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个性化

个性化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个性化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个性化问题。

分享

浏览

3385

作文

7

误区五:所写人物语言过于理想化、个性化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人物身份不同,其语言风格自然也不同。如:写一个识字很少、老实巴交的农民教导自己的儿子要好好学习时,如果用上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取长补短”一类的成语,就会使人感到非常别扭;写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时,如果用上了“老子一棍子打折你的腿”“我一脚踢死你”之类的话,则会使人产生啼笑皆非的感觉。

规避策略:1.不写对其职业特点、生活环境不熟悉的人物。2.不写经常使用专业性语言进行交流的人物,因为他们的语言专业性太强,描写他们的语言时,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失误,让人明显感觉人物身份与语言不对称不和谐。3.对特定人物在特定场合的语言表达要把握分寸,不可波澜不惊,也不可任意夸张,要忠实于现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个性化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可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潮词汇,可对成语、俗语、诗词名句等进行巧妙的化用,这样的个性化语言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数学课上,老师在上面不厌其烦地讲着数学题目,我们学得实在是太枯燥。好多同学都没有听讲,开始讲起了悄悄话,大家的心早就飞了!因为明天就是十一黄金周了。

这样的语言实在没有新意,老套得成了博物馆的古董,枯燥得令阅卷老师不想往下读。试想,陈旧的内容用平庸的语言表达出来能有什么吸引力呢?如果用另外一种新颖的语言来表达,定会令人耳目一新,新鲜的语言甚至可以将一篇内容平淡无奇的作文点石成金。

X+Y=Z。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倒霉!又是让人死掉几个脑细胞的数学课!哼!什么‘X+Y=Z’,还不如‘枯燥的平方+乏味的平方=数学’!同学们牢骚满腹,都有点儿坐不住了,纷纷开始认真地开起了小差。明天就是黄金周了,大家早就盘算起自己的假日总动员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个性化的自我介绍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下午好!我是xxx,很高兴能来到这里面试。

今天我要应聘的职位是XX经理。我平时喜欢跑步和看书,喜欢读书,因为它能丰富我的知识;喜欢跑步,因为它可以磨砺我的意志。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执着、有坚强意志的人。今天竞聘的是营销经理,那么我谈谈自己对营销的理解。营销人员首先就要做好自我推销,让一个陌生人信任自己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有客户相信自己,才会相信自己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将产品推入市场。我认为作为一名营销经理,除了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为班长的我,在大学三年的时间里,组织了班级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组织这些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个人的能力毕竟很有限,只有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如果我有幸竞聘上营销经理,我想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团队,什么是一个团队呢?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

激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推动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动力。激情加上挑战自我的意识,我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也能很好地完成这个工作。同时我认为,营销也是一种服务,应该做到让客户满意,需要热情和专注。

展开阅读全文

个性化的自我介绍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我叫**,今年十三岁,刚上初二。

我个子中等,1.66,再班里排第十个,长脸短鼻子,手大脚也大,一双眼睛不大也不小,眼珠子特别有神,一张大嘴巴特别能说,只要一说起来,说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帅的。

我在北京市**中上学,我们的校服不好看,全是兰色,所以特别好认,一看就是中学生。

我的优点就是爱动,每天早上我都到外面锻炼,跑跑步,玩玩单杠等,所以,我在学校的体育特别好,我的学习也是不可质疑的,数学考试从来没下过90分,我的英语也不错。所以,我的脸上总是洋溢者喜悦的表情。

我的缺点就是不会打篮球,也不知到是怎么一回事,就是不喜欢,而且,我上课还总走神,不注意听讲。所以,老师叫我后,我还满有信心的站起来,百分之八十都是对的,害的老师又气又笑。

这就是我,只要一见到我,我总是笑,我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来吧!

[个性化的自我介绍4篇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古典诗词个性化解读及改写作业设计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语文的五本必修教材以及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赏析》中,收录了大量经典的诗词散文,从先秦到现代,数千年间,古典诗歌的洪流奔腾汹涌,气势如虹。不管是晦冥风雨,还是丽日晴天,都丝毫不掩其熠熠光华。它不仅是一切文学要素的结晶和浓缩,更蕴含着无数深刻的道理。它的思想积淀、文化积淀、艺术积淀随着历史发展的长河大浪淘沙,融入了民族的骨和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民族的灿烂文明之瑰宝。正因如此,我们在教这些经典诗歌的时候也更注重经典的传承和情操的陶冶。

一、作业内容

1.请将课文《归去来兮辞》改写成散文,要求言辞优美,可改变叙述角度但不能脱离原文内容。

2.有人说杨贵妃红颜祸水,唐明皇迷色误国,有此下场,实属活该;也有人说李杨二人惊世爱恋不易,造化弄人可怜。再读《长恨歌》,你是怎么看待“李杨二人间的爱情”的?试下笔成文。

二、作业设计意图

1.《归去来兮辞》这篇读完让人唇齿留香的经典文章到了学生手里,学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因为古典诗歌灵动优美,但不是学生常用的语言形式。精炼传神的诗歌语言既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是学生对诗歌欣赏望而却步的原因。很多同学不喜欢学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读不懂诗。如何让学生不仅能读懂,还能欣赏,这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主动走入古典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诗歌这种形式,让学生充当诗歌里的主人公,融入诗境,品味诗情,由此就有了作业1的设计。

2. 在学习古典诗歌时,能在语言、意象、事件、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古人毕竟是古人,他们的经历遭遇、情感价值观与我们还有一定的不同。如何拉近古人和我们的距离,让古人的情感价值观浸润现代精神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学生亲近古人古诗的兴趣,这也是从教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我尝试让学生在欣赏解读古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融合自己的思考来解读经典原文,由此就有了作业2的设计。

三、作业反馈

作业1布置下去后,学生反映十分热烈,涌现了不少佳作。一位同学是这样描绘陶公归隐生活的“夜如水/残月如星/风如梦/抚松引情/花影入帘栊/笑看色空/闲关入山中/淡看情浓/春愁不上眉/举经说颂”多么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还有同学突发奇想,化身为“松菊”,用“我”的口吻生动细腻地刻画了陶渊明归隐前内心的矛盾纠结。特别是有一位同学杜撰了陶渊明妻子的形象,借此表达家人对其归隐的期盼。如此很多,不一而足。我在惊喜学生的想象力以及优美文辞之余,不禁感叹:认真改写了课文的同学对这篇课文应该是不背而成诵了吧。

作业2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就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让千年后的无名小辈来评论这段旷世之恋,学生兴奋不已,全然不觉往日写作文的无奈与痛苦。从交上来的一篇篇习作中,笔者再次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学生。有理智的如吴月红《你美丽但不够完美》:拿杨贵妃和武则天对比,指出杨贵妃只知儿女情长没有尽到一名“皇妃”的责任。有犀利的如彭帆:一个君王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爱情,但不够聪明,迷失了君王的责任,以致于赔上了爱情;一个女子只知道要求他多陪自己,荒废了事业陪来了“三尺白绫”。还有浪漫的如肖玥: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不遇倾城色……鲜活的文字,独到的视角让笔者不得不对孩子们心生佩服,也暗自庆幸没有用“标准”的历史评价扼杀他们的个性。

(详细作业案例见附件)

四、教师反思

这两次的作业设计其实还是属于学生随笔式的延伸作业,把它归结为小作文也不为过。但是这样的作业全然让学生不觉得痛苦,原因就在于作业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反而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这就让标榜个性的90后的孩子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自然也就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么件事了。其实老师应该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是独立的思维主体,只有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回报你的就是大大的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独特感悟乃个性化作文之魂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2239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是学生最怕的事,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独特感悟个性化作文之魂。教师怕读、怕改作文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无从下笔,无话可说而又迫不得已非写不可。教师怕改作文是因为不忍目睹,不知所云而又非读不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作文缺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想从哪儿来?

一、从真实中感受

一说起“思想”,常常会把很多学生吓一大跳,总觉得那是高不可攀的。似乎“思想”只能和崇高联系在一起,只能和伟人联系在一起。其实,思想就是每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感受,所以,人人都会有思想。

记得看过一篇外国中学生作文,那是一篇作为优秀作文被推荐到国内的。写“我”与两个男孩划着一条小船去小河里钓鱼,其中一个男孩有许多毛病,平时很不讨人喜欢,他父亲对他更是严厉,经常打得他无处遁身,但这次父亲不知为何发了善心,把一柄新买的高级鱼杆借给了他。就在“我”和这个男孩上岸采莓子吃时,小船和船上另一个较小一点的男孩被冲向了急流险滩。“我”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那个男孩却像逃命的兔子一样沿岸飞跑,追上小船,跳入水中救回了小船和船上的小男孩。于是政府隆重地表彰了他,他也被人们赞为少年英雄。当“我”悄悄地问他当时怎么这么勇敢时,他回答:我怎么敢让父亲的那柄鱼杆被水冲走啊!原来他拼命要救的是那钓鱼杆。拼死救那钓鱼杆就是那男孩的“思想”呀!

我们会为这样的作文打优吗?

其实人生有许多事情是出于某种趋善向美的本能而发生的,不管结果多么壮烈,其起因也许并不崇高,并不伟大。我想,当这种本能被承认而不再被无端地“升华”“拔高”的时候,也许我们的学生就会发现作文不那么难写了。

二、从简单中感悟

曾经有一首题目叫做《一碗油盐饭》的小诗打动过许多人。

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到妈妈的坟前

这是一首文字极其简单的小诗,简单到只有52个字,而且不曾使用任何一个渲染情绪的形容词或华丽的词藻。然而它的内涵又是深邃而丰富的,给我们的思索与想象以无限广阔的空间。从小诗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为了孩子能好好读书,不断成长,她在贫寒中含辛茹苦,却把全部的慈爱与温馨默默奉献出来,甚至于生命。应该说,这位平凡母亲身上所折射出的,其实正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的人性之光。

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足以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一碗普普通通的油盐饭,不仅包含着母亲对孩子真挚的关爱与殷切的希望,也包含了孩子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绵长的思念。

从一碗油盐饭中,我们可以读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可以发现简朴之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可以感受真善美强烈的冲击与震憾。许多学生在写同类题材的作文时,总是为缺乏新鲜材料而苦恼。而《一碗油盐饭》启示我们,如果让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简单的、平凡的,琐碎的细节,他们就会有独特的发现和感悟,这就是自己的思想。

看到飘零的落花,寄人篱下的林黛玉感悟出的是人生的无常,发出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谁”的千古幽叹,这是思想;豪情满怀的龚自珍感悟出的是虽死不休的斗志,高吟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奋勇向前,这是思想。一个学生则感悟出:花落下,是因为花开过,更是因为它曾经努力过!这就从一个新的视角抒写了他对花开花落的感悟,他又从这种感悟联想到自己刚刚进入毕业年级的忧虑、彷徨,得出了不管将来“花开”的结果如何,今天也应努力的启示。这就是思想,而且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思想。

三、从想象中体验

同是描写一片落叶,有的同学从开头写到结尾,这片叶子还未见落地,只任凭思绪在风中飘扬。有的学生不到一句话,叶子就落地了。

后一种学生是江郎才尽还是思维枯竭?非也,学生正处于才思敏捷的青春年华。无话可说的关键在于有的同学缺少体验,特别是想象中的体验。就像写一片落叶,这本是任何人都观察过的景象,因为体验不同,这片落叶在每个人的笔下也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一直提倡学生写“亲历的事”。于是学生对非亲历的事诸如:饥饿、贫穷、生命、价值、爱国等一系列类似的话题,写起来总有一种隔靴搔痒,找不着北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不枯燥、乏味才怪呢。学生的生活经历少,生活环境狭窄,要想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亲身体验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想象的体验”了。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时,完全可以让他们根据内容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情境设定,通过想象把自己置入另一种情境,同样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同样也是“真实的思想”。

常常是他人毁谤,才体会“恶语伤人六月寒”;常常是躬事稼穑,才领悟“粒粒皆辛苦”;常常因囊中羞涩,才明白经济的重要性;常常是亲人的生命如流星一般陨落,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在与疾病的殊死斗争后,才诅咒病魔的猖獗……这不一而足的关于人生的感悟中,亲身体验当然深刻,然而很多事情并不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仍能写出这方面话题的优秀作文。这就靠想象,借鉴他人对生活感情的成果,合情合理地想象下去,把必要的情境设定移植在我们的作品中,如:悲哀苦痛有“肠一日而九回”的司马迁;思念极致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舍生取义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设定了情境,再加上人类所特有的想象力,作文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会说得更有思想。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因为有了思想,每个人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作文应该成为展示学生的思 想,展示学生的存在的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以“阅读”作为打造语文个性化课堂的抓手

全文共 183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语文课程、关注学生,以“阅读作为打造语文个性化课堂的抓手,让课堂成为学生阅读体验的阵地。

一、关注语文课程,抓住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激活思维。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应具备阅读、写作、交际的能力。且阅读、写作、交际等能力关系密切,不可分割,阅读是写作和交际的基础。从初一到初四的语文课本上的各种文体的文章一百六十多篇,学生熟读乃至背诵课本上的这些精美的文章,并坚持阅读名著,背诵古诗词,把精美的文章熟记于心,做到“腹中储书一万卷”,并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样学生就潜移默化的领会了阅读技巧,并把方法内化为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了思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深,经验的积累,思想的深刻,不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断得到写作上的借鉴,不断丰富审美体验,并以课文为范文,坚持写作实践,写作能力会逐渐提高。正如叶老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有阅读、写作为基础,加之对学生一定量的交际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正如《谈学语文》中说“学生能识字,善读书,会作文,说话、听话能力当然也会得到提高,不必担心能读不会听,能写不会说”。

二、关注学生,以“阅读”作为唤醒学生学习语文激情的媒介。

据我了解,我们学生阅读不掌握方法,缺乏体验和感悟,作文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书写潦草,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激情。语文课堂就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困难。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有效途径就是阅读,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减轻学生脑力劳动最有效地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让他们尽可能多的读些书。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需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语文课堂上就应该让阅读成为常态,引导学生在阅读体验中,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精读经典,躬亲示范,教给阅读方法。

《芦花荡》是孙犁写的故事性很强的经典作品,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这样一学习目标:读课文,抓住人物“老头子”及其活动,提取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并复述故事。课堂上,学生按我的要求边读课文边标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我巡回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及时提示点拨。大约8分钟以后,学生读完了课文,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复述课文(小组内一位学生复述,其他学生认真听,该学生复述完之后,其他学生依次补充),结果我发现学生不知如何复述故事,有的即使复述了,要么一两句话概括,要么东一句西一句。于是我示范复述故事的开头:“一位穿着蓝色破旧短裤的将近六十岁的的老头子,撑着一只尖尖的小船,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他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负责苇塘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任何一枝枪。……”我的示范启发了学生,大部分学生复述有了思路,能把老头子活动的细节复述出来。复述故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交际能力。在把握“老头子”形象时,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标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分析作者采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老头子”的形象特点。我先给学生举了如下的例子:“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体现了老头子饱经风霜,老当益壮的特点,让学生在范例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思路就比较清晰,学习效果也不错。

第二、举一反三,强化训练,内化能力。

以教材上的经典作品作为训练学生阅读的材料,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然后选取同类型的一定量的作品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这样经过举一反三的强化训练,学生就能把学到阅读技巧方法内化为能力,就会在阅读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就会渐渐的爱上阅读。

总之,语文个性化课堂应尊重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以“阅读”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游古览今,饱食中西文化大餐;在阅读中走近古圣今贤,聆听智者不倦教诲,得到启示,激活思维,点亮心灯,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唤醒其学习语文的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