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师

名师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名师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名师问题。

分享

浏览

6369

作文

123

名师点评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主旨深刻,形式新颖。作者用“诚实”一词立起主线,以“蒙太奇式”架构全篇,撷取人生途中三个有代表性的镜头,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缺点,最终绽放出美丽品质。 结构严谨,线索分明。文中三个主要镜头,既按时间顺序排列,又以“成长”一线贯穿。结构逐层深入,井然有序。

美丽的绽放(2)

◎湖北仙桃一考生

我们这个70人的泱泱大班,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也许,你会说,这定是一个大杂烩。不,她像一个大花园!群芳荟萃,每天都有美丽的绽放,让我采撷几朵请你观赏吧。

那是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秋风袅袅,细雨绵绵。寝室门前的场地上,疯长了一个暑期的杂草,密密匝匝,大有“枝丫上阶绿、叶色入窗青”之势,仿佛在向我们宣战。还我一片洁净的土地!班干部身先士卒,拿起铁锹,向它发起了进攻;随即,男生们闻风而动,各找工具,踊跃参战;接着,女生们不甘示弱,徒手前来,加入队伍。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围剿战”!你看,全班人马披风冒雨,众志成城,团团包围那块杂草地;各种声音汇合成雄浑的进行曲,响彻校园,飞扬在天空中;汗水、雨水湿透了大家的衣服,蒸腾起股股热气,弥散于秋风里;杂草在颤抖,在缩小,很快被夷为净地。目击此情此景,你岂能不联想到“沙场秋点兵”的豪迈!

夕阳猛烈地燃烧在西边地平线上,教室门前的那排高大的白杨被染得血红。树下,学习委员杨洁全神贯注地看着一个练习簿,嘴唇微微地翕动,仔细地检查着什么。另一个叫刘芳的女生手握钢笔,聚精会神地紧盯着她的脸,静静地等待着什么。这是一个特别的“扶贫组”,背后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刘芳本来因成绩掉队而心灰意冷,她爸爸的责骂更使她雪上加霜。“再见,同学们!”她挥着泪要告别这个集体,可一双双热情的手挽留住了她。从此,每天都有一名尖子生为她做课外辅导。“对,解答正确!”杨洁突然频频点头,扬起笑脸为她的成功喝彩。夕阳的璀璨光辉是美的,而同学们的纯真友谊更美。

月考硝烟还没消尽,我们都热切期盼着佳音。可谁料,晚自习前,老班风风火火地闯进班来,“砰”地将门紧闭,脸色严厉,语气沉重地吼道:“谁作了弊?站起来!”大家面面相觑,屏声静息。教室里瞬间静得可怕,空气都要凝固了。“我们的品德何在?我们的形象何在?”他怒不可遏,额上青筋凸现,眼中似喷出火来,“对抹黑班级的龌龊行为,我是零容忍!”我们仍是一片沉默。这时,教室门被推开了。“错了,不是你们班。”外语老师温柔的声音传了进来。“对不起……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检讨!”老班一脸尴尬,压低嗓门,面向全班一个真诚的鞠躬。我们无不热血沸腾,立即全体起立,齐声还了一个“老师好”。然后是相视而笑……人道世间最数鱼水情深,我们师生间又何尝不是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多少美丽的绽放,平添了我们这个泱泱大班的无限风光。不信,哪天你来参观,定会感觉美不胜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名师解题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生命,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旅途中,每个人真正的对手都是自己,真正的敌人也是自己。清醒地认识内心世界恐惧、懦弱、孤独的影子,并且战胜它们,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我们无法改变风向,但至少可以调整风帆;我们无法左右天气,但至少可以调整心态。毕竟,强者的内心无比坚毅、无比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角度一:可以从“强大内心,端正心态”的角度立意。审读材料,小和尚最怕的正是自我内心的影子。端正心态,让自己变得强大,便能去除内心灰暗的影子,战胜自己,从而避免人生的诸多“悲剧”。

选材小贴士:可以撷取生命中有志之士睿智取舍,走出“心影”的例子。比如援引马恭志的事例。马恭志一生只做过两件事情:一是花了8年学会走路,一是用25年为大家放映电影。草根自强,正源于内心的强大,健康的心态。

角度二:可以从“走出‘心影’,摆渡生命”的角度立意。“人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克制自我,走出“心影”;摆渡生命,成就辉煌。也许,你在“心影”中感受到了美之所在;也许,你在惧怕中顿悟了生命之真谛;也许,你在直面内心的忧惧中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古今中外很多,跟从本心,战胜自我,唯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比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不做勇士,但也不是隐士。 “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正是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沉默的“莫言”不仅走出“心影”,同时圆了国人百年诺奖梦。

角度三:可从“孤独也有正能量”的角度立意,直面孤独,在孤独中集中精神,思考人生、社会的问题,孤独便会生出智慧,进而成为一种境界。

选材小贴士:20世纪文坛和戏剧界的璀璨“明星”贝克特是现代隐士,在巴黎圣雅各大道的七楼寓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喜欢沉默、孤独和宁静。1936年旅居德国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独处的感觉真是妙极了。”他常常踽踽独行于柏林宽阔的蒂尔加腾公园,久久不肯离去。他知道,沉默和独处对他的写作至关重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典型事例运用,也可以单单引述贝克特的名言。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心的影子,唯有智慧应对,方能成就自我。

角度四:从“心影”的危害角度立意。谈“心影”对人心灵、精神的伤害及导致的结果,由此引起人们的思考。

选材小贴士: 2013年3月2日,坤博长红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崔博割腕自杀。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里,已经先后有10多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商界精英想了些什么?他们曾经创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财富令人艳羡,却因为一些至今不为外界所知的“心影”而采用“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观自杀殒命的商界精英之人生轨迹,他们有过人的智慧、胆识和坎坷的创业传奇,然而,在坐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他们内心却充满了恐惧这恐惧。也许正是来自孤独、他人的误解、精神的迷茫等内心世界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这则材料富有诗意,意蕴曲幽,包含生活哲理。对于材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材料的类型,并找准材料间的逻辑。这是一则寓意型材料,鲜花是核心,美丽、开放与阳光是它意蕴的延伸。要触摸鲜花的鲜艳与芬芳,就需要用心去感受,要让鲜花“开在你的心上”;在感受到鲜花的第一重美之后,我们更要知道这美丽背后的因素,也就是“促成鲜花开放的,是那窗前那树梢里透过的一缕阳光”,这是更深层的写作。写作时可以围绕材料的多层意蕴拓展、引申,在立意方面多层挖掘,写出感悟,烛照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牵挂”的含义是牵念、惦念。人生无处不牵挂,牵挂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面对“牵挂”这一作文题,你可以以自己的认知为圆心,以牵挂为半径画圆,所有在此圆内的素材都可以入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在取材时作多种选择:如果你关心国家的时政,就可从大处切入,谈及对被分裂日久的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归的深切期盼;如果你对家庭平凡的生活领悟较深,就可从细处落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写出蓄久难忘的父母之恩;如果你敏于师长的眷顾、同窗的关爱,就可以把心头难忘的学校生活绘于笔下;除了关切自己,还可以把目光投入社会,写出视野之内、心灵之中,平头百姓、芸芸众生的悲欢离愁、情感脉动,即书写他人的牵挂;甚至还可以将牵挂的丝线系向古朴的村落、可爱的熊猫及生态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

当然,要使文章打动读者,还要有细节性的东西,通过细节的描写,把“牵挂”写得惟妙惟肖。如在刻画母亲对外出子女的牵挂时,村口守望的身影,就应该成为细节性的东西,只有对它进行细致的刻画,才能把母亲的心淋漓尽致地写出来,才会有比“母亲做好了许多可口的饭菜等我”更有意韵和质感。

【推荐素材】

素材一:

弥留之际,吴仁宝牵挂的还是村民

3月18日下午6时58分,华西村一位85岁的老人去世了,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眼泪和哭声里。从担任华西村书记以来,吴仁宝操心得最多的就是华西的村民、华西的发展。一直到生命最后的弥留之际,这位85岁老书记最牵挂的还是他的华西、他的村民。3月13日,是吴仁宝在上海住院的最后一天。这一整天,老书记只要一醒来,嘴里就念叨着:“要把大华西4000名村民安排好!”

素材点拨:“只要心脏不停,就要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吴仁宝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这是一种脱离了自我主义的牵挂,是牵挂的至高境界。此类素材包括对祖国的牵挂、对人民的牵挂、对事业的牵挂、对自然环境的牵挂、对弱势群体或受灾害人群的牵挂等等,可以从中见出一颗博大的心。

素材二:

古诗词中的“牵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徜徉恋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寄托真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充满亲情的牵挂;“思君令人老”是对远戍边疆夫君的牵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蓄满友情的牵挂;“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对民生疾苦的牵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老父对小女儿的执著牵挂……

素材点拨:从某一方面而言,人类历史有多长,牵挂就有多长;人间亲情有多深,牵挂就有多深;人间亲情有多浓,牵挂就有多浓。借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列出可供写作的众多立意的子话题,通过类比及转换,就能快速打开写作思路。具体写作时可以匹配具体感人的事件,表现父子、母女、夫妻、朋友之间的人间真情,抒写出自己的内在情怀。可以说,每一个生命都离不开情感的怀抱,每一次感动都脱离不了牵挂的心声。

素材三:

老爸,丫头想你了——吴莫愁写给爸爸的信

光头老爸文在我手臂上,将我和妈妈拥到一起。那年,我18岁,真正已经长大。

我生日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卖掉了大篷车。那天,我哭了,妈妈也哭了。今年,我20岁。妈妈一个人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压力,从来都是把最好的给我,却不多说任何话。

老师问我,你跟谁学的唱歌?我说跟我老爸,我老爸可厉害了,他是唱反串的。他有一辆音乐大篷车,我曾经跟他一起走遍了整个中国,那个时候我们是一对欢乐的光头。老师问我,你爸爸还唱吗?我强压住眼角的泪花,洒脱地说,他不唱了,换我来唱了。

老爸,丫头想你了。

素材点拨:舞台上的吴莫愁并不能被所有人都接受,而生活中的吴莫愁却并非如同舞台上的她那么的张扬和难以让人理解,她对过世父亲的亲情牵挂真挚而强烈,细腻感性的文笔让网友们大呼戳中泪点。牵挂别人,如眷念五月淡雅的槐香,魂牵梦萦;被人牵挂,如沐浴冬日和煦的阳光,温暖幸福。我们被父母牵挂着,被兄弟牵挂着,被朋友牵挂着,被同学牵挂着……要能感悟这些牵挂,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同样去牵挂着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这则材料由事例和阐述组成,事例部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起,落脚点在陈冲的话上,阐述部分明确表明看法,结合起来,材料指向一个话题:每个人在世间是“过客”而非“做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活出自己,在苍茫的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角度一:生命不能长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选材小贴士:这里需要阐述的是生命的短促、飘忽、脆弱和虚妄,更需要阐述的是人怎样调动自己的潜能和竭尽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由此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正是这种精神使灵魂超越现实、得以永恒。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叔孙豹说:只有“立德”“立功”“立言”,才能虽久不废、流芳百世。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道家说:人生是不自由的,但可以追求心灵上的自在(灵魂的自由)。本角度适宜从历史和伟人中选材。

角度二:活着的使命在于,认识自我,修炼自我,完成自我。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认识自我”有个前提: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惑,不为生死所惧,真正看清自己。这里的“看清自己”有两个内涵:认识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渺小、孤独和不可缺少;认识自己作为个体的特征和独一无二,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有着异于常人的个性、思维和观念。这里的“修炼自我”一方面指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的优势,一方面指锻炼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境界。这里的“完成自我”指完成“小我”的蜕变和成长,更指完成“大我”的责任和使命,使自己的微小生命融于人类的大循环中,在这样浩瀚的坐标系中,成就了理想的自己。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本角度适宜从自身角度出发。

角度三: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自身的价值,更在于让自身的价值惠于众人。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价值”不论大小、轻重,只要它能证明生命真实的存在过,众人真切的领受过,就可以了。这里的“众人”可以是亲友、同事,可以是陌生人乃至敌人,可以是弱者或边缘人,可以是后人、世世代代,可以是宇宙中任何存在的生灵。“价值”的意义在于传递智慧之真、大爱之善、诗意之美,最终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在后人心中刻下永久的印记。泰戈尔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歌德说: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本角度适宜从现实中选材。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专家点评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王立根(福建省语文学会名誉会长,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

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路,三条路有不同的含义,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义,围绕面对困难、创新、信仰、理想等来立意,找准材料命题的中心,选择自己熟悉的知识、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避免空洞。

陈日亮(福州一中特级教师)

每个人都是行者,“路”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但要贴近学生的思想,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考生对自己的生活历程要有思考有体验,写出自己走的路,而非别人的路,才能出彩。第一条路选用鲁迅先生的名言,容易引向宏大叙事主题,可能会写得空洞,如果改成“路要靠自己走出来”,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应永恒(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省中学语文应永恒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2015福建高考作文的话题,考生在以往的作文训练中都做过,可能会出现套题。题目给出的三句话观点鲜明,导向性太明确,不容易出现反弹琵琶的构思。但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作文写成优质记叙文的难度降低,这与全国卷和江苏等省的作文命题理念类似,释放出一些信号:高考作文的命题可以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进入高校后理性思辩能力的培养之间找到平衡。

郑玉平(福州八中高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老师):

201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与去年相比,同中有异。仍是给材料作文,仍是从人生哲理角度命题。不同点:首先去年的主旨是如何认识“空谷”,突出两种行为和两种心态,重在考查正反两面的思维;今年是如何认识“路”,重在考查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其次相较于去年高考作文,今年文字的含义更浅显,指向更明确,可写的角度更多。可从其中一句话入手立意,亦可从整体出发。故审题无障碍。当然要写出深度,还需要有更高的视角,更多的积累,以及敢于逆向思

名师专家认为,考生在审题方面基本没什么难度,能很容易地进入写作状态,但别看“走路”简单,要“走好”并不容易,一不小心还可能掉进“陷阱”里。

关于题目审题不难,但容易落入俗套

应永恒:相较前两年,审题难度降低了。“近几年福建命题导向是写议论文,学生要写成记叙文是比较困难的。而今年写记叙文比较好写,相信会有很多考生写成记叙文。”

张岚:福建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题目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较大,三句话谈了三个问题,学生可针对其中一句话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把三句话放在一起,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个人理解的话,第一句话体现的是人生的开始,大家共同往这条路走,第二句话是关于失败了又如何,第三句则是更升华的部分,如果能够综合起来谈,如何面对挫败,如何来走这条路,都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陈武: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三句话,老段子,也算是励志。“路”之意象既感性又理性,但内涵单一,外延局促,一言以蔽之:大胆地走自己的路。而去年的“空谷与栈道”象征意义则较有嚼头。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学语文教师:一般不会离题偏题,但要写出比较强的思辨性也很难。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一反往年注重事物的对立关系,变为只有事物的统一关系——只要走,就有路!这一转变,可能就是陷阱。考生可能会只抓其中一句展开论述,而没有综合整体地考虑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廖廷杜:泉州城东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材料一很老,不经思辨很容易落入俗套;材料二,很多人爱写,但概念容易界定不清,很多学生可能把“错”与“对”界定为失败和成功,但走错路不代表就是失败,所以以失败与成功来立意的话,很可能给自己挖了个“坑”;材料三,句子本身逻辑有问题,“没有……只有”这类表达很绝对的句式,本身就不是很有科学性,很有逻辑。就像“只要你努力,肯定就能成功”这样,属于“伪命题”。当然所有这些问题,也是机会,考生要善于分析思辨的话,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关于写作想要写好,关键在于怎么“走路”

张岚:福建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对于走错的路如何看待,走不通还敢不敢走,有的路可能真的走不通,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开始,如果能够考虑到材料当中对于“路”的界定或者发展变化来做文章,那么这个学生的思路就是高明的。

陈希我:著名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第一句和第三句讲成功,第二句话讲失败对人类的意义,人类经历各种困境之后,才知道我们并不是那么强大,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待失败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人类的精神价值。如果有同学能够把第二句话写到这样的高度,也是非常好的。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学语文教师:能围绕“走”展开论述,在“走”的态度、“走”的形式等方面多做理性分析,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围绕“走与路”展开论述,有一定思辨性,也是可以的;或者围绕“路”展开论述,注重逻辑自圆其说,也未尝不可。

廖廷杜:泉州城东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路的界定不是重点,怎么走、为什么走才是重点。如材料一,考生可写“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从众走他人的路”,着眼于在从众心理喧嚣沸腾的时下,要听得到自己内心的召唤,做清醒的行者,勇于走出自己的道途;材料二可写“走对和走错,不是走成和走败”,着眼于错如果能成为经验,那么新的路就有可能在这种经验的积淀中被开拓;材料三可写“鲁莽前冲不如三思而行”,着眼于一味鲁莽前冲只是盲目自我的表现,路横亘在面前时,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怯行是一种自然的反射,对于去路有敬畏之心并不是坏事;相反,因为心怀敬畏,三思而后行。综合起来写的话,虽然并不易,但三句话都互有包容,要敢走,不怕错,走自己的路,恰恰可以合而为一。

陈武: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写作要直面当下,与时俱进,要有热点,“一带一路”因此也可以跃然纸上。过分的人文关怀,对于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择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只有在文笔方面见真章。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从题意到结构、从语言到内容等方面都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及实力的文章。突出特点如下:

一、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全文用“我想握住李白飘然洒脱的手,我想握住司马迁饱受沧桑的手,我想握住鲁迅充满愤慨的手”排比的段落和句式,既具文采又体现思维的张力,抓住了这一双双手充满了热血与激情的“手”的共同特征——挥写历史、经历了无数苦难、承载文化、搀扶摔倒的我们,同时也干净利落地“引渡”出“我想握住你们的手去感受你们为中华民族所做的一切”这一文章的主题,叙事说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体现出理性的广度与深度。

二、语言简练,富有才气。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使得文章显得很大气,文化底蕴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6月7日上午11:30分,高考的孩子们表情凝重的走出了考场,我想,刚刚写过的作文题目还盘旋在他们的大脑。继2015年的“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开启了想象作文的新时代!终于,北京的中考和高考都向着考察学生想象力和作文创新能力的方向去了。

而第二个作文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与前面关于梅花的散文紧密联系,问考生生活中有无对植物、动物或器物有深入灵魂的热爱的。既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考察,又有想象力的展开,对象明确,思路宽阔,确为上品。2016年的高考作文明显在走同样的路子,但水平明显低于2015年的两个题目。

高考题目出来后,不少老师纷纷推出了解析,为高考作文题摇旗呐喊,喝彩这两个有多么的优秀。可是,作为一年常年在高三教学一线的老师,本着从考生出发的态度,我却想说:201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不过是出卷老师一个人的狂欢,距离我们的考生很远很远。

先看第一个题目。考陈忠实、考白鹿原,也算是跟着社会热点去了。可是白鹿原上的那一声老腔,距离我们北京的高中生的距离有多远呢?好,即便是出题老师在作文中“聪明”地来了一句“老腔已经是一种象征”,试图把“老腔的概念引得远一点,可当它以全命题的形式出现的时候,还如何让考生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呢?不!这不是一个作文题,它是个问答题!论述题,考在文综后面的简答题!命题老师往往四五十岁了,有着个人的阅历和不同的思想世界,在出题的时候,照顾自己情怀的同时,能否考虑到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把命题的思路从自己的黄土高原拉回现实,即使要考传统文化,能否像2015年的北京作文一样“深入灵魂的热爱”,让考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发挥自己所擅长的。而不是把路越走越窄,让孩子们在考场上写无可写,来显示自己出题的高明。

一个高考作文,关乎成千上万个孩子的命运,需要做到的是能够把不同写作水平的孩子区分开来,公平赋分。而不是飘在某个古老的角落,让孩子们在考场上拼命想出一些空话套话假话,来祈求高分。高考应该是学生的主场,是高三的孩子们辛辛苦苦学习了这么多年努力奋战的战场,命题的老师们,高抬贵手,站到台后去,给孩子们的舞台腾挪出更多的空间,把发挥的余地还给孩子,别让他们寒窗苦读好多年,最后在高考的考场上谎话连篇。

第二个作文题目倒是想往想象类作文考察,也想结合“全民阅读”这一主题,奈何以记叙文的面貌出现,也是呵呵。对于记叙文训练偏少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噩耗。然而但是,比起第一个来,它还不算特别的二。

2016年的作文题目如此有出卷人的个人情怀,我这里我给明年高考的学生们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

1、充分利用好即将到来的这个暑假。这个暑假可能是你能集中强化阅读和作文能力的最后、也是最好时机。建议学生们在暑假阅读一些提高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的书籍。例如《中国文脉》《人间词话》《论美学》等,也可以读一读周国平、余秋雨等人的散文。更重要的是科幻类作品的阅读也要提上日程。

2、提前进行基础知识的准备。如果把字词、成语、文常、默写的准备放在最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准备。所以新高三的同学最好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方能做到临阵不慌,从容应对。

3、加强古诗词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素养在短时间内比较难提高,需要慢慢积累,多读多练。平时可以翻看《唐诗宋词鉴赏字典》或者把必修一至必修四的重点文言篇目进行梳理,对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进行整理。

4、关注实事,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这是一个“创客”时代,多角度思考问题,从新的思维角度看待世界,将是孩子必不可缺少的软实力。

5、好好学写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2024陕西高考作文:情理之中料想之外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陕西高考作文公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为《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

给出一段阅读材料,材料内容为语文素养的途径:课内有限阅读、课外大量阅读、社会实践,比较三种方式,得出结论说明理由。请自拟题目,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针对今年的陕西高考作文题目,华商网邀请了西安交大附中、西工大附中、陕师大附中的3位资深名师发表了他们的见解和看法——

交大附中冯隽老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今年的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阅读价值观,属于限定性材料,一改以往作文审题宽泛、文题八股的弊端,重视对学生认知思考、情感体验的调动,强调学生讲真话、谈真情。这是今年作文题的创新点。

材料中提供的三个角度,要求任选其一,审题难度缩小,每个角度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内有限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纠正长期存在的语文教学教考分离的认识误区;课外大量阅读角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深厚积累,超越课内知识的限制;社会实践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部大书,贴近自然、走进社会,以一己之身感受体验,强调知与行。

培养语文素养三个途径都很重要,认识各有侧重,将三者结合,谈三者关系符合高考作文对辩证思考的要求,但命题中要求三选一,可能是命题者出于对考试时间、考场作文篇幅限制的考虑。

西工大附中王宏哲老师:

题目在情理之中料想之外

乍看作文题,我有两个突出印象:一是情理之中,料想之外;二是功在考试,利在千秋。

情理之中是因为今年沿袭了去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料想之外是因为太接地气了,让学生思考自己日日进行的事情,而且开放度高,因学生素养差异,区分度必定好,是一道好题。

语文素养是2001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概念,是语文的灵魂,喊了15年,学生正真关注很少,如今以高考题目出现,引导效果必定难以估计,所以既能好好选拔出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又能引导天下学生走向语文学习的正道,功在千秋啊。

这道题的任务类型是做决定式任务,需要在提到的三种途径中做出抉择,选其一。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害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选其一,但在阐述道理时应通过一定文字量,与其他两条途径比较,说请自己的理由。

这道题学生熟悉,又能激发好学生的情感,一定会涌现出一批情理交融的好文章。

陕师大附中江志勇老师:

题目平易近人,学生有话可说

第一眼看上去很突然,仔细想想后才发现,原来高考作文就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它考查的就是我们平时所思、所想、所为。这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身边事。

从命题材料上讲,学生很熟悉,语文课作为母语,天天学,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甚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

从三个选项来看,课内有效学习明显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实践也是学好语文的核心法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学生层面讲,他们有话说,经过思考后,要有所权衡,权衡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写课内的用心学习或者写阅读、写实践都可以。

平易近人的作文最能考查学生的积累,死读书写不出好文章,真正的语文是活的,是对过往生活的省察,是万卷书,是万里路。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命题作文,“在乎”是动词,在乎的对象很宽泛,可以是物 (一本书籍带来的知识、一个礼物蕴含的情思);可以是入(亲人、友人);可以是情(质朴的亲情,暖心的乡情)……

行文的重点,旨在将”在乎”这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这实际上就是作者成长、发展与情感变化、成熟的过程。可以按照“不在乎对方——理解对方——在乎对方——深爱对方”的顺序来写,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书写时,应该把事件发展的过程与情感变化的过程,交融在一起,相映生辉。

在文体的选择上,建议选择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作文中除了交代清楚事情的发展与情感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在文末提升一下主旨,比如,因为在乎,让自己学会了珍惜;因为在乎,自己变得日臻成熟等。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1、主题突出。文章围绕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写出了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文章开篇以彭丽媛的话作为引子,指出文化浸润了人的魂魄,成为人生成长的一种底色。然后例举林徽因、翠翠、赛珍珠等为例,说明各种文化对人的影响。再以梁先生为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个人的生命的作用。最后点题:与文化行囊一起,直到永远。

2、文化底蕴。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化作文,与山东丰富的地域文化非常匹配。文章有大量的历史底蕴、名著底蕴、饮食底蕴、民俗底蕴、名言底蕴等,共同组成了文化方阵,加上语言优美,文采飞扬,自然成为阅卷场的亮点,获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该生的“规定动作”做得十分到位:紧扣漫画的关键内容与寓意展开写作,符合题意;题好文一半,其所拟题目与其他考生相比,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即题目有辨异性;起段三言两语,导入简洁,入题快;第二三段分别评述漫画中的分数及其产生此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如果说第二段是围绕“点”来展开,那么第三段就是围绕“面”来展开,第四段则是围绕“理”来展开,角度斑斓,内容充实,逻辑(台阶术)严密;第五六七段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文势壮又能以理服人。

该生的“自选动作”也同样做得十分到位。比如“立意高远”——作文以哲理立意,难度系数高,区分度自然也高;辩证思维亦颇具特色,论证扎实、理性、稳健;论述相当集中,从题目至结尾绝无蔓笔,析题切题扣题点题,一以贯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用的“古人说”妥帖,所用的“波浪说”无可辩驳,所用的“企鹅说”新颖、生动、精当、有情趣。此外,该生的“情文并茂”能力、“孟辩素养”(孟子式的辩论素养)也值得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则典型的话题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角度一:从材料中的“本真、纯真”入手,写回归质朴、回到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找寻生命最初的真。在被名利与喧嚣浸染的社会氛围中,我们经常感到浮躁与疲累,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拾纯真,找回本真。唯有如此,才能聆听心灵的声音,唱响灵魂的颂歌。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使用一些有关保持真本性、不流俗的素材。濮水边钓鱼的庄子,不追求“以境内累”而是“曳尾涂中”,留下了逍遥的身影;结庐南山的陶潜,不“以心为形役”,而是“登东皋而舒啸”,飘隐着清雅的菊香;远离尘嚣的梭罗,不束于“绝望的城市”,而是观赏日出和黎明,生活中回荡着明静的湖光。

角度二:从材料中的“求真”入手,可以写求真务实,这是“真”在实践中最形象的体现。“求真”,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务实”,就是要在这种规律的指导下认真去做。求真务实是一种心态、一种胸怀,更是一种生命的大境界。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抓住事物发展规律、以踏实肯干为标准来组织素材。比如,小岗村的沈浩、兰考的焦裕禄、拉萨的孔繁森、登封的任长霞,还有两弹元勋钱学森、当代毕昇王选……这些名字之所以能感动中国,都源于他们求真务实的精神,源于他们真真正正为百姓、为国家做实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多结合时事来谈,会更具说服力,更显家国情怀。

角度三:从材料中的“真理、真我”入手,可以写坚持自我、捍卫真理。当今社会,知识在爆炸,信息在泛滥,我们不断地阅读学习,却越来越难寻真理。假理假说充斥耳际,我们更需要捍卫真理的勇气。

选材小贴士:为突出时代性,我们可以写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水军肆虐,谣言四起而使视听混淆;还可以写各种养生“大师”招摇撞骗,苍生不明事理,结果是劳民伤财又害命。这样一来,文章既有深度、广度,又能体现文以载道的功用。

展开阅读全文

为拜名师两次辞官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颜真卿是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籍为山东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他出生于诗书世家,五世祖颜之推曾写下着名的《颜氏家训》。不幸的是,在颜真卿3岁那年,父亲就病故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贫困。

颜真卿继承了良好的家族文化基因,他非常喜欢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但他对书法情有独钟。这让母亲很为难,吃饭还是问题,哪儿有钱去买那么多笔和纸供他练字呢?

颜真卿看出了母亲的心事,有一天,他手里拿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母亲疑惑地看着他。他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黄泥浆可以当墨!”他在碗里装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写满后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说:“这就是纸啊!”

母亲笑了,颜真卿也因此练就了一手好字。

26岁时,颜真卿考中了进士,在朝廷里当了校书郎,后来又外放到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任县尉,负责管理地方治安。这件工作相当繁杂,起早贪黑,没日没夜,但颜真卿总要挤出时间练字。人们看到他写的字,都赞不绝口,可他内心里却十分苦恼,因为字写到这个程度,没有名师的指点,就再难有长进了。他想到去拜一个人为师,可想起此人的脾气,又有点犯怵。

这个人就是张旭,擅长草书。他性格怪僻,最喜欢饮酒,为杜甫所列的“饮中八仙”之一(其他7位分别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焦遂)。喝得大醉后,张旭常常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有时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因此被时人送予了“张颠”的雅称。

为了表示自己拜师的诚意,颜真卿毅然辞去了官职,赶到洛阳,投到张旭门下。张旭仔细地看了他写的字后说:“你的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的时候,你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

话说得很婉转,可颜真卿听得出其中的拒绝之意。他也不敢强求,只好告辞回到了长安。没过多久,他再次在朝廷中得到了任职的机会,可他一直对未能拜张旭为师耿耿于怀,于是又一次辞官。张旭被他的诚心所感动,点头收下了这个弟子。

然而让颜真卿失望的是,入门几个月,张旭要么就是将自己书写的字和前代名家的字帖给他,要他“倍加工学”,要么就是带着他游山玩水、赶集看戏,“领悟自然”,丝毫没有把诀窍传授给他的意思。有一天,颜真卿实在忍不住,对张旭抱怨说:“我来拜门求师,是想得到您笔法的精微秘诀,为什么只让我临帖、参悟呢?”

张旭不高兴地说:“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氏舞剑而得落墨神韵,除了勤学苦练和师法自然,哪有什么诀窍啊!”

颜真卿从张旭的话中,明白了为学之道,于是他再也不去寻找捷径,而是埋头苦学,揣摩前辈笔法,把从自然万象中领悟到的神韵凝于笔端,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解题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立意: 立意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传统”与“时尚”,传统需继承,时尚则是一种创新。一味固守传统,或者一味苛求创新,都是不可取的,要客观全面地理顺其中的辩证关系。同时,由音乐的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拓展到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有挖掘提升,也有拓展延伸,才能做到立意不肤浅。

结构:议论文贵在以理服人。坦率地说,结构归根结底是为内容、为论证服务的,议论需要有明确的观点,需要有深刻透彻的分析,层层剥茧,条分缕析,进而形成咄咄逼人之势,达到理直气壮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题解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不是“现在”和“以后”,是指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情,或曾经拥有过的美好事物——它可以是记忆深处的,也可以是刚刚过去的记忆犹在的。在特定的情境下,触发了我们敏感的弦,让心儿为之震颤。

“寻常”,就是“平常”。是指追忆的人、事、物、情、理,都是与我们的日子密不可分的,它可以是一句话、一种声音、一个腔调;可以是一个物品、一处亮景、一次邂逅: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拥有共性的画面、细节、场景。这些曾经的温馨、温暖、温情,很多,很平淡。多到当时只道是寻常,没有感触、没有印象、没有体悟。

“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为拥有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拥有时,等闲视之;失去或过往后,就会想起无限的“好”。“只道”,既是一种陈述往事的平淡,又是一种常见真情的慨叹,也是一种生命哲思的顿悟。陈述的是平常事情中蕴藏的真实情愫,慨叹的是当时的懵懂与迷糊,顿悟的是而今的领略——真情、真思与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用散文的形式构架,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每一个段落都侧重一个内容,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哲理,是这篇文章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细细品味,有两大特色最为鲜明。一是内容层次分明,先用比喻与排比引出,将“谅解”的魅力状写得光芒四射;紧接着以“谅解”与“铺路”相比,从自然的角度揭示其情感内涵;第三段由虚入实,用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强化“谅解”的美丽,结构非常完整,主题极为深刻。二是语言丰富多彩,虽然比喻与排比俯拾皆是,但表现方式各有特色,尤其是第四段引用的故事及诗词,笔墨节俭然内容充实,字里行间闪烁着诱人的文采。考场作文,能够写得如此出众,得益于作者非同凡响的文学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点评初三期末作文题

全文共 258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上午,杭州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期末考。走出考场,初三学生们晒起了作文题,记者一看,杭州几个城区的初三作文题刚好能凑成一句话:“我和……在一起”、“品味”、“暖暖的冬天”。

其实,不仅是这句话符合当令季节,这些作文题也和如今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期末考结束后,记者特地邀请了杭州各城区的语文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对这些作文题进行了点评,并向他们讨教了作文拿高分的小窍门。

上城区 我和 在一起的日子

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梁启超、雨果、傅雷、苏霍姆林斯基、鲁迅、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课文作者,了解到闰土、杜小康、于勒、李京京、杨志、杨修、范进、香菱、陈涉、唐雎、诸葛亮这些人物的事迹,如果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穿越现实世界和书本世界的界限,和他们中的一位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你选择他们中的一位,以“我和 在一起的日子”(比如,我和在一起的日子、我和闰土在一起的日子)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1)想象大胆,写出创意来。(2)想象合理,符合人物形象特征,文章主题鲜明。(3)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点评人:吴丹青(上城区中学语文教研员)

这样的作文题不会给学生造成审题障碍,学生不仅会觉得有话可说,而且会觉得很有意思。、梁启超、雨果……都是初三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名人,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能检测出他们作文的实际水平,并促使他们重视经典文本阅读,将读和写结合起来。

落笔前,学生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思,但必须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他们选一个最了解最熟悉的人物来写,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能符合人物的形象特征。如果想要拿高分,还要讲究立意,倘若写成和名人吃喝玩乐过一天,主题就未免平庸了,建议学生读透名人作品再确定主题,例如可以和梁启超谈谈敬业和乐业问题等等。

下城区 品味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味过多少生活的百味:妈妈端上的一碗热汤,老师批改的一份试卷,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书海的馨香,球赛的激烈,郊游的愉快;“千里共婵娟”的情怀,“一览众山小”的豪壮,“人比黄花瘦”的清苦……

请以“品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点评人:张虹(下城区中学语文教研员、景成实验学校校长助理)

作为杭州人,生活在杭州,应该更关注杭州,所以本次初三语文试卷处处都可以看到杭州的影子,作文是全卷的收口,其主题与杭州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相联系,希望学生能关注生活、品味生活。提供的材料是生活百味,说白了就是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学会感恩。我们希望学生们能由此生动地描摹出感人的生活细节,写出感情真挚的语句,并去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抒发情怀。

写作时,学生可以记叙亲身经历,也可以发表感受,不必拘泥于表达形式。主题既可以是纯粹地抒怀,也可以是辨证的生活态度,如何理解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甚至还可以从个人角度出发,写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西湖区 暖暖的冬天

(2007)12月28日,杭州某报打造了《温暖2007演唱会》,小娟这个名字成了时下杭州城里的热门话题,听小娟唱老歌成了时髦。“你去看小娟吗?”更成了很多人的见面语。严冬中,人们感受到了“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带来的纯净而温暖人心的歌声。

“小娟和山谷里的居民”杭州专场的主宣传语是“生活因温暖而美好,这个冬天请你听本年度最温暖的声音”,500张演唱会门票,只送不卖,这份温暖,无法用金钱来计算。小娟用声音温暖了所有的心灵,勾起了人们内心许许多多温暖的回忆。而听众的热情亦让小娟感觉到了温暖,她笑得很甜很甜……

天很冷,心,却很温暖。

请你以“暖暖的冬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叙写经历,或发表感悟。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点评人:王曜君(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学教研室主任)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相对于命题作文等形式,它更能彰显学生写作个性,更有自由度,便于学生写作时切入生活。由于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并有很强的时效性,使学生对主题的表达不会生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写,有经历可说,有情感可以表达。从主题角度看,材料不仅与时代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构建和谐、提倡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紧密联系,这无疑在告诉孩子,我们的社会是这样温暖,而作为年轻一代要懂得付出温暖。

这篇作文要拿高分,首先主题表达要与话题材料相一致,不能偏题;其次,着重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希望学生在写作中能选取来自生活的事例,吐露真情;此外,谋篇布局也很重要,无论是好标题,还是好结尾,都能给文章增加亮点。

拱墅区、江干区 独木不成林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万顷碧波。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情感;文中不要出现你及你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点评人:大关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

本次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的形式,有了具体材料,学生更容易把握方向。这则材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培养学生学习合作,合作学习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合作不仅给学生成功带来好处,同时对学生的各种品质产生积极影响。“和气”“和美”“和谐”是整个社会目前关注的热点,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

写作时,学生既可以从“家和”“人和”等生活细节入手,又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着眼。

点评人:章新其(江干区中学语文教研员)

作为一篇材料作文,它的开放性很强,将立意自主权还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不过文章在立意上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立意要准,主题必须从材料而来,所以落笔前一定要仔细看材料。材料里有很多东西好挖,例如和谐、团结、互助等等,一般学生都能正常发挥出写作水平。

写好这篇文章,立意很重要,同时也要注重在形式上的创新,可以参考近年来在中考作文中涌现出的各类新文体,例如采用日记的形式、诊断书的形式、甚至以母亲等他人角色作文都可以,只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就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文体。 (沈蒙和)

展开阅读全文

名师助成长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1月3日下午,我有幸来到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参加《“点睛博引,聚力集智”——-二七多彩名师汇》活动,聆听我区优秀名师代表畅谈他们的成长故事。

张兴锋老师以自身经历阐述了我们人生要有目标,应该心怀梦想,做一个有梦想的老师。是啊,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若是没有梦想,我们的生活真的会是几十年一成不变。阴志玲老师以课题研究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时常进行反思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及时记下那稍纵即逝的灵感。而这灵感正式我们成长路上的基石。不是说:“一个老师写十年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写十年的反思却能成就一位名师”。而我们所做的课题不也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现象吗。阴老师还告诫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练就两项硬功:学习和实践;培养两种意识:问题意识和写作意识;形成两种习惯:一是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习惯,二是勤奋撰写的习惯。每一项,每一种都需要我们用心。

徐龙强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成长经历。是啊,在成长的路上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是“被动”的,如何变这种“被动”为主动,做一个“听话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冯宁老师所述的“追梦赤子心”,我很佩服她的梦想和勇气,她在追梦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最后,站在自己梦想的舞台上,我想她是幸福的。

我很喜欢田园老师,她的声音特别有亲和力,正如其人。她给我们分享的“说说和家长打交道那点事”,对于时常跟家长打交道的我们很是有帮助。杨青老师分享的关于“致敬未来的名师”心路历程,也强调了“意愿”的重要性,是啊,你的强烈意愿会形成强烈的磁场,来吸引周围的事物、资源为你服务。最后,郭老师为我们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七位名师的分享很是真诚无私,希望,我们也能借助名师的成长不断完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评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新高考1卷,从整体看,命题材料贴近学生实际,着眼新时代社会发展全局,注重语文核心素养考察,体现出了稳定性、基础性、开放性、专业性的特征,其中作文试题的考核要求是从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社会体制意义出发,结合材料,表达考生的感悟和思考。

命题立意明确,逻辑清晰,论证要求较高,具有思辨性,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紧密结合材料要求,表达对“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逻辑关系的思考,思考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夯实基础,追求卓越,可以结合个人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人生理想愿望,在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理解中,表达对卓越人生的追求。

命题关注青少年成长,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文材料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启示意义丰富,能够从生活实际、人生感悟、理想信念、家国天下的多维度考核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综合体现了新高考情境任务下的材料作文考核要求,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的特点。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作文题,以三个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今年的高考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材料新颖,以围棋入题让人耳目一新;二是蕴含了新高考一脉相承的辨证关系主题,这个题目实质是谈基础和创新的关系。

本次高考作文题目既具有创新性,又有一定的延续性。不懂本手、妙手、俗手这些围棋术语影响不大,因为材料中解释得很清楚,题目的核心是基础和创新。若没有基础,贸然地去追求创新、创造,也只是空中楼阁;若仅是夯实基础,不去进一步探索、创新,也会止步不前。还要注意俗手,本手妙手是从正面来谈,俗手是反面例证。如果功利主义求新,可能舍本逐末,会损害未来的可持续性。

根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考生如果希望脱颖而出,我个人认为可能要做到这样四点:第一要文从字顺,注意流畅度;第二要注意逻辑合理,例证恰切,注意说服力;第三要注意语言和例证的陌生化和新鲜感,避免套作、仿作;第四要体现思辨性,思考全面,论述深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