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一篇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通用20篇

浏览

7407

作文

228

篇1:端午节包粽子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重逢粽子日作文500字:难忘的端午节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69岁了,千层饼似的眼皮下面有一双慈祥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面架着一副眼镜,薄薄的嘴唇,显得特别精神。

每次端午节,都是奶奶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奶奶包粽子可是一绝,又快又好,平时,还有不少人来向奶奶讨教呢!我可不是吹牛皮,不信,你们看:奶奶又开始包粽子了。

我先帮奶奶把圆桌、椅子以及包粽子需要的原料搬到院子里,奶奶从屋里慢慢地走了出来,坐在椅子上,准备包粽子,我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奶奶,只见奶奶把两个粽叶合在一起,然后,用手把粽叶一弯,围成一个近似漏斗的形状,又用另一只手快速地从水中捞出一把米,装进弯好的粽叶里,说来也奇怪,奶奶的手就好像一把秤,装进粽叶里的米不多也不少,接着奶奶把粽叶的后面一折,右手压着粽叶,另一只手抽出一根绳,为这粽子绕一圈,然后系了一个活扣,有就顺序地放进了蒸锅里,不到半小时的功夫,满满得一蒸锅粽子就全部包好了。

奶奶包的粽子个大饱满,煮熟后却没有一个开口笑,奶奶镇不愧为包粽子能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端午节作文400字:第一次包粽子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我只会吃粽子,但不会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我看见奶奶正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我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奶奶笑着说:“我在包粽子。”我兴奋地说:“哇!我最喜欢吃粽子啦!”奶奶依旧笑着说:“过一会你就可以吃了。”说完,又继续包起来。我看了有半分钟,突然乞求地对奶奶说:“您让我包一下粽子吧。”奶奶经不住我的央求,只好让我试一试。

我先挑选好粽叶,放在水里洗干净,哇!真像一条条腰带。再把米也洗干净,放在盆里,然后把粽叶一折,就像“漏斗”一样。奶奶突然对我说:“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漏斗时,手要握实,不然,就不结实。”我听了之后牢牢地记在心里。我小心翼翼地尝试着。

不过还是有偏差:米填少了,粽叶破了无法包。我不气馁,有做了一个,我觉得还是不行:米填多了,丝线扎不住。终于,第三个包成了,一个粽子变成了一个小星星。不过和奶奶包的放在一起,我的还只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把粽子交给了奶奶,奶奶把一个个像小星星的粽子倒在了锅里,它们像一群小鸡奔向窝里。闻着粽叶的香味,我口水直流。奶奶看见了:“看你这个样子,真是一只小馋猫。”

虽然这是第一次包粽子,也包的不算很好,不过我很有成就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粽子飘香作文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的时节。

春天,一看到那大片的芦苇叶,肥嘟嘟,绿油油的,长满了河边,俨然是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我们小孩子就指望着它快快长大,好尝一尝那一年一遇的粽子了。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大早就会跟着大人去割艾叶,收菖蒲,摘苇叶,回来后把它插在门的两边,听奶奶说,这些东西能辟邪驱鬼,保四季平安。而这一切做好后,就是包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了。

包粽子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先要选好上等的糯米,然后放到清水里泡上半天,等到米被泡得白白胖胖的,再用煮过的苇叶包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粽子。粽子的馅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也是各有不同,牛肉的、猪肉的、红枣的、莲子的、赤豆的……想吃什么就包什么。而每当此时,大人们总要给我们小孩子包一种特殊形状的猪蹄粽子,那形状与猪蹄绝无两样,看着满篮翠绿欲滴,形状万千的粽子,会禁不住咽几口口水。

等到煮粽子的时候,我总会钻进灶膛,依靠在奶奶身边,帮助奶奶添几把柴火。这时候奶奶就会教我煮粽子的方法:开始要大火猛烧,等到锅里的水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热气从锅沿周围冒出来,就要改用小火烧。这时,那浓浓的苇叶香味就在小村的空气中蔓延开了。

“粽子熟了!”爷爷揭开锅一看,尽管苇叶的颜色没有刚包时的鲜亮翠绿,但感觉中透出一种别样的温和。吃粽子了,可不能太粗鲁,先要小心翼翼地解开捆粽子的绳子,然后轻轻地剥开苇叶。要小心地像欣赏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品一样,轻轻剥开一个,糯米的香味,苇叶的香味扑鼻而来。然后慢慢品尝,细细地咀嚼。那粽子的香味,我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去品尝,才能感受得到。爷爷是我们家吃粽子最诗意的,他总是把粽子放在白糖里面蘸一下,吃一口再喝一口小酒,还怡然自得地唱着:“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小酒一杯暖洋洋,神仙的日子我来享。”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年年粽子飘香时,我的家乡总会在粽子的香气中陶醉,在端阳民谣中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粽子清香。我的馋虫也被勾出来。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来到姥姥家,让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开始包了,一个个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我不禁跃跃欲试。因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刚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首先,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姥姥的样子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里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几颗又大又甜的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围”--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下,包出了一个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本以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锅中去煮,可是还没等放入锅中,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子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样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气,可我怎么可以做事半途而废呢?我又重新包了起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几个粽子,它们别看形状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还是亲手做的,相当有成就感。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学会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乐的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吃粽子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是我们奉化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为什么要插艾草呢?大人们都说艾草是用来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驱蚊虫,还能令人保持神清气爽。我不想停留于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个爱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来,于是我便去问爷爷,爷爷把艾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的一清二楚。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来到人间打探民风,因为那时候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老神仙来到了人间,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可怜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个破碗,来到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门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在农妇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说:“去去去,臭乞丐,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大嫂听了,顺手将墙上挂的被虫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来,扔给老神仙,凶巴巴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气了,用袖子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又大又显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光。化作一缕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脸色白里透青,好久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朵,手中拿着瘟药,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儿子,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儿子在匆忙赶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么大的抱,小的牵!于是又变成了一个老头,倒在路发出一声声的呻吟,女人的看见了忙问,“老人家,你怎么啦?”“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把手中的孩子一放,随手在路旁的草丛中摘了摘了几片艾草叶,放到老人的伤口上,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问了:“你走得这么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村里有个大嫂,脾气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气了,说三日之内,让我们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们急着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起来,说:“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去逃命吧!”“那你为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噢!”老神仙听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就办错了事!天下还是好人占多数,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你们大可不必担心,也不用逃命了,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顶上,就不会得瘟病死去了。”说完,便跳上云朵,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里。一到村子,女人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人间处处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包粽子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闫*琪

今天,行文教育的老师们带我们去万江水蛇涌体验包粽子和做风筝。

刚一下车,啊!一股仙气扑鼻而来,我现在都还想再闻一闻呢。

到了包粽子的环节,当我还在想我包出来的粽子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时候,一个阿姨走了过来说:“我今天来教你们包粽子。”语音刚落,阿姨就拿起两片粽叶,叠加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放入少量的糯米,再把五花肉和蛋黄放进去,再加上一点绿豆和糯米,把其余的叶子包紧,最后用绳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到我做了,我兴奋极了。我按照刚才的步骤把一个粽子做完了,我把它轻轻一提,它便从我的手掌心里“逃跑”了。粽子里的馅洒到了地上,我伤心极了,不过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尝试。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我终于成功了,我心里喜滋滋的。

从包粽子里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是: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初中生端午节作文600字:粽子飘香话端午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就会有许多的节目,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吃鸡蛋……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包粽子。

“包错了,哎呀,又包错了。”“你包了多少?让我来数数。”“哈哈”一阵阵欢笑声。埋怨声。高兴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咿,是哪儿传来的声音?”哈哈!结果是五年级五班在包粽子呀。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亲手动手过,知道今天,我才算大看眼界。

我乖乖的坐在老师旁边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在老师示范的过程中,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脸老师都包了“好几百个”才包好一个。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以前包粽子的样儿这出一个圆柱形来,再在折好的角里放上一点已侵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块腊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的还要顺利的完成一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老周替我解了围——割掉了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追简单的步骤——扎粽子。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我拿出一个绳子,将绳子围绕了几圈,好了,开始扎,我用嘴咬住绳子的另一半,用手拿住一半,扎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只听“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一粒的掉在地上。看来包粽子真不是这么好包。

最后,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通过这一次包粽子活动,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端午节包粽子300字作文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姥姥要包粽子,我也来参与。先报安排好的米、粽叶、马莲还有肉枣、红枣……放在桌上,开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个,简单!

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米,放一个枣,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叶包住,两个手都占住了没法捆了,在姥姥的帮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终于包好了。

我们包了肉粽、甜粽、豆粽……开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还有鸡蛋。满屋子飘着粽香,太诱人了。

粽子端上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浓浓的清香,黏黏的、软软的、真好吃。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纪念屈原、赛龙舟……

我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传统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包粽子活动简报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6月2日上午,莱州金都社区服务中心内粽叶飘香,在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让辖区空巢老人和低保户过一个欢乐祥和的端午节,社区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包粽子活动

邻里齐包粽:2个小时80多个

活动现场,记者看到糯米、粽叶、鲜肉等必备材料已经被整齐地摆上桌,填糯米、放红枣、裹叶子、扎线……只见一双双巧手在欢声笑语中上下翻飞,很快三角形、喇叭形、牛角形、长条形等各式各样或纤细或壮实的漂亮粽子就这样一个个在居民们的手中诞生了。

“粽子下锅喽!”随着一声喊,在经过2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大家将亲手包好的80多个粽子放进锅里,“放粽子可是关键,放不好的话加水一煮米就容易飘散,所以一定要一个挨一个,插着空隙都挤在一起才行。”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可是他们往年总结出来的小诀窍。

你来教我来学:新手跃跃欲试

金都社区的孙主任可是包粽子高手,她包的三角粽吸引了一些围观的居民跃跃欲试,活动中,社区物业的一位张大姐也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包粽子时,粽叶面朝上,包时比普通的粽子多卷一圈,装好米后然后上端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才可将粽叶翻盖下来……”孙主任边包边讲解要点。

“太难了,缠来裹去的粽子不是包成扁的,就是底下漏米,特别是最后捆线的时候,没想到包粽子看起来不难,但如果没有掌握技巧,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张大姐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包粽子,亲手包粽子太有趣了,很高兴能在和这么多朋友度过中国传统的节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体验很十分美妙。

友爱暖人心:粽子虽小情义重

当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将煮好的粽子送到社区空巢老人和低保户的手里,大家收到粽子后都很开心,心里觉得十分温暖,“我儿子女儿都在外地,平时自己在家,没想到这次端午节社区又来送了粽子,心里真是甜丝丝的。”社区空巢老人张万河说,其实逢年过节社区都会来看看自己,总是能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节日的温馨。

金都社区主任刘俊凤告诉记者,包粽子、吃粽子是传统习俗,这已经是社区第二次举办包粽子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既让大家继承了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空巢老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众,把传统节日的意义进行了深化,增加了社区的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包粽子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把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时,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时,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老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妈妈、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包粽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端午佳节少不了粽子这一传统食品;而在我们家,端午节少不了我跟妈妈在厨房包粽子的其乐融融。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像往常一样煮好粽叶马莲、泡好糯米小枣,等我跑进厨房,掀开锅盖,粽叶那撩人心魂的清香瞬间弥散到了整个屋子。猛然间忆起儿时的端午,那里我还不及厨房的案台高。粽叶煮好后,妈妈总把锅盖留给我来掀,我便端个板凳站到锅前,自豪地释放那股清香。那时我的小手还不能把控粽叶,只能看着妈妈的大手在墨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和棕红的小枣之间闪动,不一会儿粽子的雏形就有了。这时我便费力地用大剪刀剪一段马莲递到妈妈的大手里,再帮着按住粽子。妈妈轻轻巧巧一绑,粽子就结结实实了。

后来,我长到不用板凳就能在案台上操作时,不再满足于只掀锅盖、看妈妈包了,也学着样子包起来。刚拿起叶子,妈妈就笑了:我拿反了!“应该光滑面在里,粗糙面在外。”妈妈细细纠正,慢慢示范;她做一步,我仿一步;时间就在一大一小两双手间静静地淌过。终于,我弄出了一个隐约能看出粽子模样的松散包。妈妈快速完成她手中的,然后剪一段马莲递到我的小手里,帮我按住粽子,我费尽力气终于把它“五花大绑”。在我和妈妈的笑声中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后来它被妈妈放在最好的位置煮熟,又被她小心地等分给全家品尝。仍记得那天嚼着自己包的粽子,听着妈妈的夸赞,心里漾着无边的欢快。

现在,我和妈妈几乎一般高了;年复一年端午包粽子,我也熟练到无需妈妈帮忙,只是在速度上还在追赶妈妈的节奏。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会和妈妈包得一样熟练,甚至超过她,因为她在教授时老去,而我在学习中长大。

如果我是糯米,妈妈就是粽叶,紧紧抱住糯米,把全部的清香都渗透其中,使它成为香甜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日记端午节吃粽子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时候有个叫屈原的人,他跳江了,人们就做了一些粽子往江里扔,让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它还有很多的名字:端阳节,女儿节……

今天我们举行了包粽子活动,比赛开始了,我们先把粽叶弄成圆锥形,把米放进去,最后再把米用粽叶裹起来,用绳子绑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粽叶太硬了,

于是我们就把粽叶拼命往里塞,才取得了成功。比赛结束后,我看见大家包的粽子各不相同。我们分5个组,我在第四组,我们一共包了8个粽子,包得最多的是第三组,一共11个,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

军。

我今天过得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包粽子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学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姥姥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姥姥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姥姥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姥姥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姥姥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重逢粽子日作文500字:难忘的端午节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也有我喜欢的食物,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这天还有一个传说呢!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为了国家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把粽子抛到河里给水怪防止水怪吃屈原的尸体。粽子是我的最爱,一提起粽子就让人垂涎欲滴。

只要粽子那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不知不觉定在蒸笼旁,真香啊!过了两三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笼了,我接过一个粽子,迫不及待地将碧绿的粽叶拨开,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只见白色粽子里嵌这几颗红宝石(红豆)真好看。我忍不住了张开大口狼吞虎咽如风卷残云。啊!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咦?粽子呢?原来都到肚子里了,可粽子的美味还残留在口中,吃了还想吃。

粽子不仅美味,而且做法也很简单。先拿一条长短相依的长绳,吧粽叶包成漏斗形的,再将在水里浸泡过的粽米,红豆装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把粽子包起来,最后把粽子放进蒸笼里蒸上两三小时,一个美味的粽子就诞生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垂涎欲滴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包粽子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我和妈妈也准备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我们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因为对于我们新手来说,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最好包的。回到家里,我们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准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妈妈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我很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好像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妈妈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妈妈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最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防止它“漏馅”!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来有点像包子!包了几个以后,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自己啊!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包粽子_端午节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优秀作文:端午节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吃粽子话题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开锅。

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蜜甜。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脸上也粘了不少饭。可我却乐不亦乎。

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吃粽子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要去大姨家吃粽子

路上我问妈妈:“‘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说:“‘端午’的‘端’是开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秦国包围后,写了《怀沙》这首诗,跳入汨罗江,自杀而亡。南方人这时候还会赛龙舟呢!”

一进大姨家,香喷喷的粽子味迎面扑来。“啊,真香!”我大叫一声,吓他们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绿色“粽子衣”的粽子,脱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还有一个红“嘴巴”。粽子一端上来,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大姨夫咬了一口,满嘴长了许多白“胡子”。我们哈哈大笑。大姨夫却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唇,说:“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们在一片欢笑中,都吃了粽子,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吃粽子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来讲讲端午节的来历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江里的雨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人们在这一天里会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等。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于是在昨天,爷爷家包好了许许多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家,刚一进门就闻见了那淡淡的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厨房,从锅里拿出一个粽子放在碗里。我剥开粽叶,看见那白白的粽子上还在冒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粽叶的香味。糯米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顿时,蜜枣那淡淡的甜味溜进了我的嘴里,这种味道只有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才能尝得到。

我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爱国的精神,长大后做一个做一个对祖国有用,能为祖国尽自己一份力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