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42

1942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1942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1942问题。

分享

浏览

7851

作文

12

《1942》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一九四二》这部影片。看后我的心里特别的难受。脑海里不断闪现着电影里的场景。

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旱灾,三百万老百姓饿死。在这时小日本又跟我们作对,每天炮火连天,蒋介石只顾处理战争的事情,河南的灾情来不及处理。蒋介石根本不愿相信河南真正遇到了灾情。他拒绝听到关于河南任何坏消息,直到看到记者拍到狗吃死人的照片,他才不得不承认灾难的存在,才开始展开救援。

而几百万灾民,早已在逃荒路上走了好多日子。老东家辛辛苦苦储存的粮食被土匪抢走,只能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死去,儿子被土匪戳死、儿媳生完孩子饿死、老婆悄无声息地饿死、小孙子最后被自己闷死,弄得家破人亡。老百姓病死饿死打死炸死,看得我胆战心惊。几百万人为了活命,往西边不停走,为了活着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似乎前面就有活着的希望。

在那个年代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饱,把自己卖了换了 四升小米,为的是让孩子活着。他们没有别的奢望,只是能求活着。看到这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老百姓真是太苦了。我问妈妈:“这是真的吗?”妈妈说在过去她的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就是这个样子。不像现在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有感受到挨饿挨冻的日子。

如今生活幸福的我们,看到这一幕幕真实、血腥、恐怖的画面时,简直无法可想那时有多少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我感到非常的难受。这一切,不禁会引起我们的深思。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的我们,和那时的孩子比起来是不是幸运很多。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1942》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1942年冬的河南,在日寇侵略和饥荒的背景下,曾经的财主东家和佃户的悲惨境遇。因为饥荒,灾民可以变为打家劫舍的暴民。逃荒的路上,只为了有口饭吃不被饿死,男人可以卖掉自己的妻儿,女人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甚至为日寇服务打杂。影片大胆地描写出人性的丑恶,让人压抑、悲哀,但真实。

影片明星众多,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这些老戏骨刻画人物入木三分,演技自不待说。而一大帮中青年演员冯远征、徐帆、范伟、张嘉译、林永健、段奕宏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而实力影星张涵予在片中的表现虎头蛇尾,最后淡出比较突然,让人觉得有些不足。另外不得不说一下影片中长工“拴住”的扮演者:张默,一直以为此人演技平平,只是靠着其父张国立的名头,后又接连爆出打人、吸毒被拘等事件后,形象更加的负面。但这回戏中演技有了明显的进步,也许在度过了内心的迷茫烦躁之后,张默才真正成熟起来。另外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金刚”男主演)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蒂姆·罗宾斯(“肖申克的救赎”主演)这些实力派洋外援的加盟,说明华谊和冯小刚对这部影片的期待不仅仅只是国内的票房冠军。

纵观冯小刚这些年的影路历程就可以看出他的转型之路,从过去令人捧腹的贺岁片,到近年来《手机》、《一声叹息》、《集结号》,再到《1942》,这些具有力度、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宣告了冯小刚已经完成了从迎合市场到领导市场的风格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1942》观后感1500字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1942》,一场民族灾难,刻骨铭心。70年前,300万同胞罹难,惨绝人寰。翻开历史,翔实珍贵的资料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老财主的破灭。当时的中原大地,哀鸿遍野,饿殍千里。老东家范殿元一直游走在故事中。曾经仓廪充实、妻儿绕膝,就连逃难也被自己认定为躲灾,逃荒途中还不忘带着家里的长工,这是财主骨子里习惯的养尊处优。认定被欺压的民众没有反抗,吝啬贪婪的他,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我一直担心并希望,延续他家香火的小生命会躲过这场劫难而存活下来。当孩子被他自己亲手戕害于襁褓之中时,一个小地主阶级就此自我毁灭!“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历史不得不让大家重新审视这悲天悯人的灾难,人们的仇恨瞬间化为阶级矛盾和仇恨。一个财主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最无辜的当属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难深重的人们,只能接受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实。这饥饿,看似简单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实折射出对信仰的追求、对文化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对民族发展的思考。在灾难面前,在饥饿面前,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坦然从容地接受死亡,死得离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显得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神圣。这场民族的灾难,仿佛一部沉重的史诗,记录着那段惨烈的历史,那些悲壮的场面。

无冕之王的斡旋。《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穿梭在灾难现场、斡旋于政府军队之间,凭着记者的良知,向世人揭示了河南大饥荒的骇人真相,迫使国民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当日本的飞机狂轰滥炸的时候,当凄凉的二胡诉说的时候,当教堂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无不在告诫我们,面对历史和现实必须进行深深的反思。于是,人们的仇恨,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激起对战争的仇恨、对日本民族的仇恨。这恨中,既有国民政府置若罔闻,于民族灾难不管不顾和对灾情的错误研判;还有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庸碌无能以及政府官员各自为政,以个人利益为重勾心斗角的丑态;也有战区司令蒋鼎文等军官不顾灾情,愚弄百姓从中渔利。撇开政治,无疑,是无冕之王拯救了灾民,更拯救了一个民族,这难道不是人性的觉醒,难道不是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

小人物的悲壮。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后还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保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观《1942》有感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天气晴朗,我去看了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片名叫《1942》。

1942年,在河南发生了一场在旱灾,电影《1942》为我们揭开的正是那段尘封已久,逐渐淡去的河南记忆。

河南因为一场旱灾,群众发生了吃的问题,在河南有一位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迫,由于旱灾,河南的人民开始逃荒,老东家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他们漫无目的地走着,在逃荒的路上,日军多次轰炸,横挡,逃荒的人们死亡惨重,国民党也抢走了他们的东西,由于没有吃的,只能吃被磨碎的树皮,为了让家人活命,许多年轻女子,都把自己卖了出去,让家人有了少许的口粮,他女儿被选中了,范殿元很高兴,因为女儿能活命了,一家人都能活了,但当女儿走时,他去很伤心,因为女儿不能在身边陪他了,他继续走下去,活下去,但他有生的希望时,他与其他逃荒的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决定,这时他已经是一个孤零零的人,没有他认识的人,他的决定竟是“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这一场天灾人祸从天而降,许多人要么就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要么就是在鬼子的枪林弹雨下死去,许多中国人背信弃义投靠日本人,因为政府迟迟没有军粮,这正是那时政府的腐败,让1200万个生命惨绝人寰,多么悲惨的社会,多么痛苦的人民啊!

新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人们还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年的汶川大地震,胡主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现在一个崭新的汶川呈现在我们眼前,今天的人们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荣光啊!

新旧社会对比,如今社会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观《1942》有感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对于《1942》这部影片,只是听说争取了18年,才拍出这样的电影。隐约的知道《1942》是讲述关于河南当年的一次大饥荒,一次集体大规模逃荒的事件。而在看了这部浩瀚场面把河南灾民在日本侵略下忍受痛彻心扉的饥饿状态展现出来的影片时,心情瞬间压抑、崩溃。

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了官员腐败,民不聊生;看到了政府对民生的漠视、大量的救灾物资被私藏腰包的龌龊;看到了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可以打破的道德底线,卖妻,卖女,看到了人吃人,狗吃人……一系列惨不忍睹的画面让你哽咽、愤感……

最让我痛心疾首的是最后栓柱为了信守花枝被卖之前的承诺,为了保住留保的风车而被日本人刺喉而死的那一刻。那种民族尊严,让我有了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让我啼笑皆非的是,明明死了三百万的人,政府却统计了1000多人。4位数和7位数的差距,真是无比的荒唐。

说到电影中的人物,美国记者白修德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作为一名国外的新闻工作者,可以把马毫不犹豫的送给饥饿的灾民;可以为了灾民冒险去访蒋介石;可以不顾一切地把真相发表在《时代周刊》上……也许他只是做了一名新闻人员的本职工作,但似乎所折射出的东西也没那么简单。

这部影片确确实实的让许多对1942年河南灾荒不了解的人认识了这段历史,重新审视了这个现实……

我无法评价这部电影成功与否,只知道看完之后心情无比沉重和压抑……

展开阅读全文

观电影《1942》有感作文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部电影太沉重,历史、战难、人性,无不让人动容。

关于饥饿与粮食

人在求生的本能面前,尊严、荣辱、情感都显得那么脆弱无力。

我母亲出生在解放前,经常跟我们讲她少年逃荒、青年(1960年左右)挨饿的事,野菜树根是家常便饭。我们长大以后发现,全家人数母亲个矮,就打趣她:怎么这么矮的母亲能生出我们这么高大的孩子呢?我妈就说:我没饿死就是命大了,还长个呢!

小时候听我奶奶(她自己说她是童养媳,就是一个河南逃荒的女人生在曾爷爷家的)讲她小时候的事,说到穷人家卖儿卖女我就说她骗人,直到自己长大成人再想起奶奶说的话,还是觉得不可信,我总认为那卖儿卖女的肯定就不是亲生骨肉,否则就做不到,看了部这电影,我流泪了。为那些被卖的儿女们,也为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们:儿女卖给有钱人还有活着的希望,跟着自己只能被饿死。他们的辛酸痛苦与纠结,岂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能理解的!同时面对饥饿、寒冷、迫害、战争,人性的善恶显露无疑,生与死,都能那么简单。这与现在的生活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现代的我们生活富裕,却需要媒体、政府出面来教育大家不要铺张浪费、节约粮食;中国人一年仅仅在饭店餐馆自己浪费掉的粮食和蛋白质,就能供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近似日本一国一年的口粮),叫我们的下一代将来怎么去学习他们名族的传统,怎样去感悟他们民族的历史、生活?还好,总有一些清醒的人,在必要的时候敲敲警钟,泼泼冷水,让我们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与传承。

关于战争

我曾经感慨,我为什么没早出生60年,赶在那个年代,说不定我还是个女将军(我出生在麻城,与红安县曾经同时代出现二百多位将军,号称将军县。其实还不止这些,我在一本《麻城县志》里看到过,从黄浦军校、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在国民党派的高级将领也不少),前些年,还时常有将军们荣归故里(有健在的,也有骨灰盒),无一例外都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与尊重。而小时候,听到关于当兵打仗的真人真事太多了。他们当初参军的目的也不都是救国救民,多数是因为家里穷得没饭吃,跟军队走就饿不死,所以他们当初也不知道到底参加的是什么样的军队。上战场以后有身经百战还活着的,有去无回躺在地下的,七八十岁还巴巴的从台湾回来的…印象里从小学到中学,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到烈士陵园植树扫墓都是固定的教学活动,而每年都有新人物新故事绝不雷同,我们年轻的学生们就感叹:时代造就英雄,生不逢时啊。现在想来,是多么无知的感叹!那些当年的战士们、将军们、乡亲们该多么渴望丰衣足食而平静的生活啊!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得不说,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杀戮与摧残,还能屹立不倒奋发图强,成为地球上繁衍人口最多的国家,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并发扬光大;当年那样被日本人侵略残杀,现在照样能与他和平外交,这不是忘了耻辱也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待的政府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我个人一直支持抵制日货,赞成武力解决中日领土争端,冷静听取军事家的分析之后就能很快明白:战争只能害苦民众,滞后国家的发展,让某些军事、经济强国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所有的军事家都不赞成随便动用武力)。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珍惜我们平静的生活,努力工作,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实实在在的力量,用哪怕很微小的成绩来兑现对祖国母亲爱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观《1942》有感

全文共 3271 字

+ 加入清单

周日闲来无事,一个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没想到大冷的天儿,电影院的人巨多,本想看豆瓣评分极高的《少年派》,却因为没有了座位而选择了《1942》。后来我才发现,豆瓣上评分高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而评分一般的也不尽然就不值一看。

正好赶巧,这两天刚刚读完《白鹿原》和《蒋介石日记》,昨天下午又到星晨海图书馆参与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公益活动介绍,偏偏今天下午就看了记录1942年发生在中国乡村的、又与中国时局密切相关的历史题材电影,出了电影院心潮越发跌宕,不仅是因为我左右两位姑娘和前排的哥们后半场一直在抹眼泪,也非唯整场电影时而爆发的笑声与哭声间杂并发,只是所有一切观影之感,全部发乎我个人内心。可悲的是,我只有默默发问的权利,我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思绪如麻,着实理不出个好的叙说线索。

影片使用两条线索,通过底层民众的逃荒、饿死、卖儿卖女卖老婆,和高层时局控制人的轻描淡写的决策,进行强烈对比。让观影者鲜明地体会到,在中国这个社会体制下,“民众是渺小并用来愚弄的”的真理。

早在民国初年,就有一批了不起的学者和大师就占据中国广袤土地的农村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调研,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其中最为出名的可能就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史料还原当时的乡村面貌。正如影片开场表现的,当土匪来袭时,整村的民众在族长或大地主的带领下,有序地组织抵抗、自卫。而和平时期,如《白鹿原》所记述的,村落和氏族在族长主持下,维系着公平正义地生产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乡村自治。20世纪30年代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东家”(“掌柜的”)与“长工”的协作关系,不少长工,是世世代代为某一东家打工的,东家几代人对他们不薄,而且这些年深日久的长工也早已融入了东家的生活和生产管理中、并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和建议权,远非我Party形容的地主与农民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关系。

其实,那个年代的乡村建设是颇有成效的,甚至从教育、民主化等角度看,远比今天我国农村的建设更为优秀。其实,早在农村包围城市大局已成时,即1949年,我Party就已经做出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了,这个决定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过河拆桥。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秀才赶考进了京,Mao一生再未回过他指挥夺取天下的老家——延安。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直到因文革未果的三五计划,条条直指大城市建设,通过户籍管制让农民禁锢在农村,通过计划经济向农村征税征粮支援城市发展。占据中国人口比例大多数的农民,被永远地限定在了狭隘的土地和固定的阶层上,永世不得翻身。这让我想起了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据不完全统计有3000万人死于饥饿。在国家和平时期,有这样的死亡人数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总数不过3700万!而电影所描述的1942河南饥荒也不过才有300万人饿死!民国时期,收成不好,老百姓还能逃荒,而Mao时代,则通过严苛户籍制度,将百姓固定在某片土地上,所有的逃荒道路都被哨兵荷枪实弹地堵死。3000万人,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有天冯导或是张导能把三年自然灾害的电影拍出来,会是怎样震慑人心的效果!

再说说蒋介石。我本人十分喜爱陈道明,也觉得陈道明来饰演蒋介石颇得其深意。哈哈,其实那是因为我本人也十分喜爱蒋介石。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蒋介石是反动派走狗、美帝国主义走狗。到底这个走狗是怎么样的人呢?蒋一生不抽烟,极少饮酒,律己甚严,家居风格极为简单朴实,喜爱书法,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说到三年自然灾害,蒋在台湾闻讯后,据说痛心疾首,甚至要给大陆运粮以济悬壶。南越侵犯西沙群岛,蒋曾云“大陆不出兵,我要出兵”。九一八事变,蒋命令其结义兄弟张学良不战而退,使其背负骂名,但就已公开的蒋日记来看,他对时局的分析不可谓不犀利,其对国民意识、国力判断亦不可谓不精准。难怪张学良被他囚禁一生,却从来以“蒋先生”相称,到头来也只是以“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来评价他与蒋的关系。自然,蒋也有他的不堪之处,只是历史公认的结论是:领导全中国人民和军队取得抗战胜利的最高统帅是蒋介石,民国建立仅30余年便能一统乱世、从被人欺侮的国度使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与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使中国以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身份加入联合国的,还是蒋介石。反观今日中国大陆,为政者和为政阶级的丑态百出,我实在只能用“成王败寇”来为蒋扼腕叹息。

再来说说乡村建设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志愿者们,立志于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建立公益性质的图书馆,并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并试图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之外,倡导新的教育观,据他们夸张地说,他们也要搞“农村包围城市”。以现在流行的自由之观念,我确实没有资格来评判这些有着积极正能量的志愿者们,即便这些志愿者中有不少是本科辍学或研究生辍学。有人去做这样的事,固然是好。然而,我时常在想,国家的教育资源如此紧张,已经取得本科资格和研究生资格的兄弟姐妹们,放弃这些资源而去农村小学开图书馆,是否有点苟同于当年“城市文化青年上山下乡”?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位置越高,其可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也愈大,其责任也愈重。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修齐治平”。陶渊明算是我国出名的隐者,但他的出名仅限于文艺领域。要知道,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文人骚客就算能流芳百世,但于国于民也是很难有什么裨益。达则兼济天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中国人从不缺少优秀的情怀,只是不知怎么的,经历千百年的人文社会发展,却成就了一套“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厚黑现世观。我真是想不明白,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是何时、是怎样演变成这样的。更不明白,像这样的民族,是如何能履历磨难,却能撑到现在而不被灭亡的?就像开篇所提的,我只有提问的权利,我找不到答案。哦,也许庞大的人口基数、强烈的生殖欲望和极低的生存需求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

我从不想当愤青。我也不是个愤青。我是个共产党员,我还想当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不但要为国工作,还想做出优秀的成绩,取得更高的地位。因为那个时候,我知道,我可以庇佑更多的人,我可以为身边的人、为这个国家,做更多的事。只是这一路,究竟要面临多少诱惑困惑,要怎样坚忍不懈,我却无法估量。

关于底层民众。我从不把自己排斥于这个群体之外。虽然在平日里,我确实很反感那些随地吐痰、上下地铁横冲直撞、各种场合不守起码公德的“底层民众”,正如俗话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仍力图让自己接受他们。儿时笃信佛教。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存留于脑海中的,便是拜佛时佛祖那高高在上、似睁又闭的眼睛,平和无喜乐,知万事而不言。这令我我懂得了,能普渡众生,是因为自己身在九天之上;能包容和宽宥别人,是因为自己立足更为高远。

关于如今社会,我们个体实难有什么可靠的决定命运之权利。无论60后、70后抑或80后,每一代人对命运对生活仿佛都有着无尽的苦楚。个体命运的祸福所依,好似于滚滚历史洪流中飘零四落的树叶,究竟将向何方、究竟归于何处,个体实难左右亦无法预知。所以这个国度,最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不安全感”。上至高层的“裸官”现象,下至普通民众啃老买房安家,其实种种,都是因为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没有让它的公民产生必要的安全感。相反,却令某些先觉者,感受到了对国家前途的失望甚至绝望。

个体命运永远无法从国家命运中剥离开来。但就是在这样的国度里,我们个体该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为社会为国家为时代为历史产生哪怕最微小的正面作用?我完全无法回答。究竟要过怎样的一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也只是初步有个模糊的轮廓。

反观我的家庭,就是如此被愚弄被牺牲而不自知的一群人。如今我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沉醉于自我意淫的“幸福”生活里,毕竟,“幸福”的感受是针对个体的。我不能也无力去颠覆他们的一辈子所构筑的“中国式幸福生活”。可谁能来救赎我?拯救我于冷漠的世俗社会和缺失信仰的精神生活,谁能告诉我,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我该怎样生活下去。

这是所谓80后的迷失么?

展开阅读全文

观电影《1942》有感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看完电影1942,我没流眼泪,但心中的压抑和悲痛久久不能释怀。导演冯小刚怀着中国电影人的良知和责任心,冒着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耗巨资将这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灾难以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才得以认知这段尘封的历史。

影片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在逃荒路上遭遇和抗争为主要线索,描述了1942年抗战期间,河南省大旱,三百万人流离失所,被活活饿死过程。逃荒路上,体弱多病的老人缺衣少药,死不瞑目;天真无邪的小孩生不逢时,难逃恶运;走投无路的百姓,客死他乡,身首异处。饥寒交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惨绝人寰的悲剧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

“仓廪实而知礼节”,连饭都吃不上,一切都会在饥饿中变得轻飘飘。在生存面前,人们信仰和希望走到了绝境,无不为了活命而卑躬屈膝:乞讨、偷盗、卖身、投敌;为了生存,丈夫卖妻子、父母卖子女,军人卖尊严,一切可以卖的都卖了。百姓的痛苦与政府的麻木,人性的美好和丑陋一览无遗:大灾当前,官员以本部利益为先,勾心斗角,麻木不仁;佃户花枝母爱伟大,为孩子愿意付出自已的一切;栓柱执着坚韧,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不接受日本军人的施舍,为夺回孩子的风车玩具宁死不屈。

天灾是大饥荒的诱因,政府的冷漠麻木、分配不公、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才是导致灾难发生的真正原因。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不敢说实话、不办实事、不为民众着想的政府,迟早是要被灭亡的…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本身是虚构的,实际情形不会那么惨。《1942》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与其说是一部影片,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小说作者兼编剧刘震云是河南人,他的母亲就是1942年逃荒路上幸存下来的。据史料记载,1942年河南大旱期间,饿死大约300-500万人。当时不仅发生过狗吃人,还有过人吃人的惨剧。“300万”在我们眼中也许只是个数字,但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家庭的悲剧汇集而成。逃荒路上,饿殍遍地,血泪成河,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作为70年代生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和灾荒,也没饿过肚子,但家人和长辈却对吃不饱肚子记忆犹新。我的姥姥解放前在太原居住,1948年12月份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为了躲避战火和饥饿,怀孕已四个月的姥姥九死一生从太原城中跑了出来。走到榆次时,已经两天没吃上饭的姥姥饿的双目失明,幸亏路上一名好心的老乡给了两块豆饼,才缓过劲来。说起这些时侯,姥姥虽然很平静,但从她的讲述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姥姥很知足,她常说:能活过来就很不错了,很多比她小的邻居和亲人们早早就死于战火和饥饿。

姥姥故去已近两年多了,但她的话语和身影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特别是在看电影《1942》时,我仿佛感觉姥姥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那里有千千万万和姥姥一样的人,相同的是她们都在备受饥饿和痛苦的煎熬,不同的是姥姥走了过来,而她们没有。所以,我一点不怀疑历史的真实性和影片的纪实性。

假如回到1942,假若我们也是流亡路上的一份子,面对生死,面对饥饿,人性的美丑才真正得以体现。那时的我们将如何去选择,将怎样去做。我想每个人都不愿去面对或者根本不会去想。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历经坎坷、多灾多难,可是我们还是一路坚强走了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所谓“温故而知新”,只有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们才能懂得什么是国破家亡,才能真正做到知耻和自立,才能珍惜今天的和平年代和当下的幸福生活。

作家刘震云在写1942这篇小说时,曾询问他母亲当年饿死人的事,她母亲说:“不知你说的是哪一年,饿死人的年景多了。”愿我们以史为鉴,警钟长鸣、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观《1942》有感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1、弱国没有外交权。

2、国家的强大需要经济和军事的支撑。

3、高层永远看不到真相,因为真相过于残酷。

4、要有责任心,更要有民族气节。

5、生存是第一位的。

6、无论何时都要有经济学的头脑。(花枝让我有感,活在当下,她就是个银行家,总是能想出多赢的招。)

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8、再有财,有一天也可能一无所有。有财,不如有才!

9、再难,都只能向前看。

10、带着幻想生活,远比面对现实幸福得多!

整场看下来,很压抑,心口像被石头压着。尽管如此,影片里亮点还是很多。人与人之间虽然为了生存变得冷漠,但是总还有一丝温暖了,比如那财主。作者最后独白说那小姑娘就是她的母亲,她这一辈子都不吃肉,虽然片中无理由说明,但(观后感 ) 我想到的是,因为她为了活下来,连树皮都没有了,她只能吃人肉了,因为一路上最多的就是人,死人,尸骨!

电影里让我最心痛的,就是城墙里外的不同风景。城里烟花灿烂,城外饥寒交迫,最后只能用出卖自己来让家人和自己活着。你再骄傲又如何,你曾是大小姐又如何?今天的中国,虽然风景不同往昔,但依然很多反差极大的风景,我们何时能停下来,让身边的风景更和谐,让自己内心的风景更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1942》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我爸爸妈妈都是电影迷,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带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正是因为观影无数,我们已升级为奥斯卡院线的金卡会员。还是因为观影无数,从记事开始,我看过的电影中的大部分早已印象模糊,几乎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了。但是有一部电影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恐怕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那就是2013年冯小刚导演推出的贺岁片《1942》。

提到冯小刚的导演,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跟我差不多:他执导了中国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之后就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一系列贺岁片,其中的《大腕》、《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都深为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他的每部电影中也都有几句台词成为当年的流行语。看冯氏贺岁片已成了当下年轻人在岁末年初最期待的事情之一。他的喜剧风格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我见到他的名字就会莫名地笑出声来。但当我看完《1942》后,就再也发不出往年的那种笑声了,反而感觉极端压抑,悲愤交加。这样的贺岁片确实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影片中充斥银幕的尽是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偶而也有人性的光芒令人潸然泪下:老东家在瞎鹿欲卖掉自己的孩子为挽救母亲的性命时,毅然从自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差点丢了性命;花枝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

看完《1942》,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偏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腐吏的不作为,让肝肠寸断、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呀,实在是苟且偷生,毫无尊严与幸福可言。出影院,眼前霓虹灯闪烁夺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上行人如织,川流不息,行人们锦衣玉食,满面春风……。再回想观影所见,真是恍如隔世。我不禁由衷地赞叹今天的好生活,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这么强大,使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上最幸福的年代!感谢冯小刚导演,他用电影《1942》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生活来自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要珍惜身边的亲人,也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去,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1942》观后感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影城看了场电影——《1942》,看后心情异常沉重和难过。天灾、人祸、国难,一系列沉重打击,如暴风雨般倾盆而至,通通砸在河南老百姓头上。可怜的国人,陷进了人间地狱,真是生不如死。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人相继爆发太平洋战争,全世界陷入一片狼烟战火。不仅是战争让河南人民置于水火之中,而且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又让河南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老百姓们在生死线上挣扎,他们开始大逃荒,行程数百公里,日程达数月之久。他们忍受着没有粮食带来的无边无际的饥饿、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狂轰乱炸、被国民党军队抢掠凌辱等等痛苦,一路向西地逃荒,直至家破人亡、饿死他乡。片中展示的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无论老少男女,无论穷富善恶,都遭受着人类最大的苦难,几乎到了极限。

最让人心情沉重的是,人民流离失所、遭受涂炭,而政府却无动于衷。国民政府最高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不相信会有这么严重的灾荒,认为是被人有意夸大。而他手下的一干人马或是充耳不闻、或是置若罔闻、或是钱权交易,把3000万河南人民视如草芥。最可恶的是,所谓抗日将领蒋鼎文以征收军粮为由,克扣3000万赈灾粮,用以投机倒把,倒换黄金,中饱私囊。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软弱无能,既担心乌纱帽,又镇不住当地恶霸,后来靠外国记者白修德将事件真相捅到了《时代周刊》上,让蒋介石深感国际社会压力而不得不筹措8000万赈灾粮调往灾区,这些赈灾粮不是被兵痞扣押,就是被贪官污吏贪占,最终也没有到灾民手里。最后是祸端愈演愈烈——不仅发生了人吃人、狗吃人的人间惨剧,而且卖儿卖女卖老婆比比皆是,一个人只值4升小米,道路、荒野,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因为国家的积贫积弱、因为政府的软弱腐败、因为侵略者的凶残邪恶、因为灾害的来势凶猛,致使300万河南人民成为冤魂。而统计上报中央政府的数据却是1000多人!

沉重之后是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灾难如此深重,就是一个原因:贫穷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让人欺负,落后民族就备受磨难,落后人民就颠沛流离。借古喻今也罢,以史为鉴也罢,总之,这样的灾难,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再有、也不会再有!我们必须强盛壮大,必须集中力量谋发展,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我们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1942》观后感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11月2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但是,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我的娘时,从自我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我卖给了别人……不仅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明白,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20--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此刻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那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河南大学新闻研究生)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