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佛教

佛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佛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佛教问题。

分享

浏览

3432

作文

32

佛教祝寿贺词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贺词是一种祝愿,表达对于被祝贺的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和憧憬。祝贺词应该怎么说,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1.吉祥吉祥恒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2.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3.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

4.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5.福慧增上,道业有成,六时吉祥!

6.愿您家人现世安稳,后生善处!

7.愿您六时吉祥,功不唐捐!

8.愿您安稳少恼,起居轻利,上下和睦!

9.愿您资生无忧,所愿称遂!

10.法体安康,道业精进,速证佛果,恒顺众生。

11.一岁一度是诞辰,百世千身求法缘,愿佛菩萨加持,福寿绵延。

12.色由心生,相自念起,欢节佳期你也不必在意。甘从苦来,乐蕴悲里,皎月朗星我都收藏于心。

13.瑞雪飘飘兆丰年,祝君菩提愿早圆!六时吉祥迎春到,国强民富佛佑圆!阿弥陀佛!!!

14.把握好每一个念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是最好的表现;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自在吉祥!

15.我师沙门大慈悲,宣法度众心无为,众人皆登极乐品,尊师方向菩提归。 祝师父长久住世,但为利益众生故。

16.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17.逢凶化吉,遇难程祥!

18.吉祥如意,如意吉祥!

19.吉神相随,凶神远离!

20.福德自然,植众德本。

21.容颜广大,色相端严。

22.佛光普照,佛日增辉。

23.有一座七宝楼阁,舒畅为地,福慧为基,悲智为梁,性空为瓦,方便为门,六度为梯,菩提为顶,让她承载着我的祝福到您身边,敬祝节日快乐。

24.大海承载着佛陀的慈悲,苍穹闪烁着菩萨的智慧,愿佛前的缕缕香烟伴随幽幽的梵音,给你送去无限的祝福与祈愿:吉祥平安顺意安康!佛光普照节日快乐!

25.愿清香的檀香味带走你一天的疲倦,愿清晰的戒定慧增添你无限的清净,愿幽雅的佛乐为您祈祷,愿观音菩萨永恒在你心间转到,保你身体健康,法喜充满,节日快乐。

26.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宏名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阿弥陀佛,节日快乐!

27.佳节即将来临,送你一尊白观音,愿你清静无染;送你一尊红文殊,愿你照彻法界;送你一尊黄财神,愿你妙手金银;送你一尊黑护法,愿你金刚摧魔。

28.声声的“阿弥陀佛”,是我真诚的祝福,愿你永远快乐和健康;句句的“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我对你无限的祝愿,愿你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念念的“观世音菩萨”,是我对你最诚挚祈祷,我最爱的佛友,愿你节日平安快乐,吉祥如意!

29.阿弥陀佛!我觉得佛门中简单的东西是最好的,所以只送您一句佛号,祝您早日开悟。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30.祝你东行吉祥;南走顺利;西出平安;北去无虑;中有健康;左逢缘;右逢达;前有福星;后有菩萨;上可升官;下可发财;内积千金;外行好运;常行布施;兼济天下;内外法财;悉皆盈满;业障尽除;早证菩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佛教含义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汉语中的骄傲,按照佛教解释是两种概念,骄是指不需要通过自他对比而产生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得心态,而傲则是通过自他对比所产生,有这样一点差别。

通常来说,傲慢在对法(即阿毗达摩)中被分为七种或九种,七种傲慢分别为:

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慢: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过慢:比前面的慢更加过分了,因为前面的慢毕竟还是实际情况。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慢过慢:这个慢就更离谱了,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我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增上慢: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自己本来没有看到本尊觉得自己看到;自己本来没有神通角儿自己有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卑慢:这种傲慢很有趣,极为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也有的论师说就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是卑慢,但大多数论师同意前者观点。

邪慢: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九种慢是指:一我胜慢类。二我等慢类。三我劣慢类。四有胜我慢类。五有等我慢类。六有劣我慢类。七无胜我慢类。八无等我慢类。九无劣我慢类。这九种慢不过是从七种傲慢中的慢、过慢和卑慢三种傲慢细分出来的,所以了解了七种傲慢就会了知九种傲慢,这里就不详细诠释了。

从正宗佛教观点来说,傲慢这种烦恼心主要是证悟以后的圣者才能断除的,哪怕是刚证悟空性的见道圣者都对它无能为力,即使见道圣者会控制住七种傲慢中的我慢,但对其他六种傲慢仍然无法完全根除,只有在究竟的果位罗汉(依小乘观点而言)才能完全铲除。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断除傲慢,只能尽力遏止傲慢的现起,可见其顽固度之强。

展开阅读全文

故事一:腊八粥与佛教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必定要举行年终腊祭,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又叫"腊月"或者"蜡月"。在腊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腊八粥"。

对于"腊八粥"的来历和传说很多,各地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关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逃出王宫到迦嘟山当了和尚以后,学习经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学经完毕的时候,正是腊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说的"释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据《因果经》记载,释迦牟尼因6年苦行,无暇顾及个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麦,常年不得温饱。在他学习期满时,已是衣杉褴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惫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讨。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钵盂煮牛奶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健康。佛教兴盛以后,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规定这个日子为古印度人民"斋僧"和救济穷人而施舍饮食的日子。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腊月初八施舍这件事逐渐变成了熬煮"腊八粥"的习俗。我国一些佛教寺庙里熬煮"腊八粥",就纪念尼连河畔牧牛女子救济释迦牟尼的故事。

随着佛教的兴盛,腊八粥也流行到民间。有钱人家的腊八粥要用几十种米豆果料熬成,亲朋好友之间还互相赠送。穷人也要在这一天用小米红枣熬一锅粥应应时令。传说"腊八不喝粥,明年会更穷"。

清朝时,皇宫里喝的腊八粥是雍和宫的喇嘛熬好后进贡的。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中元节的手抄报内容:中元节的由来与佛教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元节还是一个佛教节日,称为“盂兰盆节”,也称“盂兰盆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节缘于佛经故事《目莲救母》。盂兰,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意为“救器”。目莲是当年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大目犍莲。他是个大孝子,他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开发出了智慧和身体的潜能,有“神通第一”的美称,能够用“天眼”观察世界。他发现自己过世的母亲一直在地狱里吃苦,却无力救赎。便在释迦牟尼佛跟前悲泣和求法,佛便告诉他,须集天下佛弟子的慈悲和智慧功德的和合之力,感召他母亲回心向善才行。

在佛典《佛说盂兰盆经》里,佛还对目莲说,你仅救度这一世的父母是不够的,要生起菩提心,还应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和一切苦难众生。佛为目莲念诵《盂兰盆经》,并嘱咐他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备百味饮食,以祭其母,并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可解脱母难。佛教徒便据此神话传说兴起盂兰盆会,并逐渐传为追荐祖先的常例。近代民间在七月十五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这不能不说是佛教盂兰盆祭的遗风。据《佛祖统记》载,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斋”开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唐宋时期,此日已经成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故事:孙中山与中华佛教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函复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中,没有简单地把佛教视为迷信活动,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择进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众生完全之幸福”的立会宗旨,肯定它“阐微索隐,补弊救偏,既畅宗风,亦裨世道”在中国社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又指出“近世各国政教之分甚严,在教徒苦心修持,绝不干预政治,而国家尽力保护,不稍吝惜。此种美风,最可效法”,以启导中国佛教徒认清守戒清修的正确道路。孙中山还将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发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团法人”的地位。这些有关佛教问题的批示和处置,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问题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

孙中山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博得广大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故当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下广州的时候,广东的佛教徒即推广东佛教总会(后改为中华佛教总会广东分会)会长铁禅领头,于1912年5月在广州六榕寺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携同家属和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等出席欢迎大会,并给广东佛教徒题赠了“平等、自由、博爱”六个大字,以勉励他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属于临时宪法性质的最高法律)上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孙中山还乘参加欢迎会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级浮屠——花塔游览。他看到花塔从第二级起,每级都悬挂着四字的匾额一方。它们从第二级起,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仪高下”、“三光并耀”、“四表光被”,“五岳推尊”、“六合遥观”、“七星凌汉”、“八埏在望”、“九垓一览”。匾额对历史、艺术建筑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而这八方匾额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座高耸入云的花塔各个层级的特色,又概括地体现了它那穿云插天、九垓一览的高昂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文艺杰作。把当年孙中山见过的这些匾额恢复过来,定能使这座中外驰名的佛教艺术建筑——花塔更加生色。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是自由抑或束缚征文启事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产生2500余年来,一度极为兴盛。无论发源地印度,魏晋、盛唐时期的中国,还是吐蕃、蒙古等地,曾经寺院庵堂星罗林立,诸宗各乘妙法并行弘传,高僧硕德辈出,四众弟子解行并重,如法行持……

如今,时值末法,世风日下,人心躁动,无论佛法还是世间伦常,皆有被破斥、抛弃之势,传统文化与佛法教育不再为人所了解与提倡,更有现代人崇尚自由之风,贬斥信佛乃成“束缚”之道。

鉴于此,我佛赞吉祥洲为树正法法幢,点亮众生心灯,使佛法普及,佛光普照,特开展“佛教是自由抑或束缚”的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1,形式要求:说理或叙事文体裁,篇幅800字以上,以自身闻思及了解的佛法知识为依托,以亲身感悟及体会为根据,阐发佛教的义理及现实意义;

2,时间要求: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7年2月21日截稿;

3,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奖品待定)。获奖作品将于佛赞吉祥洲网站及微信公共平台发表;

4,审稿部门:佛赞吉祥洲教育部负责人员初选,报上师仁波切最终裁定、甄选;

5,参稿人员:一切佛赞吉祥洲佛法讲修班学员,佛法爱好者,热衷传统文化者,对社会怀有爱心之一切热心人士均可参加投稿;

6,联系人:龙秀益西

电话:13845754099

微信 :同上

7,投稿邮箱:651346065@qq.com

佛赞吉祥洲.教育部

2016.12.27

展开阅读全文

广东汕头市佛教协会刊物《汕头佛教》征稿启事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汕头佛教》系广东汕头市佛教协会刊物,为进一步贯彻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展示汕头佛教风采,弘扬佛教优秀文化,提倡佛教生活化、信仰纯净化,用正信佛法引导大众正确看待佛法学术、生活、艺术、哲学等方面,以净化人心、庄严国土为己任。《汕头佛教》于2008年春季创刊,本刊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正信正行,力求具有知识性、可读性、地方特色和艺术格调。

现诚征以下类型稿件:

1、法海论坛:研究教义、宗派、历史、人物、仪轨等方面的论述文章,字数在3000字左右。

2、诗偈禅趣:包括散文、诗歌,以文学形式弘扬佛法,阐发“人间佛教”的内涵。

3、修学摘珍:对于佛法、佛教、人生等偶有感悟、启示的文章。

4、大德懿行:高僧大德的嘉言懿行、生平事迹。

5.梵宇新风:有关寺院的兴废过程。

6.与佛教有关的知识,修持心得、人文典故、高僧事迹,也欢迎一些有关我市佛教方面的探索、理论、好人好事、寺院兴废的文章。

有关说明如下:

1、作者可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文责自负。

2、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

3、投稿请注明联系方式、邮件地址等。

4、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不退,一经采用,即奉薄酬。

5、凡来稿一经刊发,即视为作者授予本刊自文章发表之日一年内享有文章的专有使用权,在此期间对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包括网络)、翻译或结集出版,请注明出处。

6、投稿方式:

发送至QQ邮箱:352950563@qq.com

《汕头佛教》季刊将面向教内外各界人士赠阅,真诚欢迎索阅。团体和个人均可来电来函索取。

展开阅读全文

孙中山的故事四、孙中山先生与佛教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函复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中,没有简单地把佛教视为迷信活动,而是本着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同意它的"揭宏通佛教,提振戒乘,融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甄择进行,以求世界永久和平和众生完全之幸福"的立会宗旨,肯定它"阐微索隐,补弊救偏,既畅宗风,亦裨世道"在中国社会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同时,又指出"近世各国政教之分甚严,在教徒苦心修持,绝不干预政治,而国家尽力保护,不稍吝惜。此种美风,最可效法",以启导中国佛教徒认清守戒清修的正确道路。孙中山还将中华佛教总会申请立案的报告发交教育部存案,使它在法律上取得"社团法人"的地位。这些有关佛教问题的批示和处置,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问题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

孙中山对佛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精辟见解,和对佛教徒的亲切关怀,博得广大佛教徒的尊敬和爱戴,故当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下广州的时候,广东的佛教徒即推广东佛教总会(后改为中华佛教总会广东分会)会长铁禅领头,于1912年5月在广州六榕寺召开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携同家属和广东军政府大都督胡汉民等出席欢迎大会,并给广东佛教徒题赠了"平等、自由、博爱"六个大字,以勉励他们遵守"临时约法"(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内,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属于临时宪法性质的最高法律)上有关宗教信仰的规定,进行正当的宗教活动。

孙中山还乘参加欢迎会之便,登上六榕寺的九级浮屠--花塔游览。他看到花塔从第二级起,每级都悬挂着四字的匾额一方。它们从第二级起,自下而上依次为"二仪高下"、"三光并耀"、"四表光被","五岳推尊"、"六合遥观"、"七星凌汉"、"八埏在望"、"九垓一览"。匾额对历史、艺术建筑来说,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而这八方匾额既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这座高耸入云的花塔各个层级的特色,又概括地体现了它那穿云插天、九垓一览的高昂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文艺杰作。把当年孙中山见过的这些匾额恢复过来,定能使这座中外驰名的佛教艺术建筑--花塔更加生色。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佛教寺庙对联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大千世界,弥勒笑来闲放眼

下联:不二法门,济颠醉去猛回头

上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什么世界

下联:其中如无活佛,何用这样庄严

上联: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下联: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上联:笑到几时方合口

下联:坐来无日不开怀

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

下联: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

上联:问观音为何倒坐

下联:恨众生不肯回头

上联:大慈大悲,到处寻声救苦

下联:若隐若显,随时念彼消愆

上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下联:开颜便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联:人世大难开口笑

下联:肚皮终不合时宜

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上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下联: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上联:莫怪和尚们这般大样

下联:请看护法者岂是小人

上联:站着!你背地做些什么?好大胆还来瞒我

下联:想下!俺这里轻饶哪个?快回头莫去害人

上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下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联: 善报恶报循环果报,早报晚报如何不报

下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上场下场都在当场

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上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

下联: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镇南来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经典哲理故事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时,有一天四比丘,坐在树下,互相讨论:世间所有一切,何事最苦?甲比丘说:天下最苦,就是淫欲。乙比丘接看说:世间瞋恨最苦。丙比丘不以为然说:淫欲、瞋恨,比不过饥渴的痛苦。丁比丘摇头说:你们说的都比不上惊怖的痛苦。四比丘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佛有他心通、宿命通,观察四比丘得度机缘已到,于是来到四比丘前问说:诸位此丘,正在讨论何事?四比丘向佛顶礼后,禀告刚才所争论的问题。佛开示说:你们都不知苦的根本真义,天下诸苦,皆由于有色身,有了假身,就有饥渴、寒热、瞋恚、惊怖、、怨祸等外苦,所以假身是众苦的根本,祸患的元凶。至于内苦,更是劳心忧畏,苦恼万端。须知三界众生,无不弱肉强食,互相残杀,因此在六道中,生死轮回,受苦无穷,皆是由于有假身所致,若无假身,苦从何来?若想离苦,须求寂灭(不生不灭,万缘寂静),收摄妄心,不起妄念,正念相继,淡泊守道,便可證得涅槃寂静的境界,这才是真正最乐。

于是佛说了一首偈:热无过淫,毒无过怒,苦无过身,乐无过灭,无乐小乐,小辩小慧,观求大者,乃获大安。我为世尊,长解无忧,正度三有,独降众魔。

佛说偈后,又告诉四比丘一段宿缘:

过去久远无数世时,有五通比丘(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名叫精进力,在山中树下,精进求道。这时有鸽、乌鸦、毒蛇、山鹿等四禽,白天出外求食,夜晚回来依附于比丘周围,日子过得很安稳。

有一夜,这四禽互相问说:世间最苦是什么?乌鸦说:饥渴最苦,当饥渴时,四肢无力,眼前发黑,心不安宁,于是就不顾刀箭一切危险,投身罗网,因此我们都因觅食而丧身,所以说饥渴最苦。鸽子说:淫欲最苦,当烧身,就无所顾忌,明知会害身丧命,也在所不惜。毒蛇说:瞋恨最苦,瞋心一起,不论亲疏,也能杀人,又能自杀。山鹿说:惊怖最苦,我游住山林,心常惊惧猎师以及豺狼虎豹来捕杀,一有风吹草动,就嚇得心惊胆破,此时虽是母子,亦不相照顾,而独自跳坑上岸逃命,所以说,惊怖最苦。

精进力比丘听后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枝末问题,不明苦本,天下最苦,莫过有假身,身是苦器,有了假身,就有无量的忧愁畏惧。因此,我舍俗学道,修断烦恼,不贪爱色身,愿断苦本,證得涅槃真乐。涅槃真乐就是寂灭无形,不生不灭,永无忧患,这才是真正大安乐。四禽听后,心开意解。

佛告四比丘说:当时精进力比丘是我的前身,四禽是你们四人的前身,前世已闻过苦本真义,如何今日仍然执迷不悟?四比丘听后,惭愧自责。因有过去这段因缘,今日又蒙佛开示,于是就在佛前,證得阿罗汉果。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经典哲理故事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佛在世时,波斯匿王王后末利夫人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金刚,长相很丑,皮肤粗糙,好像蛇皮,头发粗硬,好像马尾。王看了很不喜欢,命令让她住在深宫之中,不准出去。

后来女子渐渐长人、应当结婚了。国王就派人臣,寻找一位本是富家而现在贫穷的人,如果找到了,就带他来见国王。人臣找到后就带他来,国王领他到隐蔽的地方,私下对他说:听说你原是富豪,现在贫穷了。我有一个女儿,面貌很丑,你如果接受,我会供给你钱财。当时这位穷人跪下对王说:就算大王赐狗给我,我也不敢违抗,何况是国王的女儿,王后亲生的呢!国王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并为他造房子,门户共有七层,国王嘱咐他自己带著钥匙,出入要关紧门户,不要让人看见。国王拿了不少财物供给女婿,而且派作大臣。

后来这人常和富贵人家相聚,人家约定带着妻子同去,其地的人都带着妻子,只有这位大臣单独前去。人家觉得奇怪,心想:他的妻子可能是很端正,也许很丑,所以不能露面。

又有一次聚会,人家秘密决定一起劝酒,使他喝醉,然后拿了钥匙,派五人到他家去看,到家中正开门时,妻子怀疑可能不是自己的丈夫,心里责备自己,又懊恼地说:我从前造了什么罪?被丈夫幽禁家中,不能见天日。就诚心礼拜世尊,愿佛慈悲到我面前,暂时解救我的灾难。佛知道了,就在女子面前,从地中涌现出来、青发显现,这女子抬头,看到佛的青发相,恭敬欢喜,自己的头发也自然像青色;佛渐现出脸来,女子心里更欢喜,面容又端正了,丑相粗皮自然消灭;佛身完全显现,让他都看见,更加欢喜;身体端正好像仙女,佛就为他说种种法要,得须陀洹果。

当佛去了之后,五人进来见了赞叹:端正少有。看完了,又关了门户,把钥匙放在原处。那人回家,看到妻子面貌端正,很高兴地问说:妳是什么人?妻子回答:我是你的妻子。丈夫就说:妳以前很丑,为什么变成这样端正?妻子便把经过情形告诉他,又向他的丈夫说:我要见国王,你去为我通报。丈夫去报告国王:您女儿要来见您。国王说:不要说这事,应该把门关紧,不要让他出来。那丈夫说:您女儿现在得佛威神力,面容端庄,和天女没有不同。王听完,就派人去接,看女儿端正,很是欢喜,就到佛那里,对佛说:不知道我女儿,以前种什么因?竟然生在富贵家中,而面貌又丑陋?

佛告诉国王说:在过去世,波罗奈国有一位富贵、有智慧,德行的老人,经常供养一辟支佛,他身体丑陋,那人家中有一小女儿,见辟支佛,恶口骂说:面貌丑陋,皮肤粗糙,怎么这样讨厌?当时辟支佛要入涅槃(通称圆寂),便显神通,作十八变,那女子见了,立刻自己责备,求佛哀怜,忏悔业障。由于过去骂辟支佛的缘故,出生常丑陋,又由于回心忏悔,现在能够端正,因为供养佛,所以出生的地方豪富尊贵,快乐无穷。

波斯匿王的女儿,原来面貌丑陋,却变成面貌端正,如果不是佛说出过去因缘,凡夫必然不能明白。其实佛经上也说得很清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命众生得丑陋报…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九者见丑陋毁咨轻贱。…得端正报…四者尊直贤圣…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分别善恶业报应经:云何业获报丑陋…五毁咨圣贤。何业得豪族富贵…七忏悔业障。由此可知因果丝毫不爽。

修持佛法全在三业清净,而其中口业更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不谨慎吗?

[佛教经典哲理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相关谚语100句

全文共 1477 字

+ 加入清单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

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

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

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

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

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

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居士春节对联大全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照江山千古秀;清净土显花木四时春。

横批: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

千处祈求千处应;万里无云万里天。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知福惜福再造福才最有福;

忆佛念佛又作佛终必成佛。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念佛恩思佛慧修佛法成佛觉。

横披:世之真谛

养天地正气,三宝为最;

法古今完人,佛陀至上。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真佛不从心外觅;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披:作人至宝

心有慈悲添福寿;知因识果得吉祥。

横披:佛光普照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横披:开佛知见

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世间有三宝,九界众生大欢喜;

心地常健康,昼夜六时恒吉祥:

横披:断惑证真

看破有尽之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

悟入无念之境界,一轮之心月顿明。

横披:德行至上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横披:千古明灯

佛法能除世间苦;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披: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披:无住生心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无能令心常净

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行者应作如是观

横披: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披:般若为导

常观四念住,能令心定神安妄念息;

远离一切相,即是金刚般若波罗密。

横披:命随心转

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披:明因识果

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披:般若为导

一切有相皆虚幻;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常照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五蕴皆空度苦厄;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哲理故事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猫之后,他又想到: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带着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到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这其实正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而真正可悲的是:人是绝对不愁为自己的欲望找不到借口的。

我们花很多时间争取财富,却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越来越少人住在家里;开发很多新药,却健康不在;有很多食物,却无营养可言;到月球去然后回来,却发现过个街到邻居家有多么困难;征服外面的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一无所知;拥有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多的自由,但一点也不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春节对联大全

全文共 2811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佛教春节对联大全 ,欢迎阅读。

横批:觉海慈航

走社会主义道路,爱国爱教;

扬般若波罗密多,弘法利生。

横批:世之真谛

养天地正气,三宝为最;

法古今完人,佛陀至上。

横批:爱国爱教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国运兴隆,万民齐欢。

横批:戒灯常明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横批:南元阿弥陀佛

学道当知心是佛;

修行应以戒为师。

横批:南元阿弥陀佛

真佛不从心外觅;

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批:爱国爱教

信佛学佛,乃是信真理,学智慧;

正确作人,先须爱祖国、爱人民。

横批:作人至宝

心有慈悲添福寿;

知因识果得吉祥。

横批:法轮常转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横批:佛光普照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横批:开佛知见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世间有三宝,九界众生大欢喜;

心地常健康,昼夜六时恒吉祥:

横批:佛兴国盛

三宝兴旺,有缘万众迷转悟;

政策英明,盛世讴歌唱不完。

横批:断惑证真

看破有尽之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

悟入无念之境界,一轮之心月顿明。

横批:德行至上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横批:千古明灯

佛法能除世间苦;

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批: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批:无住生心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无能令心常净

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行者应作如是观

横批: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批:般若为导

常观四念住,能令心定神安妄念息;

远离一切相,即是金刚般若波罗密。

横批: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千处祈求千处应;

千手如来随处化身,苦海常作渡人舟。

横批:命随心转

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批:命随心转

深信因果律,今生命运,来自前生所种因;

切莫信鬼神,欲转孬命,唯有努力多修心。

横批:福慧双修

转根本法轮,三学以毗尼为首;

趋菩提正道,无我乃般若之门。

横批:明因识果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批:般若为导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批:般若常照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批:般若常照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批:般若为导

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

常乐破四相,当下即涅槃。

横批:般若常照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横批:自净其意

万法皆空观白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横批:为善最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止恶行善,作个好人。

横批:自作自受

天堂地狱,自心所造,不由外来;

清净安乐,从学佛来,舍此莫由。

横批:永志庆贺

周昭王,甲寅年,佛生西域;

汉明帝,乙卯岁,法流东土。

横批:严于律己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横批:自心是佛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佛在性中莫远求。

横批:平安至上

世上虽有千般好;

平安胜过一切福。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问君能有几多愁?

念佛可令烦恼无。

横批:净土为归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横批:求生安养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大畅如来,度生胸怀;

弥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横批:净土为归

求福、求慧、求生净上;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横批:净土为归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横批:净密不二

净宗即显说之密法;

念佛为成佛之捷径。

横批:一心念佛

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横批:欣厌俱足

日轮西去,娑婆光阴有限,百年寿命转眼即到;

净主安养,极乐寿命无穷,只此一生即成佛道。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批:因果不虚

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横批:识心达本

修道修仙,先须修身,身为道之本;

信佛学佛,不可离心,心是佛之源。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人生真谛何处寻;

自性三宝即尔心。

横批;行菩萨道

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常怀惭愧。

横批:但念无常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横批:行菩萨道

六波罗蜜“施”为首;

四无量心“舍”最高。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戒定慧,三无漏学,真善美;

佛法僧,稀世珍宝,难遭遇。

横批:自性即禅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方便至极;

弥陀宏誓,九界全收,其大无外。

横批:心作心是

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心心极乐天,念佛佛念,净性天。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看世间,苦海无边,唯有放下一切,信愿持名求往生;

信佛法,迷津有岸,朝夕勤撑宝筏,净心念佛到彼岸。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圆满佛法,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求生安养,视信愿有无为决定。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九界众生,离求生净上,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不能普利群萌。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我佛如来,见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弥陀慈父,建极乐世界,何等庄严。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但看百年后,无论老少俱成灰;

及早作归计,求生安养无量寿。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稀有难值,往生即成佛道;

人生在世,生死事大,还不赶快念佛。

横批:以善为宝

心存邪恶,烧香拜佛有何益;

持身正大,不求佛佑佛自佑。

横批:诸行无常

有相皆虚妄;

无我即如来。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发落齿疏,幻形凋谢,实未足虑;

归依三宝,得闻佛法,欢喜无量。

横批:一心念佛

以一念而除众念;

登九品直趋涅槃。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以念佛心,证无生忍;

将净土教,度有缘人。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礼敬慈尊,三身圆现;

虔诵佛号,万德齐彰。

横批:一心念佛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修行,净土为归,方向正;

一切法门.般若为导,慧灯明。

横批:老实念佛

深信念佛,句句是金刚般若;

切愿往生,念念显妙明本心。

横批:求生安养

人生无常,转眼成空;

离欲清净,一心念佛。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不念佛,修行难有成;

学佛无般若,如同盲者行。

横批:精进念佛

无常就是苦,诸法空幻,悟者少;

岁月不留情,百年光阴,转眼到。

横批:精进念佛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因名法藏,誓愿宏深,所建极乐国,净妙世无双;

果号弥陀,慈悲广大,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横批:群经指见

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凭六字出乾坤。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持名功夫,贵在念念无间断;

德行高尚。令人频频闻妙香。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有缘入佛门,切莫宝山空手回;

能见弥陀佛,往生才能有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佛教春联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很多习俗,其中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气洋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佛教春联,新年即将到来,祝大家新年快乐。

横披:千古明灯

上联:佛法能除世间苦

下联: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披:增福增慧

上联:诸恶莫作岁岁平安

下联:众善奉行年年如意

横披:命随心转

上联: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下联: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披:明因识果

上联:欲除烦恼须无我

下联: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披:般若为导

上联:一切有相皆虚幻

下联: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常照

上联: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下联: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上联:五蕴皆空度苦厄

下联: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下联: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四十八愿度众生

下联:九品咸令登彼岸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下联: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披:因果不虚

上联: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下联: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横披:行菩萨道

上联: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下联: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下联: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金刚降魔护三宝

下联: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方便至极

下联:弥陀宏誓,九界全收,其大无外

横披:心作心是

上联:念念弥陀佛,佛教观佛,观自佛

下联:心心极乐天,念佛佛念,净性天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圆满佛法,以五戒十善为基础

下联:求生安养,视信愿有无为决定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下联:我佛如来,见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上联:弥陀慈父,建极乐世界,何等庄严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上联: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下联: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横批:南无阿弥陀佛

下联:无量光照江山千古秀

上联:清净土显花木四时春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人生哲理名言热门篇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1.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3.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4. 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5.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 布施。

6.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7.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 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9.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0.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 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 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人生哲理名言精选篇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1.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 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 有德自然香。

4.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5. 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6.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7. 你要感谢告诉你缺点的人。

8. 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9.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 凡。

10.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1.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2.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3.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4.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 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5.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6.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7.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 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18.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 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19.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 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 人呢?

20.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人生哲理名言经典篇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1. 践踏的香花美草。

2.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4.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6.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7.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8.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9.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 你除了认命以外,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 己。

11.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 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2.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 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13. 当你的错误显露时, 可不要发脾气, 别以为任性或吵闹, 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14.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15.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6.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7.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8.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9.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20.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展开阅读全文

佛教经典名言警句_1800字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佛家最经典的一句话。但是其实佛家还有很多名言名句都是富有哲理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教经典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

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5、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6、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7、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佛说十善业道经》

8、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9、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1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3、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4、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7、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9、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0、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21、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3、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4、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25、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27、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2、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34、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5、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3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37、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38、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39、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0、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4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2、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43、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44、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5、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6、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47、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8、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9、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50、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5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52、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5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4、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55、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