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问题。

分享

浏览

5292

作文

3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勤奋好学》篇有感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

这部书有十个部分,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诚信不渝、勤劳节俭、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勤学苦练、刻苦读书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孔子是个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他向师襄子学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练呀练呀,连续几个月,从清晨练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终于领悟到乐曲的深奥之处,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倦意袭来时,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发奋苦读,使学业大进,终于成功地说服六国君主,合纵攻秦。还有西汉大学者匡衡凿壁借光、元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等等。这些故事我很喜欢,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勤学苦练,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获得成功。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他们在生活很困难、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

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要发扬孜孜不倦、勤学好问的精神,才能读好书,才能自强、自立,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们只有艰苦跋涉,奋勇攀登,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精选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今天,我翻开《神童点子故事》,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他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我总会比了又比,选了又选,哪怕只大一点点,也是好的啊!上学期,我被评为“有孝心的好少年”单项奖,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我就先夹给妈妈,对她说:“妈妈,请吃!”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对她说:“妈妈,你吃吧。”直到看着妈妈吃下,我才放心地离开。每天晚上,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交给妈妈,对妈妈说:“妈妈,请你捂脚。”

在姐姐十五岁生日的宴会上,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我拿起一块面,夹了一些鸭肉和葱,蘸了酱,把两头裹起,卷好。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我想: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馋嘴猫”,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我放下筷子,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大声地说:“妈妈,您吃!”在众目睽睽之下,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说:“高梵晟真孝顺啊!”“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

晟学习。”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看来,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有孝心的好少年”的榜样了,我一定要做得更好!

现在,我才知道,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而我新年都九岁了,这么做也是完全应该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后,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笛福写的《鲁宾逊漂流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杨红樱写的《非常男生》、《非常女生》。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屁孩日记———五年级烦事多》,这本幽默而有趣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而让我看了之后还想看一遍的就是——《代课老师》。这篇文章讲述了因为甜老师要度蜜月7天,所以来了一个姓姜的实习老师。同学们都纷纷捉弄他,可是老师不当一回事,更加没有骂他们,不可思议的是,他和蔼可亲地给他们上一节捣蛋课,接着又指导同学们写一篇1000字以内的作文。。。。。。、

写到这儿,忽然让我想起了我5年级的实习老师,,她是教美术的。她长着一张慈善的脸,樱桃般的小嘴儿,长长的头发,犹如柳条一般。她很细心,和我们很合得来。有一次,她叫一些学美术的同学上来画人物线描(而我也在里面)由于好长时间不画了,技法、手势都有点生疏,所以画起来的时候,有些地方不会画得很精致。朱老师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轻轻的拿起笔,把有些不好的地方反反复复的改改,然后又稍微帮我把其他地方画画,而我自己也一丝不苟的画着,但是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小细节。这时,朱老师又来了,她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幅画,好想在找那些微小细节,之后又帮我改改。就这样,大功告成了,我的画从难看转变成了好看,我开心的笑了,老师也笑了,笑的是多么地灿烂。。。。。同学们也纷纷投来了羡慕不已的目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就是我们最敬爱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