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和尚

和尚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和尚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和尚问题。

分享

浏览

4068

作文

70

小和尚游城记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他们每日念经化缘,循环往复,年年如此。

直到有一天,小和尚长大了,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单调无聊的日子,就告别师父,下山去了。

他走啊走,走到了一座名曰“上海”的城市。城中建筑物高耸入云,道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他一转头,看到了一间装潢别致、小巧玲珑的屋子,立在街道尽头。走近一瞧,共享书店,他喃喃念道:“共享,不就是给大家一起看的书店吗?”于是便推门进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各种各类、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书整整齐齐地陈列在书架上,按着颜色排列。乍一看,五彩缤纷,宛如暴风雨后初晴时绽放的彩虹。

他心动不已,想抽出一本仔细品读一番时,书却死活不肯脱身让他看。正犯愁是,身边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哥哥,共享书店是需要刷手机才可以借阅的。”是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小男生,边说边拿出手机,扫了一下书侧的二维码,拿出书递给小和尚。

“这么神奇!”小和尚脱口而出,一脸惊奇地继续问道:“谁想出来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马云,他还不止发明了共享书店,共享超市也是他的杰作呢。”男生一脸骄傲,可突然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脸上有些不高兴地说道:“但是我听说杭州那家共享超市,里面坐满了嫌天热又不肯在家开空调的老人,导致超市都快无法运营下去了!”小和尚听得一脸津津有味,激动得满脸通红。

“我带你去骑共享单车把!”小男生拉着小和尚跑到了一排ofo单车前,扫二维码开了车,想和他一起骑车。可惜的是小和尚不会骑车,于是他就跟着小男生,在城市中四处兜游。

在一处路边的草丛中,他们发现了几辆破损的单车。小男生给公司打了电话报修,并和小和尚说:“你看,破坏他们的人素质肯定很差,这么美好的事物都要破坏。所以现在有几家共享单车公司都要倒闭了,最大的两家膜拜和ofo也要合并了,否则他们只能亏损,赚不了钱。”小和尚听后,闭目沉思,一抬头,发现身边都是与共享有关的事物。

与小男孩告别后,小和尚回到了山上。跟老和尚说了他这些天的所见所闻。大和尚感慨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和我当年见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场景,变化真大啊!”小和尚不可置否地点头,道:“共享这个名词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与人们密切相关,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理念。虽然有些不足的点,如人们的素质没能完全保护好共享的事物,可这也将不失为营造一个璀璨的共享时代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和尚打伞的歇后语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和尚作为我国一类特殊人群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书籍中也有很多关于佛教、和尚的记载。关于和尚你有多少了解呢?小编试图由一个歇后语出发来拓展大家关于和尚的知识~

一、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释】

无法是无发的谐音,是说和尚本来没有头发

无天,是说和尚打了伞,摭住了头上的天,所以无天

二、关于和尚的其他歇后语集锦:

拆庙散和尚——各奔东西

拆庙打泥胎/拆庙打泥胎——顺手杀一刀

庙背后看神——妙(庙)透了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光头跑进和尚庙——充数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冲着和尚骂秃子——寻着惹气

拿着和尚当秃子打——冤枉好人(比喻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罪名。)

指着秃子骂和尚——借题发挥

秃子当和尚——正好;两将就,两凑合;将就材料;再合适不过了

济公当和尚——不吃素

临老当和尚——半路出家

癞子当和尚——不费手续

和尚没当上,老婆没娶上——两头误

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和尚娶媳妇——今生休想

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和尚的百衲衣——东拼西凑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三、关于打伞的歇后语集锦:

戴斗笠打伞——双保险,多此一举

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

船上打伞——没天没地

秃子打伞/光着脑壳打伞——无法(发)无天

展开阅读全文

两个和尚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当他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时。他十分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我们常常会忘记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这样在未来当我们年纪大了,我们还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展开阅读全文

小沙弥与老和尚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一个小沙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呢?”

老和尚回答道:“努力修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量。”

小沙弥说道:“师父,您这是说,一个人只要具有大的心量,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吗?”

老和尚摇头道:“并非如此。”

小沙弥困惑不已道:“这是为什么呢?”

老和尚说道:“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修行,努力扩大拓宽自己的心量,让自己具有足够大的心量,才会努力去积累与之相当的能量。如果心量不大,即使有机会积累能量,也不会放在心上。比如读书就是积累能量,心无大志者,看见书就会犯晕,哪还会对这种能量引起重视?在心量和能量之间,心量是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足够大的心量,才具有足够大的能量;他不去运用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去惠泽天下、造福众生,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

小沙弥恍然大悟道:“师父,您是说,努力修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努力践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

老和尚说道:“是呀!凡事心想事成,修行修炼是基础,行道做到是途径。”

努力修行,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努力践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心量与能量,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经典寓言故事:三个和尚的故事

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寓言故事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三个和尚的故事】

山上有座小庙,庙里有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观音菩 萨案桌上的净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长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长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两个人只能抬一只水桶,而且水桶必须放 在扁担的中央,两人才心安理得。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 。

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一件事,如果没制度作保证,责任不落实,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属同一种心态,同一种思想境界,都不想出力,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狼和小羊的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小羊走到小溪边去喝水。真该小羊倒霉,一只饿狼恰巧跑到那儿去觅食。饿狼暗中盯着小羊,一心想把它弄到手。

可是为了要做得冠冕堂皇,狼对小羊吆喝道:“你这个小东西,竟敢如此无理!居然敢用你的臭鼻子和脏嘴,把我的饮水搅得浑浊不堪。你犯下了如此滔天罪行,我应该把你那傻脑袋摘下来!”

“请狼大王息怒,容我斗胆报告,我是在离开大王100步的下游喝水。怎能搅浑大王的饮水,致使大王如此生气!”

“照你这么说来,是我在撒谎!你这下流东西!我还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蛮横不讲理的人。哦,我记起来了,前年夏天,也是在这里,你还骂过我。伙计,这我可永远忘不了!”

“请饶了我吧!确实是你弄错了。我现在还未满周岁。”不幸的小羊答道。

“那么,准是你的哥哥。”

“大王,我没有哥哥。”

“哦,那就一定是你的亲戚。总而言之,你们以及保护你们的猎狗和牧人,个个对我怀有敌意,老是想谋害我,一旦找到机会就想害死我。为了这些,我今天一定跟你彻底算清!”

“可我并没欠你什么?”

“少废话!你的话我己听够了,我再没工夫来与你辩论和罗列你的罪行了。小畜生!你最大的罪就是我肚子饿了,要把你吃掉!”

狼一说完,就把小羊拖进阴森森的树林深处去了。

点评:

通过阅读狼和小羊的寓言故事我们知道了,坏人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来当作犯罪的借口,面对坏人我们应该以我们的智慧去和坏人做斗争。跟坏人解释是完全无法令自己脱离危险的,各位小朋友们如果遇到了像狼这样的坏人一定不要试图跟他们解释和戳穿他们哦,因为那样只会让他们恼羞成怒。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点评: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爱护自然环境,对大自然过分的索取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在索取的同时也应该增加植被绿化,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不仅有利于环境,对人类也是特别的有利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三个和尚的故事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终于恢复了生机。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渴极了,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让他去挑水,高和尚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他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于是两个人抬着一只水桶去山下取水,抬水的时候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要不不在中间,两个人就推来推去,谁都不想多出一点 力气。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恰好缸里没有水了。小和尚和高和尚让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放下水桶就立刻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两桶水被喝了个精光。

后来谁也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柳枝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打翻烛台,燃起了大火。和尚们慌了神,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

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

展开阅读全文

皇觉寺里的小和尚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出身贫苦佃农,家境贫寒,从小就饱受苦难的生活,7岁就操起皮鞭给地主放牛牧羊。至正三年(1343),朱元璋17岁那年,淮北发生了多年不遇的干旱荒年,旱灾引起了蝗灾和瘟疫,广大农民在饥饿与瘟疫的双重折磨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少人家相继病死,成了绝户。朱元璋一家也难逃厄运,先是64岁的父亲撒手人寰,紧接着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长兄、长侄以及母亲也离开了人间。多年的贫寒生活,再加上亲人的离去,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厌倦了这个昏暗的世界,恨不得随亲人而去。然而,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人能再抚摩他的伤痛、安稳他的心灵了。

朱元璋走投无路,只好剃光了脑袋进了皇觉寺。他穿起了衲衣,做起了小行童。整天除了扫地上香,打钟击鼓,还要为主持担水劈柴、烧饭洗衣,几乎无所不做。低眉弯腰,劳苦疲乏,还要受师父的责骂、师兄的刁难。他开始羡慕大墙外面的生活,特别是怀念与少年伙伴们一起放牛、一起割草那些无拘无束的日子。但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混口饭吃,朱元璋只得忍气吞声。

由于旱情严重,地里的植物颗粒无收,靠收租来度日的皇觉寺终于维持不下去了。入寺才50天,经文没念上一卷,各种杂活倒做了不少的小沙弥朱元璋,被主持打发去“云游”了。说是云游,其实就是流浪各地,向大户人家化缘,求乞度日。这样一去就是三年。

三年后,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朱元璋在这三年的奔波流浪中,尝尽了人间辛酸,也看到了各地百姓的困苦。到处是衣服褴褛,到处是如土的面色,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逃难人群。百姓们已不再对腐败的朝廷、官府抱有任何希望,他们只有把满腹的希望寄于神灵、菩萨的保佑。他发现一路上除了各大小寺院里虔诚的信男信女之外,百姓们普遍信仰白莲教,并大有积蓄力量、蠢蠢欲动之势。

他目睹国事日非,预感天下大乱的时候就要到了,即立志勤学,广交朋友,以待时而动。他在这里学习了三教九流的许多知识,诵经,打坐,做布施,做道场,外加清除,上香,劈柴,担水,读书,识字。一晃,又过了较为平静的四年时间。

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元朝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在元廷的暴政统治之下,老百姓长期过着“窦娥冤”式的生活,有冤无处申,有理无处说。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们终于勇敢地行动起来了。1351年,当元廷征集数十万民工治理黄河时,在工地上挖出了一个石人,只有一只眼睛,于是民间盛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白莲教主韩山童乘机聚集数千人,斩白马乌牛,祭告天地,揭竿起义。因起义军头裹红巾,身穿红衣,打着红旗,被称为“红巾军”。从此,抗元的怒火燃遍了中华大地。英雄四起,各据一方。彭莹玉、徐寿辉在湖北组织起义,土豪方国珍、盐贩张士诚也先后在浙江和苏北起兵反元。与此同时,郭子兴在濠州起兵响应,袭杀州官,占领了濠州城。至此,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烧在大江南北。

虽然身居静门,内心却早已不安分的朱元璋,听到不断传来的农民起义的消息,已是热血沸腾。面对黑暗的社会,他早就有了投奔红巾军的念头,但由于对红巾军内部不甚了解,再加上元军追杀得太紧,怕他们成不了气候,而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正在这时,已在郭子兴的军队里当上了小头目的儿时的穷伙伴汤和,给朱元璋捎来了一封信,邀请他前去投军。此时他仍举棋不定,但同屋的师兄却偷偷告诉他:汤和来信邀他参军一事已被人知道了,就要去报官领赏。被逼上绝路的朱元璋,终于看清了自己所面临着的危险形势,于是丢掉幻想,连夜向濠州城急急奔去。

展开阅读全文

长寿高僧宝掌和尚的故事

全文共 4390 字

+ 加入清单

宝掌千岁和尚是老祖寺常住的开山祖师。

宝掌和尚是中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出生时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七月七日午时。他生下来就有很多瑞象,骨气不同常人,眼睛大,鼻子长,两耳垂肩,双眉高挑,左手紧握成拳总不展开,父母知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不同寻常。

才满九岁,父母就带他投奔佛陀精舍出家做沙弥。当师父帮他剃度落发的时刻,他突然愉快自然地放开了一直握拳的左手,掌心还露出了一颗珍珠。他虔诚地把这颗掌中明珠呈献到本师像前,还首次双手合十顶礼。在场亲见的和众多听说此事的人们都说这是奇事。他的剃度师父也就以此命名他法号宝掌。

宝掌法师既实现了夙愿,离尘出家,从此就精勤修行,严持戒律。举止威仪,如同高山顶上遒劲的青松,肃然挺立于霜雪之中。虽名闻利养、喜怒哀乐的八风轮番吹袭,都不能动摇他励志修行的德操。

由于他是在佛陀入灭后九十多年才出生人世,所以常叹息自己没有能够亲自听闻佛陀的言教。于是,他就不顾寒冬酷暑,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研读佛陀宣讲的经、律、论三藏,依教奉行,历练不殆。他还期望能学到教外别传的禅宗,为了这个目标,他发足外出,参访圣贤知识,广受教益,走遍了五个天竺国度,历时五百多年。

他决定到东土震旦——中国去寻找真谛。

时值东汉末期桓帝之初的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年),从今天的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到达四川,第一站是和宾头卢尊者登峨嵋山,朝礼普贤菩萨,住在大慈寺十余年。经常二十天才吃一餐饭,而且坚持诵经不断。

当时汉灵帝丞相何进大为惊叹而赞诗说:“他是如此勤奋勉力,当经文从他的口齿里飞快地诵读出来的时候,就像岩壁上的清泉急速地喷泻。当他半夜里息心静坐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躲在台阶前的那些将被度化的神鬼感激地哭泣。”宝掌师常对人说:“我有夙愿要住世千岁,今年已是六百二十六岁了。”因此,世人都尊称他为千岁和尚。

接着他又到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于金刚窟。当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战事不断的时候,有道家李道元麻衣子法号达真人等,皈依佛门,改穿僧衣随侍千岁和尚。到了古义丰郡,就是现在的黄梅县,那里是上古时代伏羲皇帝演画卦爻的场所,汉代称为云台山的山区(正确的名称应当是“云丹山”)。

千岁和尚看见这里山连着山、岭叠着岭,还有高峻巍峨的两峰并立,不禁高歌赞叹:“我站在高山顶上举目四望,见万里无云、群山如画、风烟弥漫,翠绿的丛林里不时传来牧童的笛声。那皎洁的月光把满天照得像秋天碧水般剔透清澈。我不禁紧系鞋带,撩起衣袍,乘着白云,和大伙同到那清凉的天国去悠闲地嬉戏。”于是就在这块古佛住过的地方,搭起了栖身修行的茅蓬草庵住了下来,一直停留了百十几年,却很少有人知道。

某一天,偶然听说高德佛图澄隐住在陕西终南山,于是他又背着衣钵,拄着竹杖前往询问佛法。佛图澄接待千岁和尚,问道:“这些平凡庸俗的世中人,忠与奸、好与坏之间想化解、融洽,是不可能的啊。”千岁和尚回答说:“我说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也只有见到葭灰飞动方可能说妥当准确。”

这个时期,西晋的朝纲腐败,政局动乱。塞外五个民族起兵渡过了黄河,烽烟四起。千岁和尚辞别了佛图澄,仍然回到了双峰茅蓬隐修。他的精神感动了山中猛虎,处处跟随护卫。虽然外面战祸纵横,然而紫云山中的晨钟暮鼓却没有停息间断。因此,千岁和尚经常告诫常住大众,说:“窗外射进来的霞光随着帘子的摆动照在空榻上,外面十里松荫邀伴着绿色青苔,一切都那么安静。你们不要去驱赶在竹林里啼叫的子规鸟,恐怕会惊醒那些雷虎,从树林脚下出来。”

这时有一位来自海上仙岛的偓佺仙人来到这里,邀千岁和尚同上南岳山去。在祝融峰上为群仙说戒,感化了白猿进果、黑虎守门、神龟献上灵芝草、紫鸾伏于法座下。千岁和尚在南岳度过了数十个结夏安居。

之后,又到庐山去访问耶舍尊者。尊者一见到千岁和尚就盘问道:“这里路深猿啼、遒松起舞,乱石坐卧、云雾飘浮,只有牧童能够到达这里唱歌。请问老大德是从哪里来的?”千岁和尚笑着回答:“藤萝长到万年就盘挂到树木上,请问土地到什么时候生出荠草来?”尊者说:“药苗刚刚出土成长,竹根刚刚栽种。”说罢,就和千岁和尚相互搀扶着,登上金轮峰,礼拜舍利塔。住了一夜,他们又一起下山到南康。

在这里听说达摩祖师从广东来到了建邺。千岁和尚就与耶舍尊者珍重道别,前往白下,去见达摩,咨询决疑悟道的心要。达摩见了高声唤他一声:“老阇黎!”千岁和尚顿然地应答一声。达摩大师哈哈大笑,千岁和尚立即言下大悟,顿时觉得“七百多年来心中的疙瘩,竟然如坚冰一下子融化开了。”在回归的路上作偈说:“我在梁国的都城遇见了达摩导师,参究禅法,明心见性了。现在我要飘然行脚到浙东浙西,去看尽那里的好山好水。”

于是,千岁和尚往来于泗洲,寻访了智者大师,又和他顺着泗水东流而下,由千顷到达了琴溪。在现在被称为赤鲤古潭的地方,还留有唐代裴休手书的宝掌石存在啊。千岁和尚又到延陵,去访紫髯道士,邀他一同到天台山去,经过石梁飞瀑,登上了赤城山,拜访昙猷尊者。千岁和尚指着麦田说:“这起伏的麦浪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水,那满车满车装的是不是汗水呀?”昙猷尊者听罢振摇着锡杖说:“漂亮的言词,满口的空话,果报如此,功德如此!”

千岁和尚辞别了尊者,接下来就是上华顶峰,礼拜长耳定光古佛。航南海,拜观音大士。遂即到四明山,带领竺历法师进入四川,拜谒禅宗二祖神光和尚。又越过棉竹山,过白帝城,在旅途凉亭的墙上题写:“日出东边雨又飘,栈前栈后草萧萧,不知道良师益友居住何处?在弯弯山道和白云深处,数次向樵夫打听过,都不知晓。”

于是就离开了四川,再返回雁荡山,重新遍游那气势磅礴、莽莽苍苍的雁荡七十二峰上的寺庵,在大龙湫瀑布休息的时候,友会了博具那尊者。榜庵曰:“观不足,额手望天柱岩的美景而忘记归来。”隐士陶弘景真人就是为此而建造了这“忘归”和“观不足”二座游亭啊。还镌写了一首诗:“我曾经过目观赏了天下的名山,其中只有这里的美景难以用图画记录下来,山前的白头老翁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千年,仍然说这一生都还观不足。”

千岁和尚听说傅大士住在双林寺弘扬佛法,特地前往参访。他请问“如何是佛的正法眼藏”,傅大士把十指交叉恭敬地回答说:“两手空空提着锄头,步行的人骑着水牛,人明明从桥上走过,却只见桥在流动而水不流。”千岁和尚又接着追问,“莫不是教外别传?”大士说:“碧水倒映着孤峰,寒潭迎照着明月,你我都不知道它的本源,须弥山就在你的脚底下越过。”

千岁和尚与大士居游了数年后,就前往渔浦,攀越赤符、大岩等许多名山胜地,又回到司空山,隐居于古庙之中。高士沈约经过这里看望了千岁和尚,在石上镌书曰:“寒风吹破了故旧的窗纸,片片雪花飘落在供台。把三衣统统都披到身上,仍然像浸到水中一样的冷,还是去捡柴草,拨开地炉深深的积灰,看有没有未熄的火种。”

已经是冬天了,千岁和尚应约到了舒城。他邀三祖僧璨大师游罗浮山,参访道家大德葛洪真人于梅花坞的洗耳泉。千岁和尚见了吟诗曰:“万顷青山,一分梅花三分竹,行吟住宿,难道只许你仙人独享?”葛洪真人也和道:“禅翁到来的时候,恰好这局棋刚刚下完,茶也煮熟了,岂不好吗?”三祖在旁,轻轻拍掌笑道:“稚川,稚川,你不要故作推辞怕忙碌,还是赶紧去挖笋子来,烧柴草煮饭吃!”说罢三人大笑,这笑声把山上的石头都震落下来,如今,这个落石洞还在梅花村的旁边呢。

此时,唐王朝刚刚开始建立,千岁和尚又回到双峰老祖寺。他说过“我走尽了中国的八百个洲,这座山偏偏可称得上修道之人游访居住的地方”的话。这期间,他礼拜了禅宗四祖道信和尚,逗留请益,并且请他去住持老祖寺。

在一切安顿就绪之后,千岁和尚就北渡黄河至嵩山少林寺,礼拜初祖达摩的面壁崖。接着又北上幽州,游西山,访华严室利尊者于潭柘寺。游历上方山,到真定,礼拜大菩萨,遇见了白足企都仙和尚。千岁和尚和他对话,使他感到真诚挚爱。千岁和尚就带他又回到黄梅,访问五祖弘忍大师于东禅寺,和他们来往十分莫逆,达数十年之久。

后因兵扰蕲黄,时局不安,千岁和尚又重返江浙,隐居于浦江与赤岩之间。当时在淀溪,有位朗圣僧,是五祖弘忍的法孙,他平静安逸,独居修行。千岁和尚和他十分友善,经常写信叫白狗送给朗禅师,朗师养了一只黑猿,由黑猿把回信带给千岁和尚。所以唐南康郡王韦皋就在朗师墙上题诗说“白犬驰书至,青猿洗钵回。”

不久,朗公圆寂。千岁和尚也就渡过涛涛长江,挂笠在会稽云门寺。当时正是唐高宗显庆二年丁巳岁(657年),千岁和尚已经是高龄一千零七十二岁了。这年七月七日,他忽然向如光、慧云二位徒弟说了一段偈语:“本来没有生和死,今天也要显示生死了,我得去安住于成佛之道心,来生我还要转世再来到这个世界。”说完就闭目入定。七日之后,又苏醒过来,嘱咐徒众:“我灭度之后,你们就在这里修塔供养。日后,会有人来迎接我的遗骨回归中天竺。希望你们要切切注意,不要拒绝啊!”说罢就与世长辞。

徒众们谨遵遗命,就在若耶溪的南岸建塔,掩葬千岁和尚的真身。每当风雨交加的时候,墓塔会放出亮丽的光来。到了龙朔二年(662年)五月初五日,正好有一位印度僧人来到,环绕师塔顶礼,塔门自动打开,人们看见塔内大师的真身舍利放出耀眼的光芒,宝骨洁白庄严,带有明亮的红色纹理,令人肃然起敬。

那位印度僧人祷礼完毕,提起千岁和尚头骨振动着,那全身的骨架关节紧密有系,没有一块散落。印度僧人把骨架放入池中漂洗后,仔细藏入包裹,背负着向西而去。这时,天空云霄中显现出种种瑞相,还隐隐传来美妙的佛音梵曲,多日不绝于耳。洗骨池至今还在舍利塔的左边。

查阅千岁和尚生前所经历的地方有数十余处,处处都已建成了寺庙。唯有黄梅双峰老祖寺最为庄严壮观。因为是在四祖、五祖于黄梅弘扬佛法之前所建,而千岁和尚年岁又最高,所以后人都尊称为老祖寺。

我(行森)现今忝为老祖寺住持,在瞻仰顶礼这位古德的时候,就像瘦粼的竹子,面对大风吹来无力站稳,令人胆颤心惊。是啊,这数千年来,有多少名山大川中的寺院丛林,在建后又遭毁坏的,推想着也不知道有多少。然而在这里却是殿阁檐楹,开朗完整,吐云吞月,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毁,乃至于周围泉石松竹都蕴含着当年的古貌,如若不是有千岁和尚的高德,如何能够得到像有神灵般的护卫呢?

行森常常阅读五灯、祖传,其中对于千岁和尚的记述都过于简略。正好我因为住在深山,闲暇较多,所以就详细察阅考证像《古会稽记事》、《唐汇搜奇》、《白氏类林》、《罗浮旧志》、《天台会纂》、《法苑珠林》、《雁荡集》等书目,将其中有关千岁和尚生平行实的内容记录下来,恭写成文。以有益将千岁和尚苦修道行的榜样,如日月高照,使后世来人能有所借鉴啊。

行森顶礼,谨作赞词:

怀悲愿,露古颜。孤筇直过万重关,竿头风月滩滩别,足底烟霞处处闲。

称幽兴,唯此山,惊回龙梦出潺湲。奇石蟠松无限意,双峰绝顶许谁攀?

作者:茆溪行森国师

译者:常智

白话文译自《老祖宝掌千岁和尚生平行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小和尚的两则故事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很多时候,简短的励志小故事却告诉我们不少的大道理。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和尚的两则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我的小师弟戒痴还是一个孩子,小孩子的天性爱玩,以前他喜欢偷跑到山下和镇里的孩子玩,现在有了电脑,他又开始喜欢在网上打游戏,他特别喜欢玩一种叫对对碰游戏,虽然是出家人,但是戒痴争胜之心却很强,或许是天生,也或许是玩的多,戒痴对对碰的水平很高,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还有网友发消息说戒痴是在作弊,惹的戒痴多次犯嗔戒。

虽然对对碰玩的好,但是戒痴其他游戏玩的却很差,几乎是每战必败。

师傅其实并不喜欢戒痴在网上与人争胜,讲了他几次,戒痴也稍微收敛了一些,师傅也就没有再多苛责了。

山上的香客总有几位是常来的,有位女施主,戒嗔有些记不清她的姓了,不过样貌还是熟悉的,有次女施主对戒嗔说,小师父,你的年纪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为什么你的眼神看起来比他要清澈很多?

戒嗔笑答她,可能是因为戒嗔在蔡施主家里买水果的时候,经常算错帐的原因吧。

女施主不解,略思,少倾,顿悟。

师父说,专注做一件事情就可能会有超越年龄的成熟,也可能使其他方面有缺失,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一定均衡,这也可能是有一双清澈眼神的戒嗔会经常算错帐的原因吧。

我的另一个小师弟戒尘,和戒痴年纪相仿,喜欢在地上乱划,最近又和智惠师父学了些字,就更喜欢在地上乱写了,有次戒嗔在院子里行走,发现一条长长的粉笔线,可能是戒尘划的,线的两旁还写着不少字,左边写着很多“执著”,右边写着很多“偏激”。戒嗔顺着这条线慢慢走,有时候倾一下,脚步就落在左边,再倾一下,脚步又落在右边。

原来左右之间,仅有一线相隔,是左是右只在我们小小倾斜之际。

2.天明寺山下的淼镇有位姓陈的老施主,他儿子在城里工作,很孝顺,会经常给他寄钱回来,所以他也清闲,很多镇上的人都羡慕他。

陈老施主会经常拉着我们聊天说故事,因为他拉着其他人的时候,通常都会在他刚开始说故事就纷纷找机会溜走,但是他知道我们不会。

他常常说一些说过很多遍的故事,有些时候故事也不是特别好笑,他却自己笑了起来,我们都会静静的听,也陪他一起笑,他讲故事其实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或者是我们以为错误实际正确的地方,不过对戒嗔来说,对或错并不是那么重要,搬着板凳静静的听故事,时而弯弯嘴角,并不仅仅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娱人娱己的行为。只要是好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陈老施主有一个故事说的还是挺好笑的,说的是另一个镇上的李施主的事情,李施主在镇上卖一些仿冒的鞋子,不过每次他看到别人卖这个品牌的鞋子的时候,无论真假,他都会冲上去大声揭发那人卖假货,陈老施主问李施主为什么要这么做,李施主回答他,我觉得如果我去揭发他,别人或许就不认为我卖的假货了。

我问戒痴,你知道李施主吗?戒痴回答我,你是说那个卖假货的李施主吗?

师父早晨告诉我,今天洗脸没洗干净,结果被戒痴看见了,原来有些摆在脸上的事情连小孩子也瞒不住呀!

展开阅读全文

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麽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凭什麽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

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

上帝一言不发,把它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

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要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团队合作小故事 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珍美的东西!”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哲理故事:老和尚荒地种花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为别人种,其实也是为自己种花,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是一样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山前有座庙,山后有块荒地。这天,师父带着小和尚扛着锄头,来到了荒地锄草。小和尚说:“师父,我们除掉这些杂草在上面种什么呢?”师父说:“种花!”小和尚很吃惊地说:“除草种花,谁来看呢?”师父说:“山外的人呀!”小和尚满脸疑惑地说:“为什么必须种花?”师父说:“为了庙里的香火!”小和尚不解了,为了香火就必须种花,种花和香火有关系吗?庙里香火不盛,这山后又能有几人来?

几天后,师徒俩除完草,在荒地上撒了许多花种。过了一段时间,从荒地里钻出来许多花种新芽,师父就带着小和尚给新芽浇水。一年过去了,那些花种都长成了一株株花树。等到第三年,几乎所有的花树都开花了,一片一片的花,争奇斗艳。山外的人,呼朋唤友地来看花。与此同时,人们又开始络绎不绝地到庙里上香了。

小和尚看到这一切,不由得佩服起师父来,他觉得师父当初在荒地种花是多么睿智:有了花,就有了看花的人;有了看花的人,就有了香客。为别人种花,其实也是为自己种花。

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为别人种花,其实也是为自己种花,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三个和尚改编:“和尚”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本文揭露出了当下一种畸形的管理特色:总部愈来愈庞大,基层愈来愈忙碌,成本愈来愈高,客户愈来愈不满。值得深思!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总寺的方丈大人得知情况后,就派来了一名主持和一名书记,共同负责解决这一问题。

主持上任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管理不到位,于是就招聘一些和尚成立了寺庙管理部来制定分工流程。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寺庙选派唐僧等领导干部出国学习取经;此外,他们还专门花钱请了天主教堂、基督教会的神父传授MBA。

外国的神父呆了不久留下几个屁就走了,一个屁叫BPR,一个屁叫ERP。

书记也没闲着,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没有充分利用、寺庙文化没有建设好,于是就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和寺庙工会等等,并认认真真地走起了竞聘上岗和定岗定编的过场。

几天后成效出来了,三个和尚开始拼命地挑水了,可问题是怎么挑也不够喝。

不仅如此,小和尚都忙着挑水、寺庙里没人念经了,日子一长,来烧香的客人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变得拮据起来。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寺庙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连续召开了几天的会,最后决定,成立专门的挑水部负责后勤和专门的烧香部负责市场前台。

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寺庙提拔了十几名和尚分别担任副主持、主持助理,并在每个部门任命了部门小主持、副小主持、小主持助理。

老问题终于得到缓解了,可新的问题跟着又来了。前台负责念经的和尚总抱怨口渴水不够喝,后台挑水的和尚也抱怨人手不足、水的需求量太大而且没个准儿,不好伺候。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经开会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喝水响应部,专门负责协调前后台矛盾。

为了便于沟通、协调,每个部门都设立了对口的联系和尚。协调虽然有了,但效果却不理想,仔细一研究,原来是由于水的需求量不准、水井数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于是各部门又召开了几次会,决定加强前台念经和尚对饮用水的预测和念经和尚对挑水和尚满意度测评等,让前后台签署协议、相互打分,健全考核机制。

为了便于打分考核,寺院特意购买了几个计算机系统,包括挑水统计系统、烧香统计系统、普通香客捐款分析系统、大香客捐款分析系统等等,同时成立香火钱管理部、香火钱出账部、打井策略研究部、打井建设部、打井维护部等等。

由于各个系统出来的数总不准确、都不一致,于是又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各个系统的维护、二次开发。由于部门太多、办公场地不足,寺院专门成立了综合部来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寺院整个变成办公区,香客烧香只许在山门外烧。

部门多、当官的多,文件和开会自然就多,为了减少文山会海,综合办牵头召开了 N 次关于减少开会的会,并下达了「关于减少文件的文件」。

同时,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寺院还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机构改革研究部等部门。

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但香火钱和喝水的问题还是迟迟不能解决。问题在哪呢?

有的和尚提出来每月应该开一次分析会,于是经营分析部就应运而生了。

分析需要很多数据和报表,可系统总是做不到,于是每个部门都指派了一些和尚手工统计、填写报表、给系统打工。

寺院空前地热闹起来,有的和尚在拼命挑水、有的和尚在拼命念经、有的和尚在拼命协调、有的和尚在拼命分析……忙来忙去,水还是不够喝、香火钱还是不够用。

什么原因呢?这个和尚说流程不顺、那个和尚说任务分解不合理,这个和尚说部门职责不清、那个和尚说考核力度不够。

只有三个人最清楚问题之关键所在,那三个人就是最早的那三个和尚。说来说去,就是他妈的闲人太多了!

他们说:「整天瞎分析个屁! 什么他妈的流程问题、职责问题、界面问题、考核问题,明明就是机构臃肿问题!

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咱们仨自觉自律一点算了!如今倒好,招来了这么一大帮脑残,一个个不干正经事还他妈的人五人六的,跟屎盆子一样甩都甩不掉!」

三个人忍无可忍,斗胆向上汇报,要求增加挑水的人手,越过数个层级之后,主持和书记总算收到了这个请求,经过各个部门季度会议的总结和分析,

经过了数次激烈的探讨,总算可以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一些和尚进行支援,但这些跨部门过来的和尚根本挑不动水,

还对挑水的这几个和尚指手画脚,挑水的和尚再次请求,自己担任挑水的和尚团队负责人。总司组织部评估之后认为,三个和尚专业有余,管理能力不足,一番鼓励和劝解之后维持现状。

又过了一年,寺院黄了,大部分和尚都死了:人们在水井边发现了几具尸体,是累死的;在寺院里发现了几千具尸体,是渴死的。

还有少数几个和尚没有渴死,他们跳槽到了其他寺院,他们是「高层和尚」,并且带去了「先进管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哲理故事精讲:小和尚扫落叶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许多人喜欢预知明天的事情,想要早一步解决掉它。其实,就算明天有烦恼,你今天也是无法解决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让小和尚头痛不已。

他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后来有人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不用扫了。”小和尚觉得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以为就可以把两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小和尚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落叶满地。老和尚走过来,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只有认真地做好现在,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一点感悟】

许多人喜欢预知明天的事情,想要早一步解决掉它。其实,就算明天有烦恼,你今天也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做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来批评那些在工作中得过且过、敷衍赛责的人。这实在是冤枉了那些撞钟的和尚。其实,和尚撞钟正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不但不一个指责,相反应该提倡才是,做一天和尚就应该撞一天钟。同战士站岗放哨、保卫祖国是战士的职责,科学研究、为国争光是科学家的职责一样,晨钟暮鼓、诵经拜佛正是和尚的职责。做和尚岂能不撞钟?

假如毎一个人都能像和尚那样,一丝不苟的尽到自己的职责我们周围就没有那么多渎职的形象了。把和尚撞钟看成是无所事事,无非是因为撞钟太平凡的缘故。但正是在这平凡的工作中,才能表现出不平凡的精神那就是“认真”认真是一切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共同的特征。鲁迅、李四光、陈景润等等,这些为国家建立了巨大功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顶认真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回首自己走过的路我发现一个个脚印都十分清晰又很深刻。”李振道在科学研究实验中那种踏踏实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有口皆碑的。

撞钟的和尚虽然谈不上一生有什么创见,但他365日,风雨无阻,天天撞钟,也称得上是“认真”的模范了,远不那些朝三暮四、无所事事地人好的多。实际上,世界上最难办到的事是“尽职”和“认真”。比如撞钟,偶尔为之,连小孩也乐意办的事代替和尚连撞他10天8天,也并不困难。但作为工作,成了职业,要天天装月月撞,年年撞,撞一辈子,可就不太容易了,而这正是撞钟和尚的可贵之处。

由此联想起整年劳作在田间的农民、一丝也马虎不得的车间工人和长年累月驻守在海岛、边疆的战士,以及所有那些从事平凡工作,但兢兢业业、格尽职守、无限忠于自己职业的人们,难道不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崇敬、讴歌的吗?可是有的人却说这是胸无大志,太渺小了,因而不顾一切。他们所谓的“大志”无非是想做出人头地的人上人或者是想找个多拿钱而又能少出力的“好职业”。为此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但一旦达不到目的,便一蹶不振,牢骚满腹,整天骂娘。一旦达到目的,捧上了铁饭碗,就只想吃饭,不思撞钟,震天浑浑噩噩。那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和那些撞钟的和尚比,想去不是太远了吗?

但愿光想吃饭、比不想干活的“阿混”越来越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的人物越来越多!

展开阅读全文

和尚的哲理故事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五台山上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是小和尚的师父,两人在寺庙中相依为伴。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去一家串门,是爱清洁的人去洗澡,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去洗澡?”小和尚搔了搔头皮,迅速地答道:“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去洗澡,因为他身上脏得很。”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不满意地捶了小和尚一下:“呆子,好好想想吧!”这次,小和尚可知道正确答案了,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去洗澡。”老和尚问:“为什么?”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那还不简单,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人有懒惰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说完,小和尚等待师父的夸奖。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除了罚站,还要考虑正确答案。想了大半天,小和尚迫不及待地回答:“两个都得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师父的脸色告诉他,又错了。小和尚只好怯生生地说出最后一个答案:“两个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话毕,老和尚和颜悦色地对小和尚说:“其实,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拿出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沙和尚作文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悟空,少部分喜欢猪八戒或唐僧,我喜欢的人物却是沙僧。

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十分老实,不撒谎骗人,不像猪八戒天天向师傅说孙悟空欺负他了,或是“工作”不认真,大部分时间在瞎编。我从看动画片《西游记》到《西游记》书,再到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都没有看到过沙和尚说过一点慌。

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十分勤劳、肯干,自从唐僧收了沙和尚这个徒弟后,他就挑着重重的担子,一直挑到了西天,从没叫过苦。

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说话办事都总是以理服人,猪八戒不听孙悟空的话时,沙和尚就给猪八戒讲理。有时候,沙和尚也站出来和师傅讲理呢。

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诚实、勤劳、以理服人等等很多优点。

喜欢一个人物,就要吸取学习人物身上的优点,屏弃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走不回来的小和尚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静夜读书,一则禅门公案故事令我沉思良久。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

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师兄,我这把铁镐木把坏了。你等着,我去修一下再挖。”师兄劝他移完树再修不迟,他说:“那怎么行?用这样的镐要挖到什么时候呀!”

于是小和尚去找木匠借斧头,木匠说:“真是不巧,我的斧头昨天砍东西弄坏了,就让我用菜刀给你修一下吧。”小和尚听了说:“那怎么行,用刀修得又慢又不好,让我去找铁匠把你的斧头修一下吧。”

小和尚带着斧头去另一个村子找到铁匠,铁匠苦笑着对他说:“我的木炭刚用完,你看……”小和尚放下斧头,又去山中找烧炭的人。烧炭的人对他说:“我已经好多天没有烧炭了,因为找不到牛车去把木料运到这里来。”小和尚又去找一位专运木料的车把式,车把式说:“你看我的牛生病了……”

几天之后,当僧人们经过四处打听找到这位小和尚时,他正提着几包草药匆匆从一个集镇向车把式的村子中赶。大家问他买药干什么,他说为牛治病,又问他为牛治病干什么,他说要用牛车运木料……挖树的事,他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者经历这样的事。认认真真忙碌,辛辛苦苦奔波,到最后听到有人问“你在干什么”时,却惘然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在目标的不断转换中,那个最初的目标早已渐渐模糊以至消失了。

在人生的过程中,那个“最初的目标”便是我们的宝贵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根据,丢弃了它,就只能像一个空壳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游荡。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曲折,也不论走出有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因为我们必须有个家,必须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沙和尚,少年的踏实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考试卷子发下来了,望着那刺眼的分数,眼泪不争气的滚落下来。放学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教室里发着呆。门打开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赫然映入我的眼帘——老师。老师让我总结了失利的原因,并递给我一本《西游记》:“好好看看吧,学学沙僧的踏实。”老师走后,我陷入了沉思。再次翻开《西游记》……沙和尚在《西游记》中似乎永远是一个人挑着担子默默走在最后面,却又充满干劲的人,他脱去了稚嫩,有的只是踏实,这就是少年时我们应有的品格吧!人在少年,浅尝酸甜苦辣,经历过小小的挫折与磨难,渐渐失去失去儿时的纯真,但也学会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三个和尚续写600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房子被烧掉后,教育局提出了一个交换要求:让三个和尚到学校学习,教育局为他们重新盖房子。三个和尚因为不想盖房子而同意了。

当房子盖好里面还有三套学习用具和课本的时候,三个和尚知道自己必须去学校学习了。他们第二天从寺庙里出来到学校上课,第一个和尚还能听得懂,第二个和尚只能听得懂一点点,第三个和尚就觉得自己读的是“天书”了。老师总是给他们布置很多作业,如果不交作业的话,老师就会用戒尺打他。过了几个星期,第一个和尚进班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就会露出一种“解放了”的表情,第二个和尚进班的时候,班上会响起一阵掌声;当第三个和尚来的时候,班上所有人都没有理他。因此,他们三个人都想争做第一,都想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有时候上体育课的时候,都会很热很渴,拿起水杯就去接水,完全忘记了几个月前他们的懒惰,这时的他们已经和以前的他们截然不同了。

有一天,三个和尚正在寺庙里做家庭作业,突然一个军队闯了进来,拿着枪对着他们,原来,在他们读“圣贤书”的时候,自己的国家已经开始分裂,变成了几个独立的小国,这些小国只能靠奴役老百姓和劫持老百姓的物资和钱财来开始发展。三个和尚被军队押去奴役,每天辛劳的工作,还不能吃饱喝饱。他们好不容易乘着吃饭的时间聚起来,决定开始反抗,第一个和尚去找人反抗,第二个和尚和第三个和尚去商量作战计划,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但是,他们平常并没有训练自己军事上面的能力,看上去很完美的计划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漏洞。起义失败了!他们因为起义反抗,整天过着水深火热之中,不是被鞭打,就是被叫去做苦力。当他们再一次聚到一起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千万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

展开阅读全文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在一个深山老林里,有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清晨伴着山林里鸟儿清脆的歌声,古老的寺庙再次敲响了大古钟,老和尚又收了一个新的徒弟,就是三心二意的小和尚——一禅。

老和尚摸了摸他那长长的胡子,严肃地说道:“大家都听好了,现在我们来念四书五经,五经中的诗经。”

小和尚们都认真地念了起来,可是一禅念着念着便打起了瞌睡来,老和尚发现后很生气,就将一禅拉入他的房间,语重心长地说:“一禅,念经人要能静的下心来,才能念好,你就在房间里给我念念宋词吧!等你安下心来再与我们一起念经。”小和尚听了,点了点小光头,拿起师父给他的宋词就念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只蝴蝶飞了过来,落在了窗户栏上,一禅看见了蝴蝶,便放下手中的书去追蝴蝶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下午老和尚走进房间,发现一禅又在打瞌睡,大声地喊道:“一禅,把你上午念过的宋词背给我听听!”一禅吓了一跳,迷迷糊糊记得不太清楚了,“大儿去、去、去抓蝴蝶,中儿,中儿忘了。”老和尚听了怒气冲冲地说:“这么简单的你也能忘了,那你就给我念一首古诗,再念不好,今晚就不要睡觉!”老和尚气呼呼地走了。

小和尚背呀!背呀!肚子好饿啊!咕咕咕叫了起来,他想背诗好无聊呀!要是能吃上烤鸭腿多美味啊!他想着想着,口水流了下来,老和尚又察觉了小和尚背诗时总是心不在焉,走到房间问道:“会背了吗?”一禅挠了挠头说:“会背了。”“那你背给师父听听。”“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咕咕咕……”一禅肚子响了起来,他便想到了好吃的烤鸭,“夜来烤鸭香,我的口水当当当。”一禅边背诗还边在做梦呢!“什么?”师父气得破口大骂,你今晚就不要睡觉啦!

……

老和尚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哎!这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禅的心都飘到九霄云外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