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严师

严师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严师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严师问题。

分享

浏览

1318

作文

20

学生眼里的“严师”和“向导”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冠县东古城镇联校校长董宝山告诉记者,轩云湘是东古城镇在一线执教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师,东古城镇中学校长孙同说轩云湘是全校教师的“青哥”。原来轩云湘在所有教师中年纪最长,很多人称他是教坛“常青树”,渐渐地,“青哥”的外号被很多人叫了起来。轩云湘自己作了一首小诗用来自勉,“甘抛热血在讲台”感动了很多人,大家又纷纷叫他“老抛”。

李俊民是轩云湘1997级的学生,当时刚入学的李俊民充满着青春期的厌学情绪。轩云湘老师发现后及时找到李俊民谈心,告诉他农村孩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路,李俊民认识到这一点后,像变了一个人,不再调皮捣蛋了,学习态度也端正了起来,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后来李俊民成了轩云湘所教班级的班长。2004年,李俊民成功的考入了大学,但是由于家庭贫困,李俊民辍学经商。李俊民告诉记者,当时辍学后没敢告诉轩老师,如果告诉轩云湘老师,轩老师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支持自己,直到两年以后,李俊民工作有了起色,才敢告诉轩云湘自己辍学的事情。

每年春节正月初五,会有8个学生来给轩云湘老师集体拜年。原来他们8个人是轩云湘1997级的学生,1997年轩云湘刚刚接管了一个班,这个班中有八名学生调皮捣蛋,经常打架、逃学,他就把这8个学生分到一个小组,称为“8组”。平时他对这个组要求特别严格,并经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渐渐地,8个捣蛋鬼变成了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起色。毕业时,8名学生给他送去了写有“师恩难忘”的牌匾。这些年,这8名学生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们约定每年正月初五集体去给轩云湘拜年,以谢师恩。

展开阅读全文

严师出高徒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钱学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为中美两国都培养出不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拔尖的创新人才。

钱学森为什么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是一位拔尖的教授。

据他在美国的一些好友,如F·马勃教授和W·R·西尔斯教授回忆说,钱学森常常把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把科学上最新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讲课内容其实比教科书上的高深多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两门课,就是边研究边讲课。等他的课讲完了,把讲义加以整理,出版出来,就成为一部世界前沿的科学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严师的优秀作文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严师出高徒,五年级的学习生活让我深深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王老师是出了名的严师,她的严格体现在多方面,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童子功的排练。当我宣布这节课要排练童子功的节目时,同学们很兴奋,纷纷议论要排练的内容,教室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氛。铃声一响,教室里立即回复了往日的安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踏着铃声,语文老师推开门,威风凛凛地大步走上讲台,组织我们排练。她把我们要念的句子在电脑上放了出来,按顺序读,我眼睛一直不好,根本看不见老师放的东西,等到我的时候,我大声说:"老师我看不见!”老师却丢下一句冷冷的话:"看不见,自己想办法!”我被老师的这句话吓住了,不知怎么做,于是,我用小碎步微微向前走了几步,却,根本不知道要读那一条,然后,便感觉浑身微微发冷,只见老师目光严厉,大步向我走来,我的心中隐隐不安,却又不敢动。”嘭嘭“两个拳头向我打来,我的身体向后倾去,幸好及时抓住桌角才勉强站稳。

我低着头,不敢直视老师,老师说道:“我几天没发脾气了,看来你又着急了!"说完便扬长而去,厉声道:"五组弃权,六组继续。”

就这样,我的一天在不安与害怕中过去了。

下午放学时,老师把我叫去,问道:”你今天心情是不是不太好?“我回答道:”有,有点。“老师继续说道:”今天是老师没控制住脾气,我不应该打你,老师向你道歉。但老师这样,都是因为你是我的课代表,我希望你可以做到最好,希望你能理解老师。“

老师的一句话驱散了我心头的阴霾,更让我读懂了一个严师背后的温柔。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了,但我却时常想起您,我敬爱的王老师,您严厉的话语时常回荡在我耳畔,催我上进。您如一坛老酒,历久弥香,让人回味无穷。

[我的严师的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严师出高徒的谚语_1200字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1、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2、为师者当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

3、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4、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5、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第斯多惠

6、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苏赫姆林斯基

8、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9、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10、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11、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12、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13、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1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5、孔子曰:有教无类。----孔子

16、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马慧连

17、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孔子

18、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9、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20、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1、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22、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2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4、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张梅玲

25、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申涵煜

2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7、孔子曰:因材施教。----孔子

28、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29、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30、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1、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2、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徐惟诚

33、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34、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卢梭

3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37、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38、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

39、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孔子

40、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程鸿勋

展开阅读全文

严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她比同一年级的所有老师都要严格,我说的是教了我们小学六年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她姓赵,长相并不突出,是那种认真严谨的老师。她不爱笑,不爱打扮,对扎马尾有着始终如一的喜爱,或者说是坚持。

她的眼神格外犀利,有种捕食者看到猎物的神情,她上课有个习惯性的动作,轻轻敲打着桌案,身子微微前倾,用目光不动声色地从每个同学身上扫过,似乎在警告:班主任来了,保持安静。

她很严格,我们的书本总是密密麻麻的笔记,连自读课文也不放过,我们的作业也比其他班多,更不用说考试了。

记得那时候语文背诵抓的特别严,而那天,我也被留了下来,整个教室充满了一种紧张的气氛,老师居高临下,我们如履薄冰,真后悔没有早点记忆。我安静的看着课本,而旁边的一位同学已经自暴自弃了,看也不看书本,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背什么,记什么,回去算了!”那一瞬间,老师已经看向这边,我连忙低下头。

也不知过了多久,当我如释重负的走出教室,猝不及防的和一个小男孩撞上,我还楞着,小男孩已经退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我,我回过神,问了他一句:“嗨,你在干什么啊?”那小男孩有些羞涩,低下头乖乖回答:“等我妈妈啊!”

我不想在问下去了,因为我已经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的眼角湿润了。

毕业那天,当老师故作轻松的说:“好了,大家走吧!”那一刻,女生们先哭了,连平时比较调皮的男孩子也抽泣了。您面带微笑,但我分明看到了您的眼里也噙着泪花。赵老师,您可知道,我们多不舍得您啊!

我好想再一次回到小学,向您问候一句:“赵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严师·朋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短短的头发发掩着圆圆的脑袋,一对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高高鼻梁下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这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您——杨老师。

杨老师您是一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好老师。为了能让我们班在课间操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您陪着我们在炎炎烈日下练习;为了消灭错别字,您硬是在放学后一个个过关,讲到了六点多钟,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我们班的同学都进步了,错别字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除了您的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您的授课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让同学们感觉到听您的课是一种享受。

老师您在学习上是我们的严师,生活上是我们的朋友。您最理解我们的心理,学习遇到困难,您及时来到我们身边。有了您,我们学习很愉快。课余,您和我们一块玩游戏,您当“鸡妈妈”,我们当“鸡娃娃”,有您的保护,我们不怕被“老鹰”捉住。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闹矛盾,中午没有回家,在教室里大哭,您听到哭声,便走进来,亲切地对我说:“丹丹,你怎么了,能告诉老师吗?”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您,您抚摸着我的头和颜悦色地和我交谈,找问题的根源。您那番话,像股股甘露汩汩地流进我的心田。我破涕一笑,对您说:“老师,谢谢您,我知道怎么做了。”夏天,我们渴了,您端来凉水给我们解暑;冬天,您冒着风雪送我们回家。

杨老师啊,您孜孜不倦,循循善诱,用那谆谆言语,为我们传播知识的的种子,为我们树立起伟大的理想。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想起那亲切、鼓励的话语。老师您既是严师又是朋友,我们的心永远和您连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严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遇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她见了我不是先打招呼,而是愤愤地说了一句,:“你人间蒸发了啊!电话打不通,跟你留言也没动静。”“哪有,只是因为老师不允许带手机,很早就没用了。”我回答。“天哪,她才是你妈吧!管这么宽,又严。”朋友一边调侃,一边用“同情”而“悲痛”的目光看着我,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严吗?宽吗?也许正是这样的她,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一入学,我就深刻地领悟到了一个真谛,“除了孙悟空,就只有咱们班主任配得上‘神通广大’这几个字。”她能记住什么时候我们班上哪些同学到了学校,她能从五楼看清哪些同学做操不认真,她能辨出每个同学的字迹,从此班上没有谁不站直了走路,坐正了写字。但总有那么几个不信邪的,偏要挑战权威,最后也是心服口服,规规矩矩的。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喜欢戴耳机听歌,有一次感到耳朵不太舒服,就偏了下头,用手揉了下耳朵。结果一下课,老师就一脸严肃,问我:“你是不是总戴耳机。”我迟疑着还是点了点头,她接着说:“以后别戴了,伤了耳朵怎么办?”虽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耳朵也不治而愈。一些不良习惯,也渐渐被老师消磨至尽了。

作为一个不错的学生,老师对我的要求不止于严,而是“苛”,她总说“字词你一个都不能错。”“诗词背得再流利些。”“你阅读了吗?”一开始,总是不习惯,觉得很累,但当自己做题得心应手时才真正体会到她的良苦用心,只有用最锋利的刀雕琢,用最严谨的思维省视,才能打造最精美的作品。

至今还记得,邻班的一个家长对我妈说:“你女儿能进她的班,真是好福气。”如今恍然大悟后,感谢姗姗来迟,“感谢前生善,修得共度缘。”有个严师真真好福气。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严师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李老师是一个既亲和又严格的老师,虽然她只教了我两年,可是,在我心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年夏天,老师身着一条雪白的裙子,上面印着几朵淡粉的荷花,再加上老师的长发,要是从远处看就像一位长发飘飘的仙女,从近处看的话还会以为老师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呢。当老师穿着这件衣服走进教室时,全班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同学们一直叫着“好漂亮!好漂亮!”这时,老师的眼睛都眯成了一双月牙了。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一位姓刘,名智信的顶嘴大王,又一次地顶嘴了。这次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大发雷霆地对刘智信大吼道:“刘智信!是不是我要叫你爸爸来一趟你才甘心!”刘智信啊,吓得话都不敢吱一声,只能静静地坐在那等着老师消气。老师其实并不凶,只是有一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男同学,常常惹得老师龙颜大怒罢了。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哦,李老师一生气也是很可怕的哦。

李老师,您是一阵清风,在炎热的夏天带给我们清凉;李老师,您是一根燃烧的蜡烛,点亮了我们却燃烧了自己;李老师,您是一盏指路灯,为我指明了前方。李老师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严师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朱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是个严师

我们特别害怕朱老师,“朱老师”这三个字让人闻风丧胆。人们常说做贼心虚,可我们上课不捣乱,作业按时做,成绩不拖班级后腿,在被朱老师点名时,还是会心中一阵慌乱。平日里,同学们最吓人的方式就是突然大喊一声“朱老师来啦”,然后全班立刻一片静寂。

朱老师要求高,对作业书写稍有不满,就要求擦掉重写。课上不准讲话,不准交头接耳,发现一次站一次。每周三项红旗不拿,就要罚抄书,抄不完留下来,抄完了再走。

一次,她罚抄三篇课文。同学们字写得比绿豆还要小,却还是写了整整三张。我们课堂偷着抄,课下接着抄,手指都抄得变形了。结果,抄到了放学还没抄完。

四年级,她回家生二胎去了,一个新老师接班。没了朱老师,我们的天性便显出来了。

上课时,全班笑声一片,听不清那年轻的小老师在说什么。站在凳子上跳舞的,离开座位玩耍的,躲在抽屉里玩手机的,干嘛的都有。同学们没有顾忌老师的存在,自顾自地玩,自顾自地闹。上课的状态和下课一个样。401班成了游乐园,或是疯人院。

可怜的代课老师,才教了三个月便被开除了。

期末考成绩出来了,401班遭遇滑铁卢。班级最高只有九十二,不及格一大把。很多人难过地哭了,考得实在是没脸见人!

朱老师得知后,很牵挂我们,她提前一个月结束了产假。她回到学校,把办公桌搬进了教室后面的储物间。

储物间很小,仅仅两平方米那么大,里面没有点灯,不是很亮。朱老师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工作。

经过朱老师的努力,我们班很快又成了令人尊敬的401。

从此,我们终于懂得了朱老师的好。时常会有同学送些小礼物,朱老师都会欣然接受。在儿童节或者期末,朱老师会回赠给我们更多。

朱老师,我们的严师。

展开阅读全文

严师作文6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清晨,教室里会早早出现一个身影,消瘦而挺拔;傍晚,这个身影也会迟迟才离开,疲惫却不失神采,她,就是我们的蔡老师。

蔡老师经常扎起一个马尾辫,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透出独特的魅力。

我们之间不缺乏眼神的交流,高兴时,她眼中释放出的喜悦,我看在眼里,多想让他永保那张笑脸;生气时,她眼中释放出的严厉,我痛在心上,多想让他对我们重燃希望。我知道,她的心里,总是对我们充满无限的期盼。

蔡老师是一位严师,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上,蔡老师正在认真地讲课,我和同桌心不在焉地听着,有时还会偷偷地抿嘴笑,丝毫也没注意,蔡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大,我还是继续跟同桌窃窃私语,“徐曹畅,站起来,你来回答这个问题。”蔡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我,眉头紧皱,脸变得通红。我头一震,慢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而同学们也把目光聚集在了我的身上,我心里“砰砰”直跳,有点儿不知所措,脸蛋也变成了通红的“小苹果儿”。“你不要再跟同桌笑嘻嘻的了,请你认真听讲。”我听了,真想找一个地洞钻下去!“叮铃铃”下课铃打响了,课后,我仔细地回想着蔡老师所说的话,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一片期望!

还记得有一次,蔡老师评讲后的小练,由于我三心二意,还是没搞懂,订正了又订正还是错。蔡老师把我喊来,严厉地看着我,目不转睛。我低下头,突然,蔡老师生气地说道:“为什么不认真思考?不去深入思考就交上来了?自己再仔细地看一遍!”我默读了这组数据,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蔡老师是一位严师,她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鼓励我们,鞭策我们。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蔡老师正是这样的人,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凝聚了老师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或许,多少年后,她已经忘记我们的名字,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我们付出汗水和辛劳的老师,她如阳光般温暖着我们的心,在她那无微不至的爱中我们少年初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之殇,归结于谁

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中,《三字经》中这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深深的烙印在了每个人心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人之父母既然抚养了孩子,就应该再给他们以好好的教导,那本是父母应尽的责任;等孩子上学了,老师也应该对他们从严教育,切不能敷衍塞责,因而耽误他们的未来。

不可否认,家庭和学校是我们接受启蒙的重要场所,它们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都可以很好地证明家庭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古代的私塾或书院往往会成为当地的重要教育场所,这也说明学校的重要性。但在如今,我们对于教育成败的归责似乎出现了偏差。很多人认为,父母和老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于是教育失败的帽子全部扣到了父母和老师的头上,可真的是这样吗?

教育一词,词条解释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学习者是受教育结果影响最大的人,而非施教者。在教育当中,我们既是受益者,是直面成果的人,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接受所有教育反馈的结果,学会用所学面对未来所有的挑战。因此面对教育的失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我们都是教育成果的享用者,成果的好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我们不主动作为,而完全被动的接受,只会成为人们口中的“无能之人”。因此即使在破落的环境中,也可以选择逆风翻盘。古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而今在疫情形势下,有爬到房顶接受信号学习网课的现实版“凿壁偷光”。我们听说过很多富贵豪门却培养出混混的故事,也听说过偏远乡村出高考状元的故事。学习不在乎环境的好坏,在乎的是是否有一颗想学的心。当我们觉得教育失败的时候,不要着急大肆批判外因,要首先从自身找一找问题。毕竟老师和父母只是教育路上的引路人,真正想要改变,还要从内因入手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去改变这个固执的观念,不要再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父母和老师的身上,不要再将所有的错误归结到所处的环境上。在现代教育中,要更多地培养“教育成果的享用者是自己“这样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考上好大学为父母争光,而是为了能触碰到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为了更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之责

教育的目的在于立人,培养人才。然而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教育者没有承担起足够的责任,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面对孩子,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做好自己的职责,多方的协作下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就在强调孩子生下来,父母不只是抚养他,更重要的是教育他,要教育他接触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童年的回忆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孩子最后形成的性格也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巨大关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点明了源的重要性。在教育上,家庭就是孩子学习的源。比如丰子恺,他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他在孩童时期备受长辈们他疼爱。这种脉脉温情也让他的骨子里刻下柔。当他教育下一代时,也是蕴含着柔情,不会过早地扼杀他们的天性,“放纵”他们在自己的书房里玩耍。正是因为这一代一代的优良教育方式,才能让他们有温柔且坚毅的性格,支撑他们面对着人生中很多困难。因此家长应该先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方式,才能教育好孩子。或许可以从自身出发,自我反省、以身作则,孩子也会更上一层楼。良好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的内心涂上温暖的底色。

当孩子逐渐成长,进入学校后,学习的主要对象就从家长变成了老师。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学生学习成长当中的引路人,教导他们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自古就对老师有要求:“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如果没有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那么就是老师的懒惰了,如此还会导致学生无法改掉恶习,对他们有很大的消极影响。而纠正学生在孩童时期养成的恶习则需要花费老师大量心力。尤其是小学老师,她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注意小动作”“改掉小毛病”,正是因为她们能注意细节,在坏习惯刚刚长出苗头时,就果断地掐断,不给恶习生长的可能性,学生才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严谨的育人态度,让学生获益颇多。然而当下,这种“严”在外界不知情的人眼中,被胡乱地认为是老师教学过于严格。指责声、骂声一片,导致社会上有很多对老师的误解。这使得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外界社会带来的压力,让他们的严谨教学受到限制。当他们想对学生有严格要求的时候,又担心被人指责,导致老师有不敢管但又自责自己不尽职的心理负担。

解决各方的教育问题,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老师严谨治学,外界则应理解学校教育,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当大家都正确看待教育问题,不再片面地指责一方,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法,很多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教育之责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的教育要靠谁

自幼背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句话阐述了教育中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作用,但是难道只有这两部分吗?我觉得不尽其然。

家教不仅是在学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在于父母随时随地的言传身教。卢梭曾说过:“最好的教育不是口训,而在于言行”。在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建立最初期,他们并不知道何为是非,看到什么就会模仿什么,因此最为亲近的父母就成了他们的榜样和标杆。中国家庭历来都是有家训的,著名的《曾国潘家书》,《包拯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时刻警示后代。随着时代的推演,这些原来的的纸质家训,演变为父母在孩子成长时用言传身教培养出孩子独特的品德,让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自古有严师出高徒一说,并且也有记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老师传授专业知识,解答学生学习和做人的疑惑。相比家长来说,老师则更具有权威和专业性,尽管很多知识同样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但是老师教给学生的,是老师归纳总结,并且结合了自己经验,有了老师的帮助学习路上一定少走很多弯路事半功倍。

可见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杜甫有言“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个社会的风气对于教育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孩子三观未发展完全时期。社会环境重视什么样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就会不由自主的向具体的方向培养孩子。唐朝重文轻商,所以自然而然我们看到了一大批饱有思想的伟大诗词作家,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未来的社会接班人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不仅仅是知识上,还有实操,以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上。相继出台的教育改革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平台也不再完全看分数录取,学生的综合表现也是选拔的重要依据。可见,社会也是影响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我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还在其自身。在孩子的教育历程中家教是为孩子打下人生的基础,老师是传授其专业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的引导者,社会是教育的助推器,而自身的选择才是最后的决定性因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做什么样的选择,只要你自身足够坚定,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自强不息。疫情期间,住在山里的孩子徒步十公里去找信号上网课,家里没有网络的孩子上演现实版“凿壁偷光”,身处方舱医院的高考生仍不停止复习。一切外界因素都是借口,所以无论经历什么,请你都永远不要忘记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综上来看,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但孩子自身的选择最为重要并且决定了其最后的走向。家长、老师、社会政府应该各司其职,尽力为下一代的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而孩子们在各个主体协心同力营造的环境下应该做的就是审慎认真的做每一次选择,如此才能不负这一程教育中大家的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谁来为我们的教育负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从外力切入论定的责任归属。这固然重要,因为若无来自家庭和学校大环境所营造的教育风气,那么想必也蓬生麻中终沦为麻了。反观自身,难道我们的主动性荡然无存吗?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足见自我教育也是教育的架梁之椽,甚至这种自我意识所占分量将超过师傅之训。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便是两个有力例证。两小儿家境贫寒,故早输在了“拼爹”的起跑线上,如若按照父亲为教育负责的逻辑,那么全责便在其父,又何来这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呢?可见主观能动性促使两小儿敏而好学天性的激发,令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善假于物:无油灯便寻萤火便借光,动用一切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排除万难,此时学习于他们而言已不再是父辈单方的实力雄厚与否起决定性作用,而是自己“丰衣足食”,靠双手和大脑改变自身命运。动辄将教育责任推诿父辈,只有助长怠惰和逃避责任,百害而无一利。与其怨天尤人未投胎于富贵人家或书香门第,不如脚踏实地,独立应对风浪。

老师亦是如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试问,是老师不愿奉献毕生所学还是学生自我排斥接受教育呢?答案显而易见。如今仍有诸多家长打着孩子学不好的旗号寻老师兴师问罪,须知学生自身要是个敞口的容器才允许老师灌输知识,若非那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孔子曾强调仁与礼不是凭借外界强加于身的锁链,而是发自内心想要修身于世的渴望,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困于心,衡于虑,而喷涌而出自我理解体悟之时,才有他人介入的空间,且通常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点拨,毕竟自己琢磨不透的事凭他人如何通达也无法改变自己未豁然开朗的事实。所以,与其纠结老师是否怠惰,不如自我积蓄,通过其他渠道发力,一样可以有所成就。

谁来为我们的教育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浅谈教育

咱们中国的家庭自古以来注重“耕读”,而今无需耕作,教育自然成了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自然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在当今社会教育的主体应当是孩子,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是起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中,“养不教,父之过”,当今社会,物资生活富足,自是不会出现“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悲剧——既然“犬马皆有所养”,那么家庭对孩子的“教”便愈发重要。当今社会万物互联,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愈发紧密,没有人能再像隐士一般断绝与社会的联系。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对孩子的“教”与“养”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开篇既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品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温文尔雅、谦逊有礼,这都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像新闻中报道的“为等孩子父亲上火车,而堵门影响列车启程的母亲”便是典型的反面事例。父母的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成为了理性的、有教养的人,只有真正成为了一个人,孩子才可能去投身社会,发光发热。

当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为了一个文明理性的现代人,学校教育便要传授给孩子知识,引导孩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严师出高徒,仿佛是中国人对学校教育的判断。但真的只是如此吗?严,固然是对的,但严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专心学知识——寿镜吾先生会打手板,但是打手板是为了让孩子好好背书。因此只要能引导孩子的良好发展,那么无论严或松都是起积极作用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和老师要为孩子提供平台去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寻找方向。鲁迅先生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则尊个性而张精神。”我想这便是如今学校教育的宗旨――立德树人,尊重个性。那么在这个标准下,严不是准则,而在于“导”,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因此诸如“游学”、“科技创新比赛”、“艺术团”等新兴课程应运而生,成为帮助学生的“梯子”、“路灯”,引导孩子去探索世界,发现自己,寻求理想。而非像过去“填鸭式”的教导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

这种“幼者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润物无声,静待花开,想必在如此教育理论下成长的新一辈年轻人,在花开之时,定能成为中华民族新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老师的成长教育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意思是养育孩子却不教导孩子,这时父亲的过失;教导却不严格,这是教导孩子的老师的懒惰与失职。若想孩子成才,父母的言传身教与老师的严格教导都是不可或缺的。

养育同时教导孩子,是父母的职责所在。“父之过”中的“父”,不仅仅狭隘地指父亲,而是父母长辈;“养不教”中的“教”,也不单单指教孩子吟诗写字,而是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及家风家教都会影响着孩子。《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风教育,使傅聪即使流落异国他乡也依然心系祖国;梁启超胸怀宇内心系天下,对孩子的教育也从不懈怠,才能培养出梁思成一众为国效力之才;老舍更用大情大爱影响着孩子,使世间大爱在其后辈身上一代代传承。反观秦始皇此类,自身残暴,使胡亥受其影响骄奢淫逸残害兄长,激起民愤而秦朝早亡。如此可见,父母的教育不但影响着孩子自身,还长远影响着社会及国家的发展。

孩子的成长,同时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教不严”并非指教育不够严苛,而是指老师并没有真正教会孩子世道规则与世间大义。孔子奉行因材施教与仁爱之道,他学生众多且各有所成,不可谓不是一个良师。他没有过言辞厉行,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了学生仁义礼智信,奖规则与公道灌输于学生心中,这才是严格且合格的教育。反观现实社会,常有新闻曝出老师只注重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培养,甚至为取得成绩不择手段,这才是真正的“师之惰”所在。真正的老师应是良师益友,引导学生走上正道。

除却父母老师,还有众多因素影响着孩子发展。世界上仍有许多人父母双亡、孤苦无依,但依然凭借着自身努力获得了成功与世人的赞誉;世界上还有许多家境贫寒无法接受教育的人,但他们的中的许多人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除了父母老师,社会的关爱、自己的坚持甚至是一个偶然的机遇,都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德成才的钥匙。

父母的言传身教及家风教育,老师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观的灌输,以及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都能推动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社会国家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我们所需的教育

儒教经典《三字经》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自古以来是重视教育的国度,这是文明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根基。准确说,这种严而有力的教育更是对人品性的教化。步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所需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非父母师长权威化的灌输。

在儒家学说看来,教化是为了让子孙更好地适应社会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繁荣的目的,因此,五伦五常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今虽然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但教育的形式、目的仍得以保留。对于父母,可谓将教育重视到了极点,毕竟谁能忍受“父之过”的耻辱呢?然而家庭教育就此陷入了怪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教育错位化现象,早已被社会所诟病,然而促使这发生的,就是在父母之间广泛存在的完美主义。孩子成为体现父母意志的提线木偶,殊不知这样会造成严重的依赖,丧失独立性,包括如今最宝贵的独立思考。于是很多情况下没有创造力的大学生只有请应试教育背锅,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来说说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老师的存续也是为了将某一学科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后人,而教学的主体应该是老师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文化会得以完好保存,但非进步。现代社会不需要重复着同样知识与思维的呆子,而需要有个性和闪光点的个体。所谓教育之“严”,实际上是以牺牲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主观能动性作为代价的。体罚作为过去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今天已得到极大改善,但鼓励让学生打破学术权威,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意见更需将师教中的“严”尽可能地去除。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初衷相同,两者密不可分,地位对等。但我眼中的现代教育追求的可不是“严厉的教化”。为实现育人的目标,关键的也不只在于家长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儒家的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但学生的自由意志是教化不了的。

我想像《三字经》这样的“国学经典”实属文化瑰宝,可是毕竟每种理念都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同样《三字经》在现代也是争议颇多,这是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的冲击下必然发生的。文化自信,信什么最重要。我们不妨以批判地角度来审视它,去芜存菁后,更深刻地认识这一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问责,谁之功过

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中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传唱甚广,诛伐了家庭和老师的教育缺位问题。而近年来,“教育缺位论”再度成为社会热点。由此观之,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教育责任的思考从未断绝。在此起彼伏的反思与探讨声中,不禁有人发问:学生之过,应当全部归咎于我们的教育之失吗?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的人可以进行毕生的自我教育。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教育出现漏洞,那么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师长以及上溯到整个社会教育界,都难辞其咎。

“教养”,体现了一个人内在修养和品格。这个词,也恰恰说明父母的责任除了养育,更有“教育”。《左传》云:“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来自于父辈的家庭教育,是根植于心底的教养和一道道镌刻在灵魂之上的“界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教育的得当与否,都将折射在孩子这面“镜子”上。所以,当家庭教育缺失,灵魂上的“界限”、心底的教养也会随之模糊、破碎,造成个人的道德缺失。

老师的教育责任比父母更加重大。《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规范了师者的学术引领责任;而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规范了师者的道德引领责任。近日,有一起大学生恶意亏欠小吃店店主钱款的事件,该大学的一名教授听闻后,登门道歉,自责是教育之失。这位教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道德标杆,也为教育界树立了榜样。身为师长能否引领学生迷途知返,不仅对学生本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影响了社会未来的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父母与老师的影响范围是小部分的。若追本溯源,我们势必要反思教育“天平”是否发生了倾斜。天平上的两个砝码——“树才”“立德”不能有丝毫偏倚,只有天平平衡,才能培养出兼具仁与智的“完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才易,成为有德行之人需要整个社会的教育界同仁给予足够重视。教育的重心,不应是追名逐利、以成绩和证书量人,而是立德树人。各类学术造假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拾人牙慧、“偷梁换柱”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终沦为金钱与权势的牺牲品,无非是浪尖上五彩斑斓但虚无缥缈的泡沫。教育界中每一位同仁都是教育的风向标、指南针,应当加强道德引领作用,让道德与知识站在同一座山峰之上。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父母、老师与社会的教育责任和影响不容小觑更不容忽视。木铎金声已响彻百年,相信教育界的未来会在各方的共同引领下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与成人

《三字经》里有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指明了来自家庭与老师的教育是我们成“人”的必备基础。但在我看来,家庭也好,学校也罢,他们都是助我们成长的重要外力因素。而成功的教育还源于我们自身的行动和拼搏,我们内心的力量是前进的根本动力。

诚然,家庭作为我们出生起便生活的环境,这里发生的一举一动都令我们耳濡目染。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中,我们无意识地模仿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并在他们有意识地教导中形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在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我们某一方面的天赋可能被提前察觉开发,进而推动着我们遵循这条路深远发展——艺术世家、医生世家即是这个道理。我们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继而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家庭的缩影与化身。家庭是我们最初的学校,父母是我们最初的老师,而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教育也终将伴随一生。

我们在父母那里学会哭学会笑,学会了人世间最朴素的情感,但在老师那里,我们学会了借助知识的翅膀飞翔。盲女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富裕人家,自幼受到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爱,无忧无虑。但若不是她的家教安妮沙利文在漫长的岁月中陪伴她成长,教会她读书写字,海伦凯勒很有可能只是一位幸福的盲女,而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有家人小心开采后送到老师手中,经过细细雕琢后褪去黯淡污浊的外壳,展露耀眼光彩。

由此看来,家庭与老师给予我们的教育确实至关重要,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确保我们“成人”的护身符:当一切外因不再如我们所愿,外因不再能够让我们借力时,自我行动力这一内在因素便至关重要。此刻正值特殊时期,因为疫情我们被迫在家通过网课继续学业,但是又有多少同学端坐桌前,打开电脑却手捧手机,沉迷于游戏小说?反观安徽在村委会大院中“蹭网”学习至深夜的农村小女孩翠珠,清晨便来到楼顶借用邻居网络河南高三考生,他们无一不是在用现代版“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着:自身的努力与奋斗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家庭的教育可以用书本知识来弥补,而来自老师的教育也可以尽力争取。环境从来不是决定一个人境遇的主要原因,事物的内因才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蚕蛹固然束缚住了蝴蝶,但是只要它不断挣扎努力,终会迎来破茧成蝶的一刻。人生也是如此,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态度和真正付出的行动才真正塑造了我们,只要我们想,只要我们付出,我们终会抓住那可能渺茫的机会,获得成长,开天辟地。

再奋斗不到一百天,便将迎来一次属于我们的重要考验,希望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能够以始终如一的拼搏精神面对高考,并在洗礼之后持之以恒,承载家人寄托,借力于知识,飞向属于自己的更广阔的天空,学以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硬式”教育

《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早已为我们阐述了家长要承担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责任,老师要担负将孩子教育成才的责任。其中体现的是父母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老师严格贯彻正确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我认为,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充当引孩子踏上“受教之路”的“引路人”,而老师需扮演好培养孩子的“栽培者”,二者共同构建的全面且牢固的“硬式”教育

教育之于人正如阳光之于树木,是成材的必要前提,教育将赋予人生更高的价值和更深远的意义,使人生更加完满。在孩子有自主判断能力之前,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接受教育。但仅仅为孩子投入教育资金,将孩子送去学校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完整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诚然,学校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但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以及以身作则的榜样式教育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孟母三迁”体现的是父母对教育孩子的客观条件的追求,“岳母刺字”则体现的是父母主观上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一客一主共同构成完整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使孩子得到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并让其获得家庭教育的濡染便是履行了“养且教”的责任。

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等相关法令,从法律层面强制要求父母送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因此父母更应重视家庭教育的辅助教育职能。法律措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出现“养不教”的可能,这是至关重要并且利于孩子成长的,其中体现了我国从社会层面到国家层面已经充分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严教”是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的必要前提。“严”不仅要体现在要求和方法的严格性上,更要体现在教育方位的全面性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应只注重“授业解惑”——即仅仅对于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传道”,即对于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相对于传授知识,品质的培养往往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是更为复杂的,如果只贯彻前者,而忽视后者,便是舍繁就简的教育,是“缺斤少两”的教育,为师者的这种行为是“惰”的体现,是逃避对于教育学生这一职业和社会责任的行为。

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其中学校教育需要知识传授和品德教育的综合贯彻。家长、教师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便可以为孩子构建完美的教育体系,施教,且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助其成才。

另一方面,我们应思考:“不教”与“教不严”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他们一定是通过受教对象的某些不当行为体现的,如“高智商犯罪”案件,又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产生,除去“不教”和“教不严”的客观因素,“不学”,“学不全”的主观因素也是酿成德智发展不全面,甚至是未成年犯罪的因素之一,所以学生对自身严格要求,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履行自己作为学生的学习责任,常常自我反思,做到学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进行贡献。

将《三字经》中的概念抽象泛化,推而广之,那么需要接受教育的不仅是孩子,一切发展中的个体都与“孩子”有着共性,都是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而“父”可以抽象为一切受教对象的引路人;“师”则可抽象为一切受教对象的栽培者。例如,国家社会中的各个群体都需要在接受“教育”的前提下不断发展,社会国家中的政党和各级干部、工作者以及社会的建设者则分别扮演了“父”和“师”的角色。此时,《三字经》中这样的理念同样适用,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各个主体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便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国家的快速发展。例如“改革开放政策”,“计划生育政策”都是我国领导者对于社会“严教”的体现,它们也起到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此,不论大小,一切接受教育的个体都需要不断自我反思,在引路人、栽培者自身承担各自责任的前提下,共同对教育进行完善、填充构成立体且坚固的“硬式”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