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司马光

司马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司马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司马光问题。

分享

浏览

2549

作文

18

司马光与友人斗文灯谜故事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有个大文人,名叫黄庭坚,他七岁的时候就会写诗,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史学家司马光听说以后,很想请他来做助手,于是,就邀请黄庭坚做客,实际上是要考考他。

司马光和黄庭坚聊一会儿,就念了两句诗:“荷花露面才相识,梧桐落叶又离别。”然后让黄庭坚猜一猜,诗里说的是什么。

黄笑笑说:“我来写给您看吧。”他马上挥笔写了一首诗:“有户人家没有墙,英雄豪杰内中藏,有人看他像关公,有人说是楚霸王。”司马光一看连说好诗,马上向皇上推荐,让黄庭坚受了重用!

黄庭坚的谜底跟司马光的一样,聪明的你,能猜出这一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吗?

展开阅读全文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注译】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解读】疏广及其兄疏受分别担任过汉宣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二人告老还乡时,宣帝赐给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给五十斤。回到家乡后,兄弟二人变卖金子,置办酒食,请亲戚朋友同享皇帝的恩赐。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购置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了吗?我是想让子孙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我用这些金钱为他们增加财富,只会使他们懈怠懒惰。”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教子有方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诚信卖马

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力荐德才兼备太常寺卿黄中庸为侍中兼枢密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一生诚信,这与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诚实教育分不开。大概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要给胡桃去皮,他不会做,姐姐想帮他,也去不掉,姐姐就先行离开了,后来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顺利将胡桃去皮,等姐姐回来,便问:“谁帮你做的?”他欺骗姐姐是自己做的,父亲便训斥他:“小子怎敢说谎?”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年长之后,还把这件事写到纸上,策励自己,一直到死。

司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华,他在《训俭示康》中曾提到小时候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宝元年间中举时,司马光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见。酒席宴会上,每人都在头上插满鲜花,肆无忌惮地嬉戏取乐,唯独司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同僚提醒说:“戴花乃皇上之令也!”司马光才不太情愿地戴了一朵小花。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纳妾蓄伎的风尚。司马光是和王安石、岳飞一样,极为罕见的不纳妾、不储妓之人。婚后三十年余,妻子张夫人没有生育,司马光并未放在心上,也没想过纳妾生子。张夫人却急得半死,一次,她背着司马光买了一个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马光见了,不加理睬,到书房看书去了。美女也跟着到了书房,一番搔首弄姿后,又取出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娇滴滴地问:“请问先生,中丞是什么书呀?”司马光离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美女很是无趣,大失所望地走了。还有一次,司马光到丈人家赏花。张夫人和丈母娘合计,又偷偷地安排了一个美貌丫鬟。司马光不客气了,生气地对丫鬟说:“走开!夫人不在,你来见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宾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说司马光夫妇俨然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白头偕老的翻版。张夫人终身未育,司马光就收养了族人之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于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四十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

妻子过世后,司马光的日子更加拮据了。有一次,家里没有钱用,他就叫管家把家里的一匹马牵去卖掉。管家把这一匹棕黄毛色的马牵到洛阳的集市上,他从东穿到西,从西穿至东,来回地走着。“卖马!卖马!”管家嘶哑地喊,那匹马也很驯顺地跟在管家背后,踏着沉重的步子。“这匹马不错,就是老了些。”一个老头迎过来说。管家见有主顾,就拉开马的上下颌给那老头看,说:“不老。它的牙齿还蛮全的嘛!”老头问:“那要多少缗钱?”“五十缗。”管家说。“五十缗?贵了些吧?”老头说。“不贵,比起市价要便宜很多了。”管家絮絮地说,“你不知道,这可是我家司马相公的坐骑,近年因为每天忙着在房里编写史书,用不着了,就叫我贱价卖了。”“哦,原来是司马相公的坐骑啊!”老头带有信任感地说。老头搜了搜身上的衣袋,发现钱不够,就说:“真是遗憾,我今天钱没有带够。请你先拉回去,明天我带钱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说可好?”管家满口答应:“好的。”

管家于是得意地把马牵回了家。此时,司马光正在书房里把一张又一张写有两寸见长文字的纸条放在四面墙上,这是他在浩如烟海的素材中,拣选编写史书材料的一种方法,以便从中分类、挑编。听到马蹄声,司马光从书房迎出来。管家兴奋地对主人说,马匹已经有主顾了,而且价格五十缗钱。管家接着高兴地说:“今夜还要加倍给马喂好上等草料,以便明天顺利成交。”

司马光爱怜地抚摸着马鬃,这匹马已经追随他多年了,那还是他在龙图阁直学士任上时,为了替代脚力而购置的。“哦!我好健忘,差点误事!”司马光忽然露出不安的神态,“此马是有病的。”“这点我知道。”管家讨好主人说,“所以我明天清早,再把它洗刷干净,这样买主就会更高兴了。”

“不,不能这样。”司马光谆谆嘱咐说,“你要对买主说,此马看似驯顺、温良,那是现在秋高气爽季节;要是在大热天,就易野性勃发,因为它有肺病啊!”“相公说的是。不过如果老老实实地说,这匹马是卖不出去的。”管家很不高兴地说,“市场买卖,哪有说真话的?而且和人家都谈好价钱了。”

“话可不能那么说,”司马光说,“让他人用买一匹强壮马的钱来买病马,这不是骗人吗?这事可不能做。明天你把话说清楚,如果他愿意成交,价钱还得压低些!”管家点点头,把马牵走了。

第二天,管家把马领到市场,老头已经携带了一袋的钱在等候了。管家如实把马所患的疾病说了,并说这是司马相公特地交代清楚的,不能让他吃亏上当。老头听了也很感动。周围的人听说闲居本地的司马相公卖马,而且指明这是一匹外表膘壮而实际有肺病的病马,都围了过来,他们纷纷赞扬司马光为人诚实、光明磊落。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的故事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流传千古、影响深远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出来的。

司马光小时候在私塾里上学的时候,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他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的记忆力差。为了训练自己的记忆力,他常常要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去记忆和背诵书上的东西。每当老师讲完书上的东西,其他同学读了一会儿就能背诵,于是纷纷跑出去玩耍了。司马光却一个人留在学堂里,关上窗户,继续认真地朗读和背诵,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罢休。

他还利用一切空闲的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一面思考文章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不仅对所学的内容能够记诵,而且记忆力也越来越好,少时所学的东西,竟至终身不忘。由于他从小学习一丝不苟,勤奋用力,为他后来著书立说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一生坚持不懈地埋头学习、写作,往往忘记饥渴寒暑。他住的地方,除了书本,只有非常简单的摆设: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做的枕头。

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原来是这样的,司马光常常读书到很晚,他读书读累了,就会睡一会儿,可是人睡觉的时候是要翻身的,当他翻身的时候,枕头就会滚到一边,这时他的头自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一振动,人也就醒了。于是,他就马上披衣下来,点上蜡烛,接着读书。后来他把那个圆木枕头看成是有思想的东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就是凭着这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司马光和他的助手,花了整整19年时间,编成了《资治通鉴》这本历史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警枕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小时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这里说一个他成年的故事,刚满二十岁那年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教子有方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警枕励志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 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 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4.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有一个叫司马光的孩子,很聪明。他长着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扑闪着智慧的光芒。

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司马光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公园里玩耍。那时,冬天悄然无声地走了,春天迈开步伐轻盈地走来……一走进公园,只见那小草探出了细小的脑袋,花儿们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在花丛的背后还有一座高大的假山,底下安放着一口大水缸,而水缸旁边还散落着一些石头,显得很有景致。

司马光的伙伴小东建议道:“我们玩捉迷藏吧,你们一起来找我?”大家都同意了。开始了,只见小东四下张望后,便大步流星地奔向假山。等到小东爬上了假山藏好身,司马光和伙伴们就开始分头寻找。司马光想:小东从来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总之他的捉迷藏可谓是强中之强。我得想个“诱敌之计”,才能引虎出山啊!于是,司马光便虚张声势地说:“小东你出来吧!我早已看见你了。”不料,一向胆小如鼠的小东听到司马光的声音,心里一惊,“啪”的一声掉进了大水缸里。“救命啊!救命啊!”小东在大水缸里拼命地挣扎,可还是无济于事。司马光听到声音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了过去。大家一看这场面,吓呆了,有的坐在地板上哭泣,有的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家。只有司马光面不改色,心想:如果回家找大人营救,肯定来不及。突然一块平凡的大石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我可以砸缸呀!于是他拿起大石头投向缸,“啪”的一声缸碎了,水流了出来,小东也得救了。

瞧,司马光多么聪明机灵呀!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96 字

+ 加入清单

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马家族,结果被废黜,司马师立曹丕的孙子曹髦(mao)为帝。可是,曹髦空有皇帝的虚名,手中却没有实权,只是个傀儡(kuilei),连任命一个朝廷官员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司马师和他弟弟司马昭手中。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哥哥司马师死后,他接替做了大将军。司马昭同父亲、哥哥一样,工于心计,谋略过人。司马昭刚刚坐上大将军的宝座,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谋反,司马昭率兵讨伐,大胜而归。司马昭为人奸诈,他认为魏国完全是依靠司马家族才得以有了今天,因此他进进出出都有三千名手执武器的护卫前呼后拥,所有的事情也不禀报朝廷,而直接由他决断。

曹髦做了几年有名无实的皇帝,他对司马昭大权独揽,自己不能亲理朝政,越来越不满,更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像曹芳一样,被司马昭废掉。他想了好几天,终于作出了决定。

这天,曹髦把平日里还比较听他话的王经、王沈和王业三位大臣召入宫内,从怀中取出事先写好的讨伐司马昭的诏书,说道:“三位爱卿,司马昭大权独揽,野心勃勃,他称帝之心连过路人都知道。我决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他来废掉我。今天,我决定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这就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听了这话,三位大臣呆若木鸡,半晌才回过神来。

王经跪下身,一边叩头一边劝阻道:“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啊!从前鲁昭公不能容忍季氏专权,结果是失败亡国,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司马昭专权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朝廷中他的爪牙也不是一个两个,而宫中肯听命于您的,实在是太少了!您赤手空拳,拿什么去讨伐?如果不成功的话,恐怕祸患更大。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从长计议!”

曹髦激动起来,咬着牙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已下了决心,做好了死的准备,还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我们不一定会死!”

说完,他径自入后宫,向太后禀报去了。

王沈和王业清楚地知道曹髦根本不是司马昭的对手,肯定必死无疑。他们生怕司马昭以后会治他们的罪,立刻溜出大殿,直奔司马昭府中告密去了。

曹髦手持利剑,带了一百多名童仆刚出宫门,迎面遇上了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奉令带了一队人马赶来。双方动起手来,曹髦持剑大喝一声:“我乃当朝天子,你们冲入宫中,难道想杀君谋反不成?”

这一声大喝把贾充的手下全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有几个胆小的甚至想转身逃跑。贾充见这情形,扯着嗓子对一个名叫成济的手下人喝道:“司马公平日里养你们是干吗用的?难道不正是为了今天这样的时刻吗?”

成济哆哆嗦嗦地问:“您看该怎么办?是杀还是绑起来?”

贾充瞪着眼说:“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济这才壮起了胆,拿着长矛一直冲到曹髦的车前。曹髦大声说:“你小子竟敢对我无礼?”谁知话还未说完,已被成济一下子刺穿胸膛,从车上跌了下来,当场断了气。

司马昭没想到曹髦真的被手下人杀死,他有些心慌,更有些心虚。他马上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装出非常伤心的样子,挤出几滴眼泪,假惺惺地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臣们心中都明白,却谁也不敢吱声。

司马昭又问老臣陈泰:“发生了这样的事,天下人会怎样看我呢?”

陈泰想了想,说:“只有杀了贾充,才可以向世人谢罪。”

这话让司马昭听了不顺耳,他又问:“您再想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陈泰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司马昭不再吭声,心里暗暗地盘算着这事如何处置才好。最后,他决定将罪责归于成济一人,下令将成济斩首示众。

就这样,司马昭把杀曹髦的事轻易地掩饰了过去;接着,他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

展开阅读全文

5、司马光砸缸的缺失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源远流长,自古被传为佳话。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发问:假使司马光不是施救者,而是掉进水缸中的溺水者,并且旁边又没有可以砸缸救他的另一个“司马光”存在,此时,他应该怎样做?若问及今天的家长或老师,有谁不会大瞠其目呢?毕竟我们很少接受过这种教育啊!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历来注重的都是“他救教育”,即“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之类,这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往往忽视或根本就没有进行过的就是这种“自救”教育。 所以我们的大多数孩子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惊慌失措,无计可施。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对某小学数百名小学生进行过一项测试调查,结果是:当遭遇火灾时会主动拨打119报警电话的占45%;会主动使用湿毛巾临时救急的占12%;会想办法从窗口逃身自救的竟几乎为零。而在欧美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对儿童进行诸如消防、报警、识标、解危等生活常识方面的素质教育。 因此,反思今天正在倡导的“素质教育”,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什么缺失或正在被忽视么?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少年警枕砺勤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光,字君实,出生于公元1019年,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以博学多才先后从政五十多年,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曾两度为相。为政期间,他忧国忧民,从政治、经济、用人和民族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主张,多被朝廷采纳,对宋室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个有卓越贡献的政治家。他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把修史、取鉴和资治融为一体,是我国史学中极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

天才来自勤奋。司马光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才华横溢,成就斐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从少年时期起,就开始刻苦读书和勤奋思考。

司马光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门户十分风光。他的远祖叫司马孚,是西晋皇族,受封平献王;到北魏时,王位传至司马阳,封征东大将军;唯独他的四世祖司马林和曾祖父司马炳没有做官,布衣终生。直到北宋初年,他的祖父司马炫考中进士,才又重新走上为官之道;他的父亲司马池,官居四品,为兵部侍中、天章阁待制。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光州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任知县,所以就以地名为其取名“光”,希望他长大后能继续光大司马氏门庭。

论天资,司马光和一般孩子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是到六七岁时才开始上学,学识字,学诗文。可他很有志气,也很理解父亲希望他将来有所作为的心意。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希望,他学习十分刻苦。他一读起书来,便忘记了饥渴寒暑,常常是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有时困得实在睁不开眼了,他才去床上躺一会儿。也许是太劳累的缘故,他一躺下,竟然睡得十分香甜,有时天快亮时睡觉,直到中午才醒。待他醒来后一看,便又十分悔恨,恨自己睡得那么死,耽误了学习,浪费了时间。

为了争取学习时间,他决心解决睡觉太死的问题。一次他在院中读书,又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便就地而卧,打算小憩片刻。可巧,地上有一个锯得很短的圆树段,他便顺手拿过来枕在头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谁知在睡梦中他不知不觉地一翻身,头便从圆木段上滚了下来,他也就被惊醒了。他爬起身一看,才知道是由于自己一动,圆木枕滚动了的缘故。

这一发现,使他高兴万分,蹦跳着去对父亲说:“我可找到了解决睡觉死的办法了!”

父亲听了他的讲述,心中很是高兴,他被儿子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更为儿子如此善于动脑、富有心计而欢欣。

事后,司马光就专门找人用圆木段做了个枕头,每到晚上睡觉时便枕着它,只要自己稍微一动,木枕就会滚动,他也就会从熟睡中惊醒,然后立即起床伏案读书。他给这个木枕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司马光就是这样从小刻苦读书,在少年时期已经获得了许多知识。

据史记载,到他十五岁的时候,书房里的藏书已达上万卷,大部分都能背出,而他做的读书笔记,竞在书房内堆得比藏书所占的地方要大上两到三倍,为他后来修撰《资治通鉴》积累了大量资料,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这时写出的文章,也是醇厚凝重,人称有“西汉之风”。也就是在这一年,朝廷听说了他的才华,便按照宋朝的恩荫制度(即五六品以上的大臣子弟和后人都可以补官。每三年举行一次南郊祭天大典,恩补一批),将他恩补入仕,授予将作监主簿。

公元1038年,司马光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甲科,从此走上了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救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晴朗的天里,在一个小院子里,树静止不动,花也静止不动。一棵棵苍翠欲滴的大树下,有一朵朵正在绽放着的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散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使闻的人深深陶醉在其中。院子里有一个小池,小池里有含苞待放的荷花和在荷叶下游来游去的小鱼。再离小池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清澈的水。一天,七岁的司马光找他的几个小伙伴去院子里玩。在路上他们一直在讨论玩什么,有的说玩捉人游戏,有的说玩捉迷藏,有的说玩跳大绳……他们一直讨论了很久很久,最后统一了有意见——玩捉迷藏。到院子后,他们开始了游戏。一个小孩看到了大水缸,心想:大水缸里应该没有水,如果我躲进水缸里其它人一定找不到我。于是,他爬上大水缸。当他爬上大水缸上,看到水缸里都是水,顿时慌了。想下去时,一不小心掉在了水缸中,他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司马光看到了,立马说:“我们快想办法救救他。”可小孩们都跑走了,有的是去找大人来救他,有的是吓得跑走了。眼看那个小孩快被淹没了,司马光灵机一动,拿起身旁的石头,使劲砸向水缸,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院子里吹起了阵阵微风,树和花都在微微的晃动。现在院子里空无一人,如果不是水缸被砸破了,这一切仿佛都没发生过。但司马光见义勇为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名传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的现代文续写500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司马光机智砸缸之后,他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名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的英雄事迹。刚刚读小学,年仅七岁的司马光被北宋高级初中破格录取。有一家小小小小小小小饭馆,因改名为司马光饭店之后,客似云来,生意兴隆,变成了五星级大大大大大大酒店。而水缸的价格也涨了五十倍,变成五百元一个,并且供不应求。在这样的追捧光环之下,司马光渐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见到什么东西就砸。

有一回,同学董叶叫司马光来看自己家的名贵鱼缸,没想到司马光竟满口答应说:“反正砸缸是我所擅长的事,砸就砸吧!”于是司马光“呼”的一声就把一个精致的鱼缸稀里哗啦的。

从此,司马光的“犯罪生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高中时,司马光因为学习压力大,放学路上把路灯砸了。

大一时,司马光因为跟同学的矛盾,把老师办公室的玻璃窗砸了。

大三时,司马光把警察局的门和窗户给砸了。

最后一次,警察们实在忍无可忍,将司马光逮捕归案,网上各大新闻都在播出司马光入狱被判无期徒刑的事件,就像曾经报道他小时候砸缸的事一样。

司马光入狱一年了,一天他跟来探望的家人说:“其实,我小时候只是想试试那个缸硬不硬而已。”说完便头一歪,与世长辞了,手里还紧紧的握着一枚石子。

看来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情况适可而止,不然会被害惨的。

那么,司马光当初砸缸到底好不好呢?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改写300字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有花有草,有树。

有一个小朋友建议大伙玩捉迷藏,大伙儿听后立马同意了。游戏正式开始了,有一个小男孩想躲得隐蔽些,便爬到树上躲起来,谁知道那个小男孩一不小心掉进了树底下的水缸中,急得他大声呼喊:救命,救命呀!其他几个小朋友听到呼救声急忙跑去叫大人了。

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在一旁思考着:怎样才可以把朋友救出来呢?他试着用手去把他拉上来,可惜他的手太短了够不着。于是司马光到处去找树枝,但他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树枝,然后又转念一想,可以拿一根绳子栓在树上把他拉上去,可是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找到绳子呀。忽然,司马光看见了一块大石头,于是赶紧费力地搬着石头砸向水缸,水缸终于砸破,水流了出来,小男孩也就得救了。

最后小朋友充满感激地对司马光说道:“谢谢你!”司马光说:“不用谢!我们是好朋友嘛!”

座右铭: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资治通鉴》读后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资治通鉴》这本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用十九年的时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前后跨越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时间,这本书就是把这一历史阶段的历史故事用白话文写出来,使它更加通俗易懂。书中选取的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或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苏武牧羊、赤壁之战、玄武门之变等等。

我很喜欢《暮夜却金》这一篇,它讲述了一个叫杨震的`人拒绝别人私下的贿赂,坚持自己的品格和修养的故事。我很喜欢杨震在故事中说的那几句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应该学会不违背道德理念,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

我真心的向大家推荐这本《资治通鉴故事》,希望你们也和我一样,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知识和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资治通鉴》读后感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资治通鉴》今年断断续续看了大半年,现在看到了东汉桓帝时期,一方面是文言文中有的术语、地名、典故不能理解,另一方面是历史的特性让人难以忍受。历史中充满了杀戮、背叛和阴谋,让人时时感到愤怒。我又不能做到置身事外,没有“大江东去”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之感,这是人的历史,是我们祖先的故事。有些人身处王侯之位,还是那么贪心,为一己私欲,让多少人死于非命。有的人为求官爵富贵,妄昧良心,迎合上意。反正只要当权者想搞一个人,不管这个人犯没犯错,总是会有其他人当枪手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常常会想我处在当时的环境会怎么样,我羡慕霍去病、班超以及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等等人所取的成就,如果把我放在他们的位置上我能怎么样。历史上人和人的差距,一件事这个人不行,而另外一个人就能干成。

历史上也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有些人明知是死也会坚持正直,恪于值守,让人心向往之。按现在的观点来看社会是不断进步,但是古人的观点并非如此,因为社会的道德不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提高,而且古人的社会生产力很长时间内停滞不前,特别是我们中国很早就在各种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所以也看不到社会的进步。而是有时候由和平转向了战争,由人民安居乐业转向了民不聊生,这是什么原因,是单纯的马尔萨斯陷井吗?还是也有执政者的错误,某些阴谋家的预谋,人性的阴暗。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社会的大环境终究会影响每一个人,我辈当自强,不能让某些人的私利而使历史再次走入阴暗的泥潭。

展开阅读全文

司马光《资治通鉴》读后感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受益无穷的书,书名叫《资治通鉴》。

这本书一共有八十篇。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赤壁之战》。这个故事讲的是:曹操的士兵不习惯坐船,于是他们把战船首尾相连,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的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可以用火攻。”于是,便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枯柴,在里面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谎称打算投降。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黄盖便在十艘船上同时点上熊熊大火,当时东南风正急,刹那间,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驰,把曹军的战船全部烧毁。烧死、淹死、呛死的曹军不可计数,曹军的实力大大下降。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古人非常了不起,他们有很多绝妙的计策。比如:以逸待劳,空城计等等。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黄盖就非常聪明,他看到曹军首尾相连的战船,就想到了火攻的办法。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道,但又想到他对关羽有恩,便放了他一马,否则曹操必定粉身碎骨。那样的话,就不会有后来发生的许多故事了。我们一定要像他们一样遇事保持冷静,善于认真思考,想出办法解决。还要学习将士们那视死如归、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资治通鉴》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