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体裁

体裁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体裁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体裁问题。

分享

浏览

6508

作文

34

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因为消息是新闻写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动笔写稿件的主要形式,也是大家接触最多的形式,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重点只讲一下怎样写好消息稿件的问题。其他文体就不在赘述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反腐体裁《啊,父老乡亲》心得体会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居高不下,不少村两委干部服务意识欠缺、法制观念不强,解决问题还用土方法、老思想,其中村务不公开、收支不入账、甚至以权谋私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举报上访层出不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与威信。对此茌平县菜屯镇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通过早教育、早发现、早纠正、早查处,防止小错酿大错、违规变违纪、失误成失足,坚决吹响农村反腐“警示哨”。

一是早教育、常提醒,让党员干部懂纪律、知敬畏。对镇域内村两委干部进行廉政授课、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前车之鉴》等专题宣传片,通过典型动态案例的学习,增强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签订《遵规守纪承诺书》,对腐败案件的发现一经落实坚决查处,明确当前纪律监察组织抓早放小、动辄责咎的高压态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变上访、为下访,畅通群众诉求途径。利用廉政邮箱、举报电话、宣传栏、大字报等途径,积极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和廉政教育宣传工作,传播激浊扬清的反腐正能量,让老百姓知法懂法会用法。该镇凭借三位一体一跟进工作法,变上访为下访,真正倾听群众需要的、群众顾忌的、群众期盼的,勤挖线索早查处,切实动员群众举报涉及老百姓利益的大事小事家常事,营造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浓厚氛围。

三是转方式、调结构,疏通农村纪检委员“毛细血管”。该镇依托村级纪检委员,完善反腐倡廉惩防体系,打通了通往农村的“最后一公里”。村纪检委员不仅是农村廉政教育的扬声器,更是村两委干部的警示器,通过加强对镇村两级纪检组织的业务培训,为农村反腐倡廉“打苍蝇”提供了强劲动力。

四是明纪律、严审核,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滤清器”。 针对农村账目资金严监管,特别是危害群众利益的惠农、扶贫资金发放过程中发生的挪用、套取等问题决不姑息,推行村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的监督审核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反腐体裁《啊,父老乡亲》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大案要案被曝光,大批贪官污吏纷纷落马,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特别是看到一大批高层贪官被查处,更增强了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但是人民群众在高兴之余也心存隐忧,总是担心:难道贪官污吏总是在省里、县里出现?难道腐败行为仅仅是发生在少数高级干部身上?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为何查处不力或很少曝光呢?

当前,在农村,特别是在乡镇、村组,一些官不大、权不小、心不正、身不净的农村基层干部,由于法制观念淡漠,特权思想严重,自律意识不强,腐败行为颇多。随着近年来三峡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对城郊农村和涉及移民搬迁的乡镇、村组的干部,群众举报越来越多,要求查处其腐败行为越来越强烈。有的玩弄权术,大搞权钱交易;有的利用手中职权,搞以权谋私;有的在移民、财税、计划生育、村镇建设等工作中贪污挪用,收受贿赂;有的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规避法律,为不法人员大开绿灯,从中捞取不义之财;有的独断专行,违法乱纪,不搞政务公开,隐瞒收入,帐目不清,欺骗群众。最近,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就查处了高峰镇雷家村党支书、正副村主任杨某等三名“村官”侵吞公款10余万元的案件。

近年来尽管纪检部门和检察机关查处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但上述现象仍然越演越烈,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与有些领导重视不够,对基层干部教育管理不严,职能部门防范措施不到位,查处不力等不无关系。甚至有少数领导认为:反腐败是高层的事,农村基层干部没啥权利,有啥腐败可反?

实际上,农村基层腐败不仅要反,而且亟待加大力度。因为农村基层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案件比不上省部级官员的犯罪数额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腐败现象发生在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发生在社会最低层,有的还是国贫、偏远山区,最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极大的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如果对这些腐败行为打击查处不力,就会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就会动摇执政党的地位,就会失信于民,影响党群关系,就会严重损害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这决非危言耸听!

展开阅读全文

大型前史体裁影片《黄克功案件》观后感

全文共 1282 字

+ 加入清单

黄克功案件发生时,陕甘宁边区刚成立,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在法律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公开公平审判,确实是一个难题。面对这样的难题,该案的审判长雷经天采用公开审理、民主判决的方法审判此案。评议时,黄克功的战友提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凡对苏维埃有功绩的人,其犯罪行为得按照本条例各条文的规定减轻处罚。”

因此,他反对判处黄克功极刑。面对这样的意见,雷经天高瞻远瞩地看到了苏维埃时期与边区时期的不同。案发时,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正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未来的革命能否继续成功,正需要这些青年。如何做到“两碗水端平”,如何保障人人平等,使党的事业有源源不断的接班人,是当时最大的政治。正是如此,雷经天才会说,如果不判处黄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们未来的死刑。而对今天的司法工作来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就是最大的政治,体现在司法工作中,就是不折不扣全面依法公正审判。

第二个启示:审判工作始终要以事实为依据这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一丝不苟地把案件事实查清楚。案件发生后,黄克功开始一言不发,之后向贺子珍说是枪走火了。这时陕北公学的学生在游行,国民党的报纸借机诋毁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面临极大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压力,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并没有匆忙审理。公诉人通过对案发地仔仔细细地搜查,找到了两个弹壳。检验人员再次检查,在尸体上也发现了两个弹孔,从而以翔实的证据推翻了黄克功所谓的枪走火的狡辩。正是有这样扎实的事实,最后的判决结果才能说服人。

第三个启示:司法公开是公信力的来源所谓审判不仅要公正,而且要以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个案件中,公开是多方面的。一是审判在党校的操场上,所有群众都可以到场看到听到。二是组成的合议庭,除了审判长,还有黄克功的战友、陕北公学的学生代表、边区的群众代表。三是审判中除了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还有不同群体的代表进行发言。合议庭评议时,也不是审判长一个人说了算,每个人都平等发表意见。对于黄克功战友不同意判处死刑的意见,审判长也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以“判了自己三个死刑”、“不判黄克功死刑就是判了我们未来的死刑”等道理服人,这也是审判理由的一种公开。

第四个启示:始终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得知国民党曾对杀妻的张灵甫进行赦免后,黄克功写了信要求审判长交给毛泽东。审判长接到这样的要求,感到非常为难。在影片中,黄克功曾是审判长的救命恩人,他当然愿意把信交给毛泽东争取特赦。但审判长也知道,黄克功的案件显然是难有挽回的余地,中央要求边区高等法院独立审判,就是不愿意发表意见影响审判,而把信交给毛泽东无疑是将难题交给了他。尽管两难,但审判长最终还是把信交给了毛泽东。这样做的唯一原因是,虽然审判是由边区高等法院进行的,但黄克功是军人。作为一名战时的军人,虽然他是一名被告人,但他向毛泽东申请特赦也是其权利,因此,审判长必须转交信件。这充分说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工作中的重要性。电影还有许多其他启示,但该案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就是不论功劳有多大,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法律,都将受到法律严惩。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展开阅读全文

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我的中学生活》《值得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5447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欢迎阅读参考!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毛xx的《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xx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5422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否还在为搞不清楚文章的体裁而发愁呢?好好的看一下这篇文章,对于体裁问题你就游刃有余啦!

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

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窦娥冤》)。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Ⅳ诗歌

⑴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诗歌的特点

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③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②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③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④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⑤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⑥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⑧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⑨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⑩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Ⅴ古代其他文学体裁

⑴赋。它是一种讲求文采、韵律,并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铺采扌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此时的赋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这是的赋叫“骈赋”;唐代又有骈体转入律体的叫“律赋”;唐后到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的赋,称为“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⑵骈文。它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它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又叫“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对其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代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⑶辩。辩即辨是非,别真伪。其特点是通过批驳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⑷原。原是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进行考察、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如黄宗羲的《原君》。

⑸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上说:“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太史公曰……’。二曰正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⑹说。它也是古代议论说明的一类文体,与论差不多。《文章辩体序说》上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捕蛇者说》。这类文章有的侧重于议论,有的侧重于记叙,叙事显理。有些接近于文学散文的“说”,一般不采用“论”,如《爱莲说》;有些议论性强的文章用“说”,用“论”也可。

⑺奏议。它是古代臣子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如李密的《陈情表》;“对策”是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⑻序跋。序也作“叙”或“引”,是书序,性质如同今天的“引言”“前言”。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一般叫“序”,列于书后的一般叫“跋”或“后序”。这类文章,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愚溪诗序》《滕王阁序》《伶官传序》等。

⑼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后来,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未附于诗帙的也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如宋廉的《送东阳马生序》。

⑽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⑾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⑿笔记文。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为特点的一类文章。其内容丰富,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文艺随笔,或人物评论,或科学小品,或文字考证,或读书杂记等。如《世说新语》。

⒀寓言。它是带有劝谕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它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予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如《郑人买履》等。

⒁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是指唐、宋使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等。后因“传奇”多为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Ⅵ史书体例

⑴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如《左传》

⑵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如《国语》《战国策》。

⑶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⑷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⑸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几个朝代的历史事件的,如《史记》。

⑹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如《汉书》。

注:一部史书,往往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属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文学体裁常识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中文学体裁常识

全文共 4165 字

+ 加入清单

一、散文

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按传统的说法,散文是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也可以这样说,除了诗、词、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诸如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寓言、神话及记事抒情一类文章,均可列入散文范畴。这是广义的散文。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抒情、议论三类。叙事散文借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思想情感;抒情散文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慨叹山川人物,来激起读者的爱憎;议论散文以指点人、事的是非曲直来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1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多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文为论说文。如《少年中国说》《马说》《黄生借书说》《师说》《捕蛇者说》。

2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对策,古代的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3序跋:

序也作“叙”“引”,有如今天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写在后面的),写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记”。这类文章,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

4赠序: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作序的,称为赠序。内容多推崇、赞许或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5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6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7杂记:

包括:(1)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类文体。(3)游记,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8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9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二、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中篇和微型小说(或称“小小说”);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按照体例格式,则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1志怪志人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2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汲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3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拟话本小说:

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三、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按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按来源分为民歌和文人作品。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3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大量用“兮”字。主要代表是屈原和宋玉。

4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5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以杂言为主,多口语化,通俗生动;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箜篌引》。

6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离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成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了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成为“文赋”。但是,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7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句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于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的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就渐渐衰退。

8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调名,叫词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词按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词起于隋,晚唐定型,盛于宋朝。宋词词坛上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其代表分别为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姜夔。

四、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按结构及容量划分,有多幕剧、独幕剧、连续剧等; 按题材分,有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等:按表演形式分,有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 按反映的冲突性质和感染作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写景抒情,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元杂剧:

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种形式,产生于金末元初,元代杂剧已形成了特定的体制,是我国戏曲史上完整而成熟的戏剧艺术。它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戏加一楔子,每一折戏相当于现在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作用,不能放在末尾。元杂剧都用北曲,每一折戏用一套曲,即同一宫调内的套曲,押同一个韵脚。男女主角,分别由正末和正旦扮演,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副旦、外旦、小旦等。此外还有净、丑、卜儿(扮老妇人)、孛老(扮老头)、?儿(扮小厮等)。同时还规定,每一本戏由一个演员主唱到底,配角只能说白。由正末主唱的戏,称“末本戏”,由正旦主唱的戏,称“旦本戏”。科白,科是指表演动作和舞台效果;白是道白,有定场白、背白、旁白等。

展开阅读全文

新闻体裁知识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新闻“六要素”:WHEN时间、WHERE地点、WHAT事件、WHO人物、WHY原因、HOW结果。

新闻结构:标题(引题、正题、副题)、导语(第一段或开头第一句话)、主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结尾(结语)  (有的新闻还有背景,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根据不同体裁确定写作方法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审题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体裁确定不同的写作方法。通过审题,我们可以看出四级作文大都是三段式。如上例第一段为议论体,第二段为说明体,地三段为描述体。而各种文体又不同的写作方式:

议论文;要有论点和论据,而且往往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例如上面第一段的思路是:做合格大学生,会怎末样(这是从正面论述);不能做合格的大学生,会怎么样(从反面论述);所以我们要做合格的大学生(结伦)。

说明文:可以从几方面或几条来说明一个问题,就上作文而言,可以从方面(德智体)来说明合格大学生的必要性。

描述文:一“人”为中心描述一个“做”的过程。与上两段相比,本段的主语多为人称代词,他要与第二段相互应进行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古文体裁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如《陋室铭》(刘禹锡)

【记】 记是描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 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

【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马说》(韩愈)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诸葛亮)

【书】古代书信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三体裁作文:伊人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细雨飘散,薄雾轻笼,孤雁掠梧桐。星蔽月隐,花鸟朦胧。独倚栏,闻秋声。

思往昔,三月花正红,伊人笑语盈盈。出东园,赏玩初春秀景。芳草萋萋,绿叶阴浓,枝上莺燕争鸣。榴花初绽,蜂围蝶绕,叶底烟雾迷蒙。伊人驻足凝望,微风过,秀发飘逸,大有魏晋遗风。柳梢飞扬,落絮点点,清香频仍。回首处,态度雅致,形容脉脉含情。

叹而今,两相隔,意难平。静对斜阳,思绪无穷。心头乱,重山隔不断,多少怅恨醉梦中。相见欢,别离难,缱绻耽于懵懂。山水依依,草木丛生,竟无处,觅旧情;人海茫茫,车水马龙,寻归途,仍止行。

潺潺雨声渐远去,轻风拂窗弄灯影。回望天际逝流星,楼高危栏益难凭。春感秋悲,年年岁岁终流逝,至今惟余飘零。怎奈何,记挂曾经。世人揪心总因情,难于分舍爱意浓。细思量,可叹众生。人世岁月几何,由来浮生一梦。过往何匆匆,岁月终无情。儿女缠绵、黎民疾苦,孰与泰山重?立于世,自当包容寰宇,记挂苍生。

少年学海泛舟,凌烟波,觅佳境。今日勘平路,明朝展宏图。拭目处,风起云涌,胸中屯有百万兵。看我跃马操戈,搏击长空!

[高三体裁作文:伊人

展开阅读全文

作文体裁-抒情作文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心情

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事,产生不同的心情。心情犹如五彩斑斓的彩虹,犹如,一只只大雁飞过我们的身边。时好时坏,可是心依然如旧的累。

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虽然现在还是个学生,但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爱好,心情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人就是得有心情,如果没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哪来的文章,如果没有好风景,也没有好心情呀!所以,处处得有相连。处处都存在着冥冥之间的关系。所以没有好心情,一切都是无用的。

从此以后,让我们共同拥这好心情,不要让那些琐碎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好心情,让我们苦中作乐。让我们用着好心情,创造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三端午节议论文体裁的作文最新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隔牖望蒿艾,弹指又端阳”。眨眼间,端午节迈着轻快的脚步,伴随着艾草的清香,栗子的淡甜,悄然而至。

儿时的端午节,常常洋溢着粽子的香味。一到端午那日,奶奶就会包粽子,我便搬来一张小板凳,挨在奶奶身旁。包粽子的苇叶是从老家采来的,泡了一夜的水,竟还有一股淡淡的芳草味道。刚出水的糯米像极了一颗颗珍珠,其中还混杂着一些绿豆红豆。奶奶拿来一张草席往地上一铺,材料往上一摆,席地而坐,便开始包粽子。包粽子可谓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只见她拿起三片苇叶,平面朝上,竖着叠好,用手托着。接着勺一匙子糯米,薄薄地铺在苇叶中间,接着摆上三朵乌黑发亮的香菇,一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四颗黄澄澄的栗子,然后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封顶。紧接着,奶奶迅速用右手的食指把苇叶的两边往中间折,形成一个无底圆柱,然后把它放到腿上,用双手把苇叶的两头往中间折,最后用细竹条往粽子上绕八、九圈,然后把头儿往圈里一塞,另一个手接过去一拉,就把粽子扎紧了。过不了一会儿,草席上就排满了粽子,像一个个昂头挺胸的小士兵。奶奶把它们抱进灶房,摆进蒸锅里蒸上二三十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

“端尖尖芦粽溢清香,处处龙舟竞浆”。赛龙舟,于儿时的我来说也是一重头戏。还记得小时,听说小区外的小河里有龙舟赛,奶奶立刻背起我,狂奔到门口张望。不想小河边已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终于挤到了前头。只见江上排着五艘龙船。船头船尾高高高翘起,是金黄色的。船身是鲜艳的红色。每条船上,穿着橙红色救生服的队员们雄纠纠气昂昂地坐着,紧握着船桨,蓄势待发。“哔!”随着一阵清亮的哨声响起,龙舟赛拉开了序幕。河面上顿时锣鼓喧天,队员们快速而整齐地划着船桨,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岸上的人们大声地呐喊,为支持的船队加油鼓劲……“加油!”、“快冲!快冲线!”加油声此起彼伏。“冲!冲!冲!”幼小的我也傻傻地跟着喊了起来,边喊还边挥舞着小拳头,惹得奶奶哈哈大笑。

随着黄昏时分的到来,龙舟比赛结束了。人们都欢天喜地地一散而去。但粽子的飘香,龙舟赛时的呐喊声,仍时时在我心中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三端午节议论文体裁的作文最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的午时是阳辰,所以端午节也叫“端阳”。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赛龙舟、喝雄黄酒、吃粽子

先说赛龙舟。一条条长得首尾不相望的五颜六色的船只在河上蓄势待发。龙舟上的职位分为鼓手和浆手,鼓手打鼓,打出气势的同时指挥浆手划船;浆手根据鼓手打鼓的节奏整齐地划船。在龙舟比赛上,一条条龙舟争相向前激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争第一死不休。

五月五日,还被古人称为恶月恶日。阳气旺盛,易使五毒出现。五毒就是蛇、蜘蛛、蜈蚣、蛤蟆、壁虎。为了防止毒物进入家里,人们要把一种刺激性强的物质雄黄,撒在家中的各个角落。同时,喝一点(仅仅一点,喝多了就“没”了哈。)下肚。还要制作一些艾草包,可驱蚊虫。

要说人们最爱吃的食物,那必定是粽子了。一个小粽子,可藏着大学问。浙江嘉兴就是因为粽子而出名的,它出产肉粽、糖粽、蜜枣粽、咸蛋黄粽、黑米粽、白米粽嘿嘿!怕了吧!别急,还有它的包装也各式各样,如正三角形、尖三角形、四方形、圆柱形,甚至你还可以往竹简里装粽子。总之,万物皆可“粽”。一个粽子,先装半个漏斗形粽叶包装,铺上糯米,然后放肉、咸蛋黄等,接着用糯米封顶,最后用另外半个漏斗形粽叶包装封顶,并五花大绑。吃的时候,糯米的甜香、肉的肥美、咸蛋黄的咸中带甜,甜中带香,无不刺激你的味蕾!这小小的粽叶,还包着爱国情怀,还包着对投江自尽的屈原的哀念。屈原是一位楚国人,他对自己的国家十分忠诚。他主张力抗外敌,却被贵族所害,被流放。最终跳江自尽,当地老百姓把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吃饱后不去吃屈原的身体;大夫则往江里倒雄黄,药晕鱼虾。

端午节不仅是传统节日,还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过去的节日,更是面向未来的节日。让我们随着端午节,重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受伟大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意识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三端午节议论文体裁的作文最新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当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挂艾草,吃粽子。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黎明犹如一只巨大的手,徐徐拉开了夜幕,又一个绚丽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拿出昨天买的艾草,准备将它挂在门前。只见妈妈拿来一筒透明胶,把艾草缠绕在门前的把手上。我见了十分好奇,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在门前挂艾草?”妈妈听了后,便和蔼可亲地对我进行了一番讲解,说是:“在门前挂艾草是为了驱邪,能让平安永远在我家。”我听了,感到很意外,每想到一株小小的艾草,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要在门前挂艾草,还要在屋里的各个角落喷雄酒。这是为了让家里的虫子少一点儿。妈妈喝了一口酒,便立马满脸通红,如同秋天里田野上的红高粱一般。我见妈妈这般摸样,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当然,在这之前,肯定是要先包粽子的喽!只见妈妈取来三片芭蕉叶,用灵巧的双手在里面放上了糯米和各种不同的馅,如肉馅、枣、红豆……最后用双手娴熟地包成一个圆锥体,用线加以固定,多绕几圈,以免散掉。瞧!包好的粽子多像一个个调皮的胖娃娃呀!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手也控制不住地拿起几片叶子,凭着记忆也开始胡乱地包了起来。不料却弄巧成拙,把好好的一个粽子弄得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最后只好尴尬地洗了手,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终于,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之后,粽子全部包好,通通被放进了高压锅里,蒸了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粽子也差不多可以出锅了,但必须再放上个两三个小时,使其入味。望着眼前这盘色香味俱全、香气四溢的粽子,我的嘴开始止不住地流起了口水,双眼始终盯着眼前的这盘美味的佳肴。

端午节在古人的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的习俗。这种习俗,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发展的,并应弘扬传承的。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同桌为小说体裁的日记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冤家”,也许你们会猜那究竟是谁?其实他就是我的同桌——张宁。他长着一双浓眉大眼,矮矮地鼻子下面长着一张大嘴巴,最具特色的就是他的头了,很像一个方块儿,而且黑黑的

。虽说张宁常和我斗嘴,算是我的冤家,可是在他身上还是有许多闪光的地方,请听我细细道来吧!

张宁是个乐于助人的人。记得有一次,我的钢笔没带,他便把钢笔放在我的桌上,小声说:“给你,这支钢笔可是我的宝贝,记得一会用完还我。”虽说刚借就催着还,可是我还是得谢谢他。还有一次

下课的时候,我订正作业,可是忘了带透明胶,问前后座位的同学借,他们都没带。我心急如焚,该怎么办呀?总不能划掉了给老师看呀。我的心一下子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一样……张宁从教室外面进

来,看见后递给我透明胶,说:“是要用这个吗?给你。”我抬头一看,像抓住了救星一般,原来还是张宁。一次次的帮助,让我看到了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也使我们成为了朋友。

张宁的特长是跑步。你们可别小看了他哦!他的跑步速度非常快。记得一次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比赛跑步。张宁和几个男生一起赛跑,刚刚起步有的同学就慢下来了,只见他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同

学,一溜烟就不见了!

你们瞧,这就是我的同桌冤家,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张宁,你们喜欢他吗?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同桌为小说体裁的日记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他,一双明亮的眼睛,头发乌黑发亮,理着小平头,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的同桌—李赫然。

李赫然是一个天真,积极向上的男孩。他上课上认真听讲,不乱做小动作,考试成绩优异,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以前,他的错别字很多,但现在,经过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每次作业能一

丝不苟的完成。在课下,有时作业很多,课间都不休息,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完成每一项作业。看他,是多么的爱学习呀!

李赫然还有点淘气,是个“开心果”,经常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当我不开心时,他总会想办法把我逗乐,我一看到他那滑稽可笑的样子,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一下子把烦恼抛到千里之外去了。

他还很关心班集体。有一次,班级的鼠标不好用,老师让家里有鼠标垫的拿来一个,结果,大家都把这事给忘了,就只有他还仍然想着,第二天,他拿来了一个完美的鼠标垫。每次,他看到座位

底下有垃圾,也会主动捡起。

他的优点可不止这些。关心和帮助别人时,从来都表现的很积极。有一次,我上美术课时,忘带水彩笔了,他说“你用我的吧,要是觉得笔头脏,就在这滑滑吧”,随后,他给我拿了一张演草纸

,当时,我也深深的被我同桌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给打动了。

这,就是我的同桌,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同桌为小说体裁的日记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升入初中后,我又了新的同桌。我的同桌他是个“小男人”,

身高只有六十来厘米,如果坐在同学们一样的凳子上课,几乎只露出半个头。因此在开学后,他父亲为他做了一根特殊的凳子,他才可以正 常上课,不至于影响学习。

刚开学时,老师让我与他坐在一起,虽然我嘴上不说,心里总不是滋味,好像身边有一个“怪物”一样,每当与同学们的眼光碰到一起,总是自卑地把目光移向别处,害怕她们刺伤我那可怜的自尊心。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相处,我渐渐地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觉得他很勇敢,很坚强。

每次上课,他总是探着脑袋,双手勾在桌子上,努力地做着课堂笔记,尽管他写每一个字是那么的不方便,但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放弃努力,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有残疾的人。

每当学生排队出操或去食堂就餐,他总是抬头挺胸地走在排头。说实话他走路的姿势不什么雅观,左晃右晃地像个黑企鹅,别班同行的同学总会瞟来另样的目光,但他总是很泰然地走在前面,尽量迈开

他的大步,他不想同学们因为他而行动迟缓。我就是欣赏他那雄赳赳的气概。

没错,他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但那并不是他的错,对于这样的疾病缠身,他的内心充满了悲苦。当同学在体检时,从医生嘴里报出来的身高,这都是他向往。当他的身高被人脱口而出时,他痛苦地低

下了头,皱起了眉,那会泛着泪光凝视着体检报告中那令人无奈的文字。

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在四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的舞蹈老师,她凭着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活了下来,继续在舞蹈的生涯中磨练她的情感,在电视的银屏上展现了只属于她自己的那段优美的舞蹈。整

个舞蹈展现出了残疾人心中的憧憬,心中的坚强,心中的渴望,心中那不为人知的艰辛泪花。这使我无比的震撼:残疾人比健全人更加的伟大,更加的坚强,生命力更顽固。残疾人的心是脆弱的,只有

得到健全人的尊重和理解,他们才会更加的有自信,更加的快乐,才会对未来更加在、充满希望。

我曾暗暗地想过:我要和这位残疾同学一直同桌下去,要尽我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让他和班里的同学一样,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