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端午节作文(精品20篇)

导语:端午节怎么能少了吃粽子这个环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家乡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1338

作文

1000

家乡美写景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外婆家在戴村,那里有山,有水,有稻田,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也有沙子,小狗和小伙伴。我喜欢在田野上奔跑,喜欢新鲜的空气,喜欢大自然,更喜欢我的家乡

我经常跟外婆去爬山,山里有茂密的竹林,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笋宝宝就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想要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外婆说就跟我一样。外婆在挖笋,我就在一边追逐各种各样蝴蝶,红的,黄的,白的可有趣了。

家门前的沙子是我们的乐园。每次回去,我和妹妹都玩的不亦乐乎,搭城堡,做巧克力蛋糕,捡小石子拼笑脸玩得都成了小花猫。

邻居家的小狗是我的好朋友,每次见到我都友善地摇摇尾巴,跟我打招呼,我也经常收集肉骨头给它吃,嘎嘣,嘎嘣,吃得津津有味。

我家院子里种了丝瓜、番茄、玉米、冬瓜多的数也数不清,吃起来有滋有味。暑假回去,长长的丝瓜围满了栅栏,胖胖的冬瓜睡满地,红红的番茄挂满枝头,玉米咧着嘴对我们笑。

我喜欢农村的田园风光,让我们爱家乡,爱大自然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七年级家乡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都称杭州是人间天堂,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

早晨,阳光洒满了整个杭州市,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向西湖出发!西湖,这个名字大家一点也不陌生。西湖有许多古人写过诗、词来赞美,天达对西湖的热爱。

站在岸边,一阵风掠过,撩乱了我们的头发,看,柳枝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扭动着纤细的腰枝,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上船喽!我应接不暇地看着两岸的美景,看见了这边,那边又错过了。呀!西湖水平如镜,可以映出影子,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仿佛是一块未经打磨的铜镜。有一座弯弯的小桥,旁边有几棵柳树依偎在一起,连神仙也选择在这里约会,我的眼里,仿佛浮现出白蛇和许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这时,天空中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雨中的景色更迷人,湖水撞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荷叶上沾满了晶莹透亮的水珠,水珠在荷叶上左摆右摆。来到杭州西湖边,我看见一排排柳树笔直地站在那儿,柳枝非常柔软,上面长着既娇嫩又翠绿的细叶。从远处看,就像用碧玉装饰一样。水中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鱼,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在水中吐泡泡,还有的忽然跃出水面,把人们吓了一大跳。岸边的小草在雨中傲然挺立,柳叶经过雨水的冲洗更加翡绿、动人。西湖附近还有打虎英雄武松的墓碑、雷锋塔……西湖的河堤上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柳树,瞧,柳树那美丽身姿可真让人羡慕,它正以西湖的水作为一面镜子,梳妆打扮呢!它犹如一位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少女,正用一把木梳子梳理自己柔软的头发,微风一起,“少女”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那发丝也随之飘起来,体态万千,由然而生一种感慨,在这里游玩,确实感受到了大自然温柔的一面。

啊!美丽的杭州西湖,灿烂的明珠。杭州,你真不愧是人间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作文300字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青山环抱、树木葱绿的地方,那里的端午节可有意思了!

每到端午节,小朋友就唱起了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阴。插艾叶,戴香曩。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如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编织线绳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也都要插"五端"也就是菖蒲,龙船花,艾草,蒜头,石榴花,求吉祥。

这一天,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房子里洒上雄黄水,还会用雄黄酒在儿童的头上画个"王"字,来保平安如意。每个人还都会戴上香气扑鼻的香囊。家家户户还都会互相送粽子,吃粽子。

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大家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这儿过五月初四。一大早起来,我看见奶奶拿着一根根艾草和一株株不知名的植物,插在家中的每一个门框上。我挠着头,笑嘻嘻地问:“那是一种什么植物?”奶奶笑着说:“这是菖蒲。”奶奶还把艾草和菖蒲捆成一把放在后锅和水缸中,听说这样可以驱虫避邪呢!

我们这儿的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啦!奶奶和妈妈要包粽子。她们准备好干净的箬叶、泡好的糯米、调制好的肉和豆沙。我从来没有包过粽子,今天我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妈妈给了我一些糯米和豆沙,让我包豆沙粽。我拿着两片箬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片箬叶背对背靠在一起,在距离箬叶尾部三分之一处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在圆锥形里先装一勺糯米,再装进一勺豆沙,最后装一勺糯米覆盖在豆沙上,用勺子压紧,把多余的水分挤掉。接着用剩下三分之二箬叶把圆锥的底面封好,把底面突出的两个角往下压,把多余的箬叶从中间捏住,往左压,最后用棕榈叶制成的绳子绑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做了好几次都失败了,已经浪费了好多箬叶。粽子真是吃起来香,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呀!只剩最后两片箬叶了。我把它们卷成一个圆锥形,在妈妈的指导下,总算包好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儿难看,至少是成形了,可以放进锅里煮了。我心中美滋滋的。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客厅的供桌上摆着一只白斩鸡、一块大腊肉、一盘粽子、一盘水饺,还盛着五杯家酿的红酒呢!有的农家还保留着传统的习俗——敲白粿和糍粑。供桌摆好后,点燃两根蜡烛,烧香拜仙,放鞭炮。仪式结束后,才能吃饭。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自己独持的习俗。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天,是端阳。插艾叶呀,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童谣说的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相传在战国时期一位大诗人屈原所说楚国的都城被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汩罗江边,怀抱石头,投江自尽。楚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悲痛。他们含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遗体,还把粽子扔进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躯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初五定为了端午节。

每年端午节,外婆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外婆和妈妈先买了一些新鲜的粽叶,清洗干净。先放进热水里煮一会儿,同时将准备的糯米浸泡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选取两片粽叶,从中间把叶子卷成圆锥状,接着往里面小心翼翼地放米,猪肉,最后用棉线绑住,一个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外婆喜欢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包不同的粽子:我喜欢蛋黄粽,妈妈喜欢肉粽,外公喜欢板栗肉粽……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还没等粽子出锅,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叫人馋得直流口水,我恨不得立马拿出来大饱口福。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备的活动。看,河上停着十几条颜色各异的龙舟,龙舟上的健儿个个意气风发,如同出征的战士。比赛一开始,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你追我赶,谁也不甘心落后。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蒲扇,鼓动队员向前奋进。站在两岸的观众们,也是个个神采奕奕,目不转睛地望着那一条条奋力前进的龙舟,心情像大海般波涛起伏。

端午节那天,外婆家门上还会插艾叶,外公在角角落落里喷上雄黄酒。听妈妈说,艾叶和雄黄有辟邪驱瘟的作用。

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家乡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来临了,我想我的我的家乡又有一个好的收成,香喷喷的烤红薯,好吃的柿子……都会在这个季节中出现,于是,我又打电话问我外婆,今年的收成怎样?

当我打过去时,我对外婆亲切地说:“外婆最近你怎样?家里的收成怎样?”外婆说:“家里的菜被淹了,没收成。”我听到了好伤心,但我又想起了在以前的时候的一些美好时光!

记得有一年,炎热的夏天是我非常难受。其实在我小时候我是家里最淘气的小孩,大家都要说我的性格像一个男孩子,我就想我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就偷偷的跑到哪又高又危险的山上,我一去就是好几个小时,我每有想到大家都在找我,但是在最后,妈妈还是把我找到了。不久,我又要到山上去玩,但是外婆就是要姐姐和我一起去。外婆说:“山上有很多蛇,很危险。”我好羡慕那些能到山上去的人。可我却只能在家中玩过家家,只见外公拿上一个筐,背上斧头。这时,我的顽皮又开始了,我跟踪外公与他又一次上到了我喜爱的山上,由于外公不让我上去我就被骂回来了,但我看见了我家的那一块土地那是一大片花生地,一眼望去仿佛一望无际。

现在我再也没有回我的家乡了,我好想那个可以让我快乐的地方!故乡!我每一次听到他就会对他充满喜爱。故乡!你对我的爱让我终生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全国各地都在庆祝端午,纪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场赶去,回来的时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问奶奶这是准备做什么,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食饼筒啦!出于好奇,我就站在旁边观看起了奶奶做食饼筒的过程。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后不停的搅均匀,三五分钟就成了一个面团。揪出一小团的面团糊在平底锅上,就成了一张薄薄的饼皮。饼皮好了之后,接下来当然是做饼筒的馅料了。首先,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了好几个鸡蛋打在一起,然后就像做饼皮一样把蛋糊成圆形的,然后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长细的条。接下来就是炒面和土豆丝了。奶奶的手艺特别好,在炒面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妈妈看见我这么喜欢,把每个菜都留了一点出来,我吃了个饱肚。就这样,奶奶做完这个菜后又开始忙活别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点半的时候,奶奶终于开始做食饼筒了,从每一盆菜里都拿出了一点菜来放在饼皮上,把饼皮撑得饱胀饱胀的。奶奶做了很多个,我和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吃,一下子就解决掉了四五个。

我最喜欢过节日了,既能放假还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欢吃食饼筒,央求奶奶晚上还继续做给我吃,奶奶说晚上还有粽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今天不仅尝到了美味的食饼筒,还知道了食饼筒的制作方法。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端午节5年级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我的家乡——苏州,到了端午节,每家每户都包粽子,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吧!

端午节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粽叶、稻草、米、枣子和肉。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拿一张粽叶折成三角形,放上米,然后放上枣子,再把粽叶裹住,最后用一根稻草绑紧,一个枣子馅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又教我包了一个肉馅的粽子。

奶奶一边教我一边给我讲粽子的由来:在古代的吴国,大将军伍子胥来到苏州,为吴王阖闾建了苏州城,后来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死,扔到河里,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后,吴国就被越国给打败了,但是苏州城却留下来了。老百姓为了不让小鱼去吃伍子胥的身体,就包了许多粽子扔到河里去喂鱼。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老百姓就会包粽子纪念伍子胥,于是包粽子就变成了一个民间习俗,传承至今。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赛龙舟,这个习俗最早起源于江浙一带,现在赛龙舟已经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

包粽子真有趣,既能自己动手,还能学到知识。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家乡话题作文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南丰,我爱家乡的山,也爱家乡的水。

仲夏五月,万里无云,艳阳高照。一大早,我们向山里出发,去采摘喜爱的野果——杨梅。经过洪坪,来到渡坑,不久就来到大山脚下。向远处眺望,只见群山连绵,满目青翠。

开始爬山了,我们劲头十足,因有杨梅的诱惑,大家喜上眉梢,巴不得马上采摘到杨梅。一路上小鸟喳喳叫,我们也“喳喳叫”。恰逢双休日,今天的人可真不少!一群群的小伙伴向山中涌来。山岗上,杨梅树也真多。这里一棵,那里一棵,处处挂满了杨梅。“快来摘呀!这里有好多”。伙伴们一窝蜂地冲过来。这边没采完,那边又闹开了。跑过去,“抢”吧!满山的嘻嘻哈哈,满山的欢声笑语。

忙了一上午,肚子饿了,人也累了,篮子也装的差不多了。坐下来歇一会,真舒服!地面上,落叶积得厚厚的,睡上去,像地毯。树木就像一把巨大的凉伞,遮挡了烈日,给我们凉爽。

故乡的山好,水也好。

山脚下的山涧里,汇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可望见溪底的沙粒。站在小溪里,真是凉透了心。其间不乏深水鱼塘,也有飞流瀑布。鱼的本领真大,房子高的飞流上方仍有石板鱼,使人好奇。它们是怎样上去的呢?喝上小溪的水,真是幸福,水是甜的。大人们说,因为山里有甘草,所以水带甜味。

山里的空气格外清鲜,树绿水净,虽于仲夏而觉凉。小溪中大大小小的石头上,一尘不染,就像刚洗过一般。流恋其间,久久不忍离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欣赏着家乡美丽的景色,心中觉得十分得意,疲惫感顿时离我们而去。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海门,海门的端午节特别有意思。

我记得每一年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外婆就会来到小河边采摘芦叶。她踮着脚,仔细观察哪片芦叶是最合适的,然后轻轻地摘下。她告诉我不能采那些太老或者太嫩的芦叶,我总觉得外婆的眼光特好,每次采摘的芦叶总是恰到好处地包裹住粽子。

芦叶采摘回家,还要剪去两端,放在水里浸一夜,洗干净之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外婆的手就这么轻巧地翻腾几下,一只粽子就包裹好了,每次和外婆学包粽子,总是来不及看,要外婆手把手教才能包裹出一只粽子。

包好粽子就放锅里煮了,我总是在锅边眼巴巴地等着,好不容易熟了,也顾不得烫,立刻拿了一只剥开,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乳白的糯米和红色的枣子,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好看极了。忍不住咬一口,糯米、红枣的香味混合着芦叶的清香直往心肺里钻。

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到了,我期盼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我的家乡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增城是我的家乡,宁西才是真正的家乡。

在婆婆的菜园,有油菜花、地瓜,还有青菜蚕豆花,一到秋天,它们都会变成青色的一大片,配着清清的小河,美丽极了!有时小孩夏天就不自觉地偷偷地去捉小螃蟹,田野中的蟹肥嫩嫩的,差不多比我的手掌大了,那些机灵的小鱼,好似看得见人一样,我们慢慢地去捉它,它东躲西藏,就是捉不到!

在一个地方,神秘!在那“森林”里,有养蜂人,我们慢慢地走过蜂房,进入一片寂静,一片寂静后,看见非常明亮的地方了,这时,你会看见许多大石头,躺上去,把头面向正前方,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没有一点黑斑,是多么纯洁!远处,有几根电线,上面有好多燕子,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回家了,吃完饭,又去路灯底下玩“打影子”游戏,玩累了,抬头看天,黑乎乎的天,只有月亮和星星,多么明亮,好像数不清的明珠。远远望去,天空好像多了个勺子(北斗七星呀),多美!

怎样,宁西美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丽的家乡小学生主题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这次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街心广场吧!这里的春天尤其美丽,来到这里好像进入了一座大花园。

首先,从大门进入,可以看到的是一棵丁香花树,上面的丁香花竞相开放,挨挨挤挤的,它们一朵比一朵鲜艳,好像在比美。它们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颜色是紫色的,叶子很像一颗颗桃心。摸起来像摸在棉花上似的。上面还有许多蜜蜂,有的在花中玩耍,有的在吸花蜜,有的在说话,有的在跳舞……

然后,我们来到广场的正中间,这里有几棵迎春花树,它们的花是四瓣的,金灿灿的花朵好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小喇叭在吹奏,似乎是专门来迎接我们的。叶子是瓜子形状的,还带着锯齿形的叶边,似乎可以把手锯破。

之后,我们来到广场的左边,这里有几棵云杉,云杉的叶子是细长细长的,针尖般的叶子密密麻麻的,上面还有许多小球球,这些小球球毛茸茸的,它们其实是未成熟的松果,像一双双小眼睛在眨巴眨巴,好像在说我漂亮吗,快来我身边吧!它的枝干很粗、很直,像忠实的哨兵在笔直地站岗。

最后,我们来到广场的右边,这里有许多桃花,桃花的颜色是我最喜欢的。一朵朵粉嘟嘟的、层层叠叠的,像可爱的孩子穿着漂亮的裙子歌唱。它的花瓣是水滴形的。它的香味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来为它唱歌跳舞。桃花的叶子又细又短,像一叶叶小舟飘来观看这热闹的地方。

这就是家乡的街心广场。来这里参观的人们很多,有跳舞的、办活动的、玩耍的、拍照的……欢迎你们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听到这些儿歌,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堂姐一起上山去采艾,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避灾。当我闻到它那清新而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争着上山,采来大把大把的艾草,也采来了一份份快乐。奶奶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鸡蛋,说小孩子吃了不咳嗽。吃完了鸡蛋。奶奶又会用“五味草”煮鸡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会担心长痱子……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除了能吃上香喷喷的鸡蛋,最难忘的是粽子。

没想到端午节,奶奶总会买好多的粽叶,用水泡着,然后让我洗好,洗好后,放在一个干净装了水的盆子里。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后,奶奶忙着把它们拿出来,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锅转,等着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听说,粽子的来历是跟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汩罗江后,人们怕鱼来伤害他,所以用粽叶包好的粽子扔进江里,这样,有东西吃,鱼就不会伤害他了。

这是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最着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美丽的家乡600字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座不为人知的小山村,藏于群山深处,碧水环绕,就像一幅水墨画卷。 My hometown is an unknown small mountain village, hidden deep in the mountains, surrounded by blue water, like a scroll of ink painting.

春天迈着轻快的脚步来了,小河、山溪冲破了冰冻的枷锁,唱着快乐的歌儿奔涌而出。春雨滋润着山川田野,仿佛一夜之间,小草就悄悄地绿了大地,桃花羞红了脸,梨树好像落了一层雪,各种不知名的野花争奇斗艳,柳树也摇曳着纤细的腰肢,捧起长发在风中飘舞。

一切是那么的安静,又是那么的蓬勃,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不停的长大,长大……

夏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山川田野碧翠欲滴,人好像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游动,树叶密得连阳光都透不过来。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玩。岸边的柳树伸长了细枝想要垂钓那些鱼儿。柳浪闻莺,鸣蝉高唱,它们都在卖力的为夏天歌唱,给美丽的夏天平添了一份韵味!

金浪起伏的麦田是夏天最美的一页画册,勤劳的人们挥汗如雨收获着麦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要抱怨炎热的夏天,清澈凉爽的河水会为人们洗去汗水和疲倦。口渴了,还可以摘一些早熟的桃子解渴,咬上一口甜甜的汁水会一直流到心底。

秋天是一个醉人的季节。金灿灿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挂在屋檐下的柱头上,火红火红的辣椒串起来拴在窗户边,一直要挂到过年。核桃、花生晒在院子里,架上的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玛瑙,黄橙橙的梨,红彤彤的苹果,红灯笼似的柿子……空气里飘着丰收的让人沉醉的香味。

我最爱家乡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冰冷冰冷,冻得人手脸通红,一切都显得萧杀肃穆。雪是冬天的精灵,雪花一飘落,天地间变得异样的洁白、纯净。这时的家乡,是孩子们的乐园,堆雪人、打雪仗,笑声直冲云霄!溜冰也是不错的游戏,先是小心翼翼地踩到河边的冰上,慢慢地往中间探,一步、又一步挪,终于,觉得冰上没有啥危险了,就大胆的溜起来,有的二人手拉手,有的抱一块石头在冰上旋转,有的撑两根木棍滑,孩子们滑冰的花样层出不群。

这就是我的家乡,朋友们,如果你要郊游,请到我的家乡来,我可以给你当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之中节日多: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要说我最喜欢的节日,那非端午节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关于她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有一次楚怀王被抓了,囚禁在秦国,后来他逃出去了,可是却在路上病死了。楚国人民恨极了秦国,尤其是一位叫屈原的大夫,他对新任国君提出建议:操兵练马,为怀王雪恨。可令尹子兰却说屈原坏话,屈原被革了职,由于心情低落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后来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赛龙舟等方法纪念他。

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老一辈们用五彩线编成跟彩波一样的美丽的小绳,在端午节早上给我们戴上,象征着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还要去逛端午,其实说白了就是野餐,早上我们把好吃好喝的都装在包里,让大人们带我们去野外吃。

记得去年,我和爷爷去了牛头山,我还捡了一块高20厘米像猪似的石块呢。回到家里奶奶说:“去山上可以冲去一年以来的霉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病无灾。”我问奶奶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可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后来奶奶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她小时候也喜欢过端午节。下周就是端午节了,我希望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家乡作文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山东临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也是《沂蒙山小调》的发源地。《沂蒙山小调》抒发了临沂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之一。

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它因临近沂河得名,古称“琅琊”、“沂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也是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的故乡。这里还出土了《孙子兵法》这一“兵学圣典”。

在家乡的众多景点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羲之故居。那是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风景优美,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内有洗砚池、普照寺、集柳碑、晒书台等历史古迹。最有名的就是洗砚池啦!相传王羲之幼年刻苦练字后,经常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叫它“洗砚池”。任何成功都需要努力,并且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我们很爱她。期待下次的故乡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十年后的家乡作文300字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临睡前,我的小秘书——智能机器人深蓝提醒我:明天是你离开家乡二十年的日子,按着你的计划明早要飞回家乡,太阳能飞艇已充电完毕,请早点休息吧。

很快我进入了梦乡,飞艇载着我和深蓝到了家乡的上空,却找不到美丽安静的那个太行山下的小村子了,满山的苹果,核桃,红枣树都不见了,山光秃秃的,老人告诉我:“村外开了一家烤鸭店,烤鸭要用果木,这不,果树都被砍光了。”

村里的青砖瓦房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水泥楼房,碾盘不见了,人们也不出来吃饭聊天了,村中的小溪漂着垃圾,没有了小鱼的影子,一下雨,山洪直流而下。机器的轰鸣代替了鸟语花香

我惊醒了,命令深蓝返回二十年前,把绿化,环保,低碳生活的宣传册发给村里人手一册,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二十年后我还会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们的家乡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春节,我们这地方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风俗——吃饺子。

春节吃饺子,这个风俗要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讲起,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南方人一般不会亲自包饺子,他们到超市买速冻饺子,煮出来虽然也很美味,但是比起我们北方人亲手包的饺子,味道差远了。

记得除夕和妈妈亲手包饺子,先和面团,醒发1-2小时,切下一块,揉成长长的细条,切成一块一块的,擀成薄薄的面皮,把剁好的肉馅同剁好的白菜放在一起加上油、盐、酱油、十三香和一大盆,又把切好的豆腐、菠菜和好、包好,在一旁坐车的哥哥只闻闻馅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可以在豆腐水饺里包上几个硬币,就变成了“幸运饺子”,接下来就是“蒸煮炉炸”,我们认为煮更传统,更好吃,所以决定煮。

春节来了,终于有机会吃“幸运饺子”。早上,煮好,香气扑鼻而来,自己选一碗,吃上一大口,满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往日有些挑食的哥哥也吃了好几碗不止,吃到最后一个饺子的我,本想一整个直接塞灌倒嘴里,没想到咬下去差点把牙咯坏了,是一枚硬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但吃到硬币说明财源滚滚。爷爷也很爱吃,闻到香味还没等去叫就主动过来了。

春节家家吃水饺,水饺人人都爱吃,年夜饭尤数饺子香,饺子这个风俗给人们带来了数不尽的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开心的端午节六年级的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Sectio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l rumors are Qu Yuan.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唐·文秀)

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怀;一条江河,流淌千年。

一个节日,一种纪念的文化;一腔眷恋,流传人间。

龙舟竞技,伴随着热闹的呐喊,穿过幽幽的挂满艾草的街头巷尾。端午节,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与活动,连同一份朴素的情愫和纯洁的思想,全都融入了浓浓的端午粽香。这缕端午的粽香啊,悠悠飘散,飘了千年。

端午节,“端”字有“初始”之意,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为如今的“端午”。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人们认可的便是纪念屈原。

2011年百度端午节logo正是以爱国诗人屈原为主题元素。诗人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他忠贞爱国,为满朝奸邪所不容,楚怀王不辨忠佞,将屈原贬至南方荒蛮之地。终于在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听闻悲愤交加,心如刀割,自知报国无望,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便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死后,江边百姓纷纷引舟竞渡,打捞屈原,并将粽子抛洒在汩罗江中,以免江中鱼虾啃食他的身体。逐渐地,每逢五月初五,人们就养成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办诗会、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名人,他才华横溢,独创了“骚体诗”;他品行高洁,遗世独立,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为我们世代所敬仰。时至今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并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人言:粽子分明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正不阿的性格;雪白的糯米,代表着他出淤泥不染的品质‘而那颗红枣,正是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子之心。“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响彻在屈原的故乡。

悲壮的传说、留香的艾草、飞渡的龙舟、甜美的粽子……端午节的每一个元素都无不让人感到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与传承,让我们在向幸福前进之时也不要忘记秉持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时回望先人,遥寄哀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