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

历史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历史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历史问题。

分享

浏览

4803

作文

3146

2024“九一八”84周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全文共 2174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在84年前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沈阳柳条湖路段南满铁路路轨,随即嫁祸中国军队,进而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侵占沈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3月,日本匆忙拼凑起“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漫长的奴役与殖民统治。

日本发动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并非“事出偶然”,而是蓄意制造。法国著名史学家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在其《外交史》中有如下论述:爆炸发生之际,日本人“恰巧”在铁路附近操练。之后,“日本军队立即占领了沈阳,接着又占领了长春和吉林。日本军队在几个星期内就控制了整个满洲。”“奇怪的是,所有的日本军队几乎是同时在9月18日晚上采取行动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预定的计划”。

推行“大陆政策”关键步骤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挑战国际秩序、推行“大陆政策”的关键步骤。所谓“大陆政策”,是指日本以称霸东方为目标而推行的对亚洲大陆的侵略扩张政策。亚洲大陆一直被作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地缘战略重点。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尝到了以武力攫取利益的甜头,扩张野心持续膨胀,谋划独霸中国东北。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了日本推进“大陆政策”的步伐。对外依赖严重的日本经济受危机打击较欧美更为沉重,大批企业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仅在50%左右。经济的极端困境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为缓解国内压力,转移社会不满,日本统治集团在强化对海外殖民地掠夺的同时,大幅增加军费支出,加紧扩军备战,积极谋划以武力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931年6月,日军参谋本部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主持下制订了《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这实际上是一份军事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计划。

映射列强远东争霸格局

“九一八”事变映射帝国主义列强远东争霸的国际关系背景。一战期间,日本趁欧美列强无暇他顾,加紧对华扩张,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试图将中国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战后,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日本超过英美跃居首位。根据《凡尔赛和约》,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华一切特权及太平洋赤道以北岛屿,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增强,这导致它与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矛盾加剧。

一战后的美国随着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长,急于夺取远东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迫切要求根据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针对日本在华势力的迅速扩张,美国参议院1931年1月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制订对华经济扩张计划,建议对华贷款3亿美元(即“白银贷款方案”),供中国收回被日资控制的铁路。美国资本大量涌入东北,计划修建与南满铁路平行的铁路,开始与日本展开激烈争夺。

美日矛盾激化构成“九一八”事变的多边背景,而国际关系列强争霸的本质又决定了日本的侵略行径无法被有效遏止。日本军事侵占中国东北,公然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坏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格局,而美英出于借助日本镇压中国革命以及反苏反共的目的,对其采取了姑息纵容政策。

中国由衰而盛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由衰而盛的历史起点。面对强敌入侵,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空前团结起来,汇成了求解放争独立的浩荡洪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进而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中国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百余年来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外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从世界范围看,“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对华武装侵略的开始,也是其争夺亚洲霸权、走向发动世界战争的起点。中国率先以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不仅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由此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全民族抗战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历史沉淀后的宝贵镜鉴

“九一八”事变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国耻之痛,更有历史沉淀后的宝贵镜鉴。在事变发生前后的日本,以1930年刺杀首相滨口雄幸为开端,右翼团体及少壮派陆海军下级军官连续策划制造了多起血腥暴力事件,目的是为排除政党政治,建立国家垄断经济体制和军人法西斯政权。事变发生后,日本社会的“军国热”进一步高涨,各种参军热、捐款捐物热、游行示威支持关东军等狂热举动,为构筑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创造了条件。

今天的时代、今天的日本较84年前已有云泥之别。根据和平宪法,内阁统揽行政,成员只能是文职人员。尽管如此,当前日本社会政治中出现的某些“历史相似性”仍令世界感到不安。安倍内阁将“强军路线”与历史修正主义捆绑推进,日本政军关系在悄然变化,军队在国家决策与政策遂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恢复。在第84个“九一八”纪念日到来之际,执政的自民党强行推动旨在使日本重新成为“能战的国家”的新安保法案。

历史昭示,中国的稳定、富强、进步、发展本身,就是对地区与世界和平繁荣的最有力保障。中国唯有真正发展好、建设好,才是对任何居心叵测势力的最强有力的威慑。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近代史上被动挨打的弱国形象,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人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走出历史悲情,树立国际视野,以平和向上的心态与世界互动,以理性与智慧思考建构亚洲的永久和平,包括更深刻地了解、更准确地把握日本——这个昔日的入侵者、永远的邻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历史出处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倘或。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顾总》:“君昔 汉 公卿, 未央 冠群贤。倘若念平生,览此同怆然。”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倘若索战,俺两个死不打紧,着人知道呵,不坏了阿妈的名声!”《红楼梦》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的亲人来,只怕有混账人冒名领出去。” 鲁迅 《书信集·致颜黎民》:“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近义词】假如 如果 倘使 假若

【反义词】一定,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高中庆八一建军节作文:八一建军节的历史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4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1]

30日早晨,中央代表张国焘来到南昌,中共前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坚持认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应该争取张发奎参加,否则不能举行暴动。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认为,“在客观应当是我党站在领导的地位,再不能依赖张”。第二天,中共前委再次开会进行辩论。最后,张国焘表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此时,******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义成功后,发表了******左派《中央委员宣言》。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见证苦难岁月素材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1. 战争事迹(地道战)

地道挖了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地道。地道有四尺多高每个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用木料撑着的,很牢固的大洞。大洞四壁挖了许多小孔和气孔。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在洞里面住上三五天,不成问题。地道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或挖一个陷阱。陷阱里插上尖刀或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踩下去就送了命。在地道里拐弯处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万一敌人进来了,不知那里是死道那里是活道。进了死道,只有地雷等着他们;进了活道,他们也进不来。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

2. 英雄事迹(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一天,敌人来扫荡,来到山口迷了路。这时他们看见王二小在山上放牛,就叫王二小给他们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得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立刻就把小英雄王二小杀死了。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把全部敌人都消灭了。

3. 英雄人物

1. 雷 峰

2. 黄继光

3. 丘少云

4. 夏明翰

5. 王二小

6. 马宝玉

7. 胡福才

8. 葛振林

9. 宋学义

10.胡德林

12.刘伯承

4.革命诗抄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心得体会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区委宣传部的要求,8月8日我委组织全委干部职工观看由中共四川省委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组织拍摄的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虽然才看了两集,但很震撼,全委干部职工都深受吸引和鼓舞。

电视剧以“感人”二字贯穿始终。第一集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邓小平。架上洗脸盆、倒上热水洗毛巾、给儿子擦背、趴到床下捡螺丝刀,以及面对困难之时,邓小平一家人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的感人,那么的扣人心弦。

电视剧真实生动,人物塑造有血有肉。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心系国家、坚持原则的邓小平。在谈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邓小平说,毛泽东曾经让自己牵头对文革做出评价,也就是要三七开,最后他拒绝了,说自己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文革十年,刘少奇、贺龙、陶铸、彭德怀都给整死了,一大批人被整的很惨,老百姓越过越穷。他反复思考,难道这就是自己18岁以来所追求的革命吗?这样的革命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不能为了个人的得失而丧失原则。还是周总理说得对,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卓琳安慰说,文革十年,折腾了十年,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无论你怎样,我们一家永远不分开。对“文革”反思、对国家和人们的担忧,无不勾画出一个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形象。另一方面,剧中出现的一些历史画面,比如安徽凤阳地区农民外出逃荒要饭、唱花鼓戏的镜头;更震撼的是出现了深圳附近“逃港”浪潮,全国各地成千上万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汇集在宝安县,伺机偷渡香港。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疾苦,引人深思。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他是我国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领导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为小平生平的纪录片,不仅是伟人生日的献礼,更是一部肩负着“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力量”历史使命的作品。作为新时代的工作者,我们会勇担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不仅好好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政治上也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多干实事、做好服务,廉洁自律、树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汉初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他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而且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既不可能被推荐做官,又不会经商、种地,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只得依靠别人救济度日,这里混一顿,那里蹭一餐,许多人都很讨厌他。

为了生活,韩信只好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那里经常有许多老妇人在冲洗丝绵,其中一个老太太见他饥肠辘辘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韩信非常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大声斥责韩信说:“堂堂七尺男儿,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还希望你的报答啊?”韩信听了很是惭愧,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他每天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只等着机会的到来。秦末战乱,他辗转投奔了刘邦的汉军,做一个负责押运粮草的小官。之后,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名将军。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韩信帮助刘邦平定三秦之地,取得了对楚作战的胜利;连续灭魏、徇赵、胁燕,平定齐国;最后,逼项羽退到垓下,自刎而死。此战之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回到楚国后,找到当年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太太,送她黄金一千两,以报答当日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典故:《三国演义》之曹操煮酒论英雄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

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 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展开阅读全文

王莽复古称帝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10 字

+ 加入清单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

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习气。他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人们都说王家子弟数王莽最好。

王凤死后,他的两个兄弟前后接替他做了大司马,后来又让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意招揽人才,有些读书人慕他的名气来投奔,他都收留了。

汉成帝死了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九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有些吹捧王莽的人都说王莽是安定汉朝的大功臣出关于“纯粹”民主、“超阶级”民主的自由资产阶级理论来,请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后来,经大臣们一再劝说,他只接受了封号,把封地退了。

公元2年,中原发生了旱灾和蝗灾。由于多少年来,贵族、豪强不断兼并土地,剥削农民,逢到灾荒,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都骚动起来。

为了缓和老百姓对朝廷和官吏的愤恨,王莽建议公家节约粮食和布帛。他自己先拿出一百万钱,三十顷地,当作救济灾民的费用。他这样一起头,有些贵族、大臣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钱来。

太皇太后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的二万多顷地赏给王莽,王莽又推辞了。

王莽还派八个心腹大臣分头到各地方去观察风土人情。他们把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封地这件事到处宣扬,说王莽怎么虚心,怎样谦让。当时,中小地主都恨透了兼并土地的豪强,一听王莽连封给他的土地都不要,就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好人。

王莽越是不肯受封,越是有人要求太皇太后封他。据说,朝廷里的大臣和地方上的官吏、平民上书请求加封王莽的人共有四十八万多人。有人还收集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万多字。王莽的威望就越来越高。

别人越是吹捧王莽,汉平帝可越觉得王莽可怕,可恨。因为王莽不准平帝的母亲留在身边,还把他舅家的人杀光。汉平帝渐渐大了,免不得背地说了些抱怨的话。

有一天,大臣们给汉平帝上寿。王莽亲自献上一杯毒酒。

汉平帝没有怀疑,接过来喝了。

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汉平帝得了重病,没有几天就死了。王莽还假惺惺哭了一场。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王莽从刘家的宗室里找了一个两岁的幼孩为皇太子,叫做孺子婴。王莽自称“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有一批吹捧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什么“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图书也发现啦,什么在汉高祖庙里还发现“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匣子啦。

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向太皇太后去讨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在地上。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

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这些改革,听起来都是好事情。可是没有一件不是办得挺糟糕的。土地改制和奴婢私属,在贵族、豪强的反对下,一开始就没法实行;评定物价的权掌握在贵族官僚手里,他们正好利用职权投机倒把、贪污勒索,反倒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币制改了好几次,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又刮了老百姓的一笔钱。

这种复古改制,不但受到农民反对,许多中小地主也不支持他。三年以后,王莽又下了命令,王田、奴婢又可以买卖了。

王莽还想借对外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眉,这一来又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对。王莽又征用民伕,加重捐税,纵容残酷的官吏,对老百姓加重刑罚。这样,就逼得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铭记历史征文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郊上空弯月高悬,疏星点点。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打破了东北大地的宁静``````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军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gcd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嫩江大桥之战是一九八事变以来,中国东北守军与日本第一次激烈的战斗。在马占山将军率领下,中国守里“抱与城偕亡”的决心,与日伪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付出重大牺牲。不久,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陷落。

东北沦陷以后,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忘国奴生活。

以上是我对九一八事变的了解,如果不是蒋介石,我们中国也不会死亡很大;如果不是蒋介石出兵功打gcd,我国东北的同胞不会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如果不是蒋介石害怕自己被杀,就不会把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如今的生活我们做为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好报效祖国,成为一位有用的人才,这才能对得起以前的烈士牺牲换来的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范缜反对迷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南北朝时代,佛教渐渐盛行起来。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

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也请来一些和尚,到他那里讲解佛教的道理。萧子良还亲自给和尚备饭倒茶水。人家都认为他这样做有失宰相的体统,他却并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势力自然更大了。这些和尚宣传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

当时,有一个大胆的读书人名叫范缜(音zhěn),起来揭露这一说法是一种迷信,要大家别信那一套。

范缜的堂哥范云就是经常在萧子良家里走动的。萧子良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叫范云把范缜找到他家来。

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贱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

萧子良瞪着眼睛,一下子还听不懂范缜说的是什么意思。范缜接着说:“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是还没有把他反对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神灭论》。文章里面说:

“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

范缜在那篇文章里,还断定人死以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什么因果报应,都是骗人的话。

这篇文章一出来,朝廷上上下下都闹翻了天。一些萧子良的亲信、朋友,都认为非把范缜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萧子良又找了一批高僧来跟范缜辩论,但是范缜讲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还是辩不过范缜。

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

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

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了一个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发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

范缜听了,仰起头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萧子良拿范缜没有办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南齐王朝只经历了齐高帝、齐武帝两代,就发生内乱。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进建康,公元502年,萧衍灭了南齐,建立梁朝,这就是梁武帝。

展开阅读全文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观后感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刘星担任总导演,于兰,胡明钢联合导演,赵滨、僮瑞欣、马晓伟,张京生等实力演员加盟的红色史诗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公映。《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该片是赵滨与于兰导演合作的第二部电影,与《大烟炮!一千八!》中邋遢落魄的富二代不同,赵滨此次塑造了一个铁血柔情的红军战士,化身万千无名英烈的代表,通过在战争中的成长历程映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英明。

“小人物”站在历史风口 赵滨感恩电影演出机会

电影《遵义会议》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 赵滨饰演的方云霄在影片中是一名营长,战场上犹如野兽,浑身是胆的耿直军人在革命立场上从未动摇。据悉,剧中毛泽东曾给予这个小战士思想上的指引,“只有活着才能继续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赵滨用小人物的视觉刻画历史全景,也一直是电影所要弘扬毛泽东思想的“润物细无声”。 《遵义会议》作为一部刻画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影片,军人出身的导演于兰为了再现当年的残酷与艰辛,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来打造故事、还原场景,力求将历史片段的恢弘气势充分呈现于大银幕上。赵滨表示对这段经典历史饱有探索之心,他深深敬仰这段历史的伟大,他感恩能够出演电影并把这份热情注入到角色中,在挑战自我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虽然压力与动力并存,但仍希望影片可以唤起人们对伟人的追思,珍惜现实生活的不易。

拍摄过程苦亦无惧 赵滨水中站到抽筋

赵滨在角色塑造上严苛要求自己,阅历丰富的赵滨对于情感戏的把握精准细腻,对于人物的真实性尽力做到完美还原,敬业精神受到业内肯定。在《遵义会议》拍摄过程中,作为一名战斗英雄冲锋陷阵是必不可少的,战火中赵滨拍摄战争场面时没有退缩叫苦。 拍摄过程中有很多经典历史桥段可以给后来的观众做记忆修复,包括“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陕北会师”。“水下救人”是赵滨记忆最深刻的一条戏。那天太阳正毒,曝晒天气突然下雨,赵滨在水中泡了一个多小时,饰演“救人”这一过程中,他的腿早已经抽筋了。但是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在戏里揣摩,而且要做到精神合一,因此他顶着身体临界状态,一直撑到了拍摄完成。当天拍完这部戏,他转场电视剧《百家姓》饰演齐桓公,拍摄时总觉得哪里别扭,一看是妆没卸干净。他说:“拍摄战士的妆容是满脸油黑,相当难卸。”赵滨就是用这种坚持和认真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历史人物吧,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李白!

李白是盛夏时期杰出的诗人,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而后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抒发进步思想,抨击权贵,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他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用是在先打自认雄伟的形象,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她的事气势豪放,语言流畅自然,心路和谐多变。

《塞下曲》、《战城南》、《丁都护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表现出李白是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李白的每首诗都需要大家仔细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成语故事6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把此事当做借口,攻打赵国。而当时秦强赵弱,一打起仗来,赵国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赵王对此事无法决断,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得不行。

这时,有人对赵王说,平民蔺相如是个饱学之士,经常帮人解决难题,如果请他到宫殿上商议,或许能出个好主意。赵王听说赵国有此奇人,心中非常高兴,忙派人宣蔺相如来见。

蔺相如见到赵王后,就请求由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走一趟。他说:“假如秦国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那么这笔买卖也挺合算,我就把玉留在秦国;如果他们没有献城的诚意,我再把玉完整无缺地送回我邦。”

赵王虽然觉得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又想不出别的主意,只好拜蔺相如为使者,命他到秦国去献和氏璧。

蔺相如到了秦国,来到秦王宫中,把和氏璧双手奉上。秦王将美玉捧在手中,喜不自胜,根本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看秦王并无献城之意,便赔着笑脸对秦王说:“这块美玉上有一块瑕疵,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待小臣指给您看一看。”

秦王虽然狡诈,也中了蔺相如之计。他一心想看瑕疵到底在何处,就把美玉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手捧美玉,靠在柱子之上,怒气冲冲地说:“依我看来,您并不想把十五座城交给赵邦,只想欺辱我国,让天下人看我家大王的笑话!所以我用计调回宝璧。您如果逼迫我,我的脑袋和美玉就在柱子上一块碎了!”

秦王一心想得到美玉,生怕有所损坏,急忙从旁劝阻。他一面表示绝不食言,一面答应斋戒几日后举行迎璧大典,让蔺相如将和氏璧正式献上。

蔺相如根本信不过秦王,回到住处后就将和氏璧交给随从,让他将璧送回赵国。

到了秦王举行典礼的那天,蔺相如严肃地对秦王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我国,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献与我国,我国大王一定会将和氏璧给您送来。如果不这样,您即使把我杀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

秦王勃然大怒,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放蔺相如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盖世奇功,赵王就将他由一介平民封为“上大夫”,位列朝堂之中,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

成语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原主。

故事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出处译文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历史的作文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数字不仅发明的早,而且用途还无比的大;小到一道简单的一道计算题,大到模拟核爆炸,计算宇宙飞船的运行轨道。

虽然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但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改进,并传到了西方,西方人便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这就是阿拉伯的数字来源。

其实在以前就有约公元前3400年的埃及象形数字;约公元前2400年的巴比伦楔数字;约公元前1600年的中国甲骨文数字;约公元前500年的希腊阿提卡数字;约公元前500年的中国筹算数码,早在以前就有数字了。这也让我惊叹,原来古人就有数字的概念存在了,真是了不起啊!

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有了更好的数字,让超级计算机,为了我们的生活,再涂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有备无患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有备无患”比喻做事先有准备,才可以避免失败和祸患。

此典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春秋时代,晋悼公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的臣下司马魏绛也是一个执法严明的官吏。有一次,晋悼公的弟弟杨干在曲梁扰乱军阵,魏绛就把替杨干赶车的仆人,抓来斩首示众。

杨干向悼公哭诉,说魏绛目中无人侮辱王室。晋悼公听了火冒三丈地说:“我的弟弟受了侮辱,有什么羞耻比得上?我一定要杀死魏绛才能出这口气,快把他抓来。”

羊舌赤道:“魏绛是个忠臣,他绝对不会逃避责任的。”话未说完:魏绛到了宫门外,他呈给悼公一封奏书,然后就拔出佩剑,准备自刎。外门卫土,立即劝阻。

悼公看了魏绛奏书,得知是杨干无理取闹,魏绛秉公执法,于是悼公连鞋子也没穿就急忙跑到宫外,扶起魏绛,说:“这是我的过失,不关你的事呀。”从此悼公对魏绛更加信任,派他去训练新军。

北方戎族无终国,向晋国献礼,请求与戎族和睦。悼公道:“戎族没什么情义,又贪心,不如攻打它。”魏绛劝谏说:“戎狄既然求和,是晋国的福气,为何还要攻打它呢?”悼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从此断了外患,专心于国事。

晋国在魏绛的辅助下,国势日渐强盛。有一次郑国出兵侵犯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悼公招集鲁、卫、齐、曹等十一国的军队,由魏绛率领围住郑国都城,逼郑国停止侵略宋国。郑国害怕了,就同宋、晋、齐等十二国签了和约。

楚国见郑国倾向北方,非常生气,便出兵攻打郑国。郑国见楚兵强大,无法抵抗,只好又和楚国订盟。郑国的做法引起北方十二国不满,北方十二国又出兵伐郑。郑国更是惶恐不安,郑国只好又派使臣向晋国求和。晋国答应了,战事于是平息。郑国为了感谢晋国,送给晋国大批珍宝、歌女等。悼公便把一半歌女送给魏绛。魏绛不肯接受,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晋悼公听了,觉得魏绛言之有理,便把歌女送还郑国。悼公在魏绛的辅助下,终于完成了晋国的霸业。

展开阅读全文

蒋诩三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文选·谢灵运》诗注引 《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

释义用法西汉末年,王莽擅政,兖州刺史蒋诩归乡隐居,庭院中开三径,唯与同样逃名避世的羊仲、求仲二人往来。后以此典指退隐避世或寄情山水田园; 也以“二仲”等称隐逸逃名之士。参见“陶令三径”。

用典形式

【二仲】 唐·岑参:“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宋·苏轼:“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元·吾邱衍:“吾庐正萧飒,二仲得羊求。”清·黄鷟来:“他时倘遂居山愿,三径惟容二仲通。”

【三径】 南朝齐·陆厥:“杜门清三径,坐槛临曲池。”唐·骆宾王:“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樽。”宋·范成大:“斫开竹后初三径,忘却诗来又一年。”宋·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开径】 南朝梁·江淹:“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唐·李益:“开径说逢康,临觞方接阮。”

【羊仲】 金·元好问:“三径他时望羊仲,却应松菊未销忧。”明·翟式耜:“幽栖觅伴忍羊仲,偕隐无人羡鹿门。”

【羊求】 元·黄溍:“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明·高启:“徒闻竹林间,往来有羊求。”

【求仲】 南朝陈·江总:“径毁悲求仲,林成忆巨源。”宋·王安石:“愁寻径草无求仲,喜对檐花有广文。”

【求羊】 唐·皎然:“微踪与麋鹿,远谢求羊知。”清·朱彝尊:“耕田定须沮溺耦,开径可少求羊交。”

【蒋径】 宋·陈师道:“尚喜弊庐连蒋径,愿求佳句迎髯奴。”

【三三径】 宋·张炎:“短梦恍然今昔,故国十年心。回首三三径,松竹成阴。”

【三径诩】 宋·黄庭坚:“时邀五柳陶,共过三径诩。”

【开三径】 唐·王勃:“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唐·温庭筠:“元卿谢免开三径,平仲朝归卧一裘。”宋·苏轼:“明年我亦开三径,寂寂兼无雀可罗。”

【开竹径】 唐·杜甫:“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

【求羊径】 清·钱谦益:“归与却扫求羊径,老去应同弥勒龛。”

【求羊踪】 唐·王维:“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径三三】 宋·张炎:“峰六六,径三三,此怀难与俗人谈。”

【蒋生径】 唐·陆长源:“爱君蒋生径,且著茂陵书。”唐·钱起:“应怜蒋生径,秋露满蓬 蒿。”

【蒋诩径】 唐·杜甫:“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径开高士】 清·归庄:“径开高士蓬犹蔓,酒漉征君菊有花。”

【避地蒋生】 清·黄鷟来:“避地蒋生还有径,蓬蒿独喜故人来。”

【蒋生难再逢】 唐·岑参:“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蒋诩归林园】 唐·吴筠:“二疏返海滨,蒋诩归林园。”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的初三作文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884年,希腊的伊利斯城邦和斯巴达城邦发生了一场为争夺奥林匹亚的战争。遂后经协调,双方订立了神圣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并将其作为和平的圣地和竞技的场所。在古希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这一对矛盾,就由体育竞技活动暂时将其统一了起来——这便是奥林匹克的由来。

公元2008年,和平的圣地与竞技的场所将在北京驻扎,世界各地的和平使者们,将百鸟朝凤般聚向“鸟巢”,为了和平而竞争。

重温“申奥”那一刻。当天空中回旋着“beijing”时,全国乃至世界都沸腾了。欢笑、泪水、激情……都溢了出来。是否曾想过,昨天封建落后的中国,今天却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恐怕是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次辉煌吧!

正是这一次的机遇,给了中国努力的机会。此次奥运,透露着不凡的气息。体育主馆,为何建成鸟巢的样子?也话象征和平,也许象征希望。纵观中国一下五千年,“夏朝商朝与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分,一统天下秦两汉……北宋南宋元明清”,这是描述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一首诗歌,读一读也要半分钟。这条东方巨龙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霜雨雪,在跌倒、挫折中成长,终于将鳞甲磨得金光闪闪。这次,他的任务,便是将和平、希望播撒向人世间。你可以看见,他正在天空中盘旋……

这次机遇,也给了世界机会。她历经沧桑,无数自然灾害,无数文明崛起,无数战争洗礼……终于认识到,和平——人类永恒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沧海桑田的历史典故_3500字

全文共 3245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

晋·葛洪 《神仙传·王远》: 麻姑与王远 (方平) 饮于蔡经家。“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

释义用法

神仙麻姑与王远 (字方平) 席间闲谈,说她已看到东海三度变为桑田,而今蓬莱海水又变浅,也许又将会变为陆地。后用此典形容世事变迁翻覆; 也用以形容年代久远。

用典形式

【沧桑】 清 ·黄景仁:“沧桑不烂西山后,陵谷如含岘首悲。”清 ·李本仁:“归来身世感沧桑,络纬西风总断肠。”

【海尘】 清 ·王夫之:“海尘无定变,聊崇芳兰躯。”

【桑田】 隋 ·炀帝:“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唐 ·骆宾王:“桃买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宋·刘筠:“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明 ·唐寅:“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

【桑海】 唐 ·戎昱:‘“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唐 ·杨炯:“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唐 ·李商隐:“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元·王学文:“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

【飞黄埃】 明 ·高启:“东游不肯居蓬莱,沧海顷刻飞黄埃。”

【巨海枯】 宋·陆游:“乔岳成尘巨海枯,欲求共语一人无。”

【水为尘】 唐·顾况:“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水清浅】 清·赵执信:“梦回忽睹水清浅,坐恐飞土扬惊风。”

【叹扬尘】 清 ·丘逢甲:“相思隔沧海,极目叹扬尘。”

【尘扬海】 宋·陆游:“浩浩尘扬海,茫茫杵倚天。”

【观海变】 隋·鲁苑:“乍应观海变,谁肯畏年颓。”

【沧海尘】 元·耶律楚材:“十年沦海尘空起,百岁黄粱梦乍惊。”

【浅深愁】 唐·李群玉:“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枯桑田】 元·杨维桢:“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畏水千】 唐·贾岛:“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

【阅海桑】 清·沈钦圻:“真共麻姑阅海桑,俄看文曜掩寒芒。”

【海化田】 清 ·丘逢甲:“何年穿石泉飞瀑?满地栽桑海化田。”

【海为田】 唐·李商隐:“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

【海田枯】 明 ·高启:“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海生尘】 清·吴兆骞:“仙人已 叹海生尘,侯家宁保山如砺。”

【海生桑】 唐·韩偓:“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宋 ·黄庭坚:“其谁湔拂汝,岁月海生桑。”清·钱曾:“借箸漫言山聚米,引杯兼笑海生桑。”

【海扬尘】 清 ·丘逢甲:“君是故游吾故国,东风愁说海扬尘。”

【海涛浅】 元 · 罗志仁:“蓬莱梦,人间哪信,坐看海涛浅!”

【桑亩移】 清·宋琬:“海水群飞桑亩移,俯仰乾坤又一时。”

【桑栽海】 清·丘逢甲:“麻姑去后桑栽海,箕子归来黍满宫。”

【桑海变】 唐·白居易:“几见桑海变,莫知龟鹤年。”

【蓬莱浅】 宋 ·王安石:“看沙更觉蓬莱浅,数日空惊霹雳忙。”

【蓬海变】 唐 ·李乂:“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碧海尘】 清·丘逢甲:“愁看清浅蓬莱水,满目茫茫碧海尘。”

【鲸波浅】 元 ·姚云文:“摩双眼,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

【三浅蓬莱】 清 ·王鹏运:“阅年涯,三浅蓬莱,此身何世?”

【三度扬尘】 清 · 王士禛:“蓬莱三度扬尘后,坐阅春光九十年。”

【千度桑田】 清·王夫之:“尽海波,千度桑田,吾心静也。”

【飞尘赴海】 明 ·曹溶:“叹人间支新收故,尽飞尘赴海不能填。”

【世变桑田】 唐 ·刘禹锡:“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东海扬尘】 宋·陆游:“古传东海会扬尘,君看此地亦荆榛。” 清 ·钱谦益:“东海扬尘今几度,错将精卫笑填河。”

【东海栽桑】 清·宋琬:“但留东海栽桑地,敢作南山种豆书。”

【东海桑田】 唐·孟云卿:“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宋·苏轼:“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

【尘飞沧海】 唐·李益:“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金·吴激:“舞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元 ·萨都拉:“尘飞沧海风掷瓦,白鹤身轻快如马。”

【尘生沧海】 元·唐桂芳:“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

【尘生碧海】 清 ·王夫之:“还怨,尘生碧海,玄云暗涌。”

【沧海成田】 清·陈维崧:“只今沧海已成田,留得天香几百年。”

【沧海扬尘】 宋·苏轼:“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金 ·元好问:“沧海扬尘几今昔,长庚配月独凄凉。”清·戴移孝:“行看沧海扬尘日,才见西山木石多。”

沧海桑田】 宋 ·汪元量:“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清·毛如瑜:“耳闻沧海变桑田,长安夜听铜驼哭。”

【变幻桑田】 清·丘逢甲:“平安梅峤迟双鲤,变幻桑田痛七鲲。

【话海麻姑】 清·丘逢甲:“奔天素女月华冷,话海麻姑霜鬓多。”

【海已水干】 清 ·黄遵宪:“海水已干田亦卖,主人久易我才来。”

【海水成尘】 北周 ·庾信:“蓬莱暂近别,海水遂成尘。”

【海水栽桑】 明 ·陈子龙:“海水栽桑去复回,欲寄精灵与词赋。”

【海水桑田】 唐·白居易:“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地。”

【海变桑田】 宋 ·张元干:“蓬莱,直上瑶台。看海变桑田飞暮埃。”

【海底飞尘】 唐·白居易:“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海枯成田】 元·郑允瑞:“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海桑陵谷】 清·朱彝尊:“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挲尚如故。”

【桑田成海】 唐·李端:“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宋·姜夔:“欲讯桑田成海,人世了无知者,鱼鸟两相推。”清 ·陆次云:“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

【桑田变易】 清·吴嘉纪:“桑田变易城市改,翁家书卷年年在。”

【桑田清浅】 清·丘逢甲:“满目桑田清浅水,五云楼阁失蓬莱。”清·纳兰性德:“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

【桑栽东海】 清·黄鷟来:“桑栽 东海宁忧徙,豆种南山不患贫。”

【陵变耕海】 元·耶律楚材:“可伤陵变须耕海,不待棋终已烂柯。”

【麻姑书信】 唐·顾况:“近得麻姑书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清浅三变】 唐·李白:“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

【渤海桑田】 宋·苏轼:“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

【蓬岛尘狂】 清·朱孝臧:“蓬岛尘狂,芝田日晏,梦游翻羡骑鲸。”

【蓬莱清浅】 宋·苏轼:“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明 ·郭翼:“城郭是非华表鹤,蓬莱清浅海中尘。”清 ·王士禛:“洞口无人藓自青,蓬莱清浅几曾停。”

【蓬海飞尘】 清·黄鷟来:“只愁蓬海飞尘杳,祗树休教法界无。”

【碧海扬尘】 清·赵执信:“便恐苍山都化冢,剩怜碧海未扬尘。”

【碧海红尘】 明 ·李东阳:“金床宝刹无年岁,碧海红尘有化机。”

【鲲海扬尘】 宋·范成大:“鲵渊方止水,鲲海任扬尘。”

【东海生黄埃】 宋·苏轼:“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清·魏麟征:“回头却笑羡门子,坐看东海生黄埃。”

【扶桑乍几尘】 清·王夫之:“波心芦叶催孤履,海上扶桑乍几 尘。”

【何海不栽桑】 明 ·徐渭:“旧虎死来新虎搏,古来何海不栽桑。”

【莱洲频度浅】 唐·卢照邻:“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

【海无三尺水】 北周 ·庾信:“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海水三清浅】 唐·李白:“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海水扬胡尘】 清 ·丘逢甲:“茫茫海水扬胡尘,嗟哉何止秦无人。”

【海底翻无水】 唐·李商隐:“海底翻无水,仙家却有村。”

【桑田几兴废】 清 ·黄遵宪:“坐观桑田几兴废,如抚铜狄三摩挲。”

【桑田移碧海】 唐·卢僎:“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

【桑林没东海】 唐·刘庭芝:“桑林没东海,富贵今何在。”

【弱水三浅清】 明 ·高启:“言从昔年宴蓬瀛,又见弱水三浅清。”

【麻姑到沧海】 唐·李商隐:“好为麻姑到沧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清水起黄尘】 明 ·徐渭:“试教清水起黄尘,还看桃花几回碧。”

【溟海桑潜变】 唐·刘禹锡:“溟海桑潜变,阴阳炭暗熬。”

【碧海飞黄尘】 清·王士禛:“闻道高陵变深谷,即看碧海飞黄尘。”

展开阅读全文

观望历史作文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伟大的去尝试选择便会一无所获。观看历史,许多伟人做出了自己伟大的选择。

诗圣--杜甫。在躲避了战乱后却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靖节先生--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厌恶官场生活,喜欢田园生活,不辞辛劳。

词中之龙--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河东先生--柳宗元。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的伟人,他们为祖国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寻找历史的遗迹小学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一个城市,必看的是它的博物馆。那些古朴的文物,穿过千年的时光,静静地躺在展馆里。博物馆中所藏的,是一个城市记忆。目光触及那些文物时,心中总会生出些别样的情愫。每一件文物都是有故事的!这一枝花簪曾为哪一家姑娘添过颜色?那一把刀剑又曾为哪一位将士增过英姿?然而我们看得见文物,却看不见历史

历史没有真相。谁也不能亲见历史,除了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甚至连现在的这一段,我们都是看不真切的。史学家考古学家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在一步步地接近历史,因为永远无法到达。

网上新流行一种文体,叫穿越,大略写的就是穿越古今的故事。先不论这种文体的优劣,至少这种文体的出现反映了许多人的一个愿望,一个一窥历史的愿望。

而那些文物,墓葬,遗址,这种.种遗迹为一窥历史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尽管看不真切,至少还能想象。古人喜欢怀古。刘禹锡在建业城外感慨曾经“一片降幡出石头”,辛弃疾在北固亭上想象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今世也终会化作一堆陈迹,供后人凭吊。历史在这样不断前进。大明宫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想象盛世的辉煌,圆明园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体会那一场烈火带来的耻辱。看得见的遗迹,将看不见的历史,通过我们的想象,一幕幕地呈现。虽是仅存模糊的旧影,依然震撼人心。

一直想去茂陵。想看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想看看那个盛世王朝所留下的遗迹。对着如阴山如祁连的大汉长平侯之墓冠军侯之墓,想象当年的鲜衣怒马羽林郎,想象那个融入河朔草原的辉煌背影,想象“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少年豪情。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体验,会唤醒身上沉眠的汉家魂汉家魄。但也许不用去茂陵,我们也能体会这种感觉。有一些遗迹是看不见的,它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汉匈之战所留下的尚武精神,一如儒家文化的尚和精神,从一开始就在我们心里刻下痕迹,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信仰。

看得见的遗迹,看不见的遗迹,在历史中存活,构成了我们的民族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