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亲

乡亲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乡亲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乡亲问题。

分享

浏览

5026

作文

7

:“十个全覆盖”——“话家乡变化,为乡亲服务”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9月30日,由通辽市科协主办,农工党通辽市总支部委员会、通辽市医学会、通辽市心理协会协办的“十个全覆盖”—“话家乡变化,为乡亲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在大林镇前黑坨子村举行。

上午,活动参与人员先后来到科尔沁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分嘎查村,重点观摩这些嘎查村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展情况。下午,通辽市科协“话家乡变化,为乡亲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在科尔沁区大林镇前黑坨子村举行。活动现场,通辽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包海梅为前黑坨子村农村科普学校成立揭牌,并向科普学校捐赠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农工党通辽市总支部委员会、通辽市医学会联合组成老专家、名医“十个全覆盖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百姓免费提供健康咨询、义诊、心理辅导等服务,共有160余名村民受益;葡萄专家针对当地实进行葡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自酿葡萄酒技术培训,共培训村民150余人;活动期间,还组织开展了“我的家乡变美了”儿童画创作比赛 及“科普大篷车进嘎查村”活动,为村民及青少年学生开展辅导、参观、动手做等科普展教、赠送科普图书、开展科技咨询等活动,免费发放科普图书100多套。

展开阅读全文

毛泽东在延安与乡亲们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3752 字

+ 加入清单

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他借这一年一度的特殊时机,一是加深同民众的感情,进一步密切与民众的关系;二是直接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呼声,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心民情,以便更好地制定大政方针和政策。

1941年春节前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位领导干部和身边工作人员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向民众拜年。

当毛泽东走进乡政府院内,乡长杨成富和乡里几位年长的老人就急忙迎出门来。毛泽东见状,马上加快了脚步,笑着上前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簇拥着毛泽东走进窑洞里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亲切攀谈起来。

毛泽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便自然而然地将所见所闻如实讲了出来,情不自禁滔滔不绝地谈起边区如何如何兵强马壮、抗战形势大好的情形来。

毛泽东听了,微微一笑,摆摆手说:“今天我们不说这些,说点别的。”

乡亲们即改口谈起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党中央和民众心连心。

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不,大家要谈我们不足的地方,谈我们的缺点和错误。”

顿时,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谈什么是好,显得十分拘谨。

毛泽东看出大家心里有顾忌,不便启齿,就引导说:“我们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都是要让大多数人开心满意,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欢迎。”说到这里,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接着恳切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毛泽东这番话语,使大家陷入了沉思。大家想:世上,哪有一个达官显宦不愿听老百姓为他们歌功颂德的话语,可唯独今天的共产党领导人偏偏爱听老百姓的批评意见。这个世道真变了。于是,大家敞开思想,便无拘无束地谈起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的说:从打部队来到陕北,征用的公粮太多,老百姓负担不起。也有的说:吃粮问题解决不了,老百姓生活困难就会加重,部队也得不到很好发展……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意见越提越多。

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早就引起了重视,可只是没有办法解决。这里的人们都知道,陕北地处黄土高坡,土质贫瘠,几乎年年收成欠佳。近几年部队来到这里,人口剧增,吃粮就更不够了。再加上国民党对边区实施经济封锁,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被禁运。原先划定的延安、延长、延川、绥德等26个县归边区管辖,作为八路军的募补区,先后被国民党抢过去5个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这样一来,边区粮食紧缺和经济不景气就可想而知了。当时一度出现民心动荡,对边区政府和部队都有些微词,甚至有人诅咒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民众不但没有追查压制,反而一面鼓励民众畅所欲言,直舒胸臆,一面从工作上查找原因。1939年2月,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民众的批评意见,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并向全党全军发出了“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毛泽东身体力行,不声不响地开荒种地,置身于普通群众之中,体验生产规律,探求发展之路。虽然大生产开头两年边区粮食产量有大幅度增长,粮食紧缺有所缓解,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毛泽东一直在考虑扩大生产规模,彻底扭转被动局面。1940年9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按照毛泽东的意图,由副院长郝笑天和生物系主任乐天宇为正副队长,组成了一个考查队,对陕北地理条件作了全面考查。他们每到一处,就把那里的森林、气候、地质、土壤等自然状况一一记录下来。最终,他们发现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通过科学分析论证,认为这片土地很适合耕种。回到延安后,他们立即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一份建议开发“南泥湾”的报告。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心里特别高兴,便找来生物系主任乐天宇进一步了解情况。最后,毛泽东问乐天宇:“那里的土地那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人们没有开发呀?”乐天宇一时说不太清楚。毛泽东指示他说:“麻烦你带几个人,再到那里作一次详细考查。‘要知上山路,需问砍柴人’。你们到那里后,多找些老百姓,听听他们的意见,特别是听听老年人怎么说。”乐天宇他们再次来到“南泥湾”,通过走访和座谈,老百姓告诉他们:“南泥湾”地处干旱地带,雨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遇上一年收,仓满囤子流。乐天宇他们把“南泥湾”周边老百姓对这片土地作出的结论带回了延安,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心里一直在盘算:如果开发这片土地,遇到荒年颗粒无收,那就劳民伤财,若是不开发,扩大粮食生产就是一句空话。他决心一时难以下定。

今天,毛泽东想利用拜年的机会,听听民众的意见。毛泽东见大家发言差不多了,他肯定地说:“你们提的很好很对,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还得请你们帮助想想办法。”

这时,大家提出了许多开荒以增加耕地面积、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有效做法。

毛泽东又有意地说:“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老天不下雨,干旱怎么办?能不能打井浇灌?”

大家告诉毛泽东,陕北地表水太深,一般地方是打不出水来的。接着大家又告诉毛泽东,今年陕北不会有干旱现象,并说:龙年日炎炎,蛇年雨绵绵。去年农历龙年干旱,今年蛇年就该雨量充足了。

毛泽东听了惊奇地“啊”了一声,急忙问:“陕北有这么一说?”

大家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人们都这么说。毛泽东笑着又问:“准吗?不准怎么办?谁负责?”问得大家一片笑声。

一句农家谚语,就是一个自然现象,一个还说不清的自然规律。毛泽东在回来的路上,显得异常高兴,他似乎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获得了开发“南泥湾”这片荒凉土地的信心。春节过后,党中央毛泽东就作出决定,号召边区党政军民,把大生产运动再向前推进一步,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订出生产计划,规定出生产指标。并命令359旅开赴“南泥湾”垦荒种地。

这一年,果真像民众说的那样,陕北风调雨顺,各种农作物都没有受到任何灾害,边区人民获得了特大丰收。党政军民各部门都按计划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目标。这一年,359旅开荒11000多亩,收获粮食36万多斤,为解决边区粮食紧缺和繁荣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一年,免除了农民公粮交纳和税收,人民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显着提高。由此,民众真正认识到,毛泽东和他领导的共产党、八路军所做的一切,都是造福人民的。

第二年春节一到,民众怀着感激之情,积极热情地组成秧歌队,喜笑颜开地涌到党中央驻地,他们一边打着腰鼓一边高呼:共产党毛主席大生产运动决策伟大英明!前来欢迎秧歌队的毛泽东听了民众的喊声,边走边对身旁的周副主席说:“恩来呀,我们伟大英明什么?是困难逼得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去向人民拜年磕头,人民指给我们一条生路。是人民伟大英明啊!”

在“大生产运动”初期某年初一的清早,边区农民劳模吴满有与儿子吴凌旭喜气洋洋用土车子推着养到300多斤重后宰杀好的一头猪,要给毛主席他们送去。

半路上迎面遇到了两个熟悉的老乡。面对老乡的疑问,吴满有笑着说:“我不是要出去卖掉这么多猪肉,是要送到咱延安的一个大户人家去的。”老乡还是不解地摇摇头。吴满有进一步说:“如今的共产党,你说,算不算咱中国最大的大户?!”说得两个老乡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说:“原来满有兄是给中央政府机关送肉啊!嗯,中!中!中!满有兄到底是边区的特等劳动英雄,比俺们就是想得周到些!”吴满有说:“二位兄弟对不起了!今天俺推的这猪肉不能卖给你们了。改日,等新猪出圈了,俺再宰杀几只,让大家来尝尝鲜。”两人走了。吴凌旭和吴满有继续往前走着。吴凌旭一边走,一边说:“爹,咱们这样一路走过去,会遇到很多熟人的,都这样回答他们的询问吗?”吴满有很得意地说:“对!我这也是宣传嘛!让大家也学学我吴满有,多想想咱们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多想想咱们的八路军将士!”……

吴满有父子推着一车猪肉进入驻在延安的中央办公厅院子。刚将车子放下,恰好遇见了毛泽东。

毛泽东笑着问:“吴满有,我还说要去你那儿拜年呢,你这就来了!”

吴满有说:“哪能让主席跑山路,去我那山旮旯呢。我领着儿子向主席拜年来了,顺便送点肉给主席您和朱总司令打打牙祭。”吴满有忙叫儿子吴凌旭给毛主席鞠躬行礼。

毛泽东望着吴满有推着的一大车肉,说:“这大新年,你咋把一整头猪都送过来呢?也该留点猪杂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呀。”

吴满有说:“八路军将士在前方杀鬼子,春节还不知道吃什么呢。您和朱总司令指挥千军万马,这样动脑用神,不吃些肉,那可不行!”

毛泽东说:“你杀了一头猪,连个猪下水都没留给自己,全部送给我们吃。这很让我毛泽东感动,也让我心不安呢。”

吴满有忙说:“主席何出此言?”

毛泽东说:“你吴满有是这样赤胆忠心为共产党,为八路军将士着想,我毛泽东心里过意不去啊!我们为老百姓做的事情太少了!”

吴满有说:“主席您大可不必这样自责,支援抗战,打垮日本鬼子,我吴满有不能上战场,只能用种粮食,养猪羊牛来支援。这大过年的,你们都是离乡背井来到陕北,莫说是送一头猪,就是送上十条牛也是应该的。”

毛泽东说:“有你吴满有这样的好百姓、好人民支持,我们还怕小日本吗?抗战很快就会取得胜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赔钱不变信念带领乡亲撞开“致富门”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罗官章曾经在产业扶贫路上,遭遇了一次失败。2000年8月底的一天,罗官章的小院里突然变成了蔬菜市场。几十户农民把卖不出去的萝卜拖到他家,要他包销。原来,罗官章在一次考察中发现,白玉春萝卜是反季节蔬菜栽培的理想品种。于是,他引进种子,在牛庄村一组116户中推广种植了196亩。不料市场行情大变,当年的收购价格只有0.05元/斤。为了不让农户受损失,罗官章毅然拿出1.5万元补贴给村民。

虽然“栽了跟头赔了钱”,但罗官章坚定地认为,产业,才是脱贫的“造血机”,高山蔬菜非搞不可。第二年,他吸取教训,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大批发市场签订销售合同,终于打开了销路。白玉春萝卜也从牛庄村种到了附近的凌云村、沙河村、松木坪村、横茅湖村、九里坪村,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19年来,罗官章带领村民先后试种过香菌、白肋烟、中药材、蔬菜、魔芋、百合等品种,还尝试养猪、养羊、养鸡和特种养殖。家在他对面的村民朱坤说:“从罗老回乡起,他就没闲过,不是在种什么,就是在养什么。”

不愁吃不愁穿,月月还有工资拿,罗官章在折腾什么?

他以不变的信念,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奋力撞开“一扇大门”,为拔掉穷根铺垫一条产业路。耄耋之年的罗官章,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贫困的大山,也实现了他“热爱山区,扎根高山,立志带领群众改变穷困面貌”的誓言。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牛庄人民需要我们,我们的战斗岗位在牛庄,我们要做牛庄人民的“牛”。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鸡年春节乡亲乡情恳谈会致辞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xx在外的各位叔伯阿姨、兄弟姐妹们:

龙昂首堪行大运,兔留尾莫烦小忧,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代表xx村八百口父老乡亲向在长治、长北、潞矿、潞城等地工作的老乡们,并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属和今天没能到来的老乡们致以春节最美好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向大家拜个早年。

今天已经二十二了,明天就是小年,再过几天就是春节,耽误大家这个时间来参加这个活动,要来的还有县乡领导,今天临时有安排未能到来,在这里我和咱们父母官带来了家乡人民沉甸甸的问候和嘱托,一问大家身体安康,二问大家家庭幸福,三问大家生活和顺,四问大家事业发达,并感谢你们多年来对家乡人民的关怀和付出,对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回顾我村的发展历史,回味我村的民风民俗,回忆自己儿时美好的印记,回想那些沧桑的往事,一幕幕仍然是那样的亲切,乡村里沉淀着我们的忧伤与欢愉,乡村里蕴含无法割舍的牵挂和向往,对自然的回归和家乡一草一木,水土情怀的触动,都是我们这些游子内心里隐隐之痛,xx的昨天有你们的耕耘和付出,xx的明天还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群策群力,同舟共济,形成统一战线,回报乡里。

xx人历代尊师重教,耕读传家,乡风淳朴,往来尚礼,“崇文、尚礼、厚德”是我们xx人的人文精神理念,是骨子里的清秀脱俗,不管我们身在何方,我们一脉相承的村落始终是我们的牵挂,白岩寺的山,长池的水,那石磨,土炕、锅墙,乡村的味道是那样的浓烈,明清建筑的完好保存是我们无限的荣光。

无工不富,xx要发展必须要农业企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要包装推广,还要招商引资,三产联动,培养和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合作社,形成经济大干快上的局面。

逐步把我村建设成为农民文化园、农业创业园、农村生态园的现代乡村样板,要建设建立抗战博览馆、农耕文明博物馆、乡村图书馆,要设立教育基金会、慈善基金会,经济促进会,把我村的土地资源和人才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挖掘,王李两家祠堂的完整保存和香火延续,在我市来说为数不多,这是家族文化延沿繁荣的代表,再加上革命前辈的历史足迹,我们下一步一并祭奠,举办清明文化节,每年一届,籍此把我村进一步推广出去。

想做的事情很多,担子很艰巨,任务很繁重,还希望大家对家乡的发展多建言献策,多通联社会各界的帮助,大到招商引资上项目,小到帮村民安排务工,事无大小,心里装着乡村,装着乡亲,我们一道谋发展,我们xx明天会更加美好。

同时,也祝大家在外面兴旺发达,再立新功,你们的成功同时也是家乡人的骄傲。最后祝各位在龙年,舞龙头扬眉吐气,驾祥云再谱新篇,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鸡年春节乡亲乡情恳谈会致辞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老乡、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新春头一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家乡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话发展。在此,我代表××市五大班子和全市××万人民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今天的这个座谈会,开得很成功!各位老乡都敞开了心扉,畅所欲言,会场气氛也十分的友好、热烈。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加强交流、增进乡情的联谊会,又是一次倾听意见、共商大计的恳谈会。会上各位的发言,乡情浓郁,激情饱满,话语殷切,既表达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真挚感情,又提出了振兴××、发展××的中肯意见。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对家乡的拳拳之心和赤子之情,充分体现了你们对家乡发展的默默关爱和巨大支持。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

我们××是一个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经济发达的好地方。多年来,一大批以在座各位为代表的××籍在外人士,凭借智慧,在外闯出了一条道路,开拓了一番事业,取得了一些成就,许多同志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栋梁、科技的精英、社会的中坚,这不仅是你们自己的光荣,也是你们家庭的光荣,更是我们全市人民的光荣。

刚才,×市长介绍了我市去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客观讲,总结20**,我们豪情满怀!一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经济的影响,面对周边县市竞相发展的压力,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努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新××”的总体思路,围绕“经济增速度、城市增亮点、旅游增形象、群众增收入”,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着力打好经济牌、城市牌、旅游牌,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通过开展四创活动,城市经济成为××发展的新亮点。开展“强乡强村”创建活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回首20**,我们感慨万千!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面对挑战和压力,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巩固扩大了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了考验,推进了各项改革;我们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化解了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消化了一些历史欠帐,赢得了发展先机;我们坚持求真务实,转变作风,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展望20**,我们信心百倍!我们要继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实现经济的大发展。以××和××入驻为契机,着力抓好投资25亿元的××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和建设。我们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现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抓住××路改造、××特大桥工程今年开工建设的机遇,投资10亿元,打造新××。我们要以创建文化旅游名市为目标,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们要积极创建和谐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我们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各位老乡,××过去的发展凝聚着你们的辛劳和奉献,今后的发展更离不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真诚地希望在外工作的各位老乡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为家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家乡的建设事业,同心协力,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各位老乡和同志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家兴业旺、新春吉祥、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乡亲们胜似亲人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那里比较穷,但是乡亲们都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生活得非常幸福。

我们的邻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可是她的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来几次,因此,这位老奶奶很孤独。

有一天早上,妈妈对我说:“你去老奶奶家帮着做做家务活儿,老奶奶上了年纪,总是自己太孤独了,妈妈这里给奶奶准备些饭,你去帮忙吧!”

我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奶奶家里,突然看到老奶奶还在睡觉,就想到:老奶奶还没吃饭呢,那就等我做完家务再回去取饭菜吧。我看了看四周,突然把目光落在了一堆没有洗的衣服上,先把衣服洗了吧!于是,我回到家中拿了一个搓衣板,迅速来到了奶奶家,把那堆衣服用扁担挑到了河边,开始洗衣服。

我先把一件衣服放到河里,让它被水浸湿,接着再把它放到搓衣板上,撒了点洗衣粉,又从河里用手托了点水撒在衣服上,然后在衣服上使劲搓,使劲搓,再漂到河里甩一甩,又提起来抖一抖,衣服就干净如新啦!后来的好几件衣服我都是这样洗的。

洗完衣服之后,我把它们都装在箩筐里,用扁担挑了起来。真沉哪!好在我有的是力气。

回到奶奶家以后,我又拿了把扫帚和簸箕,从头到尾把地扫了一遍;还用湿布子干干净净地擦了一下奶奶家的摆设,忙完后屋子里变得非常亮堂、干净,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我又跑回家,把妈妈为奶奶做好的早饭给奶奶拿了过去。刚好,就在这时,奶奶醒来了。我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听见奶奶自己在唠叨着:“哎,快起吧,还得洗衣服,打扫家,孩子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唉!要是回来,妈给你们做你们最爱吃的,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唉!妈好想你们呀!唉!……”奶奶不停地说着,连连叹息着。突然发现,她的屋子干净多了,那堆没洗的衣服也不见了。“是谁帮我打扫了家?”奶奶激动地说着。“是我,奶奶!您的小邻居!”“好孩子,还帮奶奶打扫家!谢谢你,孩子!”“没有事的,奶奶,我只是帮您洗了一些衣服,打扫了下屋子而已,对了,奶奶,我把早饭带来了,您快点趁热吃了吧。”奶奶一下子把我搂在了怀里,她那衰老的脸,紧贴着我那红润的小脸蛋,我屏住了呼吸,似乎还能听见奶奶那沉稳而又规律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这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帮奶奶做家务,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真谛: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都市水乡亲水之旅300字作文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3月26日我们新华实验小学的小记者游玩了由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亲工程——三河三园。我们在恐龙园的香墅湾码头坐游船出发,一路上导游阿姨热心地向我们介绍沿途的人文故事和各种建筑。

我们经过了许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有广济桥﹑水门桥﹑洋桥﹑丹青桥﹑北太平桥﹑永安桥……最令我难忘的是洋桥,洋桥是一座新桥,设计新颖,是融汇中西的一座平桥,它纵横交错的钢架结构只能用一个字来说:酷!三河三园的美,不仅美在桥的现代化,更美的是河两岸的灯光和优美的环境。那最令我喜爱的地方要数北塘河那一带了,北塘河位于新区偏东处,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在河岸处设置了不少“芦苇灯”,导游阿姨告诉我们,晚上的“三河三园”散发着点点光芒,芦苇婆娑,灯光晃晃的神秘情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优美的环境把鸟都吸引过来了,河边的芦苇地里栖息着很多水鸟,这里是水鸟的天堂。

不知不觉中,船到达了终点站:东坡公园。我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观光船。我决定晚上还要再游“三河三园”,感受晚上的恬静和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