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人民的名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人民的名义问题。

分享

浏览

6022

作文

44

《人民的名义》赵德汉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这些人的心里,曾经住着天使,后来终被恶魔替代,他们的结局虽然是咎由自取,却也令人无限唏嘘。为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德汉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剧集开篇,一个“小官大贪”的案件就让人瞠目结舌。

国家某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被人举报贪污受贿,检察官侯亮平带人在别墅中找到摆满整个房间的现金,画面十分震撼。

赵德汉卧室的一整面墙是一个大书架,里面整整齐齐码满了钱,掀开床单,也都是成捆成捆的钱。赵德汉在卫生间的排风扇里藏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钱的来历,竟然一分钱都不错,总共是二亿三千九百九十五万四千六百块。

赵德汉贪了这么多,却一分钱没花。他肯定觉得心虚,知道自己是在做违心的事情,所以他不敢花。

赵德汉说了“我是农民的儿子”之后,侯亮平回了一句:“农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儿子?”赵德汉确实是个贪官,应该为大家所不耻,但他这句话也让人觉得很痛心。

他是他们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是全村人的骄傲。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处长这个位置上。

赵德汉说自己是穷怕了,其实,是他贫穷的思维,让他的心灵一辈子贫瘠荒芜。

记得我爷爷说过我太爷爷的故事,他就是那种穷怕了的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只知道攒钱攒钱攒钱,怕万一遇到荒年。在他老人家去世之后,床底下还存着几麻袋民国的纸币,都成了废纸。

而赵德汉的价值观,依旧是那个农村的穷孩子,用这种拼命敛财的方式来寻找安全感。

赵德汉穷的是心胸,是格局。他从小所见狭隘匮乏,后来的所见,也没有能够充盈他的心。

不是所有的穷人,都和赵德汉一样,颜回不是照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吗?

而赵德汉,曾经也是一个意气风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只是,他后来迷了路。

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愿他在狱中能脱胎换骨,变回那个拥有赤子之心的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反腐政治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将高级官阶打入反腐名单并非刻意制造噱头,也没有停留在贪腐的表面化揭示上,而是真正深入人心从人性角度探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落马贪官后悔的并不是贪腐本身,而是没有将贪腐掩饰藏好,或者是对于处罚不公的怨恨,凭什么贪50万跟500万没有区别?这些都来自编剧周梅森为创作剧本体验生活,与贪官污吏面对面交流时的真实感悟。而这些感悟,也被转化成生动有力的桥段出现在《人民的名义》中,使该剧既区别于周梅森以往剧本或者说过去反腐剧的定式,也反映了当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剧评人琢紫对于《人民的名义》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感受颇深,“毫无疑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实的经济利益推动了人们观念的变更,历史已经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微观世界表达。放眼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对当下政治特别是严肃话题的表达已经不再多见。像《人民的名义》这种当代电视剧作的出现,既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方式,更是大众文艺作品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剧评人云飞扬撰文称,“反贪腐是一个长期和深入的话题,《人民的名义》从文艺作品的层面揭开了深层反腐的序幕,这部作品的即将出炉既彰显着时代的进步,也是大众文艺作品关注时代民生的责任感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反腐政治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反腐题材作品淡出荧幕多年之后终于复苏,《人民的名义》被称为“中国顶级政治剧标杆”,《人民的名义》在同类题材中堪称“尺度最大”,这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在满屏玄幻剧、偶像剧、家庭剧中脱颖而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像一声春雷,必将引得举国关注,成为民心所向的“爆款”良心好剧。

名作家周梅森的著作《人民的名义》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将于3月28日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国家一级导演李路任总导演,周梅森任编剧,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胡静、柯蓝、张志坚、高亚麟、张凯丽等数十位演技派老中青演员实力加盟。

在收视率造假愈演愈烈之时,《人民的名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抵制购买收视率造假行为,维持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联合中华志愿者协会对这部反腐大剧进行了问卷调查。据中华志愿者协会遍布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统计,《人民的名义》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这部反腐题材良心大剧预计影响全国3亿人次,之后收视率会有大幅度提升,将反腐理念深入人心。此次调查中让人惊讶的是,一些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对这部剧也十分期待,不少年轻人表示,他们接触的电视剧很少有切切实实表现当下生活的,年轻人希望有一部剧能看到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中国第一大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顶级政治大剧的幕后配备,自然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到了圈内众多有追求的演员。主打群像的《人民的名义》,其演员阵容也创下了“反腐历史之最”,制片人兼本剧导演李路集结了当下影视圈一大批中坚力量——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柯蓝、胡静、赵子琪、张凯丽、侯勇、高亚麟、冯雷、李建义、李光复、陶慧敏、张晞临、岳秀清、王丽云、白志迪、黄品沅等,堪称2016最强荧屏阵容,整个制作精益求精,投入了1.2亿打造“中国政治顶级大剧”的气魄。

谈及出演该剧,陆毅曾表示,“反腐题材戏十年没有出了,我看了剧本觉得很新颖,是近阶段老百姓所关注的话题,有创作热情是这么多演员齐聚在这部剧的原因”。而一向低调的张志坚,不仅为该剧破例接受采访,更自信表示,“这个戏题材有新意,故事有深度,会比较轰动。”剧评人铁任表示,“1.2亿大手笔投资,数十位实力明星倾情加盟,无论是结构严谨的宏大格局,还是惊险跌宕的叙事风格,都会刷新国产政治剧的观感体验。全明星阵容对飚演技,势必会擦出不同以往的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反腐倡廉题材《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大体量的戏,人物多、场景散、大场面很多,拍摄难度很大。据介绍,总共有2700多场戏、300多个场景,单是剧中人物的家就近30处,更别说大量的办公楼、办公室和公共场所了。导演李路说,“一个戏的景超过人家三部戏的景”,这意味着需要投入几乎三倍的拍摄时间,付出三倍的精力,同时也要承担三倍的压力。

为什么这么讲究?在导演李路看来,国产电视剧一直在进步,现在连网剧、网络电影都已拍得很精致了,电视剧更要强调精致化,“对于我来说,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属性一直大于商品,这么拼命就是为了使得《人民的名义》往极致化走,最大限度地对得起良心,最小限度地留下遗憾,让广大观众能够真正喜欢这部电视剧。

演员们的敬业也为这部剧的精良制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部剧中的所有演员都爱自己这个角色,如果不爱肯定演不好。”李路介绍,很多演员一天拍摄了十几场到二十几场戏之后,晚上还会回去坚持做功课、背台词,“这部剧拥有大量的台词,大家都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大量功课,拍摄要保质保量,演职人员确实都非常疲惫。”李路深有感触地说,“有时一些对自己要求很高的演员,一说错词会骂上自己一句,甚至抽自己一下,都挺较劲的,现在很少有这么较劲的演员了。”

展开阅读全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党员观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开篇的第一个大案,是由陆毅饰演的最高检反贪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依法突击搜查侯勇扮演的国家部委某司项目处处长赵德汉家。在简陋的机关房改房的家中,一脸憨厚老实的赵德汉埋头吃着炸酱面,他每个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外出时只骑自行车。最终,在赵处长的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办案人员找到了现金2亿多元。

虽然戏只有两集,但侯勇的演技已让观众叹服。“赵处长这个角色从最初淡定、后来暴怒再到崩溃,层次感特别强”,“尤其是在冰箱旁崩溃的那一段,眼角眉梢都是戏,绝了”,“什么叫教科书般的演技?看看侯勇就知道了!尤其那场哭戏,除了表情变化之外,还有发红的脸庞、颤抖的嘴唇,甚至额头上都有一层汗,建议年轻演员多多揣摩学习”。前日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侯勇解读了他给角色设计的三个层次,“当他发现自己被调查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掩盖,然后随着抽丝剥茧似的调查,这个人从拒不承认、刚开始似是而非,到面对铁证如山时崩溃,从这些心理上的变化来展开几个层次”。他透露,表演的时候拒绝“脸谱化”,“可能导演也是有意让我来演这个角色,因为之前大家想象不到。”

面对陆毅的步步紧逼,侯勇不紧不慢地吃着炸酱面,侯勇透露,观众看到的炸酱面,在片场拍摄中吃了五、六碗:“因为有各种景、各种角度,那碗面其实是白水面,啥味道都没有。”对于在《人民的名义》中的表演,侯勇表示:“一个演员,特别是一个职业演员,他不会去排斥正面或者反面角色。我这两年也试图尝试去演一些大家意料不到的角色。当然跟这两年很多影视剧创作低迷、类型单一、迎合观众、被网络所裹挟等现象都有关系,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觉得没有什么好戏可以演,这也是比较惆怅和无奈的。”

除了侯勇和陆毅的博弈外,《人民的名义》的另外一条线索中,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李建义等的群戏也因火花四溅被观众频频“点赞”。在他们的演绎下,一个会议玄机重重,难怪有网友感叹,“除了男主角,我看谁都像卧底”,“不看不知道,戏骨们聚集在一起,哪儿都是戏。那些面瘫小花小生真是完全没法比啊”,“几位老戏骨真是没得说!全是戏,台词有时候都是多余的,一个抬眼,一个挑眉全有了,可以说是谈笑风生间激流暗涌,一来一往中绵里藏针,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党员观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腐败、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腐败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腐败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官场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湖南卫视《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837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播出,李路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这部剧能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温暖、正义的力量,为预防腐败提供镜鉴。

“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既是国际关注焦点,也是国内民心所向,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强前所未有。”李路说,《人民的名义》打破了多年以来反腐题材影视作品没有跟上现实的尴尬现状。

编剧周梅森曾执笔《人间正道》《绝对权力》《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剧,但在《人民的名义》之前,他已封笔十年。

“在这个高压反腐的时代,我和编剧都酝酿已久,有很多话要说。”李路说。

剧中共有三条叙事线索:一是检察机关办理重大腐败案件,揭露腐败对人民的伤害;二是政治线,展现被卷进腐败案的各级官员的斗争;三是人民线,讲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大时代下的种种遭遇。

李路表示,这三条线涵盖了从高层官员到普通百姓,不仅首次让副国级贪官出现在荧屏上,延伸了反腐剧的深度,还表现了市民、官员、知识分子、商人各色人等,如同一幅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李路说,“避重就轻、模棱两可是拍不出好的反腐剧的。”

在他看来,该剧揭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积极姿态对反腐斗争进行了艺术表现与思考。

“反腐不只是要把生锈的零件、患病的器官拿下来,更重要的是找到致锈的原因、病灶的所在,从而正本清源,创造清明的政治环境和执政生态。希望《人民的名义》在这场移风易俗的大变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李路说。

“反腐剧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

某部委项目处处长,衣着朴素、家中简陋,每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他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却藏着2亿多元现金,塞满了橱柜、床板、冰箱……

《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生动揭示了“小官巨腐”的两面人生,也让观众联想到某些贪腐官员的真实案例。

李路认为,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要对现实素材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加工。“剧中确实有不少情节是借鉴了现实案例,但是反腐剧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为了反映腐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伤害,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

李路介绍说,剧中体现了最新的反腐成果,拍蝇、打虎、海外猎狐等均有折射。“现实中已经披露了这么多大案要案,触目惊心,我们要用艺术手法探索腐败成因,为预防腐败提供镜鉴。”

该剧播出后,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不少观众表示被剧情和细节“圈粉”。李路透露,剧组为追求“真实”颇费心思,比如为了贴合政府官员的办公环境,剧组在当地宾馆取景拍摄,家具陈设都经过精心设计,既不能超标,也不能失真;再比如,省委常委会座次排列、不同级别官员的言谈举止如何表现等,都经过了考证和研究。

宏观处讲政治,微观处显人性。“相比于以往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更侧重对人性的思考。”李路说,“腐败是结果,人性的丑恶和光辉,才是内在驱动力。诱惑面前,是否忠诚于良心和信仰,是英雄和小丑的分水岭。有人担当,有人放水,有人坚持,有人妥协,这是我最想表现的众生相和人性色谱。”

“反腐剧沉寂多年,一旦回归就必须做成经典”

李路曾执导过《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等电视剧佳作,但他坦言,《人民的名义》是“职业生涯最难之作”。过去两年,他把全部时间都献给了这部剧。

2015年初,全国范围自上而下的反腐风暴刮得正猛,但文艺创作并没有跟上如火如荼的现实,反腐作品仍然是荧屏上的稀罕之物。李路听闻最高检影视中心向周梅森约稿,便主动请缨,想在反腐题材沉寂多年的水面上投下一块石头。

从最初的挑选题、组阵容、定投资、搞创作,再到拍摄播出,一路走来,李路百感交集。“我一定要写一部报告文学,说一说其中前所未有的艰辛。”

在大IP盛行、仙侠剧流行的当下,为何要选择“反腐”题材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李路说,文艺创作只有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关切,才有恒久生命力。“大时代面前,文艺不能缺席。反腐剧沉寂多年,一旦回归就必须做成经典。”

为此,他坚持全一线阵容配置,邀请了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柯蓝、胡静、张凯丽等30余位明星加盟。“这部剧台词量之大,戏剧信息之丰富,人物层次之复杂都需要演技派、实力派演员担纲。他们都是友情加盟,片酬可谓‘良心折上折’。”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该剧也受到许多年轻观众喜爱。对此,李路表示:“谁说主旋律就不好看?主旋律不是说教,表现手法可以很多样,表演风格可以很多元,镜头运用可以很时尚。主旋律是我们要传递给观众的价值观,希望观众在主旋律中感受到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97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戏”。观看之后,我有以下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学习,营造不敢腐的高压态势:

在参加完公司一系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之后,引起了我思想上新一轮的高度重视,从中得到了一些深层次的启示和警醒,除了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我还要求自己分管的部门和单元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等资料。可以说,当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反腐的高压态势,中纪委网站不定期公布“打老虎”信息,像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高官的落马,彰显了党中央对反腐斗争的坚定信心和坚强手腕,对党政干部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这些人不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私欲膨胀,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方向,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不义之财,谋取私利的工具,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踏上了不归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落马高官的人生轨迹,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应防微杜渐,朝乾夕惕。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大老虎”离我们的工作生活太远,不少人仅仅将这些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切身的体会,就没有深刻的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自己和自己所分管的单元(部门)相关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开展反腐案例的学习,认真组织好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廉洁从业教育,充分发挥案例的警示作用,大力开展警示教育,警醒党员干部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针对案例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比检查和纠风整治活动,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同时,积极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将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通过持续学习,不断进步,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事业观、群从观,始终保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为民务实的良好作风。

二、全面管控,健全不能腐的制度保障

要让团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工作作风,最有效的当属制度,严密的制度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政治纪律是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举措,公司层面对领导干部、职业经理人报告有关个人事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而在分管的单元(部门)则要求其对关键流程进行了梳理,对关键岗位的工作监督建立好制度,对流程制度的落地进行监督。

例如当前半导体事业部的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第一是“五线”工程建设已展开,需要对建设项目涉及到的项目招标,独家采购和代理采购等行为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开展采购;第二是海外业务及国际化经营,事业部面临的反腐监督新课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既要确保监管的有效覆盖,不要符合属地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在做好监督的同时,保障效率的提升。

三、知行合一,树立不想腐的廉洁意识

落实反腐各项制度,实现经营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干部。干部是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对于干部,要着力培养敬业精神,树立干部队伍良好的形象。作为时代电气高管,我自己要求要成为廉洁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做到学而用,知而行的高度统一,以自身的行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班子的优良作几取信于职工群众。大力宣传廉洁从业的优秀领导导干部的先进事迹,弘扬“廉洁为荣,诚信是美”的价值观念,引导领导干部争做廉洁从业的表率,形成“人人是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风气。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作为员工的领头人,必须要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同时作为部分单元(部门)的分管领导更是“守土有责”,要主动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对下属严要求,把握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整体提升清廉意识。让广大干部时刻牢记慎独慎微的箴言,在自我约束上保持高度的自觉性,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发生问题,往往是“人小时以外”,在上级、同事、下级看不到的时候。因此,坚持“慎独慎微”对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尤为重要,现在有些干部缺乏慎独慎微的精神,在脱离了同事视线,没有了群众监督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操守。这也提醒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千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因为实践证明,只要干了坏事,迟早会暴露的,也就是俗话说的“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骗得了少数人骗不过群众,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此,只有在我们自身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尤其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要做到8小时以外和8小时以内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通过这些举措来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电视剧受到热议,我撸了几集之后忍不住撸了这本书。啊,真的是,反映的问题很多,让人读完之后也不会多感觉多好。总之,人活着就是一种受罪。

语言很亮眼。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语言。读来让人颇有共鸣。周梅森,这个作家我记住了。“人啊,总是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倒霉时闪现人性。”“这种真诚的厚颜无耻显示出对手稳定的心理素质。”这是文中原话。改成电视剧的台词更是精彩。感觉电视剧改编得很成功。算是电视剧比原著好看的一个作品。至少不会厌烦电视剧。

情节,电视剧感觉还是很精彩的。就是镜头切换有点让人晕。书的话无论顺序还是节奏都还很好的。有的地方看得不是很明白,需要好好体会。果然我对这个世界还是很无知的。还是多思考。

读完之后,竟然有一种“理想信念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的主旋律正义感。感觉很久以来的萎靡不振病都要被治愈了。

最有共鸣的是孙连城这个家伙。可能是因为自己最近处于精神低迷期,颇有同感。看起来是看破人生,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欺骗。孙连城这种人真的很多见。不过说实话这种人一般也爬不到区长这个位子吧。爬到区长这个位子也就顶天了。思想上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太过消极,不是很好。

人生有时候就是一个局。最好提早设计规划。当然,规划好了也会有变。最好还是有个规划。不然有时候很多机会错过了就真不再有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亲密度?时间维持多久?这都是很有变数的。陈清泉是高育良的秘书。只要高没有把柄在陈清泉手里。陈一旦犯事,高没有任何理由顾念任何旧情。人,还是要自律,要慎独。

群众对惩治贪腐的行为怎么看。其实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其实很多时候群众是看不清惩治贪腐的行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真实和假象有时候都是假象。惩治贪腐会影响在群众心中的地位形象这种论调实在很荒谬。群众大概都会叫好。但具体的事情又有不同的反映。其实很复杂。群众也不都是一样的。

这部作品很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个性各异的角色。很多角色都是可以触摸的,很好。人无完人,正是这些缺陷才形成了文艺作品中的鲜活人物。

此书最大缺陷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理念有问题。女性,在这部书里,一如以往的、传统的官场小说,是处于男性的附庸地位的。女权主义,任重道远啊!

此书第二大缺点是书中体现的批判性的缺失。不难看出,许多人物关系和事件已经成了大家默认的司空见惯。比如,几对夫妻之间社会地位的相当,其实就体现出了这个社会的一种阶层固化。再如对一般简单的迎来送往的描写,其实就是对这些行为活动的整体化认可和默认。对这些东西的直言不讳,一方面是的确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另一方面不得不说这个作品的批判性其实是很低的。也许这早已不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但,大众对这样作品的热捧和对作品内容的默认,反映出的无非是一种底层大众的窥探欲望和对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无奈皈依。

人,还是要有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人就会变成行尸走肉。这种状态其实是很难受的。

拆,还在进行。理性,透明,是群众需要掌握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142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23点13分,我看完了《人民的名义》这本电子版小说,1015页,用时6时6分。嗯,没错,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没来得及吃饭,没有惯常的泡脚,甚至也没有打开电脑,只是一味地盯着手机,在阅读这本书。

最开始吸引我的是电视剧,但追剧的心情我们都懂,那种迫不及待想知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大结局是啥,整部剧讲的什么故事,接下来如何发展,全部都想立刻、马上就知道,所以我开始看这本小说。看小说的第一感受,电视剧还挺尊重原著的嘛,剧情基本上没有做大的变动,甚至台词有的一模一样,我就是在小说和电视剧的比对中一步步吸引着继续读下去。以往,我们看电视剧只是单纯地看,并不了解背后人物的故事,比如一个简单的动作,一抹若有似无的微笑,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读小说的时候只能靠旁白来解读。但看了小说之后会发现,小说所描写的那些简单的动作,简单的话语都是有目的的,是用来刻画鲜明人物形象的。这点我是在侯亮平机场围堵李达康的专车,捉拿李达康老婆欧阳菁时突然意识到的,李达康没有下车只是打开车窗警告侯亮平,但后来侯亮平却说李达康会感谢他的。

看这部剧,不到大结局不要轻易下结论。季昌明检察长执意要想上级汇报,结果弄丢了丁义珍,观众怀疑的目光会投在他这里,怀疑是他通风报信,是幕后黑手。但后来他为侯亮平争取审讯时间,在侯亮平被陷害时据理力争,甚至不惜与高玉良书记对立;李达康不放弃争夺丁义珍案的主动权,对待下属强势、野蛮,迫切希望提高GDP,丁义珍出逃最大的获利者,这是他有可能犯罪的根基。但另一方面他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具有大局意识,有原则有底线,不肯审批赵立春儿子的项目而遭到赵立春的冷落;高玉良书记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和蔼可亲,书生意气,理论一套一套,对待他的学生爱护有加,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可有可能他笑里藏刀,绵里藏针,道貌岸然的背后在下着一盘怎样的棋局呢;祁同伟的极端自私,为了自己的升职拍马屁、献殷勤,甚至向老师的对手李达康抛橄榄枝,对同门师弟明里一套背后一套,仅仅只是这些吗?答案是远远不够的,他在后面一系列的行径中暴露出来更多、更大的问题……

人是极其复杂的动物,好人也有阴暗的一面,坏人也有人性中的光环。祁同伟勾结奸商,通风报信,滥用职权,谋害他人,他做了好多错事,足以毁掉他一生的错事,但他的人性泯灭了吗?并没有。他出身贫寒,靠着自己的努力往上爬,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为了留在城里违背自己的心意娶了大自己10岁的辅导员,在缉毒的过程中差点命丧黄泉;李达康对待工作、对待下属非常强势,对待以前的同事及朋友甚至家庭很自私,毫无生活情趣,可以说他作为一个朋友、丈夫、父亲是不合格的,但作为人民的公仆是合格的,有底线有原则,真真正正地为人民着想;人到中年仍富有韵味的高小琴,一举一动都透露着高贵,她的山水集团却是官商勾结的产物,源源不断地为奸商输送金钱,而她本身也是一个悲剧。她从小渔村出来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一生的结局,讨好政客的道具。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宁肯牺牲自己,可最后妹妹还是作为精心装饰的礼物送给了高玉良……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这样摆放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扼腕叹息,让我们感叹人性的沉沦,这部大尺度电视剧在芒果台正热播着,带来的思考是永远的。有的人说,年轻人喜欢玄幻,喜欢小鲜肉,根本不喜欢正经的东西,但他们真的错了。那是因为市场上没有这方面的好作品,如果有我们一定乐意接受,年轻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是小鲜肉就能刷屏的,现在《人民的名义》的火热不正说明这个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周梅森《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利用清明小长假读完了这本重量级反腐题材大作,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书籍。说几个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从写作上来讲,读完并没有很畅快的感觉。给予侯亮平的笔墨有点少,尤其在突出其个人能力及经验方面,少之又少。可能作者的本意并不只是突出他一个人,而是一幅各类型人出场的长幅画卷,个中滋味,需读者品评。另外,最终大篇幅揭露高育良真面目时,却是假以坏人之口,而且被制裁时,并未突出法律庄严之姿,这是又一不快之处。

再说说人设吧,高育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李达康,一把手,只注重追求政绩,GDP;而两者的妻子都败给不幸的婚姻,只不过一个自我流放,一个走向牢狱;赵东来,祁同伟,同为公安局干部,一个依法办事,心怀天下,一个利益熏心,违法乱纪。蔡成功,可悲的实体经济企业家,虽然他有很多可恨之处,油嘴滑舌,乱喷乱咬,但他也是实体经济寒潮下的受害者,让我不禁想起刚发生的“辱母杀人案”,同为实体经济企业家,银行不给放贷,便催生了无数高利贷者,而“蔡成功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将手伸向犯罪黑潭。

最令我痛心的,则是“工人领袖”郑西坡,一生为工人,一生为工人利益而奋斗,到头来,却被当成“工贼”,还被撺掇着成为到政府大门前群访的“领导者”,不禁暗自嘲讽成了“阿Q”。

而推着郑西坡走向这条路的始作俑者,便是他的亲儿子——郑胜利,不对,改名了,叫郑乾。我有点担心,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4162 字

+ 加入清单

在官场文学的作品里,论文学性,周梅森的作品不如阎真的《沧浪之水》和王跃文的《苍黄》;论真实性,周作也不如沈阳慕马大案亲历者王晓方(马向东的秘书)创作的《驻京办主任》,后者揭示的权力任性与嚣张程度令人瞠目;论尺度,周的作品更不如近年来火爆网络的《二号首长》、《侯卫东官场笔记》等。

但周梅森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创作的作品能够同时赢得庙堂与江湖的首肯,也就是说,在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上,周梅森总能拿捏住最合适的分寸。

于是,周梅森和《人民的名义》得以互相成全。

《人民的名义》实际上刻画了四类官场群像:反腐群体,腐败高官,改革派官员,懒政派官员。对这四类群体的勾勒,作者依托的都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贪官真实案例,单就贪腐事实和情节而言,并没有太多新鲜之处。但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为什么仍被称作“史上尺度最大”呢?

沉重的反腐

侯亮平、陈海、季昌明是反腐斗士,实际上代表着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主力军。在这个群体里,侯亮平与陈海是具有崇高理想主义的职业检察官,容不得一点点腐败的阴影。他们的无私无畏与有腐必反的决心,总会受到现实的掣肘,但他们努力去证明,不是所有的黑暗都没有光明。

开篇侯亮平与陈海两地协同作战,抓捕贪官,但陈海就遭遇了中国式的汇报与会议的拖沓与低效,抓捕一个副市长需要向省委书记汇报,而围绕这个腐败市长,各方力量开始不动声色的角力。就好比一个练少林拳的年轻后生,在善使太极的老家伙面前,徒有干着急的份儿,只好放任奸滑的副市长从监控的眼皮底下逃到海外。

陈海更是付出了反腐沉重的代价,当他濒临真相核心的时候,貌似意外的一场车祸,让他闭上了嘴巴,成为了植物人。即使是侯亮平,在推进反腐深入的时候,也遭遇了敌人疯狂的反扑。对方不惜动用各种手段,伪造证据,给他也安上一个腐败的莫须有罪名,妄想让他知难而退。

在反腐群体的内部,有人坚定反腐,有人在利用反腐搞权力寻租。京州市纪委书记张树立则是现实中纪检腐败官员在文学作品里的投射。中纪委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就揭示了现实中的类似内鬼。

无论是艺术还是现实,腐败与反腐败永远都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作家的尺度就在于真实展示出这种残酷。

为人民币服务

共产党人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对腐败分子而言,是为人民币服务。这样的观感和悲观论调早就存在于民间,但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赤裸裸地公开展示,这也算是尺度大开。

李达康是典型的改革派官员,但为了推进工作几乎不近人情,身为市委书记,一把手的霸道与权力的任性无人能比。这种官员在现实中凤毛麟角,也是颇多争议。对地方百姓而言,有这样的一个开拓型官员实为地方之福,至少他敢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对他身边人而言,这样的官员了无生趣,极度自私,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倒是极度清廉,但却失去了人性最可爱之处。

周梅森起初将腐败的嫌疑故意引向李达康,然后却宕开一笔,重点写李达康的开拓、改革与工作敬业,甚至身为老省委书记的秘书,李达康还是在老领导儿子破坏环保的开发项目上,拒绝签字批准。这样的官员只有工作作风问题,却没有腐败行为,即使他的妻子有污点,李达康也急于撇清关系。作者对李达康的命运和性格设定,无非想寄托一下对改革派官员的良好愿景:希望他们远离腐败,积极作为,造福百姓。

作品里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昔日同僚易学习评价李达康没有生活情调,原因是连扑克牌也不打。看到这里,不会打扑克牌的无风君(ID:nowindnowave2)表示严重躺枪!

与李达康的进取相比,还有一类懒政者令人痛恨。这类官员就是京州光明区的区长孙连城。因为升迁无望,或者说是不敢担当,早早地丧失掉基本的人性与党性,麻木不仁,即使面对上级李达康的强势命令,也无动于衷。这类官员在现实中委实不少。一地一省如果摊上一个这样的懒政官员,可以说是贻误发展。现实中曾有某省的省委书记上任近十年来毫无建树,坐视一个沿海大省的发展脚步迟滞不前,几乎没有大的改观。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为干事创业者撑腰的若干规定,让实干者得实惠,无非是想免除官员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尸位素餐的官员,与贪官相比,某种程度上的危害,更甚于后者。

在李达康与孙连城之间,难能可贵的官员代表是易学习。哪怕天下乌鸦一般黑,他是拼命证明自己是不黑的那一个。易学习早年干县委书记时,领导李达康,在一次修路的激进行为中,易学习主动承担了责任,替李达康顶雷,多年来辗转多个平级岗位,进步缓慢。但他看淡进退得失,一心为民,苦干实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因为他们没有政治上的后台和盟友,也没有利益输送的关系链,他们无法正常地进入仕途的上升通道。这样的案例,在现实中也总能对号入座。

周梅森早年有一部作品发表后,竟然遭到了当地40多个厅局级干部联名起诉,认为其在影射诽谤他们。据说,这次《人民的名义》选择拍摄外景地时,江苏某县级市领导先是盛情相邀取景,结果拍摄过程中,领导一看剧本,发现里面的很多故事该县也有现实版本,吓得中止了拍摄。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就是这么具有黑色幽默。

突破副国级

很多人感慨《人民的名义》尺度之大,无非还是痛感文学作品终于严重地接了一把地气。

长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形象,都有着一些规矩不能突破,而那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则勇敢地实现了这些突破。如《苍天在上》突破了一号反面角色不能写到副省级的禁区;《大雪无痕》演绎了好官如何变坏,突破了省委主要领导不能变坏的禁区;从级别上讲,以前的反腐剧总是写到省部级。但这一次,《人民的名义》将尺度大胆地突破到了副国级。至于现实中影射的到底是谁,你懂的。

在尺度的突破上,周梅森巧妙地展示了作家的套路。作品中副国级领导叫赵立春,是个“赵家人”,是前省委书记,还有个坑爹的赵公子,在H省也扶植了一批“秘书帮”嫡系。而另一派“政法系”官员,以高育良、祁同伟为代表,也背靠着这位老领导,上演贪腐大戏。

尽管周梅森没有采用现实中的所谓“石油帮”、“秘书党”等拉帮结伙的派系,但大老虎的指向却已经相当明显了。

除了剑指大老虎的尺度大开,周梅森还罕见地提到一把手的监督问题。作品中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省委书记沙瑞金视察被法院查封的大风服装厂车间时,省委书记用自己的权力强行撕掉了大门上的法院封条,即使是法院枉法裁决,但在权力面前,依法行政还是个笑话;另一个细节是易学习被省委书记调任京州市纪委书记,负责监督老搭档李达康,但就算有他这样的勤勉奉公的纪检干部,也难以监督李达康这样的一把手。

周梅森感叹,“这种一把手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体制的必然产物,他们位高权重,长期以来习惯了权力的任性……中国的政治就是一把手政治嘛,你不向一把手靠拢,不经常出现在一把手的视线里,进而把一把手变成你的政治资源,你就不可能出现在一级组织的考察范围里”。

这是实话,实话的尺度总是很大!

《人民的名义》引起刷屏的热度,要得益于电视剧首集里侯勇的精彩出演。这是一个依托国家能源局落马官员魏鹏远真实案例改编的角色,侯勇饰演国家某部委处长赵德汉,这位赵处长穷苦人家出身,自称是农民的儿子,穷怕了,贪污的大把金钱不敢花,垒成墙,存放在别墅豪宅里。

平常这位处长也居住在一个旧居民楼里,每日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生活相当朴素,给自己的母亲也不过每月寄给300元生活费。面对反贪人员,侯勇扮演的处长表现得异常镇定,“两面人”的特性展现得酣畅淋漓。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相信有不少朋友感情是站在赵处长这一边的:如此正义凛然、两袖清风、浓眉大眼的人,怎么就会叛变革命呢?

围绕着这个情节,2.3亿元的现金墙,花式点钞,烧坏点钞机等现实中真实的细节桥段,很是吸引人眼球。剧中,陆毅扮演的侯亮平,在老戏骨侯勇面前显得稚嫩多了,但他的台词还是挺经典:“中国农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坏儿子?”小官巨贪被深深地烙下了寒门阴影。

周梅森还不算完,他又刻画了最大的一个大反派——公安厅长祁同伟。这位厅长更是穷苦出身,一度也是缉毒英雄。但其人性里却有着卑劣的成份:想摆脱事业的低谷,不惜违心地向大自己10岁的高官女儿求婚;身居高位之后,伙同各类权势人物构筑秘密商业帝国,与情妇勾结侵吞大风厂股权;同伙即将落马,更是动用自己手中权力助其逃脱;为挽回败局,置同学朋友情谊于不顾,将自己的同学陈海、侯亮平几乎置之死地……

在出身上,陈海是老检察院副检察长的儿子,侯亮平的出身不详,但可以排除农民出身。昔日“政法三杰”在贪腐的利益诱惑面前,命运选择了不同的走向,乃至相互之间拔刀相向。

周梅森未能免俗的是,他在小说中刻画的这些反派角色,把贪污的原因也归结到穷苦出身。他在小说中写道:他们的贫苦出身,使得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暴富机遇,因而也就变得百倍疯狂、千倍贪婪!

尽管现实里确实存在着“寒门出贪官”的现象,但作为一个作家,透视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恐怕还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结为出身论。即使在小说里,那衔着金镶玉出生的赵公子,其贪婪程度也并不低于祁同伟之流。更甚之处还在于,权贵之家由于先天性地拥有着优势政治资源,利用体制的特点,对寒门子弟的渗透、拉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赵家一个权贵子弟把党和政府的威信,老百姓的期待,全搞没了!”如果说贫穷是表象,那深层次的体制上原因也更值得作家深思与挖掘。

纵观《人民的名义》这部文学作品,其完全是情节取胜和尺度取胜。而所有的情节都没有超越现实,所有的尺度在现实面前也不过是“限制级”。而在文学的想象力、深度与批判性上,作家还是保守了些,来源于现实的东西太多,而高于现实的内容太少。

先锋派作家余华的近作《第七天》也是来源于现实事例,抨击的也有官僚腐化、官民对立、暴力拆迁等现实黑暗面,但采取的叙述手法是荒诞现实主义;周梅森则是写实派,直笔的尺度更大。但两人异曲同工,都应了那句话:现实永远比小说荒诞,因为现实永无逻辑可言。

就在此文写作时,聊城辱母杀人案(嫌疑人于欢的献身:法律上他只是一个儿子)爆发一周之后的最新进展是,聊城市对事发时出警的公安干警进行立案调查,认为其“在警情处置过程中存在处警不力、对现场处置严重失责等失职行为”。辱母杀人案这样的故事,饶是再有想象力的小说作家,也无法编排出这样的情节。

所以,无风君(ID:nowindnowave2)用小说中尺度最大的一句话作为此文的结尾:“这么多年过去,我们党终于醒过来了,现在收拾世道人心还来得及……”

展开阅读全文

电视剧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人民的名义》打着“史上最大尺度”的旗号刷屏网络。

人们乐此不疲地寻找剧中人物的原型,比如小官赵德汉,对应“烧坏4台点钞机”的2亿司长魏鹏远。又如仓惶的丁义珍,对应“外逃只敢住小旅馆的书记”王国强。

同时,人们又为“反腐剧上了副国级”而张大嘴巴。是的,习惯了“裤裆藏雷”的抗日剧和“光头强不能总和熊作对”的说教片,眼见着复杂人性升任网红,既顺理成章,又百感交集。

可以预见的是,《人民的名义》身后,一大批鱼龙混杂的反腐剧正在赶来。然而,真如很多评论所言,这能够“起到反腐、教育以及达成共识”的作用呢?

很难说。

先有反腐,才有反腐剧。 “反腐”,或者说“权力的制约”,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政治系统的自净功能。无论什么体制下,有没人围观,升不升网红,它都应该正常运转,不依靠外力。

反腐剧,重点还是剧,不过是一种题材性的文艺作品,它显然是社会性的,面向更广阔人群,甚至不止于当下时代。

在《人民的名义》里,你恍然看到一点《甄嬛传》,又仿佛在看《官场现形记》。这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群居人类的共性使然。

能不能直面和思考这些共性,才是影视作品的用武之处,也是荧屏上“人民的名义们”价值所在。

除去娱乐性,好的文艺作品应有两大功能,一是观照现实,二是文化自省。

现实远比作品精彩,但现实远不如作品能思考,这是文艺作品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很多国产剧不及格的原因。

《人民的名义》在第一条上有所突破,因此网友欣而纳之。这种突破仍属“文艺批评”领域,无关反腐。若说它在作品之外有何意义,大约应是生产和审查机制的反省。

毕竟,如果这个时代不能告诉未来,我们曾发生什么,思考什么,那这个时代就是失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电视剧连续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从题材选择上面来讲,此类题材风险相对性比较高,而且投资人往往最关注的是投资多少、风险多少、回报多少【如何看出一个影视剧是否值得投资,一般就三点,第一:是否满足于目前的审核制度,第二:是否主流题材,目前市场上大多以轻松搞笑、家庭伦理、古装情侠,鲜有创新,这类题材比较能得到观众认同;第三:是否有当红影星;】;

当然了,能够在得到这么多人关注,必然有它的可取之处,按照中国习气,后面这类电视剧又会扎堆式的出现,另外我提出几点意见,望后继者能稍有改进

第一,剧情拖得比较慢,而且废话太多(用官方话来说是比较接地气,比如陆毅跑到汉东当省当反贪局局长,第一次开会,遭到下面的人刁难,刁难的理由竟然是加不加班,而且在坐都是科级以上干部,不会这点觉悟都没有吧!纯粹是为了拉进度而硬套上去的)

第二,脸谱化相当严重,主角人品太正,坏人太容易看出来了,比如丁珍义、比如贪了2亿多的贪官;说到比较深刻的人物,一般会以剧情结构,把人带入任何一个角色里面去,你也只能按当事人所选择的路继续走下去;说到这来,我比较欣赏【季检察长、高育良书记】

第三,网易上的新闻都在说陆毅的演技被完爆,谁谁演技好,如贪了2亿多的贪官,在被抓的时候确实没有比较浮夸的表现,没有鬼哭狼嚎,没有失心裂肺;演技固然重要,但是国人太故意注重演员一颦一笑,太注重表演的像不像,演农民得像农民,演贪官得像贪官,从西方电视剧来看这些都是最基础的,最主要是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看出磕磕绊绊的声音,并将其表达出来,然后引发人们一起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观看《人民的名义》作文

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人民的名义》达康书记经典语录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最近,你看了《人民的名义》了吗?你被达康书记圈粉了吗?他的表情包、语录广泛流传,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王大路没有后台,所以他不敢巧取豪夺。

2. 王大路跟我是多年的同事,我腰不硬了,所以他不敢乱来。

3. 别,少搞点个人崇拜,多点爱就好了。

4. 反正我也浪费了几十年了,不差在你身上这几年。

5.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6. 我这人啊,就喜欢经过岁月磨洗的东西。

7. 我是肉体凡胎,没那个道行。

8. 现在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群众,而是教育干部。 ​

9. 你说了人家老婆,人家当然要伸张正气,你一扫抓几个。

10. 京州市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11. 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

12.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坏事,现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干好事。

13.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感觉,就是无官不贪。

14.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15.坦率的说,我们的一些干部,其素质已经远低于一般国民素质了。

16.现在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群众,而是教育干部。

17.你以为别人敬他酒敬的是他的人缘?那都是敬他手里的权力。

18.公生明,廉生威。

19.我们有的党员同志,争的是什么?是钱和权,是前腐后继。

20.腐蚀革命干部,我靠的是票子,房子和女子。

21.本来正规渠道能办的事情,它偏偏得送个礼啊,托个人啊,走个后门啊什么的。

22.处长算个屁,在北京,一板砖下来,能砸到一大片处长。

23.法律条纹的解释权,在我这儿。我说你犯罪了,你就是犯罪了。

24.不管查到什么人,不管是哪个级别的干部,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25.贪官给国家形象带来的伤害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必须由漫长的岁月去承担。

26.管理即是服务,权力再大,还是为人民服务。

27.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8.我们有的党员同志,争的是什么?是钱和权,是前腐后继。

29.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0.我可以叫醒一个睡着的人,但是叫不醒装睡的人。

31.腐蚀革命干部,我靠的是票子,房子和女子。总有一样能打动你,对吧!

32.你当官,心里头就得有老百姓,你不能拿着人民的名义当幌子蒙事!

33.这贪婪之门一旦打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34.办的是公事,干嘛非得在家里请客啊,表演廉政啊?

35.一帮玩鹰的老手,倒是被鹰啄了眼睛,真有你们的。

36.你听说过吗,胜利者不受指责。胜利者更应该谦虚,你听说过吗?

37.一个人总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对方,以为对方就会幸福,却从未问过对方真的幸福不幸福。

38.法无禁止即自由。

39.您看啊,现在满大街都是鬼,干吗非得咱们爷儿俩做人呢?

40.很多干部不知道科学家的名字,却连偏远地区女干部的乳名都能叫出来。

41.本来是合理合法的事情,咱不能把它弄成不合理不合法呀,我恳求大家理智一点。

42.退休领导教育在职领导: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们将来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以为你们当官能当一辈子呐?我们党的干部的就是从人民群众中来,将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43.改革开放成就那么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幅度那么大,可是老百姓呢,还有那么多不满,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咱们干部队伍腐败造成的。

44.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们将来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以为你们当官能当一辈子呐?我们党的干部的就是从人民群众中来,将来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45.改革开放成就那么大,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幅度那么大,可是老百姓呢,还有那么多不满,为什么?归根结底,就是咱们干部队伍腐败造成的。

46.我知道你们市委有规定,不能门难进,脸难看。但其实我跟你说啊我们上访群众,根本就看不见他们的脸。

47.管理即是服务,权利再大,还是为人民服务。

48.以前毛主席说: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现在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

49.本来正规渠道能办的事情,它偏偏得送个礼啊,托个人啊,走个后门啊什么的。

50.你心里装着老百姓,你就技高一筹了!

51.那我也告诉你,偷税、漏税、行贿,政府那么多匡,总有一匡把你装进去,你就造吧,等哪天造进去,就别指望我来捞你。

展开阅读全文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的故事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人民的名义?已经播完,里面的人物故事大家了解吗?高育良曾经是知名教授学者,桃李满天下,侯亮平、陈海和祁同伟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育良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人民的名义》里面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原来是汉东省政法大学的教授,后弃文从官,是个老谋深算的老江湖。他和妻子吴惠芬的婚姻堪称圈内的楷模,两人都曾在大学任教,共同养育一个优秀的女儿,在国外工作。工作上遇到棘手的事情,高育良都会和妻子交流,妻子都会给他出谋划策,一语中的,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令人津津乐道。可夫妻两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高育良为了自己的官位,依然保持和妻子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事实。实际上,高育良,早已经和别的女人结婚生子。

高育良和小三高小凤(高小琴的妹妹)在香港结婚多年,育有一子。明明是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却可以粉饰太平,把家事处理得合情合理。高育良和吴老师的婚姻不过是各取所需,做给外人看的。渔家女高小凤用外在美色和内在包装设计拿下了他,他用下作的手段逼发妻离婚。

“育良”这个名字,就有着深远的意义-------培育良才。如果他一直在大学当老师,也应该会将这个名字演绎好。最终他选择了仕途,虽然并不贪财,却倒在了美女的裙下。

高育良曾经是知名教授学者,桃李满天下,侯亮平、陈海和祁同伟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时任省长的儿子赵瑞龙,第一次找高育良签字的时候,就被高育良巧妙地拒绝了。赵瑞龙碰了钉子之后并不死心,他得知高育良喜欢字画古董,就送去张大千的字画,但高育良再一次回绝。

赵瑞龙见财物不能打动高育良,就使出美人计,他打造的秘密武器---------渔家女高小凤,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在和高育良接触过程中,让他动了心动了情。一次,在迎宾地毯上,高育良和高小凤谈得投入时,高小凤突然假装眩晕,软绵绵地倒入高育良怀中........

后来,高育良和发妻吴老师离婚,和高小凤结婚生子,婚后,高小凤和孩子在香港生活。对外,他和吴老师则装作和从前一样。

高育良与高小凤的事情被侯亮平发现后,非常惶恐,发现自己被绑上了赵瑞龙的破船而无法下船,也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

吴老师说:高老师,您最近经常念《好了歌》,看来对人生真是领悟透了!

是啊,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本该即将退休颐养天年的高育良,最终被判了十八年有期徒刑。

在他被纪委带走时,与曾经的学生侯亮平说了一句“下课”,我内心一阵酸楚,我想起了,那些曾经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老师们。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而在高育良一无所有的余生里,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可有谁会等他刑满归来?

愿他能得一人心,有人陪他度黄昏,有人问他粥可温。

展开阅读全文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500字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异常火热,一度成为街头议论的话题之一,还迅速占领了各大卫视的热播榜。现在,这股热劲已经过去了,几乎听不到有人在谈论这部电视剧。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部电视剧不好,而是人们对电视剧和电影的兴趣就是如此,再好的电视剧也不可能一遍遍看,不停地议论。现在,这不电视剧的热度已经消退,静下心来,我来谈谈对这部电视剧的看法。

从整体上来看,《人民的名义》确实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堪称当下电视剧的良心之作。这部电视剧不追求当下鲜肉成风的风气,也不想靠噱头来赚钱,而是一味追求电视剧的质量,追求演员的精湛演技。在剧中,光实力派演员就有不少,基本上各个主角都被实力派演员承包了,这也是这部剧收获人气的原因之一。演员的精湛演技让我们看到了这部良心之作的心血,也看到了这一团体对电视剧事业的致敬和努力。在这里,我们应该感谢这些演员以及幕后的团体为中国电视观众献上的一部好剧,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也感谢他们对中国观众和中国影视视野的责任感。相比较,当下很多电影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真得值得一看,而且是值得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去看。

同时,这部电视剧以中国现代官场事件为题材,正面描写中国官场的腐 败和黑暗,这也是非常大胆的,当然也是很有创意的。我们知道,由于某些原因,一般电影电视剧都不敢描写中国现代官场,生怕传播一些负面信息或者负面能量,生怕得罪了上层领导,使得影视剧通过不了审核。而《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却没有这些顾虑,而是直击现代官场的黑暗,让中国观众看到了现代官场的一些黑暗面。当然,这部电视剧在展现中国现代官场黑暗面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中国官场的正能量,毕竟中国官场有很多人在跟黑暗面作斗争,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也是这部电视剧引人入胜的特点之一。我们不禁为导演和编剧叫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我们才看到中国官场的正能量,也坚信黑暗只是少数,大多数官员还是为了人民。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