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别称

别称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别称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别称问题。

分享

浏览

3725

作文

35

2024年高考写作素材:春节的别称及习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 “岁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启事

全文共 2495 字

+ 加入清单

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缥缈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为了进一步凝炼烟台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魅力,提升烟台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内外宾朋来烟观光旅游、定居养生、投资兴业,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

此次活动由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承办,征集活动从8月21日开始,到2015年10月21日结束,历时两个月的时间,逾期投稿视为无效。

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应充分体现烟台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地域特色等元素。城市别称要符合烟台实际、突出烟台特色,言简意赅、便于传颂,字数一般以一到两个字为宜,应征作品要包含简要创意说明。城市形象标识要富有创意,突出主题,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创意性、可观性,要文化感和时代感兼容,具有亲和力,富有艺术感染力。要易于制作,便于使用,在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上,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

在初评和公众评议基础上,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按照公众评议得分占40%、专家评审得分占60%的比例最终定评,定评结果将在相关媒体公示。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别称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0元;烟台城市别称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形象标识奖1名,奖励人民币20000元;烟台城市形象标识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最终确定为烟台城市形象标识的作品,主办方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颁发证书。

自8月5日烟台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征集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反响强烈,海内外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为烟台城市综合营销献计献策,截至目前,共收到烟台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6500多条。为了进一步凝炼烟台城市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魅力,提升烟台的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主办方决定在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征集的基础上,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承办单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二、征集范围

所有关心烟台发展的个人和机构均可参加征集活动。

三、征集时间

2015年8月21日—2015年10月21日。

四、征集要求

1.烟台城市别称和城市形象标识应充分体现烟台历史文化内涵和自然地域特色等元素。

2.城市别称要符合烟台实际、突出烟台特色,言简意赅、便于传颂,字数一般以一到两个字为宜(可参考附件中全国部分城市别称),应征作品要包含简要创意说明。

3.城市形象标识要富有创意,突出主题,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独特性、创意性、可观性,要文化感和时代感兼容,具有亲和力,富有艺术感染力。要易于制作,便于使用,在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上,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创作。城市形象标识设计电子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TIF或JPG格式;打印稿使用A4纸打印,图片不小于纸幅三分之二。作品中选后应提供完整、可用的矢量图(AI或CDR、PSD文件)。应征的个人或机构可提交多件作品,多人创作作品,所有创作者必须共同署名。所有应征作品应包含详细的创作说明。

4.应征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所有提交至主办方和承办方的应征作品概不退还,应征者请自留底稿。作品一经选定,使用权和知识产权自动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拥有决定烟台市城市形象标识和城市简称的最终权利。

五、提交方式

1.信件邮寄。主办方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芙蓉路6号,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市室(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邮编:264003)。承办方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北大街54号,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小新闻编辑部(邮编:264000)。信封背面请注明“烟台城市别称及城市形象标识征集”,截止时间以收到日期邮戳为准。

2.新媒体提交。应征者可登陆水母网(http://www.shm.com.cn/)或登陆大小新闻客户端,在相关专题页面提交作品。也可关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ytdaily)、大小新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xiaoxinwen),其中,提交城市别称应征作品请直接回复作品内容+联系方式;提交城市形象标识应征作品请点击公众号右下角的相关活动菜单。

3.电子邮件提交。应征者可将应征作品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主办方或承办方。主办方电子邮箱:ytcsxx@126.com,电话:0535-6789710。承办方电子邮箱:1271618335@qq.com,电话:0535-6631413。

应征作品一经送达,即视为应征者已全部知晓并完全接受本公告。应征文件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应征者可于截至日期前补正。

六、作品评选及奖励办法

1.作品评选分为初评、公众评议、专家评审、定评四个阶段。初评阶段: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今晨6点开设专题专栏,在水母网、大小新闻客户端开设活动网页,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定期将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和创意说明进行集中刊载,广泛加以宣传推广。公众评议阶段:在水母网、大小新闻客户端开设网上投票窗口,组织广大网民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作品。在初评和公众评议的基础上,主办方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照公众评议得分占40%、专家评审得分占60%的比例最终定评,定评结果将在相关媒体公示。

2.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别称奖1名,奖励人民币10000元;烟台城市别称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

3.评选最佳烟台城市形象标识奖1名,奖励人民币20000;烟台城市形象标识优秀作品奖3名,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入围奖若干名,分别赠送精美礼品一份。最终确定为烟台城市形象标识的作品,主办方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颁发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农历月份的别称

全文共 15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农历月份别称吗?今天小编来告诉大家,欢迎大家的查看。

【一月】

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献春、春王、首岁、华岁、肇岁、开岁、献岁、芳岁、初岁、发岁、初阳、孟阳、新阳、春阳、正阳、太簇、岁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谨月、建寅、寅月、杨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

【二月】

如月、梅见月、梅月、丽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婚月、媒月、小草生月、中和月、四阳月、四之月、春中、夹钟、仲钟、仲春、酣春、中春、仲阳、大壮、竹秋、花朝

【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三春、香春、蚕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禊月、嘉月、辰月、稻月、樱笋月、五阳月、桃李月、花飞月、小清明、姑洗、桃浪、雩风、竹秋

【四月】

乏月、荒月、阳月、农月、乾月、巳月、畏月、云月、槐月、麦月、朱月、余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维夏、始夏、槐夏、得鸟羽月、花残月、仲侣、纯阳、纯乾、正阳月、和月、麦秋月、麦候、麦序、六阳、榎月、梅溽

【五月】

炎夏、起夏、仲夏、超夏、中夏、暑月、鹑月、始月、星月、皇月、蒲月、兰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恶月、橘月、皋月、榴月、一阳月、端阳月、吹喜月、蕤宾、鸣蛙、夏五、小刑、天中、芒种、启明、郁蒸

【六月】

溽月、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盛夏、三夏、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长夏、极暑、组暑、溽暑、林钟、精阳

【七月】

初秋、素秋、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兰月、申月、巧月、瓜月、凉月、相月、文月、七夕月、文披月、大庆月、三阴月、夷则、初商、孟商、瓜时

【八月】

中秋、仲秋、清秋、正秋、桂秋、获月、壮月、爽月、桂月、叶月、酉月、柘月、雁来月、秋风月、四阴月、大清月、月见月、红染月、南吕、仲商、秋高、秋半、中律、橘春、竹小春

【九月】

菊月、柯月、剥月、贯月、霜月、长月、戌月、朽月、咏月、玄月、五阴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菊开月、红叶月、三秋、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穷秋、杪秋、深秋、末秋、残秋、凉秋、素秋、秋末、秋商、暮商、季白、无射、霜序

【十月】

露月、拾月、阳月、亥月、吉月、良月、阳月、坤月、正阳月、小阳春、神无月、时雨月、初霜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玄冬、元冬、玄英、应钟、小春、大章、始冰、极阳、阳止

【十一月】

仲冬、中冬、正冬、冬月、隆冬、雪月、寒月、畅月、霜月、复月、子月、辜月、葭月、纸月、霜见月、天正月、一阳月、广寒月、龙潜月、黄钟、阳复、阳祭、冰壮、三至、亚岁、中寒

【十二月】

腊月、除月、丑月、严月、冰月、余月、极月、涂月、暮月、临月、萘月、地正月、二阳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穷冬、黄冬、腊冬、残冬、末冬、严冬、师走、大吕、星回节、暮节、穷节、暮岁、殷正、清祀、冬素、残霜天

季令的别称: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节日的别称: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生必背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用丰富的词汇、审美的语感、神奇的表现手法塑造了无数不朽表现人丰富精神世界的艺术形象。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背文学常识中国古代诗人别称,欢迎大家查看。

1. 诗仙——李白

2. 诗圣——杜甫

3. 诗魔——白居易

4. 诗鬼——李贺

5. 诗豪——刘禹锡

6. 诗杰——王勃

7. 诗佛——王维

8. 诗狂——贺知章

9. 诗骨——陈子昂

10. 诗囚——孟郊

11. 诗奴——贾岛

12. 诗神——苏轼

13.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14.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15.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16. 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17. 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18.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19.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20.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21.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22.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23.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24.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25. 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26. 诗仙——李白

27. 诗圣——杜甫

28. 诗魔——白居易

29. 诗鬼——李贺

30. 诗豪——刘禹锡

展开阅读全文

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展开阅读全文

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唐·李白《初月》)

②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③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④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⑤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免""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如:

①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罗隐《旅梦》)

②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高考写作素材:中国的别称及解释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位于东亚,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一般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或中华民族。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时期黄河地域,逐步扩展到现今大陆法定领土内,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中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人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同周边各个民族进行交流,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北宋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而到2013年中国人口达到十三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有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和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 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 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 “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 《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十一、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高考写作素材:唐代诗人的别称汇总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仙 唐代诗人的别名趣录唐代大诗人李白,好饮酒,其实想象出奇,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时人称他为“李谪仙”。

19、诗圣 唐代诗人的别名趣录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做敦厚严谨,沉郁顿挫,多反映民间疾苦,充满忧国忧民情怀,被称为“诗圣”。

20、诗豪 唐代诗人的别名趣录唐代刘禹锡,是个风格雄浑豪迈,被白居易推为“诗豪”。

21、诗魔 唐代诗人的别名趣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实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所以人称“诗魔”。

22、诗鬼 唐代诗人的别名趣录唐代多才而短命的是人李贺,其实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代魏庆之说:“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高考写作素材:泰国的别称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通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其西部与北部和缅甸、安达曼海接壤,东北边是老挝,东南是柬埔寨,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泰国旧名暹罗,194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

泰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跻身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但于“九八经济危机”中受重大挫折,之后陷入衰退和停滞。是世界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一。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是经济的主要部门。泰国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电子工业等制造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汽车业是支柱产业,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泰国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泰国是佛教之国,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九成以上。

泰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和创始国之一,同时也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泰国的别称:佛教之国 大象之国 微笑之国,古称“暹罗国”。

展开阅读全文

蟾蜍成精--"蟾"字系列别称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月亮上有一只蟾蜍成了精,由此产生了"蟾"字的系列别称--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①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唐·李白《初月》)

②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③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④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⑤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免""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如:

①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罗隐《旅梦》)

②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展开阅读全文

以花命名的各月份的诗意别称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柳月 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 杏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 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 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 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 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 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 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 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 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 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腊月——梅月 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别称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①垂髫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④束发:男子十五岁。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⑩古稀:是七十岁。⑪耄耋:指八九十岁。⑫期颐:是一百岁。

12.米寿:88岁;白寿:99岁;茶寿:108岁;喜寿:77岁;

展开阅读全文

节日的别称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农历月份有哪些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1. 诗仙——李白

2. 诗圣——杜甫

3. 诗魔——白居易

4. 诗鬼——李贺

5. 诗豪——刘禹锡

6. 诗杰——王勃

7. 诗佛——王维

8. 诗狂——贺知章

9. 诗骨——陈子昂

10. 诗囚——孟郊

11. 诗奴——贾岛

12. 诗神——苏轼

13.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14.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15.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16. 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17. 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18.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19.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20.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21. 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22. 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23. 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24.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25. 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26. 诗仙——李白

27. 诗圣——杜甫

28. 诗魔——白居易

29. 诗鬼——李贺

30. 诗豪——刘禹锡

[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的别称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月亮的别称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展开阅读全文

月亮的别称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1.白兔(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白玉盘(呼作白玉盘。大明夜已残)

3.半轮(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4.宝镜(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5.冰壶(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6.冰鉴(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7.冰镜(团团冰镜叶清辉)

8.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9.冰盘(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10.冰魄(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

11.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

13.蟾宫(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14.蟾光(仰首望蟾光, 无踪亦无影)

15.蟾盘(共看蟾盘上海涯)

16.嫦娥(嫦娥出复还, 似诉无限情)

17.方晖(方晖竟户入,圆影隙中来)

18.飞镜(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19.飞轮(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20.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

21.挂镜(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22.广寒(深守广寒内, 时思海上生)

23.桂宫(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24.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25.姮娥(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26.金波(月穆穆似金波)

27.金镜(何人玉匣开金镜)

28.金盆(墙西云正黑,趾趾堕金盆)

29.明镜(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

30.清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31.琼阙(细雨蒙琼阙, 浓云蔽玉京)

32.秋影(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33.素娥(素娥即月亮别称)

34.素月(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5.太阴(太阴妙果素月天尊神位)

36.兔影(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

37.悬钩(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38.瑶台镜(又疑瑶台镜)

39.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

40.银盘(月从海东来,径尺熔银盘)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诗人的别称文学常识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1.诗仙——李白

2.诗圣——杜甫

3.诗魔——白居易

4.诗鬼——李贺

5.诗豪——刘禹锡

6.诗杰——王勃

7.诗佛——王维

8.诗狂——贺知章

9.诗骨——陈子昂

10.诗囚——孟郊

11.诗奴——贾岛

12.诗神——苏轼

13.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14.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15.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16.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17.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18.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19.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20.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21.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22.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23.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24.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25.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26.诗仙——李白

27.诗圣——杜甫

28.诗魔——白居易

29.诗鬼——李贺

30.诗豪——刘禹锡

31.诗杰——王勃

32.诗佛——王维

33.诗狂——贺知章

34.诗骨——陈子昂

35.诗囚——孟郊

36.诗奴——贾岛

37.诗神——苏轼

38.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39.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40.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41.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42.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43.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44.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45.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

46.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47.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

48.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49.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50.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

51.一佛居士——郑侠(北宋文学家)

52.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

53.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

54.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55.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

56.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

57.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女诗人)

58.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

59.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60.至游居士——曾慥(北宋末、南宋初)

61.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

62.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

63.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

64.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

65.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66.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

67.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

68.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69.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

70.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71.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

72.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

73.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

74.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

75.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

76.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

77.贺梅子——宋代贺方回有首《青玉案》词,结句“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78.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79.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80.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81.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82.长爪郎——唐代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83.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84.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85.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86.米颠——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87.贺鬼头——诗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展开阅读全文

秋的别称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此外,秋天还有三秋、素秋、商秋、西陆、白藏等雅称。

三秋:古时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代就就是指秋天。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王维有诗:“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陈子昂有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素秋:秋属金而色白,秋天又称素秋。杜甫《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欧阳修《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商秋: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秋故名商秋。潘尼《安石榴赋》:“商秋授气,收毕敛实。”陆机《行思赋》:“商秋肃其发节,玄云霈而垂阴。”秋还称商序、商节、白商。

西陆:就就是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牞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骆宾王《在狱咏蝉》诗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秋色为白,秋又就是收获储藏季节,故秋称之为白藏。有“白藏”注解曰:“气白而收藏万物。”《尔雅·释天》:“秋为白藏。”

爽节:天高气爽的季节,就就是指秋天。谢月兆有诗云:“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爽节亦就就是指重阳节。李适有诗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秋天称呼颇多,还有清秋、高秋、霜天之别称,秋意似乎详述不尽。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子侯《董娇饶》:“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庾信《和裴仪同秋日》:“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女人的别称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在此作简要介绍。

①、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②、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③、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白色的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白色的粉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⑥、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⑦、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⑧、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的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