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大全(精彩20篇)

导语:在除夕前几日,人们通常都会分工打扫家里卫生,也会把被子清洗干净,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不顺心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节的作文,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浏览

3797

作文

207

篇1: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在阳台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就连我家也不例外。

我和家人一起在阳台赏月。刚刚升起来的月亮倾泄下了一片清辉,月亮亮灿灿的,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白色。月光静静地洒在了地面上,整个世界都被罩上了一层银色的光,镇上像被笼罩着薄薄的银纱。月亮穿过了云朵,将光辉洒在了马路上,马路就好像是用银子铺成似的。它还将月光倒映在了水面上,晚上的风一吹,河面上就波光粼粼的。

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女孩,一会儿躲进了云里,一会儿又从云中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将大地浸成了梦幻一样的银灰色。看着月亮,又不禁让我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是为了纪念嫦娥才将八月十五定为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还令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李白思念家乡的感情。使我不时想起了驻守边疆的战士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不能与家人团聚。

我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吟诵起李白的这首诗,我便想起去年中秋节的情景。

那天晚上,月亮格外明亮,星星们害羞地躲了起来,只有几颗勇敢的大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月亮上的嫦娥姐姐看着我,好像在说:“小弟弟,你们多幸福呀,我可孤单啦。欢迎你能来月宫做客,我做南瓜饼给你吃……”

嫦娥姐姐是那样孤单,可是我家乡的人们都在欢天喜地地庆祝中秋节呢。

奶奶搬出了一张小圆桌,桌子上摆的东西都是我爱吃的。你看,有红彤彤的大苹果,黄澄澄的香蕉,紫得发亮的葡萄,圆圆的月饼……

我最爱吃月饼了,刚要伸手去拿,爷爷笑眯眯地对我说:“别急,等敬完了月亮再吃。”为什么要敬月亮呢?姑姑告诉我这是为了祝福家家户户都能团团圆圆,爸爸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小表妹在一旁开心地跳起了拉丁舞。

月亮越升越高,鞭炮声响个不停,夜空中的烟花是那么灿烂美丽,像小朋友的笑脸一样。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着中秋联欢晚会,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

这样的中秋节真令人难忘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中秋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家乡,弄不清是哪里哪年哪代传下来的有中秋节吃粽子的风俗。

小时候,如盼着过年一样盼着过中秋节,原因是想融入明亮而热闹的夜晚和吃那可口的粽子。

每到中秋节前两天,家家户户都在水缸上架根铁棒什么的,然后把糯米稻草放到上面烧,烧后的灰则顺势掉落到水缸里,等到灰满水缸,让它泡两天。直到农历八月十四的下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淘米洗棕叶动手包粽子。粽子的包法真是够讲究的了,它要求”包得稳、扎得紧、角分明“。看那足有15厘米宽大长长的棕叶,必须是新鲜的,摘回来后只能用清水漂洗,淘洗糯米必须是用泡过稻草灰后滤干净而黑亮黑亮的水,否则包出的粽子颜色不黄不中看,吃起来味道也是淡淡的。粽子的四个角哪怕有一个角不分明都要受到一番奚落而返工。粽子的个儿也够大的,在我们家乡,一斤糯米充其量只能包出两到三个粽子。有些特色粽子里面还会掺些不同的肉类、花生米、板栗等什么的,其味吃起来怎么形容好都不过分。

小时候也曾试着学包过粽子,尽管大人们耐心地教,但因为劲小,包出来的粽子都要大人返工,到稍大一些了,却要离开家修自己的学业去了,所以包粽子的技艺一直没有学到手。每年过中秋节,我们小孩都只能围着大人叫快点包好。但再快,一家人说说笑笑嘻嘻闹闹忙东忙西的也要三、四个小时后才能包好,而粽子真正出锅,却要到中秋节的早晨四点以后。因为要贪第一个吃粽子,许多小孩都几乎养成了不吃到粽子不睡觉的习惯。大人也理解这种奢望,但又怕小孩干等着急,于是就都把小孩哄出去玩家家。等到时候差不多了,嘿!风景这边独好,大人找小孩的尖叫声,小孩的应答声此起彼伏。

其实,粽子的吃法一样地也有讲究。刚出锅的粽子尽管香喷可口,但不宜多吃。记得刚上学那一会儿过中秋节,我吵着一口气吃了四个刚出锅的热粽子,经验老到的父亲再怎么劝我也没劝得住。结果连续两天没有吃东西,胃里还咕噜咕噜地闹了几天,从此再也不敢贪吃了。

童年的中秋节,不知过了多少个不眠而快乐的夜晚。时过境迁,多少往事都已处在朦胧之中几乎淡忘,唯有那香喷喷的粽子,还时常浮在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是团圆的日子。在我的家乡中秋节有好多的习俗,如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但我最喜欢的就是赏月,因为那天的月亮最美、最圆。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一起到公园里赏月。关于中秋的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故事,我最喜欢听的就是爷爷给我讲过的“嫦娥奔月”的传说。想着想着,抬头仰望天空,“啊,月亮出来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有着皎洁的光环,像一个大月饼,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像孩子,月亮就像一位母亲。看!她们母子多么幸福啊!就像我们的一家人。我抬头凝视着夜空皎洁的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噢,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吧。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姐姐和小玉兔正在嬉戏,又想到绰号是“兔子”的好朋友陈俊泽,便大声笑着问月亮:“嫦娥姐姐和陈兔子,你们玩的开心吗?”

“月到中秋分外明”。看着圆圆的月亮,妈妈告诉我:“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幸福圆满,所以要望着月亮许愿。”于是我也许了一个愿:希望每一家人都过得幸福。

月亮真迷人啊!我喜欢家乡的中秋节,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赏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妈妈在外地旅游,无法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这天,我们在美丽的太湖游玩。白天,太湖上非常喧闹,我们坐在游船上,太湖的四周环绕着绿山,郁郁葱葱,太湖的水极其清澈,绿水和远处的青山分不清界限,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湖里的鱼五颜六色,欢快地游来游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太湖边赏月。这时的太湖异常宁静,湖上没有了游船,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明月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绿山里的一颗珍珠,璀璨夺目。一阵清风吹过,湖面上飘来阵阵幽香。我和妈妈一边吃着月饼,一边遥望夜空。刚开始,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朵后面偷偷往外望,我和妈妈急切地盼望着,她也在悄悄地偷窥着我们,终于,她被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从云层里慢慢地走了出来,顿时,湖水全都笼罩在清凉的月色中,好像一位绝色的仙女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沙,使人不禁思绪万千。想起远在千里的爸爸一个人在家,我的眼睛湿润了。

“叮咚。”啊!是爸爸的信息,我连忙打开一看:琪琪,你和妈妈也在赏月吧,我正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我会心一笑,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我深情地凝望着月亮,让嫦娥姐姐带去我遥远的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年年中秋,年年月圆。今年的中秋来临之际,忽然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句话——旧历的新年毕竟最像新年,套用过来,就是“家乡的中秋才更像中秋”吧。

记忆中,似乎自离家读大学开始,每逢中秋佳节,便只能在遥远的他乡与家人千里共婵娟。对此,母亲谅解中亦有微责。她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你便是每年使家中八月十五的月亮不够圆满的那一份不变的缺憾。我无言以答,心中有歉疚,也有无法言说的惆怅。大学时代,与同学们在一起,每个中秋都是内容丰富、欢快热烈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悲欢离合的体会与感悟不断增加,更何况人在天涯,于是,望向空中的明月,便总能在皎洁中领略一份清冷,引发几许感伤。也常想象那月中美丽的嫦娥,在远离故乡的浩渺的宇宙,会有怎样的寂寞?

然而,不管我们对中秋怀有怎样复杂的情感,它一样踩着亘古不变的步伐静静地向我们走来。看着周围忙碌的人群,脸上没有特别的兴奋抑或喜悦,似乎没有注意到中秋渐行渐近的脚步,这不禁令我怀念起在故乡与家人一起度过的中秋。

许是那时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还很简单,所以便对古老的节日怀有很大的敬意与热情。孩子们自不必说,过了端午便一天天数着日子盼望中秋的来临。而随着商店里花花绿绿的商品日渐增多,独特的月饼香、混合的水果香日渐浓郁,人们脸上的笑意也逐渐加深,中秋节终于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来临了。

节日里最令人激动与兴奋的活动是赏月。丰盛的晚餐之后,家家户户都把餐桌抬到窗前月光最先照到的地方,摆上水果、月饼。水果一定是圆形的,象征团圆与圆满。于是,红的苹果、黄的橘子、紫的葡萄、绿的西瓜,加上香香圆圆的月饼便整整齐齐摆满了桌子。然后便耐心等待十五的月亮慢慢升起、爬上枝头,等待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向餐桌。当桌上所有的食物都沐浴在月光的祝福中后,全家人便快乐地围坐在桌边,品尝生活的幸福与甜蜜。这桌上的食物是一定要吃一些的,母亲说受过十五的月亮祝福的食物会给我们以后的人生带来圆满与幸福。我们都很相信,所以那月饼与水果吃起来就格外香甜。至今想起,仍有久违的余香从记忆深处飘来。

然而现在,尽管商家挖空心思,月饼的香气却不再如从前诱人,空气里也少了从前浓郁的节日气氛。也许是人们在走向现代文明时更注重与国际接轨,但这是否要以忽略我们的古老节日和传统文化为代价呢?

望向空中年年相似的明月,总感觉它已不再如儿时般圆了。真是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中秋节300字优秀作文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妈妈带我回奶奶家去过的节。那时侯我才七岁,刚上一年级,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在南京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爸爸工作辛苦,我很想爸爸。

晚上,奶奶在院子里的桌子上摆满了月饼和各种水果,我们一边吃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中的黑影像是玉兔在桂花树下捣药。我真的没有想到,月亮原来这么美丽呀!我又想起了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我想,原来过中秋节是这么快乐呀!庄稼也丰收了,我也能吃到又香又大的玉米了。

过了几天爸爸回来后问我:“中秋节过的怎么样?”我说:“ 爸爸,这个中秋节我过的很快乐!还在奶奶家爬上金黄色的玉米堆,还吃到又香又大的玉米,还看到月亮中的玉兔在捣药呢!爸爸,月亮中真的有嫦娥吗?我真想到月亮上去看看!”爸爸说:“好啊!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就能到实现你的这个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伊旗,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丽动人。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溪里的冰融化了,溪水淙淙地流着;小草从地里钻出来,大声的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花儿热情的开放,农民伯伯在家里热的待不下,只好拿着扇子坐在茂盛的树下乘凉。树木长的密密层层,葱葱茏茏的枝叶把太阳遮住了。看,夏天是多么美丽动人。

秋天,树叶慢慢的飘着,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小鸟自由飞舞······秋叶给大地铺上了地毯;农民伯伯忙着收秋,干的热火朝天,看着丰收的稻田大家无比开心。

到了冬天,溪水又被冻成冰。小朋友们拿着滑板纷纷在冰上滑来滑去。冬天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欢声笑语。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粮食,甜甜的玉米;红彤彤的西红柿······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景色诱人,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中秋节作文450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客家五华的一个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中秋节,更是一道亮光。

家乡的中秋节,有趣热闹和谐祥和。中秋节的早晨,阳光明媚,很多人早早地起了床走到了热闹的大街上,大街上有卖肉的卖鸡的卖饼干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抢着买东西,这一天,我想最赚钱的就是店铺的老板了。

东西买好后,各家都呆在家里准备中秋节要吃的食品,各家忙东忙西。

到了下午,很多人出来走动了,有些人到别人家去窜门,每逢来客,我们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时我们都要很讲究,例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小孩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

到了晚上,要过中秋了,我们把桌子摆在门口前面,摆出了香喷喷的菜,大家都做下来,开始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先替老人和小孩盛饭,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看起来非常祥和

晚饭后,大家把盘子拿了进去,又提出了一大盘月饼,他们先是把月饼一个个拿出来,在用刀子把他们切成一小块,放进盘子里,则里面的蛋黄我们把他放在正方形饼干中间空出一个圆,再把他放进饼干的中间,在放进去之前,还要沾点酱油,末在别面上给蛋黄铺上一层皮,再放进去,这样吃起来味道更好,我们一边吃一边笑,

这就是客家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年这一天,我家就会举行赏月猜谜活动我们很早就吃好了晚饭,坐在院子里,一面吃着月饼,一面等待月亮出来。只见,天空慢慢沉了下来,那皎洁的月亮公主羞答答的从云中探出半个小脑袋,可能是看我们这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吧,那小脑袋又缩了回去,然后慢慢地好像被人推了出来,自傲地挂在天空。美丽的月亮成了我们字谜游戏的开场。

首先我摆出了俩盘月饼,在这俩盘月饼中有一盘中有一个蛋黄月饼,我选出了姐姐和妈妈让他们蒙上眼睛自己选一个盘子吃月饼看谁可以吃到蛋黄月饼谁就可以先出字谜,只见姐姐一口就吃到了蛋黄月饼,于是他便说道:“长长藤上一棵瓜,一闪一闪真哈哈,晚上行人见了它,不怕走路踩到家。”我想:既然是晚上行人见了它,那这东西一定是晚上才有的,一闪一闪真哈哈,长长藤上一颗瓜……哦,我想起来了石灯。于是我说出了我想的答案,赢来了一片片叫好声。

字谜游戏每年中秋节我家都举办一次,我都觉得有些玩腻了。哎呀,突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吃苹果大赛。‘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他们都觉得不错,就连我们家的小狗妞妞好像也赞同我的想法似的,汪汪的叫个不停。

好,既然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那还不赶快开工。我连忙去拿苹果和绳子,把绳子记在苹果的梗上。记好后,我先请爸爸和哥哥来做这个好玩的游戏。我先让哥哥咬着绳,爸爸背搭着手去咬那个苹果,看在5分钟之内可否把苹果吃完。哎,你看,爸爸真聪明,游戏规则是说不准用手,看没说不准有脚啊。只见爸爸用脚扣住苹果,再用嘴猛吃。没想到爸爸竟用了1分50秒就把苹果吃完了。接着我想让爷爷,奶奶试试,看奶奶不敢,说怕把假牙咬掉,爷爷又不能蹲,我想着没关系啊!可以让爷爷咬住绳子,我来吃啊。于是我便示范给爷爷看:我咬着绳子,告诉爷爷只要这样就可以了,看谁知道我准备把苹果放下的时候,妞妞一个飞跃就把苹果抢去了,好像在说:“让我试试,让我试试”只见它张开大嘴巴,可怎么也咬不着苹果,于是它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抓”,只见它用爪子抓那个苹果,可评估还是不肯屈服,这下可急死妞妞了,它对苹果拼命的叫了其来“汪汪汪汪……”好像在说:“给你面子,不要面子”,可是苹果还是高傲的很,看妞妞那滑稽的样子真是好笑。于是我们便在旺旺的叫声中结束了今年的活动。

我珍惜去年的中秋,喜欢今年的中秋,渴望明年的中秋。不知明年的中秋又将带给我们家怎样的欢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 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 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 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 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 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 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 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秋季,就像一把利剑,刺向火热,留下了面无边际的寂寞。它也许凄凉,也许孤独,但,就在这样一个空洞的季节里,我爱上了秋天,更爱上了中秋节

中秋节,虽然没有春节的热闹与狂放不羁,但却从骨子里,从永远的文化中流露着一种对家人,对家乡的深沉思念。杜甫笔下的“婵娟”,李白深望的“玉盘”,这些妙笔生花的绝词佳句,更为这中秋节抹上了一层浓浓的诗意与思念。

其实,中秋节表面上很空虚,但内在精神文化支撑起它成为一项传统节日,吃月饼,赏月,更成了它的代表。千言万语,家财万贯都抵不过一顿团圆饭。秋色撩人,月亮仿佛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手里握着小月饼,抬头一望“大月饼”,家人谈笑风生,此情此景不失为享受。

中秋节不仅是团聚,更是双眼凝望,思人思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苏轼的字铿锵有力,那苏轼的诗深情意重,不管多么令人拍案叫绝,但字里行间流露的终究是对家人的那一份浓情。饱读此诗,品嚼其句,苏轼在灰暗书桌前醉酒熏天,两眼望月,深思家人,即兴大作的情景就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月亮不仅是一种团聚的号召,更是独自一人对家乡情愁思念的倾诉对象。望着明月,想着家人,大家团聚,这才是中秋节的魅力。

中国的节日缤纷多彩,喜气洋洋的春节,朝气十足的端午节,绿色环保的植树节……还有这一家团圆的中秋。

我爱我们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们家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我想,这个节日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也是不同寻常的,因为它饱含了亲人之间的浓情与思念,也饱含了朋友们之间的友谊与牵挂。

这一天,大人们在厨房做着美味佳肴,忙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们在一起嬉戏玩耍,嘴边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欢聚一堂,一边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各式各样的月饼,一边 欣赏着精彩绝伦的电视节目,或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身心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夜晚,抬头望天,深蓝的天空中点缀着簇簇群星,一轮金黄的圆月被闪亮的星星包裹在中间,仿佛一个小小的邮箱,传送着亲人之间说不完的心里话,吹来的阵阵微风,也让人心旷神怡,无比惬意。

天上月最圆,人间情最真。多少个家庭,亲人团聚,共享天伦。漫步街头巷尾,放眼万家灯火,倾听欢歌笑语,顿觉暖意融融。中秋夜,令人浮想联翩,情思浓浓,但愿这一刻,月圆人也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我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挂着一轮圆月。阳台下的我,吃着月饼,却吃到了一种苦涩,是眼泪么?可我脸上并没有泪水。宿舍里传来王菲的《水调歌头》,声音婉转动听,我生出一阵凄凉。月儿,你有没有亲人,你会不会想念他们?我见你眨眨眼,你怎莫不问问我?算了罢,只是对牛弹琴罢了。

明月几时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圆,那时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吃月饼、赏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欢吃的枣泥时,我还会和弟弟抢。一般情况下,我抢过来后,弟弟就开始哭,妈妈嗔怪道:还不把他给弟弟。”我把月饼给他时,他还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几声,弟弟就破涕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儿就是笨!”这时,弟弟就开始拿着数学显摆:“姐,谁或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浅笑。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把酒问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岗,我高考失利,选择了复读。那年,妈妈反常的买了几个廉价的枣泥月饼,月饼摆在桌面上,却没有人去吃,弟弟在屋里看着新闻,似乎在一时间中那个大了许多。爸爸喝着酒,时不时望向月亮。月圆之夜,凉风习习,周围一片静状。终于,王菲的《水调歌头》打破了沉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听着听着,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苏轼那时的抑郁之情和我现在无异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爸爸去了外地,妈妈忙于家务,我只能刻苦读书。又是月圆时,我独有登楼远眺,爸爸,你在他乡,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儿的思念。凉风习习,宛若爸爸的手抚摸我的脸颊。一滴泪水悄然来到,晶莹中,月儿更圆,月只更美。耳边传来耳熟能详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很,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我收回刚才的对牛弹琴,在我刚才哼唱的当儿,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泪。你有亲人,所以你才会在八月十五传达对亲人的爱。对吧!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爱家乡的中秋节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之夜,从前家家户户于庭中设供桌,摆放月饼、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节令食品祭月。虽然现在同从前有些不同,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月亮,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诗句也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之情。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外婆家过节。一到外婆家,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原来外婆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桌子上有绿荫荫的毛豆、白乎乎的芋艿、香喷喷的带壳花生,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老鸭汤。我望着桌子上的一盆盆菜,馋涎欲滴。没想到外婆又端来了一盆金灿灿的大闸蟹!中秋节真是一个吃的节日啊!

我们边吃边聊,这时外婆端出了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她把月饼两个两个放在塑料袋里。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外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外婆拎着那些月饼向外走去,我紧随其后。外婆家房子较多,因此她把一些闲置房廉价租给了一些外地来沪打工者。平时,她对他们照顾有加,经常送给他们一些自己种的蔬菜,这不,今天她肯定给他们送月饼去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路上,外婆告诉我,这些房客远离家乡来到上海这个大城市打工,他们为我们上海的建设出了许多力。房东和房客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也是一家人嘛!因此,我们应该给他们送点月饼,让他们和我们一样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小蒋的家门口,他正孤独地守在电视机旁看电视呢!外婆热情地招呼他,把月饼塞在了他的手里。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小蒋家,来到了小李家……所有人接过月饼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感激的神色,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一个劲地说着:“谢谢!谢谢!”

啊,我眼中的中秋节是美好的,是温暖的。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可真圆啊!再看看我外婆和这些外地民工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情景,我由衷地感叹,真是月圆人更圆啊!从中,我不仅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更真切地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会到了中国人的人情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中秋节优秀作文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一眨眼,又到了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都要在夜晚明月当空时,照习俗参拜月亮。

中秋节那一天,人们都要买好水果,上好的月饼,饼干等。傍晚时分,人们摆好香案,烛台。点上香烛,摆上白天准备的水果,月饼,饼干等东西,等月亮正当空时,人们对着月亮拜上一拜。然后,大家就各自搬来小椅子,扇着葵扇,吃着月饼和水果,望着月亮,听爷爷奶奶讲着月亮嫦娥和玉兔的故事。

而小时侯的我,就会望着月亮的黑影想,这是嫦娥和正在捣药的玉兔吗?

爷爷奶奶的故事我已经记不全了,只记得其中一个片段,在今天,嫦娥会看着大地,看看哪个孩子是最可爱的,最美丽的,那她就会飞入那个孩子的梦中。而我就想入非非,想象嫦娥是什么样的,希望嫦娥能进入我的梦乡。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迫不及待的把我的重大惊喜报告给院中的好友:大家静一静,知道吗?昨天我看到嫦娥和玉兔!所以我是世界上最可爱,最美丽的孩子!

是吗?你怎么看见的啊?那嫦娥和玉兔长啥样子?大家七嘴八舌地问我问题。从此,我成了小伙伴中的头儿。

我爱家乡的一切,我更爱家乡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中秋节300字优秀作文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所以学校特意提早放了学,我一到家看见姐姐一个人在忙着做饭。一会儿,妈妈也回来了,一进门和奶奶一起忙开了,等我写好作业,一出门,哇!桌子上摆满了丰盛了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对奶奶说:“奶奶,今天的菜看上去好吃,我先尝尝哦!”“是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好吃多吃点,不过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来一起吃。”

等来等去,大伯还是不回来。奶奶已经打过三、四个电话了,可他总是说“过一会回来”、“马上到”……七点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终于来了,我大喊一声:“吃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红烧螃蟹、猪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鱼……都不见了。

晚饭后不久,我们全家坐到了阳台上。吃着月饼,听奶奶念叨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没有吃月饼?”看着那圆圆的皎洁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来了,中秋节来了。”中秋节随着我们孩子们的呼唤,轻轻悄悄地挪移着脚步来到我们家乡。这一天大家的气氛快活多了。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大人们一大早就去长山街买中秋节的食物,好在过节时有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他们蜂拥而至地奔向超市,可想而知此时的超市人们是怎样的比肩接踵了。超市今天大减价,大人们直奔水果区。大人们挑东西有个习惯:挑苹果要白里透红,散发着一股清甜的香味;挑柚子要大个的,红心的;挑橘子也要挑大个的,且颜色鲜艳的。最后当然少不了今晚的主角——美味可口的月饼。

晚上,月亮缓缓升起,渐渐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圆,升上了天空最顶端。我们这些小孩子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手上的食物,眼珠子一动不动的。随着爷爷的一声令下“开吃啦”!我们一群人狼吞虎咽……爷爷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的吃相,开心地笑了起来。

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中秋节轻轻悄悄地挪移着小脚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中秋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水果之乡龙泉。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俗话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这时,远方的人们就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圆。

中秋节的晚上,亲人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着团圆饭,谈天说地,开心极了。这时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时而露出脸蛋来东瞧瞧,西看看,时而躲进云层里,时而爬得老高老高,时而又滑到树梢,像是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可爱极了!看到人们幸福的生活着,她也露出幸福的笑脸。这时月宫里的嫦娥仙子和她的玉兔也许也在思念她们留在凡间的亲人们吧?

晚饭后,我们开始给月亮过生日。首先端上一盘月饼,再焚上一炷香,真诚的祈福着亲人们能永远的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在皎洁的月光下,大人们一边品着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谈论着各自的生活和畅想自己的未来。孩子们却在一起嬉戏打闹,相互追赶,享受着这快乐的时光。

我望着这圆圆的月亮想:“外国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和我们的一样那么圆那么亮呢?”真想长上一对翅膀飞去看看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中秋节5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阳历十月,天气转凉。庄稼地里已看不到夏日里郁郁葱葱的美景了。田野里一片冷清,不怎么好看了。倒是路边几棵大杏树,奉献出金色果实,让过往路上的人直流口水。无意间,嗅到一丝淡淡清香:”哦,是谁家在蒸月饼,八月十五快到了吗?“月亮只差一点便圆了。

回忆中,每逢中秋节,妈妈和邻居的婶婶便得忙上几天。八月十一日左右,妈妈便会找出最好的酵母,然后和上面,一点一点地和,由少到多,等到十三日,面和得就差不多了。妈妈便叫上婶婶们今天到这家明天到那家,轮流帮忙做。婶婶们做月饼时边做边谈着各家的闲事,和和美美热闹得很。

十五日那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晚饭,在我们家通常都是妈妈和大姐收拾家务,我和粑粑弟弟把屋中的方桌搬到院子中央,弟弟高兴地蹦蹦跳跳闲不住,二姐给我们把妈妈做好的菜、瓜果都端了上来,最后妈妈和大姐干完家务出来了,妈妈还端了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放在桌子中央。

有时得等上一会儿,月亮才会升上树梢,有时还未准备完毕月亮早已照亮了整个村庄。大家把这种仪式叫做”望月“。邻居奶奶说:”八月十五不望月,出门风雨雪。“全家人围坐桌子四周,谈论着庄稼的收成,欣赏朗朗明月。等月亮已升得差不多了,父亲照例把月斌分切成几块,每人一块。此时的月饼就像千层饼一样,每一层的颜色都特别新鲜,红的更红,绿的更绿,黄的更黄,诱人的香味,吃起来十分松软,大家一边赏月一边细细品尝。

家乡的月饼最香甜,最圆的月饼还是家乡的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