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含泪活着

含泪活着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含泪活着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含泪活着问题。

分享

浏览

7717

作文

10

2024年记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含着泪看完《含泪活着》,这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影片!

无论是谁,看了这部作品,都无法不为之动容。

咬紧牙关的坚强父亲,是真正男人。

片中有许多我们日本人已忘却或失去的美德。盼主人公一家幸福!

这究竟是怎样的三口之家?

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让这么多日本人为之感动?

丁尚彪出生于上海

初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到了安徽农村

后来回到上海

发现自己年纪已大

没有半点技能

成了上海的底层人

想为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他

决定去日本读书深造

1989年

已经35岁的他揣着借来的42万日元学费

去了日本

就读于北海道偏远山区的一所语言学校

学校附近是一个废弃了的煤矿

人烟稀少

一年有半年因寒冷封山

连当地的人都说

“我不知道当时中国是什么情况

可要在这种偏僻的地方

生活下去也实在是困难”

丁尚彪逃离北海道

来到了东京

因签证过期

成了黑户口

来日本几年后

他改变了目标

放弃了之前念大学的想法

而是决定好好赚钱

全力栽培女儿

一个人打数份工

每天清晨就出门工作

到凌晨末班车都没有了

才步行下班回家

为了省钱

住的是最便宜的不带浴室的单人房

每天回家后

就用一个塑料布围起来洗澡

一过就是7年

丁尚彪是黑户口

不能回国

因为一旦回国就意味着不能再来日本

家人以为他在这边过得很好

有了新的家庭

直到拍摄人员去到他的家中

将他的生活放给妻女看

误会才消除

女儿顺利考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后

他干得比以前还多

以此支持女儿留学的学费和生活

他一口气考了五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就这样

又做了7年

如此拼命打工

只是为了有能力培养自己的孩子

堂堂正正做人

才四十出头的丁尚彪

因为常年的辛勤劳作

一口牙齿稀稀松松

掉了好多

在日15年

他总共和妻女见过一次面

和女儿的见面是去日本的第8年

女儿考上美国的大学

作为中转站

可以在日本逗留24小时

丁尚彪却不能去机场接机

因为去机场要用身份证

他们相约在一个“日暮里”的站点碰面

丁尚彪离开上海时女儿才读小学

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

两人说着简单的话

“长高了,头发怎么白了”

“你要好好减肥了”

“用不着减肥”

“你开双眼皮了”

“你不讲,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段等下减掉”

两父女相处不过十几个小时

分别的时刻已悄悄来临

父女在地铁上各自无言

丁尚彪在机场的前一站必须下车

父女一窗之隔

都哭得一塌糊涂

妻子去美国探望女儿

中间可以停留日本72小时

去接妻子的地铁上

丁尚彪亲自策划了路线

要陪妻子出去逛逛

他依然只能送到机场前一站就下车

和当初送女儿时一样

15年

支撑他熬过来的信念

是墙上贴着的这张女儿的照片

和妻子的见面是去日本的第13年

两父女有些生疏

“就像赛跑一样,

这个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这么远,

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

母亲:陈忻星

陈忻星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在下乡的时候与丁尚彪相恋 她一直守在上海的家中

送走丈夫

送走女儿

丈夫走的时候

她说不习惯

以前男人做的事她是不做的

现在断电修保险丝什么的都要自己做

一个人打工供母女生活

丁尚彪寄回的钱

她都用来还债和存下来给女儿留学用

从女儿去美国开始

申请签证被拒

她就再申请

又被拒

一年只能申请两次

她每年都会去

连续5年被拒

一次次拒签

她都没有放弃

终于在第12次申请成功

女儿:丁琳

丁琳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

她的梦想背后是全家的支撑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10年

看到丁琳由一个胖乎乎的

满脸是痘的高中生

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大学生

再蜕变为一个美丽的儿童医院医生

女儿最应该感谢的是父亲

没有父母就没有她的今天

现在

一家人都已拿到绿卡

定居美国

丁琳成了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

也已结婚生子

有了幸福的家庭

从他们的日常照来看

他们现在过得十分富裕

但丁尚彪还是没有闲下来

凭着自己的技能

在某大型酒店当厨师

还尝试写作

并成功在纽约中文报纸上发表文章

有很多人

生活安逸却天天叫嚷着无聊

丁尚彪却用15年的含泪坚持

不抛弃,不放弃

直到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为了一个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奋斗

这种人类才有的精神,永远让人感动

平凡如你我的人们

更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

都能健健康康

家人能团聚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荣获纪录片大奖《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丁尚彪

母亲陈忻星

女儿丁琳

1996-2005年,华人导演张丽玲耗时十年之久

记录下这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

制作成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创富士电视台历史记录

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

荣获“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纪录片大奖

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

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

“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意外地“发现”了它后

投资帮助《含泪活着》走进电影院

上映后,几乎场场爆满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荣获纪录片大奖《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执导,丁尚彪、陈忻星等参与演出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岁时告别妻子和女儿,满怀憧憬,从上海到日本留学后,一家三口的命运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含泪活着》记录中国人在日本奋斗经历,讴歌中华民族美德精神。成片近2个半小时,记录了在日中国人丁尚彪及其家人十年的心泪历程,以纪实的《含泪活着》剧照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蹉跎岁月。“就像赛跑一样,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跑了那么多年,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

《含泪活着》并不是什么大制作的重磅影片,没有巨星加盟、没有华丽场景、更没有特技打造,主角只是一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平凡小人物,但就是这位普通中国人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整个日本,赚足了大家的眼泪。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有人说这部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天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终于在美国和家人团聚,告别了那段含泪的留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感人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纪录片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我的留学生活系列纪录片》的收山之作,它凝聚了张丽玲和摄制组10年的心血。十年间,他们奔走于日本、中国、美国,记录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的生活。就像张丽玲导演所说的,他们只是想把来自生活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拍摄过程中,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启示、感动,得到很多勇气和力量。

该片2006年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系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09年,当主创者张丽玲都已渐渐淡忘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中村俊喜却意外地“发现”了它。当时,正因就业而苦恼的中村始终想不明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当他偶然在网络上看完这部《含泪活着》之后,内心豁然开朗,“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怀着这个想法,22岁的中村开始独自游说电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笔三千万日元的投资帮助电视作品《含泪活着》走进电影院。从2009年11月底上映起,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由于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计人数,该片由原来的中型放映厅,转到大型放映厅,上映场次和时间更是一加再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感人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记录片与一般纪录片不同的是,它的时空跨越幅度很大,但由于制作人员紧紧抓住主人公颠沛流离的命运和一家人不能团聚,天各一方的情感主线,使得整部纪录片节奏既很紧凑,有富有感染力。对于这种将催泪效应和严肃题材完美结合的高超水平,专业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含泪活着》等张丽玲的系列纪录片关注人生命运,不仅是纪录片的精品,更是人生教科书,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很多日本人把纪录片录了下来,遇到困惑时拿出来看,从中汲取力量寻找答案。张丽玲和她的同伴用十几年心血制作的这个系列纪录片称得上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瑰宝。

评价《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感人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励志奋斗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并不是什么大制作的重磅影片,没有巨星加盟、没有华丽场景、更没有特技打造,主角只是一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平凡小人物,但就是这位普通中国人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整个日本,赚足了大家的眼泪。

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有人说这部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天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终于在美国和家人团聚,告别了那段含泪的留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励志奋斗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含泪活着》等张丽玲的系列纪录片关注人生命运,不仅是纪录片的精品,更是人生教科书,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很多日本人把纪录片录了下来,遇到困惑时拿出来看,从中汲取力量寻找答案。张丽玲和她的同伴用十几年心血制作的这个系列纪录片称得上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瑰宝。

《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纪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看完张丽玲的记录片《含泪活着》,含泪活着读后感。影片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谁知命运到了日本依然跟他开残酷的玩笑,个人的选择在命运安排下显得脆弱,到日本后他们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

老丁的人生目标由读大学转变为一心一意挣钱给女儿缴学费。在接下来的15年里,头发疏了、牙齿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着东京最底层的工作,将所有的钱寄回家,只为了女儿能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愿望。这是他认为的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二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24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与妻子相聚的72小时发生在他到东京后的整整13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他终于踏上回国的飞机。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博士在聚会时失声痛哭的场景,那是个人奋斗成功后压抑许久的情绪的迸发,而老丁,则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

当命运回过头来时,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只留下种种可能,与一个个无法预设的结果。有人评论老栋傻”,15年的孤独及家庭生活缺失,换来给女儿的学费。还好他的女儿争气,如果女儿成绩一般,无法留学成材,甚至因为缺失父母管教而过早辍学,拿着父亲血汗钱乱挥霍的话,那老丁这么做,还会有多少人感动?多少人支持?

这便是命运不确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贵的是老丁的坚持,以及他对选择的坚持、对困苦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对爱的理解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含泪活着》的观后感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谁知命运到了日本依然跟他开残酷的玩笑,个人的选择在命运安排下显得脆弱,到日本后他们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

老丁的人生目标由读大学转变为一心一意挣钱给女儿缴学费。在接下来的15年里,头发疏了、牙齿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着东京最底层的工作,将所有的钱寄回家,只为了女儿能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愿望。这是他认为的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二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24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与妻子相聚的72小时发生在他到东京后的整整13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他终于踏上回国的飞机。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博士在聚会时失声痛哭的场景,那是个人奋斗成功后压抑许久的情绪的迸发,而老丁,则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

当命运回过头来时,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只留下种种可能,与一个个无法预设的结果。有人评论老丁“傻”,15年的孤独及家庭生活缺失,换来给女儿的学费。还好他的女儿争气,如果女儿成绩一般,无法留学成材,甚至因为缺失父母管教而过早辍学,拿着父亲血汗钱乱挥霍的话,那老丁这么做,还会有多少人感动?多少人支持?

这便是命运不确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贵的是老丁的坚持,以及他对选择的坚持、对困苦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对爱的理解的深沉。

“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人顽强地含泪活着!”这是影片里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