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印刷术

印刷术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印刷术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印刷术问题。

分享

浏览

2922

作文

5

印刷术的影响与争议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隋唐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中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11世纪以后,又由阿拉伯传的欧洲,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随着造纸术的传播,纸张先后取代了埃及的纸草,印度的树叶以及欧洲的羊皮等,引发了世界书写材料的巨大变革,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

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晚于中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1584年西班牙历史学家,传教士冈萨雷斯· 德·门多萨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提出,古腾堡受到中国印刷技术影响;中国的印刷术,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中世纪欧洲书写都用羊皮纸卷,并无“书籍”和“印刷”的概念。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作为他的印刷的蓝本。门多萨的书很快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在欧洲产生很大影响。法国历史学家路易·勒·罗伊,文学家米歇尔·德·蒙田等,都同意门多萨的论点。法国汉学家安田朴曾以“欧洲中心论欺骗行为的代表作:所谓古登堡可能是印刷术的发明人”为题,论证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来源于中国。([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

展开阅读全文

印刷术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雕版印刷

据载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但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并非现代印刷术的前身,而据李约瑟所论北宋制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有许多劣势的地方。

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不过,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书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间刊行的《金刚经》。 该经长5.18米(17英尺),卷轴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农历4月15日(即868年)。学者李约瑟和钱存训(Tsien Tsuen-hsuin)的记述表示金刚经的书法雕刻远较较早印行的单页版陀罗尼经更为先进,更为精巧。另外,两个最古老的印刷农历日期为877年和 882年,它们是在当时佛教圣地敦煌被发现;

活字印刷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在他写于1088年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将此发明归于不知名的工匠毕升(990年-1051年)。随著烧结陶土字符的使用,沈括描述毕升制作字形、捡字排列、印刷、并在印刷后拆解留待后来使用。毕升曾尝试木制活字,但木制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祯(活跃于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趋完善。王祯亦将文字按照音韵组合置于有小隔间的转轮排字盘以方便捡字。至于铜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华燧(1439年至1513年)于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趋完美。

木活字

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祯发 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 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中东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字,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名人故事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早先印书,都是把书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印。听说师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展开阅读全文

体验活字印刷术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文字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因为它是中国常用的字。可是你知道活字印刷吗?它就是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当你走进时光印记印刷活字体验馆时,一股墨香扑鼻而来。远远就看见秦皇岛晚报小记者老师和秦皇岛市图书馆的老师们,已经在这里等候小记者的到来。哇!穿上活字印刷的衣服好漂亮呀!顿时就能让你感觉到自己就像是那个一位万里挑一的小博士。我照完美照后,开始听老师的讲解了。

活动体验馆的老师一一的讲解了活字印刷的起源以及制作过程,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是——毕昇(约970-1051年)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家。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他发明的活字是开端,德国发明的人工谷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可是比咱们的晚了好几百年。老师最后讲到了印刷活字用到的汉字有6700个,另加数字、偏旁部首、字母等共计7000多个。小朋友们咱们的活字印刷发明是不是很伟大呀?好了介绍这么多了,马上要开始我们的小记者手工体验啦!

我们小记者活动体验分为:古诗印刷和三字经两种。我在第一组我们组共有四人。开始印刷古诗了,组长分配每人找一句古诗。大家齐心协力、认真仔细的在活字架上找字。两个小记者按住宣纸,我负责上墨。组长负责印刷。我们配合默契《从军行》和《三字经》印刷完毕。我的手臂酸得不行了,想想古代的人要手工印出那么多的书,那要花多少精力呀!

我兴奋地拿着作品回到家,要把它裱在镜框里,挂在墙上。这次的活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添了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体验活字印刷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活字印刷是我国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我觉得这是一种古老,方便,伟大的发明,那时候,没有打印机,复印机,古人却那么聪明发明了印刷术。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才方便了文化的传播。

今天,我去体验馆亲自体验了活字印刷。为了能够更好的感受,首先我换上了古时候学童的服装。哈,我觉得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之后,我领了一些工具,比如一张纸,一块蜡,一把刷子和一支毛笔。跟着,我听讲解员叔叔的步骤,他讲的非常详细,我也听得很认真,后面就是我开始操作了。有些胆战心惊,我像讲解员所讲的那样,先用毛笔沾上墨水,在格子上反复发热涂刷,直到颜色均匀为止,接着我把纸轻轻地铺在格子上,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铺好,要知道在古代造一张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后,在刷子上擦上蜡,用力的在纸上反复的涂擦,就能看见字一点一点的出来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纸从上到下慢慢揭开,就成功了。

我听讲解员叔叔说这些刻字的工匠,都不会认字,上级让他们刻什么就刻什么,刻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活字印刷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啊!还有在古代,穷人是不能读书认字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生活,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