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励精图治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励精图治问题。

分享

浏览

4914

作文

3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根本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

【释义】励:激励,奋勉;图:谋求,设法;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比喻振作起来做好某件事情。

【历史典故】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他没有儿子,于是手握朝政大权的霍光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根据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的专权胡为,建议宣帝采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权力。由此,霍氏一族对魏相极度怨恨,便假借太后命令,准备先杀魏相,然后废掉宣帝。宣帝得知霍氏一族的阴谋后,先发制人,采取行动,将霍氏满门抄斩。

从此以后,宣帝亲自处理朝政。因其年少时曾流落民间,所以深知民间的疾苦,他直接听取群臣意见,严格考查和要求各级官员,严惩了一批贪赃枉法的官吏,免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他还降低盐价,提倡节约,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在魏相的监督下,百官尽职尽责。在魏相的配合下,宣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的有效措施,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宣帝在位25年,使已经衰落的西汉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史称“宣帝中兴”。

【成长心语】

顽强的精神背后是坚定的信念,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气概。汉宣帝正是拥有了顽强的精神,才实现了“宣帝中兴”的局面。可见,振奋精神乃是一切事业成功根本。振奋精神,才能有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才能看到光明,鼓足勇气,战胜困难,排除阻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励精图治励精图治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 《汉书·魏相传》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宋史·神宗纪赞》

【解释】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雄才大略

【相反词】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同韵词】朝三暮四、百金之士、枯槁之士、穷巷陋室、操戈同室、悠然自适、逆天行事、前尘影事、旷职偾事、少不经事、......

【年代】古代

【灯谜】医学

【成语故事】公元前68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刘询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假借太后命令欲杀魏相,汉宣帝先发制人将霍氏满门抄斩,从此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励精图治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励精图治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励精图治

【色彩】褒义

【读音】lì jīng tú zhì

【释义】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二、成语造句

1、勾践励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吴国。

2、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经过二十多年励精图治,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4、要想在商场上独领风骚,必须励精图治,好好打拼才行。

5、唐太宗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

6、这些年来,他励精图治,企业从小到大,现在已成为全国重点企业了。

7、封建社会最高统治集团往往派些钦差大臣作为他们励精图治的标榜。

8、只有励精图治的皇帝,才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

9、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10、南宋的统治者,面对残山剩水,不思励精图治,而是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