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伦敦

伦敦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伦敦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伦敦问题。

分享

浏览

7755

作文

33

雾都之痛——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气污染事件

1952年的状况相比,今天的伦敦是一座洁净的城市。那时候,伦敦有燃煤发电厂厂,离市中心不远处有许多工厂。大多数住家用烧煤来取暖,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列车进首都。对小汽车和卡车产生的废气几乎没有控制措施。从所有上述的这些污染源产生的碳、硫化合物和其他化学烟,充斥在空气中。在多雾的天气条件下,化合物与雾混合,会产生污染严重的“烟雾”覆盖层。这就是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事情,当时大片雾云降临伦敦。

雾云在城市上空悬浮了5天,逐步变得更脏和更有毒。伦敦市中心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强了10倍。烟雾使数千受害者患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最后,到12月10日烟雾散去时,估计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年长者,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介绍伦敦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

从1801年到20世纪初,伦敦因在其于政治、经济、人文文化、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城市中使用的语言超过300种。同时,伦敦还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等。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

英国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它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上诸多桥梁中,位于最下游的一座。塔桥以两座塔做为基底,采用哥特式厚重风格设计。当大型船只要通过时,全长270公尺、重约1000吨的桥身会慢慢打开成“八”字状。

英国伦敦闻名于世,有时间真想去看看啊!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观后感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我至今还深刻地记得2008年8月8日晚,伟大的祖国在北京第一次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祖国向世界展示了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和现代的改革成就。我还深深地记得与爸爸妈妈一起观看开幕式的情景,现在想起来还激动不已。转眼间4年已经过去了,在北京闭幕式中,伦敦巴士载着英国人的梦想回到祖国,现在,伦敦人展现他们的风采文化的时间已经到来了。

现已经是深夜了,2012年7月27日晚20时12分,这是伦敦时间,北京时间是7月28日3时12分,虽然已经是深夜,但丝毫阻挡不了我观后奥运会开幕式的热情。

开幕式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伦敦申办奥运的会徽是采用具有5种颜色的彩条代表奥运,在“LONDON2012”的字样上下穿过,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会徽;而会徽上则有国际奥委会会徽。

“Inspireageneration”“激励一代人”是这次伦敦奥运会的口号,这个口号体现了敦申办奥运会时对世界的承诺,伦敦奥运会的相关负责人还向中国取了2008年的经,学习如何成功实施各项污染防控措施,所以这也是一次污染少的,成功的奥运会。

一口欧洲最大的钟被敲响了,随着振奋人心钟声通过电视传遍世界各地,奥运开幕式就此开始了。钟上刻着莎士比亚名著《暴风雨》中的句子“不必害怕,岛上已满是声音”。开幕式的主题援引《暴风雨》,被定为“奇妙岛屿”。体育场将被变成英国乡村,演员们将把真实的牛羊带到的草地上,向观众展现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

流行音乐的常青树、“甲壳虫”前主唱保罗麦卡特尼用一首“HeyJude”结束整晚的演出,届时现场6万名观众将和他一起合唱,告诉人们要让世界“变得更好”。

4时多了,我丝毫没有睡意,我心激动得砰砰地跳。太精彩了,太精彩了。希望中国运动健儿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中像北京奥运会那样,取得佳绩。

展开阅读全文

雾都伦敦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首都伦敦是个非常繁华的城市,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横跨泰晤士河。由于它几乎过几天就下一次大,且久久不散,所以人们又称为雾都。狄更斯著名的小说《雾都孤儿》就是描写奥列佛在伦敦发生的故事。

伦敦可分为三个部分:伦敦城、外伦敦和内伦敦,其中伦敦城是全市的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伦敦城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并拥有500多家银行,真是个世界商业中心!

伦敦也是个世界文化名城,博物馆、名胜数不胜数,其中创建于18世纪的大英博物馆十分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英国包括世界各国的古代文物,全馆由许多展馆组成,有埃及文物馆、英国文物馆、东方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等。

威斯敏斯特宫位于泰晤士河西岸,建于公元750年,是世界上最魇哥特式建筑。它在以前是国王的宫殿,现在是英国议会所在地。宫殿西南面的维多利亚塔,高100米,用来存放议会文件和档案,东北角上就是著名的大本钟,大本钟重21吨,钟摆重达305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雾都伦敦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一看“都”二字,便知这又在夸英国的伦敦。伦敦以其雾大而盛名于世,被人们公认为“雾都”。然而我在这里是借用其名而已。

这是一个远离繁华的小山村,每年夏天在夜晚地表一层灰蒙蒙的雾气便开始上拥,尤其在月下,这层似有似无的雾更美。身在其间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感觉溢满心头,是在梦中?但比梦更贴切。在现实中?但比现实更玄妙。懒的思量,就让心醉于其中吧!就让灵魂在这迷梦中畅游吧!

更妙的还是早晨,隔窗而望,外面好一个灰蒙混沌的世界。这时你就会感到那雾的味道已穿窗而入,直入心肠流淌在血液中。往往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是经不住诱惑的,披件衣服便疾步融入这神奇中来。

消隐了远山,隐退了丛林。不要脚下的一方泥土告诉我,我还以为自己童年时向往的腾云驾雾神功得以实现了呢!站在雾中一阵风吹来那小水珠轻扶在你得肌肤上,夹杂着花香的雾气的芬芳拥入你的鼻孔里,一阵清清爽爽的感觉便会穿透心田浸润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在这迷雾中,那些以往早早出来觅食的小鸟这时是不多见得,可能也栖落在哪个枝头也在独自陶醉。

散步于雾中,偶一抬头,天空中一片昏黄的亮斑出现,那便是藏在雾后面的太阳,这时雾就要开始变淡了。那些如鬼魄般的远山小树开始现出原形,小鸟也开始欢歌而鸣、小虫也开始花丛献技。小山村中的一切开始睡醒。

坐在山头,山下的小山村已看不到雾的影迹。忙碌的农人和着歌声开始了一天辛勤的劳作。然而,这时的山上还在迷雾中,包容着小山村。村里一缕缕青烟飘上天空融入山上的雾中。那种飘渺之气给山村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有种天堂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站起来,伸个懒腰带着一身雾气回家,塑雾都的奇妙于日记里。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游记

全文共 160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印象中,伦敦是一座古老而又优雅的城市。

它拥有很多很多全世界最早的东西,比如地铁,电话亭,双层巴士......但是它却像是被一大团久远的时光包裹住的琥珀一样,当全世界都变得仿佛电子舞曲一般,被电子产品占领,二十四小时都被LED屏幕照亮的时候,伦敦依旧保留着这些已经呼吸沉重的老家伙们。

这里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建筑:伦敦塔桥,圣保罗大教堂,大本钟,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环球剧院......伦敦的建筑大都是维多利亚时代遗留下来的,颇具哥特风格的美,几百年的历史和变迁烙在了房屋的每一块砖瓦上,散发出仿佛被雨水冲洗后陈旧的铁锈气息

伦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没有巴黎的时尚,没有纽约的张扬,没有上海的繁华,它更像是一位贵妇,典雅而安宁。伦敦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树木填满城市的每一个空隙,城市居民也不多,人们的生活悠闲而随意。难怪我的一个朋友说她喜欢伦敦市因为伦敦让人觉得亲切想要靠近。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里,也让人们开始了解“雾都”。

奥运会的开幕式我是全程观看的,7个小时的时差,格林威治时间的7月26日21点,北京时间的7月27日凌晨4点。英国人用一个类似舞台剧的盛大演出展示着他们的历史和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一切。

开头的短片我记得很深刻。从泰晤士河的源头沿着河水的轨迹,穿过那么多森林绿地,经过无数次的分流和交汇,翻涌的河水被电影般的特写镜头描绘的淋漓尽致,激起波浪,飞溅的水花每个细微之处都被扑捉下来。水流将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伦敦,之前推得很快的镜头也放慢脚步,缓慢地走过塔桥,宽阔的水平面一直延伸到伦敦碗。

英国人对泰晤士河有种别样的情怀,我一直觉得河流能赋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就像长江和黄河,筑造了中华民族的豪迈和大气,就像塞纳河带给法国的是无限的浪漫与艺术气息。

关于工业革命的部分也让我印象深刻,整个场馆中央就像是一个被机械和金属包裹的黑色钢铁怪物,巨大的烟囱一个接一个升起,吐出大量白雾,绿色的庄园被工厂取代。这倒是让我想起了狄更斯笔下《雾都孤儿》里无穷罪恶、贫穷、混乱的雾气——它笼罩着的伦敦,充满了后蒸汽时代的迷人质感,又颓废,又矜贵。“雾都”也是得名于当时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伦敦上无尽关于雾的描写。那种工业蒸汽时代的特有的混合了煤烟、蒸汽、尘埃、空笼罩着终年散不去的大雾。现在的伦敦,天空很清澈,干净的让人难以置信。但我还是很向往那个被大雾淹没的城市,那样的伦敦一定有一种特别的美,所以无数的作家会把它写进自己的故事里

开幕式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主火炬的点燃。我好喜欢这个主火炬的创意——刻着两百多个国家名字的“铜花瓣”组成的花朵。火焰蔓延开来,一圈一圈,由外到内,全部燃起的时候,底部的金属支架开始抬高,在空中花瓣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朵火光四色的花朵。巨大火焰冲上空中,火光照亮了整个伦敦碗,也点燃了所有人的心。

最让我感动的是主火炬点燃后,想起的熟悉旋律。Beatles乐队的主场之一——保罗·麦卡特尼演奏起他们的经典歌曲《Heyjude》。他的声音不再像原来那么清澈,有一种被时光打磨后的沙哑和苍老,像是峭壁上经过几百年风雨洗礼风化了的石灰岩。这首伴随一代人成长的歌曲,在现场引起了8万人的大合唱。披头士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没有之一,尽管他们早就不复存在,但是他们的音乐却依然能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令人动容。这才是真正的伟大。麦卡特尼先生的眼睛里闪烁着仿佛那晚伦敦上空的星辰。在唱出最后一个绵长的尾音,他从钢琴前起身,在高台上举起双臂。骄傲的像个王。

后来开幕式结束的时候,电视的转播镜头给了一个伦敦的夜景镜头。夜已经很深了,此时的伦敦已经进入了新的一天。伦敦的夜景很迷人,也很安静,不像中国的大城市在夜晚的绚烂,伦敦像是睡着了一般,俯视时只看见伦敦碗中心一团火红。

我想,这就是伦敦,这就是英国。它古老,但又现代;它矜贵,但又亲切。它很特别,它让无数人向往,让无数人着迷。

展开阅读全文

1000字,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感

全文共 2816 字

+ 加入清单

伦敦奥运开幕式已于28日早七点结束,听着周围对这届奥运会褒贬不一的声音我想谈谈自己对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看法。

28日凌晨四点,彻夜等候的我终于在网上等到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伴着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名句:“别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的激扬朗诵,奥运会拉开了帷幕。舞台上绿油油的草地和潺潺流动的溪水把人们带回旧时的英国田园。为了追求更加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也就是曾指导过《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丹尼·博伊尔别出心裁的搬上了12匹马、3头牛、70只羊和3只牧羊犬,让观众亲身感受到农耕社会的绿色与愉悦。

随后六座烟囱拔地而起,人们也紧跟历史脚步从恬静的小农时代到了繁忙的工业时代。纺织工人、矿工、钢铁工人、工程师逐一登场,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工厂”的场景被生动呈现在观众眼前。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765年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出现,18世纪中叶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让英国从手工劳动走向了机器生产时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气的广泛运用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世界也步入电气时代,工业的重心也由轻工业转变成重工业。发电机问世后,相继发明了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等。即便是当今高科技的现代化生活也离不开那时的发明创造。

这些技术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同时工业革命也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兴起,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然而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和昌盛,也给英国带来了战争。英国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牺牲了很多为国捐躯的士兵,奥运开幕式仪式虽然是个喜庆兴奋的日子,却仍旧不忘在舞台上留出时间悼念那些已逝的亡灵,肃穆而立的士兵,怒放的红色罂粟都更让我们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二战后,英国在战争中受到了重挫,为了恢复发展社会,英国首相丘吉尔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为公民提供了一张社会保护网,以此刺激人民生产积极性。舞台上装扮成护士的表演者和推着病床的助理员工,象征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福利国家的身份。政治和文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英国正是想通过奥运文化向世人证明其政治体系的优越以及世界大国的地位。无论我们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如何评价,单纯就奥运会而言,通过如此诙谐的表演展现国家整体特色未尝不是一种成功一种创新。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参与演出的表演人员并非舞技高超的专业舞者,他们都是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不用职业舞蹈演员,让医生护士们本色出演,倒是添加了些真实感和亲切感,倡导了全民奥运的精神。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无论你是什么种族,什么肤色,什么职业,奥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舞台上的表演队伍除了有护士医生外还有GOSH儿童医院的300多名孩子,在台上给这些孩子讲故事的女士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奥运会告诉我们英国不仅是像“黑暗的撒旦磨坊”般的工业大国,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的童话王国,《彼得潘》《哈利波特》《查理与巧克力梦工厂》这些优秀的儿童读物都来自英国,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通过这些读物有了某种密切的联系。奥运会不仅是成人的盛会,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这便是本届伦敦奥运会的主题“激励一代人”。

英国不仅拥有优秀的童话小说,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作品和电影明星。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奥斯卡影后奥黛丽赫本都是英国人,在英国电影中与奥运主题关联最密切的就是198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火战车》,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大学生为了消除种族偏见,一心想取得奥运会百米金牌为犹太同胞争光,最后他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奥运冠军。这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翻拍了《火战车》中的经典桥段,其中“憨豆”亲自现身,以一场壮烈的“幻想”将全场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然而,正是这段“恶搞”背后,透露出奥运会的坚持、平等精神。我想当那段熟悉的插曲响起时,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奥林匹克的自强不息精神,同样也是英国电影工业发展的永不停息。

英国是个多元化开放国家,说到电影不得不说那部风靡全球的《007》系列,而说到英国历史文化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女王。女王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和宗教领袖。把007和英国女王联系在一起变成了这次开幕式的一个亮点,伊丽莎白以“跳伞”的方式空降伦敦碗,成为了史上年龄最大的邦女郎。女王到场后,乐团唱起了英国国歌《GodSavetheQueen》。可见女王即使没有实权却仍旧受到所有英国国民的尊重,这也说明了英国皇室在英国文化外交活动以及国民精神上的元首作用。

英国音乐对世界贡献也是非常大的,上个世纪60年代音乐风格主要以乡村田园为主,70年代朋克、摇滚开始流行。奥运开幕式上英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知名歌手几乎全部囊括,甲壳虫、滚石、皇后,各种曲风朋克、电子、说唱无一遗漏。

压轴环节原甲壳虫成员保罗经典重现,再度演绎了那首曾经甚至现在一直感动数人的《HeyJude》,这个环节让我激动的落泪,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首歌,几乎每次KTV必点。这首歌是保罗于1968年为列农五岁的儿子Julian写下的,目的是鼓励Julian在失去父爱的情况下也能坚强勇敢的生活。这首歌也告诉我们每一个都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和梦努力的活着,不要沮丧不要放弃。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首经典励志歌曲重新唱响在奥运赛场上,表达了英国人对奥运和平顺利举办的美好祝福,当全场8万多人跟着一起合唱的时候我想你们很难理解我当时的心情,虽然不在现场,虽然只是隔着网络,但这首歌带来的冲击力绝对可以穿透一切的震撼着我,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你无法想象他挚爱的一首歌在代表全世界荣誉竞争的奥运会上、数万人跟着倾情合唱的情况下给他带来的刺激和感动,更何况是这由这首歌的原唱演绎的。虽然保罗如今已经68岁,在那么宽广宏伟的“伦敦蛋”里唱的没有年轻时那么完美,但仍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的经典,就像迈克杰克逊,像家驹,这些人就算死了不在了也仍旧是每个人心中的经典。保罗宝刀未老,整个运动场的人的情绪都被他带动了,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最大的热情祝福着奥运,表达着自己的兴奋。

没有北京奥运会浮夸华丽的开场,也没有水立方鸟巢的精致宏伟场地。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这一届的奥运会开幕式不好看。单凭舞台特效够不够绚烂来评价其奥运会开幕式成功与否未免太过片面。正所谓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件事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品味。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国家拥有最好的,但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理想的乌托邦中,在努力发扬本土优秀文化时也应该看到别人优秀的地方。这才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长远之计。在我看来每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文化的不同所举办的奥运风格和其努力造就的奥运精神也有所不同,伦敦奥运会尽管不够气势磅礴不够雍容华贵但它敦用真实质朴的风格向全世界宣布伦敦的发展影响着世界。

最后,衷心的祝福伦敦奥运会能顺利举行,中国在伦敦等着你,别想再刷新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伦敦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每每看见上海灰蒙蒙的天气,不由得会想起英国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去年12月,我有事去了趟英国,感触很深.

我原以为英国伦敦是个非常现代化的大都市,可是走出希思罗机场一看,才发觉一点不是.确切地说,她非常的古典.因为在伦敦市中心,很难见到一幢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市中心繁华的路段基本上都是一些三到五层楼高的很有些年代的老房子.像外滩那样的楼房比比皆是,只是人家的石头墙体仍然保持着乳白色,而外滩那几幢已有点灰不溜秋了,我想可能是长期受污染的空气侵蚀的结果.

比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我宁愿看伦敦那些精美的石头老房子,现代化的高楼折射的是金钱的光芒,而伦敦的老房子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那巨大的圆形立柱,那哥特式的尖顶,以及墙体上精美的雕塑,令人遐想,百看不厌.

伦敦给我的另一个印象又是极其的普通.唐宁街10号就在大街边上,如果没人介绍,恐怕你想也想不到这就是英国的首相府.其他一些如英国的外交部、财政部的办公楼,也都很普通,甚至还没有周边其他房子上眼.伦敦的马路都很窄,且大都弯弯曲曲,就是那条著名的毕卡第里大街,也远没有我们的四车道马路来得宽敞.

同样是著名的马路,我们在南京路上散步,除了惊叹它的繁华和浓重的商业气息外,不大会有其他感觉.但是站在毕卡第里大街上,你会想到几百年前它也是这样温暖的阳光,皆因为这条大街仍然保持着以前古老的传统.在伦敦可以看出,英国人基本上没搞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切都是那么古老,而我们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失去了本来面目,被改造得非常现代.可能是因为我们钱多,喜欢来“大手笔”.

英国出产宾利、劳斯莱斯高档车,可我在伦敦一个星期,没看见一部这样的车子,在大街上行驶的多半是小排量的两厢车.据说这些高档车大都推销给中东的富豪和我们国家的有钱人了.英国人非常讲究实际,一般不会为了装面子而过度消费.在哈罗德百货公司的包袋、钟表和化妆品部,东亚人的面孔占了相当一部分,耳朵常能听到熟悉的汉语声.这让我几乎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在一家豪华的国内商场里.

在英期间,我曾参加一次酒宴,蛮上档次的.酒店不用空调,不过每间房间都生有壁炉,因此一点不觉得冷.酒店墙壁都用护墙板装饰,墙上挂着许多精美的肖像油画,可是吃的却极其简单,只有四道主食:软面包、鸡脯、生鱼片和甜点,其中只有软面包可以随意添.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吃了个精光,却刚好把肚子填饱.而我们的酒宴,明明知道吃不完,还大碗大碗把菜端上来,有的菜甚至刚动一下筷子就没人再碰,真是浪费惊人.我们真的应该跟英国人取取经,如何不掼派头,讲究适度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奥运会深情一拥恋情被曝光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伦敦,中国跳水队又出现了疑似“亮晶晶”的情侣组合。在伦敦奥运会男子3米板决赛中,27岁的西安小伙秦凯再度与金牌擦肩而过。

赛后,秦凯流下眼泪,跳水美女何姿第一时间跑上去与秦凯拥抱安慰,随后秦凯伏在何姿的肩膀上痛哭。

有细心的网友称,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秦凯上传了一张身着紫色T恤的照片,并在微博中写道“小凯祝所有朋友们情人节快乐!永远幸福!”而何姿这天也在微博上晒了自己的一张萌照,同时还有一大束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和一件很可爱的粉色情侣上衣,粉色与紫色很搭,两人穿的衣服胸前的心形小图案都是在同一位置。

网友还发现秦凯与何姿曾在同一时间看同一部电影,2011年5月16日,两人纷纷发了一条观看《速度与激情5》的微博,何姿称:“《速度与激情5》真的是太好看啦。”秦凯说:“刚去看了《速度与激情5》,嗯不错!推荐大家看下。”

尽管何姿不愿承认,只是说“我们是同一个组,同一个教练”。但在很多跳水迷眼中,秦凯何姿俨然是登对的情侣选手。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中国女排梦碎伦敦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之后,一系列的“变动”让奥运梦想渐行渐远。新一届国家队郎平掌印,当打之年又有两届奥运会经验的魏秋月无缘大名单,甚至在全国女排联赛中郎导面对为什么没有让魏秋月进入国家队的质疑时放出了“球迷有球迷的呼声、国家队有国家队的要求”的狠话。那时,国家队没有招入魏秋月有N种版本的解释,其中比较靠谱的是——郎平坚持让魏秋月做膝盖手术,魏秋月则坚持保守治疗。将帅在这一问题上似乎都很固执,这也直接“促成”了魏秋月伤心离开故土,远赴阿塞拜疆打球。

然而,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当魏秋月在阿塞拜疆遭遇欠薪风波,过得并不如意,提前解约回归母队天津女排,带领以最差排名进入复赛的天津女排取得七胜一负的成绩,夺得亚军。此时郎平所率领的国家队成绩也并不理想,虽有朱婷横空出世,却在亚锦赛仅获第四名,创下历史最差战绩。国家队急需一名稳定而经验丰富的老将压阵。于是一切变得顺理成章,2014年3月,魏秋月重新入选国家队,披上7号战袍。

展开阅读全文

最唯美、最诗意:伦敦残奥会点火仪式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是残奥会的发源地,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开幕象征着残奥回家。英国残疾人运动员乔·汤森手持火炬从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内的轨道塔顶空降入场。火炬逐棒传递,最终,为英国夺得历史上首枚残奥会金牌的女子射箭运动员玛格丽特·毛翰缓缓地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一只铜花瓣,圣火的火苗在其余铜花瓣间蔓延,最终全部铜花瓣都被点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盆,一朵又一朵轻盈的蒲公英飘过观众座席上的电子屏,像精灵般向四周漫舞开去。

主火炬塔的200多只花瓣,有164只上面篆刻着本届残奥会各支代表队的名称。残奥会结束后,各代表队会带走刻有他们名称的火炬塔铜花瓣。

展开阅读全文

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本月将在伦敦办画展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在为一代人定义了民谣音乐和民谣摇滚后,72岁的鲍勃·迪伦(Bob Dyl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n)还为自己添上了一个视觉艺术家的符号。8月24日,他的12幅蜡笔肖像画将以《鲍勃·迪伦:“面”值》(Bob Dyl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n: F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ce V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lue)为名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N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tion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l Portr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it G名人故事:鲍勃·迪伦的画跟他的歌一样有灵魂llery)展出,并持续展览至明年1月5日。在此之前,这批肖像画从未对外公示过。撇开鲍勃·迪伦早已浸透在美国人血液中的民谣音乐,他的这些画作依然值得人们驻足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雾都伦敦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首都伦敦,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为什么称它“都”呢?原来伦敦的大雾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大气污染有关。伦敦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山岭。泰晤士河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伦敦的气候温暖,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秋冬季节,当西风把海水吹向陆地时,温差较大,流动不畅,伦敦就变得漫天大雾,而且一直要循环好几天,想要在一天之内停下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平常见多的阳光一定对伦敦市民很宝贵,他们见到阳光一定很高兴。再加上伦敦的工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大型企业排出的大量烟尘,不起大雾才怪。1952年12月5日发生的一次大雾延续了4天多,白天犹如黑夜,居民胸闷,呼吸困难。

所以我们人类要珍惜现在所有的一切资源,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地铁里悲惨的陌生人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6月23日,星期六,上午9点45分,我杀了一个人。监控录像显示,当时他走进地铁站,在所有要去伦敦西区的乘客之中显得并不起眼。他在站台前方等候着,直到他能够听见我驾驶的列车进站的声音。这时他平静地跨步下了站台、站在铁轨上,目光直挺挺地望着我,等着被列车撞击。

即将到来的撞击仅仅只有几秒钟,但是我感觉却像几分钟一样漫长。我当伦敦中心线的地铁司机已经有几年了,我从来也没有想到会看见一位穿着牛仔裤、短袖衬衫的年轻人在等待着死神、还直盯着我的眼睛。当我拉动紧急刹车装置时,我心里想:“请躲开吧。马上。希望这是一场恶作剧。”列车越来越近,当我看出他明显没有躲避之意时,我闭上眼睛,掩住脸、屏住呼吸。

列车终于停了下来。我通知乘客:因为一起事故,车门将推迟开启,然后我呼叫线路管制员寻求帮助。正在这时,我听见有人在轻轻地敲驾驶室的门。一位衣着讲究的男士问道:“你知道在你的列车下面有一个人吗?”我看了看挡风玻璃上的斑斑血迹,回答道:“是的。”他怔了怔,看了看手表又问道:“那么,还有多长时间我们才能重新发车呢?”这一句话不可思议地使我平静了下来———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不久前的恐怖袭击留给人们心头的震撼还很深,我隔着窗户我看到的全是焦虑不安的面孔。但是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抱怨,只有少数几位乘客询问原因,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一系列混杂的行动:车站员工、警察、消防队员、紧急支援小组和创伤心理顾问全都来了,展开训练有素的救援工作,尸体被转移、列车恢复运行。

心理顾问告诉我,为了预防心理创伤压力,我需要休假几天。我同意接受心理辅导,以确定自己是健康的,可以继续工作。但是我坚信这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我很快就重返工作岗位,连续几个星期,我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然而到了8月,一位警察前来调查,他给我看了一些资料和照片。那个“陌生人”现在有了一个名字、一个家庭和一个悲惨的故事。

亨利克亚历山德森是从瑞典来伦敦找工作的,他事业成功、人缘也很好,只是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不知为什么,他认为自己的病与艾滋病有关,那个星期他去做了体检以查明真相。可是到星期六,他再也无法忍受等待的煎熬了:他在极度痛苦的状态下给父母打了电话,他们很着急,立刻买了到伦敦的机票,然而他们还是晚到了几个小时:他留下一封诀别信,然后就出发前往车站,赶赴与我的那场死亡之约。假如他再等上一天,他就会得知———所有的化验结果都是阴性。

我辞掉工作回家了,我恐怕根本不是一位理性主义者。因为那天晚上,我在爱人的怀里哭得死去活来。现在,一年过去了,但是我仿佛还是能够看见亨利克站在铁轨上,等待着那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

[伦敦地铁里悲惨的陌生人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塔桥介绍英语作文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London and Tower Bridge

Not much is known about the earliest London Bridge although it’s location is thought to be near the present one. The second bridge a wooden one existing in Saxon times seems to have given rise to the nursery rhyme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which it did in 1014. In 1176 the first stone bridge was constructed. Houses sprung up on both sides of the bridge and stood until it was pulled down in 1831, making way for a more elegant, classic structure. This bridge was replaced in 1967 as it could no longer cope with the amount of traffic. The present London Bridge is more 100 feet wide.

The London Bridge preceding the current one was bought by the McCulloch Oil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which reconstructed it at Lake Havasu City, in a corner of America’s Arizona Desert. Rumour has it that McCulloch’s thought they were buying the much more spectacular Tower Bridge.

The Construction of Tower Bridge began in 1885 and it was opened 9yrs later by Edward VII the then Prince of Wales, Amidst pomp and ceremony. It is the only bridge in London that can be raised to allow ships to pass. Since the Thames is no longer used much as a trade and shipping route, the complex lifting mechanism is only used 4 or 5 times a week. The Tower bridge is often mistaken for London Bridge which is dull in comparison.

[伦敦塔桥介绍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暑假看伦敦奥运会英语作文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很快就初中毕业了,马上要迎来快乐的暑假和精彩的2012伦敦奥运会,你的心中是否充满期待?请用英语写一篇90词左右的短文,和大家分享你心中的暑假计划。内容要求:

a:主要选择通过电视或现场观看哪几种比赛项目?最喜欢那几位体育明星?为什么?

b:主要安排哪几项体育锻炼活动?(包括时间,地点和目的,意义等)

I will leave my middle school this July and th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Im looking forward to London Olympic Games.

I will watch the matches on TV.The event which I like is hurdling.Lou Xiang is famous.He wins many gold medals for China and keep many scores,so he is my favourite sports star.

I will Lso do some sports to keep me fit nag make me healthier,such as running and swimming,I can do them in the park or in the studium.Thats all my plans.

[暑假看伦敦奥运会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20XX伦敦奥运会观后感——描写孙杨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7月31日2时30分,20XX伦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将会成为第三比赛日的绝对焦点。而尽管,眼下状态不佳的菲尔普斯直接便放弃了这一项目,但充斥着孙杨、朴泰桓、罗切特、阿格内尔、比德尔曼等世界级名将的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却依旧被美联社称之为泳池的“世纪之战”,鹿死谁手充满悬念。

回想20XX年雅典奥运会,当时的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也曾被授予如此“辉煌”的称号,而由索普、霍根班德以及菲尔普斯组成的争冠阵容也是为泳迷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争夺战,并最终由称霸一时的澳大利亚传奇加冕王冠。四年前,锋芒毕露的菲尔普斯与朴泰桓之战或许也能够称之为经典,结果自然是“菲鱼”一举夺魁,成就了北京奥运会8金王的永恒经典。

现在,没有了菲尔普斯,被寄予厚望的罗切特自然就承担起了美国的卫冕之战。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今晨结束的4x100米自由泳接力的比赛中。担任美国队第四棒的罗切特却没能守住半个身位的领先优势,反而被法国名将阿格内尔一举超越,遗憾失金。此战之后,罗切特200米自由泳决赛的前景即刻开始变得黯淡,夺冠呼声远逊于孙杨、朴泰桓、阿格内尔等人,但与此同时,罗切特则轻松地解释道:“100米自由泳并不是我的强项,我已经很久没有游过这样的长度了。”

至于半决赛以第一名身份进军决赛的孙杨,主项并不是200米自由泳的他当然存在着超水平发挥夺冠的可能。特别是从400米自由泳战胜朴泰桓夺冠的表现来看,这位中国男子泳坛第一人也是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收获伦敦的第二金绝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伦敦游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伦敦夏令营第六天了,最让我震撼的不是他们建筑的风格跟我们完全不同,也不是城市人口的多样性,而是他们的阅读情结,用“随时随地阅读”来概括应该是比较恰当的。

不管哪里,你都会看到很多人,拿着一本书,心无旁鹜地看着。在移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会离不开手机,哪怕一分钟。然而伦敦的人,仍钟情于书香墨迹。

去咖啡厅,有悠闲聊天的,也一定会有,点一杯咖啡,然后津津有味看着书的。早晨的公园,有跑步,散步的人们,但也少不了看书看报纸的人。

最让我吃惊的是地铁上的所见。因为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搭地铁,那个时间段都是高峰期,挤得跟果酱似的。有一次,远远看到有个小伙子右手抓着头顶的把手,指缝里夹着一支笔,左手举得高高的,微仰着头看书。要知道,伦敦的地铁是没有空调的,又闷又热,我站在那里已经冒汗,心里也烦躁。但这些根本影响不了他们阅读。我也看到,一位50多岁,很绅士的伯伯,手里拿着一把伞,一本书上车,等他站稳了,马上翻开书看起来。在那一瞬间,我仿佛觉得自己回到了电影里的复古年代。

伦敦经常下雨,伞是他们的标配,但我想,书对于他们同样是标配。想想自己有时候坐在书桌前都无法静心看书,真是惭愧!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希望我们也能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徜徉在书香的世界里。

展开阅读全文

游伦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住家把我们送到一个火车站集合。一开始,我们很奇怪,后来就知道了,我们今天要坐伦敦的火车还地铁。

坐了几个站火车和地铁后,我们又要开始疯狂地步行了。首先到了书店,但没开门,就先去福尔摩斯纪念馆,这么说我们就是要走回头路了。我敢说这一天下来我们肯定会累炸了。

我们去参观了一下这个纪念馆。真有些可怕,因为在楼上放了几个死人(当然是假的)。这个纪念馆是以一栋福尔摩斯的房子的形式来展示的。在楼下,我还买了些纪念品呢。

我们又回到了那个书店,它被称为“伦敦最美的书店”。因为我的钱不多了,所以我就只买了几本本子。

吃完饭后,我们去了一个纪念品商店。因为我从老师那拿了100镑(我有些钱寄存在她那),所以我买了许多小挂件,送给一些同学和老师。在这里真是一次大采购,我花了40多镑呢!

最后面,我们去了大英博物馆。我们是自由活动的,我和樊思麟,刘睿阳一起走。我们一共看了三个展馆。说实话,我觉得大英博物馆好像没什么意思,因为没人讲解,而馆中的介绍都是英文,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又从哪里来,只能一直狂拍照片。最后我们去的是中国陶瓷展厅,听说这些陶瓷都是从中国抢来的。想到这儿,我有点生气,抢来的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展示呀!

今天还是过得挺充实的,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虽然走得有点累,但也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游学日记之伦敦眼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我们在伦敦的第三天,再过两天我们就要前往贝尔法斯特了,也许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伦敦眼和大本钟时,我们可能在前往希斯罗机场飞回上海的航班去机场的路上了,那次乘坐伦敦眼使我记忆深刻。

上了伦敦眼,我顿时被四周的景色惊呆了,脚底下的河水微波粼粼,船在河上慢慢的开着,不留下一点痕迹,河中间时而有一两只鸟儿从空中降落到水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水花。伦敦眼载着我们慢慢往上,右前方有着一幢风格复古的建筑物,从玻璃中可以看到那永远烙印在建筑物上的岁月的痕迹,左前方则是闻名世界的伦敦代表建筑物——大本钟,金色的钟身,配上一些地方的蓝色,怎能不给人一种身在玩具屋中的感觉。

摩天轮慢慢往上,过了没多久,我们就到了伦敦眼的顶端,往下看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脚底下的人们就好像一只只小蚂蚁,河里的野鸭早已不见了踪影,此时,我们就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伦敦眼之旅在相机的“咔擦”一声结束了,在伦敦眼上,我不仅看到了英国美丽无比的建筑和天然景色,并且还把他们深深地收纳经了我的记忆宝盒里,再见!伦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