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塔尔寺

塔尔寺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塔尔寺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塔尔寺问题。

分享

浏览

4429

作文

7

游塔尔寺作文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二日早八点,我们从兰州西固区的一家商务宾馆出发前往青海湖。

汽车行走在兰州城内,各式各样的车辆如同甲壳虫一样爬在路上,走走、停停更像是蜗牛在爬行,甚至比蜗牛都慢。好不容易爬到东川镇,却东川镇的路面坑坑洼洼。走在路上如同不倒翁一样,一跌一晃真叫人闹心。

离开东川镇,来到黄河岸边。汽车沿着公路向黄河上游而行。看到黄河如同看到久违的老朋友,倍感亲切。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看那浑浊的黄河水向东缓缓而去。哦、我猛然意识到这水将要流经我的家乡——陕北延川。

我们继续前行不久,便是一座黄河大桥。我们向右拐来到了桥上,车停靠桥边,再一次领略黄河的风采。站在大桥上,看那水、看那山、看那景。看什么,什么美。再次的拍照、留影。我们告别了黄河、告别了大桥。我们驶入京藏高速公路。

汽车在京藏高速路上行驶,行至青海与甘肃交界处的收费站时,有两重型货车亲密接触,我们再次遭遇堵车,足足堵了有半个多小时。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收到儿子的短信,问我们到哪儿了。并告许我们西宁有个塔尔寺值得一看。还有在去青海湖的路上有日月山、倒淌河等景区也可以去看看。看到儿子的短信,我们便决定到塔尔寺一游。

车过了收费站,在青海的地面上一路畅通,再没有发生堵车现象。当我们路过西宁时,大约是一点左右。看到公路两边的高层林立。整齐而有序的排列,卫生也很干净。虽然没有经过城区。但西宁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宁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来到塔尔寺时大约是一点半左右。塔尔寺有很多的游人。我们把车放在停车场,走出停车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海。我们自然就来到这开满各色鲜花的山坡前。这里有很多游人在拍照留影。有许多人顺着山坡向山上走去。也有很多山上下来的人。

我们以为塔尔寺就在山上。就随着人群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坡有个买酸奶和饮料的两个中年人。我们问塔尔寺在山上吗?他们告许我们塔尔寺在下面,顺手给我们指了塔尔寺的方向。沿着他们所指的方向望去。哦、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塔尔寺了。我们问山上有什么?他说山上没有什么。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塔尔寺的全景。我们买了几瓶酸奶和纯净水。就再也没有上山。

山上下来,景区外商铺林立,商贩云集。游客在那里讨价还价。我也在那里买了一顶藏族帽子,老婆买了一顶草帽,两件披肩,一件给女儿,一件给自己。牛肉串、羊肉串也来了几串。

进入塔尔寺这里真可谓是人满为患。人们排着队从一个大殿里进去、出来,再从另一个大殿里进去、出来。由于我对塔尔寺没有多少了解,听讲解员讲了很多,我也没有记住多少。一个感觉这里的建筑很辉煌,很古老。我根本就没有记住我游览了那些殿宇、那些塔。我也说不清楚这些殿宇、这些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

在这里走进大殿,便是烛火缭绕、一片赤诚之心。走出大殿,便是芸芸众生,手拿相机卡卡拍照。在这里我看到了人们对佛的赤诚与崇拜。

也许烛光升起的地方,就是佛光普照的地方。也许佛光普照的地方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

我在这里看到了鲜花。本不太信佛的我,似乎感觉到了佛的存在。在转经筒前,我真诚的转过了每一个转经筒。在佛像前我双手合十真诚的祈求“佛祖”对我及家人的保佑。

在塔尔寺里面转了几个小时,才转了几个殿堂,还有很多殿堂没有去走、没有去看。五点多我们离开了塔尔寺,前往青海湖。由于在塔尔寺停留的时间太长,日月山、倒淌河便没有去成。这应该是我们这次旅游的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游塔尔寺作文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藏传佛教是藏族同胞们信仰的一种宗教,为了了解藏民的风俗习惯,我们乘车驶上了银白色的像一条长哈达一样的公路,它带上我们驶向通往塔尔寺的路,塔尔寺,我来了!

初至塔尔寺,我觉得塔尔寺没比普通的庙宇大多少,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我错了,塔尔寺是格鲁教的发源地,也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传闻说宗喀巴大师出生时,他妈妈正在放牧打猎,她凭直觉用藏刀割断自己的脐带,生出宗喀巴大师,流了不少血,后来她发现在自己生孩子的地方长出一棵在高原极为罕见的佛教圣树——菩提树!并且每一张菩提叶都像佛主的第七化身——狮吼的形状,并且还有十万片叶子,于是后人将这十万片叶子比喻成了十万件功德,七岁时宗喀巴大师削发出家,13岁时转至西藏,开创了格鲁教派,便永远没有回来过,他母亲听取了一位高僧的意见和当地信徒一起用石头把树给包起来,之后宗喀巴大师的徒弟——四世用银包了一圈,于是就变成了大银,保留至今。而那树一直长到了塔外又连出一棵树来,令人惊叹!

在主庙外,更有一些信徒在对佛主拜十万个“五体投地”(一种祭拜的方式),表明对佛主的敬重!

圣神的宗喀巴大师,令人敬重的佛主和金灿灿的大金瓦寺,让人捉摸不清的宗教……

展开阅读全文

塔尔寺之游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同爸爸、妈妈来到了青海的西宁市。到了西宁市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距西宁市25公里,是喇嘛教六大著名寺院之一,在全国及东南亚地区也享有盛名。它占地约600多亩,共有800多间房屋,是由小金瓦殿、大金瓦殿、活佛院、佛教大学、酥油花馆……组成。一到寺院大门,门口的如意八塔就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有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行走七步,步步开朵莲花的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修成正觉的菩提塔……

看完了这些,我们随导游来到了小金瓦殿。小金瓦殿是这里的护法神殿,里面有一个“功德碑”,相传人们如果能把钱贴在碑上就能吉祥如意。离开了小金瓦殿,来到了大金瓦殿。殿外有许多磕长头朝拜的人。他们五体投地要磕十万个长头呢!所以这里的地板两三年就要换新的。

殿内,这里的佛像面前不点香,而是摆酥油灯。离开了这里,我们又来到了同壁画、堆绣、酥油灯花并称塔尔寺三绝的酥油花馆。在这里陈列着颜色各异、小巧玲珑的酥油花制品。酥油花虽然好看,但是由于酥油花的融点很低,所以制作酥油花的人必须在旁边放一盆加有许多冰块的水,这是为了用冰水将手的温度降低。如果手的温度高于酥油温度的话,酥油就会化掉。

酥油花真是一门残酷的艺术。而现在在寺里已有三十多位僧人会制作酥油灯花塔尔寺的建筑和景物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一天也看不完,真让人叹为观止呀!

展开阅读全文

塔尔寺作文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天空湛蓝一片,一眼望不到边,就像大海一样,看上去世界就像反过来一样。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由于寺内有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而得名,是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进门,我们就能看到了八个塔式的建筑,讲解员说这就是寺院的标志:八宝如意塔。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

来到大金瓦殿,看到一座被保卫起来的大金塔,外部镶满了珠宝。讲解员说金塔里面就是大银塔,银塔里面还有石塔。这里就是宗喀巴的出生地,后来长出了一颗有十万片叶子的菩提树,现在菩提树还在塔的里面。

在塔尔寺有三样东西被称为“塔尔寺三绝”,那就是:酥油花、唐卡和壁画。酥油花是用酥油做的花,各种各样,花红叶绿,是喇嘛们在寒冬腊月里,用冻僵的手捏出来的,所以非常珍贵。什么是“唐卡”呢?唐卡就是用珍珠、玛瑙、宝石、翡翠等奇珍异宝堆砌起来的画像,现在只剩下了十八幅,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在庙宇的各个墙壁上都能看到壁画。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画面构想巧妙,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更不用说多壮观了。

塔尔寺真是个值得一看的名胜古迹,来到塔尔寺,让我开了眼界,我深感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塔尔寺作文35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那里风景优美,壮观。

我一进门就见远远的高山上有着五颜六色的经幡围成的圆锥形,十分精美。上面有火红的、杏黄的、瓦蓝的……他们随风飘荡,在风中偏偏起舞。

我接着往前走,望见了黄金屋顶,那是塔尔寺的最重要的建筑—大金瓦殿。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无比富丽堂皇。

我又经过一间屋子旁,看到了一排排颜色鲜艳的转经筒,转起来发出“吱—吱—”的刺耳声,像刀割玻璃似的声音。它的制作非常精美,上面的刻着经文和一些鸟兽的图案,大多还镶以宝石、珊瑚,十分名贵。转经筒是人们祈福祷告的一种方式,要从右往左不停地转着,祈祷一帆风顺。

走进屋内,看到很多栩栩如生的壁画,它是塔尔寺的三绝之一,多姿多彩,十分壮观。

塔尔寺的景色优美壮观,里面有许多古老的佛像,还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游塔尔寺有感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圣水,抵挡不住佛的神圣;万古风情,遮掩不了人的魅力。佛与众人本就相同,佛是众人的前世,众人是佛的未来。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历史,人们对佛都持有虔诚的态度。然而,许多人做的仅是敬佛,却未做到学佛。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应该在敬佛的同时,学佛的精神。

人生在世,没比乐观更为重要。弥勒佛,身宽体胖,大耳垂肩,还有一副欢笑的脸孔,让人心头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学佛,应该学弥勒的欢喜和包容。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我们常愿,请弥勒赐予我们顺利开心的生活。那么,为何不学弥勒,做到生平等心、呈喜相悦,这样离我们的自己所盼的生活还会远吗?

欢喜与包容,让我们交友广泛;而智慧与善巧,让我们提升自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当然最渴望文殊菩萨赐给我们一个灵动的头脑。文殊左右手分别拿着书卷与毛笔,在庙堂里凝望着芸芸众生,把学子的拼搏岁月尽收眼底。他用智慧与善巧感动学子,让我们不得不敬重与学习。学会这两点,便能真正做到从善如流、理智行事。

敬佛,敬他的高尚、坦然;学佛,学他的出众品质。在我们懂得关于自我的开朗与智慧之时,就应该学会善待众人。观音,一个大慈大悲的代表。他让苦痛的人们,享受光明;他让幸运的人们,懂得珍惜。应该学观音的慈悲,助贫苦之人,援受灾之众,抚失亲之孩。在佛祖面前,就只剩谦恭。合拢手掌,掠过额、口、心,默默一鞠躬,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一笔。

塔尔寺,是个神圣而又不失庄严的地方。在寺内,听不到任何的吵闹,连脚步也是静悄悄的,生怕惊动了佛祖,触犯了佛心。敬佛,倒不如学佛。

学佛,学一种肚量与乐观。

学佛,学一种圆满的智慧。

学佛,学一种慈悲的胸怀。

在菩提树下,感受着藏传佛教,享受着斑驳阳光,只愿留住虔诚的态度,面对佛祖。

展开阅读全文

游塔尔寺有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一步一叩首,从万丈红尘中走来,沾满尘垢,任风吹,任雨乱,任日曝,洗净身上孽障,消融掉眉间喜悲霜雪,于佛前一礼,穷极升华。

有人或许不解,对佛徒的虔诚感到肃然起敬,心中泛起惊涛骇浪,而后感慨万千。

然而,吃苦耐劳不过是流连表面的表现,人生在世,此身不过一副臭皮囊,无非好看与否,可一块顽石,雕琢再精美,漆装再华丽,又怎能及一块内心冰清玉洁的璞玉?

十万叩首,不劳身,而劳心。无论是谁,能叩首十万,便可当旁人肃穆之礼。叩首,是用虔诚的身体来红尘炼心。每一叩首,都是对灵魂的一次锤炼,百炼成钢,千锻有灵,更何况是十万之数。那怕是于机境中超脱了凡世的枷锁,魂游于天地间,极乐无穷。

有人说佛无七情六欲,看似如此,实则不然。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是佛早就看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喜无悲,不需动怒,无需生气,也就无情无欲矣。佛,于众生六道中,依旧属于人道,但为何叫佛,缘由便是如此,源于人,而高于人,又不曾离开人。

礼佛,实则是修心,再直白点,培养内涵也。让自己的灵魂不再受限于皮囊的生老病死,看那酥油花,用手创作,冰凉而冽冽刺骨,早已冻僵,任你劈砍刺挑,哪会有感觉?而作品依旧精美,震撼人心,直击灵魂。那并非是用手创作,而是以心为引,把灵魂作画笔,将生命当画墨,用十万叩首之神,雕琢而出,岂能不笔笔刺穿人心灵?

而僧人,在这过程中,跨过了生命的极境,在这片刻刹那间,成就不朽的灵魂,这才是所谓极乐,不是一笑而过,而是发自心灵欢呼的愉悦;也度化了观者,净了观者的红尘杂念,不如归去;此刻他们就是佛。

佛的真意,在于灵魂。唯有灵魂,才能永恒;肉身不朽,不过挂着一副臭皮囊,行尸走肉般在这世间,与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那一片净土——极乐世界有幸到往的话,那一定是片精神的海洋,如鲲般游曳于这陆离天地,大梦世间。

礼佛,礼自身心灵;修心,修红尘凡心;锻魂,锻百般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