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坐牢

坐牢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坐牢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坐牢问题。

分享

浏览

278

作文

6

有关狗的作文:宠物咬人,主人坐牢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14岁小女孩贾得·安德森的离世牵动了全英国人的心。今年3月,曼城女孩安德森在维根市的朋友家做客时突然遇到4条恶的袭击,最终伤重身亡。朋友们为女孩点起了孔明灯,在女孩就读的学校外,200多人聚在一起,为不幸的安德森守夜至天明。

这类案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2009年,年仅4岁的约翰·保罗·马西在利物浦被犬袭击导致身亡。

虽然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发现女孩安德森尸体的现场处死了杀害女孩的两条斗牛犬和两条斯塔福德犬,但由于没有证据能够将女孩的死与任何犯罪行为联系起来,根据英国现行法律,警方无法对四条恶犬的主人进行惩罚。

在英国,根据1990年出台的一项法令,如果恶犬咬人致死,狗的主人会因为监管不力而被判最高两年的刑期。而且,这条法令的适用范围受限,仅仅适用于英格兰、威尔士的公共场所和别人家的私人领地——比如,别人家的院子。至于自家领地,在现行法令下,只要不是出于犯罪目的,犬类咬人甚至致人死亡,狗主人都不需要背负任何刑事责任。

同样是危害他人安全,对于机动车肇事的惩戒就要严厉得多。在英国,驾车过失致人死亡,肇事者将面临最高5年的刑期,而危险驾驶致人死亡,肇事者将面临14年的徒刑。

宽松的法律环境使得英国恶犬袭击事件逐年上升,受害最深的当属从事邮政、市政和物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因为工作需要要经常出现在私人领地上。英国流通业工会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国有23000名邮政人员被犬类袭击,其中70%的袭击都发生在私人领地上。

而根据英国健康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的数据,全英国因犬类袭击而住院的数字更是从2007年的4611例上升到2012年的6302例。“除非养狗人不对狗负责的问题得到解决,否则这个数字还会上升。”英国公共事务官员大卫·戴维说。

除了对人的袭击外,更令人气愤而又不受法律约束的事件是那些恶犬对其他人养动物的袭击。英国导盲犬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共发生180起针对导盲犬的袭击。“对视障人群来说,导盲犬的死亡是对他们巨大的打击。”英国导盲犬管理委员会的理查德·莱曼说,导盲犬是视力障碍者的又一双眼睛,恶犬对导盲犬的袭击犹如让盲人们再度失明,应当增加对狗主人的惩戒。

“对狗主人的惩罚应当能够反映袭击行为对被害人带来的伤害。”理查德·莱曼说。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名人梭罗愿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狱的故事

全文共 1522 字

+ 加入清单

亨利·大卫·梭罗(1817年-1862年),19世纪美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

梭罗生长于波士顿附近,超现实主义思想运动中心的康科德村,父亲是小业主。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着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梭罗曾因反对黑奴制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令人奇怪的是,他却拒绝保释出狱。曾有朋友几次想保释梭罗出狱,都遭到了梭罗的拒绝。难道是因为他喜欢坐牢?这个问题可能太幼稚,只要是正常人,就没人愿意坐牢。且不说牢房里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是如何的差,就是失去人身自由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那是在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28岁的梭罗,独自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并在此之后,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着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在狱中让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着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

原来,梭罗不愿出狱是为了写书,这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梭罗没有钱交人头税,但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以下这些资料可以证明,梭罗那时确实穷困潦倒。

1849年梭罗自费出版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此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学和宗教等等。虽精雕细刻,却晦涩难懂,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印行1000多册,售出100多册,送掉75册,存下700多册。在书店仓库放到1853年后,全部退给了作者。梭罗还曾诙谐地说:“我家里大约藏书900多册,其中自己着的就有700多册。”

可见,那时他在经济上确实很困难。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经济,交不起人头税,也好像不是梭罗的性格。因为他并不是不能赚钱,而是不屑于赚钱,在以下的这段经历中但能看出。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在文学上并没获得优异的成绩。作为一个文学上的叛逆者,梭罗并不十分敬重大学的教育,也很少对他们有过感谢,但同时,他确实在大学里受益匪浅。离开大学以后,梭罗和他的哥哥共同任教于一所私立学校,但不久便辞职了。他的父亲是一位铅笔制造商,由于梭罗相信自己制作出的铅笔能够比当时使用的更好,他在一段时间曾专注于铅笔制造。完成试验后,梭罗向波士顿的化学家和艺术家展示自己的产品。他的产品以其与当时伦敦制造的最好产品相媲美的优质表现,取得了专家们颁发的证书。满意地回家后,朋友们祝贺他找到了敛财之道,但是他却回答说,他将放弃铅笔制造。“我为什么要继续呢?我不会再做我已经做过的事情。”他又重新开始了他无止境的漫游和混杂的学习。

虽然第一本书没有成功,但是第二本却让他赚足了名气与稿费。第二本就是《瓦尔登湖》,于1854年出版,150年来风行天下,不知出版了多少个版本。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尽管第三本书的出版更加艰难,但就第二本书对他的影响,也足以让他成为一位伟人。

对于,梭罗为何愿意坐牢也不肯被保出狱的原因,还有一种猜测,那就是他曾经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并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也许就是那种“自助”式的见解,令他进入牢房后,几次拒绝朋友的保释吧。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热点素材:海南“劝架标语”走红:打赢坐牢打输住院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打输住院打赢坐牢”,是海南公安机关长期群众工作中提炼的“金句”。它不仅是一种话语体系与表达的探索,更是一种社会治理思想的升级,体现了公安执法部门的价值观念和人文关怀

“不要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这是安徽警方官方微博前不久转发的一幅标语内容。此“语”一出,迅速走红,引来全国各地警方和多家媒体官微的转发及网友热评。

原来,该标语出自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芙蓉田派出所。自挂出这条标语,“春节期间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也没发生”。

警察“劝架标语”何以走红网络?果真“疗效”显著?近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调查发现,“打输住院打赢坐牢”,是当地公安机关长期群众工作中提炼的“金句”,话粗但理正,它不仅是一种话语体系与表达的探索,更是一种社会治理思想的升级,体现了海南公安执法部门的价值观念和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写给坐牢的爸爸一封信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您开庭的时候我去了,可是进不去就站在大门口,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见我?自从妈妈嫁给了南京的司机,这些年来也很少来看我,我想您,会一直给您写,直到您回来。

按照看守所地址,小俊将信件寄出去后,每天放学回来,就去查看信箱,由于那段时间一直没有回音,孩子成天无精打采,成绩直线下降。

爸爸您做错了事,被警察叔叔带走,也带去了我的思念,更带走了所有的希望和快乐,留给爷爷奶奶和我,是无尽的思念与难过,希望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来

爸爸您一定要认真改造,无论岁月多么漫长,儿子会一直等着您回来。争取早日回来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写给坐牢的爸爸一封信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十分熟悉的一个词,一个天天挂在嘴边的词而当一个无辜孩子的父亲锒铛入狱时,可想过那个孩子和母亲的心情。社会主不奉老子好汉儿英雄,老子混蛋儿狗熊。孩子因为父亲的过失无脸见人,但党和人民没有歧视他们,反而用满腔热情关心他们。这样的父亲需要吗?

写这封信的小作者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犯罪的爸爸的怨恨,对党和人民的无比感激之情,可以想象小作者含泪劝告狱中的爸爸赶快觉醒,以事实来感动爸爸。在开头,小作者只称呼“爸爸”,而没有称呼“亲爱的爸爸”,信最后,一句“我恨你!真的,我非常恨你!”充分表明了小作者的思想境界的升华。我记得信中的一句话:“把忏悔留给昨天,把希望寄托给明天。”,这是对爸爸衷心的劝和希望,百病缠身的母亲,经受不住这么大的打击,倒下后几乎就再也没有起来,而小作者的腿又被烫伤,直至发炎溃烂,家里有时连水也喝不上,不被幸运之神眷顾的生活终于有了起色,因有了同学、乡亲们的帮助。最后,我也只想说,一个孩子的父亲犯了罪,可这不关孩子的事,不应该去讽刺他、挖苦他,

伤害一颗纯洁的心灵容易,但弥补难。一个犯了罪的父亲受牢狱之灾简单,但孩子无罪。党和人民帮助他们,老师和同学鼓励他们。相信吧!明天会更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写给坐牢的爸爸一封信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

原本我是不想写给你的,因为我太生气了。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我用四给字来形容“无话可说”,你千万不要怪我太偏激,这也是我对你的一个期望,最起码你没有让我用“无药可救”来形容你。

爸爸,最近我刚读完雨果写的《悲惨的世界》,书中主人翁冉阿让是一个偷拿面包而入狱19年的犯人,善良的主教用最真诚的行为感动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品德高尚、万人佩服的英雄。爸爸,如今在戒毒所的你不正是冉阿让,你身边的所有人不正是善良的主教吗?我们正在用宽恕、支持来搀扶你走出这段黑暗之路。但是,爸爸,路是给人走的,光明是要人寻找的,我们只能够提醒你、支持你,真正要走出黑暗,需要的是你的决心、信心。

人在世上走一遭,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我15岁,你40岁,我们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你要做好爸爸、好丈夫、我要做好女儿。我要学习,你要工作,我们有多少事要做,我不求你有房有车,让我过上富裕的生活,我需要的是你平平安安,安安静静地陪在我和妈妈身边,这是你的义务和责任。

不多说了,摸一摸你的肩膀,想想你有多重的担子,想明白了,就下决心与毒品告别。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女儿:娜娜

2007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