却舍不得绿油油的枝叶离开大树,尽量只摘果子,不折树枝。不一会儿,我的两手沾上了杨梅的汁液,变成暗紫的啦!哥哥坐在树干上,冲着我说:“兰兰,你都成孙悟空啦!”我看他那吃得满嘴满脸的杨梅,摇摇头:“八戒,你就知道吃!”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果园里传得很远很远!

说说笑笑间,我们已经摘了三大桶杨梅,我高兴地说:“爷爷,这杨梅你拿去卖,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今天摘的杨梅不卖!”爷爷慈爱地看着我们,“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带回莲塘去吃吧!”

大家一听,都笑了:“太好了!爷爷!”我拿起一颗塞进嘴里,啊!真甜啊!我喜欢这礼物,它有家乡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二端午节的主要叙写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耶,太好啦!……”从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的欢呼声。原来是同学们要去富兰城堡进行以“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为主题的活动。

一路上,同学们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到达目的地后,徐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屈原的历史故事及端午文化。我们从中了解到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饮雄黄酒、包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等。

接下来,就是佩香囊了。只见奶奶急忙从老师的手里拿来一个绿色的香囊,原来奶奶希望我在学习上更加谨慎细致呀!装完好香囊后,奶奶轻轻的拥抱着我,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香囊挂在了我的脖子上。我高兴的笑了,心理有说不出的激动。

“好,现在进入第三个环节——系蓝丝带。”徐老师大声宣布道。我郑重地拿着这表达着感恩、鼓励与关怀的蓝丝带,轻轻的`将它系在奶奶的手腕上。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奶奶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奶奶为我做的点点滴滴:陪我做作业到深夜,雨天给我送伞到学校,每天想着各种办法为我做好吃的……这时,我发现奶奶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久违的幸福的笑容。我在奶奶的耳边轻轻地说:“奶奶,我爱您!”奶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也爱你!”

就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徐老师宣布道:“现在进入到我们的最后一个环节——快乐寻宝。”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兴奋不已,不停的欢呼、呐喊。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的想去寻宝,结果被老师叫住了。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我们便像离弦的箭扑向了寻宝地。我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仔细的搜寻着目标。有的同学把沙发上的枕头扔到了地上,有的同学还把墙壁上的画框弄掉了。一阵“连环炮”过后,这里被我们弄得狼狈不堪。眼看同学们都找到了几张优惠券,可我一张也没有找到,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我没有放弃,仔仔细细的寻找每一个角落。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宝贝——优惠券。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如获至宝地将它捧到怀里。

这真是一个快乐又难忘的端午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作文写作大全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赛龙舟,可我们东北不止这些,我们还会让小孩子们在一起抢香包,香包在时间内抢得最多的队伍就有好东西哟。

我们三人一组,分为五组,我可是村中小诸葛,很多人给我好吃的,想跟我一组,可我告诉他们,梁山泊的军师——无用。我找了身手高超的小李头,还有跑得最快的小马子,我们三个一组,简直天下无敌。有神机妙算的我,四肢发达的小李头,还有快如离弦之箭的小马子,不得第一都说不过去。比赛很快开始,别人都四散开来,我们也不甘示弱。

我们走到一间房内,东找西翻,一顿操作猛如虎,翻箱倒柜后,成功找到一个香包,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香包到手了,我们再接再厉,又陆陆续续收到好几桶金。这时来到了一个街口,我一眼看到一个角落中露出几根毫毛的香包,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又来了一队,我定睛一看,他们只有两个香包,“不行,不能给他们。”小马子说,“对,不能给我可不愿到手的鸭子飞了。”小李头说。于是我们六个打成一团,你锤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我们大战了800回合,依旧不分上下,他们的头领对我说:“军师,要不石头剪刀布吧,这么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行,一言为定。”于是,我们开始,三个回合后,我大获全胜,太好了,又收了一个香包,目前我们已经有八个香包了,不知别队如何?我们去榜前一看,我们第二,第一有十个。不行,要加油了,我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成功又拿了三个,目前我们第一,Good!

现在香包被抢了,该队伍之间抢了,我保护好11个香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第二名的手里抢下两个,而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小马子也不错,用它那像闪电一样的速度奔向另一队,把香包全部拿走,真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不过我喜欢。小李头也大开杀戒,抢来了五个香包,香包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现在场上只有三个队伍,比赛也接近了尾声,这时那两个队抢了起来,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队伍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只好放弃比赛,我们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偷偷摸摸的偷走了香包,终于赢了,太难了,“也不知道会给什么好东西。”小马子说,“不知道。”小李头说。这时,一个叔叔走来,对我们笑了笑,说:“给这是你们的奖励哦。”我们一看,是三包糖果,叔叔又说:“香包也是你们的。”“太好了。”小马子一蹦三尺高,我们吃着糖,闻着香,真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歌颂思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诗歌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艾草青青

时光悄悄走近端午

小儿手臂上的五彩丝线啊

爱国诗人的灵魂

在翩翩起舞

家家户户缠着米粽

遍地飘香喜气洋洋

不知有多少人

还能知晓当初

屈老夫子壮怀激烈

以身殉国魂归何处

人声鼎沸呐喊助威

百舸争流龙舟飞渡

此起彼伏里蕴含着

多少凄婉的楚辞歌赋

叹那楚君昏庸无度

亲小人远贤臣

拒听良言

将诗人远远的放逐

纵使有满腔热血奔涌

却是报国无门

悲愤难以倾诉

无奈国破家亡秦吞楚

五月五汨罗江

成为诗人爱国明志的归宿

佳节端午

这千载悠悠的习俗

不仅仅是我们怀念的节日

更是啊擂响我们

爱国斗志的铮铮战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端午节的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即将到来的,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可有意思了,我来讲给大家听听吧!爱国诗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说理,结果楚王不同意见屈原,屈原很生气,一怒之下投了汩罗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为了不让鱼虾蛟蟹吃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着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会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头上写一个大大的“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有表驱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让我们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50字大全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今,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习惯。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优秀等奖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四月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题记

每年的端午都是这个题记,只因觉得它就是端午的味道,花虽然不多了,但粽子还是热腾腾地从蒸笼里源源不断地端出。

时事变迁,今年的端午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浩浩荡荡的仿佛在为端午蓄势,绵绵不绝时则似乎在渲染这片江南的万家灯火。雨成了它又一个别致的景象,多了几份萧瑟,犹如古人的遗风在启迪人的心灵。

还是想到了屈原的长袖,犹如这雨幕,将整个天空卷起,你的眉宇间是你的不羁,再美的日月同辉也不能引起你对尘世的丝毫的眷恋。涛涛的江水在你身边汹涌,翻腾,你闭眼纵身跃去,留给后人无限的追忆,深思。你的长袖化作了浪花,不知道那翻涌的波涛将你带去了哪里。

这样的感情基调,让端午更多了一点传统和记忆,再后来,故事以“村民为了不让鱼儿啄食屈原的身体,将米饭包在棕叶里,然后投掷到江中,许下自己的期望,屈原活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样结尾了,于早便有了粽子,大人们会将这段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自已的孩子听,孩子也大多会问:“为什么屈原要跳河呢?”妈妈笑笑摸摸孩子的脑袋,爸爸则意味深长地说,是因为屈原看到了楚国的灭亡,和自己虽忠于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听信馋言而被流放,他看到人民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最终投汩罗江而死啊!妈妈说:“以后你也会像屈原这样忧国忧发,以天下为已任,对吧?”

“恩,我会的。”

而老者呢,眼中不再会那样清澈的眼眸,但心中却还是如同明镜一般明亮,他们包着粽子,屈原的故事他们很容易就能想起,感动那些古仁人的情怀,眼角总是泛起那样的光。粽叶变成历史的长卷,在他们手中翻折,再折翻。

我拆开上面的封印,每一层都是一个变化的画面,古人在上面走着,呼吸着,历史从我的指缝中流过,变成一条银白的长河,汇入窗外的雨际。有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有霸王别姬的悲壮,有赢政统一六国的英雄的豪迈,有唐代盛世的繁荣,有宋代诗词的瑰丽,有元朝疆域的空前辽阔……它们流淌着,最后消失在时光的消逝之中。

这便是端午的味道,在粽香中的思绪不常想起却总也不曾忘记。

屈原的长袖将这历史的长卷收起,银白色的光黯淡了下来。“与他们明年此时再见吧。”

我看向窗外,这雨势似乎愈发地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年级端午节的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题记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传说这是屈原投汨罗江的日子,为了纪念他,人们将五月五日定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因为这天恰好又是弟弟的生日,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特殊的端午节。

早上刚起床,便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糯米,牛肉,大米,小米……不用说,这是准备包粽子,在我们这里,端午的一大习俗就是吃粽子。奶奶是个十分讲究的人,所以这天起的格外早,给我们准备好早饭后,便去地里拔了几棵艾蒿。然后放在大门口,一边一棵。如果仔细一点,会发现许多人家的门口都有几棵艾蒿,具体什么含义我也不太理解,只知道插艾蒿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

早饭后,我们便去了蛋糕店。姑姑要我和弟弟随便挑一个。我盘算着。弟弟说:“咱们几个人啊?”我说:“小孩就三个。”见我们一时拿不定主意,姑姑边给我们挑了一个稍大型的,我和弟弟拿着蛋糕,叫上妹妹,开心的回家享受去了。

我们把大人的给分出来,还省下一大半呢。我们便一人切了一块。看着喜爱的节目,一会儿,妹妹偷偷的用指头抹了一把奶油向弟弟脸上抹去。弟弟瞬间变成了一个大花猫,还没来得及反驳,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给弟弟摸了一脸奶油,给另一半脸找了找平衡。弟弟反驳起来,追着我和妹妹满院子跑,直到我们大汗淋漓累得跑不起来,才肯停下来消停一会儿。因为很热,我们干脆把冰箱里装雪糕的那一层抽出来,把空调打开,那简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奶奶从外面回来了,我们三个同时喊。我和妹妹喊奶奶,弟弟喊姥姥。于是我们俩便顺手将带着奶油的盘子一边一个给弟弟贴到了脸上。异口同声道:“就你特别!”弟弟急得在原地直跺脚,我和妹妹便在一旁哈哈大笑,再看看奶奶,在一边笑的直不起腰了,我们沉浸在了那无穷无尽的快乐之中……

我们终于过了一次有滋有味的端午节,虽然没有赛龙舟那样令人激动的场面,也没有一场盛大的酒会,但那却是一个令我们难以忘怀的端午节,是一个专属于我们这些孩子的端午节。

我们在盼望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高一最优秀作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端午,端午就在五月五……”听到这首歌谣,快乐的端午节就跃然眼前。正当我遐想时,奶奶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出现了。

粽子!粽的粽,黄的黄,穿着绿色的皮夹袄,泛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怎么少得了粽子嘛!吃粽子这个习俗,还要从屈原说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国家悲愤跳江,老百姓为了留住屈原的尸体,往江里扔饭团,现在,这饭团就演变成美味可口的粽子。想着,我咬下一口粽子,这真是好滋味!粽子是我爱吃的食物,样子呈三角体,小巧可爱,最好看的是它的“绿外套”,是用箬叶包的,清新的绿色会让你食欲大振。粽子也很“人性化”,它的“肉”有黄有粽,就像白种人和黑种人,那是因为粽子有不同的馅儿,就像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个性搭配不同的皮肤,才是独一无二的!

吃过美味的粽子,我来到江边散步,辽阔的江河,一望无际。我仿佛看到了屈原站在江边痛苦的样子,仿佛亲眼目睹他跳江的过程,仿佛明白了他的心思,这让我肃然起敬。是啊,“爱国屈原尸何归,百姓为其过端午”。这使我对端午节有了新的认识,对“爱国”有了新的概念。其实,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挂香包、吃五黄等习俗都是在爱国,都是在传承中国文化。我们的端午节,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所谓的“小长假”,但是人们快要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淡忘了……

吃着粽子,我们为什么不想想屈原呢?看着划过的龙舟,我不禁大声喊起“加油”来——没错,作为龙的传人,要保留好祖国传统文化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呢?为什么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一天包粽子呢?这两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为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家也一起包粽子。老妈早上很早起床,到市场买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准备完成。开始,我把两片竹叶叠在一起,在三分之一处折一个角,形成三角体。然后,我把一块绿豆沙塞了进去,再放一点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绳把粽子包起来,但是香肠和糯米总是从下面的小孔露出脸来,我用夹子把那个小孔夹住,可是老妈说:“不能这样,待会儿怎么煮啊。”我把夹子取了下来,学着老妈的样子把孔缩小。最后,我顺利的做好了第一个粽子,我越做越有劲,一共做了18个。我把我的几个优秀作品拿去煮。

一会儿后,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开竹叶往嘴里送,顿时,一阵芳香在嘴里飘来飘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举行了一个小游戏:把三个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尝出那一个是自己做的。我一开始,总是品尝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后,我发现最后一个粽子的底部,有一块绿豆沙露出了来我高兴的指着它,老爸开翻下面的答案,结果被我猜中。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端午节的日记500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户户人家的大堂前都放了两束窗蒲水草。大堂里也搁着猪豚子、桂花鱼、雄黄酒和粽子。今天差不多是收菜籽的时节,聪慧的农民早将收菜籽都割来了,放在门前空地晾晒,等烤得翻滚,就去炸菜籽油。屋里屋外都漫溢着艾叶香和浓浓的酒香、粽香,乡间里也漫溢着幸福的气息。

乡间这圼没有大江大湖,所以划龙舟的风俗也延传不下来。但是在汩罗乡间就不同了,那是岳阳最传统的风俗,都是十几条龙舟,在船首的敲鼓,后面的划龙舟。在那儿的老人家听说,龙舟是要偷的木,被发现后,这些人就飞快地逃跑,船在水中才跑得快。在事后,窃主看见那是去做龙舟,就不会追究了。还听说获奖者可以得到“粽子岳阳楼“。

那让人垂涎三尺的粽子就更翘(受欢迎)了。粽叶是要在河畔那儿摘来的,农民穿着草鞋,拿着镰刀,到那满是泥泞的地方摘来。那儿常有蛇、瘶蛤蟆,因为危险,所以粽叶包起来更香,更地道,比那些荷叶,珠叶好多了。采一盆回来,要放在热氺锅里煮,再用清水浸透,剪掉叶头,接下来的做法和《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将粽叶上的刺毛抹掉,做成尖稚形,这是最古老的方法。再往里面放自己爱吃的肉、红豆、小米、黒米等,用麻绳捆住挂在椅子上。古老的方法是难延续的,买的粽子各式各样,也不再是这样了。所以我也没有成功过,还有点遗憾。

当然,乡间的人要串门,送祝福。我也和其它孩子一样,爱去外地串门。

乡间的端午,是一轮明月悄悄地送去了我们的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