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有光

周有光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周有光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周有光问题。

分享

浏览

7890

作文

3

语言学家周有光的名言语录

全文共 145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它好的一面,坏的一定会慢慢过去。

一方面等它自己变好,一方面也要做工作帮助它变好。有的事情要快一点,可是(有些事情)快不了。

人家问我你的乐观哪里来的?我说我无所谓乐观,无所谓悲观,大家都在一个跑道上面跑。

二十世纪两件事对中国改变最大:第一个是日本侵略中国;第二个是共产党,改变了整个中国。

可是历史的误区是走不通的,迟早他要回来,苏联就是证明嘛,苏联几十年证明此路不通嘛,苏联垮台了。

整个历史是这样的。没有两条跑道,只有一条跑道,所有国家不知不觉都在这个跑道里面走,这样一个情形。

我们这些人当时为什么赞成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呢?因为那时候国民党是专制的,共产党是宣传民主的。

你掉下去一定要回来的,你落后了就要往前走,是这么一个现象,现代国际文化没有特色,是大家共同遵守的道路。

一个民族多数人的思想会经历三个步骤:神学思维,就是信仰宗教;玄学思维,就是各种主义了;科学思维。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人思考,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落后呢?我们在毛泽东时代,开始控制思想,从苏联来的嘛,我们向苏联一边倒,向苏联一边倒最大的缺点就是控制思想。

社会的发展规律最简单就是这三样东西:经济从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政治是神权政治到君权政治再到民权政治;文化从神学思想到玄学思想再到科学思想。

科学的好处是希望人家骂,你骂不倒它,它就是真理,所以它站得住。而且科学在全世界是一样的,是一元的,而宗教不同的教派,主义不同的流派,都是不同主张的。

另外有的国家落后得很,没有走上跑道,可是迟早他要走上这个跑道,他要走上这个跑道,不管是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但是都是在同一个道路上决定,你做得好可以跑得快,跑在前面。

科学不需要信仰,科学与信仰的区别在于,信仰不许批评否定的,科学天天希望你否定它。比如说万有引力定律,你可以天天批评它,哪天你能创造一个推翻它的理论,那你就了不起了。

科学是一步一步发展的,现在整个世界上的问题只有一部分能由科学来解决,大部分不能解决。所以宗教能够站得住,主义能够站得住。有些问题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解决,可是整个趋势是毫无疑问的。

从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来看,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事情,世界很多国家好象都在开运动会,都在一个跑道上跑路,有的跑在前面,有的跑在后面。跑在后面的慢慢向前去,可是有的人掉下来了,跑到外面去,就是进入到历史的误区了。

苏联的垮台就是因为他们走到误区上去了,我们比苏联聪明一点,我们在苏联瓦解以前十几年就搞改革开放,所以我们从误区里面又跑到轨道上面来。不过这一步不容易,我们跨上了一脚,还有一脚还没有跨上去。

我们跨上了一步,还有一步还要跨,这一步我们感觉到困难,我认为不要着急,困难也必须要跑上去,因为跑上这一条道路,不是愿意或者不愿意的,这是历史自然规律。可能迟一点,早一点,但是必然要走这条道路,没有第二条道路。

现在国外有人讲笑话,20世纪有三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是马克思讲错了话,第二个错误是斯大林做错了事,第三个错误是毛泽东跟错了路,这三个错误不得了,死掉至少一万万人。所以这个问题就大了。

控制思想不许你独立思考,上面说什么东西,“一句顶一万句”,没有独立思考,社会怎么发展呢?社会发展第一就要独立思考,第二要创造,第三要发明。没有独立思考什么都没有了,社会就停下来了。

我们这一代人,人家叫做“两头真”,年轻的时候真心跟共产党走,到年老的时候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看法就改变了,苏联瓦解之后看法更改变了。所以到了老年,重新思考真理,重新追求真理,这是两头真。

展开阅读全文

周有光:百岁老人,年轻的心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原?名周耀平,中国着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原为他的笔名,后来“有光”成为他的号。

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1956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在110岁虚岁生日之际,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了周老的经历和贡献,为他祝寿的不仅有亲友和学界同仁,还有更多的普通网友。他却笑称:“上帝太忙,把我忘记了,将我遗忘在世上了,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

[中考作文写作素材:大师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周有光先生名人故事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10岁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典型地体现在其晚年精心结撰的学术随笔上。在85岁那年,周先生离开办公室,走出“专业的深井”,开始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起航。他以读书为帆,以思考为舵,以写作为桨;他心无挂碍,目光如炬,跨越横蹊,脱离窠臼,对陈规戒律犁庭扫穴,对真知真理热情推介;他融汇文史哲经,吸纳古今文化,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并赢得“周百科”的称誉。

周老拥有比无数老年人和中青年更为清醒的思想。周老的学术随笔,纵论今古,时空交错,叙评结合,臧否人物,叙述从容,论理透彻。他说:“历史像一条河一样,河的上面有波浪,这个波浪受风的影响,一下子往东,一下子往西。你在这个波浪里面生活,弄得眼花缭乱,弄不清楚。我现在不研究河流上的风浪,我研究河流下面的潜流,潜流比较稳定,它的方向比较明白。我就是研究这个潜流,根据潜流,我假定一个理论,就是我自己认为可以讲清楚的,就是整个人类前进轨道是怎么回事。”

2007年,我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自此每年1月我都与学会领导一起,前往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的寓所,为老人贺寿。后来,又先后数次陪同外地友人前往探望。每次拜会,我都被百岁老人的睿智谈吐、和蔼音容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一次利用在北京开会间隙去探望周先生,先生微笑着说:“以前,都是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观点各不相同。现在,应该从世界角度去看国家。光从中国角度看也是看不清的。”老人娓娓道来的这段话,絮絮如话家常,但认真回味,却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这就是知识老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文化启蒙。我当时心中蓦然浮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意图画——百岁老人高瞻远瞩的目光与安详淡定的神态,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多年来,我尽量搜集并力求系统地研读周公关于社会文化的著述,俯读仰思,反复品味,常有豁然开朗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思想渐入佳境,视野、胸襟渐次开阔,视角、思维、逻辑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评论,第一跳出僵化的窠臼,第二不再拘泥于微观枝节,而尽力在历史长河和世界范畴时空交叉的维度着眼、联想、比较、探研……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吧。自身的文化开蒙和思想升华,完全归功于周老“授人以渔”的思想点化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推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