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一九四二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一九四二问题。

分享

浏览

1045

作文

7

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个一条人命值两块饼干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尸只能为狼狗所食的年代。一九四二。一个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题记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失,这一场灾难,夺走了河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

在那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

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一九四二》是一部讲述那个年代灾难的电影,它既体现了当时人们深深的苦难,又体现了灾难之中那些感动我们的一次次闪光。它讲述的那些故事,在今天,带给了我们最强大的震撼和最深刻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一九四二》电影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灾,蝗灾,三百万人饿死。“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血战、丘吉尔感冒。”冯小刚的电影保留了刘震云小说里的这句话,在风云突变的大时代,个人的悲惨只是你个人的大事,蒋委员长心里则另有其他,日寇步步紧逼,陕北盘踞着逐渐坐大的敌对武装,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场,战后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地位„„与这些大事相比,河南的灾情未免来得不是时候。其实蒋委员长并非不信,只是不愿相信。如同王小波笔下花剌子模的君王,他拒绝听到关于河南任何坏消息,“灾是有的,但没那么严重。”直到看到《时代》记者拍到狗吃人尸的照片,蒋委员长才不得不承认灾难的存在,才开始杯水车薪的救援。

信仰有何作用?《少年pi》里,信仰让派在苦难中从容地活下来面对生命,但《一九四二》里张涵予的神父却在饥饿和炮火中迷失,看着小女孩美好的生命灰飞烟灭,他有了疑惑,为何上帝总打不赢魔鬼?他对外国神父说,他觉得自己的心里也住进了魔鬼。面过已成为过去的苦难,少年派可以做出选择,选择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但设若深陷苦难无法自拔永远也看不到尽头呢?电影里,人们都为了活着尝尽苦楚,却没有一个人选择自杀,他们都卑微地生存者,财主的读过书爱小猫的女儿宁愿自己被卖到妓院,只因想吃饱想活命,佃户愿意卖掉小女儿,徐帆在给孩子一个托付后自己把自己卖掉,如此凄凉,却没有人选择死。如同余华的《活着》,活下去是柔软而刚强的,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在苦难中,生更容易更有价值,还是死更容易更有价值,有时还真难以轻易判断谁更值得尊敬。真实的历史里,一无所有的父母,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的儿女,女人们会被城里来的人贩子买走当老婆或卖到妓院,据说有一对父母,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死,只是不愿听到他们哭喊着要吃的东西。当然,也有人选择一家人倾其所有后饱餐一顿一起去死。

电影里的日军用军粮收买灾区人民,竟收获奇效,这一招蒋委员长称之为“阴险”,但委员长,河南正是你甩出去的包袱啊。对于大人物来说,我们都是蝼蚁,棋子,必要时可以是弃子。张默扮演的长工,被日本人长刀刺死,馒头在刀尖,绝妙的隐喻,给你吃,后面就是刀。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粮食吃还是不吃,是个问题。用司令官的话说,人饿死了,土地还是中国的,仗打输了,我们就都是亡国奴了。但大人物们让我们死,日本人让我们活,至于土地,跟我们何尝有一毛钱关系?所以,小说里说人民竟倒戈打中国军人,电影里没有正面表现,想必有着不小的顾虑,姜文的《鬼子来了》可在前头搁着呢。有人说,拍一九四二算什么,怎么不敢拍二十年后,请问这些人是外宾吗?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其实一九四二年这场饥荒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为他的崩溃埋下了伏笔,贪污腐败泛滥,官僚主义严重,政府行政效能极为低下,而社会力量又被严厉管控,这一切都是七年后失败的先兆。温故一九四二,温故而知新,要知道,可以饿死三百万,也可以饿死三千万,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是是诬陷为天灾,有时候可以逃荒,有时候却不让出去要饿死就饿死在自己家。也许那样的饥荒不会再来,但各种混乱未必会消失,如何选择,如何决定,值得每个人深思,值得大人物们警醒。

展开阅读全文

观《一九四二》后有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在期待中看完了《一九四二》。想说点什么,但不知从何说起。本来想晚一点再写的,主要是因为我反应比一般人慢,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脑子里有些东西还是记录下来吧。从哪说起呢?从个玩笑说起吧。

中午十二点半的场,拿着套餐提前去占座。本来影院是提前十分钟入场的,可是看着乌压压的一片人堆在外面,一是影响影院形象,二是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就提前半个钟头入场了。落座之后我拿起汉堡就吃,同事问“看把你饿得!”我说:“我想在电影开演之前把东西吃完,吃着汉堡和鸡翅看这部片,我觉得不厚道。”同事苦笑了一下,也开始吃起他的汉堡和薯条。

电影够震撼,我指的不是特技和效果。冯小刚的片子基本没有失望过。但是可能是期望过高,也并没有引发我更多的深思。很多东西好像并不是看片子时感受到的,而是我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感受到的。我觉得这是不成功的地方所在,但也有可能是剪辑过多的缘故。我期待网上的未剪辑版本。

看完片子,我再一次体会到“人是靠希望活着”这一朴素的道理,当没有希望时,生命只是一种负担,但人却没有勇气去结束这种负担。我第一次体会到的道理是:人在饿极的时候,是没有尊严和信仰可讲的。我非常欣赏片子开头的旁白中有一句“河南,出了吃的问题”(原谅我记不太清了),这句话太朴实地说出了吃的问题是多大的一个问题。和一个饿的眼睛都蓝了的人谈什么尊严和信仰,全是瞎扯。我认为,一个人在饿的绝望的时候,除了食物只能记得他的儿女和父母,这是天性,也是本能。

这不是部催泪剧,因为从头至尾我都没哭。可以说我是个泪点高的人,但是想当初看《失恋33天》中黄小仙追陆然的出租车时,我哭的可是哗哗的。也可能是没有切身体会吧。我喜欢星星、喜欢花枝、更喜欢拴柱,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把只当了自己一天老婆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并为此丢了性命。我对他只能有一个评价,这是个男人。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为什么觉得老东家的命运有点像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呢?这老东家心里绝对的强大,经历了儿子、媳妇、儿媳妇、孙子的死亡、女儿的卖身后,甚至绝望的自寻死路后,还能找到新的活下去的希望,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杂七杂八的说了好多,自己都觉得思路混乱。谁让自己反应慢的,权当记录一下思路吧。

展开阅读全文

观影《一九四二》有感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四二》绝不是一部超脱了冯小刚(微博)水准的电影,尽管大家都期待他能在对民族创痛的再一次解剖中,达到自己艺术水准的突破。毕竟,当人们愿意将“大师”二字放在张艺谋身上时,也还是只愿意将冯小刚称为一个“名导”。按王朔的说法,冯小刚是个有欲望的人,他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个点上往哪一步走,因此,才有了冯小刚电影生涯的一次次转型,他力求突破却总还是被困在自己擅长的圈套中,《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这部《一九四二》全是如此。

如果说对演员的惯性选择最表面地彰显了冯小刚的“圈套”的话,那么,《一九四二》中被充斥的“段子”、“笑点”就很容易将这部影片的严肃感拉低。虽然刘震云在观众见面会上说他们试图用无力的笑去诠释中国人身上所遭受的过多灾难,但很显然,这部分元素的存在,消解了影片在苦难塑造上的沉重感。比如星星在被卖入妓院的一场戏,她因为长久的饥饿之后而一顿饭吃的过饱,导致无法弯下腰去伺候对方。这个时候,星星的肢体和表情已经在一种极为矛盾的情境下,将人们的苦难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出来,但此时冯小刚刻意为星星加入一个打饱嗝的镜头,之前建立的悲情立刻就崩坍了。

而在对于视觉残酷的表达上,《一九四二》就更加流于表面。当然,当年千百万人饿死的场景的确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但电影毕竟是一种艺术,也并非是一部实景呈现的纪录片。因此,在表达上要寻求技巧而非直白,《一九四二》滥用了震撼式的死亡和悲鸿遍野的哀嚎。剧情的高潮往往因日军轰炸而起,而死亡的方式则基本都是血肉炸弹式的感官刺激。这样的情景看一次是震撼的话,看多就只能转换成对创意和创新能力不足的佐证。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九四二》中星星最开始随身带了一只宠物猫,但在流亡过程中,因为新生命的降生,星星自愿将这只猫贡献出来炖肉汤吃。尽管可以理解这个情节在故事以及星星这个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表现?抑或者是否可以更加隐含地将这个剧情带过去,而并非是将猫皮和被剥了皮的猫都直白地显现在大荧幕之上。我一直认为,残酷并非一定要用如实表达,肯定会有更加直击人心的东西能够冲击到人们的情感,而冯小刚选取的,却仅仅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去冲击观众的双眼,而非心灵。

冯小刚的不变还体现在他对情感高潮的把握上,他拍电视剧起家,以平民段子式电影成名,因此,某些流于俗气的东西始终存在于他的电影中。《一九四二》的镜头视点一直聚焦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具有了最广泛的代表意义,但每每到了需要观众投入情感的剧情最高点上,音乐便适时出现,满耳的悲怆只能成就泛滥和浅薄的感性同情,换不来更加具有力量的理性感伤。

《一九四二》试图以纪录片式的风格去展示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甚至要去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在。但在一切口号的呼喊之下,其实是对影片本身的不自信。《一九四二》以章回式的结构叙事,在每一个时间段,都在银幕上打出逃荒xx天,离家xx公里。冯小刚试图让散乱的叙事线索在中国传统的“家”这个核心概念上得到维系,于是故事中的人们是与地理的家距离越来越远,而现实中的家也因为人们的逐渐逝去而更加破碎。这是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值得称道的叙事表达,但问题在于,每一个人就那么死了、走了、散了,被割裂的力量无法承载起每个人命运的完结,于是冯小刚只能让这些角色如洋葱般被剥去,却无力去再为剧中人和画外人建构些什么。正如影片里张涵予扮演的神父的存在一样,他目睹了众多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他自己信仰的破灭。但是,这个角色在本片中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看吧,河南灾荒让这帮信仰上帝的教徒们都不再相了!再想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对信仰的表达,两相比较,高下立现。

或许冯小刚真的无意通过这部《一九四二》去成就自己的艺术地位,或许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这就是一部纪录中国苦难的电影,它也无意去成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如果真是这样,上面的缺憾我们可以原谅,但却无法掩饰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观《一九四二》有感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看了1942,看完后很震撼,整体感觉像极了当年葛大爷演的《活着》,但是后者被封杀了好多年以后才在偶然间得以欣赏,而前者用纪实的手法反映的大灾之年的老百姓的逃荒生活,更是让人仿佛一下子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一起逃荒的路上……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述,物质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当河南在1942年出现了吃的问题的时候,人们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也就没有了所谓的伦理道德。侄子可以到大爷家中抢粮,言语不和直接烧杀抢掠;长工佃户也没有了雇佣关系,先给家儿老小抢口粮食;老实巴交一辈子的村里人,也顾不得脸面去东家偷粮了……

大灾之年,必有大乱。驻豫国军在接到撤退命令后,逃荒的灾民们就彻底甩给了日本人。冯导的战争场面还是那样的细腻,逃荒大队和撤退大军被日军轰炸的场面像极了当年的《集结号》,真实、震撼,让人恨极了的是轰炸后的军队全无斗志,不是第一时间反击,而是第一时间抢粮抢车,这哪里还有什么军队的作风,与逃荒的难民又有何分别?只能算作是逃荒队伍中的地皮流氓了。当然气氛的场面不止一处,如白修德询问逃荒的原因时,政府代表以蚂蚱为缘由的无耻嘴脸;如重庆在遭受日军轰炸后还要在断壁残峘中热烈迎接美军谈判代表的荒诞无稽;又如独省自身的河南主席李培基也不得不在获得8000万斤救荒粮后被下属怂恿着接受救灾粮换来的金条以再次赴渝时疏通关系的无奈……当然这只是这部片子反思了1942年灾荒下的世态炎凉,但是需要我们现在反思的又岂止是灾荒下的国治,又岂止是1942?

片子中最感人的莫过于逃荒路上第127天洛阳城外,花枝在与栓柱一起后,将自己卖了4斤小米以希望栓柱能与孩子一起活下去,直到最后花枝坐着马车走时,还因为自己的棉裤还算是囫囵点,而将棉裤还给了栓柱,就当是两人一起后留给栓柱的唯一念想……

片子中最悲剧的莫过于逃荒路上老东家抱着未出襁褓的孙儿到了陕西,却被驻军往回赶,为了躲避子弹,老东家抱着孩子扑在了地上,慌乱过去后,独苗孙儿被自己爷爷给亲手捂死了,这是一种怎么的悲哀啊!在大人逃荒到目的地后本以为能够解决吃的问题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给破灭了,而中国人最在乎的传宗接代上也断了香火,所以才有得最后老东家沿着逃荒路线往回走的那一幕,只为了能够死的时候离家近点儿……

就像最后影片旁白结语中说的那样:“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还提这些弄啥!”,这一段历史留给上一辈人们更多的是痛苦与不堪回首,即使有着那样一种在灾后余生的庆幸,也只是一丝而已,却让得饥肠辘辘和心悸更加刺痛,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心坎上、记忆中……

最后,还是通过片尾曲的歌词一同感受下逃荒路上的那场悲剧吧:

生命如蚁兽,麻木比所有悲伤都深刻,惶恐只是起初,劫难在人们心中,无形的虚构

真实的洪流,远比虚构更空落,当灵魂的寄所,千疮百孔后,人性的泯灭,只是因为生命还残留

无数枝节的源头,有谁会追问,是怎样的取舍,让那一方人间沦为原始的荒漠

许多年以后,有谁还记得,在那片人间的荒漠,有一线生机,让是非变得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冯小刚执导的影片一直很关注,《唐山大地震》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昨晚观看了

冯导用如此大手笔拍下这样一部巨作,它显示的是一个敢于揭示历史真相的中华民族的气度,是一个不忘贫穷落后被人侵略、任人宰割历史的坚强民族!唯一使我遗憾的是,看完以后还有两点不了情:一是影片好像还短了些;二是好像自己也跟那位美国战地记者走了一遭,大有一种只是看了一部大型灾难历史纪录片的感觉,似乎还缺乏一种更催人泪下的刻画人们心灵世界的动人故事情节。

影片中大碗影星的演技个个都十分了得,国际关系的处理也十分微妙。《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把当年河南灾荒造成的凄凉和难民们悲惨的命运刻画的如临其境,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一笔勾画出来,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和把苦难深重的灾民推向绝望深渊的丑恶嘴脸全部揭露出来,把70年前那段天灾加人祸造成的三百万人死亡的大灾难历史追忆给后人永世铭记!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灾难不计其数,因为许多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的关键不在灾难本身,而是在于灾难一旦发生后,国家当权者与政府是如何去面对和处理的?《一九四二》就是要告诉人们,过去的“蒋家王朝”与今天的人民政府在本质上的根本区别。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关爱人民和领导救灾的生动事例举不胜举,我想这也就是冯小刚导演拍这部巨作的真正教育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一九四二》观后感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春天,还冷的时候,我的好朋友裤子在三联书店旁边的雕刻时光请我喝了一杯咖啡,喝咖啡之前,我终于在三联买到了苦苦寻觅已久的《刘震云精选集》,因为里面有那篇在当时并不是很著名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

喝完咖啡,后劲很大,回去之后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到凌晨一两点。坦率的讲,这不像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种纪实文学,虽然作者本人并没有经历过那惨绝人寰的一九四二年,但里面写到的,我相信它们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

后来,听说冯小刚要把这一年拍成电影,我便开始深深的为他发愁: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种背景,这样一段历史,这样一个总局,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部电影——能原原本本的还原出那一年的本来面目吗?它在残酷性上堪比余华写的《菜人市场》,却又包含了一些有意思的所谓政治在其中。

所以,今年电影一上映,就去看了。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那段历史值得回顾,跟张国立和陈道明无关,跟钢琴师和肖申克无关,跟冯小刚也无关。

电影围绕了一个富裕的河南家庭展开,开头几分钟,有点像《活着》和《白鹿原》的感觉,但紧接着,它就开始成为了《一九四二》。那是一段多么惨痛的历史啊,人命如草菅,那么一大群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死了!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关于近代战争的电影都掺杂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但冈村宁次的一句话却让我几乎感谢日本人,他说,饥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他用粮食收买了一些饥民,与中国军人做斗争。在那个场景下,活着,确确实实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入戏很深,几乎融入到了那个世界里,所以看到红着眼睛的野狗撕扯着路边死尸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小说里似乎还提到了卖人,但小说里的卖人和电影里的卖人是不一样的。电影里的人被买走,还能活命,哪怕是受尽耻辱的活着。但小说里被卖掉的人,几乎全被吃掉了——没人愿意吃掉自己的家小,只好卖掉自己的家小,换来一丁点钱,去食用别人的妻儿。——感谢冯小刚,没有拍出这么残忍的镜头,否则观众一定会做噩梦的。

我虽然是个喜欢亲近小动物的家伙,但远远没有苛刻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招人讨厌,尽管如此,看到地主的女儿为了给刚刚生完孩子的嫂子找口吃的,把逃荒路上坚持养下来的黑猫给人宰掉,并且平静的说“一会煮好了给我喝口汤”的时候,我那不值钱的眼泪还是不知不觉流下来了。

再次流泪,还是关于她,这个曾经的大家闺秀被人卖到妓院,服侍贪官,端着盆为他洗脚的时候,几次弯不下腰。贪官说你把盆放下吧,她哭着说“爷,我吃的太饱,实在。是蹲不下”——这个时候,许多观众不合时宜的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他们太残忍,还是我过于入戏了。

而结尾那一段,几乎没有任何煽情的场景——除了最后徐帆和张默在茅草丛里换棉裤的时候响起了音乐——我的心里却一直在悲伤。为那个时代的河南人,以及蒋介石。他太不容易。最后一次不知不觉的流下眼泪,是结尾时的字幕出现了“1949年,蒋介石战败,退踞台湾”。

我们都知道,《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很好看,不过它和《一九四二》不属于一种类型。在毫不犹豫的为前者打满五颗星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狠狠的给后者一个大差评吗?

固执与偏见是一张需要撕破的蒙脸纸,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细数一下,我们到底有多少次在没有探究真相的情况下让一种来源于别处的态度在自己心中先入为主?这样不好啊。

1.1942观后感

2.电影1942观后感

3.1942观后感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