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两败俱伤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两败俱伤问题。

分享

浏览

3993

作文

4

两败俱伤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 liǎng bài jù shāng

【解释】: 俱:都。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举例造句】: 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 ★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反义词】: 两全其美

【歇后语】: 老鼠咬铳

【灯谜】: 老鼠咬铳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故事】: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展开阅读全文

两败俱伤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两败俱伤指战争双方都受到很大的伤害或损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

【汉字书写】:两败俱伤

【汉语注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

【成语出处】:北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宦者传论》:“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斗争。

【两败俱伤的意思】:俱:全都。双方斗争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指战争双方都受到很大的伤害或损失。

【两败俱伤的近义词】:玉石俱焚、鹬蚌相争、同归于尽、两虎相斗;

【两败俱伤的反义词】:一箭双雕、两全其美、一举两得、各得其所;

【两败俱伤的故事】

战国时期,韩魏两国交兵一年有余仍然不分胜负。秦惠文王想参战但举棋不定不知要打谁。这时楚国的使臣陈轸来访,秦惠文王去征求他的看法。陈轸给秦惠文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叫卞庄子,另一个是管与。有一次他们去打猎的时候看见两只老虎正在争一头牛吃,卞庄子想拔剑去刺老虎。管与对他说:“两只虎争一头牛,肯定会在吃的时候打起来,因为它们想吃好也想吃饱,弱虎肯定会被强虎咬死,强虎也会被咬伤。到那时你再对付那只受伤的老虎,就可以很轻松的获得一剑杀二虎的威名了!”卞庄子听了以后恍然大悟,于是躲在石头后面观看两虎相斗。过了一会儿,弱的那只虎被咬死,另一虎也受了重伤。卞庄子这时从山后冲上来,只一剑便刺死了那只剩下的老虎。陈轸讲完故事后接着说:“韩魏两国交战最后必然有一国会被消灭,另一国也损失惨重陷入危如累卵的境地,到了那时候您再出兵快刀斩乱麻攻打剩下的那一国,你认为怎么样呢?”秦惠文王听完以后茅塞顿开,便决定让韩魏两国继续交战,静待观察,随机应变。

【两败俱伤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宋.汪应辰《文定集.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清.李渔《比目鱼.假神》:“若教他无端马革将尸裹,倒不如早向蛟龙腹内藏。还思想,休使这前功尽弃,坐看他两败俱伤。”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倘若大人再要回护他三人,将来一定丙败俱伤,于大人反为无益。”

【两败俱伤造句】

这个故事是说,为了私利乐此不疲地斗争导致两败俱伤,反而让第三个人渔翁得利。

腾讯和奇虎360的斗争将会两败俱伤,其他公司则可能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纠纷中得到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中华成语故事:两败俱伤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韩国和魏国打仗,打了一年多,双方都不能取胜,秦惠王想趁机插手, 又拿不定主意。

正好楚国的谋士陈轸来到秦国,秦王便向他请教。 陈轸便给秦王讲了个故事:有个卞庄子,住在旅馆里。一天,他听说附

近的山里来了两只老虎,正在吃一条牛,就想拔剑出去。旅馆的伙计赶忙制止他说:“现在先不要急着去打,两只老虎吃来吃去,必然会发生争斗,等到它们互相咬伤了,您再去打,不就容易得多了吗?而且还可以得到打死两只老虎的好名声哩!”

卞庄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站在高处监视着。果真没多久,两只老虎就厮打起来,打来打去,小的被咬死,大的被咬伤。这时卞庄子冲出去,很轻易就砍死了受伤的老虎,果真得到了刺死双虎的名声。

陈轸讲完了故事说:“大王,现在韩魏相攻不正是两虎相斗么!您等到 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去插手,就与卞庄子打虎一个样了。”

秦王果然按照陈轸的话去做,在韩魏战争中,秦国一直没去插手。直到 两国被长期的战争拖得精疲力尽,秦国才开始派兵,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 “两败俱伤”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两”指斗争中的两方;“俱” 是都的意思。这个成语是指争斗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破坏,谁也没得到好处。由这个故事还引出了成语“坐山观虎斗”,它用来比喻在双方相互争斗中,第三者暂时采取旁观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故事与成语故事2两败俱伤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陈轸(zhěn)的人。他非常聪明,遇事总是能想出很多好办法。有一次,他受到楚王的派遣,出使到秦国去。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多,仍然没有分出胜负。秦惠王打算出兵干涉,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秦惠王知道陈轸很有见识,便向他请教。

于是,陈轸讲了卞(biàn)庄子刺虎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卞庄子的人看见两只老虎正要咬一头牛,卞庄子见了,马上拔出剑来,想冲过去与老虎搏斗。旁边的人劝他说:“这两只老虎正在争吃一头牛,争着争着就会互相撕咬,结果一定是小的被咬死,大的也会受伤。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了伤的,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解决了。”卞庄子觉得这个人讲得很有道理,就远远地看着那两只老虎。不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互相打斗起来,小老虎被咬死了,大老虎也受了很重的伤。这时,卞庄子冲上去,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一下子就把两只老虎都消灭了。

陈轸讲完了这个故事,然后对秦惠王说:“现在韩、魏两国长期战争,最后必然是弱国灭亡,强国受到很大的打击。到时候如果您乘机把遭到削弱的强国打垮,不就一下子灭掉了两国吗?”秦惠王听从了陈轸的意见,果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便以“两败俱伤”作为成语,比喻斗争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