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方

中方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中方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中方问题。

分享

浏览

4772

作文

5

联合国拟增加会费中方强烈反对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联合国会费委员会主席格雷贝尔、主计长巴希欧塔斯8日做了关于经常预算和联合国维和摊款比额的介绍,就2016至2018年的经常预算和维和摊款比额提出建议。

王民在发言中说,根据当前以支付能力为基础制定的现行计算方法,中国2016-2018年的经常预算和维和预算分摊比额将大幅度增加。中国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低,属于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这是中国的国情,是评估中国支付能力的重要依据。我们希望大家客观看待中国的支付能力,反对任何在经常预算比额方面把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接受超出中国支付能力的计算方法。

王民称,只要计算方法公平、公正、合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愿意承担应尽的财政义务,并在维和摊款方面继续担负起作为安理会常任国的特殊责任。该缴纳的费用,中国会及时、足额缴纳,一分都不会少。

王民表示,在衡量支付能力方面,要充分考虑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能只看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好的一面,夸大其实际支付能力,忽视其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别。在体现支付能力原则方面,要继续坚持“低人均收入宽减”和债务调整这两个要素,并对处于因“无法控制之情形”等特殊处境的发展中国家,在缴纳会费方面予以必要的照顾。

王民称,关于联合国预算问题,应以互商互谅、协商一致的伙伴精神开展讨论。讨论过程要体现开放、包容、民主、透明,充分照顾各方关切,避免预算问题政治化,避免对任何一方的歧视性做法。会员国之间要相互尊重,耐心协商,相向而行,共同寻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中方实施监视跟踪和警告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7日上午在北京出席中日韩研讨会期间应询表示,奉劝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无事生非。

据央视报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27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张业遂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珍惜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积极发展势头,停止采取任何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的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作出严辞回应,陆慷表示,美国拉森号军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方有关部门依法对美方舰艇实施监视跟踪警告。美方军舰有关行为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危及岛礁人员及设施安全,损害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陆慷表示,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代中国政府所坚持。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展建设,是主权范围内的事,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不会对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造成任何影响。

陆慷说,中方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坚定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安全及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对于任何国家的蓄意挑衅,中方都会坚决予以应对。我们将继续严密监视有关海空情况,并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中方强烈敦促美方认真对待中方严正交涉,立即纠正错误,不得采取任何威胁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危险、挑衅行为,恪守在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以免进一步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陆慷说。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6日报道称,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9月访问美国之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完成了最新修订。新规则要求两国飞行员在空中相遇时保持安全距离,清晰无误地进行通话,并避免做出粗鲁的身体语言。“军机机组成员应该避免使用不文明语言,或不友好的手势。”

展开阅读全文

中方倡导合作应对挑战力推峰会实现四大目标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会议将在土耳其海滨城市安塔利亚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围绕“包容、落实、投资”三大要素,具体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包容性增长、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贸易、能源、发展、反腐败等议题。

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趋势明显,发达国家加息预期不确定性增强。同时,G20也正处于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二十国集团能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稳健增长拿出怎样的方案,世界关注。各国对中国在此次峰会上的作用也充满期待。

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峰会全部正式活动,系统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倡导各方合作应对挑战,共同挖掘增长新动力,并将通报中方关于主办2016年G20峰会的总体设想。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正式聚首前举行会晤,习主席将在会晤中发表重要讲话,呼吁金砖国家加强沟通合作,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实现共同发展。与会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将同有关国家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见,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

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指出,中方将同各成员国一道,推动峰会实现四方面目标:一是显示G20各成员将促进增长和就业作为核心任务,有信心、有能力带领世界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二是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周期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型。三是致力于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力求为他国带来正面外溢效应,实现包容性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安塔利亚峰会肩负着提振全球信心、确保世界经济按照G20确定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道路发展的重要而艰巨的使命。中国为G20在制定促进增长和就业的行动计划、金融监管改革、国际税收合作等方面取得务实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从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为确保安塔利亚峰会取得成功作出了最大努力和贡献。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指出,G20正处于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变的关键时刻,各方应积极研究推动G20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将贸易部长级会议机制化,将G20打造为贸易投资政策交流和全球开放合作的高效平台。中方愿同各方就本次峰会有关经贸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努力谋求最大共识,共同推动安塔利亚峰会取得积极务实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越南遭严重旱灾请求中国放水,中方将放水27天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当旱灾来临时总要相互帮助,让大家度过难关。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5日通报,当日8时,我国澜沧江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加大至219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应越南方面请求,由我方实施的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正式启动。

据越南媒体近日报道,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盐水已入侵三角洲主河道40至93公里,115万公顷冬春作物中30%受到威胁,沿海多个省份将可能经受较长时间的缺水。除越南之外,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也遭受干旱袭击。近期越方向我递交照会,希望我方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湄公河下游旱情。

国家防总分析认为,今年以来在流域来水偏少2成、入库流量仅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况下,我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泄流达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累计为下游补水27亿立方米,较天然来水增加94%,有效地改善了下游枯水期供水条件,调丰补枯作用明显。为回应越方关切,国家防总、水利部商外交部决定,我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努力克服流域来水偏枯、河道航运安全保障、电网调度、电站机组检修等一系列困难,实施澜沧江梯级水电站水量应急调度,进一步加大景洪水电站下泄流量,以助缓解越方旱情。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国,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

>>声音

中方:同饮一江水应相互帮助

据新华社电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应越南方面请求,中国将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云南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下游实施应急补水。

越南日前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云南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以缓解湄公河三角洲平原旱情。

陆慷表示,中国同中南半岛湄公河沿岸国家是友好邻邦,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是应有之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人民同饮一江水。”2015年底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灾,近期,旱情进一步发展,危及沿岸各国民众生产生活。

陆慷说,为照顾流域国家的关切,中国政府决定克服自身困难,尽最大可能作出努力,自3月15日至4月10日通过中方境内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此举将惠及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希望能够对缓解下游旱情有所帮助。

陆慷表示,中方正在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湄公河五国积极打造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机制,水资源合作是其中重要合作内容之一。中方愿在澜湄机制下与有关国家就水资源管理、灾害应对等加强沟通协调,开展务实合作,更好惠及该区域各国民众。

展开阅读全文

西方万圣节与中方中元节的不同

全文共 311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西方的“鬼节”是万圣节,而中国的“鬼节”有中元节等,东西方“鬼节”有着売全不同的庆祝方法,小编整理了中国“鬼节”与西方“万圣节”的差异,从中可以了解到东西方“鬼节”的差别。

人类文化总是存在一定关联。在祭祀习俗或者殡葬文化上,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鬼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中元节被称为鬼节,西方的万圣节被称为鬼节。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的鬼节“中元节”

中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有些地方会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各样的彩灯,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上亡人的名讳。商行等一些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度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

夜幕降临,将一盏盏河灯置放河水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世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放河灯一切都是为了祈福祝愿。

西方的鬼节“万圣节”

万圣夜(Halloween)(又叫鬼节,万圣节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语世界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北美、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

万圣夜英文称之“Halloween”,为“AllHallowEve”的缩写,是指万圣节(AllHallowsDay)的前夜,类似于圣诞夜被称为“ChristmasEve”。“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

万圣夜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万圣节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传说与中国的盂兰节类似。美国明尼苏达州的Anoka号称是“世界万圣节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巡游庆祝。

万圣节起源于恶作剧,也要求大人带孩子一起出门(一般是大人驾车停在路边,小孩去敲门讨糖)。大人要求孩子只许去门口有节日布置并点了灯的人家,否则不去打扰。另外讨糖过程的始终必须站在大门口等待,不许进屋,讨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检查后才许吃。对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给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给未包装的食品。

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

然而万圣夜的重头戏还是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备好美食来招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更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千万不要让你的客人们小瞧了你哦!

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节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白衣鬼等,都是节日的装点,已全然没有了骇人的鬼魅色彩。有的女学生还在这时候会买一对南瓜或者鬼骷髅的耳环来佩带。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过分恐怖了,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制止,媒体也会令其曝光,让公众指责。

关于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他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自己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东西方“鬼节”的发展与演变

中元节和万圣节最初都与祭祀习俗有关。但随着人类的发展,都出现了演变。西方万圣节就早发展成为带有娱乐性质很强的盛大活动。而我国的中元节,也正在由传统的祭祀习俗逐渐发展。中元节这天,南方人杀鸡宰鸭,并焚香烧纸,祭祀先人。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忽视了“鬼节”这一传统说法,把中元节当做亲朋好友聚会的“团圆节”。从整体来看,西方万圣节现在主要表现为狂欢,而我国在这个传统的祭祀日,主要还是表现比较静穆。

中国鬼节:祭祀祖先,庄重肃穆

在“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文化中,“鬼”是忌讳,死亡更是一种禁忌。人们还不习惯跟“鬼”开玩笑,更不习惯活人“装神弄鬼”。而在西方文化中,生与死被视为大自然的规律,死并不可怕,“鬼节”是可以庆祝的节日。为了节日的好玩有趣,增加节日气氛,同时让小孩子从小不怕鬼,即使是年过六旬的老太太,也会装扮成“幽灵”,恶搞一下。这对于生活在西方历史传统下的人们很好理解,但是这对我们“敬鬼神而远之”的东方国度却不一定合适。即使那些旅居在外很久的华人,很大一部分仍然坚持认为,入乡随俗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国情在孩子身上的烙印。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但是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此“鬼”非彼“鬼”,中西方在鬼节文化的背景和内容上是迥异的,

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在《论语》中明确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中国也有自己的“鬼节”,但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和西方人的万圣节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鬼节文化以我们绵延不绝的宗法血缘传统为土壤,更和我们的慎终追远的传统息息相关。在基督教里面,对于祖先的祭祀是不允许的。而中国人的鬼节彰显的是对先人的怀念。相应地我们的鬼出来的目的主要还是接受人们的祭祀而不是寻找再生的替身,这种信念构成了中西方迥异的鬼文化。

西方万圣节:欢乐活泼,娱乐为主

万圣节的由来是在公元前500年时,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人们相信,往生人的亡魂会在10月31日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并在活人的身上找寻生灵替身,以获得再生的机会。当地居民因为担心鬼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故当10月31日到来时,会将所有灯光熄掉,使得鬼魂无法找寻到活人,并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将鬼魂吓走。随着时间的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得含有喜庆的意味。因此现在象征万圣节的妖怪及图画,都变成了古灵精怪的模样,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爱发挥创意的美国人,在这一天则极尽所能将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样,特别是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着“trick or treak”,这些都让鬼节变得趣味多了。这也是万圣节得到很多人喜欢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