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诗

唐诗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唐诗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唐诗问题。

分享

浏览

1779

作文

82

人教版初二上册五单元同步作文:唐诗中的“花花世界”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有人借荷香淡淡抒发清闲散淡情怀,有人借荷花艳艳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倾诉相思苦情……凡此种种,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

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近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唐诗宋词让我云游四海_散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瑰宝,它们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佳作,是各地风俗民情的记录仪,也是后人学习写作的典范。

我在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开始云游四海

当我吟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仿佛看到了上马河畔,幽草独生,黄鹂高鸣,晚间春雨急落,渡上无人之舟独停的景色,透出一种寂静之色。

当我念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又仿佛来到了秀丽的西湖,看到了满湖荷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娇艳动人;看到了无数嫩绿的荷叶,映着明日,闪烁出明丽的光彩。

当我读着钱起的“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时,又到了湖南的潇湘河畔。河水碧如玉,亮如晶,两岸绿苔丛生,月光下还传来潇湘女神轻柔的鼓瑟之声,构成了一幅景音俱备的画面,让我觉得心静如水,有种超凡脱俗之感。

在饱览江南风光之后,再看一看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又让人看到另一幅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色。正当江南艳阳高照,罗衣飞扬之时,塞外却是八月飞雪,冰冻百丈,树枝上都挂着冰条,犹如梨花盛开一般,让人在观赏到四季如春江南美景的后,再看看八月飞雪的塞外奇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新与奇特。再看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看到了终南山顶积雪甚厚,云雾缭绕,山间郁郁葱葱之色却不减半分的奇景。

我一边学习唐诗宋词,一边云游各地,由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到风沙漫天的边关塞外,由炎热的夏季到寒冷的冬季,由南至北,由东到西。学习唐诗宋词,可以令我足不出户就能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游尽四方;也令我借鉴了古人许多好的写作方法,让我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实在是一举多利。

展开阅读全文

李商隐《二月二日》唐诗赏析

全文共 2196 字

+ 加入清单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商隐《二月二日唐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二月二日

作者: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繁体对照】

卷539_92【二月二日】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裏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注释】

①据《全蜀艺文志》,成都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梓州风俗当亦相近。诗作于大中七年二月梓州幕。

②花须:花的雄蕊。柳眼:早春初生的柳叶。无赖:有意逗恼人。

③元亮井:指故园。陶潜字元亮,其《归园田居》云:“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④从事:指为幕僚。亚夫营:借指柳仲郢军幕。《汉书,周亚夫传》载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军纪严明,世称柳营。

⑤全诗校:“滩,一作春;悟,一作讶;夜雨,一作雨夜。”

【赏析】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书记,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诗应作于公元854年,即诗人在抑幕的第三年。

蜀中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湿,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须以微火香料暖笙。东风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写江上春色。如果说首联还是描写刚接触外界事物时一种自然的感受,这一联则是有意寻春、赏春了。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见的事物,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红(花)、绿(柳)、黄、紫,更写出了春天绚烂色彩。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无赖”即“无心”,与“有情”相对。花、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规律行事,春天来了,便吐蕊、长叶,在东风旭日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而不顾人的悲欢哀乐,故源“无赖”。蜂、蝶是有生命的动物,春到人间,穿花绕柳,翩翩飞舞,像是满怀喜悦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故说“有情”。然而,不管是无心的花柳,还是有情的蜂蝶,它们作为春色的标志,生命活力的象征,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无赖者自无赖,有情者自有情,于我总无与也”(姚培谦《李义山诗笺注》),其实还不止是“无与”,而且是一种刺激。细味“各”字、“俱”字,不难发觉其中透露出的隐痛。诗人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何焯说:“前半逼出忆归,如此浓至,却使人不觉”。这“不觉”正是诗的蕴藉处。

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转写长期寄幕思归。元亮井,用陶潜(字元亮)《归园田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亚夫营,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事,暗寓幕主的柳姓。虽用典,却像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他曾说自己“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可见诗人连归隐躬耕的起码物质条件也没有。“万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对照着“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写意》)、“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等诗句,不难感到“三年从事亚夫营”之中所蕴含的羁泊天涯的痛苦。

末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春江水涨,新滩流水在一般游春者听来,自然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在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者耳中,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不断撩动着自己的羁愁,所以发出“新滩莫悟游人意”的嗟叹。本是听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曲折有致。冯浩说:“悟字入微。我方借此遣恨,乃新滩莫悟,而更作风雨凄其之态,以动我愁,真令人驱愁无地矣。”可谓深得其旨。李商隐许多抒写身世之悲的诗篇,往往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着意渲染出一种迷蒙悲凄的环境气氛。这首诗却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具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的魅力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从秦朝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历史的长河了,涌现了一批批著名的诗人。诗歌盛行时期是在唐朝吧,那个时候唐朝的许多诗人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第一次读到诗,应该是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教我背唐诗三百首,那叫一个痛苦啊,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直到完全印在脑海里。直到上小学时,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上课。我记得当时老师给我们讲李白大诗人著名的《思故乡》这首诗,他深情的朗诵着,我看着老师,感觉看到了李白当时写诗的那模样。老师详细地向我们讲解了这首诗歌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每首诗歌都有它要表达的情感,都有一段故事或者历史的呀。从那开始,我对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开始去查阅知道,把以前背过的诗去看注解,也了解到很多诗歌背后的情感,那段时间我真正的沉静在了诗歌的海洋里,受益匪浅。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李清照。各个朝代,各种不同风格的诗,还有词。在诗词的海洋里,我不断汲取着营养。

诗歌是美好的,诗会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充实,让我们沉静下来。给自己一个在诗歌里自由翱翔的机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如酒

全文共 144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唐诗是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之后,简约的表达,勾勒着耐人寻味的意境。

但我要说,唐诗是一罐酒,引天上来的黄河水,采楚国的香花美草,吸日月江河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气势,醮几滴边塞征人的离泪,切几片少妇回首时眼波的忧愁,让贵妃素雅的纤手封装,包裹上宫廷的霓裳玉衣,然后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埋在时间的尘土之下,千年后的今天,诗香熏得饮诗的人,酣睡不起。

历史远去了刀光剑影,时间销蚀着一切繁华,盛唐气象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华美的诗句闪烁着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诗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兴衰哀乐。在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选一个古典的黄昏或浪漫的春夜,独处僻静之隅,捧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我们可以看到唐诗在马驿坡下的长恨歌中哀悼,在成都草堂的茅草上飘扬,在长安酒家的杯盏中出售豪情,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睛中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姥山中漫步,在床前的明月光中结成细细的霜……唐诗是历史火化后珍贵的舍利子,闪放着那一时代的强光。没有唐诗就没有盛唐,就没有中华诗词最亮丽的瑰宝。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了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淡泊索然;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痛彻心扉的忧郁,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伤感;没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今夜的月光将失去动人的想象;同样,若没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和“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的欣喜,今朝的美酒就只是酒精与水的混合;若没有了杜甫颠沛流离中“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草堂就失去了广阔的胸襟和沉郁顿挫的风韵。唐诗是诗化的中国,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一次穿越时空的绿色交流,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真谛。

世事沧桑,时间的距离阻隔不了诗香的漫延。张继的寒山寺虽然寄托着他个人科举挫败和羁旅生活的凄凉,但今天的人们依然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感受到忧伤在空气中平平仄仄地飞翔;秦淮河在诗人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是歌舞升平中掩盖不住的时事哀怨,是一个时代留给知识分子心灵的伤痛,但今天的人们在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秦淮河里,依然承继着关于繁华与衰亡的忧患与思考,耳畔依然有千年不散的后庭花在缠绵;走进草堂,就走进了唐朝最伟大而贫寒的殿堂,一个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唐诗的半壁江山,一颗伟大的胸襟,一声震撼千年的“呜呼……”,在今天依然哺育着文化的成长。诗是不变的,唐诗的明月光依然寒彻着中华游子的心灵,让整整一个民族不敢把目光露在夜里太久。

王维的清泉,岑参的早雪,杜甫的伤别,李白的青崖白鹿,王昌龄的秦汉明月……依然在文化里发酵,在民族的血液里奔流。

唐诗是酒。边塞诗是白酒,田园诗是米酒,爱情诗是香槟,婉约诗是茅台,豪放诗是六十度的老白干,送别诗是五粮液、写景诗是啤酒、咏史诗是二锅头、咏物诗是鸡尾酒……

饮诗之后,就踏上了与古人沟通的文化高速路,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是重要的文化驿站,温柔地啜,或是细细地品,或是豪爽地饮……醉了,就让心灵在李白的山水边或是王维孟浩然的田园中,感受着远古而浪漫的宁静与安祥,自由地呼吸、睡觉、做梦。

“自古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多饮些唐诗,多储蓄些醉人的意境,在平平仄仄的命运中,会多一些洒脱,多一些情致。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的体类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1)大历十才子 活跃在唐大历年间(766—779)的十位诗人。分别是: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其诗多为应景献酬之作,少部分诗刻画了动乱年代士人凄惶悲戚的情感,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诗风追摹谢朓,清空疏秀,语言洗练,艺术造诣较高。

(2)王杨卢骆体 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其创作扭转了齐梁诗的绮靡之风。对唐诗的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古人对四人诗风有如此评介: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

(3)元白体 指元稹、白居易浅切平易的诗风。

(4)元白张王 指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主要指他们的乐府诗。四人均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重要成员。从诗风而言,元白较平易,张王则偏凝炼。

(5)韦柳体 韦柳是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之合称。二人长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淡远。但风格有异,韦较为简古,柳则更为淡泊。

(6)长庆体 元稹、白居易首创的以铺叙为主要特色的七言歌行体,如《连昌官词》、《长恨歌》、《琵琶行》。

(7)西昆体 李商隐诗辞采华丽,又好用典故,意旨深微,被后人称之为“西昆体”,对宋代诗人颇有影响。

(8)张王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之合称。长于乐府诗,诗多反映民间疾苦,诗风浅近,也称之为张籍王建体。

(9)宫词 一般描写宫中生活,对帝王的奢侈淫逸予以讽刺,寄托沧桑之感。宫词中以抒发宫女孤寂哀怨的宫怨诗为主。形式以七绝为主。

(10)高岑 盛唐诗人高适、岑参之合称。二人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诗风雄浑豪放。但风格同中有异,高适悲壮而厚重,岑参奇逸而峭拔。

(11)初唐体 唐高祖武德至睿宗太极年间(618—712)。其总体诗风尚未完全摆脱陈隋绮靡诗风的影响,但已趋向雄丽,气格较为淳厚,遣调用语富丽典赡。这也是古体向近体过渡的一个时期。对这一时期影响很大的有陈子昂;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等。

(12)盛唐体 唐开元至代宗永泰年间(713—765),唐诗的空前繁荣时期,不仅古近体兼备,音节优美,而且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统一。所谓风骨和兴象兼具,气象浑厚,神韵轩举,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胸襟开阔,乐观向上。诗的流派众多,诗体丰繁。杰出诗人纷涌,风格各异,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王维的精致,储光羲的真率,王昌龄的声俊,高适、岑参的悲壮,李颀、常建的超凡。

(13)中唐体 唐大历至敬宗宝历年间(766—826)。中唐前后诗风有明显差异。中唐前期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其诗风格调舒宛,音节流畅,理致清新,遣词省净,风格闲雅,韵味悠长。比如韦应物之雅澹、刘长卿之闲旷、皇甫冉之冲秀等等。后期至元和年间诗风有所变化,诗人辈出,艺术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其代表人物有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风格上既有韩孟的奇险豪纵,也有元白的浅切平易。同时出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倾向,缺少了蕴籍,这一倾向对宋代欧阳修、苏轼等都有影响。

(14)晚唐体 唐文宗大和至唐亡(827—906);晚唐诗人虽多,但只李商隐、杜牧能称为名家,诗风也颇为复杂。追求立意过深的则流于僻,过浅的则伤于浮;写景状物力求贴切,其不足在琐碎;遣词用语或轻靡,或又过于俚俗。与盛唐相比;少风骨、缺兴象、乏蕴籍。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宋词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首唐诗宋词,仿佛一个个新朋老友,也仿佛你就是作者自己。你看得见诗中的柳,诗中的草,诗中的月,诗中的塞上胭脂、十里荷花;你听得见诗中的风吹,诗中的马鸣,诗中的边鼓,诗中的山寺钟声、百转黄鹂——杜甫的黄鹂、曾几的黄鹂、王维的黄鹂、黄庭坚的黄鹂、金昌绪的黄鹂……你登上过柳永、李煜的小楼,和他们一起登高望远、伤春感秋;你登上过杜甫、韦庄的小船,和他们一起长吁短叹、画船听雨;你敲开过李清照的门,看她颦蹙的眉黛,听她徐吟“人比黄花搜”,也看她“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爽;你随苏轼被贬黄州,看他风月夜吟唱“明月几时有”的惆怅与豁达,也随他出任密州,日里在“会挽雕弓如满月”之后,夜里对月,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至性柔肠。

走进古时的边塞,有月的长安,无月的姑苏;十里维扬,千里莺啼;你走进过繁华的汴京,歌舞的杭州等通都大邑,也走进过小巧玲珑、风情淳朴的横塘、长干等乡下小镇;你见过“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卖酒女子,你见过“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热情泼辣的摇橹女子;你和李太白一起纵酒豪饮,走遍名山大川;你和辛弃疾一起在家乡抗金后,又在上饶山村筑墅……

你无法劝慰仕途和情场上失意苦闷的李商隐,你同情欣赏怀才不遇而又玩世不恭的刘克庄,你似乎也涉足过青楼,那些才貌双绝的女子低眉颦目,也走进过闺房,那些伤春思夫的女子懒得装扮而一脸慵倦……

幸亏有了唐诗宋词,才能让我们做一回唐宋人,回到古代去,回到诗词营造的各种境界里去,神游山水,神交古人,是我们的人生又多了一份绚灿隽永。

感谢唐诗宋词。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宋词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是中性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高一作文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深受当代人的喜欢,那是因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抱负及遭遇融入其中,让我们从中享览唐朝的风云事变。

唐朝是诗的世界。走进唐诗,我们可以与李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们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孟郊,感受他登科后的得意和轻狂。

唐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的哀怨之情。唐诗为我们展现出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兴衰。

走进唐诗,我们与杜甫对白:“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忧郁情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无助;“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的哀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寂寥……

杜甫的诗在唐诗中占重要地位,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和李白齐名,也称“李杜”。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杜甫诞生那天漫天的风雪昭示了他坎坷的一生和高洁的品行。他从小博览群书,身负远大报负。可是当他呕心沥血,怀经天纬地之才,竟然被人轻描淡写地付之一炬时,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让人痛心?当杜甫低头哀求,遭人白眼时,有什么比寄人篱下更让人辛酸屈辱呢?

杜甫生逢乱世,居地定所,食不果腹,尝尽辛酸,饱受磨难,受苦受难的血泪史让人叹息不已!

唐诗,不仅让我们看到华美篇章,更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伟大精神与惊人气魄。

走进唐诗,取出灿烂的明珠,饱览人生悲欢离合!

展开阅读全文

心动在唐诗间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手中诗册还未翻开,一汩怦然心动的感觉已悄悄溢出胸中,荡涤我的思绪……

——题记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荡涤着一个盛世的唐朝,于是令华人为之一振的唐装才重回到我们的衣柜,中国结才得以回到我们的裙袂。

唐朝的月明——慰藉

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于是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寞。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明月光依旧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女的牵持,在捣衣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烈酒——销愁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的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会自然。人之一生,能在花间醉几何,临月把酒醇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皆宠辱偕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酒,让我怦然心动,原来此刻你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唐朝的诗人——清高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弯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饮出一位唐代诗坛的谪仙,舞出一颗大唐前的剑胆。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褒名,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从此你踏遍故国山水,纵情天地之间。

诗人,是你让我怦然心动,因为是不羁的旅客。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沏一杯菊花茶,品一品这怦然一动的唐月、唐酒、唐人,思绪在此刻飞扬。

展开阅读全文

品唐诗作文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诗,能够看透一个人,看透一段人生,看透那些时光。

——题记

不知道如此美妙的诗韵,最初是谁的纸墨记下的。或许,最初诗不过是段段民谣,人们口口相传罢了。唐朝的盛时让那段段民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升华,变得飘逸。也许,不尽然是好的。但是,她的美是有目共睹的。

诗,盛在唐朝,也许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个强大的年代才有这样富有才情的诗人,只有在那个宏伟的年代才有这样的景给诗人们描绘。

唐诗就像是唐时的美人——杨贵妃,称得上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诗,很少谄媚,又是甚至是尖锐的,她有时是婉转的,但有时她又是高傲的。她的豪放,她的傲骨,都是透着一股盛世唐朝的风气,端庄稳重。这样的唐诗用“天生丽质难自弃”来形容都是不过的。

品读唐诗的味道,读出当年的悲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将进酒》的诗句,这首诗让我认识了这个豪放不羁的诗人,被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的李白,李太白。他潇洒,高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太白这样写道。杜甫就写过“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李白是骄傲的,他轻蔑权威,这样的李白让我们感觉真实。将进酒让我看透了李白,那个潇洒的酒仙,那个豪放的诗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王昌龄写下的《出塞》,这是那个年代的悲壮,那时候的人们希冀着和平,希冀着没有战争的日子,镇守边关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者泱泱大国。多少年以后,抗日战争里的勇士们,不也是有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承诺吗?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保卫着属于这个国家的尊严,即使,代价是我们的生命。愿意付出一切,换的你的尊严,更不愿如今的美好,被那些人破坏。出塞,让我看透了那个年代,那个沙尘纷扬的年代,那个期待和平的年代,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坚持,和承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在那个纷乱的时代里,家书比起金钱来说更是珍贵。安史之乱后,盛唐的风范开始慢慢落下,一代盛世就开始不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离别是那样的痛苦,感伤现在这个即将落幕的唐朝。那个盛唐,随着李隆基和杨贵妃一同远去了。留下无数的悲伤,给那些平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在又如何,国家已经灭亡,那些山河沉默地望着,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的离别,已经习惯了,看着这些寿命短暂的人们,用自己或许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改变这个久远的国家。春望,让我看透了唐朝的悲哀,那些平民的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我最喜欢唐诗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翻开史书,盛唐之景观令人向往。

——题记

唐朝“贞观之治”的辉煌,让人敬仰回味;唐朝瓷器之精美,令人赞叹不已。但我认为,唐朝传续下来的精髓之盛,当属唐诗,它令千万文人雅士“竞折腰”。

雄浑之气度

唐诗如那黑夜中那颗最亮的星,它独特的魅力在于我们能够在字里行间能体会到,那时隔千年的诗人所处的社会和他们坚韧不拔的信念、永不言败的雄心。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或是像李白拥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雄心;抑或是像王昌龄一样拥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巨大决心。一首首短小精练的唐诗,流露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恢宏气度。如今的我们虽身处盛世,但又不得不去迎接更激烈的竞争。我们又何尝不像李白一样“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对未来满怀期待?又何尝不拥有着“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的决心?唐诗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看出唐诗的繁盛。

诗人的豪情壮志,在唐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水之魅力

唐朝的大好河山令诗人们留连忘返,更令文豪们赞不绝口。瞧那王维所述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正如苏轼所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么?看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不也发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惊叹么?或许我们并没去欣赏过如此壮景,唐诗的细腻与美妙令人陶醉。唐诗如画卷,如诗书,虽穿越千年,唐朝之山水,一览无余。

这是唐朝山水诗歌的魅力。

思乡之愁苦

“孝道”是中华千年不变的文化精髓,思亲报恩之情也在唐诗中尽情流露。正如《游子吟》中那永远也撩人心扉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也有思乡之苦。正如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思乡情愫;也像王昌龄一样“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念友之心。我们更要有如高适一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宽广胸怀,充满自信向着未来的朝阳,迎风而跑。

唐诗是中华之经典。从儿时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如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诲,皆给我启迪,伴我成长。不知不觉中,唐诗成了我的最爱。

涉过时间长河,流传千年;贯穿中华古今,家喻户晓。化作经典之瑰宝,唐朝之代表,没错,这就是我最爱的唐诗!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的味道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诗人洛夫说:“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淌出半斤酒来。”短短两句话,便将唐诗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的韵味描绘得传神剔透。

酒在唐诗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不少诗人醉在醇香的美酒中,笔下流芳的诗篇更如汲取了酒的“精神”一般体味了酒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味道。酒与诗可以说是与诗人血脉相连、一脉相承。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更是与“诗”、“酒”无法割舍。于是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酒中,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潇洒旷达;有“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的痛快淋漓;纵是他寄情山水“洞庭破秋月”之时也无法忘怀“纵酒开愁容”,萦萦酒气和壮阔的山水冲荡着李白和他的诗。李白的诗中有酒的率真豪放、自由奔放的味道。

诗圣杜甫,自小便有“七年酒豪”之名,甚至为换酒吃而典当衣物。在他为国忧,为民愁,得到官军收复河北的消息时,便也是“纵歌放酒”“青春作伴”,但是杜甫的酒里更有“穷年叹黎元”的悲悯味道。晚景凄凉的杜甫在贫病交加下倾诉了常年漂泊,老病孤独,而今天下,黎民百姓仍旧疾苦,国家仍动摇的复杂情感,此时便只有酒才能解读诗人的心情。诗人也面对“滚滚不尽长江水”饮一杯混着他两行清泪的“浊酒”,这酒里满是悲凉的味道。

唐朝疆域广阔,因此戍守边陲的将士们也会将一腔的豪情借着美酒表现出来。王翰,性格豪放,登进士第后,仍旧每日以饮酒为事,是位爱酒的著名边塞诗人。在孤独寂寥的边塞的一次盛宴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荒凉的大漠中仍有无法离开酒的酣畅淋漓之感,若要上了战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醉卧的姿态来面对残酷的沙场,又何不是酒赋予诗人的一股豪情呢?王翰的诗中有酒的淋漓痛快、豪迈壮阔的味道。

浩如烟海的唐诗中,酒总是与之形影不离,诗是酒的精华之所在,而酒又是诗的“触媒”,酒给予诗了胆魄,而诗又使酒脱俗,诗酒互倚,从诗中便可了解酒的三分气概与度量,从酒中又可知晓诗的七分神韵和味道。酒中蕴藏着唐诗飘逸、忧怀、豪迈之气,唐诗的味道便犹如酒之醇香飘散、几世未消……

展开阅读全文

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是意象飞腾的星空;唐诗,是情感节律的海洋;唐诗,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留存在唐诗中的山水田园画卷,激励着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更加理解传统文化无限广阔的深厚底蕴。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不禁被全诗绚丽的色彩、恢弘的气势、形象的比喻所感染,眼前似乎出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姿美态。怪不得苏东坡盛赞此诗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诗。”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仿佛看到秋高气爽、秋山明净、秋夜如花的美景。秋天,在这里是绚丽烂漫、多姿多彩的,是呈现出勃勃生机的……

留存在唐诗中的朋友间赠答的诗篇,鼓舞着我们在生活的风浪中克服困难,乐观地前进。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离别而豪情满怀,充满乐观进取的壮志,成为后人表述伟大友谊的佳语。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画的诗句,把一江春水化作了惜别的深情。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最传情的动作、最深情的关爱,成为送别的经典曲调。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鲜明的意象,丰厚的含蕴,启迪后人深深思索……

留存在唐诗中的名胜题咏诗篇,让我们在咸阳旧城、潼关古道,引发无限的历史遐想;在洞庭波澜中、汉江落日下,关联着多少名士风流。“曲径通幽处”“山雨欲来风满楼”,早已超出原声旨趣进入全民语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形象、色彩、音响交融,在静寂的深夜中画出了一幅活动着的世界,至今仍启迪着后人的多重艺术体验……

留存在唐诗中的婚恋诗,让我们回味着相思的甜蜜与痛苦,感受着爱情的缠绵于温馨,体验着婚姻的幸福或不幸,使我们对感情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那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彼此默契的喜悦,以及越受阻越觉默契之可贵,越有默契越感阻隔之痛苦的炽热之情,真是深刻至极。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纯真情爱的真挚与缠绵、生命追求的坚韧与顽强,展示得何等厚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我们诵读这些不朽的诗篇时,它们会以无限的情意韵味摇荡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感到处处都有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人生。

品味千古好诗,抒发万种风情,让我们一起畅游在唐诗的海洋中吧!

展开阅读全文

我与同学赛唐诗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老师一直要求我们背诵唐诗宋词,以前我总觉得诗词是很枯燥的东西,很难把它学好。随着在班级中开展的系列活动:每日一诗、比一比赛一赛、唐诗宋词朗诵赛、古诗文表演赛……我对诗词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读着每一首诗词,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

瞧:我摇头晃脑地又开始朗诵起唐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桌一听,侧着身子跟我说:“又在朗诵唐诗了,我看你也就那么几句,怎样?我们来比比!”我马上回道:“比就比,谁怕谁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落比邻。”我不慌不忙地背了起来。同桌见状,马上接了上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我见他能背得那么完整,不禁暗暗佩服。但我也不甘落后,心想来个高难度的,偏一点的,看你怎么着:“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这可是著名诗人骆宾王的诗句,谅你也接不上来,我心想。可没想到,他略一犹豫,马上接口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踪影,来对白头呤。露重难飞进,风多晌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初唐律诗中的精工凝练的名作,他竟然能对答如流。我想,这样下去,我肯定得输,于是我改变了策略说:“我们对战争诗吧,最后谁说不上来,谁就输,如何?”他欣然答应。我抢先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毫无惧色,马上吟诵起来。我见此,心想,你背王昌龄的诗,那我就来一首王翰的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没等我说完,他就急忙应答:“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唉,他可真厉害,正当我想要反驳回去的时候,叮铃铃,上来铃声响了,我们俩相视一笑,相互击掌约定,下次再比。我也暗暗发誓,这次比赛没有分出胜负,我以后更要认真学习我国的文化瑰宝,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与唐诗为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6岁那年,年迈的爷爷决定教我背唐诗。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唐诗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你还小,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的。”我呆呆地点了点头。爷爷先跟我讲诗人的读书经历和故事。讲完后,就一首一首地教我背。贪玩的我总故意背得牛头不对马嘴。可爷爷总不上我的当,不厌其烦地“念叨”,使我这只顽皮的“小老虎”也在爷爷的熏陶下爱上了唐诗。

上小学后,我便不再满足于妇孺皆知的诗篇了,图书馆里面那丰富的诗集又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让我如痴如醉。当然,诗集中我最喜欢的莫属《李太白诗集》,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清新飘逸,意境奇妙,表达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

诗读多了,对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变。一次寒假,我和家人到岳王庙游玩。大门旁,岳飞手持宝剑,一身戎装,他怒目圆睁,好像承受了巨大的冤屈,又好像担心国家落到他人之手,我情不自禁咏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能是因为声音太大了,周围的人都看了我一眼。

突然,人群当中上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和蔼可亲地问我:“小同学,你觉得岳飞是怎样的人?”

我看了看他,鼓足勇气说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话音刚落,身边就响起了阵阵掌声。这次,唐诗让我看到了它的魅力。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依然让唐诗做我的旅友,因为我明白:唐诗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的陪伴就像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指引着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品味唐诗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桌底有本积满了灰尘的唐诗,那是我与大唐结缘的开始。今日再次翻开它,又铺开了那卷大唐的风华。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只这一句,那泛黄画卷上的美人就灵动了起来。尤其是肤若凝脂的脸上,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顾盼生辉。这些美丽的女子所幸生在这个朝代,一支支浓墨淡青的笔,勾勒的是她们或略施粉黛或明眸皓齿的面容。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我见到天上的云就想起你华美的衣裳,见到花期正好的花就想到你漂亮的脸庞。这样风华绝代的样子,刻画的不仅是五官的精致,更在吟诵她的华服、神态。我初时总是担心这样如玉的美人会被时光带走容颜与青丝,但很快马嵬坡自缢,让她的美好永远停留在了“云想衣裳花想容。”这些古时美艳动人的女子总是从大唐字句的影子里走出来,令我魂牵梦绕。

滕王阁上唱伊州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一座座楼台,穿过了多少烟雨,承载着多少年少壮志,飘向我。这些楼台上,传承着多少游子登上它时的百感交集。所登之高,所见之广,是渺小的个人在雄丽的自然面前的感慨,他们纷纷执笔,题下此刻无尽的情怀。《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它锁住的不仅是诗人片刻的心潮起伏,它更是留住了那个时代。让我与多少失意或愁绪不期而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用悲叹的的笔尖在黄鹤楼上叙写山川寂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曾几何时,王勃登上滕王阁长叹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老年的杜甫步上岳阳楼的辛酸。这样宏伟绮丽的楼台,终是带着久远的故事与时光的沧桑,映在苍茫的画卷上,烟雨渺茫。

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每当十五夜,天上又蓄满一轮圆月,游子总把一腔思念倾倒。古时车马很慢,一封家书总是多时的的等待,月亮就成了思念最好的寄托。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这是诗人在多少圆月夜里未能将相思同家人好好倾吐的遗憾。一朝出行,少年热血,满心为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而走南闯北,经历的风光亦或风浪,总是在这个相思的夜晚无比清晰。到头来,也只能搁笔叹一句:遗憾。月光袭上陈旧的诗台,笔墨所落之处,藏着多少逝去的年华。它行过每一处,是“花灯市如昼"的喜,是"我本将心向明月"的忧。只有它,横亘千百年,温暖而亲切,一如初见。

这卷风华里的故事回味悠长,任凭时光浸染也依然温润,不似有人来过,大唐的梦境。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作文高一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朝代,是一个学习氛围浓重的朝代。而唐诗是唐朝最重要的文化。走进唐诗,你会发现唐诗中的韵律美,文字美。他带给你的是千丝万缕的美感。那就让我们乘着一叶扁舟,沿着历史的长河探索起来。

李白是唐朝杰出的诗人,有诗仙的美誉。李白从小生活在豪门贵族。从小就有一身傲骨,从来不会向困难低头。李白在被贬后,竟然写出千古名句——天生我才必有用,金发散尽还复来。但你可不知李白的愁,读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就可知李白对故乡的惆怅。每当与朋友交往时候,我便会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对朋友多么的不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又是多么的豪情壮志。

杜甫,也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比起李白,杜甫就没那么幸运了。杜甫从小家境贫苦,人际交往差。但是,当你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便可知杜甫是多么的忧国忧民。杜甫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想的却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和自己一样的人。希望他们在落魄的时候有一间房子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便可知杜甫的爱国之心。比起杜甫晚年,年少时的杜甫可是个血气方刚,有雄心壮志的青年。当你读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便可知杜甫年少沸腾的血。

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唐诗300首中。可就不仅仅只是颜如玉和黄金屋了。它是唐朝文化的总汇。是唐诗中的精华。

来吧,跟我一起走进唐诗,走进大唐。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唐诗作文高一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是中国文坛最为辉煌的体裁。它光诗夺目,它耳熟能详,它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走进唐诗,走进诗仙诗圣。感受杜子美一泼豪墨写下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白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好一个豪情万丈的李太白,好一个文采出众的杜子美。感受唐朝安史之乱时的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平明百姓生活艰苦,常有在街头冻饿而死。而高门贵族的.家中却飘出阵阵酒肉之香。这体现出了统治者的无能和享乐之心。感受李太白醉酒后写下的《将进酒》,已知诗仙也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感受青莲居士一人独自读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然后笑谈诗仙也怕孤独,也怕无人与已共醉。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的战场,感受诗仙所做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以感受战场之上风云涌起,血流成河的气势。看一首王翰所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现当时战场的凶险,当真是天子一命,屠尸百里。啊!在贵族眼中,死几位百姓而已,以自己毫无关系,死就死吧!在古代人眼中,人命根本不是什么。

走进唐诗,走进两位知音之境。感受诗囚贾鸟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知音不求多,一位足矣。能听懂自己的心声,就够了。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这种至于知音知情,令人称赞,但世人又有几人能够有幸遇见此种知音。

走进唐诗,听诗仙诗圣吐露真情,感受历史沧桑。

走新唐诗,看血流成河,风起云涌,吐露真情,感受天子无情。

走进唐诗,问知音天下难觅,感受一知心人足以。

走进唐诗,是我今生永远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宋词高二作文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走进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掀开唐诗的画卷。品味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慨叹;品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品味岑参“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放。品味唐诗,品味历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责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意气风发,走马边塞。边塞狼烟滚滚,黄沙漫天的景象令他心弦激荡,戍边战士慷慨报国的气概让他激情燃烧,一首首意境开阔、感情深沉的边塞诗脱颖而出,跃然纸上。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亦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情怀。他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洋溢翰墨。

王昌龄是唐诗中的一颗灿星,星光闪烁。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豁达。他有游侠之风采,有建功之雄心,有报国之志向,为此他游历长安,然却落魄而归。但他并未失去自信与追求。他远走北方,感悟边塞生活。于是一首首歌颂、揭露、鞭挞的诗油然而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是他对战士的讴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他对纵情声色将领的斥责;“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是他对和平的追求。唐诗中的他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高适为唐诗增添慷慨与豁达,名留青史。

月下独酌,我品到了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他以天下为己任,勤政爱民,却被贬在外几十年,报国无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他尝尽壮志难酬的切肤之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经历沧海桑田,但不曾沉沦、颓废。他百折不回,“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淡然从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壮心不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在唐诗的长河中耀眼璀璨,名扬四海。

胸有唐诗气自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唐诗就是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一日看尽长安花”;更让我们“语不惊人死不休”。

月下独酌,唐诗,我为你癫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