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937

作文

5

篇1:中秋节的遐想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一夜寒风过,地上有些潮湿,山上的雪迫不及待想走下来却被松树们紧靠着互相取暖的身子挡住了。白云急匆匆地从处子一般蓝色的天空中走过没有半点停留的意思,草原的绿色忽明忽暗却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疲惫。太阳湿漉漉地照在片片金黄的麦茬地上,点点露珠闪闪发光,黑色的公路被石人子缓缓走来的秋色陪伴着向远方延伸。此时巴里坤的小麦刚刚收割完毕,粮食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各乡村忙着收购工作。看着一袋袋的粮食被装上车拉走,看着农民们满脸风尘而又面带笑容的脸上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拉着地排车去交公粮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趴在粮食袋子上,父亲那套着袢绳又红又黑的肩膀在太阳底下闪闪发亮,知了在路旁拼命地喊着。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年近五十的父亲有了自己的运输公司,再也不用拉地排车了,而他的儿子却再一次回到农村,来到这个边疆小镇,并且即将在这渡过他的第二个中秋节

小时候过中秋节,感觉就是吃月饼走亲戚,而且月饼那么难吃就不能换个别的食品?小时候我特别腼腆,最怕串门走亲戚,但一到年节的时候,妈妈串门走亲戚总要带着我。这对我来说一件特别难受的一件事情。在别人家我几乎不敢抬头,别人问我话我也不吭气,只是低着头摆弄手指头,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推我一下,插上一句:你三姥爷问你话呢!然后对我的无礼表示道歉:这孩子忒腼腆,不大说话。这时亲戚就会安慰到:“孩子忒小,大了就好了,不说话,心里啥都有。哎呀!你看恁小长的多俊,浓眉大眼嘞!要是个妮子就好了……”。所以那时的我不喜欢过中秋节。我老是问妈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让人们互相串门,这月饼你送给我,我送给你,送来送去啥意思?妈妈就会说:这就是个纪念,平常各忙各的,再没个年节,你不来,我不往的,亲戚也就不是亲戚了。现在我长大了,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克服我性格上的弱点。看来老人们说的是正确的:大了就好了!。长大就好了!长大了远离家乡才真正理解这些节日对人们是那么的重要。

说到中秋自然少不了月亮,现在月亮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因为我国的“嫦娥”马上就要奔月了。我初中时候写过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中我写到了嫦娥工程,没想到与现实如此巧合,而且我小时候的梦想这么早就成为了现实,比我设想的时间还要早两年。一想到这里我就为我小时候的幻想飘飘然起来,甚至有些得意忘形。长大了我依然有许多幻想,可我不敢说出来,怕有人说我有病。当然中秋我不能忘了田田,因为她的生日就是中秋节。送她点什么呢?我想来想去做一张电子相册给她吧!于是折腾了几个晚上把我以前给她拍的照片进行重新加工再加上她最喜欢的音乐刻进了光盘里,价值人民币两块五。我想嫦娥不会做这样的礼物给后羿吧!嫦娥只有把她的思念和孤独都做进了月饼里自己吃,所以月饼才这么难吃。唉!你怎么就能一个人跑到这广寒宫里来呢?唉!同样是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结果不同啊!唉!中秋节吃块月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遐想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在阳台撑开一张小桌子,摆上几叠早已切好的月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啃月饼、抢月饼,是多么惬意啊!

微风吹拂我的脸庞,我舒服眯起眼睛,感受着这份来自于大自然的恩泽。嘴中品着一块月饼,看着爸爸一边嚼着月饼,一边和妈妈悄悄说着什么。姐姐悠闲地靠着椅背,和我说起了她们班的八卦与新闻,说个不停休。天上——一轮看似有好多小孔的圆月,将一缕缕轻柔无比的月光,悄悄地、无声无息地洒在我们身上,映在我们脸上。

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我回忆其过去的欢乐。又想象着未来,一位胖嘟嘟的女孩,独自一人,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学校里走着。那个女孩在黄昏时,微风中散步,她想起在小时候的时候,自己和姐姐,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坐在圆月下谈天说地,那时候姐姐跟自己说了许许多多大学里的趣事,当时,还听得口水直流,现在,真的来到大学,也没有小时候那么稀奇那么渴望大学了。

在大学里,那个女孩会逐渐变得独立,会变得坚强。

——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但总有那么一天,这不会再是我的幻想。

夜深了,姐姐的大学新闻停止了,爸爸和妈妈的对话也戛然而止,又是一度中秋。时间,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节遐想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石桌边分享着美味的月饼,观赏着洁白的月亮。妹妹在石桌边载歌载舞,给大家助兴。我呢在旁边放烟花炮竹,小弟站在石桌上也跟着跳,别提多开心了。

此时有谁会想到那些日日夜夜守在边防线上、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战士呢?没有、没有、谁都没有想到。

世人都说战士都非常刚强是无坚不摧的,可就算在刚强战士也是人,也会有软弱的一面。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也会想念自己远在天边的母亲,妻子和孩子。可如果他们都回家了,那谁来保卫边疆?谁来保卫祖国的领土?

所以我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尽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节遐想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句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他先是金黄金黄的,穿过一朵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白的了!

它高高升起来了,圆的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啊!——皎白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为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个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做个伴儿,多想去安慰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中秋的月亮好象也正在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该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然不及太阳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双手,给你帮助与温暖……

愿这意境荡漾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界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们,请开启你思维的大门,畅想明天,长项属于你自己的“心月”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秋节前的遐想

全文共 2307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佳节倍思亲!眼看着,又一个花好月圆夜即将来临,可偏偏月圆人不圆。记不清多少个月圆夜之前了,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月圆之夜,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葡萄树下、圆木桌边,桌上放着一盘月饼,有豆沙的、五仁的、冰糖的、果仁的……我最喜欢吃豆沙的了,因为豆沙味的月饼甜而不腻,里面的豆沙香甜细腻,不像别的口味的,吃进嘴里太粗糙,总感觉像有很多杂物,所以,我一直最衷爱豆沙味的月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每到了中秋节,我最想吃豆沙月饼的时候,我爱的那种味道却再也找不到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同样是豆沙月饼,却为什么没了我以前喜欢的那种味道。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等了一年又一年,各种饼屋越来越先进、厨师的手艺越来越高超,可我最终也没能吃到以前的那种味道,到如今,我也已经忘记那种味道了。

吃的味道早已忘记了,可我最爱的人们却永远也忘不了,那种爱的味道也永远忘不了。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在另一个世界里还好吗?永远也忘不了跟你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回忆停留在儿时的点点滴滴……我们每天吃完晚饭出去散步,走在灯光下、马路上,谈着每天发生的事情,或高兴、或忧伤;在夏夜里、路灯下捉蛐蛐,蛐蛐特别多,黑压压的一大片,随手就可以捉好多,不到一杯茶的功夫,我们就捉了两大瓶的蛐蛐,这下好了,家里的大母鸡够吃上好几天的了;在池塘边,我们洒下虾网,捞起无数鲜活的大龙虾,当我们正在收网,为今天的满载而归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只得飞快地收起网子,狼狈地一手拿着捕虾的工具,一手拿着捕到的虾往家里飞奔而去。无奈我的小套鞋里装满了雨水,怎么跑也跑不快。好不容易跑回了家,就是父亲的一通责骂:“叫你们早点回来不听,非要淋感冒了才好。”边骂还边帮我把身上的水擦干。当时,我觉得父亲的脾气太大了,也不多关心我一下,后来想想,他做的不正是在关心我吗?忘不了家门口小院子里母亲种下的那一片菜园、花圃,母亲种的菜总是特别好吃,母亲种的花总是特别好看。

还有父亲种的那一大棵葡萄树,那是怎么样的一大棵葡萄树啊?那时的我一个人抱都抱不住它。后来我们搬家了,听说被老房子的新主人砍掉了,我还伤心了好长时间呢!还记得在我十几岁正是叛逆的年龄时,父亲经常在晚饭后、月光下,把我叫到阳台上跟我谈心,他的一些话如今仍经常在我的耳畔响起“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如果它长歪了,就要把它扶正,这样,它才能长成参天大棵”“别看你们的同学现在都差不多,在一起嘻嘻哈哈,等长大以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现在想想,父亲的这些哼哼教诲无不是在为我的成长指明方向,他以他的经验向下传承,是希望我能茁壮成长、少走弯路。事实证明,不管父亲的话是对是错,满满的都是他对女儿的爱,这就够了。忘不了父亲曾经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为了我上学而四处举债。忘不了母亲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在我的身边陪伴我,直到自己病倒。忘不了跟父母在一起的那一段最艰难的日子。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在她临终前用她那温暖而又无力的手轻抚我的长发,我知道她舍不得我……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在他临终前步履蹒跚地去浇他的那些花草,我知道他是壮志未酬,他是不甘心……(写到这儿,我已是泪流满面)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我,虽然我很伤心,但斯人已逝,伤心又有何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该放下的还是应该放下,该忘记的还是应该忘记。忘记那些悲伤的情绪,留下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回忆满满的都是爱,都是爱的传承。上帝拿走了你的一样东西,必将给予你另一样东西。如果说你对父母的爱是自私的爱、是索取的爱,那么,对孩子们的爱就是无私的爱、是给予的爱,是你把父母对你的爱传承下来,付出到自己的孩子们身上。

时过境迁。同样的中秋月夜,却早已物是人非。我遐想着这样一幅场景: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明月大如银盘。银盘边散落的星星就像颗颗耀眼的钻石悬挂空中。星空璀璨,和明月一起把天空照耀得格外明朗。月光下,我们坐在高楼的屋顶上、圆木桌旁,我和先生把酒对歌,孩子们承欢膝下,好不快活。“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我仔细一听:“这是蛐蛐在叫。”“蛐蛐长得什么样子?”在钢筋水泥里长大的孩子们没见过蛐蛐是再正常不过的。“蛐蛐啊,就是一种黑色的昆虫,背上一对翅膀,尾部一对尖刺。”我给他们解释着。

怕他们很难想象,于是,我干脆拿出手机,直接在网上搜索蛐蛐的图片给他们看,这下,他们就一下子清楚了,“噢,原来蛐蛐就是这个样子啊!”“妈妈,妈妈。你看月亮上是什么?蛐蛐怎么跑到月亮上去了?还有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女儿兴奋地叫道。我好奇地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向月亮上望去,不禁吓了一跳,这不是儿时的我吗?还有爸爸和妈妈。他们正围坐在桌旁,吃着我日思夜想的豆沙月饼。“月月,吃不吃月饼啊?”只听月亮中的爸爸对女儿说道。“吃啊,我最喜欢吃豆沙月饼了。”月亮中的女儿一把抓起盘中香喷喷的豆沙月饼。谁料,她调皮地朝我笑着,一抬手就把月饼扔给了我。我接过月饼,又惊又喜,兴奋地竟说不出话来了。“妈妈,妈妈,我要吃,我要吃。”“我也要吃,我也要吃。”身边的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月亮中的我说:“别急别急,都有都有。”于是,她又扔了好几个月饼给我们。就这样,我们一起吃着最好吃的豆沙月饼,开开心心地渡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之夜……孩子们问我:“妈妈,那个月亮里面的女孩是谁?”我说:“那是小时候的妈妈,旁边是妈妈的爸爸妈妈,就是你们的姥姥和姥爷。”“那你开心吗?”孩子们又问。我说:“当然开心了,我所有爱的人都在一起,而且都这么开心,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噢噢噢!好开心!好开心!”孩子们开心地跑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