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师

名师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名师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名师问题。

分享

浏览

6375

作文

123

名师题解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多刺的灌木,喻指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从文章内容上来说,我们一般都倾向于后者,书写自己在困境中如何抉择,或者是如何战胜坎坷的故事。如果采取这种思路的话,写作时要注意选材,尽量避免譬如考试失利,然后重拾信心,奋发图强后取得成功这种俗套的故事。可以换一个角度,比如把文章主体换做一棵树、一朵花,抑或是名著中的人,也可以假借司马迁、陶渊明等古人之名,把这些经典人物的经典故事,重新演绎出来,从而跨越荆棘,获得成功的人生感悟。

此外,我们写作对象就单纯地放在“荆棘”本身,写一下这种植物本身的特性,当然,单纯地描摹肯定不能让文章主旨得以升华,我们可以寓情于景,借物言志,从荆棘身上所带的自然属性来过渡到种种人生感悟。比如,荆棘没有树木高大,没有鲜花亮丽,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它朴实、坚强、乐于奉献等等,都可以作为切口,去好好地组织文章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小升初语文作文知识:语文名师揭秘写作十大技巧

全文共 24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蒋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谈锋犀利,论证有力的议论文佳作。

开篇,作者引名言紧扣文题,引出中心论点,为文章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统帅全文。然后,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在那里淘沙掘金,或引证,或例证,或正反论证,举史铁生、司马迁、成克杰、马家爵以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美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史实以及陈良宇、王宝森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乃至腐化堕落的事例,对观点进行了有力的佐证。文章审视论辩,对比鲜明,有力地强化和突出了自己的主张。

文章感人的亮点还在于结构严谨,思维缜密,第四自然段进一步引用古语,巧妙过渡,照应开头,反弹琵琶,深入论证,不但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而且使内容更加丰赡厚重。

结尾水到渠成,提出忠告,总结全文,收束有力,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独字类命题作文。

仅“让”一字为题,很简洁,很有震撼力与思考力,在情感价值上易接地气,在构思内容上易拓展。“让”字本身的意思及内涵不难理解,加之导语提示的关键词“互让”、“谦让|”“礼让”、“退让”“忍让”等方向明确,有利于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快速地选材立意。

学生面对这个题,应该都有话可说,从最简单的让路、让座再到让步,让贤等,生活处处皆有“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古仁人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美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让”的不同角度,思考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突破口。

如果以字解题,对“让”字进行组词思考,即根据导语提示写“互让、谦让、礼让、退让、忍让”,就很容易找到了中心方向;如果以意解题,对“让”字的内涵进行推敲,也会想到“让”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让是一种宽容的胸襟、让是一种成长的取舍、让更是一种文明的素养、民族的精神。换言之,行文能写出“让出秩序”,“让出和谐”,“让出文明”“让出真情”,“让出品格”等即符合题意,也有一定的立意。若能进一步写出“让的智慧”、“让的原则”、“让的心态”“让的境界”等,文章则会更有深度。

从构思看,选择不同的文体写作,也就决定了选材的不同。如果写记叙文,以小见大的方式是最能将内容写具体充实,意图表达明确的,所以如何捕捉住成长中的“让”的细节、社会中的“让”的现象,从而感受到“让”的温暖,体验到“让”的魅力。如果写议论文,可用的论据也不胜枚举,“孔融让梨”、“将相和”、“六尺巷”、“韩信忍胯下之辱”,晋文公“退避三舍”,泰坦尼克号中那些绅士们将生还的机会让给儿童和女性及当下比较热门的“路怒症”等。当然,本题若能反弹琵琶,写出“当仁不让”、“巾帼不让须眉”、写出一味的忍让其实是懦弱,是纵容,则是相当不错的更高一层的立意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评析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沈阳市中考作文题目仍然是二选一形式,一个是以“_____小,天地大”为题的半命题作文,一个是以“安然握住”为题目的全命题作文。

两个题目写作起来都不难,延续着沈阳市中考作文让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的特点,使考生能够表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但无论是哪一个题目,都应该“说真话,抒真情”,注重表达真情实感和真实的内心感受。

第一个题目,写作指导语大意是,一把伞可以撑起一片天,一棵树可以遮挡一片荫,一张纸可以书写天下……渺小与平凡之间有博大,中学生写作本要求切入点要小,这个题目“小”与“大”在题目中直接对比,凸显了写作内容要“以小见大”。写作时应突出“微言大义”——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于渺小、平凡中表现出伟大与不凡。这个题目虽然好写,却还要注意题材上的创新,以免落入俗套。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好这几个字:避俗求新不走险。

第二个题目,“安然握住”。写作指导语大意,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一些东西常常被忽略,却要去远方寻找,其实,它们往往就在我们眼前……命题人非常了解当下学生的欠缺,不注意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珍宝当砂砾挥霍掉了”,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以为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最美好的东西其实不必踏破铁鞋,美与爱就在身边,一定要珍惜当下,把握好当下的幸福。这让人想起2007年沈阳市中考作文,以“人生到处有风景,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为开头进行续写,其实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分析下来,可写的题材就多了,亲情、友情、师生情,陌生人的帮助,自己的成长奋斗等等。题目中的两个词语要充分解析,“握住”应该由具体到抽象,“安然”有“平静、安定”之意,在行文中要写出从容、淡定的韵味。就像2014年的“心泉叮咚”,不能只关注“心泉”而不顾“叮咚”,“叮咚”其实就是要写出事件的起伏和波澜,题眼一定不能忽略!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评析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1.半命题作文:“__­­­_____小,天地大”

这是一道需要补全的半命题。根据题目透露出的重点信息, “小”和“大”是一对矛盾,而且“大”之前有明显的限定词——天地,所以补全题目需要花费一定的脑筋。首先要找出与“天地”相反的事物立意。考虑“天”与“地”的隐含义,即可以联想到广阔的物质世界,或是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例如:填室、书、校园等;或是某一样看出对比点的具体事物。这个主题意在鼓励考生放眼更宽广的世界,不局限于小的思维或环境,写作更具有开放性。

2.命题作文:“安然握住”

对命题的理解,首先要明确“安然握住”的关键词。①“安然”意思为很放心的样子;②“握住”意思为抓住、把握;③隐含关键词:握住什么,考虑宾语;谁握住,考虑主语,也就是握住的本体。

综上所述,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抓住某个机会,握住某个时刻、某段时光,或把握某种情感,或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然后考虑是哪个主体,一般考生会选择自己作为“握住“的主体,这样更能贴近自己的生活。选择生活中经历的最深刻的事件来写,重点描摹“把握”的关键点,写出这一状态的“安然”之意。确立重点后,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综合来看,半命题作文适合议论,也可写记叙文;命题作文偏重叙事,但以议论文下笔也是不错的选择。一篇贴近生活,一篇放眼社会,只要认真审题,巧妙构思,都可以写出自己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支招:家长如何对待初三第一次月考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月考,是孩子进入初三阶段后的第一次成绩标杆。家长该如何看待孩子初三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呢?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错,你应该大大鼓励,让他相信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的成绩。同时,也应该点拨孩子,冷静寻找失分的具体错误,让他下次可以避免,可以再考出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不好,你绝对不要训斥,不要指责,不要说丧气的话,也不要把失望和愤怒写在脸上。你应该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对他(她)说:初三刚开始,学习的坡度提高了,有点失误很正常。考砸了,没有什么大不了。

对于考砸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建立和维护他的学习自信。不能因为学习困难或考试失误而失去学习的自信。

做错了题目不可怕。只要好好寻找出错误所在,分析一下错题的原因。孩子的失分中,哪些是粗心马虎造成,哪些是没有理解和真正弄懂相关知识点。初三时期,很多孩子聪明但不扎实,不认真,所以成绩不理想。也有些孩子,学习挺努力,也很吃力,但是成绩不好。这些孩子,其实在以往某一个阶段(小学或初中1、2年级)学习某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发生了困难,当时没有解决,导致了基础不好,知识点不连贯,学习思维不敏感。于是,这些用功的孩子却学不好。

名师支招:

1,帮助孩子学习自信。

每一次测验和考试,即使他考不好,也给他鼓励。不要喋喋不休地数落和教训,而是冷静和善地交谈。

2,帮助孩子建立学科错题本。

用活页本,分学科,将每次习题、测验和考试的错题抄录下来,订正的题目记录在下面。每到一周、一月,让他有一次集中的错题回顾。错题集,可以让孩子对于学习错误有很好的回顾反思,可以寻找到知识点的缺误,及时弥补。

3,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规定作息时间。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关上电视机,关上电脑。让他进入一种平静学习的状态。开始阶段,孩子会有强烈的反叛,家长要坚持。没有办法,为了孩子的前途。尽管他自己还一点不懂事!

4,根据需要参加辅导班或1对1辅导。

如果孩子学习有困难,原来的基础层有问题,可以适当地找有经验的老师来帮助提升。

5,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

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尤其是没有考好的学科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学习的问题,讨教改善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专家点评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王立根(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

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路,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围绕面对困难、创新、信仰、理想等来立意,找准材料命题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

陈日亮(福州一中特级教师)

每个人都是行者,“路”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要贴近学生的思想,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考生对自己的生活历程要有思考有体验,写出自己走的路,而非别人的路,才能出彩。第一条路选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容易引向宏大叙事主题,可能会写得空洞,如果改成“路要靠自己走出来”,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永恒(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省中学语文应永恒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2015福建高考作文的话题,考生在以往的作文训练中都做过,可能会出现套题。题目给出的三句话观点鲜明,导向性太明确,不容易出现反弹琵琶的构思。但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作文写成优质记叙文的难度降低,这与全国卷和江苏等省的作文命题理念类似,释放出一些信号:高考作文的命题可以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进入高校后理性思辩能力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

郑玉平(福州八中高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老师):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与去年相比,同中有异。仍是给材料作文,仍是从人生哲理角度命题。不同点:首先去年的主旨是如何认识“空谷”,突出两种行为和两种心态,重在考查正反两面的思维;今年是如何认识“路”,重在考查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其次相较于去年高考作文,今年文字的含义更浅显,指向更明确,可写的角度更多。可从其中一句话入手立意,亦可从整体出发。故审题无障碍。当然要写出深度,还需要有更高的视角,更多的积累,以及敢于逆向思

名师专家认为,考生在审题方面基本没什么难度,能很容易地进入写作状态,但别看“走路”简单,要“走好”并不容易,一不小心还可能掉进“陷阱”里。

关于题目审题不难,但容易落入俗套

应永恒:相较前两年,审题难度降低了。“近几年福建命题导向是写议论文,学生要写成记叙文是比较困难的。而今年写记叙文比较好写,相信会有很多考生写成记叙文。”

张岚:福建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题目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较大,三句话谈了三个问题,学生可针对其中一句话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把三句话放在一起,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个人理解的话,第一句话体现的是人生的开始,大家共同往这条路走,第二句话是关于失败了又如何,第三句则是更升华的部分,如果能够综合起来谈,如何面对挫败,如何来走这条路,都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陈武: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三句话,老段子,也算是励志。“路”之意象既感性又理性,但内涵单一,外延局促,一言以蔽之:大胆地走自己的路。而去年的“空谷与栈道”象征意义则较有嚼头。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学语文教师:一般不会离题偏题,但要写出比较强的思辨性也很难。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一反往年注重事物的对立关系,变为只有事物的统一关系——只要走,就有路!这一转变,可能就是陷阱。考生可能会只抓其中一句展开论述,而没有综合整体地考虑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廖廷杜:泉州城东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材料一很老,不经思辨很容易落入俗套;材料二,很多人爱写,但概念容易界定不清,很多学生可能把“错”与“对”界定为失败和成功,但走错路不代表就是失败,所以以失败与成功来立意的话,很可能给自己挖了个“坑”;材料三,句子本身逻辑有问题,“没有……只有”这类表达很绝对的句式,本身就不是很有科学性,很有逻辑。就像“只要你努力,肯定就能成功”这样,属于“伪命题”。当然所有这些问题,也是机会,考生要善于分析思辨的话,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关于写作想要写好,关键在于怎么“走路”

张岚:福建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对于走错的路如何看待,走不通还敢不敢走,有的路可能真的走不通,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开始,如果能够考虑到材料当中对于“路”的界定或者发展变化来做文章,那么这个学生的思路就是高明的。

陈希我:著名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第一句和第三句讲成功,第二句话讲失败对人类的意义,人类经历各种困境之后,才知道我们并不是那么强大,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失败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人类的精神价值。如果有同学能够把第二句话写到这样的高度,也是非常好的。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学语文教师:能围绕“走”展开论述,在“走”的态度、“走”的形式等方面多做理性分析,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围绕“走与路”展开论述,有一定思辨性,也是可以的;或者围绕“路”展开论述,注重逻辑自圆其说,也未尝不可。

廖廷杜:泉州城东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路的界定不是重点,怎么走、为什么走才是重点。如材料一,考生可写“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从众走他人的路”,着眼于在从众心理喧嚣沸腾的时下,要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召唤,做清醒的行者,勇于走出自己的道途;材料二可写“走对和走错,不是走成和走败”,着眼于错如果能成为经验,那么新的路就有可能在这种经验的积淀中被开拓;材料三可写“鲁莽前冲不如三思而行”,着眼于一味鲁莽前冲只是盲目自我的表现,路横亘在面前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怯行是一种自然的反射,对于去路有敬畏之心并不是坏事;相反,因为心怀敬畏,三思而后行。综合起来写的话,虽然并不易,但三句话都互有包容,要敢走,不怕错,走自己的路,恰恰可以合而为一。

陈武: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写作要直面当下,与时俱进,要有热点,“一带一路”因此也可以跃然纸上。过分的人文关怀,对于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择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只有在文笔方面见真章。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本文立意高远,主题突出,语言老辣。

一、文章开头将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风貌集中展示,然后顺势提出“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的观点,立意高远,主题突出。此后作者围绕这一主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主题,突出“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二、文章语言老辣,简练多姿。短短八百字中,蕴含的文化因子颇多,作者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极为熟悉,一一列举,如数家珍。开头两段多用排比,气势不凡。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从题意到结构、从语言到内容等方面都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及实力的文章。突出特点如下:

一、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全文用“我想握住李白飘然洒脱的手,我想握住司马迁饱受沧桑的手,我想握住鲁迅充满愤慨的手”排比的段落和句式,既具文采又体现思维的张力,抓住了这一双双手充满了热血与激情的“手”的共同特征——挥写历史、经历了无数苦难、承载文化、搀扶摔倒的我们,同时也干净利落地“引渡”出“我想握住你们的手去感受你们为中华民族所做的一切”这一文章的主题,叙事说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出理性的广度与深度。

二、语言简练,富有才气。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使得文章显得很大气,文化底蕴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解读北京卷高考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1.细读材料,注意整体性。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整体着眼,材料的每一句话都要注意,这决定我们的立意是否贴切;如本次高考作文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其实与前面的散文阅读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老腔的震撼,在于其无关形式,直指心灵,在于它朴素的形式之下的,扣击心灵的激越,

2.关注到艺术的实质关注心灵的艺术与形式无关

这让我想到了诗经,《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乌斯: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老腔是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长期在华阴广泛流传,分老腔、时腔两个剧种,表演方法和全国大致相同,先搭好台子、撑好"亮子",然后借助灯火,以竹签挑拨用皮革雕成的人物进行舞台表演。流传千年的老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震撼原因:内容、情感、曲调曲风、文化内涵等等

写作方向:作文题目以传统戏剧形式为载体,在了解老腔是什么的基础之上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挖掘。老腔当中包含着哪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它的传承形式是什么样的?它的唱腔特点是什么?老腔是传统的文化,它与现代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作为传统文化的老腔能够给我们现代人带来怎样的震撼?这些都是可以思考和写作的内容与方向。

注意:行文要紧扣题目要求,避免偏题跑题的发生。延伸与发散要尽量围绕老腔和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

夏丛生:

思考角度: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1.地域文化的传承、朴素接地气的手法、迷失与消失给我们的困惑

2.黄土地的呐喊、原生态的呼唤、秦地老百姓的心情表达、简单纯朴执着

3.心灵呼唤,远离尘嚣的内心情感

刘持寅: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这个作文题目提醒我们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与之前的老规矩一样,从北京的老规矩延伸到陕西的传统文化,慢慢的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地方,题型我们每个人回归传统,回归诗意,回归文化之根对我们的心灵震撼!

汪东宏: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何以让人震撼"这个作文题目立足于最本质、最质朴、最传统、最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寻求的应该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深思。立意上可以针对于当下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消逝以及浮躁简单流行元素式艺术文化的泛滥的现象,提出对于最传统最本质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看法,从而提出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于原生态艺术如何生存和发扬广大。

"神奇的书签"是一篇想象文,主要建立在书签本来的作用以及想象中的书签会有哪些神奇的作用,针对当下快餐文化浮躁阅读的出现,这中文章可以书写自己通过这种书签而引发对于阅读的思考,以及他所给予的知识、文化以及他所带给你或所创造给你的精神世界。通过想象,在素材的选取上可以书写自己所读的一些书籍,认识到的一些作家,作品人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达到自我精神的陶冶和洗礼。

杨小晴:

题目一发散思维:

一:是什么?--类比联想与"老腔"同类的艺术形式

1.基于生活本质的艺术:

古人的吟啸--嵇康在山谷的声声呐喊

船工的号角--拙劣的发声与语言

爱尔兰的踢踏舞"大河之舞"--传统的民族舞步

2.是传统唱歌艺术的根基,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起点。

二:为什么?--现状如何?为何至此?

1.传统艺术传承上的困难--最传统的师徒传承、效率较低且时间成本高

2.传统文化"被高雅"化而导致的冷门化现象。--传播媒体的夸大其词

3.时代背景下社会的浮光掠影让我们忽略了很多传统艺术

三:怎么做?--正确的态度、身体力行的了解与宣传

谭国菊: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作为一种地方艺术形式,有着陕西民俗民风民族的心理积淀,强大的生命力基于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连接人们心灵与心灵间的距离

雷雪:

题目一:《老腔何以让人震撼》

老腔的形成是基于黄河流域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对生活的声音的发出,同时它的表达形式也是最原始和质朴的形式,以最淳朴的形式表达人民心中的声音,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民心灵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暖从哪里来。生命有温度,也需要温度。"暖意"是发自心底最真的情感,温暖的源泉可来自一个人,可来自一个群体,也可来自一个物体等等。比如亲人或朋友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滴眼泪、一个微笑,或打动自己的一种动物、一份礼物、一本书籍、一首歌曲、一道风景……用心感悟,温暖就无处不在。

意向何处去。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带给人温暖,甚至可能影响人一生。感悟温暖,通过抒情议论让心中的感受明晰起来,文字才更有神韵。比如父母亲密的微笑让我们讴歌亲情的温馨,老师鼓励的眼神让我们赞美师爱的崇高,路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赞叹人性的善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还有很多东西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生命可以互相感动,愉悦能够相互传递。有时伸一伸手,就可以握住一份美好的情缘;挥一挥袖,就可以牵出一丝醉心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欢迎阅读。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

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也可以将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

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解析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新东方优能中学语文名师李爽:我们要先考虑是什么的问题,关键词“读”,这首先说明长辈身上有独特的地方。

然后,就要考虑怎么读。(1)传统的角度,长辈有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经历和文化习惯。(2)换一个角度,重读长辈这部书也可以重新给长辈定义,比如新的科技发展和时代变迁对长辈的影响。

从导语分析重读长辈“是什么”:1、长辈身上体现很多的人生事例,道理、道德,比如老工厂就是师傅带徒弟,我们可能也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伟大的东西,但是徒弟会觉得我拿到工资以后回馈师傅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他们给我们传递的感恩之心、有责任感、守规矩,这是他们传递给我的道德。不这么做,有规矩不守,就会有问题。2、传统积淀,体现传统文化。3、时代的印记。4、读出我们的成长。

材料给的越多,可以写的方向就越多,跑题的可能性也越大,就看考生能否抓住一点,深挖下去。我们希望考生抓住一点,比如我们不了解长辈,我们希望更了解长辈这个初衷写下去,也可以。但是如果,一会写沟通,一会写传统文化,就会有问题。

看卷是立意优先。比如老虎吃人,很多考生会看到遵守规则的问题,不遵守规则就会老虎吃人,但是更深刻的立意应该是:看到什么是规则,我要遵守的是什么。立意优先以后,是逻辑清楚。再其次才是语言优美,也就是有没有文采。

1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不是“现在”和“以后”,是指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情,或曾经拥有过的美好事物——它可以是记忆深处的,也可以是刚刚过去的记忆犹在的。在特定的情境下,触发了我们敏感的弦,让心儿为之震颤。

“寻常”,就是“平常”。是指追忆的人、事、物、情、理,都是与我们的日子密不可分的,它可以是一句话、一种声音、一个腔调;可以是一个物品、一处亮景、一次邂逅: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拥有共性的画面、细节、场景。这些曾经的温馨、温暖、温情,很多,很平淡。多到当时只道是寻常,没有感触、没有印象、没有体悟。

“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为拥有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拥有时,等闲视之;失去或过往后,就会想起无限的“好”。“只道”,既是一种陈述往事的平淡,又是一种常见真情的慨叹,也是一种生命哲思的顿悟。陈述的是平常事情中蕴藏的真实情愫,慨叹的是当时的懵懂与迷糊,顿悟的是而今的领略——真情、真思与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市新朝阳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付秋梅谈到,“我的一次改变”,这是一个成长类文题,第一感觉就是:文题不矫情、不造作,简洁明了、朴素亲切,引导学生反思生活,讲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激发学生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

付秋梅老师表示,写好这篇命题作文也不容易,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构思要巧。“我的一次改变”,“改变”一词是题眼。情节上要有矛盾冲突,情感上要能写出转折,思维上要有逻辑性,前后变化既出人意料,又水到渠成。二是素材要新。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比较相似,写作内容要想不平淡,就要在素材上下功夫。三是情感要真。文题质朴,文风也尽量真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全情投入,通过细腻地描述生活,提炼感悟,抒写真情,展现心理变化。四是立意要深。“改变”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内心的成长。学生应在文章中对自己情感进行深度的解读,对自己的变化进行理性的提炼。收获成长的喜悦,指导未来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题目要求写美好的往事,而且要求写印象深刻的、一直被我们铭记的往事。围绕这一要求作文,才能做到不跑题,不偏题。由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可选取的题材十分宽泛、自由,每个人的生活中肯定会有几件挥之不去的往事,会感觉有很多话可以写,有很多事例可以举,因此写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怎能如烟"其实就是"并不能如烟",作为题目的谓语,陈述说明"往事"虽然已成过去但并没有如烟般消散,而是留下些什么,让我们品味和感悟。

在题材的选取上,可以写个人生活,回首往事,追忆童年,抒发对友人、对亲人或者对长辈的感念;可以写名人轶事,阅览明星,解读贤者,抒写对偶像、对榜样的膜拜与沉思;可以追溯历史,以历史人物的人性光芒为火炬,照耀自己在求索的巷道中前行……作文重在抒情,可以写:往事教我们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往事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往事是生命曾经存在过的证明,在往事的陪伴下,让我们走好未来的路。作文重在说理,可以写:我们可以从往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有些往事可以激励自己,化为人生的动力并建立人生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主旨深刻,形式新颖。作者用“诚实”一词立起主线,以“蒙太奇式”架构全篇,撷取人生途中三个有代表性的镜头,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缺点,最终绽放出美丽品质。 结构严谨,线索分明。文中三个主要镜头,既按时间顺序排列,又以“成长”一线贯穿。结构逐层深入,井然有序。

美丽的绽放(2)

◎湖北仙桃一考生

我们这个70人的泱泱大班,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也许,你会说,这定是一个大杂烩。不,她像一个大花园!群芳荟萃,每天都有美丽的绽放,让我采撷几朵请你观赏吧。

那是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秋风袅袅,细雨绵绵。寝室门前的场地上,疯长了一个暑期的杂草,密密匝匝,大有“枝丫上阶绿、叶色入窗青”之势,仿佛在向我们宣战。还我一片洁净的土地!班干部身先士卒,拿起铁锹,向它发起了进攻;随即,男生们闻风而动,各找工具,踊跃参战;接着,女生们不甘示弱,徒手前来,加入队伍。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围剿战”!你看,全班人马披风冒雨,众志成城,团团包围那块杂草地;各种声音汇合成雄浑的进行曲,响彻校园,飞扬在天空中;汗水、雨水湿透了大家的衣服,蒸腾起股股热气,弥散于秋风里;杂草在颤抖,在缩小,很快被夷为净地。目击此情此景,你岂能不联想到“沙场秋点兵”的豪迈!

夕阳猛烈地燃烧在西边地平线上,教室门前的那排高大的白杨被染得血红。树下,学习委员杨洁全神贯注地看着一个练习簿,嘴唇微微地翕动,仔细地检查着什么。另一个叫刘芳的女生手握钢笔,聚精会神地紧盯着她的脸,静静地等待着什么。这是一个特别的“扶贫组”,背后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刘芳本来因成绩掉队而心灰意冷,她爸爸的责骂更使她雪上加霜。“再见,同学们!”她挥着泪要告别这个集体,可一双双热情的手挽留住了她。从此,每天都有一名尖子生为她做课外辅导。“对,解答正确!”杨洁突然频频点头,扬起笑脸为她的成功喝彩。夕阳的璀璨光辉是美的,而同学们的纯真友谊更美。

月考硝烟还没消尽,我们都热切期盼着佳音。可谁料,晚自习前,老班风风火火地闯进班来,“砰”地将门紧闭,脸色严厉,语气沉重地吼道:“谁作了弊?站起来!”大家面面相觑,屏声静息。教室里瞬间静得可怕,空气都要凝固了。“我们的品德何在?我们的形象何在?”他怒不可遏,额上青筋凸现,眼中似喷出火来,“对抹黑班级的龌龊行为,我是零容忍!”我们仍是一片沉默。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错了,不是你们班。”外语老师温柔的声音传了进来。“对不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检讨!”老班一脸尴尬,压低嗓门,面向全班一个真诚的鞠躬。我们无不热血沸腾,立即全体起立,齐声还了一个“老师好”。然后是相视而笑……人道世间最数鱼水情深,我们师生间又何尝不是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多少美丽的绽放,平添了我们这个泱泱大班的无限风光。不信,哪天你来参观,定会感觉美不胜收。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指导高考作文拿高分机巧_高考作文指导4300字

全文共 4142 字

+ 加入清单

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问题:我们都知道高考改卷的老师看一篇作文几乎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请问赵老师,如何使一篇作文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

赵老师:是的,由于时间与任务的原因,虽说高考阅卷老师们的阅读速度不一,但总得来讲,批阅一篇作文也就那么几分钟。再退一步说,虽然高考卷对批阅作文有具体的评分标准与要求,可是大部分老师还是以总体感觉来给分的。虽说这有点欠妥,可是凭着老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批阅下来也基本没啥大的出入。所以说,要想使自己的作文能在老师阅读后有一个好的印象,给出一个好的分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段落分明,能让老师一读到底,思路流畅。特别是今年,我省采取网上阅卷,如果卷面不好,会严重影响到老师的阅读质量和心情,这对考生是绝对不利的。如果万一写错了,需要修改,也不要涂成一连串的黑圈黑点,而应该用标准的修改符号修改。

其次是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题目、开头与结尾。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们批卷只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于是就只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这是错误的。特别是高考,根本不会有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只是有一点,全省30多万考生写同一个材料的作文,在立意、题目、开头、结尾等方面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相似或雷同,如果你的题目和开头没有一点新意,一开始便会给批卷老师留下一个很平淡、普通的印象。有的老师看到这个题目后,心里不会产生一丝激动或新鲜感,这便会影响到得分的。再者,每个段落既不能太长,也不可太细碎,二者都不利于老师阅读。一般来说,每段六至七行便可,全文分五到七段最合适。

开头与结尾,一般而言各自不要超过三行,即开头简洁明了,结尾简短有力。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鸡头与凤尾。至于文章的主体部分,则如猪肚,应该丰富,有内容可品味,让人思考。同时,还得注意一个问题,行文一定要有文采。老师们读完文章后,首先想到的是这篇作文扣住材料的中心没有,偏了没有;其次便是文采,即字里行间,段落过渡,观点的表达,能否表现出考生特别的才华。那种平淡死板,没有起伏,缺少变化,如老太太聊家常的行文是一大忌,会严重影响得分的。

还有一点要知道,最近教育部专门下文,规定高考答卷时不允许用繁体字、古(异)体字和火星文。同时,我们还要力求避免外语单词及句子的出现。毕竟,考的是汉语而不是外语。

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

问题: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材料作文立意?作文是不是不能照抄材料?

赵老师:参照往年的高考情况,今年的作文题,从类型上讲,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些。那么,如何准确地理解材料,确定最佳立意呢?其方式有下列几种:

一是看所给材料的特征。一般来说,高考作文所给材料有两种,一是图表,一是文字。无论图表还是文字,我们只需按下列方法去思考理解就可以了。如果材料是一则,则把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去立意;如果是多则,则对多则材料进行整合与归纳,看它们相互间内在的关联,借用数学上的一个名词,叫提取最小公因数。就是找出几则材料最为根本或相同的那一内容,以此作为你文章的中心观点。例如,前几年,有一则高考材料,分别列举了多位名人的多则名言,而这几则名言有一个共同内容,那就是“息”。有的人说人生应该无所息,有的则说应该有所息,让考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应该分析出它们的区别所在,抓住“息”这个关键问题去立意。而不能只说其一,不及其他。更不能没有次序,没有重点,没有中心胡乱来谈。

对此,我们应该明白一点,高考所给材料,不管是故事、寓言、传说,还是名言、警句、流行语,或是图表漫画、社会现象、生活实例,其实它们的目的都有一个,讲述或反映了某些道理,让我们找出它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所以,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最根本的是要有较高的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也正是高考作文之所以选用材料作文的目的所在。我们平时分析课文,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做法,都是为今天的审题做准备的。也许会有考生说,现在距高考不远了,这一能力如何训练呢?可以每天找三五个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与内容的,如生活现象、名人逸事、笑话、佛家公案、古典名言、社会焦点、百姓用语等等,专门进行审题立意。确定后,拿去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们交流,看正确与否。

还有一点,有的材料本身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得出几个互不相同的观点,我们只要抓住其中一个写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最好是最佳立意。

至于作文能不能照抄材料这一问题,我的看法是,既要把材料拉进来,又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引用。特别是那些比较长的材料,你要全文引用,一是老师看得厌烦(要知道,批卷老师那几天最烦的就是看这个材料了),二是浪费时间,三是占用有限的答题的地方,总之是得不偿失。当然不引用一下材料,有时也怕出现内容上的偏差,那就用这样的句子来点明:“上述材料里所说的……就是一很好的证明。”“材料中的那两位兄弟本身的行为是没错,但他们都少了一个心眼,都没有认真地去注意几个细节问题,所以才做了许多无用功。”“鸡蛋、胡萝卜、干茶叶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明了一个现象,就是生命是可以在改变自身的同时,改变他人的。”如此引用,既简明,又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同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证,去证明文章里的观点。

作文得高分立意要准确

问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是否有所谓的标准的切入点呢?没有写到这个标准是否就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

赵老师:应该是没有的,上面我们讲到,高考作文所给的材料,都是专家们经过特别慎密的思考最后确定的,很难有一个如数理化式的标准公式去套用。再说了,高考作文是年年有变化,即使再简单的一个材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而且这一点,在高考作文中是非常普遍与看重的。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是不能走这个捷径的。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说到的最佳立意。也就是说,某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得出。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一个或几个最符合材料中心的,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最佳立意。

比如:“零”的通常意义是“无”,天下之事,非有即无,故若以“有”“无”而分天下,则“零”有其一。“无”的世界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且有种种妙用。君不见无字之书、无乐之幸、无声之叹、无言之情,有时候不是比“有”更含蓄、恢宏、深沉、动人的力量吗?曾经唱遍大江南北的歌《一无所有》,不是使人感受到一无所有者所拥有的是比整个“有”的世界更为丰富的世界吗?

对这则材料分析,可能会有这些观点得出:我们要敢于反传统,打破固有的认识模式;世界是复杂的,我们不要被外界的假相迷惑;我们要注意精神的追求,不能过分地看重物质;要对传统的思想进行认真的辩证吸收,不能全面接受等等都有点偏差,最好的观点是:无并非真正的没有,有时它比有更重要,更让人着迷。

按照往年批卷要求,像这类作文,虽然有点偏,不是最佳立意,但也不会按跑题给分的,但要想达到一类卷(即50分以上),也是很难的。在高考评分时,其实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了分数的高低,一是立意要准确,二是文章要丰富而有深度,三是要有文采。至于体裁,则不是十分重要的,选取什么样的文体来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好,而立意则是第一位的。这几年,考试中心也遵循着“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来出作文题的,我们也不要太把所给材料的审题想得复杂、深奥、可怕了。一般来说,有正常思维的中等水平的学生审题都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议论文结构应该怎么安排

问题:好多同学在高考中都爱写议论文。所以议论文的结构也就成为一大问题而为各位考生思考了。

赵老师:如何安排议论文的结构呢?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一是正常的,也是我们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全文分三大部分,每段之间过渡自然而有机,一层进一层,最后结尾全文。但是,这种结构得高分并不容易,因为它太死板,难有新意。二是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得出问题,再是论述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三是,先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阐述,然后详细分析,最后得出观点。四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简洁地讲几个故事,再是假设观点,然后认证,最后得出正确的看法。五是,通过某些人在某一问题上的矛盾或辩论,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他们的结果证明其观点,再下来进行论证,然后结尾。其实,虽然议论文内在有严密的逻辑性,但你也可以随意变化去安排有关内容的,只要行文合理,内容相互关联,段与段间过渡得体,哪种结构都是可以的。说到这里,我想向广大考生推荐一种适合高考的文体:杂文或简短的随笔。短小精干,内容丰富,行文灵活又自由,思想与文采都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的感觉很不错的。

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

问题:这是一个高三学生的问题:写作文能否举自己的例子进行论证?我有经常用自己例子写作文的习惯,但我的老师却认为没有力度,真的是这样吗?

赵老师:关键是看这位同学写的是啥文体。如果是议论文,举一下也并非不可。只是有个道理我们需明白,如果想写你自己,那要看你的事例能否感动得了他人,如果你十几年的生活一直都是平淡如水,平常无奇,既无达人刘伟一样的成就,也无孟佩杰一样的经历,更无暴走救儿那样可敬的妈妈,我的意见还是不写为好。一是你难写出新意,容易流于平淡;二是你写的内容别人也经历过,为文章增加不了多少色彩。如果是写记叙文,倒是可以通过游记、神话、书信、给奶奶做个小传等这样的形式,反而能把某些深刻的道理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的。一句话:不在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

如何增加作文的文采?

简要说来,一是要有较为丰富生动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的大量应用,可给文章增色不少。二是多选用各类句式,不要只是一种叙述句,一叙到底。三是多用各类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四是多引用古典名句、警句、俗语、谚语等。五是语言一定要简洁,少用口语,多用文学语言,句子要尽量做到诗化。六是要尽量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哲理意蕴。

最后,写高考作文还要记住:一忌假大空,不要高谈阔论,不要大而无当,不要无病呻吟,要真实具体。二是化大为小,借小写大。天大的道理,通过针尖小的事来表现。三是如果是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关键词,如《留一点空间给幸福》里的“空间”与“幸福”。如果是半命题作文,一般要先确定好中心,再补全题目,这样才不被动。如《……的梦想》,可补全为《读史中出现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腊八节的蛋糕”,感情真挚,描写生动,如“在生命的历程中闪着光芒。也正是这些或甜或苦的记忆,串成了生命的链,无限地伸延下去”,运用传神之笔,对腊八节的蛋糕进行了描写。

“孩子,知道吗?今天是腊八节,也是你五周岁的生日!”他依然笑着,但那笑里有了些我不能理解的深意,“这叫生日蛋糕!听说,城里人过生日都兴吃这个!我是提前让在镇上开杂货铺的亲戚从县上捎来的!”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另一个纸包,里面是五支红红绿绿的小蜡烛,他将它们一一插在那个漂亮得耀眼的蛋糕上,又用火柴,一支一支地点着。蛋糕上立时盛开了五朵金黄色的花。“闭上眼睛,许个愿吧!孩子,许个你最想要的愿望,往后,你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好,人家说了,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许愿,是最灵的……”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见识并且拥有生日蛋糕。那蛋糕,是我吃过的世上最美的美味——那软糯,那细腻……一生不忘。舅爷爷一口都不肯吃,他说,那整个都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完全全地把它吃到肚子里——连同许下的心愿。

所谓刻骨铭心。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那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用他所能想到的最特殊的方式,为一个孩子灰色的童年涂上了香甜,成为我一生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是的,时间永远不会使记忆风化。有些记忆甚至被岁月提炼成宝石,在生命的历程中闪着光芒。也正是这些或甜或苦的记忆,串成了生命的链,无限地伸延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