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刘墉

刘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刘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刘墉问题。

分享

浏览

679

作文

6

刘墉的家庭教育故事:“儿子,拜托你给我考个零分!”

全文共 2285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作家、画家;儿子是哈佛大学硕士、波士顿CitSep音乐指导及剑桥WllRBD电台制作主持人、作家。这是被视为传奇的一对父子。然而,儿子在中学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他的考试卷上永远是“C”。作家父亲如何让差生儿子变成优等生?这个父亲叫刘墉,这个儿子叫刘轩。

2009年9月,刘轩抵达上海为新书《叛逆年代》签售,接受专访时,讲述了刘墉拜托他考零分的独特家教故事

我在中国台湾还没有读完小学就跟着父亲举家搬迁到了美国。进入中学后,我开始叛逆,变成了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调皮、厌学、爱做白日梦,每天憧憬的就是变成一个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所以,我的成绩很糟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成绩变成了雷打不动的“C”,这让教过我的所有老师都无计可施。

刘墉终于忍不住找我谈话了。在我12岁之后,他就跟我说,我可以直呼他的名字,当然我想叫他爸爸他也很欢迎。鉴于他对我一直比较宽松,所以我多半时候称呼他为爸爸,偶尔觉得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叫他刘墉。现在他要就我的学习成绩与我展开讨论,我的心情就开始不好了。

他先是冲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个笑容在我看来很阴险。他对我说:“你的老师告诉我,你现在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变得不爱学习了,对吗?”

“是的。”我感觉他的话里有一些鄙视的成分,这是对一个14岁少年尊严的莫大侮辱,我有点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很糟糕,他还考过零分,现在不照样当了世界顶级赛车手?”

刘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让我觉得有点阴鸷的味道:“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可是,你从来就没有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说完,他的手从背后亮出来,冲我扬了扬手中那张成绩单。他竟然笑话我没有考过零分!我真的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我咽了一口唾沫,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那么,你希望我考个零分给你看看吗?”

他往椅子背上一靠,摆出一个坐得很舒服的姿势,笑了:“好啊,你这个主意很不错!那就让我们打个赌吧,你要是考了零分,那么以后你的学业一切自便,我决不干涉;可是,你一天没有考到零分,就必须服从我的管理,按照我的规定去好好学习。如何?”

我们很认真地击掌为盟,我在心里已经开始窃笑不已了,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底下最可爱也最愚蠢的父亲。

“但是,既然是‘考’,那就得遵守必要的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着题目不答,更不能离场逃脱,如果那样的话即视为违约,好不好?”这还不简单?我的心里发出快乐的鸣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问题!”

很快便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快速地填好自己的名字,开始答卷。反正这些该死的试题我平时就有五分之三不会,考个零分不是什么难题吧?第一题是这样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美国人民反击纳粹的时任总统是谁?下面有三个备选答案:卡特、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威尔。我知道是罗斯福,却故意在答题卡上涂下了艾森豪威尔威尔的名字。

接下来的几道题都是如此。可毕竟试题是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出的,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甚至很陌生。在做后面的题时,我并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所以答题时就开始犯难,但按照约定,我又不能空着不答,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自己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考零分也很难!我的心情开始沮丧,因为我觉得我极可能在乱蒙的时候蒙到了正确答案,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考不了零分了。

试卷结果出来了,是可恶的“C”,而不是可爱的“O”!我灰头土脸地带着试卷回家,刘墉笑眯眯地走过来,提醒我,“咱们可是有约在先哦,如果你没有考到零分,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和安排。”我低下头,暗骂自己不争气,竟然连个零分都考不到。同时也在心里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还能怎么指挥我?无非是让我好好努力早日考到A而已嘛!

刘墉煞有其事地清了嗓子,说出了他对我的命令:“现在,我拜托你早一天考到零分,或者说,你近期的学习目标是向零分冲刺!哪一天考到了零分,哪一天你就获得自由!”

我差点以为我的耳朵坏掉了,或者差点以为刘墉的脑子坏掉了,这样的大好机会送到他手上,他竟然将我轻轻放过,并且无限制地给我补救的机会?考零分和考A,我觉得还是前者更容易一些。于是,我看到了一丝曙光。

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考试,结局还是一样,又是“C”!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然后,我开始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我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

一年后,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也就是说,试卷上所有的题目我都会做,每一题我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哪个答案是错误的。

刘墉那天很高兴,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菜,端起酒杯大声宣布:“刘轩,祝贺你,终于考到了零分!”他冲我眨眨眼,加了一句话:“有能力考到A的学生,才有本事考出零分。这个道理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不过我是早就计划好了,你被我耍了,哈哈哈……!”

的确,我承认我被刘墉——我的爸爸耍了。在这个赌局中,其实我的一举一动,都早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可是,把考满分的要求换成考零分,我就觉得容易接受得多,并且愿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真不知怎么想的。

后来,我考上了哈佛,读完硕士,又读博士,译了书,写了书,拿了音乐奖,获得了表演奖。似乎在18岁以后,我就再也不去想做舒马赫第二了。我觉得我完全可以做到刘轩第一。

现在,我很享受这种可以跟他推心置腹,发表不同见解的交流和沟通。我想,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也会跟他定下同样的“零分之约”,这绝对是比满分之约要科学、巧妙、有用得多的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浓墨宰相刘墉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乾嘉年间,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刘墉,书法也很有名,有“浓墨宰相”之美称。

据说,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规范,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

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这个学生回去真的问了老师。刘墉笑笑说:“你也去问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

后来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 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 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给女儿的一封信刘墉》

全文共 118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孩子

当我走时,留给你的,不是万贯的家财、广大的土地、富丽的居室,而只是满架的图书。在那些旧书中,你将可以发现我出汗的手泽、折角的痕迹、扉页的记载和文中的眉批。它们或许包括幼嫩于苍老几种字体,那代表我不同年龄的记载;它们的内容可能武断而激情,那必是我年轻的言语;它们的笔迹也许颤抖而歪斜,那是我病中卧在床上所书写。当然你也可能发现有我对你母亲写的热情字句,那必是我恋爱时期,读不少书的杰作。

亲爱的孩子!我留给你这些书,并非要你叹服父亲读书之多,更非强迫你同意眉批中的看法,而是因为这些书反映了我一生和治学的态度。如果你怀念我,便摸摸它们吧!如果你钦佩我,便礼拜它们吧!如果你羡慕我,便阅读它们吧!如果你想超越我,就去买更多的书来看吧!

父亲字

相关阅读:

女儿小帆读初中时,刘墉写出了《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如今小帆已经高中毕业,并攀上了美国长春藤名校,被哥伦比亚及其它名校录取。这本《再试一次,就成功》记录了小帆进入长春藤名校前三年的高中生活状态,以及小帆在这个成长阶段遇到的和将要面临的种种问题。刘墉不定时地配合身边有关的事情及女儿自身面临的种种事情,写出了这本书。书名有两层意思,一是成长的过程中人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失败了不要气馁,只要有“再试一次”的勇气和心,就能获得成功;二是在取得了已有的成功之后,人总是容易安于现状。只有抱着“再试一次”的信念,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攀上新的成功高峰。

梁实秋是“节制”大师

在自制篇中,刘墉向女儿回忆了三十多年前跟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一次同桌用餐的经历。那次吃饭,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刘墉用这个例子告诉女儿许多伟大的人,都因为他们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才有杰出的成就。

曾经不是妻子理想的丈夫

在爱情篇中,刘墉更是拿自己举例,他向女儿透露说自己并不是妻子高中时理想中的男生,“她希望嫁个学理工的,将来和她一起出国。正因如此,你的外公外婆起初十分反对。他们怎能不反对?要知道,你妈妈才跟我谈两个月的恋爱,她的人生理想就全改了。她不再拼命用功、想考托福出国。只希望跟我这个艺术家在一起,平平淡淡过一生。”刘墉说自己所幸总记着妻子的理想,并暗暗发誓让她的理想实现,如果没有那么发誓,也许妻子原先的梦想就不会全改观了。同样的道理,他教育女儿“不要以为他不合你的条件,他就不可能闯入你的心扉。”

展开阅读全文

我心中的刘墉初二写人作文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在熊熊的火焰中,使你超越铁,成为钢”,这是我的文学偶像刘墉的一句话,是啊,这句话的意义是多么深啊!在烈火中,你只有两个选择,1、你在烈火中燃烧了自己,2变成钢,但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世界作家千千万,我先不说白话文笔祖鲁迅,也不议论获得诺贝儿文学奖的莫言,而我却单单是爱他,一个拥有自己写作风格的刘墉,我第一次看他的书时,在封面是看到了他的照片,人的第一印象真重要,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使我震撼,自尊、自爱、与不放弃,就这样,我开始阅读口味他的书,书读的多了,就开始呜呼哀哉他的人生:“他是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他大而慈祥的眼睛上卡着一副圆圆的眼镜大的额头充满了智慧。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相当厉害的画家。但他的童年也是颇为悲惨的,他1949年生于台北,1958年丧父,1962年家中失火与母亲在一间草屋里生活,1965年又因肺病休学,这样悲惨的童年,没让他放弃理想,凭着多年来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成功人士!”他的人生并不顺利,可仍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啊“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刘墉。

他的众多书中我认为《我不是教你诈》这本书是最令我难忘的,它告诉我们“我不是孝你诈,是孝你认识别人的诈,不要用它来为害,只是用它来避害”。这本书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现实小故事来向人反映真实的社会情况,教会我们如何在社会生存。

这,就是我心中的刘墉,每当我遇到不开心,难以解决的问题,一看他的书就会多少给我一些提示,他与我心灵上的交流是在我读哪位作家的书中所感受不到的。我心中的刘墉,我永远都是你的“铁杆粉丝”!

能作为我的偶象,吸引我的不单单是他的文采和过人的老化,他还有一颗同大海一般广阔的爱心,他用他的版税已经帮助了两百多个大中学生就学,并捐建了薇薇希望小学等四十所学校。正如他的三本书《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书中的含义那样,人活着不但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要想让自己的未来精彩,就要做到刘墉所说的那样:“父母不能帮你走未来的路,我们未能突破,因为不想突破,只有在熊熊的火焰中,使你超越铁,成为钢”。

展开阅读全文

读《刘墉散文精选》有感800字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完了《刘墉散文精选》,这本书分为5个单元——学习、性格、习惯、成长、心灵。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喝了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感触颇深。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缺憾——不完美的完美》一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几个事例告诉我们破的东西仔细看也是很完美的,但我觉得,不仅如此,而且破的东西背后,或许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世界上,不完美的物体、不完美的事数不胜数,我们不一定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谁又能说残缺的美不是美呢?

这让我想起我在假期中看的《挑战不可能》节目中的夏伯渝爷爷。他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在年轻时一次登珠峰中,将自己的睡袋借给别人,结果自己的双腿被冻坏而截肢了。可是他没有放弃,为了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装上假肢后,在40年中4次登上了珠峰,可惜天不遂人愿,他都止步于8400米的高度。2016年他再次向珠峰进发,在五位年轻的夏里巴向导的带领下,他艰难地爬到了8740米的高度,离顶峰仅100米,可这时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风吹起的冰渣子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情况非常的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雪崩。目标就在眼前,进还是退,夏伯渝爷爷陷入了纠结中。因为年纪、身体等原因,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登珠峰了,100米怎么也要坚持下去。可是他回头看到5位二十出头的夏里巴向导,他们还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5条年轻的生命,于是夏伯渝含泪做出了立即下山的决定。后来,他们得知,在他登顶的同一天,同一高度有6人丧生。

坏事再一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得了血栓,医生告诉他,登山可能得放弃。或许夏爷爷这辈子也圆不了他的登珠梦,但他的精神已比肩珠峰,这或许是他终身的遗憾,但他换回了5条鲜活的生命,这难道不完美么?

有时一件不完美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完美了。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他能给我指引方向,让我告别幼稚和固执,冲动与叛逆,慢慢成为一个成熟冷静的人,给自己一个无悔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