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将

名将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名将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名将问题。

分享

浏览

6238

作文

22

三国名将赵子龙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妇,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乱伦,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

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

后人作诗赞赵云:虽非认义哥哥,也仿着关公秉烛。不学多情叔叔,羞杀他曹植占甄。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名将张自忠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因为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起国家和自己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一定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坚持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喷不止。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心里平安。”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最高的一个。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盛唐名将郭子仪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郭子仪死时,历史上评其一生道:“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这几句评语凸出地描绘了一个善于团结各种力量的巨人的形象:皇帝不疑忌他的大功、同僚们不厌恶他做大官、一般并不反对他生活享受的过份;同时,他善于提拔与培养人才,所以他属下的干部有许多人都成为国家的重要官员。在历史上,郭子仪是许多人的理想,出将入相,即富贵亦寿考,“七子八婿,皆为朝廷显官。”据说他做寿那天,家人拜寿时把朝笏(朝见皇帝时捧在手中的那块板)放在床上,竟致堆满一床,可见家中大官之多。所以演出《打金枝》这剧目的京剧又叫做《富贵寿考》或《满床笏》。

用现在的历史观点看来,郭子仪仍旧是一个值得赞扬、值得钦佩的人。他在中华民族受外族围攻时保卫国家,收复被侵略者占领了的京都;他使人民免于被外族劫掠之苦,得到了相对的安居乐业。他在军事上与李光弼齐名,但他团结一切力量来保卫国家的光辉政绩,却是李光弼所远不及的(李光弼不是汉族人)。

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中级军官时,据说两人感情很不好,虽然同桌吃饭,但只互相对望一眼,不说一句话。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郭子仪做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李光弼很怕郭借故杀他,谁知郭反向皇帝极力举荐,皇帝就任李为河东节度使。郭子仪还分了部下一万名精兵给他。这种博大的胸襟和政治风度,真是一个巨人!

(据杜牧写的一篇文章中说,郭子仪当节度使后,李光弼想逃走,还没决定,皇帝已下旨令他领一部分郭的兵东征。他心想郭子仪这次一定放他不过了,于是对郭说:“我死是心甘情愿的,只求你饶了我的妻儿。”郭子仪忙拉住他的手上堂对坐,道:“现在国家大乱,哪里是计较私仇的时候!”当即分兵给他。两人相别时握手泣涕,相勉报国。)

郭子仪为人宽厚,待部下与士卒极好,李光弼却军令严肃,威猛善战。这两人代表着军人的两种美德。在临阵战斗上,似乎李光弼更为能干,几场大战打得光采漂亮之极,但部下对他“畏”而对郭“感”。史书上不断登到军士怎样盼望郭子仪来统率他们,如何“如子弟之望父兄”、“如天旱之望大雨”、“咸鼓舞涕泣,喜其来而悲其晚也”等等。

“郭子仪单骑退敌”是极有名的故事,这件事固然表现了他的勇敢,但更重要的,是他孤立敌人、争取同盟的识见。代宗永泰元年十月(公儿七六五年,升平公主就是在这一年五月嫁给郭暧的),回绝与吐蕃两大外族联军进攻径陽,兵力强大之极,唐兵远远不及。郭子仪下令严守不战,他知道回纥与吐蕃内部颇有矛盾,于是命卫队长去见回纥。回纥人不信道:“听说郭公已经死了,你骗人。要是真的在这里,我们见见可以吗?”卫队长回来报告,子仪道:“目下众寡不敌,难以力胜。从前我和回纥颇有交情,不如挺身去说服他们。”部下主张选五百名铁骑兵作卫从,子仪道:“这反而有害。”他儿子郭唏(子仪的第二子,最会打仗的一个,郭暧则是第六子,远不及哥哥本事)大惊,拉住他的马劝道:“他们是虎狼,大人是国家大元帅,怎么可以把身体送入虎口!”子仪道:“目下要是战,那么咱父子一定都得死,国家不免遭难。我以至诚的话去说服他们,如幸而见从,那是四海之福!否则,只牺性我一个人,可以保全全体。”郭唏拉住马缰不放,子仪扬起马鞭,在他手上猛击一鞭,喝道:“走开!”大开城门而出,命人高呼:“令公来啦!”回讫人大惊,大元帅弯弓搭箭,立在阵前。子仪脱下盔甲,抛下铁槍,缓缓纵马上前。回绝诸酋长相顾道:“不错,是他!”皆下马罗拜。子仪也下马,上前握住回纥元帅的手,责备他进军侵略。两人一番谈论之后,回纥元帅终于被他说服,并答应去打吐蕃兵。这时回纥兵两翼缓缓推进,子仪部下见状也疾忙上前,两军对峙。子仪挥手令部下退开,取酒与回纥酋长共饮。回纥人请他先发誓,子仪叫道:“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有负约者,身陨阵前,家族灭绝!”回纥元帅也照样发誓,两军大喜,齐呼万岁。吐蕃兵知道后连夜逃走。子仪与回纥合兵追逐,大胜了两仗。

这时局势本来危险异常,代宗已下令御驾亲征,京城戒严。由于郭子仪这个外交上的大胜利,大局才转危为安。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名将张灵甫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八年抗战中,74军曾有“抗日铁军”和“头号王牌”的威名,而张灵甫一直跟随74军战上海,守南京,保武汉,数战长沙,扬威赣北,喋血鄂西,几乎无役不与。无庸置疑,国共内战之前的74军是一支英雄的抗日部队;否认这段历史,对于那些在疆场上甘洒热血、壮烈殉国的抗日英烈,显然是不公平的。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1903年8月20日出生在陕西长安东大乡的一户农家,1923年在长安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6年,张灵甫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自此开始了其二十年的戎马生涯。

抗战期间,张灵甫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他曾在给家中兄长的信中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名职业军人为保家卫国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的凛然之气。

1937年8月,上海淞沪保卫战中,时任153旅305团团长的张灵甫勇猛果敢、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在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杀红眼的张灵甫脱掉上身军服,高声喊道:“兄弟们,不怕死的跟我上,小鬼子也没有两条命!”他抱着机枪跳出战壕,带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此后,张灵甫又率领全团将士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八百多人。

1937年12月,张灵甫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带领305团阻击日军。在与日军的殊死搏战中,张灵甫左臂中弹,匆匆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劝他随伤兵撤过长江到后方就医,张灵甫说:“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负伤后的张灵甫坚持不下火线,官兵们无不感奋力拼。305团终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人的代价,拼死夺回了阵地,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当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要求他离队就医时,张灵甫“违抗”军令,拒绝离开部队。雨花台南面阵地被日军突破后,张灵甫在敌两面夹攻之下,依然坚守在阵地前沿,率部力战不退。张灵甫肃立队前,面向紫金山,对部下训示道:“盖有光荣战死之决心,乃能作绝处逢生之奋斗!”他率全团官兵挺枪举拳,向中山陵方向同声宣誓:“誓与日寇血战到底!”此后,张灵甫率部转战上坊镇和华严寺一带,后因伤势严重,暂别部队回到西安养伤。

1938年10月的武汉会战中,张灵甫奉王耀武之命,对盘踞在江西德安县万家岭、张古山一带的日寇进行围歼。真正让张灵甫威名远扬的,正是这次德安反击战,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之后中国军队的第三次抗日大捷(史称“德安大捷”或“万家岭大捷”)。张灵甫在这场战役中立下了头功。当时,日军106师团占领了张古山,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张古山山势陡峭,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要拿下绝非易事。而张灵甫却提出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亲率一支突击队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在夜幕中悄悄逼近张古山。日军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军队会在这黑灯瞎火的晚上爬上鸟兽绝迹的张古山,当张灵甫的突击队“从天而降”的时候,许多日军还在睡梦之中。在正面部队的配合下,张灵甫率突击队浴血死战,身中七块弹片不下火线,坚持指挥战斗。经过五天五夜的鏖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共歼灭日寇106师团等部六个联队,计一万七千七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展开阅读全文

名将张学良的戒毒故事

全文共 20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在成立以前是经过了很多风风雨雨的,不仅忙于外战,还要忙于内战。说起张学良,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很有名。可是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一些故事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篇合肥名人张学良戒毒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张学良吸毒,与他过早地承受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压力有关。年纪轻轻,统领千军,搏杀于军阀混战的战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特别是1928年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后,张学良星夜化妆成伙夫挤在运兵车里返回奉天。那一晚他内心承受了多大的煎熬,真的难以言说。父亲的突然离去,让猝不及防的他毫无心理准备地接掌了东北的帅印。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内外交困。心中那份苦闷、彷徨、不安、无助说与谁人,只有自己扛着。何以解忧,唯有鸦片。也就在这时候,鸦片走入了他的生活,每当他无法排解压力、紧张、苦闷之时,只能以毒品麻醉身心,渐渐产生了依赖以至无法自拔。

其实,他何尝不知鸦片有害,吸毒无益? 1928年夏天,张学良决意戒除毒瘾。此时杨宇霆向他推荐了一种日本进口的注射药,杨说这种药对戒除鸦片有特效,张学良很高兴,命私人医生马扬武为其注射。谁知这种日本进口的药物里面含有海洛因,属于以毒攻毒之药,注射一段时间之后,张学良虽然放下了烟枪,却再也离不开注射针了。

一个月过去了,张学良每日都靠针剂戒毒,一日不打针就痛苦难熬,打上针立刻见效。这种奇怪的针剂引起张学良的疑心,便命人把针剂拿到西医医院去检查,化验结果证明,这种使人上瘾的药水是比鸦片更厉害的毒品——吗啡。张学良如梦初醒,连呼上当。立即派人去找那个日本西医。那个医生已回日本。

没办法,张学良只好违心地接受这种现实,每天打两支价值200元的吗啡度日。张学良的身体在吗啡毒害下更加虚弱了。 严重的时候,一天之内须多次注射,才能免强维持必要的精神状态。不仅伤神误事,身体也变得羸弱不堪。如今看来,很难说杨宇霆向他推荐此药的动机,是否真的为了他好。

“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热河失陷,举国上下对张学良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谴责,张学良的烦恼、焦躁、忧愁、痛苦无法摆脱。这一时期,也是他最为依赖毒品的时期。1933年3月,内外交困的张学良被迫引咎辞职,悄然南下,住在上海法租界高乃依路1号。在宋子文、端纳等人的劝说下,张学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毒瘾戒除。特别是此时他已决定出国考察,宋子文对他说,外国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你现在这个样子出去,不是更让人瞧不起吗?此时的张学良意识到,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戒除毒瘾、重振雄风;要么就此沉沦,退出江湖。他下决心戒毒。对于他的决心,身边没人当回事儿,少帅戒毒又不是第一次了,你姑妄说之,我们姑妄听之。

张学良把家人都召集到身边,郑重地说:“我已决定,无论如何要戒除毒瘾。”并当着他们的面,把压满子弹的手枪放在枕头底下,警告他们说:“你们记住,从我戒治之日起,无论任何人,看见我怎样的难过,也不许理我,如果有人拿毒品给我的话,我马上拿这支手枪打死他!” 少帅这样的举动,倒是第一次,有人还是不相信他能戒毒成功。私下里说,就是扛门炮来,也戒不了。

宋子文为张学良请来了德国名医米勒博士。米勒博士对张学良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已故张作霖的大公子,又是统兵数十万的年轻将领。他对张学良染上吸食毒品的嗜好非常同情和惋惜,决心帮助张学良戒除这个恶习。米勒博士仔仔细细地为张学良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后,确定他身体没有别的疾病,只是虚弱而已,可以戒毒。米勒郑重告诫张学良:“要戒除毒瘾,对阁下是极其痛苦的,我可以给你开戒毒的药物,但最初几天五脏六腑中可能会如翻江倒海一般,这就不是药物所能对付的了,全看你的意志了......”

张学良听出了米勒博士话里的疑虑,他苦笑了一下,对博士说:“我已经把东三省丢了,现在只剩下意志了!”

米勒博士采取的也是以毒攻毒的方法。戒毒之初的几天,是最难熬的。每天晚上,张学良在屋内毒瘾难忍,用头“咚咚咚”地直撞墙,为了防止毒瘾发作时,病人疯狂暴躁到无法控制而误伤自己,米勒博士命人把张学良的四肢用绳索绑在床柱上。张学良经受着揪肠裂腑的痛苦,发出阵阵不忍卒耳的求救声。米勒博士深知张学良所受的痛苦,如同亿万毒虫咬噬般的烧灼与痛痒,但他为了彻底根除毒瘾,停用了镇静剂和麻醉药,残酷地严守规定。两周之后,奇迹出现了,张学良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和坚定信念,在米勒博士的帮助下,终于脱离了苦海,戒除了毒瘾。

张学良曾说:“我戒除了嗜好后,好像全身的血液换了新的一样,虽然四肢无力,精神状态已经如换了一个人。”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张学良的体重迅速回升,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也大大改善了。

一个月后的张学良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又恢复了往日的潇洒神态,顽强的毅力和忍耐终于使毒瘾的发作间歇越来越长,发作的程度也逐渐变轻了。张学良开始能吃能睡,体力增强,脸上出现了光泽。半个月后,他的毒瘾基本被控制住了。 戒了毒的张学良将军。终于可以用全副精力对付步步逼近的日寇,并在中国历史转折关头,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偶像——篮球名将詹姆斯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的偶像,就是我们崇拜、学习的对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我也不例外,而我的偶像是篮坛巨星——詹姆斯

三年前的一天,我写完作业,蹑手蹑脚地从房间里走出来,看看爸爸在看什么?当我走出来时,看到爸爸这个超级篮球迷正在看着一场比赛。我指着比赛中那个左突右冲的人问爸爸:“那个人是谁呀?”“他叫詹姆斯,可厉害了!”爸爸不紧不慢地说。从此詹姆斯成了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詹姆斯——一个24岁的年轻人,成了我心目中的偶像,我开始一场接一场地看他的比赛,如果因为学习落下了他的比赛,我的心里就会非常失落。看他的比赛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比赛中,他那娴熟的球技发挥得淋漓尽致,显得游刃有余。

我觉得他比NBA任何一个球星都出色,他年轻有为又平易近人,很快融入到骑士队这个大家庭里,并带领骑士队一路高歌前进。

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年轻就要有活力,年轻就要有奋斗的目标。

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隆美尔:纳粹名将的“铁骨柔情”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大战在即,却离开战场回家为妻子庆生,这样的将军,浪漫倒是浪漫极了,但也够上军事法庭了!隆美尔,实在够不上“伟大的将军”。

他虽效力于纳粹,且是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丘吉尔却评价他:“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但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他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军事理念,被世人公认为战术大师;他对妻子始终抱有热烈而专一的爱,飞书传情谱写战地浪漫曲;他虽被卷入暗杀希特勒的行动,却始终无法摆脱纳粹将领罪恶之名;作为反面人物,他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拥有无数的褒奖之词。

展开阅读全文

开发商推倒的抗日名将墓碑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素材速递】9月30日,“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军外孙张先生跟本报取得联系说:“我在网络上看到我外公冯占海将军的墓碑,被吉林市某开发商推倒了。看完网络上的照片后,我很气愤,也很痛心。

【素材运用角度】:遗忘与记忆、尊重历史道德良知

6、医生反回扣遭逆淘汰

【素材速递】“个别人不能团结合作,造成矛盾滋生,必须清理才能有利于医院发展。”说话的是山东省滕州市中医院的一位领导,最近,滕州市中医院的医生杨国梁因为拒开回扣药和单位的同事发生冲突,同时还举报医院里回扣成风,于是,杨医生不仅遭到了同事的孤立,被领导批为不团结的个别人,还被怀疑有人格障碍倾向。

【素材运用角度】:人性的幽暗机制的幽暗正义与邪恶医疗改革金钱与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热点素材:开发商推倒的岂止是抗日名将墓碑?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吉林抗日第一人”冯占海将军外孙张先生跟记者取得联系说:“我在网络上看到我外公冯占海将军的墓碑,被吉林市某开发商推倒了。看完网络上的照片后,我很气愤,也很痛心。

吉林瀚星集团买下这片土地,准备开发高尔夫球场。施工人员称是受该集团委托处理墓碑的,“是不小心抬倒”。然而,据冯占海将军外孙张先生介绍,墓碑上留下明显撬坏的痕迹,是被推倒的。可瀚星集团胡副总经理称,他们从没有委托任何人处理过冯占海将军的墓。

这就怪了!难道开发商不委托,施工人员就敢无辜去拆墓碑?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据工人介绍,该集团在处理墓碑地之前,就已在吉林媒体上登过通告。由此可见,瀚星集团的“从没有委托任何人处理过冯占海将军的墓”之说或是在撒谎。

“第一抗日将领”冯占海将军的墓碑,是由吉林省政府机关部门给建造的,应属烈士公墓。如果要动冯占海将军的墓,也不是开发商在媒体上登个通告就能随便动的。它应该由政府出面妥善处理,并通知其亲属。如果谁敢擅自处理,就是违反了烈士公墓动迁的相关规定,是非法的毁墓行为。

抗日名将冯占海将军的墓碑被毁,无论是“不小心抬倒”,或是开发商委托工人处理的,都是一种毁墓行为。它推倒的不只是一个抗日名将的墓碑,而是一段光荣历史;推倒的是烈士的英名功绩;推倒的是人们的哀思……

我们的先烈们,曾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开发商擅自毁英烈墓碑,真正是“开发伤”。它伤害了人民的感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英烈的大不敬,是“坟头著粪”之类的“十恶不赦”之一大罪恶。天理难容,法理不容,这是民族道德良知的坠落。有关部门应及时制止,绝不能容忍开发商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来。并尽快出面妥善处理善后,让抗日将领冯占海将军得以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名将赵子龙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赵子龙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名将赵子龙

赵子龙,三国时代刘备部下大将军。在进取四川之时,奉命攻打桂阳城,守将赵范战败,献城投降,赵范仰慕赵子龙英勇超群,又是同宗,要求结拜为兄弟。结义当日,赵范备酒席庆贺,酒至半醉,忽然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妇,为赵子龙斟酒,赵子龙问她是何人?赵范答道:『她是家嫂樊氏,家兄刚去世不久,又没有儿子,常劝她改嫁,但是至今未有合她心意之人。而且声言,必须如将军这般相貌堂堂,名震四海的人,才愿意下嫁。今天适逢将军,真是天缘巧合,若是将军不嫌弃,家嫂愿意终生奉侍将军。

赵子龙听了大声严厉斥责赵范说:“你我既然已经结义为兄弟,你嫂即是我嫂,怎么可以如此乱伦,不仁不义……。”赵范被赵子龙严词义正一番话,说得羞愧无地自容,赵子龙愤愤离席而去,其凛凛正气,备受世人敬佩。

赵子龙助刘备攻取四川,屡建奇功,建立蜀国后,被封为五虎将之一,英名盖世。

后人作诗赞赵云:虽非认义哥哥,也仿着关公秉烛。不学多情叔叔,羞杀他曹植占甄。

展开阅读全文

十大名将

全文共 2351 字

+ 加入清单

张自忠: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抗倭名将——戚继光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戚继光,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戚继光出身将门,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7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1555年任都司参将,在龙山、缙云、桐岭与倭寇三战三捷,迫倭寇遁逃入海。1558年在浙江义乌,精选4千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劲旅“戚家军”,发明“鸳鸯阵”,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倭寇1400余,焚死、溺死倭寇4千余,史称“台州大捷”,浙江倭患基本解除。

次年夏,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1563年取得平海卫大捷,斩倭2200余。1564年联合俞大猷水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从此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1568镇守蓟州,加固长城,在北方戍边16年,53岁时发明地雷(当时叫做“自犯钢轮火”),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于肺炎复发,享年61岁,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

展开阅读全文

韩信:开创西汉帝业的一代名将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展开阅读全文

郭子仪:再造唐朝的一代名将

全文共 2201 字

+ 加入清单

郭子仪(697~781),唐朝杰出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十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十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进至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旋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为唐肃宗)。

至德元载(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载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祐。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其6万人,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子仪选3000弓弩手设伏于营垒,先战后退诱安军至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

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无统一指挥,诸节度使各溃归本镇,子仪亦引军退守河阳(今孟县南),以保东都。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安军,乃封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子仪至绛州斩乱首及同谋者40人,太原亦效仿处置。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子仪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人,以雪国耻激励将士;又以昼击鼓张旗、夜燃火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

二年,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子仪。怀恩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死,遂不睦而分营,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稳住了关中局势。

大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田自耕。是年河中野无旷土,军粮充裕。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子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八年,吐蕃10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子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而上书。九年,年事已高,又为边陲不宁而入朝陈谏,提出:吐蕃、党项、吐谷浑为主要威胁,应从内地各道调精兵屯朔方各重镇,以作防守边疆的长远计划。十四年,唐德宗继位,被尊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余官皆免。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20余年,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戚继光:壮志凌云的抗倭名将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戚继光,(1527~1587)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旋进参将。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临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叉、钯、棍、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大败倭寇于台州,以功进都指挥使。四十一年,奉命率师增援福建,捣毁倭寇巢穴横屿(今福建宁德东)、牛田(今福建福清南),直至兴化(今福建莆田南)等地,进都督佥事。四十二年。他再次领兵入福建,在福建巡抚谭纶的指挥下,与刘显、俞大猷联合攻克平海(今莆田东南)。进为都督同知,又升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和浙江金华、温州二府,都督水陆诸戎务。四十四年,俞大猷率水兵,戚继光将陆兵,于南澳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四十五年,进职兼管潮、惠二府并伸威等营戎务。

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今河北蓟县)、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后又为总兵官,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诸处,并督帅十二路军戎事,因屡立战功,万历二年(1574)升左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为当国大臣高拱、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1555年调往浙江抗倭,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戚继光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此后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连破倭寇巢穴横屿、牛田、兴化,闽境倭寇主力被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此后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终于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隆庆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整饬防务,加强战备,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部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挤,南调镇守广东。再后被诬陷夺职。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陽。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陽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毛泽东在读李延寿着《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的批语中说:"(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赞扬他会打仗,善于调查研究;赞扬他豁达大度,能团结干部;赞扬他作风好,谦虚朴素,廉洁克己,等等,认为"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名将张飞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据水断桥,张飞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长坂桥横枪立马,吓退曹军;征西川,破江州,定巴西;宕渠率兵迎战张郃,相持50余日,张飞领精兵万余人,示弱撤退,待张郃军追入狭窄山道,突然反击,致张郃大败,带十余人逃走。我们心中的张飞大体是这个造型,粗犷、野蛮、直脾气,跌跌撞撞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从此便住在了百姓的心里,成为一代名将供世人瞻仰。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名将张自忠的悲壮故事

全文共 110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抗日名将张自忠的悲壮故事

张自忠将军,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瞪住藤冈……”这是一名日本士兵的口述档案,它记录了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昨天,北碚区烈士陵园管理所主任陈尚利说,这份珍贵的历史档案来自南京市档案馆,在张自忠牺牲70周年之际,它首度走出档案馆,现身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将军英勇,吓呆日本兵

这份源自日军《231联队史》的珍贵档案,以日军官兵的亲口讲述,再现了张自忠以身殉国的全过程。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陈尚利说,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为国捐躯后,遗体当天晚上被日军13师团草草埋葬在陈家集(现湖北省襄阳县内)。18日,张自忠的遗体被找到,当医疗队人员用酒精擦洗遗体全身时,看到他全身共负重伤7处,最重的是一处洞穿胸部的炮弹伤。

“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我是奥运名将作文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奥运在世界有很多种,是永远数不完的,但我的愿望是跑步,这基活动我国是很不行的,但我决定创选出奇迹,假如我是奥运名将作文。

当那一天,我的家人都坐在座位上的时候,决定要得第一。发令枪一响,我奋力拼搏,当然其他人也一样,也是奋力拼搏,我们都是过关斩将上来的,我既然和一个人相同的时间都得第一名,全家人当时是为我吹呼,名次是这样的,中国、美国第一、日本第二、英国第三,当我站在领奖台上,全家人都哭了,当然我更为祖国自豪。后来,我又一次参加了比赛又回想起上一次争得不容易啊!不愧是奥运名将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每一次领奖都为祖国争光。但是我渐渐变老了,跑的也没力了,但我一次一次回想起,都无比的幸福,无比的骄傲。但是我把这种幸福,传给了后代,希望他们一代更比一代强,把我的希望完成。

[假如我是奥运名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作文素材:游泳名将——菲尔普斯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菲尔普斯是美国游泳名将,在本届奥运会上他得了8枚金牌,破了多项游泳世界记录,因此人们都称他为“飞鱼,外星人”。 菲尔普斯长得英俊、阳光,眼睛炯炯有神,他的身高是1米88,肺活量达到15000,远远高于一般人,可运动产生的乳酸只有常人的三分之一,所以他的身体特别适合游泳。而且他在游泳时还有个特别的动作,脚指也会弯曲向后划水,所以游泳速度特别快。但是蛙泳不是他的强项,可是这次被他克服了,竟然也获得了金牌。

菲尔普斯小时候得过多动症,学习成绩不好,但他热爱运动,特别喜欢游泳,从小就想当一名游泳运动员,还想长大后参加奥运会,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所以他每天刻苦锻炼游泳技术,终于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了6枚金牌。在这次北京奥运会上他梦想夺得8枚金牌,为此他对自己要求特别高,每天刻苦锻炼,放弃假日休息,甚至放弃了圣诞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正因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他夺取8金的梦想得以实现。在人们惊叹“飞鱼” 菲尔普斯的泳坛神话时,我们更要向他学习坚韧不拔的毅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

[作文素材:游泳名将——菲尔普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