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增长

增长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增长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增长问题。

分享

浏览

2574

作文

54

高一英语作文:如何控制人口增长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have led to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Modern medicine, for example,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babies to grow up healthily and for people to live longer. With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countryside, people tend to have larger families. As a result, the world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so rapidly that it has now exceeded 6 billion.

But the overgrowth of population presents a threat to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A large population demands a GREat deal of food supply and shelter space. However, limited productivity and scarce world resources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 Thus, in the long run, the overgrow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will only harm mankind.

To guarante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ankind must realize the consequences resulting from fast population growth and carry out a family planning programme. Only by adopting effective measures, can human society develop steadily and have a bright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年全国两会解读:2024经济增长目标“不任性”

全文共 2901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句妙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同样引发讨论的还有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定在7%左右。

在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制定的经济目标第一次调至7%左右。对于这种下调,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价称:务实、不任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预期增速目标比去年低,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安排,也回应了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会大幅度减速的观点。

1、增长降速“实事求是”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昨日召开发布会时表示,对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概括起来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困难要比预想的多,另一句话是结果比预想的好。而2015年的经济走势则可概括成三句话,即压力不小、利好不少、信心不减。

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并连续保持了三年。本报记者采访的经济专家认为,GDP的下调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到这是客观规律的趋势,也就是中央提出的“新常态”。

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标,是中国政府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务实之举,更彰显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坚定决心。”

具体来看,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国际经验,这一转向均符合规律。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曾撰文说到,经济增速向均值回归,是最靠谱的经验规律;奇迹般的高增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此外,中国经济基数大了,同样百分点对应的增量也是今非昔比。纵向来看,2015年预期增速对应的增量约为4.5万亿,不考虑价格因素,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GDP;扣除价格因素,相当于1985年的全部GDP。横向看,把增量部分视为一个单独经济体产出的话,全球排位在20到25名之间,约相当于沙特或瑞士的全部GDP。

最后,在当前内外形势复杂的客观背景下,能实现多少增长需要我们“量力而行”的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减弱,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时期,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要比去年还要大。对增速目标进行调整,是实事求是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

刘培林认为,中国未来保持中高速增长潜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离全球技术前沿尚有不小差距,仍然有可观的后发优势。所以,设立这样的预期目标是符合规律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而事实上,市场力量推动的转型升级已经在发力。

2、7%有利于产业转型和升级

那么,7%左右是否足以支撑中国的发展需要?产业、就业、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等目标能否在这一增速下顺利实现?从去年的官方主要重要参考指数来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7%左右的增长预期,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和建党100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同时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据专家测算,“十三五”期间只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就可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而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此前指出,如果2015年经济能够实现7%的增长,要想在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则“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6.5%是底线。

当前的7%和十几年前的7%也不能同日而语。“除了绝对值外,在GDP的构成上有很大变化。近年来科技、产品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增长驱动力、产品结构、万元GDP能耗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说这个7%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蔡继明说。

此外,7%左右的目标也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记者从主流研究机构获得的经济测算数据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加就业超过170万人。

从实际数据来看,近年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1000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了1322万人,高于上年。经过测算,2014年7.4%的增长所对应的就业增量,2015年经济增长7%即可达到。

最后,这一增速区间的界定也考虑了产业和地方转型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经济由政策导向向法治和市场导向过渡的阶段,我们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去年,全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

事实上,根据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面临更大转型压力的资源大省黑龙江、辽宁、山西设定的目标均为6%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发改委主任王金笛表示,没有了高增长目标的压力,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精力,切切实实将调结构进行到底。

3、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在下调经济增速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强调: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一名参与报告起草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7%左右是一个综合考量的决定,但就政府工作来说,实际是不满足于这一目标的,依靠“双引擎”,既保底又出新,争取更好的增长数据才是政府的努力目标。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全面周详的部署。例如,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的提高意味着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有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此外,包括加大简政放权、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将极大释放市场红利,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经济托底和民生角度考虑,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其中,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望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刘培林表示,尽管我们拥有许多潜在机遇,政府改革态度也十分积极,但仍然要看到,实现当前制定的预期增速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具体难点在三个方面,其一,这是防控已有风险、化解过剩产能和推动转型升级基础上的目标,不是原来经济结构的成比例缩小。其二,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时期,把私人部门的预期引导到中高速增长目标上,得到私人部门的响应,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和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其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倘若客观的预期一时难以形成,政府通过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托底时,传导有梗阻,效应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研究更多的政策方案。

“7%的目标是预期性的、引导性的。”徐绍史昨日在谈到今年经济走势时说,作为发改委来说,我们一定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取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数据五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有利于调结构防风险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而2014年这一目标是13%,实际增长12.2%。截至2014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M2预期增长12%左右的目标是适度的、合理的。“市场上老有一个误区,就是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当成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变,央行一直在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

今年1月份M2(广义货币)增长10.8%,这是1986年12月以来的新低。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央行两度下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目的在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表示上升增长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1.…add up to… 增加了eg. The total amount of … added up to 14 billion pounds(14%) in 1994.

2. to jump to / to soar to…… 一跃达到/ 猛增到… eg. The total working days lost soared to 10 million in 1979.

3.…an increase of about…percent as compared with…… 与…相比大约增加了… eg. In August as many as 39 car accidents were reported, indicating an increase of about 79% as compared with the number of January.

4.…to experience an increase/incline …有了增长eg. Tobacco consumption is experiencing an incline.

展开阅读全文

看点五GDP增长目标或下调至7%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9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外界视为将于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风向标。

新华社对该会议的报道称:“会议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高盛高华认为,与五年前起草“十一五”规划时相比,政府倾向于认为,尽管增长的反弹已经使全球经济走出衰退,但复苏可能会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由于工业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使增长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缩小其产出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面临外部需求的负面冲击。高盛高华预计,看淡外部需求可能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政府或在明年3月将“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长目标从“十一五”规划的7.5%下调至7.0%。

与高盛高华观点类似的是,瑞银证券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可能从十一五规划的7.5%调降至7%。实际上,未来10年中国年均增速仅需达到约5.6%的水平就能完成2000年至2020年间人均GDP翻两番的长期经济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实现“十三五”增长目标须解决哪些问题?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给十三五规划定下的任务是“三个确保”:“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三个确保”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就要在中国消灭贫困,这意味着在2020年之前,中国必须找到一条道路让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就意味着,在推进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推动国企改革方面,必须将针对政府权限的“正面清单”和针对企业发展空间的“负面清单”彻底机制化,以极大限度地释放制度改革红利,让官员敢于作为,让企业勇于经营,为未来5年的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就意味着政府必须下大力气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让粗犷型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和企业有序退出市场,让工艺和环保质量优良、附加值高的企业成为各个行业的主打企业。

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公布的改革目标,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赵扬(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我们尚不知道“十三五”的增长目标是多少。政府有可能小幅下调增速目标。但无论增速目标设在什么水平,“十三五”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包括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将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范围、改革金融体制以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

赛义德•加富罗夫(俄罗斯学者):对任何国家来说,长期保持7%的经济增速都是过于自负的目标,但对中国来说却不是。相反,政府必须解释为什么要把此前超过10%的增速降下来。

当然,减速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转换发展模式的副作用——从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出口转向刺激内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劳动力市场依然保持稳定,从而为消费提供了支撑”。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通胀水平也没有提高:2015年通胀率预计为1.5%,2014年为2%。在这个好消息的另一面也有问题:尽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但中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强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未跻身世界前80位。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仍有近两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新战略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十三五重点“保增长”打头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26日报道,专家分析称,“十三五”规划或端出对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以及对解决突出矛盾、增进公平效率有利有效的重大政策,为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有分析指,根据“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成长1倍”的目标,未来5年年均GDP增长需达到6.6%。德意志银行报告称,中国“十一五”平均经济增长目标是7.5%,“十二五”是7%,如果“十三五”将平均经济增长目标设为6.5%,意味今后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会较少,但若目标定为7%,意味政府将不得不维持并推出更多宽松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新常态”下的新五年规划中国经济增长更可持续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之声中文网25日报道,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制订下一个五年规划。面对降温的宏观经济,中共将重点转向了可持续发展和抗击贫困。和70年代相比,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从前是赤贫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今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前是为富可耻,今天有钱人则乐于展现其富有。报道称,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增长预计将进一步减速,但却会更为可持续,这是中国政府所说 “新常态”。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费多丽教授表示,中国经济一直在连续增长,意味增长幅度必然连续下滑。她估计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将逐步降低到6.5%左右。“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还雄心勃勃力争在2020年前全面消除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经济增长从重速度转向重福祉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经济增速一直是考量中国经济运行状态的惯性指标,五中全会公报没有提及GDP增长目标,而是提出未来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表明,尽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仍是未来五年的重要目标,但这一目标将更紧密地与能否增进人民福祉结合起来综合考量。

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高领导层反复强调的发展理念。今年7月和10月,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召开会议,确定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主要议程。在这两次会议上,都提到了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近两年曾反复阐述这一发展理念。在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致辞时,习近平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这一发展理念明确了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

经济增长从重速度转向重福祉,也符合现实情况。一方面,从增速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到2020年的目标已有相当把握。以今年实现全年7%左右的增长目标算,未来五年只要年均GDP增速达到6.5%左右,即可实现预期目标。这为设定适当的GDP增速提供了弹性空间。另一方面,目前全国还有600多个县、7000多万人尚未脱贫,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中全会公报把精准扶贫列为重要发展目标,这是比设定GDP增长目标更有价值的目标。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目标不是因为经济进入新常态而虚化,而是更加具体,更有指导性。

展开阅读全文

关键是建立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新京报:之前你曾提到,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何宪:由于长期以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相当多的年份,工资增长靠的是津贴补贴。这很不合理。我们认为基本工资应该占到60%至70%比较合适。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地区差距还比较大,一是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层级比较高的机关单位和层级低的县乡等机关单位存在较大差距。

新京报: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

何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全国分为11类地区,根据物价水平、生活成本等确定不同的工资。但随着经济发展,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原来的工资区制度不再适应新形势了。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工资区制度停止实施。随后,各地开始自行建立津贴补贴,但这种做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地区单位差异大,高的高、低的低;二是发放不规范,收入秩序比较混乱;三是工资结构不合理,基本工资比重过低。

因此,从2006年起国家对津贴补贴进行了规范,下一步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地区附加津贴。

新京报:具体怎么实施呢?

何宪:具体的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及相应的标准正在进行研究,主要考虑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等情况,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目前正组织专家小组进行深入研究,有望在1至2年内推出这一制度。

新京报:今年,辽宁、山东等超过6个省份明确提出将在2016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还有部分省市提出将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在你看来,今年的调整方向如何?

何宪: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应当说各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但是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一直没能建立起来。在此之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基本上是涨一次,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涨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这次国家下了很大决心,要把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起来,这并非是确定每年一定要涨多少工资,而是在于每两年要固定涨一次工资,具体涨幅根据当年的情况来定。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如果今年增长了,这个机制就基本算建立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专家:2024年后老龄人口将加速增长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公报显示,0-14岁人口为22696万人,占16.52%;15-59岁人口为92471万人,占67.3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万人,占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74万人,占10.47%。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0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2.8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8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60个百分点。

“这说明中国老龄化速度在加快”,翟振武分析说,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大批人陆续步入60岁行列。与之相应,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就比较快。

马力解释说,新中国有三次出生高峰,第一次高峰是上世纪50年代,具体是从1950年到1957,大约有1亿人左右,这批人2010年开始步入老年,所以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二次高峰始于1962年,因此,2022年后老龄人口将加速增长

翟振武也表示,2022年后,老龄化速度就更快了,劳动力总量下降的速度也会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民工工资5年增长12.7%热点

全文共 187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经济近年来保持一定速度增长民工工资近五年来上涨12.7%。

“农民工起薪超过大学生”“农民工工资涨太快,企业压力大”……这样的说法近两年频频出现。农民工薪酬状况究竟怎么样?涨得有多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为本报独家提供了农民工薪酬课题报告。

与城镇职工相比仍然偏低

“十二五”期间,农民工工资增长得有多快?课题报告显示,“十二五”最后一年即2015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3072元,而“十一五”最后一年即2010年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1690元,年均增长12.7%。

其中,2011年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同比增长21.2%,如此高的增幅格外引人关注。此后几年,农民工工资增幅趋于平稳。2012年,农民工月均收入2290元,同比增长11.8%;2013年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元,增长13.9%;2014年,农民工月均收入2864元,同比增长9.8%;2015年,同比增长7.2%。

总体上看,过去几年,农民工薪酬实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不过,报告也指出,由于基数低,农民工薪酬水平与城镇职工相比仍然偏低,基本保持在60%左右。考察绝对额,农民工工资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并没有缩小。2011年,二者年工资差距为17864元,到2014年则达到了21971元。

分区域看,“十二五”前期,中部、西部农民工收入增幅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和中西部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从外出农民工的从业地点看,大城市的务工收入水平和增加额都要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农民工要涌向大城市。

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是“补涨”

农民工收入年均12.7%的增速,远远超过“十二五”期间GDP增幅。农民工薪酬何以快速提高?报告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是农民工薪酬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虽受到国际环境影响,速度有所放慢,但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期,就业始终保持稳定,连续5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这为农民工薪酬持续增加提供支撑。

其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为农民工薪酬增长创造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13.1%。到2015年,标准中最高的深圳市已达到2030元,所有省区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都超过了1100元。农民工大多处于劳动力市场低端,其薪酬水平受最低工资影响较大。“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调整的范围广、频率快,对农民工薪酬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三,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工薪酬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到“十二五”末,在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持续提高,占比超过了35%。

此外,“十二五”以来农民工薪酬水平快速提高,也是农民工薪酬长期偏低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合理回归。农民工工资在2008年前一直低位徘徊,珠三角等地曾出现过10年间农民工月均工资只涨了68元的状况。报告认为,过去几年农民工工资快速上涨一定程度上是“补涨”,也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升等现实情况的客观反映。

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仍有上升空间

目前,农民工薪酬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筑业仍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多发地。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近年来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此外,农民工工作时间偏长、加班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左右,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天多,日从业时间平均约8.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4小时的农民工一直高达85%左右,许多农民工被迫“自愿”加班。

有观点认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工资高速增长的时候已一去不返。未来农民工工资增长状况将会怎样?人社部工资所的课题报告认为,我国农民工工资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一方面,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速度增长,劳动力市场仍将持续释放相当数量的岗位。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经过多年大规模持续转移后,呈现出总量增加、增幅下降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并迈向供求相当。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农民工工资收入。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工资成本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尽管近年来高于周边一些国家,但同期劳动生产率上升速度较快,依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再考虑到农民工月均工资目前仅为城镇职工月均工资的六成左右,课题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农民工工资水平仍将保持一定比例增长,可望达到1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人口增长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Nowaday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is becoming larger and larger.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roblems.

First, there is less and less food for everyone to eat. So some people in poor areas are struggle with hunger. Some people in Africa even die of starving. Second, there is much more pollution. The cities become bigger and bigger,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their own cars. This causes much more air pollution and noise pollution. Third, there is less and less resource for people to use.

So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control the increas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n we will have a happier life.

如今,世界上的人口正变得越来越大。与世界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问题。

首先,每个人吃的食物越来越少。所以一些人在贫困地区与饥饿斗争。有些人甚至在非洲死于饥饿。第二,有更多的污染。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有自己的汽车。这将导致更多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第三,有越来越少的资源供人们使用。

所以我们应该尽力控制人口的增加。然后我们将有一个快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人口增长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To begin with, as the population grows, people consume much more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often leads to excessive hunting. Second, with the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 modern people take up more and more space.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other species. Finally,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More and more animals hav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decaying environment or move to a totally different place, but not all of them are fortunate enough to survive the changes.

Solving this problem calls for, above all, the government’s efforts to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 to decrease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to enhance the laws to forbid wildlife hunting. Moreover, common citizens should be aware of this ecological crisis an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wildlife protection. In a word, only wh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on people make joint e f forts can we hope to find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首先,随着人口增长,人们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这常常会导致过度的狩猎。其次,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现代人越来越多的空间。有一个伟大的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最后,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的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必须适应的环境或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但并非所有都幸运地在变化中生存下来。

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努力来控制人口增长,减少工业污染和提高法律禁止野生动物狩猎。此外,普通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这种生态危机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责任。总之,只有当政府和老百姓共同e f堡垒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人口增长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previously neglected connection between growing human population and decreasing wild species. As the two graphs obviously portrayed, American population in 1980 was 250 times than that in 1800, a trend accompanied by the extinction of nearly 70 kinds of wildlife in the past 300 years. A clear correlation is suggested that mankind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ly negative influence on natural specie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tendency. First and foremost, to satisfy the space demand for the booming population, the only available solution for Americans is to take occupation of forests and grassland. that used to be habitat of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s generated severe pollution that essentially destroys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In my point of view, the dearth of wildlife today forecasts an unpromising future for humans tomorrow. In order to eliminate species extinction,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ust be established and enforced to maintain a large portion of unspoiled areas.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also be applied to ensure that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be removed.

目前,人们普遍担心以前被忽视的联系日益增长人口和减少野生物种。显然两个图形描述,美国人口在1980年比250倍,在1800年,这一趋势伴随着近70种野生动物的灭绝在过去的300年。一个明确的相关性表明,人类对自然物种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许多因素负责上述趋势。首先,满足空间的需求迅猛增长的人口,唯一可用的解决方案对于美国人是职业的森林和草原。这曾经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本质上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我的观点中,缺乏野生动物今天预测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人类的明天。为了消除物种灭绝,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建立和实施维护大部分未遭破坏的地区。有效的措施也应该应用于确保污染的影响被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两会热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星期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表示,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做好应对更加复杂严峻局面的充分准备。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充裕、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配套齐全、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条件,宏观调控还有不少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我们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我国发展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今年就业压力加大,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突出了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人口增长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人口控制是指减少人口增长,一般是通过减少出生率来实现,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a thousand years ago there were less than 400 million people on earth. Today, however,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s amounted to 5,000 million. What is worse, it keeps growing at a surprising speed. If this trend continues,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shoot up to 7,000 million by the year 2000. This is what we call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ain cause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We can see that the population has been growing at a tremendous speed since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e Revolution in 1650, which raised th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medicine in 1550, which lowered the peoples death rate.

Population explosion will result in a lot of such problems as food shortage, housing shortage and unemployment. It is time that we acted quickly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birth control otherwise, mans survival on the earth will be threatened.

【参考译文】

据估计,一千年前地球上只有不到4亿人。然而,今天,世界人口已达50亿。更糟糕的是,它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70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口爆炸。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人口爆炸的主要原因。我们看到,自1650工农业革命以来,人口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代医学的出现在1550,人民的死亡率下降了。

人口激增会导致食物短缺、住房短缺和失业等许多问题。该是我们迅速采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候了,否则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TheGrowthinFastFood快餐的增长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Today more snack bars than ever before can be seen in all residential areas and downtown. Chinese food is always sold side by side with foreign one;for example,noodle,rice and fried mutton are served on the same table.Why does fast food enjoy so great popularity.

The reasons are of different types.First of all,having snacks is economical of money compared with formal meals.The cost of less than 100 yuan only reflects the 0rdinary level of a formal meal,while as much as 10 yuan is enough to satisfy ones appetite at most snack bars.Next,convenience weighs heavily.In a snack bar,you dont have to pretend to be graceful,and you may also take your meal away,which helps save you much time.Last,diverse features of fast food form a good attraction. For example,in Xian, Shanxi food along with Sichuan food and typical food in Northeast China are within your easy reach.

Obviously,fast food adds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life. With its further improvement in all sides,snacks will surely be enjoyed by more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解决人口增长英语作文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Progress in scie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have led m the rapidgrow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Modern medical science, for example,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babies to grow up healthily and for people to live longer.With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countryside, people tend to have larger families. As a resuit, the world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so rapidly that it has now exceeded 5 billion. But the overgrowth of population presents a threat to the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A large population demands a great deal of food supply and shelter space. However,the limited productivity and scarce natural resources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 Thus in the long run, the overgrowth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will only harm mankind.4ia英语作文网

To guarante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mankind must realize the consequences resulting from a fast population growth and the importance of carrying out a family planning programme. Only by adopting effectual measures can human society de velop steadily and have a bright future.

控制人口

科学的进步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了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譬如,现代医学可以使幼儿健康成长,使人们长寿。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庭人门日渐增多。结果,世界人口增长如此迅猛以致于现在人口超过了50亿。

但是,人口过分增长对人类社会的存在构成了威胁。大量的人口需要大批的粮食供给和大量的住宅。然而,有限的生产能力和不足的自然资源几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过多的世界人口将会危害人类。

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人类必须意识到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后果和执行计划生育方针的重要性。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人类社会才能稳步发展,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考博英语人口增长、人口质量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人口增长、 人口质量、 小学生肥胖、 养老与老龄化、 性别比例

1、population aging; outdated and abandoned;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 to respect and appreciate the aged; to provide safety and happiness

2、the number of males outweighs that of females;the population growth is almost out of control, the humans to live is increasingly circumscribed.

[考博英语作文23:人口增长、 人口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