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诗

唐诗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唐诗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唐诗问题。

分享

浏览

1780

作文

82

我最喜欢唐诗宋词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一直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题记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一生中若有了唐诗宋词的熏陶,那么这个人便有了诗词一样清丽的灵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的一首《无题》惊艳了多少代人,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传送千古,激起了多少人的感思情怀!初度这首小诗的时候我还小,并不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但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里面的词语听起来很灵动,所以我一遍遍会心的朗读,早已把这首诗味隽永的小诗烙印在了心里。再大了一点,我便上了小学,那时老师讲的第一首古诗便是《无题》。于是我便知道了它的具体的含义——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那节课我听得异常地认真,那时我才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原来如此高尚,也在我稚嫩的脑海中留下了尊师重道的美德。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李贺的《南词》。豪迈雄壮的语言坚定地表达了李贺的爱国情怀。他对自己的祖国爱的真切,爱的热切。那年那日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红领巾在胸前飘扬的感觉,小小的我也第一次拥有了爱国的意识,看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飞舞,内心也激动的沸腾起来。如今的中华民族已不是过去那个被清政府腐败的不成样的,落后的中国,我们现在正在一天天飞速成长,已经强大的可以向那些曾经的敌人,曾经的侵略者宣战了。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如今强大的我们仍然保持着那份最纯最古老的理念——以“仁”待人,这也说明了古人古诗对中国的影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家喻户晓的经典佳作道尽了诗人在外思念家乡亲人的心境,这让我想起了远在湖北工作的姐姐。每当中秋时节,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首小词描绘的画面,总会想起小时候姐姐在家,我们一家人一起过节一起吃月饼赏月的情景。而如今姐姐与我们两地分离,更让我体会到《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首词中蕴含的深意。皎洁的月光下,丝丝的凉意中,中秋佳节又致,天上的月亮又亮又圆,月下一杯浊酒与人影共饮,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哀思,没有亲人的陪伴,只得月下独酌。苏轼把愁写得如此豪迈豁达,苦中作乐也是一种精神,在乡愁中峰回路转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想我们应该像苏轼一样,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我非常欣赏一段话:生活不是过得怎样,而是要懂得怎样去过。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我爱唐诗宋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宝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人教版初二上册五单元同步作文: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近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牧童》改写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夜幕降临,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晚风的吹动下,荡起一层层“浪花”。忽然,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笛声,随后是一片寂静。笛声又越来越清晰,在视野的尽头,一个低小的身影出现了,那是一个正在吹着笛子的小牧童。小牧童缓缓走来,动听的笛声被晚风吹得断断续续。

母亲早已在村口盼着他归来,家里虽然只是些粗茶淡饭,小牧童却吃得格外香甜,母亲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笑了。

太阳已落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高空。小牧童耐不住贪玩的性格。他顾不上脱下蓑衣,便躺在了草堆上,对着圆月吹了一曲又一曲,想着玉兔捣药的故事,在银色的月光下,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描写石榴裙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唐人小说中的李娃、霍小玉等,就穿这样的裙子。唐诗中亦有许多描写

李白诗:“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

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

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

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武则天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韦庄也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等。

石榴裙一直流传至明清,仍然受到妇女欢迎。《红楼梦》里亦有大段描写,可相印证。

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

南北朝诗人何思徵在他的《南苑逢美人》诗中就写过两句:“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比心中美女。

元代的刘铉《乌夜啼》中就把石榴直指女子的裙裾了:“垂杨影里残, 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霞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到了明代,石榴裙的说话就固定下来,如蒋一葵的《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作文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不知何时,我也总喜欢捧一本唐诗诗集,走进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中,畅游一番,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走进唐诗,便走进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走进唐诗,走进初唐“四杰”,与王杨卢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理解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诚挚,“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羁旅思愁;懂得了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高歌;知晓了卢照邻“寂寂寥廖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那份凛然气节;感受到了才高位卑的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万千感慨。

走进唐诗,走进一种洞天别样的人生。倾听宋之问于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燕,传闻至此回。我辈数未已,何日复归来”的衷肠,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心声;随王湾于次北固山下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奇观,随知章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柳,随张若虚享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妙绝伦;从张九龄.的“兰叶”、“丹橘”里感受生活的哲理, 与孟郊走进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里。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里的“战场”。感受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悲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抑郁悲愤;体味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信报平安”的浓浓乡思,“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荡气回肠;悲叹高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李颀“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的无限凄凉;叹息在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的壮烈与无奈里。

走进唐诗,走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摩诘。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清幽,静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万事不关心的闲适;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奇景,发出“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悲叹;更钦羡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愿君多采撷,此物

最相思”的诚挚多情。

走进唐诗,最爱诗仙的飘逸洒脱、侠风道骨。欣赏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放浪不羁,“长风万里送秋燕,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冲天豪迈,“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真挚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太白更为我情由独钟。朝别黄鹤楼,午至庐山望飞瀑;朝发白帝城,夜至“碧山”会故友;“将进酒”后“把酒问月”,诗情大发,作《蜀道难》,慨叹仕途维艰;便独望敬亭山,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生借酒高歌的李白,让唐诗的苗圃里酒香四溢,醉到

了一代又一代人。

走进唐诗,最敬忧国忧民,怀揣天下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寓着他无尽的悲愤,“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着他深深的忧虑,“三吏”“三别”充满着他的血泪般的控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飞扬着他的美好夙愿。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雄心,品尝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激动惊喜,“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悲凉与无奈;也曾享受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欧日日来”的闲适与清心;沉浸在“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中,忧伤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的叹息里。起起伏伏的人生,曲折出一个千古流芳的“诗圣”。

走进唐诗,走进一颗颗洋溢着人性魅力的魂灵。走进催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然若失,走进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旷达胸襟,走进李贺“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奇崛诡魅,走进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隐隐沉痛,走进柳宗元“孤舟蓑莅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与寂寞、“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望眼欲穿的愁苦,走进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千古情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的相思之苦,走进元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苍凉与厚重,走进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刚正与忠心,走进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份坚贞与痴情。

走进唐诗,一颗心似于平平仄仄的浪朵上行舟,领略天高云淡,倾听天籁之音,感受历史沧桑。

走进唐诗,一颗心便如轻轻迎风而翔的风筝,穿越历史长空,亲近着一颗颗厚重深远的心灵。

走进唐诗,感到充盈与满足,生命在体验中升华;

走进唐诗,走进一种别有洞天的境界,人生在经历中丰实;

走进唐诗,我今生永远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走进唐诗宋词,大可借古人的心境,觅一份清幽,获一份凉气,那么,这个夏天,你就不会那么闷热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心静自然凉,夏日去唐诗宋词里走一走,不失为一个消暑好去处。

古人那种花木葱茏、长廊幽径、庭院深深、微风绕屋、凉意拂人的夏境,让你体验到一个诗意又惬意的夏天。

“何以消暑热,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是唐代白居易的《消暑》,诗人坐在庭院中,室无杂物,心无杂念,凉风自然生。好一个清心寡欲的“诗王”。再看“诗圣”杜甫的《夏季叹》:“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意思是夏夜苦短虽不可改变,但敞开窗户就可享受凉风入眠,多么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诗仙”李白的《夏日山中》:“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更是造就了一个无拘无束的清凉仙境。

唐代高骈被喻为“咏夏之佳品”的《山亭夏日》,其景撩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站在树荫池塘边的诗人,观楼台倒影,赏水光潋滟,碧波粼粼,忽感凉风掠面,花香袭鼻,一抬头,原来风动蔷薇一院香。是啊,视觉、嗅觉、触觉都得到了满足,人还会不凉快?

一代词宗李清照则给我们描绘了宋代夏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谓词戛然而止,言意犹未尽。这是词人的闺情词,她时常想起溪亭映日的傍晚,和一群花季少女划着小船,喝点小酒,赏着美景。天色已晚,划呀划,船一头划到荷花深处,扑啦啦的惊起一滩水鸟。有了这么一天,词人就会清凉一夏了。

“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从李重元的这首《忆王孙·夏词》里,可以看到宋代用井水“冰镇”瓜果的先行,那沉浮的果品冰雪般清凉,吃了凉丝丝的,可消暑解渴,躺在竹凉床上,懒绕针线,悠闲午睡。多惬意的午休。

而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岂止写景,还写情,用的竟是“回文”手法:“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走进唐诗宋词,大可借古人的心境,觅一份清幽,获一份凉气,那么,这个夏天,你就不会那么闷热了。

展开阅读全文

醉唐诗高三学生作文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南国仲夏黄梅雨,京城四月杨柳花”

窗外有纷纷扬扬的柳絮杨花,有绵软舒适的惬意阳光,草长莺飞,鸢冲鱼跃。那欢声笑语的路人,休闲安逸的老者,还有那童车上一双双好奇而清澈的眼睛,他们无不在这灿烂的季节里搜索着春的精灵。“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我又是那么的不同。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是情语”,看来,不一样的不是这春光,而是我激动雀跃的心情。

烂漫春花,无涯春光固然令人神往,但真正使我沉醉的却是那历久弥香篇篇唐诗。“金鼓馔玉不足贵,但与长醉不复醒”我愿在那抑扬顿挫、美妙和谐的世界里长醉不醒。从咿呀学语到青青少年,从跟妈妈一个字一个字的模仿,在教室里朗朗诵读,到看着行行的文字满心欢喜,闭上眼满纸留香。我在唐诗的世界里穿梭,留恋。无论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还是“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的婉约;无论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的悲壮,还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狂喜……都让我不由得心生热爱。她的气势磅礴、她的唯美情怀与我像一场意外的相逢,穿越时光,触动心底。

在唐诗里,我遇到过风流才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他们将低回的情感化成绵绵的诗行。还遇到过勇敢的将士,黄沙中凛冽的寒风,边境上冲锋的号角,金戈铁马下,有将军的忠烈,也有士兵的冤魂。还有那些绝尘的隐士,在繁华世界外,山水田园间,辟半亩地,扎两道篱,清茶淡酒,安守一颗无华的心……每一样感受都是我印在血脉里的记忆。就是在这些司空见惯的感受中,在每个春日一样看似普通的诗篇里,我认识了大唐盛世欢歌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个被所有教科书尊为“清高狂客”的李白,叛夫杀女、囚子夺权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暴虐乖张,却也是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温柔缱绻的武媚娘。

回望长安古道,仰望当日晴空,谁曾想到,那一句句,一首首或悲凉,或壮美,或忧郁,或柔美的唐诗,会成为华夏文明永远的精粹。

唐诗,是华夏文明永远的丰碑,让我肃然起敬;

唐诗,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让我齿颊生香;

唐诗,更是酝酿千年的一杯美酒,让我如醉如痴。

[醉唐诗高三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宋词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放眼望去,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不论唐诗还是宋词,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辛弃疾;范仲淹。他们的诗词风格都各有千秋,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浩瀚的星空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一颗星。

在朦胧的月色中,我看见他端着一碗酒朝我走来,他用一壶酒醉倒了你;醉倒了我;醉倒了他;醉倒了整个天下。

在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读懂了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那磅礴的气势。他展示着“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个性。试想,站在飞泻直下的瀑布前,大哄一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是何等的气势。这才是真正的诗仙,真正的“天子呼来不上朝”的狂傲豪气。

我站在月色之中,看着他手持一壶玉酒,扬扬洒洒,脱口几句,便成一篇令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高傲的性格,磅礴的气势,令后人不仅赞不绝口,他的诗篇流传至今。

走进唐诗宋词,那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

我走在唐诗宋词的诗韵里,听着词人那一句句或悲或喜的诗词,清风拂面,把我灌醉……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回乡偶书改写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爹爹,娘,我不想离开你们,呜——呜——”这位又哭又闹的,不想离开爹娘的孩子就是将来成为著名诗人的贺知章。

贺知章的爹娘今天就要让他离开家乡,到别处去了。贺知章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知道,只有从小就能独自一人生活,将来才能做个有用的人。原来贺知章,从小就有个远大的抱负,就是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所以要发奋读书。就这样,他带着万分的不舍与难过的心情,离开了家乡,他踏着坚定的步伐,到外面去开始了他在别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这样,贺知章发奋图强地读书,终于取得了功名,当上了官。

从小,贺知章就离开了家乡。他可能经过时间的流逝,早已忘了他儿时的故乡,只记得当时与爹娘离别时的地方。转眼间,许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贺知章已是一位两鬓斑白,面带微笑的辞了官的老人,从他那张经过许多年而满是皱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经历了很多。现在他又回到了当初离别的地方,想起了当初的情景,一边流着泪,一边说:“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想当初,我还是个年少无知的孩子呢!”说完,他又到处走了走,看着自己的故乡一点都没变,只是自己老了。

贺知章来到了一座小桥边,几个活蹦乱跳的小孩走了过来,看着眼前这位面带笑容的老人,在他周围转了几圈,用疑惑的眼光,问:“这位爷爷,您是从哪来的啊?”贺知章说:“我啊,原来也住在这里来到亚,你们好可爱啊,是谁家的孩子啊?”“可我们怎么没见过您啊?”孩子们说,贺知章只是笑了笑,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想:“我从小就离开这,这些小孩不认识也难怪。”

贺知章与孩子们交流时,不禁想起了他儿时在故乡的美好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优秀作文:雪花进了唐诗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冬天。寒假,我在书桌前阅读唐诗。抬头窗外,天空扬起了纷纷的雪花。我突发奇想:如果雪花飘进了唐诗,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

雪花飘进了诗人岑参的笔下,像美丽的花仙子,一下子变成了清丽动人的梨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太有想象力了,明明是雪压冬林,却幻作锦簇梨花,将北国的冬天和南方的春景画上了等号,让雪花不但有了香味,而且有了春天的温度。

雪花飘进了诗人白居易的笔下,显得非常高雅和悠闲。“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室内:酒绿、火红、清深、意浓,喝着,聊着;室外:雪花来了,飘着,舞着,轻盈,潇洒,仿佛在为诗人和朋友小聚而助兴表演,一幅多么温馨和谐的作文画面。

雪花飘落到诗人卢纶的笔下,格调不再那么轻柔,而是显得阳刚霸气。“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眼看敌人乘着黑夜逃跑,我军骑兵即刻列队追击,此刻的雪花,就像一名出征的战士,屹立在刀尖上,寒光闪闪,充满了和战士一样的英雄气概。

雪花飘落到诗人韩愈的笔下,则变得调皮可爱起来。“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已经时值初春,小草已经绽芽,可心急的雪花却嫌春的步履太慢,便忍不住穿树飞舞,要唤醒百花开放。手捧如此活泼的雪花,你还会觉得冷吗?

窗外,雪花忽然消失了美丽轻盈的身影,太让人遗憾了。我想,如果雪花继续飘洒,再飞到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笔下,呈现出来的情景,一定会更具风采吧。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里找春天作文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白舒予去伊洛河边找春天

路边的柳枝泛绿了,发出了嫩芽。“咱们做个柳笛吧!”白舒予说。在白舒予妈妈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做好了柳笛。我们一边吹柳笛,一边继续找春天。远处的一片金黄吸引了我们,我们走近一看,是一丛丛,一簇簇黄色的花。“这是迎春花!”白舒予对我说。“你看,它和桃花、杏花一样都是先开花再长叶子。”我仔细一看,果然如此。“那一大片紫色的是什么花?”我们跑过去,看见花枝上已经长出了绿绿的叶子,枝条长满了紫色的小小的花骨朵,枝条上还有褐色的刺。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下星期,我们再来看看它开放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提议。

春天就是柳树的嫩芽,春天就是迎春花的金黄。我找到了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里找春天作文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明媚的周六,我脱掉了厚重的棉袄,和妈妈来到了日湖公园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东张张西望望,往前跑跑,往后看看,却还是没有看到春天。我问妈妈:“妈妈,妈妈,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妈妈跟我说:“你看,园林叔叔用栅栏围的是什么?”我走到了栅栏边,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了一番。栅栏里面原来光秃秃的地上,现在已是一大片绿色的小草。这些小草长得高矮不一,有的十几公分,有的五六公分,有的才刚刚从土里探出那嫩绿色的小脑袋。风儿轻轻吹过,我感觉好像是风把小草染绿了。

在围栏的旁边,我又看到了一大片五颜六色的蝴蝶花。一阵风儿吹过,这些花轻轻摆动,就像一只只小蝴蝶,在小绿叶上翩翩起舞。

我抬头往上看,原先枯萎的老树上长出了一个个小小的芽苞。老树有了小芽苞,好像马上变得年轻、充满了活力。

原来,春天已经在不经意间,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里找春天作文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姑娘的笑容里。兰花姑娘那洁白的花瓣随风起舞,就像女孩穿着白裙在跳芭蕾舞;桃花姑娘那粉红的花瓣就像小姑娘头上戴的漂亮的发夹和头饰;郁金香姐姐的颜色真多呀,仿佛就是一组彩色的小酒杯。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鸟儿的歌声里。杜鹃叽叽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杜鹃,你们认识我吗?”屋檐下燕子窝里的小燕子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对小朋友们说:“我饿了,我饿了,什么时候开饭呀?”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动物们学习里。万物复苏,小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了:熊妈妈叫它的小懒熊儿子快快起床,要上捕鱼课了;勤劳的小青蛙早早从冬眠中苏醒了,吃完虫子早餐,就跟爸爸练习捉虫本领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吃一惊。原来春姑娘早早地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赤、橙、黄、绿、青、蓝、紫,春天的颜色可真多。春天还有哪些颜色呢?让我们一起去找到它吧!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里找春天作文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寒冷的冬天已过,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可是天气仍春寒料峭,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公园找春天。

到了濮水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排带黄色嫩芽的柳树,可是近看却看不出有芽,爸爸折了一根柳枝让我看,呀!柳树真的发芽了,只不过颜色很浅而已,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这正如唐代大诗人韩愈所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接着看到的是一年四季都苍翠欲滴的松柏,我摸了摸松柏的尖,好像针扎在手上似的。接着就看到了已经发芽等待着开花的桃树,还有竹子,我摸了一棵竹子,杆很像笛子。

公园里有很多花,可是大多都还没有开放,不过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花树已经盛开,它开出了金黄色的小花,我凑到树前,啊!香味扑鼻!仔细一看,还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真美呀!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魅力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物质文明历经五千年,涛声依旧、雄风犹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更是流传千古,闪耀千秋!

在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有一些文字至今仍魅力不减,那就是——古诗,是我们中华文学艺术的巅峰,是中华文明的见证。唐诗形式多样、简洁凝练、音律和谐,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小时候,爸爸就经常给我朗诵一些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耳濡目染,我开始朦胧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今天,已是中学生的我对唐诗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近期《中华好诗词》的热播更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唐诗的热爱。假期,我不由自主地拿起《唐诗三百首》,细细品读起来。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最鼎盛的时代,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如天上的繁星,熠熠生辉。《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年来流传最为广泛,历久不衰的一本展示唐诗之美的精品之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些千古名句使唐诗精彩纷呈、奇章迭起、美不胜收!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年少的我没有吟诗作对的才能,但细读了《唐诗三百首》后,听见树上小鸟欢歌,我不由吟唱:“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看见黄河滚滚流向东方的画面,我不由感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耳边响起美妙的乐曲,我的脑海中就冒出:“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唐诗,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辉煌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而唐诗,是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但如今,传统文明被慢慢漠视,唐诗宋词开始受到冷落,很多家长早早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去学习外语,却把中华文化忽视了。我认为,每个中国人都至少要读一读《唐诗三百首》,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古诗词的文化魅力,让我们对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深深引以为傲!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诗人洛夫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短短两句话,便将唐诗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韵味描绘得传神剔透。

酒在唐诗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不少诗人醉在醇香的美酒中,笔下流芳的诗篇更如汲取了酒的“精神”一般体味了酒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味道。酒与诗可以说是与诗人血脉相连、一脉相承。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更是与“诗”、“酒”无法割舍。于是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酒中,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有“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纵是他寄情山水“洞庭破秋月”之时也无法忘怀“纵酒开愁容”,萦萦酒气和壮阔的山水冲荡着李白和他的诗。李白的诗中有酒的率真豪放、自由奔放的味道。

诗圣杜甫,自小便有“七年酒豪”之名,甚至为换酒吃而典当衣物。在他为国忧,为民愁,得到官军收复河北的消息时,便也是“纵歌放酒”“青春作伴”,但是杜甫的酒里更有“穷年叹黎元”的悲悯味道。晚景凄凉的杜甫在贫病交加下倾诉了常年漂泊,老病孤独,而今天下,黎民百姓仍旧疾苦,国家仍动摇的复杂情感,此时便只有酒才能解读诗人的心情。诗人也面对“滚滚不尽长江水”饮一杯混着他两行清泪的“浊酒”,这酒里满是悲凉的味道。

唐朝疆域广阔,因此戍守边陲的将士们也会将一腔的豪情借着美酒表现出来。王翰,性格豪放,登进士第后,仍旧每日以饮酒为事,是位爱酒的著名边塞诗人。在孤独寂寥的边塞的一次盛宴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荒凉的大漠中仍有无法离开酒的酣畅淋漓之感,若要上了战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醉卧的姿态来面对残酷的沙场,又何不是酒赋予诗人的一股豪情呢?王翰的诗中有酒的淋漓痛快、豪迈壮阔的味道。

浩如烟海的唐诗中,酒总是与之形影不离,诗是酒的精华之所在,而酒又是诗的“触媒”,酒给予诗了胆魄,而诗又使酒脱俗,诗酒互倚,从诗中便可了解酒的三分气概与度量,从酒中又可知晓诗的七分神韵和味道。酒中蕴藏着唐诗飘逸、忧怀、豪迈之气,唐诗的味道便犹如酒之醇香飘散、几世未消……

展开阅读全文

我与同学赛唐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背诵唐诗宋词,以前我总觉得诗词是很枯燥的东西,很难把它学好。随着在班级中开展的系列活动:每日一诗、比一比赛一赛、唐诗宋词朗诵赛、古诗文表演赛……我对诗词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读着每一首诗词,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

瞧:我摇头晃脑地又开始朗诵起唐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桌一听,侧着身子跟我说:“又在朗诵唐诗了,我看你也就那么几句,怎样?我们来比比!”我马上回道:“比就比,谁怕谁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落比邻。”我不慌不忙地背了起来。同桌见状,马上接了上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我见他能背得那么完整,不禁暗暗佩服。但我也不甘落后,心想来个高难度的,偏一点的,看你怎么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这可是著名诗人骆宾王的诗句,谅你也接不上来,我心想。可没想到,他略一犹豫,马上接口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踪影,来对白头呤。露重难飞进,风多晌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初唐律诗中的精工凝练的名作,他竟然能对答如流。我想,这样下去,我肯定得输,于是我改变了策略说:“我们对战争诗吧,最后谁说不上来,谁就输,如何?”他欣然答应。我抢先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毫无惧色,马上吟诵起来。我见此,心想,你背王昌龄的诗,那我就来一首王翰的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急忙应答:“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唉,他可真厉害,正当我想要反驳回去的时候,叮铃铃,上来铃声响了,我们俩相视一笑,相互击掌约定,下次再比。我也暗暗发誓,这次比赛没有分出胜负,我以后更要认真学习我国的文化瑰宝,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作文高一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朝代,是一个学习氛围浓重的朝代。而唐诗是唐朝最重要的文化。走进唐诗,你会发现唐诗中的韵律美,文字美。他带给你的是千丝万缕的美感。那就让我们乘着一叶扁舟,沿着历史的长河探索起来。

李白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从小生活在豪门贵族。从小就有一身傲骨,从来不会向困难低头。李白在被贬后,竟然写出千古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金发散尽还复来。但你可不知李白的愁,读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就可知李白对故乡的惆怅。每当与朋友交往时候,我便会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对朋友多么的不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又是多么的豪情壮志。

杜甫,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比起李白,杜甫就没那么幸运了。杜甫从小家境贫苦,人际交往差。但是,当你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便可知杜甫是多么的忧国忧民。杜甫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想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和自己一样的人。希望他们在落魄的时候有一间房子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便可知杜甫的爱国之心。比起杜甫晚年,年少时的杜甫可是个血气方刚,有雄心壮志的青年。当你读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便可知杜甫年少沸腾的血。

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唐诗300首中。可就不仅仅只是颜如玉和黄金屋了。它是唐朝文化的总汇。是唐诗中的精华。

来吧,跟我一起走进唐诗,走进大唐。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作文高一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是中国文坛最为辉煌的体裁。它光诗夺目,它耳熟能详,它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走进唐诗,走进诗仙诗圣。感受杜子美一泼豪墨写下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白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一个豪情万丈的李太白,好一个文采出众的杜子美。感受唐朝安史之乱时的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平明百姓生活艰苦,常有在街头冻饿而死。而高门贵族的.家中却飘出阵阵酒肉之香。这体现出了统治者的无能和享乐之心。感受李太白醉酒后写下的《将进酒》,已知诗仙也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感受青莲居士一人独自读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后笑谈诗仙也怕孤独,也怕无人与已共醉。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的战场,感受诗仙所做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以感受战场之上风云涌起,血流成河的气势。看一首王翰所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现当时战场的凶险,当真是天子一命,屠尸百里。啊!在贵族眼中,死几位百姓而已,以自己毫无关系,死就死吧!在古代人眼中,人命根本不是什么。

走进唐诗,走进两位知音之境。感受诗囚贾鸟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知音不求多,一位足矣。能听懂自己的心声,就够了。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这种至于知音知情,令人称赞,但世人又有几人能够有幸遇见此种知音。

走进唐诗,听诗仙诗圣吐露真情,感受历史沧桑。

走新唐诗,看血流成河,风起云涌,吐露真情,感受天子无情。

走进唐诗,问知音天下难觅,感受一知心人足以。

走进唐诗,是我今生永远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偶偷闲,坐亭间,随微风掀起那本《唐诗宋词》,开始一场诗词之旅。

驾一匹快马,奔驰于山川草木之间,忽尔眼前出现一座高山,举目仰望只见“连峰去天不盈尺”,尽是“枯松倒挂倚绝壁”,下马前行,山脚下赫然刻着“蜀道”二字。快步上山,转角处见一青衣男子正以手抚膺长叹,上前攀谈,男子忽然起身,长叹:“昔日欲登太行山,风雪积山行路难;如今失意过此山,地崩山摧蜀道难,愁也。”只见热泪两行。我为之一震,心理思绪万千:“李太白,你难道忘了当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忘了昔日让力士脱靴,忘了自己的.初心吗?”我叫停他:“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既然仕途受阻,何不归隐,放白鹿于青崖间,岂不美哉?”男子不语,良久,摇头曰:“非也,仕途乃我心之所向!”随即,迈步远去。“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伴着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蜀道山间……

来到黄州,拜见苏东坡。“乌台诗案”让年轻的诗人无辜受难,被贬黄州。满腹才论,却无用武之地。你也曾迷茫,但并非就此沉沦。随遇而安,你很快释然,与客泛舟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与客痛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觉东方既白。你是个性情中人,于世不容便与世无争,潇洒快活,吟诗诵词又何尝不可。大江东去,你却风流千古。生活以痛吻你,而你以乐回之。这场与苍天的对弈,是你赢了。

信步沙滩,我踩着细沙漫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循声望去,你屹立于绝壁之上,两鬓已生华发,但你全然不顾。沉默中,你想起了年少从军时,驰骋沙场,为国杀敌。我说你已然苍老,你回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被这石破天惊的呐喊折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说:“宋朝将亡,统治者腐败,你这又是何苦?”你大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明白,你放不下,沙场才是你唯一的归宿……

闭目沉思,浑浑噩噩的人世间,流浪的心常常找不到安歇的客栈;纷纷扬扬的红尘里,飘荡的灵魂也常常找不到避风的港湾。既如此,何不偷得浮生半日闲,捧起书本,随我来一场心灵的旅行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