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月1日

9月1日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9月1日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9月1日问题。

分享

浏览

3414

作文

54

9月1日开学第一课2024先辈的旗帜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故事》有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有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同学,我们需要长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们歌颂英雄,学习长征精神,那什么是长征精神?无论是红军叔叔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还是翻雪山、过草地,无不体现出英雄们在面对各种困难、险境时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对于我们小学生,长征精神就是克服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或父母讲,从不动脑筋思考;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红军长征之路坎坎坷坷,我们青少年的学习之路也并不平坦。长征虽然结束,但长征精神却永存。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努力学习知识,不怕困难,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像长征一样,直达完全的胜利。

学习是一座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是新高度。我能!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此时,我正躺在床上久久难眠。脑海里不断浮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那雄伟壮观的场面。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长征》这首诗是毛主席在红军浩浩荡荡到达吴镇时写下的。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我总是为他们的意志而感动,红军战士是迎难而上,而我呢?

暑假,灸热难耐。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正好闲着没事,于是我们全家一起去爬厦门海沧的慈济宫。来到山脚,望着那999层台阶。我不禁有些胆怯,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往上爬。

走到第一百个台阶时,我觉得很轻松。一边看风景,一边哼着歌。到了三百层台阶的时侯,感觉心有余力不足,刚才爸爸妈妈带被我甩得老远,现在都快追上我了。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的说:‘你的毅力要坚定些才好,如果当年的红军像你这样,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我听了爸爸了话,一鼓作气地爬到了山顶。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接过老兵的旗帜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不能忘记的过去--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80年前,瑞金,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这时候,远隔千里的蒋介石指着地图狂妄地叫道:“他们是走向深渊,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后,当他面对追获的一大堆烂草鞋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这股头戴红星、足踏草鞋的铁流是不可阻挡的。

80年前,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草根下掩埋着烈士的忠骨,雪山上耸立着胜利的曙光。

80年前,会宁,经过两年多的殊死征程,迈开双脚,巧夺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跨过了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历经千辛万苦,纵横驰骋10多个省,血战近600多次,行程数万里,终于胜利抵达陕甘苏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历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已经一往不复,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长征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传颂,它们刻下了长征者铿锵的足音,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一面旗帜引领一支队伍,一种信念点燃一把火炬。 砍刀、长矛、梭镖……用险象环生的大地作便笺;铁铳、石雷、匣子枪…… 用八万双穿着草鞋的脚作画笔。雪山、草地、饥饿、战争,红星、火把、马嘶、枪鸣……浩浩荡荡,逶迤向北。

历史不可复制,历史精神则在怀念中复活。是的,红尘滚滚,那一弯历史,盟动涛声,人民怎能忘记?是的,千古尘音,那一段岁月,先烈们骨骼堆起的诗,世人怎能忘记?

空旷的历史,仿佛在这首歌中,找到了高挂枝头的硕果。仿佛智慧之灯,四射毅力的赞叹和意志的高傲。它的旋律陡峭而无阶梯,它的节拍断续而多风险,每一音、每一符都是天空独揽的胜景。

云还在舞,风还在唱,胜利的欢呼,已被历史雕成壮美的风光。

长征,是中华民族一部最雄浑的交响乐,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

长征,像马蹄,踩着风的鼓点,一匹匹黑色的烈马,在辽阔的草原上扬鬃嘶鸣。

长征,像雄鹰,高擎着云的翅膀,旷野响起了草的低唱,苍天击起了民族的热望。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2024直播观后感:信念不移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一堂课“信念不移”中,99岁老红军胡正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信兵的故事。在长征过程中,胡正先经历背靠背的小伙伴被敌军击中牺牲、突围时吞吃密码本保护部队机密、雪山上忍饥挨饿激战48天等惊心动魄的瞬间,展现了红军战士“跟着走”和“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还告诉大家,当年在没有汽油、柴油维持电台发电的极端条件下,曾经用提炼的猪油和牛油维持发电机运转。随后,94岁老红军梁天文回忆了长征途中与政委杨朝礼相依为命,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的情谊,讲述了杨政委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革命信念。最后,第一堂课在凤凰传奇悠扬动人的《十送红军》歌声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开学第一课9月1日观后感:勇往直前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英雄的后代,我们也试着学会坚强。

昔日中国的女排姑娘们是何等的神勇,“五连冠”不知使多少中国人为之振奋。然而在一次次的胜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队员相继退役后,中国的女排是何处境?或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畅及则衰”在饱尝了胜利和辉煌之后,中国女排开始了它从未有过的失败。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间败下阵来。顷刻间,举国上下焦虑万分,人们不禁怀疑起那支曾令他们无比自豪的强队,究竟能走多远?然而就在2004年,沉寂了13年的中国女排,在议论和怀疑声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又一次拿回了她们期待已久的“世界冠军”。当五星红旗在雅典的奥运会馆开起时,中国的女排姑娘们含泪唱完了国歌。

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长征精神将伴随着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

在感动中,我们听到了桑兰,这位正值年青的美丽女孩,这位曾被国人和体操界认可的明日之星却在一次比赛中意外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正当国人对她的未来倍感担忧之时,她却用笑容感动了周遭的所有人,坚持着、努力着,顽强地生活着。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勇往直前,永恒的长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2024先辈的旗帜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80周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耀眼的一笔。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举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压不垮气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红军战士。伟大的长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挠不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永远保持的初心。

历史告诉我们,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长征历史,不是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开始新的伟大长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宏伟战略目标,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新长征过程中,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传承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是我们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观后感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

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

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

我相信我能做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观后感300字作文精选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r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泽东的诗词《长征》。在我很小的时候,姥姥就教我背过,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加上对长征这段历史北景不了解,诗是会背了,但不明白它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报x、杂志、电影、电视上,对红军长征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诗中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突破乌江。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长征途中一幕幕精典的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它会永远熠熠生辉,鞭策我们不要忘记先辈的长征精神。

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的故事,更不能忘记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浴血奋斗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当年的付出,我们今天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才能乘上先进的交通工具去环游世界,才会有现在的电脑、电视、汽车、飞机等等,才能有了我们今天美好和睦的家庭。

让我们记住长征,它是一段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历史。它的精神激励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目标有毅力有恒心。胜利才会属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先辈旗帜》这一感人节目,共有四课组成,分别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为我们讲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发生的故事,让我们与那些抗战英雄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先烈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应当感恩,应当珍惜。

在讲述中,我最受感动的是第二课中贺陵生讲述他父亲贺炳炎的长征故事。贺炳炎是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礼的将军”。他在被敌人子弹打碎右臂之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被绑在木板上,嘴里紧咬毛巾,忍着剧痛据去了伤臂。当时贺龙元帅举着他锯下的骨片对战士们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我难以想象他是怎么挺过来的,我们平时只要有一点疼痛就畏惧、退缩,甚至害怕打针,我们的红军为了解放中国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把生命置之度外,这真是我人生的重要一课。

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中,也让我们看到了红军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何炅老师带同学们进行了“飞夺泸定桥”这一惊险刺激的游戏。游戏中,要模拟“飞夺泸定桥“的情境铺海绵过桥,不是有海绵垫跌落,还有的直接从桥上摔了下来,引起现场阵阵惊呼。在紧张的游戏中,同学们体验了挑战自我、勇敢团结的精神力量,这也是红军精神带给我们的。

看完节目,我知道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易,他们在没有武器、没有粮食、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穿的是草鞋,吃的是野菜,翻雪山,过草地,依然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一课教会了我们面对困难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永远不忘红军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中央一套开学第一课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8点,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为什么要定这个主题呢?因为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我们的红军长征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奇迹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继承和弘扬的。节目邀请了许多年迈的老红军,还有一些元帅、将军的子女们来给大家分享、讲述了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这次节目共分为四个课堂。

第一堂课的主题是“信念不移”,邀请的是99岁的老红军胡正先老爷爷。胡正先爷爷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名通信兵。通信兵号称“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所以他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在一次和敌人的激战中,胡爷爷为保护红军的军事机密,硬是把密码本吞吃了下去;而在过雪山时忍饥挨饿48天,却依然要跟着大部队走下去。胡爷爷说,他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靠的就是对红军、对国家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第二堂课的主题是“勇往直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老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跟随贺龙元帅打仗的故事。那个时候她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小婴儿,贺龙元帅就把她放在马背上的摇篮里,但是在过江时,由于敌人从空中投下的炸弹把江水炸的都飞起来,马儿受到了惊吓,抬起前蹄,差点把摇篮掀翻。要不是有一位老红军及时把孩子抱住,真不知道后果会怎样!经过这件事后,贺龙元帅就干脆把孩子包进的怀里,就像《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一样,抱着孩子去打仗。可是由于打仗时贺龙元帅太勇猛了,孩子给甩掉了都不知道,直到战役结束后才发现孩子不见了,贺龙元帅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好在伤员把孩子找到了。贺捷生老奶奶说,贺龙元帅打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唯独这次真得害怕了,因为他说,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还怎么保护我们的战士、人民和国家?我认为贺龙元帅不只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将领,还是一个勇敢而负责的爸爸!

嘉宾贺陵生讲述了他的父亲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贺炳炎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唯一一个不用敬军礼”的将军。因为他当年在长征中,右臂被敌人的子弹击碎。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让士兵把自己的身体绑在木板上,嘴里完满了毛巾,并让医生用普通老百姓家的木锯子把自己的胳膊给锯掉了,手术过程持续了两小时十五分钟呢!手术后,贺龙元帅还举着他碎掉的骨头对大家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这是红军的硬骨头!”这个故事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想想看,这么大的手术不打麻药会有多疼呢,我平时拔颗牙还要打麻药,而且,打了药还觉得特别难受、特别疼呢!我觉得的贺炳炎将军像关羽一样有着坚强的意志,让我非常佩服!

第三堂课的主题是“百折不挠”。104岁的秦华礼老爷爷为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在长征途中克服种种困难学习通信技术的故事。每年他们每人只有一支铅笔,指导员就告诉大家,为了节俭铅笔,在削铅笔时只削木头不削铅芯。对比一下我自己,我平时真是太浪费了,我有那么多的铅笔、钢笔、摩易擦笔,却还是要经常“买、买、买”,真是不应该!他们没有教具时,就用树枝当笔,土地当黑板,学习各种电路知识,还把英语单词写在木板上背在身后,随时记随时背。这种克服一切困难,争分夺秒学习知识的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

耿莹老奶奶则为我们讲述了她的父亲耿飚将军当年长征途中的故事。她为我们展示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穿的草鞋。“草鞋”固名思议是用草编织而成的,非常不结实,穿着也一定非常难受,可是,就是穿着这样的鞋子,我们的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创造了一天最远行军240里地的奇迹。240里有多远呢?耿莹老奶奶告诉我们,相当于围着我们学校400米的操场转300圈呢!耿莹老奶奶还告诉我们,在过草地时,最艰难的是饥饿难耐。一开始,每人腰间都有一袋子粮食,可是一年后就都吃光了。大家只好吃野草、野花,有的战士为了尝试野草能不能吃,而中毒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最艰难时,红军一人一天的口粮只有一颗黄豆,这对于常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承受的,可是我们的红军却以“超人”般的意志和耐力做到了。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呢?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吧!

第四堂课的主题“坚持不懈”,主讲人是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作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劳累与危险,但同时,她也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我们航天事业的成功,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坚持和努力,而这正是对“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通过观看这次节目,我了解到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一定学习它们,踏上我的长征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的人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特别是在我们年轻一代中,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不过在这里我就要严重的批评那些好吃懒做、铺张浪费的人和那些不认真学习到处流浪的学生们。正所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在几十年后,他们会后悔的。最可恨的是那些制大量的毒品:白粉,冰毒,海洛因等流传到人类中,到处骗取大量钱财,严重危害群众,破坏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让人家破人亡,有家不能归,尽做一些给自己家庭、祖国丢脸,更严重的是危害了祖国的利益,且不是大大的和红军战士唱反调吗?他们为国为民,不惜付出生命。而你们是伤害人民破坏祖国利益,不过最终你们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这时且有些人后悔,不过有些相反,在生命最后一刻时还不悔改,还想着发大财的白日梦等,可是他们想过有,你们的家人会因为你们而抬不起头,会受到别人的藐视,而不被人重。……

同学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丰衣足食的日子、富裕的生活是怎么由来的?好好的发扬那宏伟的长征精神,这样你的家人会因为你们而骄傲,祖国会因你们光荣而自豪。

现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和平而幸福美满的家园,这可是过去乡亲们,战士们梦寐以求的所想要的家,可是当红军战士们把这一切带来时,自己却悄悄地消失了,他们并没有尝试自己的成果。我们难道不会好好珍惜吗,这一切,是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甚至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有些人还去践踏他们的成果,这些人禽兽都不如,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因为这一切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所换来的,他们同样的是人,同样的只有一条命,有亲人,可他们没有自私心,他们背景离乡还忍受着侵略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挫折去战斗,去给祖国创造辉煌。成功的第一步:“和平”,而我们比他们的生活,条件等好上几千倍,而我们又给祖国取得发什么成就?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用我们的心声呼唤大家吧,从那阴暗是生活中走出来吧!认真学习,继承他们的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门心中。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让我们永远记在心里吧,那我们就用行动来证明这一切,让我们这一代去创造祖国,让祖国更辉煌强壮,那就让我们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学习长征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开学第一课征文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消逝,新的学期到来,我和弟弟怀着激动的心情,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帷幕。这回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主要是关于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开学第一课》共讲了四节课——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每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令我感动,更加令我有了佩服之心。

tfboys三位少年由一首《开学第一课》这首歌,拉开了《开学第一课》的帷幕。

侯勇用真诚的心朗诵了《七律·长征》,雄浑的男高音诵出了长征时候的艰苦卓绝,千辛万苦的历险。

第一课“信念不移”,讲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红军通信员——胡正先老先生在红军途中做通讯员的故事。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加入红军,在祁南山冰天雪地里,他们四十八天见不到一口粮食,战士们穿的是稻草编的鞋,因为,有的时候没有稻草了,很多战士都把牛皮割一块绑在脚上行走。听到战士们吃掉密码本保护机密,自己制作电池,用猪油牛油运转发电机为电台充电等故事。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敬佩 。

梁天文老先生讲述了长征途中,与杨政委相依为命的故事,杨政委为了先战略物资转移,而牺牲了。

这一课在凤凰传奇的歌声《十送红军》中结束。

第二课“勇往直前”,贺捷生讲述了她与她的父亲贺龙长征的故事,贺捷生刚出生十八天就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途中贺捷生两次丢失的故事。贺龙先生战功赫赫,所向披靡。贺陵生讲述自己父亲,被毛泽东称为唯一一位不用敬军礼的将军——贺炳炎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不惧危险,为祖国坚强奋斗的精神。

最后蔡国庆老师歌颂《五星红旗》,表达自己的情感。还讲述了飞度泸定桥的故事,还做了一个游戏,让我们看的人激动万分。途中,我们感觉自己也身临其境。

第三课“百折不挠”,老红军秦华礼讲述自己的长征故事。耿莹讲述自己父亲的长征故事,一天仅仅只吃一颗黄豆的故事。这个让我感动,我一天要吃好多东西才可以吃饱,可是他们却一天只吃一颗黄豆,让我更加钦佩。

第三课在平安演唱的《映山红》中结束。

第四课“坚持不懈”,198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的就是长征火箭。

航天员王亚平,她讲述了长征火箭、神舟飞船背后蕴含的航天精神,告诉孩子们“长征”火箭的名称,寓意着火箭长长的踪迹。

随之,隆重的升旗仪式开始,秦华礼老先生代表老红军升旗,随后,所有人起立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红军们,仿佛看到了今天的辉煌!

之后,由李谷的《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结束了2016年的《开学第一课》。

感受:

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当然少不了当初为我们的祖国奋斗的红军们,他们为我们打出了这一片天,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还有很多人无家可归,吃不上热饭,失去了父母,可我们不仅生活好,家庭条件也好,有饭吃,有游戏玩,更有爸爸妈妈陪着,你说我们幸福吗?

在前进的道路上,坚定的信念能推动我们前进,也能指引我们的方向,只有认准目标、信念不移,才能成功。

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百折不挠,就是不被挫折轻易达到,就是面对困难是不妥协、不退缩、不放弃。

红军长征的精神永远存留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也要像红军叔叔阿姨们,遇到事情要勇往直前,不退缩,更加要以学习为第一,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传递长征精神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当年如果我们******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

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久奋斗,是******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他号召全体******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像阳光一样洒满大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有阳光,即使再困难,在偏远的地方,都会有阳光,都会有美。

2017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我们跟随着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到太空,领略探索美;和姚明一起去非洲草原体会自然美;和游泳冠军焦刘洋、叶诗文一起感受创造美;听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解传递美;在游戏中,体会和谐美......

我认为美,不只这些,这些只是茫茫大海中的几滴小水珠。不一定是要多么伟大的事才叫美。其实,在朋友口渴时,为他递上一杯水;在伙伴摔倒时,伸出手护起他;在老人上车时,为他让个座......这些都是美。它像星星,不经意间闪烁一下,你要用心去体会它,去读懂它。

美,就像花海中的无名小花,难以发觉,但你发现它,细细欣赏时,你会发觉,其实它有一股幽香,花海是由无数朵它汇聚而成。你要善于发现它,才会明白它其中包含的美。世间最富有色彩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晚上八点钟我和妈妈共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整堂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跟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其中《左权》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左权将军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军官,在抗战开始后离开深爱的妻子女儿,一直坚持战斗在抗战第一线,1942年5月 25日掩护部队撤离的过程中英勇牺牲,而两天后是他女儿两周岁生日,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除了左权将军,节目还讲述了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英勇抗战的故事,比如史林山老爷爷讲述了着名的《歌唱二小放牛郎》里人物原型“二哥”的故事,现场一些老“英雄”介绍时都在十一二岁就参加革命,奔赴前线…… 他们都深深的感动了我。

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正是有了一个又一个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人物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不屈抗争,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先烈精神,永远拥有一颗爱国心,诚实勇敢,团结奋进,自强不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最后,再次向伟大的英雄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今年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关于中华骄傲历史书上写了很多很多,如四大发明、精美的瓷器、丝绸等等。但我觉得汉字更有代表性。正如节日中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一笔一划中涵盖丰厚的历史底蕴,汉字带领我们感受过去,思考未来。它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字,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它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蕴藏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保留了古人的思想。

汉字是一种拥有无限魅力的文字。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的。

汉字正在飞速向国外推广,现在,美国有了“孔子学院”,许多美国人,都到那里去学习中国的汉字。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只有汉字才能独享“艺术”这个词。汉字能写得像水滴滑过荷叶般轻柔,行书流畅,正楷端庄,而英语,只被束缚在四线格中,松也松不开。

汉字是有趣的,有的是象形字,模仿得惟妙惟肖,如“人”字,不正像一个人伸长了腿在走路吗?还有的是谐间字,有地方口音的人,有时会因谐音闹笑话。

所有的汉字都不是僵硬的符号,它们都有各自的含义。我看见“花朵”这两个字,仿佛闻见了花儿的芳香,看见了花儿的美丽纯洁。我看见了“绿草”这两个字时,我好像站在绿油油的大草原上,一种清凉的感觉向我袭来,我仿佛触到了小草,柔软,舒适。当我看到“光”字,我便觉得有一道温暖的光照射到我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我又瞧见了“爱”,一种朋友之间的、家人之间的,一种很温暖的爱,把你包了起来。当你写到“人”时,一股敬佩之情传遍了我身上。

伟大的古人为我们创造了汉字,让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下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中央一台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从中我受益匪浅 。主题是幸福是什么?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有一个小朋友他眼睛看不见,但是他很热爱音乐,很爱弹钢琴,他七岁才开始练钢琴,到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多国际大奖,虽然他从没考过级。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已比别人差,他说除了我的眼睛看不见之外,我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不一样,他很自信,也很坚持自已的爱好和理想,所以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当然,他取得这些成绩,还归功于他有一个鼓励他,支持他的好妈妈,如果不是他妈妈的坚持,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我联想到我自已,我也学了钢琴,但是到现在我的钢琴水平还不高,我有一双眼睛,但是我却赶不上那个小朋友。我以后一定也要坚持自已的爱好,我很喜欢画画,跳舞,弹钢琴,只要我坚持,努力,我也一定会成功的。

从中间,我还知道了,幸福的含义,我们现在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长大,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有爱我们的老师以及我们的好朋友。我以后应该更自信,更乐观地生活。

开学了,新学期开始了,我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现在可以自已一个人睡觉了,我还可以帮妈妈做家务,洗衣服,洗碗。

里面说,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你就是幸福的。是的,我昨天滑滑板,我还不敢自已一个人上,今天我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终于会一个人上滑板了,所以我今天比昨天进步了,我是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中央一台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开学我们都要观看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开学第一课》,今年也不例外。201X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9月2号晚上8点我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个节目,节目中,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向我们讲诉了太空之美。太空固然很美,但其实如果我们保持好的角度看世界,何处不太空?何处不美丽?

在公园里,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道:“这些花真美!”

在街道旁,遇见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她:“真美!”

在嘈杂的天桥底下,看见环卫阿姨一丝不苟地把满地垃圾倒进车子,她的背影很美!

……

我们常常埋怨地球的嘈杂,环境的不美,然而刘洋在太空中,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她说,“这颗我们世代栖息的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竟然显得那么瑰丽、那么耀眼,她弧段的边清晰可见,披着一层蓝白相间的光晕,阳光投射在海洋上照出深深浅浅的蓝,大地脉络分明,海岸线清晰绵长。地球是如此的美丽,一颗玲珑剔透的行星,在漆黑一片的宇宙中,安安静静地焕发出梦幻般的、蔚蓝色的光芒,像极了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布上的蓝宝石,简直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的朋友和最亲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但又是那么的亲近”。

刘洋告诉我们,“去太空走了这么一趟,看见了地球的渺小,更明白了地球的伟大;离开了地球,才意识到对这颗星球无限的依赖、无限的爱。我爱这里明媚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爱这里的江河湖海,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多样化的物种,爱这里生活着的我们人类”。

看《开学第一课》,刘洋对美的阐述告诉我们,美,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美,就在身边,只在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开学第一课》这堂教育视频真的十分好,我学习了很多东西。

[中央一台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9月1日打卡初二学生800字作文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依旧不情愿的起床,揉揉惺忪的眼睛,拖着疲惫的身躯,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同父母离别,向校门口走去。校门口等待开门的学生比前几天报道的时候多了一些,挤挤攘攘的人群我不愿挤进去,便在马路对面张望着,等待校门的打开。

进去教学楼,一口气上到第五层,体力有些不支,摇摇晃晃的和几个以前相熟的同学打了声招呼便钻进了班里。教室人很少,但莫名其妙的闷热,或许是爬楼梯有些疲倦,身上全是汗,也不想乱动,利用自己的特权,吩咐好组员要打扫的地方就独自趴在了桌子上,昏昏欲睡。

之后上课精神还比较好,没有瞌睡的感觉。

体育课,依旧是原来的那个老师,让我们慢跑了五圈。顶着风慢跑的确是有些累,但大家都在跑,没有人停下来走路,便继续跟着跑起来。这一个暑假过去了,我的体能的确下降了不少,加上原本心脏就有点毛病,跑到第三圈已经感觉心脏有些疼痛,每每呼吸一次都感觉右胸口撕心裂肺的疼,胳膊的关节有些酸痛,但还是沉默着和队伍一起跑着。

下午的老师们依旧没有心慈手软,各科都是一大堆的作业,但我们都习惯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必须完成,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处。放学铃响了,我们要多上一节课,不能回家。趴在窗户台上,看着初一初二的学生,背着书包,成群成对的走着,听着他们吐槽着作业、老师、同学,回想起自己当年亦是如此。之后又继续坐回座位上,抓紧下课时间写几道作业题,减轻晚上负担。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看着天黑透了,路灯发出闪耀的光芒,对面的酒店也亮起了霓虹灯,而我们这一群学生还坐在教室中,静静的听着课,记着笔记,觉得自己似乎有些享受这种生活了。

晚上回到家已经八点了,吃完饭就跑去写作业,手机虽然放在手边但根本就没有看一眼,不像以前那样边看边写作业。晚上十点多写完作业,这应该是我初中生涯中最快的一次写完作业吧,希望以后继续保持。看了眼手机,一个同学在群里聊得正欢,忽然说她自己的作业才完成了一项,晚上应该要熬夜了。我默默的给她祝福了一下,便活动了一下身体准备睡觉。刚伸了个懒腰,就觉得右胸口依旧剧烈的疼痛,但也只能忍着痛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