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平

周平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周平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周平问题。

分享

浏览

2280

作文

2

周平王东迁的故事

全文共 211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周平王即位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尤其为了躲避强大的戎狄,将首都进行了东迁。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19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69年―公元前19年在位。

周平王即位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尤其为了躲避强大的戎狄,将首都进行了东迁。

那么,平王即位之后,为什么要东迁呢?

一、平王东迁是诸侯国分裂的标志

史书所载平王东迁大都略而不详,只说“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至于为什么要迁都,也是语焉不详。《史记》说是“辟戎寇”。这当然是事实,但堂堂一个大国,为什么对付不了犬戎呢?

我们不得不来看看犬戎。戎是周人对分布在周人西方民族的称呼,称北方的民族则称狄。有时又混称西北方民族为戎或狄。这些民族在殷商之时,就成为劲敌,史载武丁征北方的鬼方,历三百多次征战,三年才得以平定;到了周,其北方还有鬼方和严狁,一说严狁就是犬戎,经常骚扰边境。

但周建立之前,周文王就是靠征伐西戎起家的,因而,穆王之时,“犬戎氏以其职来王”;但到了周穆王后期,犬戎就不再来朝,于是有了西征犬戎之战,这一次战争以“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结束,犬戎被迁到太原(现在的甘肃平凉一带);周宣王时又多次出击严狁,并多次大败他们。

但宣王后期,兵伐太原,竟然“不克”,此后多次以王师败绩结束。但王师失败,并不表明犬戎不可战胜,史载晋侯就曾大败犬戎于汾水。这说明,只要周王朝团结起来,犬戎不过构成一种威胁,尚不至于那么可怕。钱穆先生也指出:“《史记》不知其间曲折,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

事实上,幽王被杀是申侯与犬戎合谋之作,周平王是申侯的外甥,所以申侯实为外甥弑君夺位。许国与申国同姓,也参与立平王,也应是同谋。对申侯和周平王而言,犬戎是友非敌,平王东迁根本不是什么“避犬戎”,而是申侯、犬戎、周平王之间分脏的结果。

所以说,如果一定要说等到王室为避犬戎而“被迫”迁都之时,也就意味着周天子及其所辖诸侯国开始分裂,不能共同抗击外敌侵略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的带兵护送下东迁洛邑(现在的洛阳)。稍后,携王在虢公的支持下也称王,形成对立分裂之势。

二、平王东迁并非不得己,极有可能还有这几个诸侯国的要求

公元前771年说到底是一场内乱,战争随着幽王之死和犬戎的西归而告结束,虽然给首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与损失,但犬戎的目的并不是要灭你周国,而是为了掠财。

再说毕竟那是王室经营了数百年之久的基地,比起雒邑那块新的处女地,谁更适合做都城,一眼便了。

三、平王东迁与当时的东迁潮有关

幽王继位之初,即发生了川竭山崩的天灾,在当时的天命观念下,这便是“天不吊周”。因而,包括周的贵族在内,人们想想方设法逃避这场大灾难。这个时候,以郑国的东迁最为典型。

本来,郑国是在现在的陕西华县一带,这里是属于周王畿之内。郑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桓王之弟,时任周司徒的郑桓公。这是一个深得民心的重臣,连他都因为“王室多故”,而心生逃避之念。

郑国东迁后,在现在的河南新郑建都,当时的新郑可谓是一块新的土地,有待开发。《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国大夫子产回忆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可见其开发之艰难。

周贵族与平民的东迁,一方面加剧了周王室的崩溃,另一方面也催动了中原的开发。平王东迁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进行的。说到底,平王东迁还是申侯等贵族为了能够进一步控制天子而采取的积极措施。

他们并没有去思考复国,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利益。平王东迁对诸如郑武公在内的几个热心诸侯无疑带来了不少好处。郑国早就迁到了中原,让天子随之东迁,有利于控制天子;秦穆公本就是幽王之世内乱的最大受益者,东迁后,王室丢下的土地,后来都成了秦国的属地,故穆公何乐不为?晋卫等国同样出于这种心态,而积极派兵保护。

自王室东迁之后,即公元前770年至前707年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周王室就主要依靠晋、郑两国的支持和保护。《左传》所说“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其实质应该反过来说,是“王室是依”。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平王东迁之后,王室会衰落得那么快呢?其中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另一部分诸侯对幽王之死和平王的即位与东迁心有怀疑,甚至不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幽王罪不当死,平王继位不正,周平王的合法性甚至都受到诸侯的质疑。

自此以后,莫怪诸侯对王室不恭,实应是这场内乱所导致的恶果所致。

这就是东迁的内幕。东迁的最大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周王室国力的进一步衰微,从此以后,王室再也无力西顾,以至于后来王室大臣出差来到周之故都,见到禾黍离离,不禁悲从中来,不可自禁。

王室从此一蹶不振,就连此后的周天子从此都要受制于人,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沦落到还不如一个诸侯国君的地步。

一句话,平王东迁,实是无可奈何的周平王的一着臭棋,每每读到这里,笔者心里总感慨万分:这一迁,真是历史不能承受之变!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故事:周平王的臭棋

全文共 201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周平王可以说在西周历代以来的太子中,难得有象他这样的有胆有识的少年。他当了十多年的太子,但由于周幽王特别宠爱褒姒,便一心想让伯服当太子。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周平王华夏族,姬姓,名宜臼,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周平王可以说在西周历代以来的太子中,难得有象他这样的有胆有识的少年。他当了十多年的太子,但由于周幽王特别宠爱褒姒,便一心想让伯服当太子。但祖制规定是必须要立长子的。周幽王居然想方设法让宜臼死掉。但偏偏这个孩子命硬,为啥这么说呢?有一次,周幽王见他在花园里玩,心生毒意,暗中命人将笼子里的大老虎放了出来。干什么?想让老虎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吃掉。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个周幽王真是够狠。而宜臼见了老虎,不像常人一样惊慌失措,他手握双拳,紧盯着老虎,既不逃跑,也不喊叫。可能这老虎从来没有见到有如此胆大之人,或者关在笼子里时间太久了,被养成了猫,反正不敢过去吃宜臼,只是看了看他就走开了,周幽王借虎杀子没杀成。

宜臼有胆有识还在于他为了维护自己母亲的地位敢与褒姒打架。他趁幽王上朝之际将褒姒揍了一顿!不可思议吧,当然,后果很严重。他被驱逐到了他舅舅那,进行洗脑,接受再教育。但是,就是这之后,他性情大变,不知道是不是被废了太子之位后,思虑过多,还是舅舅洗脑严重,那个有胆有识的宜臼不见了。后来,他舅勾结了犬戎,攻破了镐京,又将宜臼迎立为天子。

他很想做个好皇帝,多干几年!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犬戎不断侵略,这个游牧民族,战斗力非常强,攻破了镐京,抢掠了大量的财物,但由于申侯背信弃义,联合郑、晋、卫、秦四大诸侯打败了自己,连犬戎王也差点被杀。这对于一向好斗的犬戎来说是一个奇耻大辱。于是,犬戎整合部队,接连向西周发起攻击,随时都有将镐京拿下的危险。周平王急的热锅上的蚂蚁。他想啊有什么办法可以保住自己的命呢?跑吧!

但是往哪儿跑啊?那就迁都吧。迁都可是大事。于是他召集大臣们开会。周平王问大家:“当年先祖既定都了镐京,为什么又造了一个东都呢?”大家回答说:“洛邑处于国之中心位置,交通方便,如果各诸侯国进贡的话,四面八方过来的路途差不多,所以当年成王让召公看了风水后,由周公负责兴建了这处都城,号称东都。”

周平王听了很高兴,便接着说:“你们看啊犬戎随时会攻到这,现在镐京被破坏得破烂不堪,既然那里与我们的都城无二样,我们把都城迁到东都去,大家意下如何啊?”而没想到他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为什么呢?第一重建都城大家要出钱出力吧?任务得下派啊,而且由于都城空虚,领命完不成被杀头,风险太大。另一方面,干着干着犬戎杀来了,还是个死。谁想死啊,所以周平王这时候提议迁都,大家举双手双脚赞同!

有个年老的卫武公,收复镐京立过大功,不同意迁都。他说都城左边有崤山和函谷关,右有陇山和蜀山,进可攻,退可守,打仗还有哪个地方能比这更好?东都虽然在国家中间,但地势平坦,容易四面受敌,当时先王之所以建这个东都,也只是备一时之需。还请大王慎思。”

周平王脑子傻掉了,听不进去一心就想逃命:“现在是情势危急啊,犬戎已侵占了岐丰,镐京又如此残破,这里已不再象一个都城了。我之所以东迁,也是迫不得已啊。”卫武公说:“万岁应励志自强,节用爱民,练兵训武,象先王一样北伐南征,想方设法将犬戎打败,而不是逃避。如果犬戎打来我们就跑,他们更加得寸进尺。微臣以为,王室的威严,不能靠京城的华丽漂亮,想当年尧、舜在位的时候,住的都是茅草屋,大禹王也住得很简陋,但都是我们最敬仰的天子。希望万岁三思啊。”

这时候一个叫太宰咺的站出来说:“先王自己做错了事,招致如何祸害,这事已过去了。现在我们确实要想办法打败犬戎,但实力呢?府库空虚,兵力单弱,百姓畏惧犬戎,象畏惧豺虎一样。一旦犬戎的骑兵长驱直入而来,我看镐京已有任何抵挡的能力了,万一天子再发生不测,这个责任谁敢负?谁又能负得起?”

卫武公一时回答不出,说:“申公既然能将犬戎叫来,我想,他一定会有办法让犬戎退兵的。犬戎一旦退兵,我们便有喘息之机。这样吧,万岁可以派人问问申公,我想他一定有办法。”两人正争执着,忽然申国送来了一封信,周平王看后,便叫人递给了卫武公,卫武公见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犬戎大举向申国进攻,申国实在难以抵挡,求周平王快派兵救援。周平王说:“我看舅舅连自己都顾不了了,哪会有什么良策退犬戎啊。我主意已定,就迁都,马上迁。”

从此西周终结与东周开始。而周平王既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天子,也算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东迁的最大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周王室国力的进一步衰退,从此以后,王室再也无力西顾,王室从此一蹶不振,就连此后的周天子从此都要受制于人,周天子名为天下共主,实际上沦落到还不如一个诸侯国君的地步。一句话,平王东迁,实是无可奈何的周平王的一着臭棋。这一迁,真是历史不能承受之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