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养老金

养老金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养老金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养老金问题。

分享

浏览

3819

作文

25

关键词八:养老金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广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委),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6号)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从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全省企业(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他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养老金调整时间

从2015年1月1日起调整。

二、养老金调整对象

2014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

2015年1月至6月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在核定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标准时,同时按本办法进行调整,调整增加额从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之月起发放。

三、养老金调整比例

调整比例按照2014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四、养老金调整办法

按照普遍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额调整与定比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并按国家文件要求确定倾斜人群。具体的调整办法如下:

(一)普遍调整。

1.每人每月按照113元定额计发。

2.2014年12月31日前已经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2015年1月至6月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按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月标准的5%定比计算调整额。

(二)倾斜调整。

1.对2015年6月30日前(含当日)年满75周岁及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加发100元,全年1200元,单列一次性发放,不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2.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经本次调整后未达到所在市调整后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三)离休人员调整。

企业离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参照普遍调整办法进行调整。所在市已经采取加发生活补贴方式将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拉平的,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后,按相关规定冲减生活补贴。所在市已经建立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与机关离休费同步增长机制,不再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的企业离休人员,不参加本次调整,按机关离休费调整办法执行。

五、养老金资金来源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

六、养老金工作要求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是完善省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环节,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省级统筹全省统一政策的规定和以下要求抓好落实:

(一)执行方式。各地市(除广州市)直接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不得另行制定方案,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

广州市应按照《关于广州市解决企业部分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复函》(粤人社函〔2014〕2168号)有关要求做好待遇衔接,制订实施方案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财政厅批复后实施。

(二)确保发放。各地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缴费基数、加强基金征缴、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完善和规范省级统筹等措施,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并于2015年4月底前将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广州市应在省批复后的一个月内发放到位),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拖欠。

(三)加强督导。各市应加强本次调整养老金调度督导工作,定期上报调整养老金工作进展情况。从2015年4月30日至全部调整养老金发放到位期间的每周四中午前,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上报本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内容包括:资金筹集情况(应筹集资金和已到位资金)、调整标准、实际发放情况等。各市社保机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请于2015年4月30日前上报省社保局。

(四)总结报告。具体落实情况,2015年4月底前按附表要求填报,并将转发本通知的正式文件和书面总结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沈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首次突破两千元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沈阳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了2180元,这意味着,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首次突破2000元!10月21日,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沈阳市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管理局承办的沈阳市退休人员第七届“今又重阳日·夕阳别样红”重阳节文化月系列展览正式开幕。开幕式上,沈阳晚报记者了解到,2015年沈阳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十年前相比,增加了三倍。

截至9月份,沈阳市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外,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达到11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4万余人。今年,沈阳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已实现了“十一连涨”,月人均增加了208元,增幅为10.54%,比国家制定的调整水平10%的幅度略有提高,调整后沈阳市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将达到2180元。经统计,2005年,沈阳市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仅为538元,十年间,退休金增长至2180元,多了三倍。

据悉,系列展览包括养老文化变迁、老沈阳妙趣、优秀退休人员书画展三部分。市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管理局还组织举办退休人员象棋大赛、文艺汇演、城市观光、走访慰问等系列活动。

十年间企业退休人员

2005年 538元

2006年 693元

2007年 808元

2008年 928元

2009年 1060元

2010年 1210元

2011年 1378元

2012年 1608元

2013年 1778元

2014年 1972元

2015年 2180元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亏空将超3千亿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

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全国32个统计单位数据中,黑龙江去年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透支105亿元,居32个统计单位之首。河北、宁夏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大于收入,河北为9亿元,宁夏为1亿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曾提出当地养老金有困难,“2015年没有养老金当期欠发的问题,但明年、后年可能会出现困难。”

黑龙江省人力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即使按照今年的收支水平,结余的养老金也只够2年使用。而考虑到人口老龄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涨等因素,未来养老金的支出或将更多。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养老保险的亏空为1563亿元,今年的亏空数额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少增加。人社部表示,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近年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入增幅低于支出增幅。将通过扩面征缴力度,夯实缴费基数,提高参保缴费能力。

人社部发言人李忠介绍,未来将实施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行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完善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等方面措施。“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组合政策,来拓宽资金筹集的渠道,增强基金自身的收支平衡能力。”

“在社保基金成立的初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的拨款、国有股的减转持,还有就是彩票、公益金和投资收益等。现在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接近尾声,国有股减转持这个渠道正在枯竭,社保基金需要拓展新的筹资渠道。”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记者获悉,人社部已经按照中央要求参与推进划转部分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人社部、社保理事会、证监会等部门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政策】

《建议》提出: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

【解读】退休后能领到多少养老金,每年养老金水平是否会上涨,这是老百姓尤其是已经退休的人员关心的问题。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从2015年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实现了“11连涨”。人社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全部发放到位,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

此次《建议》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养老金将根据经济发展、物价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而在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涨的基础下,合理调整基本养老金将有助于改善退休人员生活质量,同时也会促进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辽宁养老金并轨最新政策出台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养老金制度的改革,13省进行并轨,因为涉及面广,而且是关乎老百姓以后养老问题,所以一直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呼声,下面是辽宁省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辽宁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辽宁省养老金并轨方案落地。

辽宁省将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改革以前已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人员)改革后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过渡期内“中人”退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原则。立足省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此次辽宁省养老金改革范围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和人员,是指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和在编人员。对于应转企改制但尚未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达13个。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并轨2024年最新消息

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13省养老金并轨改革是千呼万唤使出来。老百姓要怎样才能体验到这次养老金并轨带来的权益,下面我们一起来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

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近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备案工作已完成。

自国务院的《决定》发布之后,四川、山东、上海、江苏、福建、吉林、湖南等地陆续出台了养老金并轨方案。进入10月后,各地进程明显加快,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相继公布了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省份至少已达13个。

养老金并轨后怎么交

各省之间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有所不同

虽然各地都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统一规定了单位与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但是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有所差异。

例如,黑龙江、天津、湖南、甘肃、福建、吉林、云南等省市明确规定,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个人养老金怎么计算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是各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陕西省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周女士对本报表示,这次改革中,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周女士任职18年,月收入5020元,其中基本工资只有1700元。“要是按照1700元的工资缴费,那可就亏了。”周女士说。

关于各省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方案不同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本报分析说,“两个办法各有千秋,其中,分项合计的办法要简单一些,个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依据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来确定,那么,如果今年涨工资了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就是说基数缩小了,这样,就也许有人会有意见。”

多地设立10年过渡期

各省落实养老金并轨方案的过程中,养老金待遇会不会下降成为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担心的问题。对此多省都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对于2014年10月1日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及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此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养老待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尤其是改革后10—20年内退休的人员来说,其养老金待遇可能会出现一个‘洼地’。”郑秉文说,“设立10年过渡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样的‘洼地’。”

此前,国务院在相关《决定》中已经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实行过渡性措施。

多地在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中都对中央的决定做出了细化,黑龙江、陕西、山东、福建、吉林、甘肃、天津、云南均明确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展开阅读全文

22省养老金吃紧最新

全文共 3396 字

+ 加入清单

“基金可持续性较差”已经成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块“心病”。在财政“紧日子”与人口老龄化叠加效应的影响之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正在向全国多地蔓延。

记者近日在地方调查时发现,一些劳动力输出地区养老金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必须依靠转移支付和省级调剂金才能实现“保发放”,但由于财政收入增速在放缓,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从心,地方急盼中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尽快出台。

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已经进行了两年多的时间,据本报记者了解,个人账户何去何从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的一大难点。此前有关部门曾一度讨论实施“名义账户”制度,但后来遭到不同层面的反对而没有了下文。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养老保险基金不可持续早已不能靠对当前制度的缝缝补补来解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混账(即统账结合)运行模式,尽快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社会统筹由政府兜底;个人账户明晰产权,交由市场运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表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模糊了政府和个人责任的边界。若将个人账户变成自愿性的养老制度,可以减少效率损失,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有利于发展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李珍还表示,当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状况堪忧,仅仅靠统账分开是不够的,须多管齐下才能增加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

养老金收支不平衡范围扩大

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一直保持着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态势,收支矛盾日渐突出。

财政部16日公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支出19797亿元,增长18.6%。支出比收入增幅高6.7个百分点。

从全国账面上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14年收入大于支出,不仅本年收支结余3476亿元,而且滚存结余30376亿元,收支状况保持正常运行。

但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仍然比较低,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中。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出部分地区养老金收支恶化的态势。

“我觉得养老保险制度在我们这里困难重重。”某东部沿海省份地级市的一位社保局长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该市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逐年扩大——在支出方面,企业养老金“11连涨”让基金不堪重负;在收入方面,扩面艰难而且断保人数大增,基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位社保局长称,养老金的连年上涨一方面导致基金向退休人员支付更高的待遇,另一方面又使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收入出现“倒挂”,退休之后会比在职时高几百元,早退的拿得比晚退的还要多,企业职工都想办法要尽早退休。

此外,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端的增长跟不上支出端的增长。由于省政府制定的缴费基数过高,即使按照60%征收,缴费基数仍然高于有些县市企业职工的实际收入,扩面难度非常大。

“为了配合政府完成年底扩面的任务,有些企业就先交一个月然后再退保。”这位局长说,更多的企业则改变用工方式,不直接招工或是干脆就迁到外地去了。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基金收支状况严重恶化,即使用光了个人账户的资金和全部滚存结余,当地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仍然收不抵支。

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市养老金收支缺口超过30亿元,该市已经向省里申请省级调剂金,目前省里只确定给不到20亿元,剩下的缺口如何补,还是未知数,而且省里调剂金拨付到账又比较慢,他们不得不占用其他资金来实现“保发放”的目标。

近日出版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透露了官方的一个统计数字: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扣除财政补助后,当期收不抵支省份达到22个。这一数字在2011年为12个。

人社部今年7月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下称《报告》)还显示,即使包含财政补助,2014年已有河北、黑龙江、宁夏三省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

不止一位曾在基层调研的学者告诉本报记者,在中国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动用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有结余的基金来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保发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地方官员自叹为这种资金周转担着“掉乌纱帽”的风险。

养老金收支矛盾加剧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撰文称,社会保险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十二五”时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年均增长18.6%,收入年均增长12%,支出比收入增幅高6.6个百分点。

《报告》披露的数据还显示,2013年是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一年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当期结余(总收入减去总支出)首次出现净减少,从2012年的4354亿元降低到了4108亿元,减少256亿元;2014年净减少的幅度继续加大,从4108亿元降低到了3548亿元,减少了650亿元。

当期结余的大幅减少,意味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压力正在加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和劳动力流出省份的养老基金对于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也在进一步提高。

从“统账结合”走向“统账分离”

养老保险基金对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的加深,让在“新常态”下收入增速已回落到个位数的各级财政颇感压力。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仅增长8.6%,但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补助就增长了19.3%。

《报告》显示,2014年,中央财政补助为3027亿元,占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的13%,比上年增长491亿元,增长19.3%;比2009年增加1807亿元,这5年平均增长率为19.9%。

楼继伟认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要按照精算平衡的原则,促进社会保险基金自求平衡,实现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然而,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中国政法大学[微博]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对本报记者表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必然带来责权不分,政府的责任只会越背越重。

《社会保险法》将政府补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法定来源之一,并且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助。

胡继晔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根源就在于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本想发挥两种制度的优势,但实际上却承受了两种制度的劣势,地方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所遇到的种种死结都与此相关。

中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运行模式,其初衷是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优势发挥出来,目的是实现预期稳定和多缴多得。但在制度的实际执行中,混账管理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使这一制度名存实亡。

李珍表示,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既想要公平,又想要效率,就将具有共有产品性质的社会统筹和具有个人所有制性质的个人账户绑在一起,谓之“制度创新”。个人账户计息率过低,导致养老金水平下降,社会总福利也在下降。

“经过18年的实践,证明统账结合这种模式应该改革。”胡继晔说。

胡继晔建议,尽快修改《社会保险法》,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将社会统筹作为第一支柱,降低费率提高缴费刚性,由政府兜底,促进制度公平;将分离后的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一起作为第二支柱,完全由企业和个人来承担责任。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央正在制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方案,虽然具体是真正意义上全国统收统支,还是像省级统筹一样只是建立调剂金制度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应该可以确定,全国统筹只会统筹基础养老金部分,个人账户还会留在地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将有实质性的分离。

解决可持续性需多管齐下

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压力与日俱增,政府也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

楼继伟在近日的文章中提出了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的六个主要任务,包括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丰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来源渠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加快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等。

李珍表示,这些举措对制度的可持续性将起到正面作用,但仍需要有更多的改革提上日程。除了统账分离外,还需要政府尽快对转制成本进行“明债明还”,提高职工养老保险的交费年限,增加缴费人的义务等。

“实践已经证明,同一个制度里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不可兼得,政府应该放弃把所有人都放到一个制度中的设想。”李珍建议,建立两个制度,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高进高出”,另外建立国民养老金制度,实现“低进低出”。

展开阅读全文

月人均养老金各省份均超2024元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14个省份公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 分别为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福建、河南、江苏、云南、新疆、西藏等。

在已公布数据的14个省份中,西藏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3670元,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为北京,人均每月3355元。在目前公布的数据中,仅有北京与西藏超过3000元。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最低的省份为河南,为2145元。此前,人社部数据称,我国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水平已超过2000元。广东省五一前夕,就已公布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作出普遍提高幅度为113元加基本养老金的5%,同时对年满75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加发100元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有望再提高10%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11年中,每年1月国务院都会发文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还未建立,今年养老金有望再提10%。

有分析指出,如果养老金第十二年上调,将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不可小觑的压力。加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向前推进,部分地区滚存资金池枯竭,个别县市出现当期严重收不抵支的状况,地方财政面临来自社保支出的巨大压力,严重者“不吃不喝才够用财政资金弥补社保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从2005年开始至2016年,国家连续第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了养老金的相关消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将迎来“十二连涨”。3月5日,财政部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中提出,自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财政部在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出,上述调整统筹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涨幅等因素。2016年我国将努力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还将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建立更加透明易懂的收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2016年,我国还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研究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如果预算草案得以通过,各地将据此调整各自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这是养老金待遇调整比例12年来首次低于10%。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分析,今年养老金增长6.5%的幅度调整,是采取了综合去年的工资增长、物价变化水平等两种指标来确定的,“今后也会逐步建立这样一个合理、正常的调整机制,来确定养老金的调整水平”。去年,财政部长楼继伟曾撰文称,在社保制度改革中要防止高福利陷阱,即被多方解读为财政部门面临赤字压力,有意控制社保待遇水平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养老金连续十余年大幅度上调负面效应已逐渐显现,其中之一是会让参保人产生养老金将一直快速上调的预期,从而激励了一些参保人提前退休。对个人而言,甚至出现了在相同因素条件下,后退休人员养老金少于先退休人员的“倒挂”现象。

“养老金连续以10%的幅度上调,可能导致在相同工龄、退休前从事相同工作的情况下,职工越迟退休领到的养老金反而越少。”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由于在职工资和退休金出现倒挂现象,大批人称想提前退休。

“我们还存在着大量提前退休的问题,除了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之外,还存在一些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和职工办理提前退休,甚至做一些假的材料来申报补贴。”金维刚表示,现在很多地方提前退休的人是相当多的,多的可以达到20%到30%,少的地方也有10%以上。

据了解,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将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中明确。国家将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上海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上海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提高比例6.5%,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来,我国职工的养老金平均涨幅达到10%。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全国797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超过2200元。2016年3月5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报告》明确,今年起我国将只按6.5%左右来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老金涨幅从多年来的10%降到6.5% 2016年提高比例6.5%这是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27省养老金并轨改革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养老金涨幅下调或与养老金并轨改革有关联。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改革的实施方案。按照相关政策,养老金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张翼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养老金将迎十二连涨, 老龄化日益严峻,我国养老金涨幅由10%降至6.5% 涨幅首次回到个位数的原因有两个。主要是统筹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和缩小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社保基金与养老金的区别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中金网3月29日,养老金只是社会保险基金其中之一。而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包含五大类,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普通企业与个人缴纳的保险金,称为社会保险基金(养老金在社会保险基金范围)。保险基金中80%多是企业和个人交的五险,另外百分之十几来自政府补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用于公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当期发放。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对投资风险的控制要求更高,投资范围较窄,投资运营活动限定条件更多。

两只基金的投资标的和投资范围不一样。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基金实现入市,境内境外的股市都可以,社会保险基金现在还不可以投资股市,社会保险基金只能用来购买国债、办理银行协议存款,其中绝大多数是银行存款。

投资标的和投资范围不一样。社保基金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基金实现入市,境内境外的股市都可以。但是养老金投资股市却有限制,据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养老金可以用于投资股市,但是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展开阅读全文

养老金入市迈出重要一步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条例》明确,全国社保基金应在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种类及其比例幅度内,合理配置资产;允许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接受省级政府委托,管理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养老金借道社保入市迈出重要一步。

华泰金融团队首席分析师罗毅认为,《条例》由国务院颁布,提升了社保基金规范运作的战略高度,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口,增强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向中央归集的力度,避免地方分散投资的低效和盲目投资的风险,促进社保基金从短期集中管理运行过渡到中长期的多元化基金管理模式。近年广东、山东等省份已试点入市。广东省委托资金1000亿元,累计投资收益173亿元;2015年山东省委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1000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表示,引导外部资金入市,是刘士余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后最先的一个表态。推动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项重点任务。根据国务院去年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股市的上限为30%。按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资金约2万亿元规模测试,最多约有6000亿元资金可入市。目前A股蓝筹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正是长期资金入场的最好时机。长期资金入市,将是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企业退休养老金已“11连涨”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出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为201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

据了解,自2005年起,我国每年都要调整一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今年已经是连续第11年调整,被称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11连涨”。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到2014年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增长了2倍多。

展开阅读全文

月人均养老金各省份均超2024元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14个省份公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分别为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福建、河南、江苏、云南、新疆、西藏等。

在已公布数据的14个省份中,西藏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3670元,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为北京,人均每月3355元。在目前公布的数据中,仅有北京与西藏超过3000元。目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最低的省份为河南,为2145元。

此前,人社部数据称,我国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水平已超过2000元。广东省五一前夕,就已公布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作出普遍提高幅度为113元加基本养老金的5%,同时对年满75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加发100元等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重庆企业退休养老金上调多少?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一、调整范围

(一)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含退职,下同)审批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不含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死亡的人员)。

(二)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办理退休审批手续且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不含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死亡的人员)。

(三)按照《重庆市对曾在我市城镇用人单位工作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有关养老保险问题处理意见》(渝府发〔2008〕25号)、《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渝府发〔2008〕26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我市用人单位未参保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有关遗留问题的通知》(渝办发〔2011〕272号)规定参保,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并在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的城镇超龄人员和被征地农转非人员(不含2015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死亡的人员)。

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两航起义退休人员、原南侨机工服务团退休人员不执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天津退休职工涨养老金最新消息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物价的上涨,退休人员涨工资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个热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津退休人员涨工资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据网络媒体报道,2016年天津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将在今年4月份进行。2016年天津全市企业退休人涨养老金从四月底已全面实施,全市范围内将有两万多名退休员工受益。2016年天津市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吗。据了解,本次天津市共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4574.15万元,而全市的退休人员平均工资也由原来的1685.92元增加到调整后的1885.63元。

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2016年天津市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吗?天津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具体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悉心整理的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最新消息。

第一部分:

①缴费年限不足15年,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增加120元。

②缴费年限满15年不足16年的,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增加123.5元。

③缴费年限达到16年及以上的,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本轮天津退休职工2016涨养老金3.5元。

示例:老李退休前缴养老金费年满17年每月能领取127,老王退休前缴养老金年满18年每月就能领取130.5,以此类推。

第二部分: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男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女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男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女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每月增加60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男年满80周岁、女年满75周岁以上的,每月增加80元。

第三部分:

缴费满15年及以上的人员前两部分累计计算增加后,养老金仍低于2295元的标准,按照以下方式再增加养老金。

缴费年限满15年不满16年的在前两部分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2.5元,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再增加2.5元,缴费年满16年的再 增加5元,以此类推。

第三部分再增加后最终养老金超过2295元的,只增加到2295元,超出部分不再增加。

例:以某国有企业退休女职工,退休时年龄54岁,共缴纳了30年的养老金,但当前退休金每月只有2090元。

第一部分增加养老金172.5元,第二部分不增加,前两部分增加后共计2262.5元,不足2295元的情况继续再增加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本应增加37.5元,但合计为2300元超出2295元,因此第三部分只能增加到2295元。

展开阅读全文

人社部最新消息:养老金上调6.5%左右是指整体水平

全文共 2509 字

+ 加入清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新闻发言人李忠22日说,本次养老金上调6.5%左右是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而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6.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简单地对每个退休人员都按6.5%增加养老金。

经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通知,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

李忠说,确定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综合考虑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

这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来调整,这也迈出了统筹各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第一步。

定额调整主要是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主要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或者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前的工作年限挂钩,同时也要与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

适当倾斜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

“这个调整办法兼顾了公平与效率,能够适当调节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体现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李忠说,“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要求各个地方制订具体方案,兼顾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点,合理确定调整办法和具体标准,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支出差异的原因

(一)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低退休金替代率都有80-90%。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础是社会平均工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新人”为例,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这也加大了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1999—2009年,各年机关和事业单位平均工资都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就养老金替代率而言,据郑秉文测算,1997年中国企业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替代率达76.3%,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只有47.7%。说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的速度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与机关事业单位比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多。

(二)养老制度与薪资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人们对退休双轨制深恶痛绝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保障模式是低工资,高福利,相当于在职时已将部分资金交给国家,国家则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则是延续这一制度,它的制度假设是基本工资不高,所以养老不要缴费。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依据的制度假设是职工的薪酬里已包含延期收入,延期收入可用于缴纳养老保险费。

因此在现行双重退休金体制下,只有企业员工的在职收入高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双轨制才是合理的。然而,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实施将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持续扩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保证公平,企业年金体现对工作期间的激励。基本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高,加上企业年金之后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替代率。由于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自愿实施的,很多企业考虑经济情况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亦有部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后又终止该制度。这种局面导致退休工人最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基本养老金,即企业退休人员只领取了制度设计者设计的部分养老金,所以感觉待遇较低。而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既包含了基本保障部分,又包含了激励成分,所以金额很高。很多群众并未看到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失,只是看到养老金最终结果的差异,于是不满情绪在滋生蔓延。如果不改变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性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异将会持续扩大,最终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又一重大隐患,必须及早解决这一问题。

(四)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公务员退休金的主体部分是基本退休金。随着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不断增长,公务员的退休金也需调整。公务员基本退休金是按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的,其调节办法是:在国家统一调整生活必要品价格时,退休公务员可按在职国家公务员并入基础工资的补贴数额增加退休金;在职国家公务员根据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指数调整工资标准时,退休公务员可按调整工资标准的幅度相应提高基本退休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是以调整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基础的,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例如,2011年1月,国家决定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幅度按2010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40元左右。而2006年到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年均递增为18%,高于10%的养老金增幅。

公务员退休金按工资上涨率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低于工资上涨率的比率调整,而且他们的基数不同,公务员调整基数包括全部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数只是基本养老金,基数和比率均低的结果造成二者的绝对数差距并未缩小,只是它们之间差距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