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浔

南浔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南浔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南浔问题。

分享

浏览

2794

作文

11

南浔古镇游记作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南浔古镇,在我心中是一个神秘又繁荣的古镇。南浔由南邻村和浔溪村组成,中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古时这里的居民们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当我坐着一条古色古香的船在水上行驶时,我把手伸出窗外,感受风的清凉,感受空气的清新,格外惬意。

小船晃晃悠悠地前行,我们先来到了张石铭故居。它宽敞宏伟,还带有西式的建筑风格。它雕刻精美,门上还刻有神话故事。看着一扇扇门,读着一个个故事,感叹着古代人们的精致工艺。

离开张石铭故居,我们又来到了另外一位张家人的故居——张静江故居。它是典型的江南豪门大宅。门楣上的门雕全是用方砖雕刻的,在南浔建筑中与众不同。窗上雕着精美的芭蕉叶,还用珍珠粉、钻石粉和矿物质粉调和成的特殊颜料给它们涂上淡雅的绿色。就连窗框里镶嵌着的玻璃也大有来头,这是一种从国外买来的特殊工艺玻璃,据说那玻璃一两金子一块呢。张家是南浔最富有的人家,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奢华,展现着100多年前古镇鼎盛的繁华。

南宋时期,南浔以蚕丝精华“辑里湖丝”扬名世界,铸就了一批丝商巨富,也为老百姓带来了安居乐业。在“辑里湖丝馆”,我们看到了那时的丝绸,象月光下一条平坦静谧的大河,没有一丝曲折,虽历经近千年,却依旧**无暇。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正坐在展示馆的门边,专心致志地剥着蚕茧,娴熟却又小心翼翼的。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会是这样的场景吧?!走出湖丝馆,我们刚好看到了古时迎新娘的热闹场景。

看着看着,我不禁出了神,仿佛乘着时光机回到了宋朝,看到张家的人们在庭院里忙进忙出,看着成堆的丝绸一匹一匹的卖出去……

来到南浔,让我看到了古时的繁华,感受到了中华历史的悠久和灿烂。很幸运,我是一个中国人,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华夏的子孙。我相信,不仅是过去,将来的中国也会像这南浔古镇一样,持续地繁荣下去,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古镇游记作文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三,我们一家三个离开了湖州,踏上了南浔之路.

一出南浔的汽车站,就感觉到了浓浓的商业气息,宽阔的马路,热闹的商铺,没有半点的古镇气息,路边停着许多的三轮黄包车,这就是南浔的"的士"了.坐上三轮车,车主说了,真正的古镇还在前面呢,周围是新的南浔住宅商业区.哦,原来如此啊.

老老远就看到了一座很高很大的石头牌坊,上面写着就是古镇南浔了,本打算在古镇里找个住宿的,但是寻了很久发现好多的商铺都还关门休业要等到大年初八才营业,并听这里的人说,古镇里面的住宿是不多的,还是到古镇外去找吧.

在古镇的附近找好住宿,稍微休息片刻,我们就漫步在古镇之中了,那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古镇上人烟稀少,非常的清静,走在一方方石块铺出的小路上,傍着一条小河流伫立着一排排的雕花木楼房,也许是年代久远,也许是被风雨的侵蚀,木头上面的油漆已经所剩无几了,露出的略带浅棕色的木面.每走一段,就有一座小石桥,真所谓,小桥流水人家,一切尽收眼底.

儿子既新奇又很羡慕地抚摸着那一根根的亭柱,一扇扇的雕花木门,而我和老公则是重温当年我们这里的人家,其实我们这里也是江南水乡,所有的建筑格局和南浔的古镇是几乎一样的,后来时光的变迁,加上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把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一些老的深宅大院都给拆除了,我家的老房子也一样惨遭不幸.儿子无不感叹可惜啊.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路上的人也更加少了,小河两边的灯都开出来了,漫步在这幽静的小路上,才感觉到古镇的那种特色.在河边一"沈家人"的小饭店前,我们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南浔的特色菜肴,邻桌坐着一三十不到的男子,旁边一大大的类似登山行囊,一问原来是从温州徒步而行到南浔的,晚上就在野外搭个帐篷,顺路还去了西塘玩了几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能一人徒步旅游者,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毅力,如此这般的举动,确实让人敬佩.

夜晚的天空上挂着一弯新月,虽然已经是入春了,但是春寒料峭,阵阵晚风吹来,穿着单薄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夜深人静,小小的石路上只有我们三个在漫步了.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古镇游记作文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去江南旅游,游览了浙江的南浔古镇。此镇位于浙江北部,毗邻江苏,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游览此古镇,能体验到浓郁的古代文化和古老的建筑艺术。

走进南浔古镇,你会看到古迹众多,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独具江南风情的明清古建筑群。真可谓石桥粉墙乌瓦,小桥流水人家;中西合璧佳景,绮丽风光俱佳。

步入了小莲庄。便见园内绿枝繁茂,各类建筑别树一帜,内外两园风貌各异。外园是一占地十余亩的荷花池,因其形似挂瓢,人们称之为“挂瓢池”;漫步池畔,风荷袅袅,顿感觉心静气爽。沿池碑刻长廊曲径蜿蜒,留有不少名人佳作。池畔掩映的西洋建筑“东升阁”,则给人一种异国风情之味。那“净香诗窟”构思独特,厅内房顶一呈升状,一现斗状, 故称“升斗厅”。随后又来到扇亭、退修小榭、掩醉轩、养性德斋等景点,但见这些古建筑不但设计独特,且还各有出典。

最具特色的景点要数“嘉业藏书楼”了,此楼缘于末代皇帝溥仪所赠“钦若嘉业”的九龙金匾而得名, 整个建筑呈中西合壁风格。进入正门,只见左边是一荷叶形的莲池,沿池环绕着由太湖石堆垒而成形似12生肖的假山。最引人逗趣的是那3米多高的“啸石”,上前凑近石上小孔,使劲一吹,便如虎啸般声振全园,游人纷纷上前,欲欲而试。藏书楼为回廊式的两层楼房,中间的大天井如同一个大球场,四边由7间两进和左右厢房组成,共有书库52间。此楼创始人为刘镛之孙刘承干,历时20年费银30万两所造,藏书60万卷。刘还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刻书200余种。这些藏书和雕版现在已捐给国家,成了国家文化宝库中珍贵藏品。

南浔古镇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仅宋、明、清三朝统计,有进士41名、京官56名、州县官57名。近、现代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80多名。

游南浔古镇,收获颇丰,很多游客感叹:到此一游,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访胜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南浔访胜南浔,大厦林立,道路纵横,红尘滚滚,哪有古镇的踪影?我问当地人,他们说:过了大桥,就是老街,果然如此:一条溪流蜿蜓而流,两岸尽是深院高墙的旧宅,马头墙、木门窗、石门槛,青苔布满旧弄堂,沿河廊屋皆为店铺:药店、茶馆、南货店、鱼行、丝行,恰逢新丝上市,客商蜂拥而至,列肆喧闹,衢路为之阻塞。

走着走着,几疑走进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城,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色令人应接不暇:明清古风犹存,酒楼上仍挂着隶书“酒”字布幌,青石街上,木屋旁尽挂着鲜红的灯笼,弄堂里不时飘来《梅花三弄》的广东音乐,夹杂着小酒铺划拳行令的喊叫声……

下雨了,我坐在沿溪陈旧的长廊靠椅上,尽情欣赏眼前的景色,这条河或者叫溪的水流缓缓地轻描淡写地流着,雨中穿过古老的南浔,象在沉思象在叙述往日流逝的历史,虽然显得有些单薄,但仍保留着这座古镇特有的灵气。忽然一阵布谷的叫声,打断我的构思,抬头见一个采桑姑娘背着竹篓碎步向石桥飘来,石桥长满青苔,一棵苍老的桑树将桥面遮住。她提着裙角,站在高高的桥上,一脸灿烂的笑容,多像南浔的形象!

等到雨停,我欣然走进一家深院,青花瓷瓶里开着五六枝箭兰,蓝色的花被深绿色的长叶簇拥着,显得无比的幽静而文雅;脚下的石板过道光滑如镜,檐下的雨滴还在滴答滴答。篱边的玉兰也开了,满树繁花,洁白如雪,一阵雨后的清风,香气袭人,沁入心脾。穿过这家小院,我又站在临河的老街。这里的店铺都是独家独院,一色的水磨青砖地面,木制的匾额显得十分庄重,醇古淡雅。

可以看出这儿很有文化底蕴,门额题匾都是当时的名人所写,一笔好字会引来许多观众啧啧的称赞。再从那些古屋翘起的飞檐瓦脊和扣着铜环、铜钉的黑漆大门来看,南浔的富庶非江南一般水乡可比,那些大户门旁矗立的青石双狮,也能感觉到时光堆积的厚度,以及它所散发的悠久文化的深沉韵味。

随后我所参观的“嘉业堂藏书楼”、民国富豪张静江的故居、花木扶疏的“小莲庄”,无不透露出他们当年纸醉金迷的奢侈,无不让人深深地咀嚼早已失散的华丽和沧凉。这些往日的过眼烟云,象画家笔下的水墨,洇在宣纸上漫衍出曾经让人着迷的画幅,从中悟出那份空灵飘逸的意境,以及那空灵背后隐藏的无可奈何的凄凉和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江南水乡之南浔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南浔,它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园林树木很多。我们来到南浔的时候正好是傍晚,许多外地游客已经离去。走在小镇上,与漫步在公园里没什么区别。南浔虽然也是江南水乡,但它不同于西塘和乌镇。这里的小河两旁建有高高的河堤,河岸上是高大茂密的树木。走着走着,不时还能看到一座座小亭子和长廊。南浔只有三座古桥,每座古桥历史都很悠久。我站在广惠桥上,望向远方,清亮的小河中倒映着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还有那灰白相间的江南古宅。南浔最著名的就是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颖园、张石铭旧居等。这些地方都是私家园林,现在它们都是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最喜欢嘉业堂藏书楼,它是一座两层楼的庭院。楼的主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建成,并且藏书60万卷。后来,他把藏书和藏书楼都献给了国家。我想,他收藏了这么多书,一定是个非常爱读书的人。藏书楼门外有个小水塘,水塘四周是一圈假山,假山上有个小亭子,另外还有小桥和长廊。这虽然是个藏书楼,但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美丽的小公园。

南浔是个美丽的小镇,它既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苏州园林的风韵。我爱南浔,我会永远记住它。

展开阅读全文

美丽的南浔古镇作文350字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吃好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南浔古镇散步,我看到了好多人在夜游古镇。一条很长很长的小河,弯弯的石拱桥倒映在水里又大又圆,像是中秋节的月亮,漂亮极了!还看到了有一座房子,它的一面墙壁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又往前走了很远的路。看到了百间楼,就是有一百间很久以前建的青瓦房,然后我们回来走的小河另一边路上发现了用玻璃保护住的两支大大的毛笔。

走进屋里,看到了好多珍贵的玉石的项链和手镯,还有各种形状雕刻的奇石,其中有一块叫天外天的陨石在房子的正中央,我还对着陨石许了个愿望。

偷偷告诉你们,我许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会做我一直担心的数学课堂作业。出来之后,看到卖冰激淋的店,真想买一块吃,不过妈妈说天凉了不能吃,我还是听妈妈的话没有买,最后我们就沿着美丽的小河边回家了。

南浔古镇可真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古镇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风景优美的南浔古镇

听妈妈说南浔是江南十大魅力古镇之一。有小桥、流水,还有各种老建筑,景色迷人,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我们先去的百间楼,百间楼因两岸傍河建楼百间,又架长板百间楼石桥连接两岸故称为“百间楼”。傍河而筑的百间楼,有的充分利用空间筑骑楼;有的楼前连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阳。

然后我们沿着小路走,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幢辉煌的、高大的楼房,里面有各种各样用石头做的大象,还有让游客留作纪念多的相框,我在相框前留了影,我继续往前走,远处飘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我顺着香味往前走,原来是《十二道锋味》中的浔蹄,我尝了一下味道果然不错。我还沿着路看到了南浔著名的景点小莲庄,小莲庄外处处都是桂花的香味,游客人来人往,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刘氏梯号和张石铭故居这两座房子都是中西合壁的风格,张石铭故居相比更大一些。

南浔真美呀,我爱我的家乡——南浔!

展开阅读全文

美丽南浔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南浔,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一直被称为“文明城镇”。随着科技的发展,南浔变得越来越好了。暑假期间,正值我们南浔创建美丽城市。

创建美丽城市最主要的就是生态文明了。说到生态文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浙江因水而名,可是所谓的“五水共治”是什么呢?让我来为你们介绍一下吧。

“五水共治”的意思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

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所以有了“五水共治”,人们都开始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河边也围起了栏杆防洪水,河里的垃圾也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时清理、打捞。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再加上我们省推行“五水共治”。小区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着两个垃圾桶,用上了抽水马桶。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说过了生态文明,现在来说说礼貌吧!礼貌是做人的基本,所以我们要有礼貌、懂礼仪。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基本礼仪: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说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见到认识的人要问好等等。

为了南浔未来会更加美丽,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从大家做起!一起来珍惜这美好的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文园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家乡南浔的旅游景点,那还真不少!但是今天我要带您去的,既不是闻名中外的嘉业藏书楼,也不是号称江南第一宅的张石铭旧宅,而是位于藏书楼旁的文园

文园还真是一座文化之园。走进古色古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座“名人馆”。左手边是“吴寿谷艺术馆”,里面陈列着许多吴老爷爷的虎画,画上的老虎有坐着的,有卧着的,也有昂首呼啸的,只只栩栩如生,真不愧是“江南虎王”;右手边是姚珠珠舞蹈艺术馆,里面珍贵的舞衣、舞鞋和照片,向我们再现了一个学舞的幼童是怎样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的。再往里走就是徐迟纪念馆了,里面有一尊徐爷爷的半身铜像,托手沉思的“他”用200多幅照片以及许多的著作,讲述了自己创作的一生,热爱家乡的一生。

纪念馆旁的同心湖中央,耸立着一幢造型美观,气魄宏伟的建筑物,那是文昌阁。它是一座三层楼阁,四周围绕着玉石栏杆,通过状元桥与北面的望鹊楼相连。文昌阁的倒影在湖水中微微晃动,美丽极了!

走过望鹊楼,就是南浔名人长廊了。名人长廊依湖而建,一直伸向湖南端。一块块白色天然大理石上雕刻着明代至今的80多位南浔名人的画像和事迹,其中有大学校长,有革命志士,有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师,有“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有南浔“四象”……

听我介绍了这么多,您是不是心动了呢?其实,文园中的景观还有许多:红军长征追踪馆、李大震艺术馆、镇史亭、小小天安门……要想有更多的了解,您就自己来文园看一看,走一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记南浔古镇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小桥流水人家,一副生气勃勃的古镇风味,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张石铭旧宅就坐落在这风景如画的古镇中,出入厅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三个大字“懿德堂”,很有气势,堂中悬一幅墨竹,万古常青,经久不衰,风雨不阻,无不体现一种富贵人家兴旺之气胜,世世代代以德为求。在屋中一转,竟有几十间房子那么大,奇珍异宝数不胜数。从法国进口玻璃百年不粘尘,南浔三大奇石之一“鹰石”,造型酷似一只苍鹰展翅高飞,形象生动。东转西转,忽地来到了他们家的后花园,红砖雕饰的西洋门楼,内设欧式舞厅,遥想当年,必定歌舞升平,欧式舞厅,在今也是相当罕见,何况在古。

一路顺溪而行,碧波荡漾,墙上的漆脱落了,足以见岁月的苍桑。张静江故居,与张石铭旧宅相对,大厅里悬挂“尊德堂”三个金色大字,堂中悬挂一幅著名书画家昌碩于张静江之父张宝善大寿时所赠,画上高耸的石头象征南山,硕果累累,恭贺张宝善“寿比南山”、子孙满堂。1929年,张静江在杭州成功开办第一次西湖博览会,该宅是重建的,但也毫不失古色古香之蕴。

踏青石板路,我们又出发了,百间楼依河立楼,骑楼式长廊顺河道蜿蜓曲折,与石桥处处相连,与映在河中的倒影构成了一幅江南枕水人家的画卷,连丫鬟的住处也如此依山傍水,其主人更应是大富大贵。徜样在百间楼那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传来清脆的石板“嗒嗒”声,声声入耳,远离了城市的喧器,品味现代住房中独一无二的优雅,心静宁如水,家家楼房相接离水一尺却又得一方天,南浔人造百间楼,既体现了聪明才智,又体现了谦让精神。

小莲庄,顾名思义又一定是一个充满莲叶的山庄,寻着水声而去,忽见一个大池塘,莲叶碧绿,似绿宝石一般,一望无际,一株株莲叶亭亭玉立,远胜于西湖,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依山傍水,似乎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假山成群,这种规模,不要说在古代,在今天也是相当罕见的,风拂过湖面上微波荡漾,荷叶随风摇曳着,后花园是一座太湖石叠成的,一旁枫叶开得正红,遂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意,后花园中一座铁顶小亭子,俗称听雨亭,在下雨时“滴滴嗒嗒”很是好听,只惜今日无雨,难得一听,绕园一转竟发现只有一个出入口,与外界隔绝,是个休息玩耍的好所在,围荷花池走了一转,面积还真不小,十几亩地,雨有莲趣,风摇菡萏,珠雨露润,婀娜多彩,依稀可见昔日繁盛。

在这样一个古镇,却也迷漫着现代的气息,来自哈尔滨的冰雕,电子的音乐,却也不失优雅,一座座年代久运的石桥,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就像一位百年老人,把多少人马渡到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展开阅读全文

南浔古镇游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可见南浔之富庶和文化底蕴之深厚。古人又云:“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这更强调了南浔的荣华富贵。这不,国庆期间,我和爸爸慕名前去参观。

我们走进了南浔古镇公园,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说法。“象”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上的世家,如刘家、张家、顾家和庞家;“牛”是指家里有一千万银两以下、一百万银两以上的世家;“狗”是指家里有一百万银两以下、五十万银两以下的世家。实际上,“八”和“七十二”并不是准确数字,“牛”和“狗”的数量远不止这些,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南浔“一个清政府,不如南浔半个镇”的名号并非徒有虚名!

我们先去刘家参观。沿途有许多有趣的景象:脖子上系着细绳的随时准备捕鱼的鸬鹚,手臂般粗的毛笔,东西合璧的小楼……

我们到了刘家的度假村——小莲庄。现在到秋天了,那里的荷花竟然还没有凋谢,还是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呢!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座约10米高的假山,导游姐姐告诉我们,那就是整个南浔镇的最高峰!“真的吗?!”我着实被吓了一跳,在我的印象中,村落里都会有高高的山峰啊。原来南浔处在平原地带,这10米高的山就已经是最高峰了。我们在假山里玩迷宫游戏,我差点迷了路,幸亏有指南针,它救了我一命。

参观完刘家后,我们到了张家。张家的玻璃雕、木雕和砖雕都非常精美。当我们经过张家的乐厅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乐厅门前有两颗高大的广玉兰树,其中一棵树上有一个蜜蜂蜂巢,一只马蜂想到蜂巢里大吃大喝,蜜蜂们出来迎战,每当马蜂进攻时,蜜蜂就飞起来防守,马蜂无机可趁,悻悻地走了。小蜜蜂真是好样的!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顾家开了一个基金会专门帮助贫困学生,“真是善良的人啊!”我在心里夸他们;庞家虽然还在修理,但很快就会竣工,给工人哥哥姐姐们点赞!

南浔真是个好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