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刘芳

刘芳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刘芳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刘芳问题。

分享

浏览

1629

作文

6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楷模”以“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发布了高宝来和刘芳的先进事迹。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带来的刘芳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1:

为学习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盲人女教师刘芳同志先进事迹,弘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崇高精神,2016年8月26日晚上22:38,金岭社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自主收看的形式收看了由全国“时代楷模”刘芳同志的先进事迹电视节目。

本电视节目主要讲述了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刘芳的先进事迹,1993年大学毕业的刘芳如愿成为白云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但执教没有多少年,26岁的刘芳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混浊、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疾病突然降临,但她依旧眷恋三尺讲堂,直到2007年黑暗将她的人生全部吞没。眼睛的完全失明抵挡不住她对教育的深切渴望,她调任转型作为心理辅导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继续专注着教育事业,培养学生,奋力坚持直至今日。

通过本次学习刘芳同志的先进事迹,社区干部职工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节目内容震撼人心。虽然她从光明走向黑暗,但是她没有淹没在无边的黑暗和痛苦里。相反,她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的人,书写了平凡人生的光辉。结合我们社区工作的实际,启迪着我们,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要向刘芳同志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2:

她被誉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刘芳是贵阳市白云三中盲人女教师,1997年,她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逐渐下降,至2008年完全失明。但一直以来,她坚守在三尺讲台,帮助需要关爱的学生,感人事迹至今被多家媒体反复报道,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由于受视力的限制,刘芳老师曾经工整的板书变得歪斜,甚至课堂上从讲台踏空跌倒。2007年,刘芳担任校园心理咨询室辅导教师,多年来每个学期都要做50个以上的微型讲座,她为每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都建立了个人成长记录袋,里面装满孩子们的小秘密和对她的信任,不少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刘芳默默资助。

2014年9月,刘芳的17万字励志小说《石榴青青》正式发布,在发布首日进行的现场公益拍卖中,她将募集的公益资金5000元全部用于资助10余位贫困学生。此后,《石榴青青》义卖筹集的6000元书款刘芳也全部拿出,用于资助榕江县11个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刘芳说,黑暗中,她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她至今留在三尺讲台上,去帮助需要关爱的学生。

近日在省委宣传部、贵阳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刘芳老师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进行了节目录制,她荣获了中宣部发布的全国“时代楷模”荣誉,是继她去年入围央视“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人物、2105《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个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8月26日,中央宣传部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刘芳的先进事迹。被誉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 凯勒”的来自贵阳市白云三中的盲人女教师刘芳用她的诠释了一种值得学习的“时代精神”。

据了解,刘芳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1997年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势力逐渐下降,2007年失明。在此期间她靠着模糊的视力坚持为学生上课,甚至背下初三语文教材。

2007年以后,刘芳不再授课,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始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用自己的力量继续教书育人。

“当我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发现了我,感谢这个时代。”刘芳认为,楷模不是领跑者,而是传承,传承这个时代的精神。

刘芳表示,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刘芳老师被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是对她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鼓励,也是对她不为疾病所屈服,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的坚强意志品质和信心的褒奖。”日前,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兰义彤在全国“时代楷模”刘芳老师载誉归来座谈会上表示,作为离我们最近的“时代楷模”,大家应该学习刘芳老师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学习她面对困境、坚韧坚持的顽强毅力。

展开阅读全文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悉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局办公室迅速通知全局干部职工于8月26日晚上,自行准时收看中央电视一频道全国“时代楷模刘芳同志的先进事迹电视节目,并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要向“时代楷模”学习致敬,让楷模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并积极向身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

观看先进事迹电视节目后,局党组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合力形成学楷模、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围绕刘芳老师的工作经历,深入学习刘芳老师的事迹,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学习她面对困境、坚韧坚持的顽强毅力;要更加关心关注像刘芳老师这样的身边楷模,通过楷模精神的感召和引领,在安全生产领域树立先进旗帜,形成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要将收看先进事迹与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将先进典型精神转化为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动力,为推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时代楷模刘芳观后感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区委宣传部关于组织收看全国“时代楷模刘芳同志先进事迹发布电视节目的通知精神,财政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自行在家收看,并于8月29日早上向局办公室报告收看情况。我局正式在编人员29人(含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均按要求观看了节目。大家一致表示感受深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工作能不能干好,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能力水平是次要的,个人能力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态度,工作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二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财政工作政策性强,这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遵守程序的同时,灵活掌握工作方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刘芳老师先进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她的事迹使我们感觉到,财政工作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选择了财政工作这一行,我们就要拥有激情、事业心、责任心,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工作,使观山湖区财政工作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盲人教师刘芳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教师刘芳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她又是一名特殊的心理辅导师。1997年因为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导致她双目失明,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但她仍然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工作,开办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们从心里的阴影中走出来,健康成长。

孤儿袁凤梅就是刘芳老师帮助过的对象之一。袁凤梅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刘芳自己掏钱资助她上学。因为自己的不幸身世,袁凤梅一度敏感自闭,刘芳对她耐心开导,细心呵护,让袁凤梅一扫心中的阴霾,积极向上,以584分的高分考入实验白云三中“宏志班”,后来又以625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

“我这一生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但从黑暗又重新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这是刘芳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提到刘芳,白云三中校长何代乾动情地说:“一个眼睛看不见的老师,自己不但不消沉,还用她的人格魅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感染和鼓舞了身边的同仁与学生。不但不给学校社会添负担,反而成了学校的一笔财富。”

何代乾校长刚到白云三中的时候,眼睛不好的刘芳老师还带了两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班主任。考虑到刘老师的身体状况,何代乾给她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并特许她上下班不用签到。可刘芳仍坚持按时上下班。“患病十余年,刘芳从未因为私事向学校请过一天假。”何代乾说。

工作轻松了,刘芳却没有闲着。长期的农村教学经历,她发现不少农村学生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刘芳萌发了开办学生心理咨询室,给学生做些心理辅导的念头。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学校的支持。

刘芳把心理咨询室取名叫“芳芳聊天室”,她向学生敞开心扉。对前来咨询倾诉的孩子,刘芳都认真倾听,耐心感受学生内心的变化,通过自己眼睛“看得见”到失明的感受,用现身说法循循善诱开导学生。

刘芳把自己比做一只垃圾桶。“如果学生们因为有了我的倾听而感到内心轻松,那我宁愿做这样的‘垃圾桶’,让所有的学生把不快都倒进来,健康快乐地成长。”刘芳说。

一位读到初三的学生,瘦弱得像个10岁的孩子,贫穷和疾病使得他曾几度辍学。在与这位孩子的交流中,刘芳发现他性格怪僻,没有哪个班级愿意要他。刘芳耐心开导,终于让他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顺利读完了初中。

在农村,很多孩子没有喝过牛奶,刘芳就把工会发给自己的教师福利——每天一包牛奶省下来,送给学生喝。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都喝到了一包刘老师的牛奶。

刘芳知道,一包牛奶,虽不能改善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却可以温暖心灵。有一个学生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尝过月饼是什么味道。他向刘芳诉说了心声,后来,刘芳买来一个大大的月饼送给这个孩子。

随着岁月的迁移,一批批学生悄悄走进了刘芳老师的咨询室。对前来谈过话的学生,刘芳一一记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里。如今,里面已经用专有的信纸写满了500个孩子们和刘芳老师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故事:中国的凯伦凯勒——刘芳老师

全文共 1520 字

+ 加入清单

整整十年,她从光明走向黑暗。她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活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凭着超人的毅力,她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工作得比很多正常人更出色,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人。

她叫刘芳,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一名盲人女教师,人称“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苹果脸,身材娇小,人还没见先听到笑声——刘芳曾是个快乐单纯的姑娘,绘画、写诗、书法、唱歌、跳舞,样样都行。

1997年夏天,她不满26岁,担任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语文老师刚好四年,跟相爱的人结了婚,8个月大的儿子在襁褓中咿呀学语……逐渐展开的人生,一切都那么新鲜美好。

一纸命运判决从天而降——不治之症。

“不久的将来,你就是个盲人。”医生说,这叫视网膜色素变性,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腿一软,刘芳险些瘫倒。

此后十年,她一直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但现实就是现实,她的视野开始变窄,缩成了扁筒状,只能盯着前方,看不到两旁,视力一年比一年模糊。

2001年,她读了最后一本纸质书,是《笑傲江湖》;2006年,她看到最后两个字,是写在课本封面上的“语文”;2007年,她完全被黑暗包围。

各种焦虑缠绕在心头:父母、丈夫、孩子怎么办?学生还会信任我吗?学校还允许我上课吗?家长会同意一个盲人当孩子的老师吗……

“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这么一想,她就释然了。“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

校领导找她谈过话:你是不是可以考虑病退或休息?

她一口回绝:“那样说明我生命已经终止了。”

对她来说,放弃三尺讲台,远比失明更痛苦。而一个盲人要想留在讲台上,无疑要付出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

为了教好书,刘芳请同事和学生帮忙,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了下来,其他重点、难点也一一记牢,把几大本厚厚的讲义全都装在了心里。视力越来越差,课却讲得越来越精彩。

说、学、逗、唱,她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欢声笑语。“眼睛不好,上课就一定要生动,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我这儿来。”她说。

她将作文评改从办公室搬到了教室,让学生朗读作文,她和全班同学一起即时点评。这不仅克服了视觉弱点,而且一举多得,让每个学生都受到了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即时点评,对老师的脑力、心力都是挑战,刘芳满面春风地迎接挑战。

令人称奇的是,她的班级成绩不仅没有退步,反而教出了两个语文单科中考状元,在白云三中至今无人超越。

从2008年起,校长何代乾交给刘芳一份开创性工作——心理咨询。那时,贵州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基本是空白。白云三中地处城乡接合部,青春期与社会转型期交织,千余名学生心理问题丛生。

刘芳把自己的工作概括成四个字——用爱倾听。在她建立的“成长档案袋”中,学生塞进了各种各样的纸条,把不愿告诉别人的“秘密”向刘芳倾诉。

如今,初见刘芳的人都感到惊奇,怎么看她都不像个盲人。在家,她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炒菜、在跑步机上锻炼,动作熟练得几乎与常人无异。借助盲人软件,她发短信比很多明眼人还快。在学校,她可以独自下两层、27级楼梯,转5个弯,轻松找到公厕。

然而在这背后,刘芳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绊倒、磕伤、撞墙……现在她小腿上还满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

她有一种倔强的自尊。摔倒了,都坚持自己站起来。

刘芳爱读书。甚至失明之后,她还常去逛书店。打开一本书,把脸埋进去,深深吸一口,当墨香弥漫鼻腔,那字字句句就仿佛飞了出来,萤火虫般环绕着她,让她沉醉不已。

电脑装了盲人软件后,经常敲点东西就成了她最大的乐趣。令人惊叹的是,她先后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一部17万字,一部28万字。其中,《石榴青青》已经出版。

她在小说的前言中写下一句话:“一条河,在地面奔腾时是一条河,在地下流淌时还是一条河,最后它们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它们的灵魂是平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