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味儿

味儿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味儿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味儿问题。

分享

浏览

7853

作文

181

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年味儿初三优秀作文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我已经过了十几个春节,现在回味起来,今年的春节过得最有意义。在众多的节日里,我独爱这春节。

去年,我初三还没毕业,过年之前,我早早就有一种喜悦感,冬天来了,寒假来了;春节临近了,春节再向我走近了一步;春节来了,我想在欢天喜地中度过春节。“年”味儿足以让我品尝:亲人能团聚,朋友能欢愉,相恋的男女在一起欢欢喜喜的过春节。春节还没来,我们这些将要长大的伙伴聚在一起就谈论自己的父母会给自己带回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可是在春节的前几天,父亲来电话,说:“坐不上回家的火车,春运太紧张了。”我的快乐一落千丈。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过的最暗淡的一个春节。

今年,我读高一。放寒假了,我回到家里,立马便躺在床上,在迷迷糊糊中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阵急促而兴的声音叫醒了,原来是奶奶站在我床边,她接到父亲的电话,说今年春节他一定同母亲一起回来了,这可乐坏了奶奶。记忆在我脑海里闪过,我更担心起来,父母不会到时候又因搭不上火车而不能回家吧!我与父亲之间虽在某个问题上有过争论,但在我的亲人里,我与父亲还是在最亲热的。以前,我读小学时随父母在外,过春节也不能回家,父亲在每年春节都会对我说:“又是一个年啊,我好想回家团圆,回家看望老人。”那时,我年幼不是很明白父亲为何会说出这样悲凉的话来。

今年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父母真的回来了。我去车站接了他们,看上去父亲很疲惫。我问父亲原因,可他摇头说:“没事。”父亲的倔强我是知道的,我只好问母亲,母亲说父亲是十多年没有回家,他十分想回家,在火车上一直没有休息好,再加上又感冒了。母亲的话让我伤心起来。父亲为了回家过一个春节,居然会如此,我心里涌出“人生艰辛”四个字。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全家在一起吃了一顿等候了十多年的团圆饭,爷爷,奶奶的兴奋自不必说,父亲把歉疚与欢喜都写都写到了脸上。我在饭桌上依次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姑姑敬了“酒”。我未满十八岁,我的“酒”当然是饮料。然而,我感觉到我长大了,在新一辈里我独当一面了。

吃过年夜饭,母亲和姑姑便去收拾碗筷。父亲、爷爷及我在火炉旁,父亲讲述在外打拼的艰辛,这是多年来挣的钱,让家庭摆脱了贫困,让家人能够扬眉吐气。我感觉到轻松和睦的气氛在今夜,这个除夕之夜充满了整个家庭。——这就是我家今年的年味儿。

在这个节日里,父母能淘金归来,幸福真正降临到我家。我从这个年里体味到物质是生活美好的基础,家庭的幸福要家人奋斗,这样才能年年过年,年年团聚,年年欢笑。这就是我今年品到的年味儿。

评语:

通过自家过春节的描写,透露出了人生成长逐步成熟的信息——“人生的艰辛”,父母的言行让作者意识到人应该为家庭负起责任来;也反映经济时代物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这是时代的节拍,作为留守学生品出过春节的味道:要家人常聚,自己就要及早努力奋斗。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教育意义,小作者品味出来了,这正是的看点。

[年味儿初三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大家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大家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2919 字

+ 加入清单

年的味道,这久违的感觉,在这样的一个偶然的场合,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涌上了心头。眼前的所见夹杂着年关将近、日益迫切地归家的之情,以及一个人长年独自在外生活的种种不易,让我更加迫切的珍惜这份来自于心底最为真实的一份感觉,一份逝去的冲动。

家乡,确切的说是老家山东,那里的年别有一番韵味。似乎家乡的年味每年都来的特别早,一入腊月,我们那里的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用的面、油,开始陆续的赶集筹备过年牦肉、包饺子用的调料,炒菜、蒸菜馍豆馍、花糕用的葱、芫荽、粉条、红豆、枣,过油用的鱼等,逢集就去敢,数落着买,生怕落下什么。过了腊月中旬,随着外出打工的亲人挣钱的归来,孩子的放假回来,我们那里的人,家家的妇女就开始蒸菜馍豆馍、花糕,从早蒸到晚,一锅接着一锅,直到把准备的馅子用完为止,外人行走在胡同里就能闻到馍的味,闻味就知道谁家在蒸什么馍,还有那厨房里发出的“亢池、亢池”的风稴声,烟囱上冒着的浓烟,就知道家里的老娘们们在忙碌着蒸这蒸那呢,提早进入年当中,让一年在外打工辛苦的亲人和上学的娃娃提早吃到年的过活,感受一份家的温馨和节日的祥和。这时谁若走亲串门,主人家都会拿出刚蒸好的各种馍,让你吃,让你尝,关系好的临走时还会相送一疙瘩馍;还有我们那里的人除了自己蒸这馍那馍的,还会拿麦子到馍馍店去换几十斤机器馍,以备亲戚来访时,款待客人用,在我的记忆里这种机器馍一直都是小孩子们的最爱。

等菜馍豆馍、花糕等的蒸完,来不得休息,各家就开始过油炸东西了,炸鱼、炸酥肉、咋丸子一直都是我们那的习俗。在这三类里,我唯独对炸红薯丸子情有独钟,记得每年红薯丸子都是排在最前炸,因为稀罕再或是嘴馋的缘故,只要是知道母亲或奶奶要炸丸子了,我那天非得等到吃到红薯丸子了才肯出去玩。按照我们那的习俗,过年了,刚出锅的第一拨丸子需要敬过灶神、财神等后,人才可食用,而我呢,哪里等得了,尾随着母亲敬神的同时,我时不时的捏一个捏一个的,然后把捏到的红薯丸子快速地放进嘴里,烫的嘴直打哈哈,一咬一股热气,当时吃的是那么的硬,且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当然了,我的不守规矩,也不时会遭来母亲的阻止与“抱怨”,说我怎么这么的不懂事,我嬉皮笑脸的,装作没事一样,继续吃呀吃。

炸过东西,过完油,就到了牦肉了,这个是吃肉不香,啃骨头和喝汤香,一家人齐上阵啊!在我印象里,牦肉一般都是在下午或晚上,若是下午的话,晚饭就不用做了,一家人吃些煮好的肉,喝些肉汤就够了。牦肉可不同于蒸馒头,牦肉要用大火一直烧,每逢这时,父亲都会预先劈好木柴,到时只管一个劲地拉风稴和往锅底续劈柴,直烧的锅里“咕嘟、咕嘟地”,散发出扑鼻的肉香味,不过我家里的人都不怎么能吃肉,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我们家的人都不能享福”,煮完的肉,顶多是啃啃骨头,喝喝汤,然后就被母亲把肉捞进了罐子里,放上盐腌了起来,这腌肉能放很长时间不变质,基本等过完年馍、丸子等都吃完了,它还在,那时更是成了小孩子们吃馍的菜、嘴中的福。

最后就到了年关,包饺子,准备除夕的年夜饭。一般饺子都是母亲和嫂子来包,父亲准备柴禾、烧烧锅等的,而哥和我有时也会在母亲、嫂子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帮忙轧饺子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我哥俩贴对联,一个人扶着椅子,一个人站在上面贴对联,早年的时候,家里的对联,包括我们村的很多人家的对联都是爷爷写的,谁家拿红纸上门,爷爷都会一一给写,可惜当时的对联本现在还在,而如今爷爷已不在了,爷爷舞动几杆毛笔半余生,在村里的红白喜事中不知留下了多少墨迹,爷爷,即将过年了,在天国的你可安好!

后来大肆兴起了印刷的春联,爷爷只是偶尔的一年会写写,同时上门找爷爷写对联的人也少之又少了。再后来,我家每到春节开始批发对联、卖对联,爷爷更是不再写了,但爷爷平常练字的习惯没有丢,那些你从公社拿回的老年干部之家的书本上,写满了你的字迹,在你走后,爷爷你知道吗,这些都做为了孙儿我的收藏,保留了下来。本来想着在此写写我六年中卖对联的感受,以及对手写春联逐渐遗失的一些看法,看来不必了。说实在的爷爷,随着你逝去时间的逐步变长,我真的是不常想起你,有的也只是在您的祭日及想起奶奶孤苦伶仃的时候,才会想起你,而今天,在这个临近春节的晚上,在这个我即将回去的异地,我再一次想起了你,等着我,爷爷,腊月二十九下午,我带着纸钱和鞭炮去看你、去看你!

贴完对联,同族的、也就是同一个姥爷爷或姥姥爷爷的晚辈们开始在街上集结,然后一起去地里上坟,以前我不长去,有时也轮不到我去,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我在家,别人不叫,我也一定会去,因为有爷爷在了。上坟,和整个喜庆的节日比起来,似乎这一个环节很悲戚,对如我一样甚至是比我小的男孩子来说还好,或许就是跟着去玩,再或是地里坟包里躺着的人,他已经忘了,或压根就不知道,去上坟,无非就是凑凑热闹,放放鞭炮;而对父辈们来说,可就不同了,那座座坟包内躺着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那人世中最亲最爱的人,不管是往常多坚强的一个人,在这节日里,在这上坟的那一刻,总有一丝情感的弦在牵动着他,让他悲痛的留下眼泪,让他想起已不在人世的亲人。

上完坟回来,一般下午四五点钟了,天还很亮,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下饺子了。在这会,我们那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向爷爷家送饺子,与叔叔、大爷家互换饺子,进门子间尝尝谁家做的饺子好吃,不过最近几年这种习俗也在慢慢的淡去,有的人家还在送,有的人家已经不在互相送了。早早地吃过除夕饭,大人小孩就到处溜达着玩了,那一长年在外打工,不曾聚在一块的朋友或同龄人,这会难得聚在一块,打打牌、打打麻将等的,娱乐娱乐,或是熬个夜等的,图个大吉大利。而我呢,一般是出去玩会,就回来了,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着看着就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是母亲把我叫醒,就是外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吵醒,天还很黑呢,我就起来了,起来按照习俗先用热水洗洗脸,然后就听母亲在堂屋门前唤唤鸡、唤唤养、唤唤狗等的,寓意一年内六畜兴旺。然后母亲开始挨个在院子里、屋里头、门前等烧香和纸糊的元宝,而我呢,就在院子里放鞭炮、双响,粗心的时候,也有把双响放倒的,一声巨响,直震得树架上的鸡“哥哥咯”的叫,狗躲在墙角不敢吱声。这个大年初一起早的事情很微妙,三言两语我也说不清那份异样的感受,也许只有经历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吧!

烧完香,放完这刻的鞭炮,我们家里的人陆续都起来了,母亲开始烧水准备下饺子,父亲拿扫帚扫遍整个院子的角角落落。有时还没等我家吃完早晨的饭,大黑天的到我家给我父母磕头的人就来了,于是父亲、母亲放下手中的碗,匆匆出来应对,等磕头的人一走,母亲就开始催促哥和我赶紧吃,好去磕头,很多时候,哥和我也就不再吃了,出门给长辈拜年去了。在大街上遇到辈分高的那可真是“咕登”跪地就磕,磕了主,磕了长辈,基本上天就亮了,想跑的话,就随群到其它家族的主上去磕一圈,不想磕的话,就回家睡觉,而这时,父亲是闲不住的,每逢大年初一,就得去走老亲戚了。

热热闹闹的年就过完了,接下来就是走亲戚和打算外出了,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常态,不同的是,我们都又长了一岁,年前年后的一聚一离,一喜一悲皆融入了年的味道当中,一切的一切都烙印在了你、我、他的记忆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老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老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的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我正在睡梦中,忽然“轰、轰、轰”的几声把我惊醒。我忽然想到今天是除夕!“新的一年要到了!”我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爷爷闻声起来:“一大早大叫什么?快穿好衣服跟我一起下楼放炮竹!”我连连叫好,拿起衣服和炮竹一边下楼一边迅速的穿衣服。下了楼我右手拿着炮竹,左手拿着火机向炮竹的引子一点,一眨眼“噼里啪啦”的声响直冲我的耳朵。我想这就是年味吧!

放完炮竹,我欣喜若狂地冲进家里。一进门一股油香味奔向我的鼻子,原来是桌子上的几碗炸肉圆放出来的香味。我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炸肉圆,心里想:“这就是年味吧!”

吃完炸肉圆,爸爸对我说:“熊一豪同学,把这幅对联贴到门口吧!”我接过对联,往门上小心翼翼的贴上去。然后一看上联写道:“新年新景如意春”,下联是:“大吉大利平安福”。我心里连连赞叹着:“好对联!好对联!”这就是年味吧!

我贴完对联走进家里听见爸爸在给姑妈打电话拜年,我心里一震:“我还没用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呢?”我把他们叫到一起对他们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爸爸、妈妈:工作成功、天天开心!”爷爷和奶奶们都笑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就等你这句话!”说着把红包给了我。我拿着红包开心地想:“这就是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不一样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句真心的祝福语;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家人团圆喜悦的心情;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久别重逢而相敬的一杯酒;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阵炮响后的一层薄纱;不用太繁华,不用太复杂。如果刻意去装饰,反而失去了原有的欢乐。年味就是平凡、真心、又相互牵挂.

当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爬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年”就这样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年”是什么样的?“年”是彩色的。可不是?鞭炮、灯笼、红包的红,对联、“福”字的金,瑞雪的白,新衣服的彩,要是再加上烟花的绚、太阳的亮堂、心里的喜,一下子就凑成了一个彩色的“年”。

“年”是什么样的?“年”是香香的。可不是?没到大年夜,家里已经到处是糖的甜味、糕点的香味儿、腊肉的鲜味儿、海鲜的腥味儿……都一股脑地往你的鼻子里钻。要是在做年糕的地方,那味儿就更香浓啦!是啊,白雪的米粉,甜津的豆馅,温暖的灶火,欣喜的笑脸,伴随着揭盖而出的从锅里冒出的热腾腾的雾气;粳米粉,细细的、滑滑的,像冬天的雪,带着年的况味,闻一闻米粉在阳光下的味道,就好像闻到了“年”正踏来呢!要是到了大年夜,那就更不得了了!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各式点心,加上每个人桌前的酒水,哈哈,这次第怎一个“香”字了得?

“年”是什么样的?“年”还是暖暖的。可不是?只要“年”来了,爸爸妈妈就会好好地休息下来,陪我读书,陪我看报,陪我去做很多我想做他们又没有时间陪我做的事,有爸爸妈妈陪伴,“年”多么暖暖啊!只要“年”来了,我的“小小银行”就会塞得满满的,因为长辈们都要给我压岁钱,我可以趁机发一笔小财,这些钱我能用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哈哈,这样大家都温暖了,“年”多暖暖啊!也只有“年”来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才能赶回家里团聚,使他们品尝、享受着团圆的温馨和幸福,“年”多暖暖啊!

“年”,愿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温暖伴随着我,让我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走过,长大,成熟变老。直到我很老很老的时候,依然会想起你的色彩,你的味道,你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这一天也少不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最喜欢过年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就是各家大大小小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小玩意,红底金字福字帖,可爱玩具小金牛与小红牛,大红色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与春联,我脸上也是喜洋洋;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与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与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饭店里,那花样百出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展开阅读全文

不一样的年味儿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是不一样的。平常过年我们都是在姥姥、姥爷家,今年爸爸妈妈带我开车回宁夏奶奶家过年。

一路飞奔,好在天气还不错,我们下午就到了。一进村子,一片红红火火过年的景象映入眼帘,家家门前都贴着对联,大门上挂着火红的灯笼;小朋友在街道上三五成群的放着炮,追逐玩耍。

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弟弟一大家子人都在等我们,真热闹!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丰盛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增。吃完饭,我第一时间就跑到院子里看小黑狗,顺便带它出去溜溜。大人们有说不完的话,我就和小堂哥、小表姐还有小妹妹在院子里玩。最开心的就是放炮了!火柴炮、钻天猴、五十发的火焰弹···从下午到天黑,我们也不管大人们的约束,开心的疯玩着,只是可怜了小黑,被炮声吓得都不知该往哪里躲,远远地跑到大门外去了。

等到天黑透了,我才发现夜晚的天空是那么美!繁星闪闪烁烁,离地面是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空气也格外清新,让人精神振奋!

啊!在农村过年挺棒的,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年味呢。

展开阅读全文

自行车上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车轮踏着火红的炮纸,欢笑声与鞭炮声共载我驶向新的一年……

你是否欢快地同父母贴上一个个大大的“福”?你是否满怀孝心地向长辈拜年,收获满怀压岁钱?你是否与小伙伴嬉戏玩耍,并放起了鞭炮?而我,在这些之外,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骑自行车

当我看到小外甥早已把自行车骑得风生水起时,就下决心要学会骑自行车。从连车把都握不好,到能勉强骑一段路,我不知费了多大的劲儿,我感觉枯树上的小鸟、骑车的小外甥都在嘲笑我……

我哼着歌,“在布满力量的大地,带着痛狂奔,凭着一颗永不哭泣勇敢的心……”渐渐地,失望与不安被打消,我鼓起勇气继续上路。我观察着小外甥骑自行车的动作,学着他的姿势,用力踏上脚板。终于,我一次比一次骑得远,小外甥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骑行在平坦宽阔的道路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沿途的小鸟欢歌不停,村庄里响起一阵阵鞭炮声,我载着小外甥,小外甥载着笑声,我们一同回到了满是年味的家中……

[自行车上的年味儿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我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老家有句话:大人望种田,小娃望过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的生活条件依然很差。我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家里能发出声响的就是一台“襄阳”牌黑白电视机。村子小得很,天天都是那几张熟面孔,咵的都是那几句家长里短。莫说是汽车,货郎都很少来,孩子们眼巴巴地盼着热闹的春节。

中国人讲究“食为天”,进了腊月就开始准备各种年货,最重要的自然是杀年猪。入了腊月,“杀猪班子”就抬出尘封一年的家伙什儿挨家挨户宰年猪。

农人把肉用盐抹匀,放到土瓷坛子里压实了腌制成腊肉。猪头、猪下水、猪尾巴卤成凉菜。大人说,小娃子吃猪尾巴不流鼻涕,所以猪尾巴就成了孩子的专属。其他的肉用绳子穿了一排一排吊在屋檐下。肥膘炼出洁白细滑的猪油,剩下的油渣也不浪费,抓来就可食,包“包面”时掺在馅里更是味美。

上大学到了北方,吃了各种式样的饺子,却找不到家乡的味道。后来,我才知道,差的是那一把猪油渣。

豆腐必不可少。乡邻把自家种的黄豆挑到豆腐坊里打豆腐,豆浆翻煮的香气混合着柴火的味道飘出去好几里地。正好遇上堰塘里放水起鱼,父母就去买两条肥硕有劲的花鲢,和豆腐一起炖了,简直就是人世间的极品美味。

老家还爱做黄酒。糯米蒸熟了,拌上酒曲,兑上凉开水,封在酒缸里,等到过年打开,香气四溢。别看度数低,多少好汉喝了三碗就东倒西歪。

偶有人开着拖拉机去镇上办年货,拖箱里载的却是满满当当凑热闹的孩子,镇上不足一里长的街是我们心目中最热闹繁华的场所。商户们把红灯笼、红纸、年画挑得老高老高,就像是在比赛。卖糖果的、卖碗筷蒸笼的、卖馍馍油条的,甚至卖老鼠药的,把街占去了大半。小孩子挤在人群里,只能透过大人的腿缝贪婪地观望摊上五颜六色的商品,还没吃到糖,却被拽到剃头挑子前。剃头是男孩心中的梦魇,煤炉旁排队的个个哭丧着脸,镜子前坐着的几个也号啕不止。好在剃完头就会得到热乎乎的糖油饼作为安慰,这也是童年难得的美味。

年货不外乎糖果、瓜子、油条、年画和红纸。那时候鲜有人买印刷的春联,大家都买回红纸自己写。父亲写得一手好字,邻居常把红纸送来请为代劳。我和妹妹喜欢给父亲打下手,用碟子盛好了墨,把纸裁成合适的规格,再把新买的农历本翻到“春联大全”一页。父亲看一眼,说:“九个字。”我们就忙把纸叠成九个格,再摊在桌子上让父亲写。等我约摸九岁时,父亲把毛笔交给了我,虽然写得歪歪扭扭,却仍能得到大人的赞扬。

三十儿清早,母亲起来准备团年饭,我们也早早起来贴春联。从厨房端来熬好的米汤,再拿一把高粱尖锅刷,我和堂弟一个往墙上刷米汤,一个踮着脚站在凳子上贴春联,沿着院子从堂屋贴到大门,粮仓里的“五谷丰登”,猪圈里的“六畜兴旺”,也要仔仔细细地铺贴平整。再撑起红灯笼挂到屋檐下,浓浓的中国红就这样把年味儿铺了出来。

家乡盛行中午团年,我们四世同堂,热热闹闹地围坐一起,桌上摆放着各色菜肴,火锅里热气腾腾,孩子们端起酒杯笑嘻嘻地向大人祝酒。

这就是我家的年味儿,也是家乡的年味儿。

[我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900字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已经过去了,可那浓浓的年味儿却如袅袅余烟,经久不散,令人回味。

这次春节是在兰州过的。与南方风俗不同,北方的年味儿充满着一股狂野的味道。

从除夕到十五,兰州的夜晚可真是灯火辉煌,其实,往年也办灯会的,不知怎的,也许因为是龙年吧,今年的灯会格外热闹。

一路上,仿佛进入了一个灯的童话世界,这里的树都被赋予了缤纷的色彩:神秘的蓝、高贵的紫、浪漫的粉、冷艳的银……连树梢上也如流苏般灵动。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条“龙”灯。为什么用“条”而不用“盏”呢?大概是因为它太低了,我们开着车,从街头到街尾,才从这条龙旁驶过。

这条龙是用瓷器拼凑成的,这些瓷器都可以说是废物利用了:碗、碟、勺……只要是旧的,破损的白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身影,它们都成了龙的一部分。这可真是给兰州的环保事业领了一个好头,当然,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这些手工业者的高超技艺:八百米的长度,龙首的傲,龙尾的力,龙爪的劲……龙的精气神都那么恰到好处,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看着它通身的洁白,马黑的眼,长开的嘴,抖动的须,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呐喊。

另一条龙是盘旋着的,立在东方红广场的中央,首动、尾动、身不动,背脊以青色为主,镶着金黄的鳞片,乌黑的眼睛在光的照耀下格外地亮,还一眨一眨的!

一路上走着、笑着、闹着,忽然听到咿咿呀呀的吼声,看来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十里街。这里是北方各种特色演出的聚集地:舞狮的,打腰鼓的,打太平鼓的,吼秦腔的……

远远望去,一片黑压压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喝彩,不用看就知道,这里是秦腔的专场。粗犷的吼声,再带些把式,又把我们带到了那黄土高坡上:拉着一头牛,穿着白色马褂,头戴白色汗巾,光着脚走在黄土地上,甩着手里的鞭子,属于北方人特殊的声音回荡在高原上……

我虽然听不懂,但看台下的人陶醉其中,不自觉地跟着一起吼着,台上台下一片吼着,便让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北方”。

还有那振慑人心的太平鼓,从街头敲打着街尾,有的人兴头上来了,也跟着耍两把,真是热闹极了!

新的一天已经来临,可兰州的夜空还是那么明亮:

吼声鼓声欢笑声,声声悦耳;

喜事乐事热闹事,事事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燕归巢》

这个冬天,非常非常地想念重庆。生长在武汉,对这座城市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但因为年年春节都回母亲的故乡,使得对重庆有了特殊的印象和情怀。

重庆的年味儿是滚烫的,除夕将近,一个大家族从全国各地又汇集到母亲的故乡重庆小城—梁平。从香港、武汉、成都等地,经过漫长的旅途,这群候鸟在血缘的牵系下重聚桌旁,举起酒杯,而乡音未曾改变。黄酒是滚烫的,火锅是滚烫的,绯红的面颊也带着滚烫的醉意与笑容,驱除了隆冬时节一切寒冷潮湿的雾气,重庆人和武汉人一样,嗓门儿大,方言带着一股子辛辣的豪情,又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狡黠和俏皮,言语之间便教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与人的迷人魅力。

重庆的年味儿,是用味蕾去感受的,四川盆地恰似一个聚宝盆,聚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成就了美食扬名天下的天府之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灌好了香肠晾在阳台上,深红发亮,香气直勾得馋虫蠢蠢欲动。吃饭时切成薄片摆成小盘,忍不住拈起一片放入口中,麻辣咸香一应俱全。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排骨香肠,取材自上好的排骨直接灌制成香肠,拌入二十多味调料,肠衣薄而发亮,透过了它就能依稀看见里面的排骨。刚出锅时油光四溢馨香扑鼻,饱满诱人;咬一口肉质柔韧筋道,鲜美异常,再烫口也舍不得松开。

火锅就更是名闻天下了,光是底料便包含豆瓣豆豉牛油花椒冰糖老姜牛肉汤醪糟,配上蒜泥香油芝麻酱和爆炒过的白芝麻,每个人都能找到最爱的一款。火锅讲究麻、辣、鲜、香,一锅沸腾油亮的红汤不知迷倒了多少中外游客,哪怕吃的大汗淋漓嘴唇翻肿也舍不得放下筷子!再配上梁平特有的萝卜汤,放入一把金黄鲜脆的酥肉,洒下一把青白相间的嫩葱,煮起田间刚刚采摘的翠绿豌豆苗,清香扑鼻望而生津,水灵鲜润一口便融化在了唇舌之间。

重庆的年味儿,洋溢在整个城里。夜晚的山城点起霓虹灯,点亮了每个游子回家的路,乡镇中的田野收割完毕后就像个疲惫的母亲,孩子们用打火机点燃了枯黄的野草,浓烟烫红了冻僵的双手和脸颊,农人们开始年前的赶集,吆喝着,簇拥着,因辛劳而布满沟壑的脸颊舒展开,生出一个个久违的喜悦的笑容。除夕夜里万家灯火诉说着团圆和重逢的欢乐,暖黄的光照耀在每一张幸福的脸上。终于在门前引燃了那串沉重的盘龙鞭,和漫天烟火的炸响声一起迎接满载希望和祝福的新年。按住耳朵,吃力地笨拙地抬头,仰望着满天的璀璨,总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人欲归乡,燕须归巢,中国人的过年早已不仅仅是仪式,而是刻于骨溶于血的乡思与情怀。白雪皑皑,年味悠长,我那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别来无恙。

展开阅读全文

难忘浓浓的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过年啦!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在空气中渐渐飘远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不由自主地回味着……

我们先来到了除夕的新区广场闻年味。“噼里啪啦,呯”年味就在这儿,天空中朵朵盛开的烟花,五彩缤纷,有的如菊花般花瓣垂开,有的如牡丹般娇然怒放,有的如流星般划过夜空……烟花和炮竹是春节家家户户几乎都放的,据说是古代有个叫“年”的怪兽经常要吃老百姓家的牛羊,为了驱赶“年”家家户户在春节燃放爆竹以后就有了这个风俗。

大年初一我们去农村的奶奶家闻闻年味。小辈的去长辈那拜岁,奶奶就发大大的红包给我那就是我每年的小金库“压岁钱”。正午时分,远处传来了阵阵的铜锣声和爆竹声,哇!原来是舞龙的队伍来了,远远望去,一条黄灿灿的龙垂着龙须腾云驾雾的从小巷里游了过来。龙忽高忽低,那威武的龙头,穿越自如的龙身,追随着龙珠愈来愈近。到了家门口有两个笑嘻嘻的老伯大声贺着新年把红色的对联贴在门的两旁,龙随即窜进了家门,在院子里自在得遨游起来,时而回首摇摆,时而上下翻滚,一会蛟龙出海,一会龙腾虎跃,那龙就如活了一般,栩栩如生。忽然有人拍我的肩头,回头一个笑容可掬的大头娃娃憨憨地和我道新年呢。

到了晚上,亲戚们相继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烧了一大桌好吃的菜,大家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又是浓浓的年味。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自己的风俗,例如北方包饺子,南方舞龙,还有些地方过年还吃发糕呢,但家人团聚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所以年味儿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我问爸爸:“什么是年味儿?”爸爸说:“通过传统习俗,表达人们的情感,就是年味。可现在年味淡了,不像我们那时…"

是啊,现在过年,根本没有年味儿。要是能回到爸爸小时候,该多好!

那时,当每家每户都开始杀年猪、做年菜、裁新衣、置年货时,就知道,年,已经很近了。

那时,孩子们总是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服,而不用憋屈在哥哥姐姐穿小了的、打着无数补丁的旧衣服里;因为过年就可以吃荤菜、吃点心,这可都是平日里没有的呀!

每逢过年,什么芝麻饼、驴打滚、花生米、桃酥、蜜枣、奶糖等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更别说吃过的各种“奢侈品"都出现在了饭桌上。尽管每样只有一点点,但对那时的孩子们来说,已经可以算上饕餮盛宴了。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只要吃饱穿暖、健康平安就是人们最大的心愿。年味对于他们来说,是白面膜上鲜艳的红点;是满桌丰盛的食物;是亲人团聚的欢乐情景,年对于那时的每一个人,都是重要而盛大的节日。到处悬挂着大红的灯笼;到处充满了欢乐与笑声;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儿时还是现在,多愁善感的我总是既盼望着过年,又不想过年。过年时总觉得时间好快呀,我还没有玩够呢,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也就意味着爸爸妈妈又老了一岁,自己终于长大了可以保护他们了。如今,年越来越近了,我不由得又开始感慨万千了:“时光时光慢些走吧,不要让父母再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母所牵挂的孩子长大了……”

不知不觉,我又迎来了2018。从小到大,第一次亲眼见到,苞米花是怎么炸出来的?过去只知道《熊出没》里边的光头强,炸爆米花时可爱的熊大熊二,却把炸爆米花机当成了一个破坏森林的新武器。眼前,一个黑黑的炉子,真的有些像大炮哎,把糖和米装进去,加热到恰到好处,接着那个一直沉默着摇着“大炮”的爆米花老人,站起身,把大炮的一头链接到事先准备好的长袋子里,他的脚一踩,“砰”的一声,一大堆白花花的爆米花便风姿绰约地展现在眼前了。小孩子早捂上耳朵跑得远远的,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连忙捂上怀抱中孩子的耳朵,而那些小孩子呢,却兴奋得摇头晃脑。我们家的大黄狗也吓得夹着尾巴朝家的方向跑去。我端着饺子看着眼前这幸福的一切,几个小孩子站在我身旁,张大了嘴巴,我很配合的把饺子送进他们的口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不觉,2017年就要画上句号了。面对围在爆米花老人身旁的这一群朴实的村民,我又不由自主地感慨起来,这里的人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却很朴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家人健健康康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在这片故土上,每天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满足。

已经进入腊月,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看见香喷喷的饺子时我都会回想起大年三十前一夜的韭菜馅饺子。

每年一月二月,我老家山东,总会弥漫着一股鞭炮的烟味,和飘香的饭菜酒肉味。

为了让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大年三十之前,还得大扫除,要把家里的东西都清一遍,这过年还不能生气,要不然今后的一年都会过的不安稳。

在大年三十前这几天,每家人都在准备春节的红包,在春节那一天会格外热闹,大年三十时,大人们在家准备明早的饺子,小孩们三五成群放鞭炮。晚上,大人小孩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晚会,一同迎来喜庆的春节。

第二天,春节到了,在这一天,会看见很多的人提着大包小包,他们这是去送礼物呢,有人送钱给小朋友当压岁钱,有人送名牌包或口红送给那些爱化妆的大姐姐,有人提着一大盒烟或喝的补品给青年和老年。

真是怀念,那大年三十的韭菜馅饺子,是多么香。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年味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当街头上响起了“信号”。当集市上的一家家店铺用纸灯串在一起。当天桥的灯笼重上枝头。我就知道了:要过年啦!

街市上,一声声爆竹声伴随着诗歌的旋律。令我不由得想起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无论走到何处,鞭炮声总是夹杂着开心快乐的拜年声。拜年时必不可少的大事!仿佛一幅幅人情画儿:画上的人,无一不笑,无一不乐。喜气洋洋的主人捧着好吃的、好玩的,孩子们一窝蜂拥上,将零食抢个干净。小时候,我很贪吃,每一次去拜年,我都被眼花缭乱的零食小铺迷住,仿佛进到一个个“迷魂阵”。“外婆,我要吃这个!”“我要这个!”拜完年,一进门,糖味儿,也随着进来,年年都像商量好了似的。

小时候,我最怕灶王爷了!以前在我四岁的时候,老家有一尊画得“古灵精怪”的灶王爷,那时我心里想着,到底是谁把灶王爷画成这个鬼样子!一对冲天眉、两个眼睛瞪地圆圆的,一张红小嘴,那下巴翘地老高老高的!家里每天都回荡着灶王爷的声音,是那种严肃至极、怪怪的声音,小时候听着听着就会忍不住笑抽了。外婆喜欢在他的嘴里或旁边放一颗小小的糖,同时也十分严肃地警告我不许偷吃!外婆告诉我,灶公公是天上的神仙,会保平安的,切菜时也会不会弄伤手。几天过去了,糖化了,第二年那些吉利的话语才会再一次响起。

当小铺的糖果卖完了,当街头上的鞭炮火苗熄灭了,当庙会结束了,糖化啦。春节,明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年是凛冽寒风里夹杂着的雪花,是在空气中蓦然爆开的爆竹,是车站旁芳香四溢的烤地瓜,是抖开新衣服时散落下的欣喜。

擦玻璃时,家家户户敞开门窗,吆喝着小孩子打下手,整个楼区便沉浸在噪杂声中了。没有了窗的阻隔,声音更是清晰。大人们的吆喝声掺杂在一起,浓稠地分辨不得。小孩子在梯子下穿梭着,端着水盆的手稳稳地,脚下却是飞快地走动。只为了获几句夸赞。待到大人胳膊酸累了,喝口水,吃点饭充饥时,便将半个身子探出窗,与楼层对面的邻居高声喊着话几句家常,眼睛黑亮亮,似是一汪清泉,倒映出年的影子。

年的味道,掺杂在刺鼻的清洁剂中,牵扯着丝丝缕缕的情丝。

小孩子最欢喜的便是贴对联了。大人们忙活着贴,又怕歪歪扭扭,只能让小孩帮忙看着。不时回头问一句,齐吗?小孩子在这时得到了重视,便摆出一副大人的谱调。皱起浅浅的眉毛,回应道,差不错了。小孩子总归是贪玩些的,楼道里都大敞着门户,便挨家挨户地转。这边聊上两句,那边讨个橘子,两个口袋都塞得鼓鼓的,还要再揣两把瓜子进去。待贴好了,便煞有介事地将两只手放上,沾些福气。橘子不必要很甜,酸酸涩涩地入口极好,贪嘴些的只一会儿便把橘子吃个干净。

年的味道,氤氲在橘子酸涩的幽香里,薄薄的橘子皮下包裹着满心的欢愉。

待到除夕夜,都聚在家中,争着抢着包饺子,好不热闹。年幼些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扯了块小面团当橡皮泥捏去了。却留下一个小小的掌印在软糯糯的面团上,显眼得很。只是,这时候,大人也便遂了小孩子的愿,任由他们玩闹了。包饺子的空闲也话起今年的家事,短短数字,却载不动满心的惆怅。吃饺子却是不会含糊的,沾上些腊八醋,带点辣的酸最是好吃。香味流淌在屋内,顺着门,一直流到街道,杂着别家的,一并流到人们的心尖上去了。

年的味道,洋溢在饺子热腾腾的香气里,在心尖无止息地流淌。

年是一帧清新淡雅的水墨,年味却在味蕾的欢愉里变得醇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